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排推荐答主 @云天明 答案,我这个主要就是流程和制度的简介是术,他的更本质是道。归根到底评院士的评委都是科研圈最顶级的人,水平,资源,眼界,心气都是最高的,有的只求青史留名(天河工程这种的)。这不是评博士国奖或者青千,你老板nb我给个面子睁只眼闭只眼,你要评院士就是到跟我同样的最高层次了,我当然要仔细考察了,要不然不是打自己的脸(比喻下,你能向局长拉关系求当科长,你还能指望拉关系当局长?)。水平成果到了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没上,但是没有水平和成果想靠小心思过关是非常困难的。大家不要迷信跑关系多重要,投票是完全匿名的,大佬号称要支持你不代表投票真投你的,你再nb也管不到院士的,这个放心。


再补充一点点吧…第一知乎潜水大佬超级多的,主要是我有闲心去了解相关的信息并且假期有时间去打字吧……其实如果你老板是院士候选人或者有意去评的话我说的这些都不是啥隐秘信息,或者可能不愿意和你说吧……第二,话说回来,也不是每个人都好奇这些的……曾经一个科学院院士的女儿,学艺术的,问我他爸和教授那个官大……

另外针对评论区的问题,补充一点国家奖和两院院士比较的内容吧

把我身份的部分也去了吧……你们说的我亚历山大,别坑爹了……

修改一些敏感的东西……这个当科普贴吧……

————————————————————

两院院士的评选机制也有一定差距,但两院的流程和大致要求是一致的。

先纠正一下这个问题里大部分答主都犯的一个错误,评科学院院士,文章連第二位的都不算,核心一个是你工作的体系,另一个是三大奖。这背后对应的当然就是你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先说三大奖,就是科技进步,发明,和自然三个方向的奖项,这三个奖项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没有优劣之分,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个奖项只有一二特之分!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数量上是科技进步大于发明大于自然,所以自然物以稀为贵。发明+进步一般对应的是工程院和科学院技术学部,自然+进步对应科学院。对于三大奖最简单的理解,对应的是高考分数,是一个硬指标,没有三大奖第一完成人(特等奖前三都可以)去评院士基本上不可能(工程院硬性规定,科学院现在95%以上有,当然也有只是为了混个脸熟的,不打算这次就评上).一般来说,一项自二就是院士的有力冲击者了,一项科二和发明二就差一点,自一非院士基本拿不到(中国基础科学水平确实有限,常年也没有自一),科一/发明一稳上院士只是时间问题。国家三大奖有国家背书,也有透明计算这种问题,但是基本上是最核心的、最有含金量的砝码了。

第二个就是体系了,啥意思呢?院士评选关键环节有两轮(科协还有第0轮),体系其实就是院士第一轮过不过关的核心了,你要对着一个录像机做一个关于你自己工作的报告,包括文章,成果,奖项,培养学生情况等,然后录像带再放给评委院士看,然后打分,工程院三分之二支持硬性指标,科学院不要求但也在这个附近。这也就意味着,院士和杰青不一样,杰青你只需要有许多人不反对你就行,院士必须是许多人都支持你。这种情况下,你做报告在哪列文章是最low最没含金量的,因为你不可能在报告里讲你这篇nature子刊多么多么牛逼,另一片高分论文广受好评,这种报告杰青都通过不了,也就能拿个国奖(知乎上推崇论文主要还是学生思想啊)。这时候体系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20年前我发现了什么什么问题,我想了什么方法去解决,15年前我又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了什么,发了什么文章,12年前又和别人一起改进了一些,再把我这个体系用到了另外一个领域并投产/或者解决了某一个科学问题,把基础科研推进了多少多少。这种连续的,有问题导向的,自己是该领域的开辟者或者集大成者的体系,评院士说才有意义,文章真的没广大博士想的分量那么重,只能是一个形容你体系的意义的佐证。我老板提交材料的时候为了体现体系中文核心的文章都有,top期刊也舍弃了没讲。就是为了体现自己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过程。

最后说几个关心的灰色话题

1. 人脉。这个大家老爱说,但是院士评选真不用想了,你就算是校长也管不动院士(平级或者低一级)。院士基本上是科研圈的顶峰,你想和比你高一级的人有交情是不是太不现实了?人家不会给你这个面子的。

但是不是说人脉没用,最起码你老板是院士你至少就有他和他死党的几票呗。而且像我上面说的,人脉在院士评选没啥用,但是在三大奖,评杰青,发文章都是很有用的,这些都是大加分项。所以说,至少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一个是未来的大腿,否则你也基本指望不上的。

