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住建部发布取消公摊面积征求意见,房价会大面积上涨吗? 第1页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看法是给企业疏困提供了个台阶,取消公摊喊了多少年怎么今年看似要认真了。去年房地产差点崩了又要健康发展,怎么今年又要取消公摊。

我认为这是给房地产商降房价的一个理由,让社会不至于恐慌,反而很开心。本来房子卖不出,就算取消公摊涨价也是没意义的。

公摊这个东西说少也不少了,占比20%以下都算好的。这么算10000元一平的房子直接能降到8000元一平,相当可观,能让老百姓心平气和接受房价下降20%的政策可不多。

当然实际可能没那么夸张,考虑2017年以后买房者的利益和二手房市场稳定,可能会适当降价。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公摊面积在影响房价呢?合着你买房,是买的单价,不是买了总价是吗?

一套房100平方的建筑面积,卖你100万单价1万一平米。

现在我告诉你实际使用面积只有80平米,取消公摊面积的计算以后,房价,变为1.25万每平米。你觉得房价涨了吗?

但凡你觉得房价涨,我觉得你就是9年制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哦不,你是小学三年级教育的漏网之鱼。在前一种卖法下,100平米的建筑面积的房子卖了100万,在后一种卖法下。80平实际面积的房子也是100万。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是公摊面积影响了房价呢?

买房子看的是总价,啥时候买房子看的是单价呀??


user avatar   qian-shan-xun-yue-chen-m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反对别人说这是朝三暮四新编故事的。

我认为市场交易,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产品市场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公开。这不仅存在于房产市场,也存在于4S店汽车交易,也存在于酒水消费,等等。

消费者对于价格贵贱有自己的看法,也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但他们无法在产品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作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只能看运气了。

公摊面积的存在是个大问题,其根源在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套内实际面积没有清楚的了解,同时消费者对于自身的实际使用面积更无法估量。

如果有足够多的买房经历,会发现除了有公摊面积,也会有能够出现在合同中的赠送面积和半赠送面积;还会有不存在于合同中的其他使用面积。当然,这类其他使用面积存在一些情况,要么可能影响其他住户会被举报,要么是完全自家使用不影响其他人也不会被举报,要么本身就在楼盘的设计中有意为之,甚至是专门为某些人所提供的一套房。

这样的房,可能实际使用面积是购买面积的两倍/两倍多/三倍/三倍多,我还听说过四倍的。但是,这种房老百姓能买到么?这种房老百姓甚至没听说过,可能知道最多的就是某些洋房送个半地下。

那么,这个提案,我最希望的是取消公摊么?不是,是对使用面积做出清楚透明公开的记录。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可能。


user avatar   gong-cheng-shi-38-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应该取消的是万恶的预售制啊,开发商、zf、银行拿了所有的好处,风险全部由购房者承担


user avatar   zhuobihao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朝三暮四的故事里,栗子一共有多少个是个人都知道。

如果是注水猪肉呢,一个菜市场里允许猪肉注水没有人知道自己买一斤肉里面有多少是水,商家也只是随口说一个数,反正只知道肉被注水之后口感真的不行,而且猪肉该涨价还是涨价。别的菜市场那里是禁止猪肉注水的,价格也没这个菜市场涨到那么狠。

现在这个菜市场的市场监管的禁止猪肉注水了,这时候有人出来讲朝三暮四的故事,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卖猪肉的,不是卖猪肉的也是杀猪场的吧,要不就是冰箱里有很多很多煮水煮肉。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出所料,在知乎上凡是涉及到房子、房价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专业一点的声音,大多数都是用自己的想象去代替头脑思维。

我是重庆人,对建筑方面也比较了解。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重庆人呢?因为重庆市长期以来都是按使用面积计算的房价,所以我认为重庆人对于这个问题是有发言权的。

一、破除错误的观点

首先要破除一些完全错误的论点。比如取消公摊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公摊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此次住建部出台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原文是:

2.4.6 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这句话并没有说取消了公摊面积,只不过交易时应当按使用面积标价。这种模式与重庆市执行的规则是一致的。简单的说,你买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你外墙圈起来的内部面积应该有100平方米(内部墙依然算使用面积)。但是你的权益并非只有这100平方米,这只是在交易时的一种标价方式而已,你的房产证上会写你这个房子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

所以,公摊面积并没有消失,只是在标价的时候不写出来而已。与之对应的诸如容积率、建筑占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等概念均不会有什么变化。

至于某些人幻想通过这种方式会提高公摊部分的建设质量,提高小区物管水平的,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至少在重庆市的平均容积率都是很高的。而公摊部分的质量与房价密切挂钩。小区物管水平与物管费(主要受建成年代影响)高度挂钩。


