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文革的革命派被推翻后
按照经济政策分类:上层分为科学计划经济派和市场经济派
1978年后两派联合执政。
前者尊重苏联计划经济学科,在全国搞计划经济规范和整顿国营企业经营。
后者学习南斯拉夫的市场经济经验,承接前者整顿退出的部分行业搞集体企业,经营市场经济。
约1985年后,中国计划经济正式进入正轨,整顿后全国国营企业开始合规填写生产经营报表,各行业的准确统计数据汇流完成,计划经济的核心社会生产需求总表接近完成。
这个时候国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第一次工人就业人数开始超过大跃进时期,而且再度飞速增长,工人数量越来越多。
当时,中国市场还较为封闭,也很难进入到世界市场,改革开放第一波经济增长全部依赖于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不像后来大规模城市化有那么大。
八十年代末,第一波生产过剩危机开始,虽然很多人喜欢说官倒,但是本质还是生产过剩,尤其重工业开足马力的生产出国内根本消费不完的工业品,而上层却只会一味增发货币。
加之当年三线建设和冷战核战防御思维下建设起来的大量重复产业更是加剧生产过剩(比如说昆明,昆明在八十年代还tm生产过汽车、冰箱、电视,在中国国内工业品过剩市场生产这个简直开玩笑,瞬间就被沿海地区产品冲跨了)
过剩危机蔓延到九十年代便变成债务危机,利润严重不足的国营企业大规模举债,而不正规的金融市场还演变成严重扯皮内耗的三角债。眼看中国马上就要跟着苏联一样完蛋。
一批专业经济人才和执行力极强,杀伐果断的官员开始被任用起来(现在股民最恨的一个人就在里面,前证监会主席肖刚),理清国营企业和政府互相权责,把基层政府财政支出砍的干干净净。
同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清理亏损国营企业,利用资本运作尽可能的缓解和拖延危机。
而更上层的经济决策层则开始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开始了承接世界工厂的规划。
大下岗也就是此时发生的
国营的工人们成为了累赘,尤其八十年代激增的工人,不买断他们工龄,不向工人身上转嫁危机,那么倒下的就不是一个个工人家庭而是中国这个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了。
不过比较滑稽的是
这一套对工人的组合拳
和打赢冷战的西方政治领袖,里根和撒切尔对付自己工人手段一模一样
大约也是因为九十年代初,有一批西方留学回来经济人才上位了
至于说下岗成为不稳定因素
这一套组合拳里还有一部分就是
政府退出基层治理,交给私人团体和资本。
不稳定的工人个体对抗的过复苏的黑帮、宗族、教会和清真寺社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