2. 官员身份。首先,现在公务员不让评院士……其次,不是说你是这个学校的领导这个学校的院士就投你,你又管不住人家……天津大学17年就是这样的……最后,官员身份是双刃剑,一方面你能调动大量资源,另一方面稍有不慎你很可能这辈子都过不了关。铁道部张sg,就是官员身份被熟知的工程院大佬放话不可能评上的,转头走科学院的路子,科学院的差点被拿下了(因为袁隆平的事情,张说话还是很有水平的),也因为工程院的去说坏话差两票。

补充一下三大奖的评选吧,三大奖是工程院院士要求必须有的,科学院2009以来基本上90%的人有。要评国家级三大奖首先需要省部级的科技奖,然后省部或者同级别的科协会把你推荐上去再评。其中科技进步和发明主要看产品和收益,自然看成果和体系,如果不是薛其坤这种成果,一般是打包一个体系去评奖的。省部级奖项中教育部的含金量最高、一般教育部拿奖的国家奖更容易到手,但即使是教育部一般也只有3成的奖项能进化为国家奖。国家三大奖如果评院士用,必须是第一完成人+第一单位(特等奖除外),这个是必须的,其他的非第一完成人的也是有价值的,数数用。

三大奖的流程很多,核心是初评,但是你也要过了审核阶段。这也是避免灰色操作的核心步骤,简单来说就是处理举报信阶段,一般三个月。因为之前也说了,三大奖就是院士敲门砖(还有国重评比等,其实这个是很硬核的一个东西),所以各种骚操作还是有的,比如说伪造财务数据虚报利润,凑文章数目,刷引用等等。简而言之,先获得省部级的,再推到国家,再通过两关(初评和审核),基本上奖项就ok了。

然后就是最关注的一点:暗箱操作的问题。先声明一点,现在学科划分的那么细,许多时候同学部的专家也不一定知道你在做什么,所以评奖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看你怎么说,因此很少出现贿选去搞定评委的的情况,直接忽悠就能解决的事情(也有,但不是贿选评委而是更上面,具体不展开),而更多的在于伪造不能靠嘴说的数据上,比如说上面审核阶段说的伪造财务报表伪造数据,再比如说把同事的相关文章都挂在自己项目里(这个严格来说不太过分不违规,因为评奖不一定要所有都是你做的,除了第一完成人还有其他人的贡献)。因此,最容易拿奖/评院士的不是什么官员或者学阀,而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因为名义上全实验室的产出都可以挂在自己名下,且很难被举报(你校长抢别人的文章举报信到时就满天飞了)

先说这么多,明天再更大家感兴趣的吧,但不要敏感话题……

针对其他答案和评论区的一些问题补充一点吧……

第一:只有院士才能推荐院士,所以院士的学生占优势。

占优势是因为你老板一般都会支持你且帮你拉拉票,但推荐手段还有科协的(以前还有别的现在都废止了)。三个非资深院士(80以下)一起推一个候选人才算有效,高龄候选人要六个,一个院士最多推荐三个人,一个学部一般60个院士左右,所以一般进第一轮的院士候选人在55+5-15个科协候选人之间。工程院科协多一些,科学院少一些。

科协候选人许多人和公众号(说的就是你青塔)都说是陪跑的,但其实是因为科协候选人比例本身就少,而且没有铁票(一般推荐你的都会投你,至少不会拍你)。其实具体还是看人和实力了。科协评选叫第0轮,也是一样的要拿资料给院士答辩去,和院士答辩类似,因此做的很好的人也会提前给院士留下深刻印象,为第一轮加分。第0轮一般/1/3-1/4的通过率。正式两轮各1/3的通过率。

第二,三大奖之间有高低之分。

这么说吧,我没见过一个老师敢说自己的自然奖的成果要比发明进步的nb,不同类型的奖项没法比较的。不过由于数量有差距,导致科技发明奖更多的人拿,因此拿自然奖去评科学院自然要比拿科技发明去工程院/技术学部的要更强一点。所以说自二是有力竞争者,科二发二是门票

