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5,更新
「爱提问」和「会提问」还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前者大概接近本能(其实不是),而后者必须加以训练。不信下次打开知乎,翻几个推送给自己的提问就不难发现,不少人或许早已成年,甚至专本硕博结业,但仍然不会提问。
普遍的原因可能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虽有不少家人、老师不断鼓励或强迫他们提问,但始终无人留心、更不要说关注与指点他们,是否以及如何「会提问」。事实上,主动提要求提抗议是人的本能,主动表达意愿和感受也是人的本能,但提问不是本能,而是源自模仿他人以及之后的对他人的依赖或者预期(这里不作论证)。如果一个人从小没人搭理、没人嘘寒问暖、没人倾听和交流,他很可能永远不会提问。
限于篇幅和兴趣,以下仅讨论少年儿童「会提问」训练要领,并尽量省去案例故事。为进一步简化叙述,孩子提问的对象只有两个人设:监护人和老师。「监护人」泛指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任何成年人(亲友),「老师」指监护人之外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孩子熟悉的年长青少年和其他成年人。其中主要谈监护人的作用和做法。
不分性别年龄和提问目的的「会提问」指标没有参考价值。少年儿童提问的场合、对象和目的各异,需要不同的关注、鼓励、纠正或引导,也往往带给监护人有益的启示和思考,甚至还可能督促监护人注意自我提升。
所谓「会提问」,其含义因年龄因时间因场合因对象因目的因专业程度而不同,是正常人学习、交往中最常见的多维度多导向多含义行为之一,从来不存在简单的好坏优劣标准。或许这也是多数监护人忽略孩子提问的重大意义的一个现实原因。
「会提问」的判据可以简单概括为:尽量清晰、尽量含蓄、尽量准确、尽量模糊、尽量专业、尽量通俗、尽量详细、尽量概括等等。下面结合孩子提问的目的、年龄和情景略加展开,其他影响因素暂不考虑。
婴幼儿很早就知道如何表达求助意愿,「三翻六坐」之前以哭闹为主,「八爬」之后多数小孩自学成才看人下菜,好说话就尽情哭闹,不好说话便哼哼唧唧;有人在旁大声叫唤,没人的时候都挺安静,对屎尿吃喝冷热的忍耐程度远超监护人想象。所以,家庭教育的差距从此拉开:细心的监护人会及时与小孩沟通,主动问寒问暖问饥问渴问屎问尿(冷热感知差别较大),孩子由此入门提问。
说话走路之后,监护人与孩子的交流日益频繁,互问互答互相帮助成为常态,孩子的求助提问就会日渐清晰、准确、详细、甚至专业,身心成长也进入良性发展。并且很早学会应监护人要求,兴高采烈地帮助监护人做事。
入园以后,孩子的社会交往增多,求助的范围扩大,渐渐会遇到不太友好或不够耐心的反馈。这时候监护人应该及时引导,比如提问可以不要太专业(对方可能回答不上来而不快)、不要太详细(对方嫌烦)、不要太准确(方便对方应付)等等。
小学初中时期,「会提问」的含蓄、模糊、通俗、概括等标准应该都能够掌握才好。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义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察言观色能力都可以同步得到训练和加强。当然,监护人也会有所进步。
孩子会走路说话之后遇到的最闹心事儿,就是老有人告诉他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但解释原因往往不清不楚,制定规则常常朝令夕改,处罚条例不时修修补补。为了生存快乐,孩子们不得不很早就练就了提「无理要求」的本领。而对于无理有理的理解,孩子和监护人的分歧因上述原因越来越大,获得允许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截然相反的结果:一类孩子慢慢变得循规蹈矩,听话而安静,几乎没有这类问题;一类孩子变得心思巧妙,善于发现家庭管理漏洞,提出监护人预料不到又无法拒绝的要求。当然少数天生叛逆又缺少关爱的孩子还可能提一些令人不快或惹人恼怒的要求。
对第一类孩子应该适当放宽家庭管理指标,并鼓励孩子提出一些比较大胆和尝试性要求。对第二类孩子要制定严谨的家庭规则,并严格奖惩制度;如果监护人觉得某些制度漏洞太大,应该充分与孩子沟通后达成修改共识。一般规矩完善以后,孩子都会正常地提出合理要求,叛逆期的行为也会因此比较温和。
对最后那些孩子,我们通常没有什么高招,因为监护人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即便意识到了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意愿。而现实生活中,恰恰是这类监护人要么完全撒手散养,要么特别信奉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而且还喜欢在一切问题上「教育」孩子。我们只能祝福这些孩子早日脱离苦海吧。
