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李自成打败了满清,建立了大顺,中国会像近代受到这么多屈辱,这么落后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像大清那样反动,但不会不反动。

不会像大清那样落后,但不会不落后。

搞不出来工业革命就得落后挨打,但这就不是换个王朝就能解决的了。

不会有“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恐惧,也不会一看见“虏”字就高潮;相应的,保皇派的势力也会更大,会有比清朝更稳定的小农经济。曾经是英雄的反动派,会比从头到尾一直反动的反动派更难打倒。

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对内对外终究还是都得血战。很难想象全世界规模最庞大、历史最悠久、统治最稳固的地主阶级会主动让位。


user avatar   peng-zha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高票答案说了半天,论证李自成不会比满清更反动。那么我就贴贴,李自成活着的时候,双方都干了什么,看看到底谁更反动。

李自成进北京后,他手下的将领就开始挑选自己的府邸,看好了就进去住。

其中,刘宗敏占了都督田弘遇府,田弘遇是崇祯的老丈人之一,田妃的爹;李过占了都督袁祐的府邸,袁祐也是崇祯的老丈人,袁贵妃他爹;谷可成占了万驸马府,田见秀占了曹驸马府,李岩兄弟占了崇祯的大丈人爹、嘉定伯周奎的府邸。

顺职元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以原明朝成国公朱纯臣、原明朝大学士陈演、兵部尚书张缙彦等人为首,三千余名明原明朝的文武官员进宫朝贺李自成,具表劝进称帝。

由于劝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李自成下令关闭承天门,不许他们入宫,让他们在承天门外露天坐着等候。到了中午,李自成出来接见他们,面南而坐,牛金星、刘宗敏等分坐左右。

面对下面这群前朝官员殷殷期盼的目光,李自成宣布了他的任用标准。即:四品以下的可留用,当场选拔了九十二人,后来又选拔了七百多人,在京任职的三百余人,派到外省的四百余人。

而四品以上的官员,李自成一概不用,不仅不用,李自成还一一登记造册。

这拨人当时一定很疑惑,既然不委任官职,还登记干嘛?

三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下令按照之前登记的名单抓捕原明朝的勋戚、大臣、文武官八百余人,押至刘宗敏、李牟等处,审讯追赃助饷。

据《明季北略》记载:

“(大顺军)恣意掠取,与籍没无异。至青衿白户,稍立门墙,无幸脱者。贼兵满路,手携麻索,见面稍魁肥,即疑有财,系颈征贿。”

直隶、山东、河南新到任的大顺政权地方官,均执行大顺政权向绅衿大户追赃助饷之政策。一时间,山东河南诸城,

“以割富济贫之说,明示通衙”,以致:“一邑纷如沸釜,大家茫无恒业”。

此外,李自成和刘宗敏认为,大顺政权不缺武官,而明朝投降的武官皆是背信弃义之辈,不可用也不可留,于三月二十三日处决明勋卫武职官五百余人。

抢完了杀完了,李自成也在北京呆够了,顺治元年四月初十,李自成开会,计划退回陕西。在当天的议事会上,他说:

“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

第二天,他召集工匠,将追赃所得的金银器皿熔化重铸成金银大锭,征用骡马运回陕西。

这批运回去的金银数量史料中无记载,我看过的一本笔记中对骡马、车辆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估计总数大致在白银400万两左右,对比之前崇祯众筹的20万两,大明朝还剩几个忠臣就一目了然了。

再看看清军。

多尔衮进京那会儿,由于连年的战乱,加上大顺军撤出北京时大肆抢掠,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此时的北京是:

“公私储积,荡然无余,刍粮俱乏,人马饥馁,自衙门给以若干料米,糠土居半,触手作屑,不堪糊口,食辄腹痛。”

为了解决京城的粮食问题,多尔衮从朝鲜征调粮食,经海路调运北京,发粮济民,以解暂时之困。

顺治元年五月初六,也就是清军进北京的第四天,多尔衮令在京故明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任职,同新入北京的满官一体办事。

六月初一,在冯铨、洪承畴的建议下,多尔衮下令:

