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宋朝和明朝似乎都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二者有何异同?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必要告诉题主一个制度——兵备道。

实际上,所谓上马逐寇虏、入朝治太平的出将入相的制度,并不科学,因为这很大几率上会出现一个bug——大一统的时候外戚干政,动荡时期武将篡权。

须知文武有别,从思路到理念,都有偏差,所以历代都会注意这个问题,即便是被人歌颂出将入相的汉朝,那也是张良萧何们运筹帷幄,而韩信彭越们决胜千里。当然,出将入相也有,比如东汉的大将军们。。。

不过,武将们真的就不能治国吗?也不一定,贺龙元帅曾执掌体育总局,陈毅元帅统管外交部,也都不错。然而宋朝鉴于五代故事,似乎拨乱反的太正了,宋史我不熟,我个人感觉,宋朝试图走出一条以文驭武的文人掌兵特色道路,但似乎又不得章法,最后结局催人尿下。举个例子,范仲淹,宋代名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老范头也是参加过对夏自卫反击战的,勉强算得上低配版出将入相。可咱们什么时候夸过范老先生在军事上的造诣?

明朝对元朝那种马上治国的粗暴线条很不屑,然后拿起宋朝的老办法以文驭武,不过明朝误打误撞居然摸到了一条相当正确的道路——兵备道。

兵备道有个最大的意义就是造就了一批懂基层军事的文官,他们是两榜进士出身,又久在兵间,走的晋升路子又基本是兵备道——巡抚——总督,这和宋朝的路级官员的晋升渠道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众所周知,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差遣与职官分离的情况,兵备道也不在拘泥于授布政或者加宪衔升任督抚,而是开始加按司使、副使、布司参政、布政的地方职衔,扎根基层。这种两榜进士出身、起于基层、懂得军事的文官,逐渐挑起了明朝中后期军事国防领域的大梁。

我家族谱上有位万历年间的先人,进士出身,结衔全称是“赐进士通奉大夫食正二品俸整饬靖虏兵粮道陕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兼按察司副使”。靖虏卫是陕西的一个军事重镇,起到了连接宁夏、甘肃、固原三镇的作用,而这位兵粮道先生就在这个职务上扎根下来,最后相当于以省委常委的身份憋在这个军事基地。

靖虏兵粮道加的是参政衔,按明代三年一考的原则,一路加到陕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兼按察司副使,那意味着我们家这位祖上在靖虏这个地方起码考了四次,干了十五年,十五年的边关生涯,就算是个纯书生也能给磨出带兵的感觉来了。

我们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重文轻武,地方的武将要听文官的,比如总兵、副总兵要听巡抚,那么问题来了,参将、游击、守备听谁的?巡抚总不能再遥控管理下面这些分驻各城的参、游、都司、守备吧?这个时候,就是兵备道显身手的时候了,一般而言,兵备道和参将相当于同一级,两套班子互相配合,参将听兵备发号施令,而一个地方如果有参将,往往也会有兵备作为配套设施。兵备的趋势应该和明初以来,文官的广泛参与军事结合起来,也是文官逐步深入参与军务的一个表现,兵备与参将守备的对应关系无疑是总兵与巡抚的缩小版( @王扩廊 总结)。比如分守甘肃肃州右参将和整饬肃州兵备道同驻肃州卫,分守甘肃西宁参将和整饬西宁兵备道同驻西宁卫,分守甘肃庄浪左参将整饬庄浪兵备道同驻庄浪卫,分守陕西靖虏参将和靖虏兵粮道同驻靖虏卫,宁夏东路右参将和宁夏河东兵粮道同驻花马池。

明代兵备选拔非常严格,所谓“素谙边事者乃称其任”“必得老练疏通之人”,不是说想当就能当上的。从兵备的选任来看,兵备道的来源主要还是藩司、臬司、知府、知州等地方官的升授,也有京官六部郎中、员外郎、都察院监察御史的转授,但是为数不多而且主要是在兵备道制度初起的成、弘时期。而兵备的升迁,则主要是藩司、臬司、巡抚这些地方大员,明末的时候曾有直接进京当侍郎的。

明代很多兵备升任之后,往往仍然兼任兵备衔,尤其九边沿线省份,一旦巡抚出缺,熟悉边事的兵备往往就会直接上任巡抚。这种身份出来的巡抚,比那些从都察院空调过来的,他们更熟悉当地的情况,不是那种对基层一无所知的京官能比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明末那些能打的督抚,很多都是兵备道的底子,比如卢象升是右参政兼副使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郑崇俭是济南兵备副使,袁应泰是淮徐兵备参议,还有著名宁前兵备副使袁崇焕;而南明的那些台柱子,何腾蛟是淮徐兵备佥事,吕大器是固原兵备副使,樊一蘅是榆林兵备参议,严起恒是衡永兵备副使。真要是都如刘公起东、黄公石斋那般,翰林院的底子,怕事情只会更糟。