此外,科一发明一稳拿院士的意思是,你只要审核能过关,你早晚能拿院士,不是说你一评上就能拿院士……因为国内有论资排辈的好习惯,科学院大概有10-15%的是一次上院士,工程院几乎没有一次上的(工程院更传统稳健一些,少有明星科学家)。所以说不用着急自己学校的谁那么nb还没上是不是有黑幕(当然可能也有人缘问题的……)至于有人说tyy,没上的原因据传闻,是因为工作没有延续下去(科学院有反思这个的,按照这个要求德布罗意也评不上)。而yn的话,第一文章不等于体系和成果,不能说她发了ncs多就一定比别人强的(当然我觉得有人说她只靠冷冻电镜也不对,实力肯定很厉害的),第二从上文比例的角度看,第一次上院士才是稀奇事,事实上第一次二轮基本上就是很nb的体现了(一个方向一次只上一个院士或者两次上一个),所以也不用太惊讶,觉得一定有黑幕……

另外,两个二等奖比不过一个一等奖的,数量比例大概是1:20-40,不过大部分人拿的都是二等奖,所以两个二等奖上院士的更多一些,显得两个二等奖的更稳一些。

*一般创新团队是集体荣誉,所以在评院士上集体荣誉等于个人没荣誉,当然能算个二等奖……

第三,两院院士比较,哪个更nb

说真的,我也是上了知乎之后才发现许多人乐意比这个……两院院士之间都是互相尊重的,没有哪个觉得自己nb一点……可能学生乐意排着个吧。

从当选难度来说,科学院当选者要年轻一点,评选也更看好一些有潜力的新人(也得快50了……),工程院更稳重一些,必须要有奖项(成果)才能评,因此科学院院士40的常有,工程院士60也不算太老(当然工程院项目周期也长)。

但是工程院有一个管理学部……这个就自己查吧不展开了……因此不算管理学部的话工程院下限更有保障(毕竟分数有指标的,经历时间的考验),算上的话工程院平均水平就要低一些了。另外工程院还有企业候选人(非管理),因此一般高校研究所拿工程院士的难度要大于科学院,但这个东西和国家奖比较一样,不是说你数量少难上就是你水平高的体现的(在我的认识中是反过来的,自然奖难得不意味含金量高只能说明我国自然科学不行,工程院高校不好拿只能说明高校产研脱节,科研工作被公司赶上了),也可以说许多工程成果是企业牵头做的。因此学生能遇到的院士导师们,大致是一个水平上的。


user avatar   xie-zheng-51-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很无聊且庸俗,大多数答案更加庸俗更加无聊。

题主,别被这些人、这些答案误导了。

这所有的答案一个个盯着经历,盯着基金,盯着海外经历,盯团队,盯人脉,就没有一个人去看看院士们到底做出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了么?为什么?因为你们压根谈不了,看不懂,不知道院士到底有什么贡献。

能评上院士,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做出了相当深远的贡献。

对于题主,你目前刚刚入门,没必要去考虑这么远的问题,想评院士,你目前能够把握得住的只有自己,坚持做学术,做好的学术,去跟你领域最好的团队,最好的学者,把学术做好。你才多大点啊,路子别走偏了。

以我知道的为例,国内CFD方向上的院士中,张涵信的工作是长达将近二十年努力的结果。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他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高超声速领域中的CFD方法的研究上。高超声速领域,CFD的最大的、第一个的问题是激波捕捉(对于间断解的无震荡求解问题)。他最开始(70年代末)是在人工粘性的方法中做了一些探索,后来系统地分析了数值格式在激波前后产生震荡的物理原因(1984年,空气动力学报),在此基础上,1988年提出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型格式(NND格式,1988,空气动力学学报)。从形式上看NND与几乎同一时期国外的TVD格式是一样的,然而其理论基础与国外极为不同。国外的理论基础是数学上的总变差减小的概念,NND格式的理论基础是激波上下游数值解出现震荡的物理原因。1993年,张涵信又完成了NND格式向高阶格式的拓展(1993空气动力学报)。这一系列的工作的探索,持续了将近二十年。之后,他又在CFD领域培养了相当多的人才,有心者可以去看看中国空气动力发展与研究中心在CFD方向上的人才队伍。有些人说要评院士,要拉一个团队去给自己堆成果。张涵信是去拉团队了?他1984年1988年两篇最成功的论文,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署名也只有他一个人。1993年那篇论文,也只有他与他学生两个人。他做出成果来之后,也不是靠学生去做什么,反而是下大力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又有人说评院士要堆文章,张涵信评院士,文章数是个位数,当时空气动力学学报连ei都不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张的学术贡献确确实实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即使只是发表在国内的中文杂志上。当然,堆成果堆出来的院士,也是有的。不过年轻人,还是不要去把路子走偏了,走正途为好。