以后用人行政要务,按明时旧例,发内院拟票,奏请裁定。

也就是说,多尔衮在入关后基本沿用了明朝时期的行政架构和流程,由明朝原官继续任职,通俗点讲就是只换招牌不换菜谱。

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原明朝官吏大面积投诚,例如:

五月六日,原明朝宣府巡抚李鉴捕杀大顺官员黄应选等十五人,然后降清,多尔衮命其仍为原官。
五月十八日,原明天津副将娄光先投降,多尔衮任命其为总兵,招抚各城,稽核天津粮储事务。当天,原明恭顺侯吴惟华毛遂自荐,愿意去招抚山西宣大的姜瓖,多尔衮当即委任其为全权招抚使,出使宣大。

很快,吴惟华的招抚就见了成效,六月初六,姜瓖杀大顺节度使韩文铨等降清。

对平民百姓:

多尔衮在进京的第四天就严令各部:

(清军)凡强取民间一切细物者,鞭八十,贯耳。

五月十七日,多尔衮再次严令防守燕京内外城门官兵,严禁士兵抢夺民财。

七月初九,天津总督骆养性请豁免明季加派钱粮,只征正额及火耗。其实这个建议也是出于善意,所谓“正额及火耗”,也就是明朝正常年份所收取的赋税。

部分读者可能不太了解火耗,这里我先解释一下。

火耗,顾名思义,即因火产生的消耗。这个款项的产生,正是源于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官府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而碎银中多有杂质,重新熔化后排除杂质产生的新银锭,就会与熔化前碎银的重量产生差额。为了自己不掏腰包垫付,官员们征银的时候往往多征收二到三分的银两,这些多征部分就是火耗。

但是骆养性万万没想到,这个提议却惹怒了多尔衮。多尔衮一听还要继续征收火耗,当即大怒,斥责骆养性说道:

“官吏犯赃审实论斩,前谕甚明。所启钱粮征纳,每两火耗三分,正是贪婪积弊,何云旧例!况正赋尚且酌减,额外岂容多取。著严行禁革,如违禁加耗,即以犯赃论!”

我首先要说明的是,后来清朝统一全国后,还是继续收火耗的,我这里没有洗白的意思。而我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有两个出发点。

第一点是多尔衮确实是把民间疾苦放在心上的,确实是想减轻老百姓负担的;第二点是多尔衮作为一个关外的统治者,竟然能够明白地知道火耗是什么东西,且知道官吏加征火耗的比例,说明他在研究明朝制度方面确实是下过功夫的。

七月十八日,御用监太监吴潘寿等联名上书多尔衮:

请照明例,遣内员(太监)征收涿州、宝县皇庄钱粮。

多尔衮答复道:

“差官(太监)必致扰民,著归并有司另项起解。”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派太监去肯定会滋扰地方,将征收皇庄款项的事务并入相关的税务部门,按照正常流程收取即可。

对汉族文化:

六月十六日,清廷遣官祭先师孔子,是为入关后首次祭孔。

对前朝态度:

六月二十七日,清廷移明太祖神牌入历代帝王庙,多尔衮遣冯铨祭祀。祭文曰:

“兹者流寇李自成颠覆明室,国祚巳终。予驱除逆宼,定鼎燕都。惟明乘一代之运以有天下,历数转移,如四时递禅,非独有明为然,乃天地之定数也。至于宗庙之主迁置别所,自古以来厥有成例。”

从这段官方表态我们可以看出,清朝是把自己当做明朝的延续而非新的征服者。

顺治元年十月初十,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北京,颁布即位诏书(其实是多尔衮和洪承畴起草的)于全国,共五十五款,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

“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新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罢免。”
“其大兵经过地方仍免正粮一半,归顺地方无大兵经过者免三分之一。”
“有司征收钱粮,只取正数,凡份外侵渔秤头火耗、重科加罚、巧取民财者,从重参处。”
“通免关税一年,以后按故明初额起税;各州县在前朝因兵祸全免钱粮者,仍于全免。”
“保护明朝及历代帝王陵寝。”
“征聘山林隐逸的怀才抱彼之士及武略出众、胆略过人者;前朝降谪官员,不系贪酷犯赃,有裨治理者,昭雪叙用。”
“定辰戌丑未年会试,于午 卯酉年乡试;生员仍给廩,照例优免;已经考定之监生,即与选授。”
“山陕等处军民昔被流寇要挟,今悔过自新者,概予赦宥;直省土寇之协从已归农或自首者,赦其前罪。”
“禁势家土豪重利放债,折准房地,有司不许代为追比。”