二、实际执行中的变化

不得不说,重庆市虽然早就执行了套内面积,但在执行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些变化。因为套内面积这种计算方式是有一些逻辑漏洞的。

人们在买房的时候希望按套内计算,但这绝对不等于不需要公摊面积,因为公摊面积也是给人使用的。实际上在重庆市的实际房价之中,公摊面积依然存在。大家都知道相同面积、相同地段的情况下,容积率越低的楼盘,单价通常越高。花园洋房通常比高层单价贵。人们买房子除了看房屋之外也要看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水平等,这些其实都是公摊面积的范畴。真正买花园洋房的人,难道他们不知道公摊比例更大吗?愿意买的都是心知肚明的。而凡是希望节约物管费的小区,基本没有看见哪个是搞好了的。

在重庆,即便是人们不愿意,但很多时候还是得使用建筑面积。一是部分区县依然执行的建筑面积的算法。二是在二手房交易中几乎清一色使用的是建筑面积,哪怕那个面积上写着“使用面积”几个字,但实际标注的90%都是建筑面积。说到底人们只是对开发商标注建筑面积反感,但绝对不介意自己去标注建筑面积。三是物管费、清洁费等费用一定是按照建筑面积来收取。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即便是真的执行这一标准了,也无法杜绝一些地区、一些人依然采取标注建筑面积的方式。

某个东西如果基本没有正确性而被采用,那一定是骗子。但如果一个东西确实有正确性而被采用,那不能简单的归为骗子,得考虑一下它的合理性。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无论是使用面积还是公摊面积,都投入了建设成本,也都会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到底该计算建筑面积还是该计算使用面积,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在争夺话语权而已。

三、对房价的影响

前面说过,在重庆这个“公摊面积”话语权最低的城市之中,那些容积率更低、公摊面积更大的住宅的单价依然会高一些,所以,仅仅依靠换一种标价方式就改变房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这一举动并非毫无意义。

最大的意义在于,给有意愿降价的开发商一个台阶。

有很多人对房价的认知有问题,他们总认为房价是由开发商,或者政府决定的。其实房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可以被影响,但市场不可能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之上。比如无论开发商和政府多么努力也不可能让鹤岗的房价飞升。

开发商定的价,是他认为能卖出去的价。这定价可能受某些因素影响,比如宣传。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买单,那么开发商一定会受到损失。新房积压在手上,每天都会有巨额的利息损失,只要积压比达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就会吃不消了。

所以,如果某个地方的房子,每次都是一开盘就卖光了,那么无论如何开发商都会想尽办法涨价。但如果某个地方的房子,很久都无法卖出去,那么这个地方的开发商就会希望尽早脱手。

其实前几年就有很多开发商希望早日脱手了,但是这时候开发商希望降价了,有些人却不乐意了,他们要反对降价。从这种事情上其实也可以看出来,人们其实是割裂的,很多人嘴巴上说着希望降价,其实如果真降了就是要他的命了。我们要注意在平时筛查出这种人来,如果某人种是把“刚需就赶紧买了吧”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那么他十有八九是不希望降价的。

开发商想降价,但某些人不希望降价,某些地方的政府为了维稳或者其他什么目的也限制降价。但这种模式不是没有成本的,这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等于是一个生病的人吸着氧打着点滴在拖着,总是会造成什么变化的。

这次改了房价计算方式,等于是一次洗牌。那些本就希望涨价的开发商,可能会借机炒作涨价,而那些本就希望早日脱手的开发商,可能会默默的搞“提质不提价”。

如果这规范早点出来,有这个台阶下,说不定恒大都不会出现危机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称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成高收入国家无多大悬念? 
  如何看待武汉一精装房浴室玻璃炸裂两孩子洗澡受伤?精装修房出现质量问题,业主该如何维权? 
  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也会觉得通胀那么高,以后收回来的是一堆废纸吗? 
  苏州多个楼盘同时取消折扣,有楼盘一套房大涨 20 万,是何原因?该地楼市回暖了吗? 
  楼梯房有必要换成小区房吗? 
  2019~2020这个时间段适合买房吗? 
  当前房地产风险日益加大,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有没有关于买房方面的知识? 
  2022年全国的房价会经历沉重打击?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2020年深圳年后房价上涨是什么推动的? 

前一个讨论
假如你是三大改造时期的一个民营企业家,政府要公有你的企业,你会怎么做?
下一个讨论
人大代表建议推行更大尺度弹性退休机制,允许 45 岁提前退休,你支持这一建议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