他的学生,邓小刚,16年评上的院士。邓小刚的成果也是二十多年的长期努力才取得的。九十年代开始,他的目光放在了高阶有限差分法上。最开始做耗散型的紧致格式,然后做紧致非线性格式,后来引入weno格式中的加权方法处理激波,做加权非线性紧致格式(2000年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这是他工作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解决了曲线网格上高阶有限差分法的均值保持性质。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曾想将高阶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复杂外形,不过被当时的师兄否决了,师兄说高阶有限差分法存在解决不了的鲁棒性问题。然而这一问题为邓小刚成功解决(2011年jcp,2013年jcp)。鲁棒性的提法只是针对的高阶有限差分法求解过程容易失稳的现象的一种表述。这种现象背后实际上是曲线网格上差分方法能不能保持相容性的问题。由于邓小刚意识到了鲁棒性问题背后的实质内容,构造了既保持高阶精度,又保持相容性的metrics计算方法,就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邓小刚之前,高阶有限差分法就不可能应用于实际工程外形,自他之后,高阶有限差分法就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外形。这是他对CFD领域最重要的贡献。由于这个贡献,我国目前是将高阶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工程复杂外形CFD计算最广泛最成功的国家。这第二个贡献,我以为比他之前贡献的wcns格式要更为重要。他也从事过不可压缩流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不可压缩流的微可压缩算法,这方面的成果国外也有类似的,我就不提了。

或许有些人会说,你看,邓小刚不也就是张涵信的学生么?你不抱大腿,怎么去评院士?我的回答是:张涵信的弟子一大堆,怎么就邓小刚上了?归根结底还是邓做出来了真正影响深远的成果。况且邓小刚并不是张涵信最看重的弟子,张涵信院士最看重最支持的弟子做的方向并没有做出非常好的结果出来,一是方向本身不容易出东西,二是他自己可能眼光能力也有欠缺吧。

张涵信本人跟随郭永怀做过六个月的研究生,与钱学森、师昌绪等人关系较为密切。是不是他就是靠大佬们的推荐才上位的?不能这样讲,从根本上说还是张涵信自己在CFD领域确确实实做出来了独特的重要的成果。在CFD领域,当年国内舍张涵信之外无二人。然而,当年钱学森又何止给张涵信一人指了这个方向。

邓小刚是在国防科大副校长的位置上评上院士的,国防科大的支持重要不重要?重要。可是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性重要性成果,即使有大佬的背书,有强有力单位的支持,也很难上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你自己的努力更加重要。你从一个小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起步,一直做到某个学校的副校长的位置上,你没水平,你没突出成果,你能上去么?当然,也有个别的没水平的也上去了,可是这些毕竟是极少数。就是上去了,也不免被人诟病,也很难在学术史上留下自己的足印。那时候,即使评上院士又如何?真正能够让你可以永为学界所记住的,永远是你做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成果,这与任何头衔无关。

对于年轻人来说,唯一可以把握得住的,也是自己纯粹的学术眼光与成果。

有没有光靠关系评上院士的,有没有靠堆成果评上的?当然有,我都知道那么一两个。不过那是少数。而且这种事情题主你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很难把握得了今后会搭上什么样的人脉,建立什么样的团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靠关系靠数量而不是实力上位,会越来越少的。

时间要是够的话,还想谈谈下面这几位的工作。以后补吧。

陶文铨

钟万勰

冯康


user avatar   fengj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过段时间你就明白了,如图:

所以,考虑下成为我国的外籍院士(滑稽)?


祝各位博士都顺利毕业啊~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先声明:以下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来帮各位梳理下思路。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排列个表:

  1. 西汉中期:汉武帝晚年的真实情况
  2. 东汉初年:班固:《汉书》
  3. 三国时期:荀悦:《汉纪》
  4. 东晋南朝:王俭:《汉武故事》;葛洪《西京杂记》、《赵飞燕外传》;
  5. 北宋中期:司马光:《资治通鉴》
  6. 南宋初年:王益之:《西汉纪年》;朱子:《通鉴纲目》;吕祖谦:《大事记》
  7. 改开之初:田余庆:《论轮台诏》
  8. 最近以来:辛德勇:《制造汉武帝》及其引发的商榷