以上种种,皆中要害。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是朝廷征多少钱粮,自己家有多少余粮,能不能吃饱饭。

前朝官员们关心什么?是自己的官位能不能保住,新政权是不是要清算自己。

为避祸而隐居的人关心什么?是天下何时能安定,自己能不能重新出山。

前朝的考生们关心什么?是已经考出的功名新朝承不承认,新朝什么时候重新开考。

被迫揭竿而起的饥民担心什么?是自己的罪行会不会被追究,还有没有重新做良民的机会。

前朝宗室担心什么?自己的爵位还有没有效,会不会对前朝朱姓赶尽杀绝。

以上问题,这篇诏书都进行了解答。

在顺治二年六月前,即多尔衮下全民剃发令前,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传统帝王。为什么清军入关仅8万人,吴三桂的四万关宁军、姜镶的八万宣大军、南明江北四镇二十余万军队争着投降,清军得人心啊!

多说一句,山海关大战前,吴三桂有一万个理由降清。他亲舅舅祖大寿、老上司洪承畴、亲哥哥吴三凤、好友张存仁、表兄弟祖可法以及无数之前并肩作战的弟兄,都在给清军打工。今天辽西走廊一半的土地,是他吴氏一门的。

可即便是这样,吴三桂还是犹豫不决。然后李自成对吴三桂做了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吴三桂亲自到多尔衮军中求救,多尔衮与其在营外盟誓,永不相负。满人的传统是杀牛祭天,多尔衮为了表示对吴三桂的尊重,仿汉高祖、唐太宗刑白马盟誓例,杀白马一匹、乌牛一头祭天,执吴三桂手,结血肉之盟。

多么给吴三桂面子,多么注重细节,你要是吴三桂,你能不死心塌地给人家打工吗?

那么,到底是谁更反动呢?


user avatar   suo-ya-9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满清怎么样,有一点我是很喜欢的,就是他拉胯的彻底,以至于中国没有任何回到封建帝制的可能性了。

我不知道为啥总有人希望自己头上多出一个皇帝老子,即便那个皇帝老子是个立宪的摆设,吹捧英国女王的公众号你们都没见过吗?这还是他国的摆设国王,要是本国多出个立宪皇帝,那画面是个什么场景我是真不敢想啊。

至于汉人王朝如何如何,我也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任何关于满清问题讨论的荒谬性就在于,他们总是设想假如满清不存在汉人会如何如何牛逼,却从没想过为什么汉人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在问题产生的那一刻就把问题解决了,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1840年的问题,这是1644年的问题啊,你1644年表现得那么拉胯,然后说假如让我们拉胯的那个外部因素不存在就好了,这不开玩笑吗?

这个逻辑明明是,因为你先拉胯了,所以你才更拉胯,而不是因为别人让我拉胯了,所以我才更拉跨。这完全是考试没考好给自己找理由的小学生才会有的心态。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三座大山的理论,分别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时间退回1644年,当时没有帝国主义,没有官僚资本主义,但是封建主义是存在的,封建主义的代言人是谁啊?当然是地主啊。

所谓地主阶级,就是满清入关后选择帮满清镇压南明以及农民起义军的那些文官武将,他们是在朝为官,难道他们在老家就没有亲戚了?没有宗族了?宗族就没有自己的产业了?单凭满清那点人口想要征服中原的大片土地完全是痴心妄想,满清能在中原站稳脚跟就是地主阶级选择满清的结果,他们仇视农民起义军,对南明失去信任,见风使舵一手把满清推上统治者的位置。换句话说,地主阶级本身就是个反动阶级,他们一手促成明朝灭亡,又一手促成满清入关,这一兴一亡充分体现出了地主阶级的自私与短视,只要能自保,国家要由谁管理他们是无所谓的。可能有人会说满清残忍,杀得大家不敢反抗了,那日本人就不残忍了?怎么后来的中国人能打跑日本人,明末的地主就打不跑满清呢?

