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特点,不易爱上质朴平淡的文笔;对人物性格的大量细致复杂的塑造,不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对成人世界的某些部分,没有阅历的人漠不关心;对我们只有铁和血,缺乏趣味的一些历史故事,不怎么感冒。
初中生,更吃那种花团锦簇的文章,要不然就得有刺激性很大,让人愉悦而好懂的故事,叫你爽的不要看文笔。
而红色文学,非但使人心情沉重的铁和血,容易沾的满纸都是,为了让当年难得识字的工农,能看懂这些文章,文笔散发着过度口语化,避免陌生化,用词不能高脂厚味,像炖一锅没有调料的冬瓜豆腐,这样一些特点。所以?
但其实,很多作品的好看与否,或许只出自读者的胡乱猜测和想象,并非从读书得来切实的印象?有人胃口只要稍有不合,不多几段就会弃书,然而肯看下去,会发现他们中间的好作品,未必像自己无端害怕的那样,那个沉滞猥劣而又风云激荡的年代,作家也会给出独有的一种文学趣味。
有些想法,我看着很奇葩,好像是说《红旗谱》朱老忠的阶级意识不纯,会给喜爱红色文学的人们(这些人当然会讲阶级性)看成是作品的一种“毛病”。
我就不明白了,文学难道不追求真实吗?一个正面人物当然有他的阶级性,但也会表现的思想复杂,并且他的思想还会不断觉悟和成长,这样写,怎么会是叙事的失败和毛病。
正是这样不那么简单的叙事,才真正展现了那个时代,可是,倒给人们看成是意识不对头的一种“毛病”?现在,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还是出于一种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