大抵,宋朝和明朝似乎都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而明朝之所以能称二百七十多年,且没有出现宋朝那么严重的军事疲软现象,其中有兵备道的很大缓冲作用在里边。宋明二者的异同,同在都发现了以文驭武的正确性,异在宋朝始终没找到一个合理的以文驭武的方式,而明朝勉强找到了。粗暴地说,宋代以文驭武是目的,明代以文驭武是手段。

明朝额设兵备一百单八员,另外还有一些兼职的,明末的时候天下大乱,崇祯时满世界乱设兵备,兵备就起不了作用了。我简单找了一下天启初年的各地兵备:

整饬济宁兵备道

整饬沂州兵备道

整饬武德兵备兼屯田马政副使

整饬青州兵备

整饬海道兵备

整饬开原兼屯田马政兵备佥事

整饬海盖兼管屯田苑马寺兵备副使

整饬宁前屯田马政兵备副使

分巡辽海道兼管广宁等处屯田兵备参政

整饬睢陈道管开封归德兵备副使

分巡汝阳道兼整饬抚民兵备按察使

大梁兵巡管开封兵备按察使

整饬九江兵备道

整饬广抚建道兵备副使

整饬南瑞兵备兼制湖广兴国等处参政

整饬袁州兵备道

整饬赣州地方兵备兼分巡岭北道按察使

整饬威清兵巡道管贵阳镇永普广泗云南江宁州参政

整饬毕节卫所兼乌撒镇雄永宁司兵备副使

整饬海防分巡岭东道兵备参政

整饬山防分守岭东道兵备参议

分巡广南韶三府整饬兵巡道副使

分巡岭西道高肇二府兵备副使

整饬罗定管东安西宁二县兵备副使

分守岭西道管肇高二府兵备副使

整饬海南道兼摄琼州学校兵备参政

整饬杭湖兵备分巡浙西道副使

整饬杭严兵备按察使

分巡台绍道兵备副使

分巡金衢道兵备参政

抚治商洛道兼屯田兵备参政

整饬潼关分巡华州等处兵备副使

整饬邠乾分巡关内兵备参政

分巡关西道管凤平二府兵备参议

分巡陇右管临巩二府兵备副使

分守河西道整饬延安庆阳兵备按察使

整饬榆林东路黄甫川等处兵备参政

整饬榆林中路管米脂绥德等处兵备按察使

整饬榆林西路兵备兼盐法屯田兵备副使

整饬宁夏河东兵粮道

整饬宁夏河西兵备道

整饬靖虏兵粮管屯田马政参政

整饬临巩屯粮驿传到兵备佥事

整饬庄浪兵备道

整饬西宁兵备道

整饬肃州兵备道

管通省水利屯粮盐法道兵备佥事

管通省清军驿传道贴堂兵备参政

海道汛期巡历沿海兼理边储兵备副使

分巡福兴泉三府兵备参政

整饬福宁道并州兵备参政

分守漳南道管辖二府兵备参政

整饬松潘抚治羌夷兼理粮饷兵备参议

整饬威茂抚治羌夷综理粮饷兵备副使

整饬安绵管龙安保宁二府兵备副使

分守川西道管辖成龙二府兵备副使

分巡上川南道辖嘉眉邛雅兵备副使

整饬川东道抚民捕盗夔州石砫宣抚司兵备佥事

分守川北管顺保潼川等处兵备副使

整饬四川遵义兵备佥事

整饬叙马抚民永宁宣府土司兵备副使

整饬建昌道督理粮饷兵备按察使

整饬府江兼分巡兵备参政兼佥事

整饬江左管浔州南宁太平思明四府兵备副使

整饬苍梧道整理事务兵备参议

整饬江左管浔南太思四府兼武休兵备佥事

整饬宾州管柳州庆远思恩兵备副使

整饬宁武神池八角忻州静乐等处兵备兼马政参政

整饬乐平管繁峙五台雁门关屯田兵备副使

整饬岢岚管保德兴岚等处兵备参政

整饬阳和管新平东西二路仓场屯田马政兵备副使

整饬左卫管左右云玉威远五卫兵备按察使

整饬江防提督汉黄德安兼制九江等处兵备参政

分巡武昌到管通省清军驿传道兵备副使

分巡荆西管承德二府嘉鱼等县兵备副使

分巡上荆南道整饬施归等处兵备副使

分守荆西管承德二府兵备参政

分守上荆南道管九永兵备参政

整饬江防提督武昌等府兼制江西宁州兵备副使

分巡湖北道管辰常靖州兵备佥事

分巡下湖南管宝长二府兵备佥事

整饬辰常黎靖兼制黎平府兵备参政

分守下湖南道管宝长二府兵备参政

整饬曲靖寻甸马龙木密兵备参政

整饬澜沧道管大理八府兵备参政

整饬金腾兵备兼理戎务参议

整饬临安管临徵西南元镇六府兵备副使

整饬井陉提督三关兵备按察使

整饬大名兵备管理河道参政

整饬紫荆关屯田水利兵备参政

整饬霸州等处屯田河道兵备副使

整饬天津海防兵备副使

整饬密云通州海防兵备副使

整饬怀隆分理东北二路城堡仓场边务兵备参政

整饬永平道屯田水利海防兵备副使