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哪个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反动的阶级选择了一个更反动的朝廷,那这个反动的阶级又是从哪来的呢?我言尽于此。从这点来讲,我并不认为清朝和明朝是两个割裂的朝代,而是完美的延续,李自成代表的农民起义军,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并不比地主阶级更进步,注定要被势力更庞大的地主阶级镇压下去,而地主阶级的自私与短视又注定了他们无法建立起一个进步的政治力量,于是更加反动的满清顺理成章的走上舞台。而后面所有反清复明的力量,包括南明朝廷,包括郑成功,包括天地会,包括兴中会,他们的问题和李自成是一样的,没有方法论,没有纲领,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于是他们都失败了。

所以在中国革命经历了各种失败后,毛主席敏锐的指出了三座大山理律,不把这三座大山推翻革命是不会成功的,难道这三座大山因为民族不一样就会自动消失了?还是说汉族统治阶级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也是大山的一部分,所以要自己推翻自己?这完全是痴心妄想,在我看来,如果反动势力掌握了更加进步的生产能力,带来的结果依然是灾难性的,不会比落后的反动势力好到哪去,就好像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产生了庞大的财阀和军事集团,阶级固化,对内剥削民众,对外发动战争,把国家和民族绑架到法西斯的战车上,因为内部原因产生的苦难就不是苦难了吗?内部产生问题难道就能不依靠时间探索道路瞬间解决吗?

说到这,我得庆幸,幸亏有民族这个挡箭牌在上面压着,假如中国今天变成单一民族,那地域问题就会瞬间取代民族问题的生态位上位,就是因为XX省的人拉胯,才连累得我们一起忍受屈辱。人类因为不满现状而甩锅的习惯是无止境的,这种要是谁谁谁不存在问题就不会产生的想法简直太幼稚了。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明就是成功的大顺,它的晚年是什么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么大顺的晚年会怎么样,也大致可以参照。

如果有人觉得我上面这句话不够客观,请搜索李约瑟问题,把各个主流观点粗读一遍,不就行了么。

人只要不自己骗自己,不沉迷于自我麻醉的梦境,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user avatar   fang-fang-8-4-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经常看到的一句话讲,如果是个大顺或者其他汉人王朝,被打败后,会积极学习西方,近代史会好看很多。

但细节呢?

一个根正苗红的汉人王朝,piaji被摁地上锤,河殇可能不会有了,海殇呢?大清的海殇是彭德怀解决的,新朝的海殇谁解决?

假如大顺或者新朝是明末大乱后建立的,到1840大概也是中后期。此时党派盘根错节,能让朝廷气象好一点的就可以吹明君吹中兴了,这个背景下积极学习西方,往好了想也就是比本位面的左李强点有限,往坏了想像明末那样,可能不如民国。至于废科举,大清怎么死新朝怎么死。

新朝学习西方,要不要下权,让地方团练?不下,学习不彻底多半打不过明治日本。团练,可能打得过日本,然后会被英国当围困沙俄的工具人,有五十年打三国演义的时间。

总结,该被英法轮一样被英法轮,日本可能打得过。辫子虽然没有但心里的辫子更长,媚外更严重。南昌一枪打散新朝不太可能,革命党势力可能很小,新朝解体后各军阀不会像民国一样很快有一个名义上的老大而是各自请一个皇子皇孙坐台,分裂比近代可怕。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在近现代的落后有好几个危害因素,目前来看,李自成方向是可以减轻这些危害的。

我们曾经误认为清朝与世界脱节是被动脱节,清朝统治者是出于对世界的无知才落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清朝统治者是由于对世界的了解和对汉人的恐惧才主动、故意、诱导中国落后的。

比如说有的网友就提出,清朝一直到乾隆时代都在中亚地区设有情报站,后来才撤销的。并且,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情报站提供的情报,主要是满文情报,基本没有翻译成汉文。清朝嘉庆时期甚至知道拿破仑结婚的事情,并且打算送贺礼。

