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拥有其他竞争对手(汉高祖吕后、汉和帝邓后、汉元帝王后、北魏文成帝冯后、北齐武成帝胡后、宋真宗刘后、明穆宗李后、清文宗叶赫那拉妃等,秦以后有名的主要是这么几个)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是政治合法性高,过渡自然。唐高宗武后早在唐高宗时代就有了临朝的权力,具备了由实权当朝皇帝背书的政治资本。其他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皇后有此机会。可能吕后在刘邦出征时有一定机会,但是主要可能还是萧何掌权。吕后夺权也是对汉惠帝发动的,但是主要是间接权力。汉惠帝一死,吕后在丧礼上夺取军权,才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但是当时内外势力牵制,吕后能够稳定统治就不错了。
二是政治资源积累时间长,人才储备库较大。由于武后早就有临朝权力,对于朝臣的了解也更为深刻,朝臣对其政治思维也有一定了解。这是人才储备库,需要年份积累的资源。这一积累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人事资源往往很难通过人事档案深切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通过实际接触,然后熟悉秉性、习惯、业务方向乃至亲疏关系。加上人员变动原因,早期曾经崭露头角或者隐没不彰的人才,在后期可能已不在朝堂,需要从自己的人才储备库里重新擢拔。
三是人事扩张期,利于培植势力。唐高宗-武后时代赶上了一个人事扩张期,大量提升了一批新晋人才。唐太宗后期,大力裁减朝廷官员数量,至其末年唐廷仅有官员643人。这已经远远低于履行政务所需数量。到了唐高宗时代,官僚队伍数量急剧反弹,每年新录用人才数以千计。可以说,唐太宗将官僚队伍干部化的结果就是为唐高宗切实掌握权力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唐太宗并不是只压制了一个李绩,而是体系化的压制了整个官场。此举与先秦时代国君去世时一定要将威胁到新君的权臣带走殉葬有异曲同工之妙。明初恢复后妃殉葬,也有防范后宫干政的考虑。但是论起操作精妙,还是唐太宗更高明一些。
四是政治环境良好,窃取权力时机极佳。君主世袭制王朝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君权交接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历朝历代做了很多尝试,总的来说成效不佳。赵武灵王提前让位于太子,结果被太子饿死。唐太宗自己政变上位,又挫败太子政变,最后只剩下高宗。高宗实际上也做了一点尝试。但是两任太子均遭不幸,前太子暴卒,后太子被废,最后所立庸碌。加上他以武后执政,却贬斥武后亲族,似乎有以与皇帝年岁相近的皇后执政,防范太子壮大夺取权力的倾向。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皇后与皇帝年岁相仿而略小,可以在皇帝死后的短时期内维持权力稳定,从而为权力过渡做好准备;二是废黜壮大的太子,有利于防止生前爆发政变,保证皇帝权力稳定。但是消极意义在于,由于必须打击皇后亲族势力,容易造成皇后怨恨;皇后势力过强,同样容易危害皇权。武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实际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以至于可以在官僚集团支持下压制唐中宗李显,最终顺利称帝。
武则天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其他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条件最好的应该是北魏文成帝冯后。但是她和魏孝文帝共同推行了汉化改革,面临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称帝的政治支持不够,维持权力集团稳定的必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