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就是大而不当,大家千万不要掉进去这种语义含糊的陷阱。
伪史论那帮人已经开始转变策略了,被锤了好多遍之后,已经从全盘否定转进到了所谓的“部分的”否定。尤其是开始出现很多自称“中立者”的账号,假装自己很客观的,只不过一张嘴还是那个味儿。
所以,一定要求他们把这个问题细化。比如,咱就单说古希腊哲学。
请“具体的”指出哪个地区,哪个派别,哪位作者的哪个作品,在哪一个时期的影响,被怎样的夸张?
请。
真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207915/answer/2042912799
就这么一篇不管从逻辑还是从知识角度来讲都是张口就来的百家号文章,还被一些人觉得有理有据,但凡随便查查相关知识,用脑子想想,也不至于被人如此忽悠。
首先尼西亚公会议是基督教用来定基督教相关内容的会议。冬至是太阳每天都会向南移或向北移动,移到最南端那天就称为冬至,这冬至现象跟基督教会议有什么关系?合着不开这会,太阳就没有南移北移现象,以至于都定不了冬至?
还有所谓的铁证如山的《动物志》
这鸟只在冬至间昴星西没的清晨一露其羽翮
就这么一句话,那篇网文既不查查原版也不了解语句原委,就迫不及待地用望文生义的方式煞有其事咬定只要昴星没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冬至的清晨西落,那这本书就是假的。
其实这根本就是个翻译问题,以及大众缺乏一个历史类的天文知识背景。
首先要说的是,网文提到的句子出自吴寿彭译本,"清晨"两字是译者自己加的,原文和其他译本根本没提到“清晨”。
这句话亚里士多德的原意是说,“翠鸟只在昴宿没去和冬至时出现”,至于怎么理解这句话,稍候再说。
先看看比较严谨的苗力田、顔一《动物志》是怎么译的
翠鸟是一切鸟类中最为罕见者,它们大致只在昴星没去前后及冬至时分出现。
从头到尾都没提“清晨”
再查查网络上的能搜到英译译本,不管哪个译本也都没有提到“清晨”单词。
比如古登堡网站版本
it is only seen at the season of the setting of the pleiades, and at the solstice
牛津大学网站的版本
It is seen only about the time of the setting of the Pleiads and the winter solstice.
《洛布古典丛书》英译本
it is hardly ever seen except at the time of the setting of the pleiades the solstice.
根据孤证不立原则,基本可以断定“清晨”只是吴寿彭作者自己加的。
有人不死心,还非要让我找出苗力田和吴寿彭各自依据的希腊原文比较下才能下结论。
那好,就找下出处。
顔一翻译的《动物志》注释上有说,译自《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田力苗顔一译本不难找,就不截图了。
而吴寿彭译本的扉页如图
什么意思呢?说的是翻译自《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贝刻尔校本 牛津大学 1837年 翻印本
搜了好久,终于让我找到这两底本的原文了
这是吴寿彭译本的希腊原文,出处是贝刻尔牛津版《亚里士多德全集》
这是顔一翻译的《洛布古典丛书》希腊原文
两人引用的希腊原文完全一样,也根本没单词有清晨含义。不放心的话,上面我也给过《洛布》英译文对该希腊文的翻译,再不放心自己去逐字查词典。
以上种种可以说明“清晨”两字纯粹是译者的画蛇添足,而让句子离题甚远了。
在没有具体日历以前,中外都习惯用天象来代指日期,比如上古时候与月亮有关的“望”、“晦”、“霸”、“朔”几个字,虽然字面意思说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但实际含义是指农历月的十五、月末、初一等时间。古希腊的“昴宿没去”、“昴宿升起”也是这个情况,在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劳作与时日》书里就有用“昴宿出现”和“昴宿没去”来代指特定的时间,以指导农耕。
普勒阿得斯——阿特拉斯的七个女儿在天空出现时,你要开始收割;她们即将消失时,你要开始耕种。
普勒阿得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七姐妹,就是昴宿星团。而说的“昴宿出现”,“昴宿消失" 解释可以看下文截图。
“昴宿没去”,其实代指发生昴宿在晨曦落去这种天象的时间,也就是太阳历的10月底11月初的时间,而不是指天象本身。
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亚里士多德那句话原意是“翠鸟只在10月底到冬至这段时间出现”,而不是什么什么冬至晚上/清晨才有翠鸟。
新连续剧,真的真实好笑,我忍不住了,我要增加吐槽:
又有人不允许我回复了,怕不是知道这次吹过了………嗯……毕竟,大航海之前全人类都不会出海的。
可能智人的兄弟丹尼索瓦人是靠游泳游去南太平洋诸岛的…………后来的南太平洋诸岛的土著也是从地里自动长出来的小精灵。印第安人也是游到美洲的吧………可能因纽特人也是在北冰洋上游泳来捕鱼的。别和我提皮筏子,因纽特人不会用叉!那是铁器!