这种统治方式,我们可以对比另一个时代: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在世界范围内都设有一些情报站,并且这些情报站提供的情报主要是日文情报,基本不会翻译成中文。日本并不会及时向汪精卫、溥仪分享这些信息。历史上,溥仪一直以为日军节节胜利,直到有人实在看不下去,提醒他注意日本战报里提到的作战地点。他这才发现日本的胜利越来越靠近本土。

清朝是真的把自己当作殖民王朝来设计的。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清朝退休官员,通过自己的儿子上书,希望皇帝能够在自己死后给予谥号,结果被灭族。为什么清朝地方士人,通过巡查官员上书,提出治国理政的一些意见建议,结果被灭族。

这就好像日本人杀汪伪汉奸头目李士群,日本人杀溥仪护军,性质是一样的。

这真的是一个以殖民者自居的王朝。

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会禁止汉人出关到东北居住。

日本做了一件相反的事情。日本组织大量日本侨民到东北居住,同时在东北圈地,将东北居民变成奴隶。

这也不算相反。因为清朝在关内也是这样做的。

同样是跑马圈地,清朝和日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人走地留。

这个做法和英美系国家所到之处就屠杀当地原有居民是一样的性质。

而且他们建立的法理也是一样的。比如说英美系国家不承认原住民拥有人权。英国人不承认印第安人的人权。然后美国也学习英国,不承认英国的人权。美国依靠法国人击败英国之后,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英国人在美国的私人财产不算数,从而使美国人这些英国管家窃取英国财产合法化。同时,中国有大量的华工前往美国,美国同样规定中国人没有人权。后来因为中国人比较多,又专门制定了排华法案。现在很多人移民去了美国,心理上就首先做好了“融入准备”。所谓“融入”,翻译成人话就是做好了低人一等的准备。

清朝只是没有能力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政治体制,所以被迫沿用了明朝的基本框架。然后,清朝直接用满清贵族统治中原王朝这个政治工具。这个隔离程度比较低,所以后来人们看起来好像清承明制。实际上并不是。满清贵族在才拥有主权,汉臣在这里只拥有参谋权和办事权。实际地位是“中行说”。还不如汪精卫至少在名义上有一点地位。清朝的汪精卫实际上是李永芳,但是他早就死了。

说到这,我们发现,其实清朝对待李永芳和日本对待汪精卫也差不多。

所以这个事情其实很有意思。日本侵华和清朝入关有特别多可以对应上的地方。只不过日本模仿得很拙劣罢了。

这个蛮夷程度啊,真的是离中国越远越严重。

换成李自成,他不可能搞清朝这一套。

有人说,李自成的大顺朝最后也会变得反动。这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问题很大。

我换个方式你就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癌症病人晚年失去了自理能力,和一百多岁的老寿星晚年失去了自理能力,这二者的生存质量一样吗?

人早晚都会死的,这话是挺对。但是你说完这句话以后为什么看了一眼产房?保安!快报警!是男人的都跟我上!打他!

李自成的大顺朝最后会变得反动,这叫历史周期律;清朝反动,这哪有周期啊?

单纯说李自成的大顺朝最后也会变得反动,说得好像一开始的不反动似乎意义不大,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李自成至少不会说有人上书提意见,直接灭门。

或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李自成的孙子继位以后,有人上书言事,却被灭门了。

然而真的想象不出来。

李自成去世后,他的侄子李过(李锦)接掌顺军。李过死后,顺军连续遭受重创,最后是李过的儿子李来亨在夔东坚持抗清。为了配合南明北伐,李来亨所部主力又损失殆尽。最后,南明永历政权覆灭后,清军围攻,李来亨在明军叛变的情况下,力战失败,举家自焚。

你跟我说李来亨因为有人上书言事灭人满门?

我灭你满门!

李自成的大顺朝在一开始不是反动,那么这个不反动的阶段就会做很多事。

假如说,李自成的王朝到了中期还有一点积极性。1644年往后,推一百年,1744年。这期间顺朝和荷兰人意大利人打了那么多年交道,他们瞎啊要闭关锁国?他们有病啊要封锁消息?他们有什么理由会查禁书刊、禁止传教士传入汉文资料?这一百年的交流发展,就不会局限在清朝贵族领域。有的人会说,这个时候中国有可能会失去西北,问题是中国个时候这也有可能获得东南亚啊。倘若中国在近代是一个强大的海权国家,领土直达大巽他群岛,从吕宋到爪哇全都是中国领土,土司一直设到印度(明朝初期就在印度封王了),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啊。这样的中国还会担心什么西北?那不是想打就打下来的?