排完表后,我们需要确定看这个表的角度。

第一种是以认识汉武帝晚年的真实情况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汉书》、《汉武故事》、《通鉴》等书就转换为研究汉武帝晚年的史料了。既然成了史料,那么,就有价值高低的差别,而判断史料价值高低,则是以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汉武帝时代为标准。其次,是考察各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史源学追溯,例如《汉纪》是《汉书》的改编,没有独立的史料价值,即在《汉书》存世的情况下,《汉纪》没有史料学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史书成书年代与史书包含内容的时代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这样的思路下,辛著的若干观点是:

  1. 《汉书》的史料价值大于《通鉴》,不能用《通鉴》来研究西汉历史。
  2. 《汉武故事》的史料价值低,《通鉴》采用《汉武故事》的部分不可信。
  3. 《赵飞燕外传》的史料价值低,《通鉴》采用《赵飞燕外传》的部分不可信。
  4. 王益之、吕祖谦等人指出司马光采用《汉武故事》和《赵飞燕外传》的部分不可信。
  5. 田余庆《论轮台诏》据《通鉴》立论,结论不可信。

这5点层层递进,首先在研究汉武帝晚期的历史真相时,《汉书》的史料价值大于《通鉴》,这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对《通鉴》涉及汉武帝晚期历史的叙述进行史源学分析,指出除了《汉书》等基本史料之外,还采用了《汉武故事》和《赵飞燕外传》,这也是没有问题的。最后指出田余庆《论轮台诏》一文据《通鉴》立论。问题在于可信还是不可信

  1. 《汉书》是否认为武帝晚年有悔悟?辛认为没有,林认为有。
  2. 《汉武故事》的史料价值低,但有没有一定的依据?辛认为没有,李峰认为有。
  3. 王益之是否认为司马光采录的部分不可信?辛认为是,林认为否。

如果找出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么《通鉴》采录《汉武故事》进而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就有了历史来源,于是田余庆采用通鉴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在文献学上就有了支撑。但是,支撑不等于结论成立。

参: 如何评价辛德勇的《制造汉武帝》?

第二种是以汉武帝历史形象的建构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也就进入了历史书写层面,即要考察作者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1. 班固在什么样的思想下来写《汉书》,即制造班固
  2. 王俭在什么样的思想下编辑《汉武故事》,即制造王俭
  3. 司马光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资治通鉴》,即制造司马光
  4. 田余庆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论轮台诏》,即制造田余庆
  5. 辛德勇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制造汉武帝》,即制造辛德勇
  6. 其他人在什么样的思想下与辛商榷,即制造其他人

在这一视角下,王俭为什么编辑《汉武故事呢》?辛著认为与刘宋时期的政治有关。司马光为什么这样做呢?辛著认为与他的政治思想有关。现在,林文认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不但班固认为,唐宋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不但司马光这么认为,王益之也这么认为。因此,这不是司马光个人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首先,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书写,都可以视为对汉武帝形象的构建。其次,即便是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也是班固的看法,其看法是否符合真实情况,需要考察。第三,为什么班固、司马光或者唐宋人会这样认为呢?与他们的儒家思想有关,在儒家思想的伦理取向评价中,汉武帝大多是负面形象。第四,这一评价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很难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有从功利主义取向评价的声音,如刘歆《毁武帝庙议》。因此,辛著认为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进行构建,没有问题,认为这一构建与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有关,也没有问题。

综上,林文对辛著的商榷,主要在细枝末节的点上,而且这些点的商榷即使成立,也没有撼动辛著的整体观点。提醒一下,我说的是辛著,不是辛本人的其他言论,而且辛著应以最新版本为准,即在增订本、初版本和论文之间,选择增订本。同其他商榷者相比,林文的新意在指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移居美国的硕士冯利提出其实是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 
  天赋不够的人可以做数学科研吗? 
  2015 年你在科研上有哪些值得分享的进展和感悟? 
  你读博士期间最郁闷的事情是什么? 
  博士是進行原創研究的地方,學費是不是應該收便宜一點,才能招攬更多人? 
  如何看待高院士的发表论文与钟南山院士的忙于实践工作对当前防疫的贡献? 
  2021 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布,共 191 人,你对哪位科学家有所了解? 
  是什么触动了您想读博士的那根神经? 已经读了博士的是否已实现了您当初的愿望?过程中你有什么烦恼? 
  有哪些高效看文献的方法? 
  读研期间,本学科一些必要的科研工具不会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云 4 月 11 日在内外直播中将 996 称为「修来的福报」?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章泽天卸任京东董事,京东未来会怎样?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