伪史流除了对航海技术有别具一格的认识之外,对堪舆图历史也十分清楚。明朝以前就不可能有世界地图!…………虽然那个天天被人锤的“外星人造”伊斯兰古地图上没写中文(外星人造流能和他们对个线吗,他都否认外星造了诶)。最早的较完备的世界地图,比如托勒密古地图上也没中文,这肯定不科学,必定又是造假!…………至于《堪舆万国图》和《赤道南北总星图》是近代地图和星图这件事,我特别不情愿告诉伪史流……不然,他们又要对明朝是否属于近代发起新一轮的冲锋了。(毕竟中国近代一定等于世界近代!)
其实,我始终觉得祖宗的棺材板快要按不住了,毕竟我觉得大英博物馆的《敦煌星图》我们得要回来的。(我似乎又告诉了他们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咦?)
伪史流们还说,知乎大神如云,很多人超级学富五车,比我懂得多多了(意思是让我别怼了吗?)这点我同意的,毕竟我历史小白。学富五车的大神肯定比我厉害,知乎也肯定有不少,水平应该都比我高。但是这些“禁止我回复”的,肯定是学富五辆独轮车。我对他们勇于不断暴露自己认知底线的行为,颇为感动,概括为俩字就是:
——————原答案分割线————————
下面的回答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知乎什么时候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有些人,为了防止别人指出自己睁眼说辖话,特地设置无法回复,真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哈哈哈哈哈!但凡好好读点书,哪怕只读国内的圣贤书,也不可能说出如此“无知”的话。
xswl,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夏历和农历到底是怎么勘定的?为了达到反而反的目的,连中国的史书都不认了?
开口闭口利玛窦,乃们知道利玛窦是做什么职业什么时候到中国,在哪里工作,什么时候去世,葬在哪里吗?
逢言必谈人文主义之父,文艺复兴大佬。你们不是不认古罗马古希腊么?!你们还老扯这些大旗做什么?知道他们当初为啥见啥反啥?人家为的是反教会,明着说自己就是为了反而反。你们倒好,口中不承认人的祖宗,倒记得捡别人的名号。
还有举例证明造假的例子:说什么,纸莎草纸就不是纸张。本来啊,纸莎草纸和羊皮纸就不属于纸张啊。纸张特指现代纸哇(多指使用中国改良造纸法制作的植物纤维纸)。为什么民科觉得纸莎草纸是纸呢?他们估计也会觉得羊皮纸是纸吧~哦~~大约是翻译的锅八,你说翻译家干什么不好,非得在长得像纸的东西后面都加个“纸”字呢,多担误人啊~哈哈哈哈哈!
诸如此类,一点到痛脚就设置无法回复,所有伪史槽点能给你一贴集齐。怎么,能召唤神龙么?
现在除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亚述是假的,连拜占庭都是杜撰的了。诶哟,可怜的土耳其,继承了古希腊的血、扛起了东罗马的旗、建设着真主的伊斯坦布尔,缅怀着亚历山大港,梦想着认突厥的爹。这下子一棍子直接国家历史腰斩100%。可不得急煞他们挖~~诶呀呀,心疼giegie~~
还拿微博文来当证据,用明清的史料来论证3000-5000年前隔壁大洲的事情。你们怕不是连夏商周断代工程都搞不清怎么回事。民间伪史流真的牛,哈哈哈哈哈。
还是那句话,有本事去quora彰显一下自己的威能,毕竟踩西方脸要在人家地界踩才有真情实感不是。别在知乎这种小地方了,屈材…╮(╯▽╰)╭
我觉得反而是古希腊的影响被很多人低估了
上面几张图里的文物,如果不注明谁敢信是在中国出土的
古希腊医学不要太假哦~~
两千年前的文明怎么会搞电疗呢?