李自成的大顺朝会蜕化变质,这个我是相信的。但是这和侵华日军是不是蜕化变质一个性质吗?侵华日军就是不蜕化变质也是反动的。李自成的大顺朝只有蜕化变质了才是反动的。你拿一个有可能在很久以后才发生的事情,说和一件当时就已经发生的事情,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你在开玩笑吗?

读历史,对时间不敏感,那还读个屁!

李自成的顺朝正常发展到末年,应该是一个在东南方向上,通过与南洋华人合作、斗争,驱逐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控制了整个南洋群岛的海上帝国。在西北方向上,通过发挥传统地缘优势,打击和驱逐俄罗斯人,控制了整个蒙古高原、天山南北盆地、东北林地平原的陆地强国。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海上,随着西班牙人、荷兰人与华人在南洋的竞争日趋激烈,顺军必然会不断加大投放力度,最终必然导致双方摊牌。在真实的历史上,一直到二战时期,中国对南洋地区扩大影响都是英国殖民者以及荷兰殖民者极为恐惧的事情。英国甚至禁止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时越过曼德勒。在清代,兰芳共和国为了对抗荷兰殖民者,主动向清朝进贡,遭到清朝拒绝。这还是在清朝故意出卖的情况下,稍微主动一点,荷兰人就在东南亚站不住脚。西班牙人在吕宋的统治也不会像今天一样,成功将吕宋华人西班牙化。现在一些菲律宾政治家,姓名语言都是西班牙式的,其实祖上是华人。顺朝要是在,哪有这种事。

在陆上,看起来明朝没有成功占据西北,似乎以后顺朝也不会有。但是土尔扈特为什么东归?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想争夺中国西北。那他们为什么愿意放弃南俄草原?说到底还是因为沙俄不断压迫他们,打不过了。实际情况其实很清楚。随着俄罗斯的不断东侵,内陆地区的各个部落民族都会受到压迫,最后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向中原王朝靠拢。

在世界近代化的背景下,中原王朝实现对亚欧大陆中心干旱地区的控制根本就是历史趋势。

有的人居然还在说清朝带来了多少多少土地。得了吧,日本还给我们带来了朝鲜半岛呢,你看韩国棒子理你吗?

现实不断告诉我们,我们对清朝清算得越彻底,清朝的历史包袱遗留得就越少。

因为清朝确确实实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动王朝。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满清镇海守将海龄面对英军的第一反应,是担心汉人造反。于是他遣散周边汉军,屠杀汉族群众,以防变生肘腋。这就是清朝做的事情!明朝末年那么失败,他们做的事情是因为不舍得让辽东军民流离失所,所以投入巨资在辽西修建堡垒安置辽民。这个战略固然有问题,但是和清朝末年完全不是一个方向。

明朝末年的反动,和清朝的反动,一样吗?

我们曾经有一些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学家,在写书的时候每次一写到农民起义胜利建立了新王朝,就奸笑着写上一句“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地主阶级窃取了”。这是将两个不同的事件无缝衔接在了一起:农民起义胜利的性质,清朝反动统治的性质。然后用农民起义的名,写清王朝的事。叙述事件用农民起义,描述性质用清王朝。这种叙事方式能够流行,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唯物主义历史学界还比较稚嫩,所以这些坏蛋才有机可趁。

这么多年了,还来这一套,一点长进都没有。

顺朝建立意味着中国迎来了极其难得的一次连续两个长期稳定的大王朝的蓬勃发展期。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这样好的发展机会。上一次比较接近的机会是两汉。只不过东汉王朝选择的治理理念存在明显问题。

看不到这样重大历史机遇的影响力,而以为警察和罪犯是一丘之貉,这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有人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说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呢?元朝。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殖民地心态。

这种心态在殖民地特别突出。

一些嫁得不好的女人也有这样的心态,她们会说女人就是这样的命,认命吧。这种逆来顺受的心态,和殖民地心态是完全一样的。

研究历史能研究成殖民地心态,这病二百四十九块钱治不好,得加钱。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带清粉不要乱碰瓷,带清自1840年以来杀的红虾兵还没有缅甸、尼泊尔、阿富汗多。

在多数情况下,带清的表现不如祖鲁——一个南非黑人部落。

这水平,当真是谁上谁都行(完颜构可能例外),哪怕是民国也没拉胯到这个程度。


user avatar   ku-sa-er-bu-da-ge-l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近代受的屈辱,法国沙俄哪样没受过?

