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今天看到的时候真的惊呆了,20天210万。
大概预估了一下,华为P30系列一个月应该出了500万台了。
不过这个是我瞎猜的,做不得数。
P30发布会之后,大家猜到华为可能会要大卖,但是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夸张的速度。
P30不是3000价位的,而是4000价位的。
P30P也不是4000价位的,而是5000价位的。
从数据来看,P30P的销量比P30更好。这就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想,我之前就感觉P30P的销量肯定会比P30好,因为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P30P其实更值得。
还记得第一季度的华为暴涨50%吗?那个时候还没有新产品,全靠老产品撑着。
而从P30系列大概可以预估到,第二季度不出意外也是暴涨。
MATE系列,P系列将高端市场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中低端市场疯狂倾销,荣耀今年还会获得资源倾斜。
所以你问我如何看待P30系列销量突破210万?
华为国内第一名副其实。。。
回过头看大嘴的微博,确实是在一步步实现啊
首先是牛逼(破音)。
要知道,p30pro现在也不是哪里都有现货的。要不是华为产能不足,销量会更好!
然后打脸了很多唱衰华为的独立客观第三方测评机构。他们如是说:
楼斌:满带嘲讽的列出下面的购买建议:对价格不敏感,领导岗位,讨厌三星、苹果,嫌弃小米,又喜欢外出打鸟,夜生活丰富,有个德古拉的朋友。
大米:日常使用,p30比p30 pro更好,当然最好买三星s10+/mate 20 pro。
。。。。等等等
这几个是比较有名的,至于很多小鱼小虾的言论就更有趣了,比如这个「花生说」,就是b战典型的工读生测评up主,首先看看它的「作品题目」,这是华为(恶臭、垃圾)
然后是苹果(无耻)
但是一旦换到了三星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王者):
这就是典型的工读生up主,他所有的测评题目都是这样。一到华为/苹果都是骂,到了三星就是各种花式跪舔。我一直很想问这些人这样的问题:你那么跪舔的三星为什么一年卖得不如一年,垃圾的华为为什么一年比一年卖得好。我私信问完就被他拉黑了。
这些人估计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手机是什么?是商品,就是出来卖的东西。作为商品的成功是由用户拿钱投出来的。
什么是真正的认可?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认可。
在这些测评人一通狂酸屏幕/拍照色准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还是肯定了p30。
道理很简单,对于大部分人,1080p和2k真的来说差别不大,曲面才更好,而色准没有「好看」重要,用了莱卡模式就容易回不去。
现在商场里面各个展台那么近,消费者要是真的认为你某个缺点无法接受,马上就转头。
人无我有的优点才是销售上的利器。
华为p30系列作为商品无疑是成功的。
可笑的是测评机构的人越来越脱离普罗大众的选择,把手机测评变成自己意识形态的垃圾场。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叫安泰俄斯,这个神只要不离开大地,而且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因为脱离了大地后被赫拉克利斯杀死。
看起来,很多测评人已经离开大地,离被彻底毁灭也不远了。
说白了。
「大部分买手机的人不看测评,测评的人不关心大部分买手机的人。」
如果一个人说「对于我,这个产品好」是没问题的。因为,你高兴你喜欢就好。
但是,很多测评机构非说一个产品「客观上」就是好,就是棒,说另一个产品就是智商税,就是垃圾。那么怎么解释标准版的reno卖得那么好,短时间内达到120万+呢? 除了说明蓝绿大厂线下销售能力强外也说明蓝绿大厂懂普通消费者乐意为什么样的手机掏钱。
问题在于数码圈kol太不care普通消费者了,因此他们才过分diss华为的拍照。
对于普通人来说,色准不重要,「好看」才重要,拍得够远,暗处拍得够亮才重要。
手机包含很多主观成分很多的东西:外形/设计/ui等等,到了相机也有调色风格的区别。这些东西你如果非要分高低就谈不上什么「客观」。如果你把这些东西都抛弃了,那就更可笑了。因为这些「主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个人判定一个手机(对于ta来说)好不好。你把这些都抛弃了还谈什么好/坏。
很多人买魅族还不是冲着那个外表去的?我觉得这样没有任何问题。
「好产品」这个概念最后往往只能落到一个人,而不能简单地说某个产品客观上就是「好」,吊打所有友商,除非是好上了天。实际上,只能是用刀法来做出各种取舍,考验厂商的就是如何在云云大众中如何细分市场,针对他们做出他们认为「好」的产品。
大家看测评还是多学点干货知识,其余的就是看个乐呵。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 真是好 是真好
图片:新加坡排队买P30的情景
五一去重庆玩,在解放碑那边随手拍的一个视频,你们感受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19810564666777602019.05.17更新:
现在美国已经出手对华为施行贸易管制,侧面证明了华为的实力和影响力。具体我会再写长文,更新在相关回答下:
谢邀。
尽管华为的惊艳表现,让我多次调高了对华为的期待值;
但P30系列的销量表现,还是令人振奋不已。
今年一季度,华为手机销量取得了50%的同比增长。
同时考虑到P30系列次旗舰的定位、屏幕的短板以及拍月引发的争议;
因此之前我对P30系列的增长心理预估是50%~80%之间。
然而事实是华为P30系列上市首月,近国内销量就超过210万台;
全球销量超过400万台毫无悬念,极大可能是超过500万台!
这是P20系列和Mate20系列近两个半月才达到的数字!
也即是说,仅看P系列的话,华为手机销量的同比增速超过100%!