电疗的创始人分明是这位才对啊。
据说电疗一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十分盛行,
其产生的原因竟然和一种鱼有关,
并且这种鱼还时常被罗马人用作春药的材料。
就是这货
把它翻过来看还是比较可爱的
和我们所处的东亚水域相比,
地中海水域栖息着大量的发电鱼类,
这也让古代的地中海世界有更频繁的机会来接触这些能释放电流的奇怪鱼类。
人类最早有关发电鱼类的记载被发现于公元前275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壁画之上,
通过对于象形文字的解读,古埃及人所描述的电鱼似乎与现在栖息于尼罗河流域的电鲶十分接近。
这种电鲶广泛分布于非洲尼罗河、查德湖、尼日河、塞内加尔河、图尔卡纳湖等流域流域,体长可达122公分。
不过由于尼罗河流域存在有100多种不同种类的鲶鱼,如此丰富的种群数量使得古埃及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电鲶神奇的发电能力。
因此依托现今的证据还无法证明电疗在古埃及的存在。
不过在古希腊世界,希腊人所接触到的发电鱼类主要就只有电鳐,
在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中,他如此描述电鳐带给人的电击感:
“电鳐用他们与生俱来的使人休克的力量来麻痹它们的猎物,它们终日隐藏在沙与泥土中,等待着猎物进入它们的攻击范围然后释放那种使他们麻痹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电鳐的电击带给人的麻痹感,但是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并没有提及这种力量是否具有传导性。
可能的原因是,他本身对于这种奇怪的鱼类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还有一种说法是亚里士多德对于电鳐特性的具体分析在流传过程中已经遗失了。
同样作为哲学家的泰奥弗拉斯托斯(Theόphrastos)通过观察就初步了解到了电击的传导性,他发现电鳐释放的力量可以通过鱼叉传导到渔夫的手上。
另一位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Hero of Alexandria)则进一步利用电鳐的电击作为例子来解释光在水中的传播。
罗马诗人阿庇乌斯发现了电鳐的放电来自于鱼身的特殊器官,但是因为古代人无法了解电的具体特性,他不置可否地将放电解释为是电鳐一种天然的“技能”。
许多早期的学者和阿庇乌斯一样,它们并不想去探究这种力量的具体特性,盖伦(Galen)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个例外,他尝试着去更科学地解释电鳐的这种力量。
盖伦将这种麻痹感归因于一种特殊的制冷机制,他认为人体如果遭受极度的寒冷同样也会产生类似的麻痹感。
在没有认识到电的确切性质前,盖伦的制冷假说在欧洲流行了近1000年。
在很长一段时期,罗马人除了全盘照搬希腊世界的医学知识外,并没有对于古希腊人在鳐鱼的利用和知识上提出更多新的见解,
直到波尼乌斯(Scribonius Largeus)大开脑洞地认为鳐鱼的放电也能用来治病,电疗终于第一次正式地进入了医疗世界。
波尼乌斯坚持认为鳐鱼放出的电对于头痛和通风具有特殊的疗效,
这一时期对于电鳐的认识似乎比古希腊时代更加丰富了一些,普鲁塔克在他的论文中这样描述电鳐:
“对于电鳐不仅需要知道它会麻痹一切想要触碰它的物体,它释放的力量也会通过细小的网眼麻痹想要抓住它们的渔夫的手。一些更详细的报告宣称将活电鳐放在地面上,人将水倾倒在鱼身上不久后就会感到双手麻木。
也正是拥有了这种与生俱来的技能,这种生物无论身处何等危险中都不会采取任何抵抗。它们围绕着猎物作环状游动,突然像飞镖一样冲向猎物对着水面释放能力,受到这种能力影响的猎物会瞬间失去抵抗能力无法逃脱。”
当希腊医学的影响在罗马时代逐渐消退后,各种罗马本土和东方世界的祖传药方和民间医药逐渐成为了罗马时代医学思想的主流。
各种各样的鱼类被认为拥有可以治疗疑难杂症的魔力,魔改版的诡异药方层出不穷,罗马博物学者老普林尼试图将本土的医学思想与实践相整合,但是他对于各种药方和理论不加区分的态度使得西方的医学思想在罗马帝国时代可以说是不断在开倒车。
在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中,我们发现在有关电鳐医疗价值的信息中,认为具有神奇治疗功效的不是它所释放的电,而是死鳐鱼身上的不同部位。仅仅只有一条资料记载了活鳐鱼胆汁的价值。
而实际上比起电疗,罗马医学家和罗马人似乎更喜欢把电鳐拿来做春药。
但是这不是说鳐鱼有多特别,在古代的西方传说中,鱼和鱼的器官被普遍认为有催情功能,这种能力继承自它们的保护者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特。
即使是在当时的北非地区,当地人同样也认为鳐鱼肉是十分有效的催情剂。在伊斯兰世界,和电鳐同样具有发电能力的电鲶则被用来作为促进夫妻亲密关系的一剂良药。
中世纪埃及的博物学者阿里.达米里写道:
“如果婚姻中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携带了部分的电鲶,那么另一方就无法忍受与她/他分离的痛苦,片刻都不行。”
用经过测年的文物来说话。
用经得起推敲的文物和考古现场来说话。
用真实的文物数量来说话。
用大量、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的文物,证明你的文明具备连续性且有演进性。
用当时人类的吃喝拉撒的考古来证明你的社会能支撑你的文明。
而不是靠谁谁谁写了一本书证明谁的书是正确的,所以这个文明必然存在。
也不是一个石头推断出几千年前宏伟的宫殿。
这种文明可能存在吗?也许可能。
但是没有上述严谨的考古做支撑,我完全有质疑的理由。
任何人也阻止不了我质疑的想法。
我也接受任何人的反质疑。
理越辩越明,不允许质疑那叫什么?
