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功能很正经但让人莫名想笑的武器装备? 第2页

           

user avatar   ctytc 网友的相关建议: 
      

TB-3是毛国1930年开始研制的重型轰炸机。平直机翼,固定式起落架,机翼蒙皮为漆布,机身蒙皮为波纹铝板。TB-3型飞机是一种老式飞机,但是在苏联空军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250千米/时,升限 7000米,航程 2000千米。

——以上摘自Baidu

在这里说一下,TB-3说起来是架轰炸机,但是它大多数的作战记录是往前线扔伞兵。

由于该飞机航速极慢,所以她扔伞兵的方法是这样的—————在机翼上绑上伞兵,直接丢下去

TB-3的机翼上除挂伞兵之外,还能挂载飞机————1941年8月毛子使用TB-3搭载I-16战斗机(每架TB-3搭载2架I-16,每架I-16装载2枚250千克炸弹)轰炸了罗马尼亚的康斯坦扎港和切尔纳沃达大桥。

(其实TB-3机腹也能挂载一辆坦克.......

另:每日乳意1/1

另:每日乳嘤1/1

迫害hooooood1/1

另:转着圈向下坠落的神风机

每日乳日1/1

应评论区要求我乳一波法

定远镇远同款主炮布置方式的法国巡洋舰......

没错,这是20世纪的巡洋舰,不是19世纪(确信


user avatar   doesnotexi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中英国开脑洞部署的舰载空中雷场布雷火箭

看起来没什么搞笑的。搞笑的是被这玩意杀死的英国人比德国人多。。。

这个东西叫UP,unrotated-projectile rocket launcher.

原理就是简单的子母弹原理,只是子弹药都配了降落伞,让弹药可以在空中停留一定时间,发射后可以在空中布一个“雷场”。。。

问题是,和广阔的空域比起来,这个雷场又稀疏又狭小。德军飞机可以轻易地从它的四面八方飞过。。。而且,这些没有导航装置,没有动力,随风飘扬的炸弹,有的,嗯,最后落到了自家舰船上。。。官方的记载中没有任何击落敌机的记录。嗯,但是有几条“事故”记录。。。

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jiang-cheng-23-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声呐的声音啦:

主动声呐的声音跟想象中叮叮叮的区别简直不是一般的大,更像是……打呼噜?


然后就是德意志国防军(指德三)的迫真系列:


user avatar   wwd-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有。


人们总希望干坏事不被发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消音器这种东西:


枪械装上消音器后可以大幅降低响度,缩短被枪声传播的距离,更容易隐蔽在嘈杂环境中。


那么难免有人会干更大的坏事,并且还是希望不被人发现...


是的,大口径火炮用户们也很喜欢这个想法:




但是到了德国人手里画风就不一样。


众所周知,德国人在机械制造和看片口味上都比较重口...




so....你们知道我要祭出哪张图了吧?




这就是结果:




——————————————

评论区老有人说这是测速器,贴个莱茵金属120炮消音器的ppt:





硬要说这是个测速器的脸疼不?



不能因为这是德国人,你们就怀疑他们会把测速器造这么大啊!


user avatar   wang-xing-zh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加拿大空军CF-18战斗机:机头下方的假座舱涂装

CF-18即加拿大空军从80年代初开始装备的早期型“大黄蜂”战斗机,在外观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机头下方正对座舱的位置涂有类似座舱盖的图案,目的是在近距空战中迷惑对手。如果单凭是否看到座舱来判断此时该机是背面还是腹面对着自己,远远看去好像还真能混淆,只是不知道实战中这样做是否真有效了。

2.日本空自EC-1电子战机:机头的大型雷达罩

C-1是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60年代后期研制的双发中型战术运输机,设计要求具有在日本列岛内不中途加油飞到全国各地的续航能力,具有全天候性能和空投、空降及短距起落能力等。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成的EC-1电子战机,安装了多种雷达,为了性能需要,改变了外形。而飞机的机头的雷达罩也仿佛成了一个“香肠嘴”。虽然这架飞机的外形非常奇特甚至滑稽,但是机不可貌相,EC-1电子战机是日本使用最广泛的电子战机,经常出没于东海等地收集电子信号,由于该机的电子战系统很先进,因此不用进入他国防空识别圈即可收集对方电子信号。