因好奇而提问是两三岁孩子生活的主旋律。许多孩子的学习天性因此得以发展,也有许多孩子的求知欲被监护人生生扼杀。后一种情况大家比较关注,相关论文专著也不少,但主流研究表明,并非网络普遍认为的是监护人不够耐心和准确地回答问题所致,或者至少这不是孩子学习天性被压抑的主要原因。
其实真正的原因恰恰是监护人自己就不会提问,因而特别容易烦躁,进而不知道如何应对或纠正或引导孩子的多问,最后只能粗暴处理或冷处理了之。一个天才少年从此陨灭或者变得不敢提问,继之不会提问。然后呢?通常是没有然后了,除非遇到细致、耐心和会提问的老师。因为和前面不会处理孩子获得允许的提问一样,监护人的改变实在太难。
所以,最好的教会孩子满足好奇的提问的办法是监护人自己对孩子充满好奇,比如经常问孩子为什么你要这样躺着那样跳,为什么你会那样呼喊这样笑,为什么你会先吃水果后喝奶,为什么你能喜欢汽车不爱狗,等等。好奇宝宝一定是好奇大宝宝带出来的。
上学以后,监护人需要请教孩子的问题更多,涉及科学(自然、思维、社会)认知的提问开始转向清准详专一路,涉及情感(文学、艺术、社交)认知的提问从含糊俗概一路启蒙。监护人的压力逐渐增大,而孩子的成长是监护人减负的最大助手。
很多监护人和老师对孩子的连续发问头疼不已,却没有合适的办法,结果往往是双向损失:孩子没有预期收获,他人失去孩子信任。所以和孩子打交道之前最好备备课,起码知道一些不同年龄段常见连续提问的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化解孩子的连续发问。这方面的资料网上同样很多,不难找到针对自家孩子的套路。下班回家前不妨温习几个经典对白和桥段,暂时忘记中美争端和公司八卦。
一般大班以后这种问题就少了,少年时期的由浅入深就多半是学术型探讨,一定要掌握问答对等原则:即准确对准确,专业对专业,含蓄对含蓄,通俗对通俗。前提条件当然还是要有和孩子对等问答的底气和知识储备。如果时间充裕鼓励孩子提问,就偏向清准详专问答,有问有答;如果心情不适准备不足,可往含糊俗概方向引导,孩子自然可以领会并结束提问。
这类提问需要的引导方式与前面几种不同,因为多发生在五六岁以上的少年儿童,且涉及一些专业的、科普的、甚至哲学层面的问题。需要问答不对等原则多一些,以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提问发展。问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及时调整问答策略。
这个环节同样需要有问有答,即既回答孩子问题,又要向孩子提出派生问题。从这类提问开始,监护人就应该强烈地意识到,「会提问」是双方都需要学习的技能,谁教谁都是正常的,因为双方欠缺的已不只是知识。而愉快接受孩子的「指教」将是帮助孩子全面「会提问」的关键。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还真不是一包鸡汤。
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另一种重要需求,就是如何深入浅出地表达或解释一些问题和现象。原因很简单,孩子开始扮演别人老师的角色了。这对监护人和老师都是一个重大考验,许多孩子最终没有学会深入浅出地与非专业人士沟通而失去很多人生乐趣。
引导孩子的有效方法是自己先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或者和孩子一起通过不断相互提问,探讨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深刻认识。总体来说,到了这个程度的提问,绝大多数监护人并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而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练习,双方的收获都是不可限量的。
三岁左右的孩子爱玩这一套,好玩,偶尔尴尬。小学少年也爱玩这一套,不太好玩,偶尔促狭。不需要特别迎合,也没有必要刻意纠正。闲时相互逗逗闷子也好。
注意在引起对方不适的时候要及时停下来,相互提个醒。这是比较高级的提问,涉及情商和智商的双重训练,监护人应该有专门的记录,待孩子青年时期再去发展不迟。
少年后期进入叛逆期。带有主观故意的刁难式提问开始常见,知乎更是不乏这类恶意挑事的问题,并且非常带动流量,因而受到默许,并不断为人诟病,又是流量。但事实上这种问题并不会构成对他人的实质性伤害(这个和造谣传谣性质完全不同),倒是会被一些以迎合题主为己任的人给带偏,带到自己挖的坑里而受内伤。
所以总体上,监护人不应该默许或鼓励少年时期孩子的这类提问。引导的办法是针对具体事例,直接陈述利害,剖析被问人可能的心理不适和应对策略,及时保护孩子偶尔放肆所可能受到的伤害。
以上,2019-05-25改定。
暂时写这些吧。有人看了再补充。
2019-06-15 补充
前面那个尾巴不续了,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看监护人和孩子的沟通缘分了。八大类常见问题之外都可以塞进最后一类,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自己慢慢琢磨。今天抽时间完成下面的提纲。
1、反复提问:指一段时间甚至一天中反复问同样的问题。