创造辉煌文明的地区,必然存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必然存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必然存在支撑庞大人口的自然资源,必然存在这些庞大人口吃喝拉撒保存下来的蛛丝马迹。
基于中国人自身的切身感受,基于较之西方称得上是天量的真实的中国考古文物(仅官方保管的青铜器就多达140万件,民间和海外的还没算),基于中国天量的传世文字记录,中国人形成的基于实证的史观是相对科学和严谨的。
这种相对科学和严谨的史观,有着质疑一切的源动力,我们甚至质疑我们自己,凭什么不能质疑西方?
从1840到2020(西方真正爆发也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貌似才有超过郑和大宝船的军舰),不到200年,中国又要回到原来的位置,又要实现中国PK外国的局面,有些指标已经是中国PK第二名到最后一名总和的地步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一个真的伟大的文明,百分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再看现在的印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阿联酋、也门、土耳其、埃及、希腊、意大利等国家,你们不觉得好笑吗?
==========================================================
补充1:5000-7000年前,地球上发生了冰后期海侵事件,冰川融化,海平面快速上升,这在陆地上留下了证据。至于海平面上升了多少,学者各持己见,从1-15米不等。虽然当时的海平面高度没有定论,但是时间基本上都能对上,因为有海洋生物的C14测年。我国学者基本上把东部海侵的范围给弄明白了,这些科研成果让我们不得不思考,7000年前苏美尔人是怎么在海里生存的,靠鳃还是靠憋气?他们在海里怎么种的粮食?为什么后期的泥板从来没有记载他们祖先泡在海里2000多年啥事没有的丰功伟绩。
我个人的观点,古希腊文明,这个概念是人工制造出来,然后把某一个时期的人物、事件、考古发现,都强行塞到“古希腊文明”这个概念里。
参见我的这篇文章:
如果一个哲学家,出生于马其顿,求学于雅典,娶了密细亚女人为妻,然后担任马其顿王储的老师,然后他的学生当上了马其顿的国王,然后他回到雅典办学院,又被迫害逃出雅典,回到马其顿,最终在马其顿逝世。
注意:那时候的雅典,并不属于一个叫“希腊”的国家。
请问这个哲学家,应该被称为“马其顿哲学家”,还是“古希腊哲学家”呢?
这个人叫亚里士多德。他应该算“马其顿哲学家”也许更加合适。
同样的,毕达哥拉斯应该算“古波斯数学家”或者“古意大利数学家”也许更加合适。
如果亚里士多德能算得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算得上“古希腊哲学家”的话,那么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能算“古中国政治家”。
如果亚里士多德能算得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算得上“古希腊哲学家”的话,那么打着“风林火山”旗子的武田信玄,和忠武公李舜臣将军,都能算“古中国名将”。
我不否认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过零零散散的文明,但要说所有这些零零散散的文明,都是“古希腊文明”,这个水分也太大了吧?
如果让韩国人来研究这段历史,有可能把这些文明都归到韩国人身上,地中海沿岸的文明都是韩国人,就像韩国历史学家论证李白是韩国人一样。
一样的道理,把这些零零散散的文明都归到所谓的“古希腊”,跟都归到“韩国人”,是差不多的性质。
我不否认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过文明。
但是,把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这些地区的各种碎片化的文明遗迹,都算作古希腊文明的一部分,这个归类是不是太广了?
还是说,只要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的文明,都算古希腊文明?
我质疑的,是“古希腊”的范围,究竟应该有多大。
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意大利半岛,还有北边的马其顿王国,这些地方都被算到“古希腊”这个范畴里面,是否合理?为什么?
如果“古希腊”按照现在的地理划界是合理的,那么,能否提出一个“古韩国”的地理名称,其范围包括东北平原、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秦岭、四川盆地,等等地方,然后经过论证,李白是“古韩国”诗人?
有没有信史,能够证明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意大利半岛,还有北边的马其顿王国,这些地方的文明,是同一个文明,而不是几个不同的文明,只不过彼此有联系而已,就像古代中国和古代的朝鲜、日本一样?