整饬蓟州喜峰西路屯田兵备参政

整饬昌平等处兵备按察使

分守口北道兵备副使

整饬宁太等处兵备副使

整饬淮徐兵备管理屯田河道山东参政

整饬淮扬海防兵备兼河道驿传参政

整饬苏松兵备兼理粮储水利副使

整饬徽安等处九江卫所兵备按察使

整饬颍州兵备管庐凤滁内地方河南佥事

这里推荐一本书,谢忠志《明代兵备道制度:以文驭武的国策与文人知兵的实练》


user avatar   yinshou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继续一下已有的讨论。

简单说,用“重文轻武”来归纳宋、明问题很大(代表性研究有陈峰、陈宝良等)。一定要说的话,无论政治还是军事,明朝当然从宋朝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详下)。只是讨论“文”“武”几乎涉及到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要展开的话十分困难。又因为我们的历史研究,常常以断代史为出发点,宋、明史学者关注的重点不同,讨论问题的方式其实也不大一样。因此总体上我觉得宋明的比较研究很薄弱。

这里我想从一个明代的个案入手,即雍泰“凌虐将官”事,体会一下1500年左右的情况。然后再系联一些宋、明类似的政治事件,希望可以从细节处感受一下宋明的异同。粗疏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1

1499年,明九边之一的宣府迎来了一位新的巡抚。

雍泰,1469年进士,此前历任吴县知县、两淮巡盐御史、南阳知府、大同兵备副使、山西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这人所到之处,喜欢“搏击豪强”(《明史·本传》)。这一次,他回到宣府大同第一线,立马就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是扶助贫困的普通军户,帮他们解决日常生计问题。二是整治当地不作为的将领,尤其是打击军队经商(《实录》、《雍泰墓志》)。

此时,到了1500年,蒙古大举进犯大同,朝廷出动大军抵御。在这样的时候,雍泰竟然不断弹劾将官,这就引起了中枢的注意。朝廷就派了巡按监察御史韩春去了解情况。

钦差来了,有人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刺头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参将王杰,他说雍泰冤枉自己有经济问题,其实他自己才有问题。另一个是参将李稽,他说雍泰杖打自己,这叫“凌虐将官”(《实录》)。宣府镇分守参将一共七人,其中两个都说巡抚霸凌武将;再加上雍泰之前在山西就有用刑过渡、殴人致死的前科(事见王恕《议按察使雍泰犯罪乞从轻宥免状》),朝廷自然重视起来。于是孝宗派出更高规格的调查团,由给事中徐仁、锦衣卫千户李瓒领衔,来宣府了解情况。王杰、李稽一看,搞事情有戏唱,就来劲了。王杰带头,继续向中央调查团控诉雍泰两方面的罪行。一是无故逮捕“参将守备以下官八十六人,打死“无辜十三人”。二是纵容他的女婿田聪,在宣府作威作福, 到处收受贿赂。与此同时,还派人到北京上访,击登闻鼓,直接向朝廷表达自己的冤情。

这样一闹,到了1501年六月前后,朝廷觉得雍泰已经不适合继续巡抚宣府了,索性令他致仕,提前退休。至少又过了两个月,到了当年闰七月,朝廷出了终审判决:

  1. 王杰贪赃枉法属实,还污蔑朝廷巡抚,本来罪当徒,就是强制劳役;不过他反正是个武将,就继续留在边塞,“立功五年”自赎。
  2. 李稽本来有罪,妄奏巡抚,另行发落。
  3. 雍泰凌虐李稽属实,虽然不是出于个人恩怨,也属于用刑过渡。此外,雍泰纵容女婿收受贿赂、作威作福一事属实。因为其女婿曾受蔚州指挥何英贿赂;途径保安怀来城时,当地指挥王忠又用鼓吹送迎——蔚州驻军、怀来城都受雍泰节制,详见下图。
  4. 最终,雍泰革职为民;田聪、何英、王忠等另行发落。