很多监护人对此现象表现消极,要么无视要么呵叱要么应付要么哭笑不得,显然这四种态度都不妥当。可以无视,但要回孩子一个会心的或者狡黠的眼神,因为孩子提问的目的可能就是求关注,而你准确领会了但是手头正忙。你也可以呵叱,但要指出孩子这样问的不妥,并回以正确求关注的实例。你当然也可以应付,但要让孩子摸不着头脑,鼓励孩子继续进行心智较量。你实在有些哭笑不得的时候,记住这是孩子试图超越你的挑战,心里默念嘴上叨叨明天就报这一箭之仇(回头好好备课反问回去或者成功解套)。当然,在很小概率上,当孩子总是一本正经地反复提问时,你可能需要认真评估孩子的智商了。
2、连续提问:典型代表就是一连串为什么。
直到监护人假装或真的恼羞成怒或者不耐烦情绪暴露,孩子才会露出胜利的微笑或者失望的叹息。显然,监护人有更好的应对,同时引导孩子停下来思考,或改变提问方向顺便扩展新知,或复习孩子已熟悉知识。基本要领当然是认真思考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至少准备三个以上解答,联系孩子最近关注话题,建立比较可靠的联系,从而引导提问方向(有时候类似成语接龙游戏)。因为事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监护人总有办法把比如冰淇淋和UFO放到炒锅里,把小猪佩奇和亚里士多德关进一个房间等等。
3、自问自答:孩子无聊但又精力旺盛的表现。
果断放下手中的事情,带孩子去玩最近特迷的游戏,并趁机引导孩子关注新问题。既然孩子都问到成人哑口无言了,监护人理当可以从孩子的任何爱好中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技能出发点。
4、不够清晰:概念模糊、重点错位、遮掩内心需求等等,这些都是。
这个情况非常复杂,而且与监护人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知乎上有意无意的此类问题多如牛毛,我们不必关心,但孩子的问题必须当心,随时纠正、或者反复确认、或者正本清源、或者理解万岁。除最后一种情况尽量心照不宣之外,其他问题一定要和孩子有一个清晰的共识。
5、不够模糊:高阶提问要求,基本表现是不够含蓄或者过于直白。
学会清晰提问才能更好地模糊本意,而过早的强化模糊据说这是情商技巧,好像已经进入早教,好吧,胡涂先生不会耽误别人发财。但还是建议监护人最好晚一点让孩子朝这个方向发展,尤其亲友之间,不要习惯于让对方猜自己的真实意图。彼此猜测是亲情第一杀手。
6、不够具体:同样的高阶提问,多数成人终生不会。
模糊提问熟练之后,孩子会很快习惯于把问题抽象化、笼统化、边缘化、象征化、暗示化等等。监护人基本很难跟上孩子心智的变化,所谓代沟逐渐显现。如果孩子有志于从政,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空话套话的素材实在如影随形,随时可以操练。
7、不够专业
儿童时期需要特别纠正的是提问中的专业术语比喻化(拟人、象征、类比等)。通俗化的要点是把专业术语变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然后强调这个专业术语的使用场合。换句话说,在那样的场合,最好直接使用专业术语。事实上,学龄前儿童可以正常理解绝大部分自然科学词汇,小学之后可以理解绝大部分社会科学词汇。被监护人忽略或无视这个事实的孩子最终长大成现在知乎提问的大多数。
8、不够准确
清晰+具体+专业就是准确。
1、幼稚园时期:被忽视、歧视、无视
「三视」后果成因这里不讨论,实例故事层出不穷。
据说听话老实是多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共同要求,但孩子们自有自己的社交规范。被老师「三视」远不及被小朋友「三视」的负面影响大。所以,正常发展的孩子宁可受罚也不愿放弃提问和捣蛋。
监护人应该多方面鼓励幼儿园小朋友大胆提问,经常提问。
2、小学时期:被针对、忽视、边缘化
中外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师生互动,当然有的以教师提问为主有的以学生提问为主。这里边的差异巨大,加之教师水平和修养不同,胡涂先生并没有多少针对性的办法。需要监护人根据自家孩子情况和任课教师情况分别应对。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或者听了什么专家讲座就移植为孩子的行为准则,信奉什么以不变应万变的鬼话。小学开始,孩子们自己多半明白人的复杂性,明白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不仅是对事也是对人(时=事=人)。
孩子可以通过提问快速了解教师性情,进而准备好自己的提问策略。这里需要监护人和孩子一起参详,必要时直接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才想起补救。
3、初中时期(近期不讨论)
(待续)
附:非正常提问策略(不展开,不讲故事)
1、为难自己
2、为难监护人
3、为难老师
4、为难陌生人
5、为难虚拟对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