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文明,究竟应该算波斯文明,还是古希腊文明?
出生于米利都附近的萨摩斯岛,游历了古巴比伦和印度的毕达哥拉斯,是受到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影响更大,还是受到雅典、斯巴达的影响更大?
红点的位置是米利都地区,旁边的“SAMOS”岛就是毕达哥拉斯出生的地方。而右边巨大的“PERSIAN EMPIRE”的意思是“波斯帝国”。如果整个小亚细亚地区都是“波斯帝国”的领地,那么沿海的小城米利都,是应该属于“波斯文明”还是属于所谓的“古希腊文明”呢?
毕达哥拉斯应该是“古希腊数学家”还是“古波斯数学家”呢?
在这个地图里“MACEDON”是马其顿,被标注为“其他希腊地区”。而在所谓的“正史”中,公元前338年,希腊沦为北方蛮族马其顿的附庸。那么问题来了,马其顿到底应该算“北方蛮族”还是“其他希腊地区”?马其顿应不应该算希腊的一部分?
是不是应该这么理解:马其顿就像明朝时期的女真人一样。女真人入关之前算是蛮族,而女真人击败明朝,入关,建立清朝之后,就算中国的一部分了。
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朝,跟雅典、斯巴达这些地方的文明,是同一个文明,还是不同的文明?我认为,简单地以一个所谓的“古希腊文明”,来冒名顶替所有这些文明,不是很合适。
有没有可信的历史,证明“古希腊城邦”认可的地区,到底包括哪些地方?
我指的是可信的历史,不是那种《荷马史诗》里描写阿喀琉斯可以刀枪不入,也不是希罗多德《历史》里记载米诺斯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牛头人?牛魔王?),这种跟《西游记》差不多的所谓的“史料”。
如果这些所谓的“史料”是可信的,那么古代地中海附近的文明,难道掌握了力场护盾技术,和人兽杂交技术吗?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托古传道,把成果加到古希腊上面,是常有的。古希腊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可以看作是一种理想国。而这种理想国的地位在十五到十八世纪用来破除对基督教会的神权思想,以及对中国、波斯、阿拉伯和印度等东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起到了很大作用,成为了启蒙思想的基石。因此,现在大众传播的很多古希腊的东西,其实是文艺复兴时期托古造史带来的,是神化了的。如果欧洲人自己不主动把古希腊请下神坛,就需要有其他文明的人来祛魅。现在很多的研究,也在剥开这些后加的神化成分,还原一个真实的西方历史。
更新:
我开了个专栏,把相关想法集结在一起:
原回答:
我最近对阿基米德的身份有一些想法。阿基米德(Archimedes, Ἀρχιμήδης)在大众认知中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数学家,主要在叙拉古活动。但他的身份是否是一个人?或者说,是否真的有一个人,在公元前212年古罗马攻陷叙拉古的时候死去,并且这个人写出了后世认为是阿基米德的所有著作?
首先从阿基米德的名字出发。阿基米德的希腊文 “Ἀρχιμήδης” 源自表示“首领”、“统治者”的 “αρχος” 和表示“构思”、“设计出”的 “μηδομαι”。所以,这到底是一个人名,还是一个称号?其他古人提到阿基米德的时候,到底是在说同一个人,还是在说同一个称号下的不同的人?自称阿基米德的人留下的著作,是否是同一个人的著作?是否有可能是同一传承的几个人,是否有可能是后人托古?
