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包括我自己都不喜欢读红色文学的书籍或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生的特点,不易爱上质朴平淡的文笔;对人物性格的大量细致复杂的塑造,不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对成人世界的某些部分,没有阅历的人漠不关心;对我们只有铁和血,缺乏趣味的一些历史故事,不怎么感冒。

初中生,更吃那种花团锦簇的文章,要不然就得有刺激性很大,让人愉悦而好懂的故事,叫你爽的不要看文笔。

而红色文学,非但使人心情沉重的铁和血,容易沾的满纸都是,为了让当年难得识字的工农,能看懂这些文章,文笔散发着过度口语化,避免陌生化,用词不能高脂厚味,像炖一锅没有调料的冬瓜豆腐,这样一些特点。所以?

但其实,很多作品的好看与否,或许只出自读者的胡乱猜测和想象,并非从读书得来切实的印象?有人胃口只要稍有不合,不多几段就会弃书,然而肯看下去,会发现他们中间的好作品,未必像自己无端害怕的那样,那个沉滞猥劣而又风云激荡的年代,作家也会给出独有的一种文学趣味


有些想法,我看着很奇葩,好像是说《红旗谱》朱老忠的阶级意识不纯,会给喜爱红色文学的人们(这些人当然会讲阶级性)看成是作品的一种“毛病”。

我就不明白了,文学难道不追求真实吗?一个正面人物当然有他的阶级性,但也会表现的思想复杂,并且他的思想还会不断觉悟和成长,这样写,怎么会是叙事的失败和毛病。

正是这样不那么简单的叙事,才真正展现了那个时代,可是,倒给人们看成是意识不对头的一种“毛病”?现在,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还是出于一种臆想?




  

相关话题

  有哪些你第一眼就钟情的佳句? 
  有人说杜甫虚伪,写“三吏三别“等诗是为了博美名,我该怎么回她? 
  对于虚拟故事中人物的共情,和对真实新闻里的人物的共情,区别在那里呢? 
  你摘抄过哪些句子? 
  急求卡夫卡名言的英文版“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 
  为什么网文作者能写出来各种涉及不同领域的文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 Gatsby 为什么对 Daisy 念念不忘?男性读者对这本书的情结来自哪儿? 
  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应该同时阅读吗? 
  毛泽东的诗词放在五代,南北宋会是什么水平? 
  最让你感动的一段文字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法律在处理某些案件的时候惩罚显得较轻?
下一个讨论
世界各国在航天和军事方面的投入,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对人民有什么利好?





© 2025-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