这一判决,宣府武将取得了全面胜利。

王杰本来有罪,现在落职留用,损失不大。关键是他可以继续留在自己关系深厚的宣府。李稽还是参将,继续统帅宣府精锐。但是,雍泰受到了革职为民的严厉处罚。同时,奉承雍泰的基层将领也一并受到牵连。

2

上述雍泰“屡抑武臣”一事,散见于《实录》、《雍泰墓志》,与嘉靖以来的各种笔记杂史。只是其中第一手的奏议已经难以找到。

追索这一事件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其中武将对于政治规则的运用。比如王杰。整个过程中,他的重点不是为自己的罪行辩解。相反,他先是利用雍泰前科,夸大他逮捕、打死的将官人数,以此来引起高层重视。在这基础上,他重点攻击雍泰女婿收受贿赂、作威作福一事。本来,巡抚的女婿经过自己丈人的辖区,当地指挥官有所礼遇也属正常,此事当然属实。王杰抓住对方软肋,通过调查组、登闻鼓两个途径上诉,果然搞出了大新闻。再如李稽,据《雍泰墓志》:

参将李杰不法,部下状公,公将参奏,李跪堂前,跪乞受责,以图自新,公遽信曰:此亦军法也。令缚下大杖击之,三军股慄。初,李之屈也,策公必原,既乃譛公于时相暨科道,时相有戚党,科道有稔习。公遂以擅打将官劾罢。(呂柟《涇野先生文集 》)

墓志中已将李稽误为李杰(显然混淆了王杰、李稽),更多的反映出雍泰及其家人的立场。即使如此,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李稽的策略。他非常清楚,即使自己犯了事,巡抚并只能参奏。一来一去,徒生事端。所以自己向巡抚认错,“以图自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他觉得这一套一定行得通,这正是边镇的常态。不想雍泰不按常理出牌,直接下令以大杖击之。

李稽被打后,立刻抓住了法律的武器。《大明律·卷之一·名例》:

凡军官犯罪,从本管衙门开具事由,申呈五军都督府,奏闻请旨取问。

成于成化年间的《刑台法律》解释说:

军官犯罪应奏闻请旨提问。其犯该杖罪以上,应论功定议,当该官吏不请旨、不上议者,绞。系杂犯,准徒五年,赎罪还职。

这是说,即使军官犯罪,上奏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如果涉及杖刑以上的处罚,还要应功定议。雍泰违反了这一程序,罪当绞。李稽牢牢抓住了这一点,先令雍泰致仕退休,继而又让朝廷追加处罚,革职为民。虽然不少人为雍泰说情,但是事关朝廷治理武官的根本大法,操作起来很困难。

这个过程中,反倒是雍泰的自辩颇不得要领。明代官员犯罪,区分公罪与私罪,朝廷认定他“虽不以私而用刑非制”,就是以公罪论处。雍泰知道朝廷不承认他的所谓“军法”,他就从“公罪”入手,主张自己既然是“公罪,那么“律应免问”(《实录》)。这是乱讲。根据《大明律》,因公而犯错的官员,如果于事发前自己承认错误,才有可能免罪。雍泰事属于他人揭发,无论如何不符合免责的条件。

某种意义上,参将王杰、李稽对于明律的驾驭水平,超过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雍泰。

王杰、李稽等的活跃,难免让人觉得他们朝中有人。《雍泰墓志》中说李稽在朝中有“戚党”,这首先是维护雍泰的说法;《墓志》继而说,“科道有稔习”,说明这事朝廷其实按照规矩办了,只是没有特别开恩。到了晚明,如张铨叙《国史纪闻》、朱国桢《皇明大政记》等笔记,基于墓志进行了过渡解读,认为李杰(实为李稽)是李东阳的侄子,因此受到朝廷的袒护。这其实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李东阳的子、侄属“兆”字辈。至于李稽如何在宣府、北京之间打通关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3

雍泰“屡抑武臣”一事,反映了许多明代政治文化的侧面。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擅挞品官”一条罗列了此事,指出明朝在制度上虽然禁止官员擅自杖打品官,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屡禁不止。赵翼还提到了另一个重要个案,《明史·陈于廷传》:

两浙巡盐御史祝徽、广西巡按御史毕佐周并擅挞指挥,非故事。事闻,帝方念疆埸多故,欲倚武臣,旨下参覈。于廷等言:「军官起世冑,率不循法度,概列弹章,将不胜扰,故小过薄责以惩。凡御史在外者尽然,不自二臣始。」帝以指挥秩崇,非御史得杖,令会兵部稽典制以闻。典制实无杖指挥事,乃引巡抚勅书提问四品武职语以对。帝以比拟不伦,责令再核。于廷等终右御史,所援引悉不当帝意。疏三上三却,竟削籍归。

这里,崇祯重申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我皇帝可以打你们御史,但你们御史不能打我的军官。

陈于廷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御史不能直接惩罚军官,只能上章论奏;论奏一多,朝廷也管不过来,甚至还觉得你们“屡抑武臣”;这样,地方上的问题就处理不了。所以他试图炮制先例,说巡抚可以直接处理军官。但兵部一査,这样的事情没有过——雍泰杖打参将,以有罪论处,当然不能作为成例。所以陈于廷只能强行援引:说巡抚可以审问四品武官,这显然不是一回事。

从雍泰到陈于廷,明代文武之间可见一斑。

4

文臣擅自杖打武将,最后自己被革职,这在宋代是不可想象的。这可以是我们比较宋、明的一个切入点。

首先宋代无论对于文臣武将,总体上量刑很轻。

其次,从司法程序上讲,宋明的基本精神相仿:如果军官有罪,长官不能直接施以杖刑。在宋代,本州、甚至路分长官也要向大理寺、御史台、枢密院上报(当然,像张浚处置曲端等事,本身有许多特殊性)。值得注意的是,有宋一代,在整个信息沟通的过程,文臣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程序设计上就已经有所体现,如991年通过以下办法:

勘鞫公事,欲乞今后命官、将校等合该杖罪,则牒送本州仍旧勾当,候敕命指挥……(《宋会要辑稿》刑法三)

由于文臣垄断了奏与讼这两个环节,武将很多时候通过文臣,来伸张自己的主张。如庆历争水洛城,武将刘沪与著作郎董士廉筑城,背后有郑戬支持。最后以欧阳修等为首,支持筑城;尹洙为首反对筑城。

其实,晚唐到庆历,所谓文武的消长,其实是一个沟通与决策的问题。中唐体制下,藩帅进行决策,词臣负责撰写表、状、书、檄等沟通文书。进入晚唐五代,朝廷式微;词臣通过朝廷晋升藩帅越来越困难了。为了更好的为出自行伍的藩帅服务,一些词臣点亮了射箭、披甲上阵的新技能,我们熟悉的陈尧咨也属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南唐还是北宋,军事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一样的:最终决策权归中央,负责沟通的词臣、中间人就变得无比重要了。又因为沟通有时效的问题,居中沟通的官员其实获得了极大的决策权——表面上看,就是内诸司使与文臣的作用上升。总之,庆历以来,进士出身的士大夫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占据了枢纽的地位。这是晚唐以来特定历史条件下偶然的产物。

到了明代,明代沟通渠道进一步多元化,将从中御的体制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勋臣、将校、文臣、宦官,互相牵制,互相合作。比如1500年雍泰在宣府,文臣许进、太监金辅、平江伯陈锐三人就在大同指挥军队。即使同是进士出身的文臣,总督、巡抚地方的大员,与代表中央的特派官员,立场也不完全相同。在互相制衡的基本格局下,朝廷自然要防止文臣霸凌武将。反过来,明代巡抚、御史上奏朝廷以后,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或者文案大量堆积,或者武臣等通过其他渠道申诉,事态进一步复杂化——这就是陈于廷指出的问题。或者让参将就地认错,姑息了之——而这就是李稽的如意算盘。

擅打品官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因为赵翼说的,人有了权势就会使用暴力,更是因为通过司法渠道惩治官员犯罪,流程过于复杂。这就像今天的美国,要叛一个人死刑很难,就地击毙反而是惩治犯罪的有效途径了。

5

当然,还有一些宋明间的明显差异,则是雍泰案中不能直接体现的。

一是宋代大多数时候处于盟约时期,边防压力表面上是比较小的。北宋拓边西北过程中,进一步摸索文臣直接指挥军队的模式,一个大背景是对方战斗力比较弱,且腹地高枕无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试错的成本(暂时)比较低。明朝显然知道这样的盟约和平不可靠。由于北方环境本来就险恶,所以北方边陲长期处于拉锯战中。近来的一些考古研究,深入考察了长期战争环境如何重构了长城沿线的聚落,尤其精彩。