3.美国XF5U“飞行薄饼”战斗机

XF5U是美国40年代研制的一款技术验证机,旨在设计一款能够在航母上短距起降且操纵性能良好的飞机,该机取消了传统的机身机尾结构布局,圆形机翼包裹住了整个机身,使整体呈圆盘状外形,和飞翼式布局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动力由埋在主体内的两台活塞引擎提供,圆形机翼前缘外侧是螺旋桨的安装位置,为提高稳定性和操控性保留了平尾。

1942年,代号V-173的原型机首飞成功,该机原料为木头和织物,在之后的多次试飞中表现出了很低的失速速度,初步证明这种设计的价值。之后制造商沃特公司开始生产金属结构的XF5U-1原型机,并为赢得军方订单量产做测试和准备,但到1948年随着美国海军做出不再购置螺旋桨飞机的决定,该计划取消。随着喷气时代的来临,这种独特造型的飞机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德国“风扇教练”教练机

“风扇教练”是原莱茵飞机制造公司RFB(现并入德国航宇公司)为德国空军研制的双座初/中级教练机,该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机身涵道风扇设计,并且与普通的涡桨教练机不同,该机安装了一台罗尔斯·罗伊斯-艾里逊250 C30涡轴发动机(与贝尔“喷气突击队员”直升机相同)。

20世纪70年代,RFB的设计团队基于之前动力滑翔机和地效翼船的研究成果开始设计一种安装有中置发动机和齿轮传动涵道风扇的飞机。与螺旋桨相比,涵道风扇在燃油效率、低噪音、对地勤人员的保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至今仍然存在。

1974年12月,德国国防部与莱茵飞机制造公司签订发展和制造两架“风扇教练”原型机合同,首架原型机于1977年10月27日首飞。“风扇教练”共有两种型别:风扇教练400和风扇教练600,400装一台艾利逊公司的250-C20B涡轮轴发动机。“风扇教练"600装一台艾利逊公司的250-C30涡轮轴发动机,1984年8月12日首次试飞。400型和600型有92%的飞机部件是相同的。

在沿用美军训练体系的政治压力下,德国空军后来并未批量购买该机,1982年8月,泰国皇家空军与莱茵飞机制造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共47架飞机,其中31架400型,16架600型。他们被分配到402中队,并作为他们未来的F- 5飞行员的教练机。头两架在德国制造,剩下的飞机利用从RFB运送的装备在泰国组装。经过最初的运作阶段后,泰国皇家空军选择用本地生产的铝合金翼替换飞机的玻璃纤维翼。

5.美国陆航OH-58D侦察攻击直升机:旋翼顶端的瞄准具

作为美国陆军主要战场侦察机的重要任务角色,OH-58D在作战中通常隐藏在地平线下,并借助于地形来掩护自己,只把枪杆式瞄准具升上去,虽然其也能携带机枪、火箭弹和制导导弹,但是其主要任务是侦察敌军并查明其兵力,在恰当的时机指示炮兵部队、大型攻击直升机或者近距空中支援战斗轰炸机使用武器进行攻击。其使用了一个枪杆式瞄准具——旋翼顶端的球形物体来发现敌人,为自己或其他直升机的武器提供引导,瞄准具被安装在一个固定支座上,能360°旋转并能上下倾斜30°,在两个窗户后面是一个电视传感器和一个红外成像仪,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可以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

6.北美航空F-82双身野马:真·双身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随着美军逐步逼近日本本岛,由于亚太地区水域面积广而机场密度小,对于作战飞机长距离跨海飞行有较高要求,同时,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B-29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而日本的防空火力抵抗也比预期的强,因此美军认为他们可能需要一种新的航程更远的重型战斗机,针对这一需求,加上时间紧迫,北美航空提出内部编号NA-120的方案,无需进行全新设计,仅通过将两架P-51D的矩形中翼段和水平尾翼连接在一起,并保留原先外翼段的方式获得一种新型双发双座战斗机,将技术风险减到了最低。

1944年1月7日,美国陆航订购了4架NA-120原型机,指定型号XP-82。XP-82基本沿用了P-51D的机身段,但机身有所加长,外翼段在外观上看起来类似,但内部经过重新设计以承受增加的机体重量,并增加内部载油量。主起落架支柱与外翼段根部的前翼梁相连,机轮向内收入机身和中翼段内,中翼段下还可以挂载一个机枪吊舱加强火力,两个机身座舱具有复式操纵系统及与P-51D相同的气泡座舱盖,但是只有左侧座舱内有完整的飞行和发动机仪表,右侧领航员/副驾驶座舱内仅有作用有限的仪表,供飞机的基本控制之用。