中国近代丢的地,还不如我大英的零头。

更别提奥斯曼奥匈国已经没了,日德屈辱的精神失常。

我的大顺,还是留在回忆中更好,一直都是那个闯王,那个英雄,还没变成地主反动统治者的样子。


顺便吐槽一句,居然真有人觉得君主立宪是什么好制度。


user avatar   mao-li-yuan-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不提能不能打败清军,只谈历史走向的可能性——顺朝是什么样的王朝,会带领中华和汉民族走向何方。欲厘清此问题,先得明确清顺之间的区别。

1、清是封建还是殖民。

如果照着书本上的史观来看,戴青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事实是这样吗?

旧西安城区图。2万满人占45%的面积,160万汉人占55%的面积。

没有什么满蒙汉藏俱为一体,只有民族压迫。

有人会说了,这可能只是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二八法则。


嗯,确实有二八,但那限于在旗人内部的二八。

底层满人被禁止互市获利“沾染汉习”,长期困苦于白山黑水之间,保持“野人女真”的生活风气——以及生活质量——来为朝廷提供能打的兵源。

上层满人(也就是旗丁大爷)才享受了二八法里面的财富集中,接受国家供养。


满人的特权甚至凌驾于汉人官员之上,高贵的旗人大爷可以随时随地地向王爷们打小报告(写密信),来检举揭发——或者栽赃诬告——汉人官员的所作所为。满人根本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和治外法权。

凡满洲、蒙古、汉军官员军民人等,除谋为叛逆、杀祖父母、父母、亲伯叔、兄,及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外;凡犯死罪者,察其父祖并亲伯叔、兄弟及其子孙阵亡者,准免死一次。本身出征负有重伤、军前效力有据者,亦准免死一次。
——顺治十二年定例

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数鞭责。充军留迁,免发遣,分别枷号
——《大清律·名例》


你说说,这不是殖民,是什么?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清朝的统治基本盘不是继承自明的汉人士大夫官僚、地主吗?这不封建,啥叫封建?

说得对极了,皇权不下乡,依靠地方宗族势力协同管辖,在正常情况下是大大的封建。

但——

上层鞑子殖民者,下层依附鞑子武装威权实施事实统治,眼熟不眼熟?这不就是莫卧儿帝国晚期的包税人制度和包税人阶级????

好家伙,恒河正统在华夏!


2、顺的反地主进步性。

明中页以后,随着“诡寄”“投献”蔓延开来,免税的士绅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这样一来,需要承担官徭官税的人头、土地越来越少,平均税赋越来越高。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下层民众就必须贩卖土地度过难关,随即变成无土流民。

这个趋势在锦绣东南不显著。原因就在于,东南士绅地主已经开始了蚕吃人运动,新兴的丝织业能够吸纳大量的自由民劳动力。

这个趋势在西南也不显著。至少,西南还有盐田产业,还有皇家厕纸——蜀锦产业,还能赶苗拓业,还能通过械斗来降低人口压力。

但是在内有产业凋敝之因、外有异族侵扰之患的华北、西北,这事就难办。

鞭法的施行,更加加剧了东南高经济流动区对西北低经济流动区的事实剥削。每逢收税时恰值集体收获,供大于求,采购者可以用货币武器随意拿捏当地种植人口。

所以为什么顺的底色具有一定的朴素无产主义进步性——西北农民太苦了,实在是日子过不下去,哪怕进体制内当个胥吏,也混不上一口热饭吃。

很有现在东北内味。


如果没有刘宗敏那破事,吴顺合流,让戴青没机会打出一片石滚雪球,中华体系顺着顺的政治纲领往下走,天下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呢?