别忘了,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大盘仍在下滑,照这个趋势下去,就在今年:
此消彼长,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王座就将易主了。
此前,本人在三星S10相关问题的回答中,遭受各种质疑,为此写出系列文章:
三篇文章共三万多字,写的很累。
但是我说再多,还是会有大量的人不肯承认国产的飞速进步;
还是会有大量的逆向民族主义言论;
还是会有大量的人对日韩先进产业链顶礼膜拜。
具体情况,看看这篇1.5k赞的回答,被踩到什么位置,一目了然。
现在,华为的增速只是个开始。
我等着华为超越三星,正式登顶全球第一的那天;
我等着华为用无可否认的事实,击碎逆向民族主义者的一切借口;
我等着。
1、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了吗?
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不知道还没有人记得劳荣枝,就是自1999年后潜逃20年的上古女逃犯。她是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也是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更是与法子英合谋杀害7人性命的女魔头。
然后这个人,在2019年11月28日,因为被商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而被捕。
略过其20年的逃亡轨迹和肢解尸体的残忍,其20年容貌的变化和隐形埋名为什么仍然会被人脸识别抓住呢?
第一个原因,不管是电脑训练的过程,还是在线识别的过程,都需要对人脸的典型特征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全局特征、两个眼睛的特征,鼻子的特征、还有两个嘴角的特征。所以担心换了发型后打不开支付宝是多余的,女生留长发后遮住耳朵也不会影响人脸识别。人脸有些特征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次,人随着年龄生长这些部位会有一些变化,会影响到人脸识别,但人眼睛上部的轮廓、鼻子两侧的颧骨、还有嘴角边缘区域的颌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劳荣枝逃亡20年后,仍被抓到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劳荣枝逃亡后,仍坚持健身、跳舞等,相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要不然凭目前的人脸识别还是很难抓到。
以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做了双眼皮或者是短时间内脸长胖或者变瘦也并不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结果。因此,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相当完善了。
2、人脸识别的隐私困境
然而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原因是可能会与法律和道德相冲突。
(比如上图,给不同陌生男性开门这种隐私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和失足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可能是该女性的私德,不应该进入人脸识别领域。PS:网上选取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察)
目前如果强制接入全员无差别的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并没有特别健全,这个时候接入会造成隐私泄露或滥用安全隐患。明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对人格权建立了独立的章节,从1032条-1039条都对隐私权进行了规范,但之所以说目前法规没有特别健全,原因有三:
1、《民法典》还尚未真正施行,要到明年的1月1日才开始“转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援引原来《民法总则》关于隐私权的法条,一般要求侵犯隐私权的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利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
2、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还有很多的补丁需要打,很多的解释需要颁布。法律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律是谈不上完善的。
3、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也没有对人脸识别做出特别的解释和适用。其中1033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三)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明眼人想想就知道,上面的那个“失足”截图中,违背了民法典规范的多少种信息类别。姓名、身份证好吗、联系方式、肖像、住址、电话号码(有打码)、行踪信息等等,如果大面积使用人脸技术,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渐成普遍?这可谓是现实版本“黑镜”了。
另外,IBM也宣布将不再提供和开发面部识别技术,并指责执法机构或私企滥用面部识别技术的行为了。在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今年六月致国会的信中表示,IBM将不再提供通用面部识别或分析软件。IBM也将不再开发或研究这项技术。
信中说: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人脸识别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提供相关技术的通常是缺少监管的私营企业,而这些技术也被证明存在对年龄、种族和族裔方面的偏见,这使得这些工具在执法和安全方面显得不可靠,并为潜在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3、人类识别的授权困境
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就算再成熟,真的那么适配目前的社会吗?
需要考虑的是,与用户或者公民签订“人脸识别技术”的是商业公司还是政府?(不会想一声不吭就识别了吧?虽然现实往往是默认地认为“你的隐私没有价值”)如果要求用户签订协议的话,那么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保护呢?要知道,《民法典》第20条下调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范围,8周岁以下的统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人的人脸识别协议怎么签?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签订的人脸识别协议在法律上又该判定为效力几何的合同?
立法还尚未跟上,又怎么能仓皇普及呢?但若人脸识别有相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就能处理目前很多因为“人和操作者对应不上”的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对游戏进行支付和对主播打赏等等。
例如,国家对未成年游戏付费的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为其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到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到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现有条件(手机号、身份证授权等)没有办法检测谁是未成年人,所以实践中导致了两个问题:1、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游戏,充值,最后被家庭发现产生诉争和讼累。2、成年人充值之后假托是家里未成年所为,要求退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脸识别和法律授权、司法解释完全合拍之后,这两种问题当然也就在可能性之外了,但如果人脸识别与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这方面的衔接不跟上,怕是很难真正普及,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
总结:人脸识别好技术,法律保护不滥用
目前我国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正在越来越好,除了明年实施的《民法典》独立出了人格权编,今年10月1日出台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明年的《民法典》,都对个人的隐私权做了更大的保护,对其他各方使用、存储、买卖用户信息做了更大的限制。假如有一天立法能更上(事实上已经在飞速发展了),人脸识别技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一个普遍技术了。但还没有去毒之前,随意放出笼子可能会产生一些《黑镜》之恶,这也许就是社会不想看到的了。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说出来可能不信,王者荣耀比你们更爱学习。
不明白他想干些什么!
经过评论里老哥的指点,现在我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没有任何APP
:比我王者荣耀
:更懂
☝️:学习
说出来可能不信,王者荣耀比你们更爱学习。
不明白他想干些什么!
经过评论里老哥的指点,现在我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没有任何APP
:比我王者荣耀
:更懂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