二是@宁南左侯@红茶魔术猫等已经讨论的,明代文人深入参与到边防与军事活动的方方面面,相比宋代有很大的发展。因为边防压力、制度设计等许多原因,明代许多进士出身的人物表现出了很高的军事素养——如能够骑射、熟悉边情、了解军队日常运作等。

更进一步说,由南宋降及明清,社会本身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士人”的基数不断扩大,参加科举的人数不断增多。根据何忠礼等学者的估计,晚宋参加科举的人数超过40万人,准备考试的人可能将近百万。根据艾尔曼的估计,到了1700年,人口1.5亿人,生员有50万,即每300人中有一个生员。科举人口的扩大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长期来看录取的人数必然要适当增加,但实际官阙岗位增加空间较小。这样一来,具体官阙的竞争更加激烈,投身相对冷门的边防事业不失为一种职业选择。引导文臣参赞地方军务,提供兵备道等升迁途径,其实也是把多余的人才输送到需要人的地方去。这个制度在有明一代不断完善(参见《吏部职掌·生员获功》)。就像今天大学生太多了,就引导大家去西部担任基层干部之类的。

其次,由宋至于明清,伴随科举社会发展,识字率也持上升趋势。从晚宋开始,我们就可以注意到,许多地方豪强渐渐有了一些文化。这个过程明清继续展开。以伊维德比较保守的估计,晚清民初“中国受过教育的男性人口总数比例可能在35%上下”,而 “从教育中获益 良多、堪称识字的男性,可能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二,约占男性总人口的20%—25%”。这也就是说,尤其到了明中后期,各行各业的男性,不少可以通过文字获取知识,即使自己不认字,身边也总有识字读书的人——那胡屠户的女婿就是一个举人。再加上戏曲等其他渠道,武人在内的普通人也更加熟悉诉讼流程与斗争策略。比如江西,如果我们以唐宋为中心,就会发现进士不断增多,文化不断繁荣;如果关注宋明变革,尤其晚宋至于明清,就会注意到这里的人“好讼”,特别能搞事情。一方面当然是史料变多了,我们对基层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不认字、不懂法的人,现在也会拿起诉讼武器了。

这些其中的现象,并不是简单的“文人习武”或者“武人学文”;个中社会变迁,虽然说关乎文武,但很难用“文”“武”这样的概念说清楚。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宁南左侯 互动一下,其实他老的回答我觉得还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哪怕文臣经过了军事训练,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重文轻武”了啊?

宋明虽然从客观上都有一定的“重文轻武”的现象,但是至少朝廷层面是忌讳宣传这个既成事实的,主流观点一般是宣传“文武并用”,实际执行上则是“以文御武”(感受下这个词的涵义,接下来会细讲。

对于为什么要“以文御武”这个问题讲的透彻的,还要看老牌帝国主义髮国人(一战男儿)的:

战争太重要了,以至于不能把它交给将军来干。
——克里孟梭

我先就着宁南左侯大佬的话题说一下,宋代是怎么从制度上培养统兵文官的。

首先,北宋初期是没有文臣在地方上领军的传统的,“以文臣为主帅,武臣为副帅”的制度要到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时代才逐渐发展成型;

其次,北宋文臣领军一般是到“路”一级(战区级),类似明代的巡抚与总兵关系,更下一级的军务(明代的兵备道)一般还是中层武臣把持;

第三,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路级主帅设“机宜文字官”培养未来军事人才的制度,北宋共有10名机宜文字官最终成为了路级主帅,而其中90%是文臣。其中既有“断西夏右臂”的王韶,也有“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从下面的例子看出来,仅看地方统兵官层面的“重文轻武”制度建设,宋代还处于摸索阶段,明代已经进入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了。

比如宁南左侯的回答里说到,他觉得大明做的好的是,是把文臣统兵权从战区级的巡抚进一步下沉到了更基层的兵备道,并且形成了制度化——实际上这不代表大明不以文御武了,而是大明比大宋更加以文御武了。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以文御武”并不是从人格上对文武有区别对待,而是政治生态上武不如文的现实。

从武臣的社会地位上,咱们不说明代的勋贵世家,宋代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就有皇室与将门联姻的传统,谁没事和皇亲贵戚过不去?——正如宋太祖所许诺的“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北宋共17位皇后,其中武臣之女14人,文臣之女只有1人。就是皇子和公主也大多选择和将门结亲。

拿众所周知的宋代憋屈武臣代表狄青来说好了,他被瞧不起主要是因为他的阶级出身,他的政敌嘲笑他“卒伍”“赤枢”,不配与“武臣宿将”并列——这就是阶级矛盾大于文武矛盾的典型。而到了狄青的儿子,依靠阶级上升成为了“军二代”,立刻有长公主上门来招亲,到这代才彻底进入了统治阶级。