八八重生,严刑峻法,痛击士大夫官僚,及朱明皇室。通过清算特权阶级非法侵占所得,满足中下层民众的田地需求。

以分田作为参与队伍的诱因,拉出十几万至几十万的高凝聚力、高战斗意志队伍,扫平东南那点土鸡瓦狗。

持续推进的查抄地主家产、井田兵户制,在内部执行到临近饱和阶段的时候,必然裹挟王朝上层向外扩张。首先就是平蒙灭满定藏。

外向、上升的帝国,也会随着中荷之间爆发的利益冲突,开始将视野投向东南亚,以及其背后的欧洲。而一旦成为新的天朝体系宗主国,朝鲜问题、琉球问题,又会吸引帝国开始经营东亚。

这两条扩张路径决定了,顺帝国不可能是一个“海盲”式的纯粹陆权国家。

而一旦开始涉足海洋,后面的变化可就太多了。

福建海主、兰芳共和国都来源于沿海地区的开拓取向。牵扯到海权意识,就难免和荷兰、英国产生利益纠葛,进而演化成热战。虽然中式造船技术不如此时的西方海权国(刘大夏真堪称千古罪人),但顺朝最不怕的就是对耗。作为此时全球土地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超级大国,灭个百把条船、十几万水手,对天朝来说就跟玩儿一样。血与火是催生技术跨越的最好环境。

碍于跨印度洋、大西洋作战的投放难度,帝国君主要发动征服英、荷的远征不太现实。但至少,把海权边界推到马六甲海峡,是不成问题的。(政治任务)

这个海权竞争过程,应该能持续到19世纪上半叶左右。

此时应该出现两种分支——是否有动力远征墨西哥及美洲大陆,是否机缘巧合发现了南部的澳洲。

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比较大的概率是担心海外征战体系尾大不掉,而从内部抑制这种外部扩张行为。然而,一旦停止外扩,新兴的海外利益群体,会和国内的传统井田阶级爆发巨大的矛盾,有可能在东南亚范围出现分裂的、汉民族为主体民族的殖民国家——兰芳共和国,并名义上向天朝臣服,参与朝贡。

通过兰芳,天朝能够不断输出移民前往美洲、澳洲实施征讨或占领,转移内部的人地矛盾。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朝有可能涵括了西抵马六甲、天山山口,北至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南至澳洲,东涉南北美的庞大疆域。

那时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是欧洲过家家了,有可能是全世界收中华帝国压迫的民族共同反攻倒算。这个过程中,跟脚不太稳、投放能力不足的美洲、太平洋区域,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失败。马六甲有可能在长期相持后失陷于某个巧合。

但一旦世界联军妄图在本土登岸,等待他们的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

当然,那时候,人民的洪流就可能会随之而来,推翻帝制(或者使大皇帝被迫接受立宪)。


委屈?落后?不存在的。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清的战绩是谁都打不出来的。

对内达成,国内起义把复前朝的口号从头用到尾的成就。最后的日子,也就是消息传得速度问题。溥仪退位诏书出来了,还有人在搞反清复明。

大清的屈辱,实在是自己的锅。没法推。换谁都比Y强。

最后能打到周边小国都产生一种谁都能能够捞一笔的蜜汁错觉。

对外达成对外战绩垫底成就。

换了别人,玩了半天,就是这最后两个成就卡壳,怎么也玩不出来。我大清轻而易举

这是真的没谁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贰臣传没有牛金星,左光先? 
  古埃及王朝的年表可信吗? 
  蒙古为什么分内蒙古和外蒙古? 
  都说湖广填四川,四川(重庆)话为何没有被外来移民显著改变? 
  有没有原学家能解释《原神》1.6 的海岛发生了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什么信息? 
  17世纪全世界文明国家吊打游牧民族时,明朝(含政府军、农民军、南明军)为什么打不过满清?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时没有藩王站出来保卫明朝”? 
  满清入关,是不是为了解放广大汉民,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某中学发文:禁止学生以任何方式接触智能手机,并要求学生签署《放弃使用智能手机承诺书》一事?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郭沫若非要拆除北京城墙,这样真的好吗?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