让我们来看看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一世纪,也就是阿基米德死后两百年间的古人,有哪些提到了“阿基米德”。提到“阿基米德”的人大致有:
维特鲁威(Vitruvius,公元前一世纪)。他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到了“金王冠的故事”。《建筑十书》最早的抄本是公元9世纪早期所谓的“卡洛林文艺复兴”运动中被重新发现的。
波利比乌斯(Polybius,公元前二世纪)。他的著作《历史》中描述了阿基米德用各种精巧的机器协助防守叙拉古城。《历史》原本40卷,存于拜占庭图书馆中,最终只剩5卷。
普鲁塔克(Plutarch,公元前一世纪)。他的著作《生平比较》中描述了阿基米德用各种精巧的机器协助防守叙拉古城,以及最终城破被杀的故事。最早的抄本见于10世纪。
西塞罗(Cicero,公元前一世纪)。他的著作《图斯库路姆论辩集》提到了他发现阿基米德之墓的过程。主要抄本是14世纪文艺复兴学者复原的。
从这些记录来看,并没有任何人为阿基米德作过专门的传记。他的学术思想和生平似乎是比较割裂的。而他的生平又和叙拉古及其陷落的悲剧绑在一起。根据以上的描述,他在死后短期内主要因叙拉古的陷落而为人所知。而这个传说很可能是阿基米德为人所知的第一步。因为,如果阿基米德真如记载所说,是希伦二世的亲戚,并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他的政治地位应该对当时的人产生更多影响。一个建造了各种城防器械的实权工程师,居然只有最后守城失败的事迹和一些轶事流传出来,十分不立体,过于浪漫主义,显得不真实,仿佛一个教喻故事中的虚构人物。西塞罗寻找他的墓的时候,更是感叹当地居民对此人已经没有记忆,反而是西塞罗根据传说找到了墓碑。这让阿基米德的生平显得十分单薄,主要作为一种阿凡提式的、工具式的形象存在传说故事中。阿基米德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可以继承的头衔或职位?叙拉古战役中死去的到底是阿基米德,还是最后一任阿基米德?我们并不能肯定。
阿基米德的著作,在公元6世纪才被Eutocius整理出来一个“评论本”,之后作为教材,不断累加“评论”,最终到9世纪成为三卷。1269年,这些著作译为拉丁文。19世纪,一份10世纪的古希腊文抄本恰巧被发现。
如果不考虑这些故事里面谈及的内容,纯以这些文献出现的时间线来看,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猜想。就是阿基米德(或者说Archi-Méditant)是一种称号或头衔,类似墨家的巨子,是一个学派的掌门人的象征。而所谓的阿基米德著作也是公元前直到9世纪不断累积的这个学派的学术成果。也许公元前2世纪,关于这个头衔或者说某任“阿基米德”的传说使其为世人所知。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拜占庭时期,不断有学者希望继承这个头衔,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融合到“阿基米德”名下。而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受到拜占庭的影响不断加深,开始大翻译运动,这个学派的成果也就以个人的名义传到了欧洲。于是阿基米德就成为了这么一个传说人物。
再说一下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最早的出现也是公元900年(10世纪初)左右的一个拜占庭的手抄本,公元1120年才出现第一个拉丁语译本,翻译自阿拉伯语版本。而我们对欧几里得的生平的了解,更是比阿基米德还要不如,连一个著名传说都没有。欧几里得“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混淆成了古希腊墨伽拉学派的一位同名哲学家”。那么这个名字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个真人呢?“欧几里得”(Εὐκλείδης)这个名字,可以看作“Εὐκλῆς”(好的,good)加上“-ίδης”(声名,fame)。这也可以是一个头衔或一个美誉。此外,Εὐκλείδης和ἐγκλείω相似,后者的意思是“关起来”、“限制”,可以联想到是“公理化”、“严谨化”的一种暗喻。那么欧几里得是否也可能是一个对古时候流传的几何命题作公理化探索流派的名称,而不是某个古希腊人呢?也许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也是一个流派数百年的成果,随着翻译而进入阿拉伯和欧洲。
再来说说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我前面提出的“人/称号/学派”假说的源头。对毕达哥拉斯的祛魅已经开始很久了。主要是西方人在做。有兴趣者不妨先看看
里面有详尽的文献来源可供我们梳理。当然,百科全书里面还是持着古希腊史料全盘可信的立场的。如果我们按照更严格的标准,只按照存世手稿自身出现的时间线来看的话,可以提出更激进的假说。
比如,关于勾股定理,可以看我的文章:
按照现有资料分析,关于毕达哥拉斯与勾股定理,最早的记载是据说生活在公元五世纪的古希腊人普罗克鲁斯(Proclus)在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评论中提到:
如果我们相信那些愿意调查古代历史的人所说的,也许会发现,他们把这个定理归于毕达哥拉斯,并说他为了庆祝这个发现,宰了一头牛来献祭。
普罗克鲁斯并没有提及他引用的来源。后人研究发现,这个说法可能来自于据称是雅典的阿波罗多洛斯写的两行韵文。而据这个记载,毕达哥拉斯可能并没有证明勾股定理,甚至可能只是发现了一些简单勾股数的性质。普罗克鲁斯评论的《几何原本》才是欧洲人看到的首个给出了证明的版本。而我们在分析《几何原本》的时候已经说到,《几何原本》的拉丁语版本是公元1120年后才出现在欧洲人视线中。而且由于当时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依靠手抄基本无法快速传播。公元1482年出现第一个印刷本后才开始流行。