而我们回头来看,宋代武臣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武举考试?士兵提干?——错!靠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恩荫制度!换句话说,在宋代的中高级武臣,绝大多数是军二代,而且还有可能是半边姓赵的军二代。自科举取士范围扩大之后,已少有动不动“四世三公”的门阀贵族,但北宋一百六十余年,却不乏绵延四五代的将门世家,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回到宋明政治生态下武不如文的问题。

我很爱说的一个笑话是:卫青的出身偏文职,而诸葛亮的出身则偏武职——这个其实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国官制的一个特点:文武不分家。战事一起,行政官僚加个将军号就领兵出去打仗了,打完了回来继续管行政——所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说的就是这种模式。对于这种贵族化官僚,是没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我们理解的“文武分工”概念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定型,武官从制度上被排除在了政治的主角位置之外。在国家系统良好的运转的情况下,一个常见的政治规则是:身为行政官僚的文臣能够在军事专业官僚(武臣)的领域施加影响力,反之则不然。具体在宋明的地方统兵体制上,就是由作为文臣的主帅负责协调统筹所在行政区的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而武臣则作为副手提供军事层面的技术指导——武臣过度干预行政则必然沦为军人政治,所以我们还是试着教会文臣怎么打仗吧!

To be continued...


谁说我挖坑不填的?!生气!我现在就填给你们看!

上面说了,宋代官方宣传口是提倡“文武并用”的。但实际上在职业官僚选择自己发展路径时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普通文官对转走武官路线无所谓,而精英文官却打死不走武官路线——我们视线往往聚焦的是后者,所以会加深“重文轻武”的错觉。

首先我先说为什么普通文官对于走武官路线无所谓。

宋代官僚升迁制度规定“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亏,升迁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但是——武官可以军功补官啊!武官路径不但可以“军功”“殊勋”跳过磨勘限制,还有双转甚至多转的例子:南宋毕再遇因泗州之战军功一次性超迁八阶,这在文官职业生涯中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宋代文官尤以进士出身为贵,进士及第就相当于今天管培生,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车道。然而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官员总数的1/4,你让其他的学渣、关系户怎么办?

我举几个例子,北宋种氏将门的始祖种世衡本来出身是文官,但入仕途径是靠荫补的关系户,没考上进士。宋夏战争爆发后,宋仁宗火线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层文官主持军事,条件是转为武官。包括种世衡、张亢、景泰等在内的一批文官都比较爽快地接受了。种世衡转为武官后不但一度与狄青齐名,而且其子孙后来也继续代代为将,成长为北宋中后期首屈一指的将门;哪怕是进士出身的张亢和景泰,之前的仕途也不能称得上顺利,长期在地方官任上进不了中枢核心。后来通过换武后积累战功,张、景二人最后也都官至战区级主帅,也不亏了。

但反过来精英阶层的文官为什么不愿意转为武官呢?

同样是宋夏战争期间,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韩琦、王沿、庞籍几位前线的路级行政长官转为武职的观察使,结果遭到了一致抵制。原因很简单——这四位都是志在宰执的文官精英,今后无论担任宰相、参政还是枢密使,不但能成为行政系统最高决策者,也不耽误你参与制定军事战略。但若是换成武官之后,发展路线最高也就是军事专业方向的枢密使,当然不甘心了。后来经过朝廷不可告人的PY交易之后,在确保了不影响升迁的前提下,才最终答应了暂时换为武职的方案。也不能怪范文正他们多心,实在是因为同在宋仁宗朝的前辈有过前车之鉴。

宋仁宗幼年由刘太后摄政,当时被迫从文资换为武职的是《卖油翁》的主角陈尧咨。陈尧咨的起点比一般的进士及第更高——状元!陈尧咨文武双全,而且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坐上了宰相之位,他毫无疑问是直奔着宰相去的预备梯队。他在换武之前的官职是从三品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兼翰林学士,可以说离进入宰执议事的政事堂不过一步之遥——然而,摄政的刘太后因为与陈尧咨政见不合,突然将他换为从五品的武官宿州观察使,直接掐断了他晋升宰相之路,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政治报复。

庆历年间党争凶险,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将范仲淹等人换武究竟是宋仁宗的心血来潮,还是政敌的刻意下套了,但是反映的现实却是一样的——对于精英文官来说,半路转为武官的职业发展路径太过受限,远不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往上慢慢爬更有前途,“文不换武”也就成为了更为现实的选择。


土鳖抗铁牛...


user avatar   dsl200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以题主所说的宋朝和明朝:

1、宋朝

宋朝的"重文轻武"是真正的"重文轻武",先不说武人打天下,文人治天下,宋朝文人的地位永远高于武人,实际要是从宋朝赵氏天下的皇位如何得来说起。我们都知道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时,少主年幼,而赵家兄弟又热情好客笼络了大批武将,正好又赶上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然后赵匡胤就在陈桥这个地方自导自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夺取了周的政权。

正因为赵匡胤的兵权来自于军队,或者说军权,所以才有赵匡胤一登基称帝后,就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兵权,然后又对兵权加以限制,以文御武。然后为了更好的让文人效忠,提高文人的地位,立下“不杀士大夫”,其本意为让文人不以言获罪,最后很可能是被文人演绎为犯什么罪都不杀的情况。这又加深了文人和武人之间的地位差距,当然也有矛盾,最后导致宋朝的文化经济发展非常好,而军事却一落千丈,甚至皇帝妃子被掳走,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2、明朝

明朝实际上并没有主动的“重文轻武”,朱元璋其实有很重的疑心,不信任何人,而且有很强的掌控欲,所以无所谓重文轻武。到了朱棣马上夺天下,而朱允炆以文人失天下,所以应该说朱棣是非常重视武人的,跟随他的武将基本都大肆封赏,对文人就不这样了,只是为了收买人心才宽待文人,因为当时的文人都尊崇朱允炆。朱棣封赏武将国公,可以世袭下去,这样这些国公也就是武将代表就和明朝绑在一起了。

武人地位的下降,是在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即土木堡之变。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次兵败,皇帝被俘。此次事件导致了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而且此次事件导致张辅将军和无数勋贵的战死,直接造成武官勋贵集团实力大损,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导致了后来文官集团的一家独大。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是文官于谦力挽狂澜,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以说宋朝和明朝的"重文轻武"是不一样的,宋朝是主动的,防止武将做大,而明朝是被动的,无数勋贵因为土木堡事变被杀,导致武将实力下降,武人的话语权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user avatar   jin-ling-ge-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okok-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卢卡申科去了莫斯科又回来了,说明还是有统战价值的,所以他依旧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打一点小九九。

当然有且仅有一点而已,主要还是主子心意。

一来白俄逢独立三十年之大变革,国内动荡需要军队给他撑腰,而白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比中亚斯坦重要,所以这个部队本身抽不得。

二来白俄本身军力非常拉胯,整个东欧可能也就是真摩尔多瓦比他弱鸡,根本派不派兵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徒增后勤压力,就不如继续当狗腿子化身军事基地有用。

三则既然白俄出不了兵,出兵也没有贡献,那么舆论上就不如光棍点,作为政治经济上的缓冲,也凸显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合理,里子的实惠现在比白俄出兵的政治意义对于普京重要。


user avatar   hao-zhu-74-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卢卡申科去了莫斯科又回来了,说明还是有统战价值的,所以他依旧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打一点小九九。

当然有且仅有一点而已,主要还是主子心意。

一来白俄逢独立三十年之大变革,国内动荡需要军队给他撑腰,而白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比中亚斯坦重要,所以这个部队本身抽不得。

二来白俄本身军力非常拉胯,整个东欧可能也就是真摩尔多瓦比他弱鸡,根本派不派兵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徒增后勤压力,就不如继续当狗腿子化身军事基地有用。

三则既然白俄出不了兵,出兵也没有贡献,那么舆论上就不如光棍点,作为政治经济上的缓冲,也凸显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合理,里子的实惠现在比白俄出兵的政治意义对于普京重要。


user avatar   li-hui-72-47-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仔细查查克林顿当政期间对中国和世界的所作所为,就会觉得川普实际上是个挺不错的人。

长相真能欺骗人的眼睛,眼睛能左右灵魂。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相关话题

  明朝的火器领先在哪里? 
  明朝真的好吗,清朝真的就差吗,为什么很多人吹明或者吹清? 
  宋朝和清朝各自到底是怎样的水平? 
  为什么在古代渭河不是黄河源头? 
  如果清朝不是由满族人统治,而是由汉人统治,中国是否会持续输入西方科技,社会发展不显著落伍于西方? 
  如何攻击那些说明朝很不好的人? 
  袁崇焕巴结公公拜祭敌酋欺骗皇帝,卖粮资敌饿死军民的活佛,有没有底线?底线在哪里? 
  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刘秀的度田结果如何?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学术界如今怎么评价和看待? 
  如何评价宋朝? 

前一个讨论
明朝修建的雄伟坚固的南京城墙,为什么没有在明朝发挥什么作用?
下一个讨论
宋朝有哪些州是被新赐郡名的?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