现存的普罗克鲁斯的《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最早的手抄本出现于十六世纪早期(1534)。不久之后被翻译成拉丁文并出现了印刷本(1560)。也就是说,依照已有资料,从这个时期开始,欧洲人才开始把勾股定理归功于毕达哥拉斯。而实际上,毕达哥拉斯可能根本与勾股定理无关。这里的回溯时间线大概是公元1534年(欧洲人发现普罗克鲁斯的评论)-- 公元450年左右(普罗克鲁斯写下评论)-- 公元前520年左右(评论中提及毕达哥拉斯宰牛的时间)。可以看到,每个都隔了1000年左右。
关于宰牛庆祝的问题,西方研究者认为这个说法削弱了普罗克鲁斯评论的可信度。因为毕达哥拉斯是反对吃肉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教义提倡严格的斋戒,认为吃肉是野蛮的象征,杀牛更是极大的罪过。所以毕达哥拉斯为什么要用宰牛来庆祝自己的伟大发现?反而,游牧民族是吃牛肉的。所以,如果说蒙古人发现了勾股定理,宰牛来庆祝,反而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所谓的“普罗克鲁斯评论”,其实是后人伪托时,把十世纪以后游牧民族入侵带来的轶事,安到了毕达哥拉斯的头上。
即便我们选择相信毕达哥拉斯身死千年后,普罗克鲁斯随口的评论在两千年后被发现的版本是真的,毕达哥拉斯很可能也只是知道一些简单勾股数,并发现了勾股定理。没有任何线索指向毕达哥拉斯和勾股定理的证明的关系。
呵呵,知乎真牛,直接给我挂个不可靠,太棒了。
先明确一下个人看法:本题的题目是:古希腊文明有多少是伪造(后世夸张)的?
也就是问的是伪造、后世夸张、这一情况。我说有相当大可能,有相当的古希腊文字是后世人伪造夸张的。
伪造、夸张包括那些情况?
比如我说“鲁迅曾说过“看知乎的是SB(出自鲁迅小说《家》)”这句话”,里面鲁迅是真实的,但他没说过“看知乎的是SB”,也没写过《家》,但确实有《家》这个小说,是巴金写的。
你看,伪造和夸张就是这么复杂。
各种人,因为各种原因(有意的,无意的),有各种动机(为了让自己的文字更能让别人接受、张冠李戴、抄错、补全残本、提升自己学派地位、金钱因素、政治因素)都可以伪造、夸张。
目前来看,传世的古希腊文本大多数都是从九世纪到十五世纪的各种抄本。但之前基本上都只有残本。这里面有很大的伪造和夸张空间。在这段时间内,从残本到抄本,几乎只在几个小的家族、学派中内部流传。中间不断增补、补充残缺的空间很多,动机也很多。
————————割——————————————
根据评论区的一些回复,修改一下答案。
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些示例,标注一下出处。
古文尚书的问题要特别提一下,这个可以很清楚揭示所谓“托古作伪”是怎么来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并且实行了“焚书坑儒”。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了法家以外大多都难免秦火,其中儒家经典《尚书》当然难逃运。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士伏生就将手中的《尚书》藏在了屋壁之中。西汉初年,伏生又将书找了回来,但是竹简大多蠹坏,经过他的整理,最终得到了完整的28篇,并在齐鲁大地不断教授弟子。这个版本的《尚书》是用隶书写成的,因此叫做“今文尚书”。
到了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在孔子的古宅又发现了更古老的《尚书》版本,是用先秦时期的字体写成的,因此被称为“古文尚书”。经过孔安国的整理,古文尚书比有44篇。这本古文尚书就极有可能是伪书。到了西晋永嘉之乱的时候,中国遭遇了第二次文化大危机,许多文献在动荡中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东晋建立后,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就献上了一本《古文尚书》。这部《尚书》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尚书》版本,这本尚书的问题就比较大了。首先,该书是58篇,这是为了凑成刘向、郑玄所说的古文五十八篇之数。唐朝时期人们就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宋朝学者吴棫正式进行了考考辨,经过元明清学者梅鷟、梅鷟、阎若璩、惠栋等人的研究,最终确认了该书乃伪书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尤其是该书的《虞书》、《夏书》、《商书》三部分,基本没有什么史料证明,其中描写的人物也没有任何缺陷,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2008年,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竹简,之后学者以每年一卷的速度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现如今已经出版了第八辑。这批竹简的内容很多就是战国时代的《尚书》和《逸周书》的内容,例如《尹至》《尹诰》《程寤》《保训》《皇门》《祭公》《金縢》《说命》《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摄命》等诸多佚篇。从研究这些篇章的内容来看,《逸周书》的更显得真实,而现今的《尚书》则出现了许多造假的地方。例如清华简中的《摄命》一篇为西周册命文书,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证明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摄命》文辞古奥,内涵丰富,体例典雅,与传世的古文《冏命》内容毫不相同之处。传世古文《冏命》不仅篇名讹误,而且内容也是伪造的。
而关于西方传世经典的一些抄本情况。
理想国:
传世抄本是九到十三世纪的。残本有二三世纪的,像不像古文尚书里面的各种补漏?以古文尚书为例,不少篇目的确是原版原文的,但是也有很多后世补充的。
其他一些文作的抄本。
再讲一个典型的因为文法发现造假的案例:
教皇国立国根基君士坦丁献土的文书(理论上应该发生在四世纪),被发现用九世纪的拉丁文文法
——————————割——————————————青楼大茶壶:改变欧洲历史传承的大骗局,解密''君士坦丁献土''——————————割——————————————
讲个造假的。
神农本草经是从战国到东汉历代医家写的,不是神农写的。(南朝齐梁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颜之推《颜氏家训》)
左传是历代左传学派不断补充的,左传体量是十万字。不是左丘明这个瞎子写的。(清代今文经学家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康有为)
尚书特别是古文尚书也不是周初成书,古文尚书是汉代人自己编的。(清代经学家惠栋)
市面上的道德经也是经过篡改的。(见马王堆版道德经和世传道德经的区别)
为了论语的解释权,子夏和孔鲤直接闹翻分家。
甲骨文大概还有1/3认不出。
金文倒是大体能够知道字,但是具体释义众说纷纭。
孟子中记述孟子对周王朝的爵位制度不熟悉。但是孟子是子思学派的,专业搞祭祀的。
中国基本上是一朝易音,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官话。所以东周听不懂西周岐山的雅音。宋代读不通唐诗,感觉没办法押韵(所以有个专门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叫“叶音”)传到后来连平仄都没了,这才花了1000年(差不多从唐算到明)
汉初伏生是齐国济南人,因为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尚书而成为文坛领袖。结果他说的话(口音)同时期长安人都听不懂。后来长安派了晁错,因为当时长安能听懂秦末汉初济南口音的就这么一个。
看了这么多中国古代的案例就知道。托古作伪是正常现象,语言文字是漂变的,经常过了几百年就是不同意思,以致都读不懂认不出以前的语言文字了。
但是,柏拉图《理想国》(大致和孔子同时代)十万字。色诺芬的《希腊史》差不多20万字。亚里士多德传世的各种著作加起来近百万字。
而且这些书居然不像中国古代文言文一样有阅读障碍。
真是神奇的,两千年甚至三千年不变的古希腊文(包括文法、单词、书写习惯等等)
还有神奇的,借助两千年前的希腊文来判别三千年前的古埃及文。先不说文法、单词、书写习惯等等的习惯,单说中国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传承不断的,都没办法全部识别,古希腊文和古埃及文互译这居然做到了你信?
给你一篇中英对照的文章,大概就几百字的,你能靠这个东西破译英文?
再讲一个常识性的东西。古埃及文是象形标音文字,古希腊文是拼音文字。而且十里不同音,十年不同言。比如给你一段西里尔文-英文对照,你能破译其中的意思吗?(此段根据评论区修改)
大明时期经常有阁老朝臣讲自己地方的官话导致其他地方出身的官员听不太懂。各地官话其实是书面化的方言,行文格式是书面化一致的。
撒塔罗碑理论成碑年代是凯撒时期,距离法老他家族最早征服埃及已经有13代275年。类比一下,差不多是一个唐朝的时间,初唐到唐末,语言语音文法文风变了多少?他们说的古希腊文和当时伯罗奔尼撒的古希腊文是同一种?难道差异比明朝各地的官话口音差距还小?单词表达的意思是同一个?古希腊文在变,古埃及文也在变。古埃及文理论上横跨三千年,汉字都从甲骨文变化成简体字了。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西方人和西化人不敢正视和承认,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不能在学术上回应,而是骂研究者民科,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打煽情牌,说不能毁掉别人的历史,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说西方历史跟中国人没关系,应该把目光放回国内,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想要通过贬低伪史研究的阅读者,以减低伪史研究的传播量,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说不出什么有力的话反驳,却聚集一群崇洋同类,嘻嘻哈哈,逃避现实,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西方伪史研究,不能从学术层面上作出有力回应,而是想通过集体贬低中国人,宣传中国人研究西方伪史是因为有国民性问题。恫吓中国人不要研究传播,是不自信的表现。
西方伪史研究确实会让西方显得很滑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是不自信的表现。
西方伪史研究确实会让人对西方产生藐视,转而将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中国传统的真才实学上,让西方投入的巨额舆论经费付诸流水。不能接受这件事,是不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