首架XP-82原型机于 1945年4月15日首飞,根据试飞结果,两副螺旋桨改为向内侧反向旋转,改进后的XP-82迅速表现出了优秀的性能,并且保留了P-51的各种优良特性,导致不久后美国陆航授予其P-82的正式型号并投产。1947年2月28日,一架P-82从夏威夷起飞,中途不着陆不加油飞到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耗时14小时31分50秒,总航程7994km,创造了至今仍未被打破的活塞动力战斗机最远飞行纪录。1947年美国陆航改组为美国空军后,该机的编号也由P-82改为F-82(P代表驱逐机,F代表战斗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F-82由于航程优势成为较早进入朝鲜战场的美军战机之一,执行护航任务并取得少量战果。由于喷气时代的来临,F-82很快从前线被撤出,并于1953年退役。

拿F-82和另外几种双尾撑布局飞机在外观方面比较一下:

最后补充一款也算得上是双身的飞机:二战德国BV-141战术侦察机

该机采用了不对称结构设计,将驾驶舱置于单发机体的右侧,使机组人员能够获得极佳视野,且在重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确保了平衡性能,因此不会出现难以操纵而导致翻滚的现象。该机在试飞中有良好表现,但德国空军对该机的另类设计始终抱有疑虑,最终只生产了28架。


user avatar   ha-m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我兄弟,瞅你M呢瞅啊。

————————————


更新一波,波音x32,因为自身实力以及部分政治原因(网传有文件解密,来源不明)败给洛马的波音四代机






波音:帅气的男孩子就应该笑口常开呵呵。

美军:帅你妈逼

——————————————





据评论区热心网友的提醒,第一架飞机应该是波音747f。还有不要问我f后缀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也没告诉我!



user avatar   dayou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江苏煤气罐、山东大钢管,在中东被改的连亲妈都不敢认

军转民的产品不少,毕竟这是科技发展的正常流向,可是民转军的硬核反操作,你见过吗?

也门,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落后,但好歹也是石油出口国,按道理说缺什么也不可能缺燃料,可奇怪的是这个奇葩小国却频频从某工业大国进口煤气罐,而且量还很大!



根据阿里国际站的统计,2018年仅来自也门方面的煤气罐订单就有至少5000万,2019年更是达到了1.5亿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涨,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两个大客户,也门政府军和胡塞武装。

这两个平日里打得血捞骨头的死对头,在关于为什么要采购中国煤气罐这件事儿上,却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因为本地连年战乱导致老百姓用气难,身为父母官为了给当地百姓提供稳定、实惠的液化气,于是跨国采购只为改善民生,我们买的哪里是煤气罐,买的明明是人心呐!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有极少部分煤气罐的确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但大部分主要还是飞向了敌军的阵地。

这是一款在中东久负盛名的煤气罐大炮,这又大又圆的身姿乃纯手工打造


口径比较随意,但是威力却非常可观,曾有三发气罐大炮轰平一座居民楼的不俗战绩,这款武器在中东各地的冲突中亮相频率之高,堪称明星级装备。相比昂贵的军用火箭弹和各类炮弹,煤气罐大炮的性价比堪称无敌,在浑圆的战斗部装填爆炸物之后,屁股上焊接一个塞满化肥和糖的无缝钢管助推器,外加一个小口径榴弹当引信,一个用了都说好的中东爆款游击神器就大功告成了。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这东西的照片,我着实被它那惊为天人的外貌所折服,不禁赞叹中东人民的想象力真不是盖的,战争果然能促进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欲望,而和这人前风光的大杀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家在也门市场占有率高达九成却低调发大财的中国企业。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只有胡塞武装来我们这里采购,政府军为了打击军事对手就把我们认定为非法产品禁止买卖,但随着后来沙特煤气罐成本的升高这则禁令也就形同废纸,现在也门的两股武装力量都在使用我们的煤气罐,每当谈起这些时,老板在言语间不时会流露出尼古拉斯凯奇般的神情。

根据天眼查上的信息显示,这家名叫江苏民诺特种设备的小微企业,





所经营的拳头产品正是金属压力容器,在其新闻舆情里也似乎都在讲述着同一个剧情——远东民营战争之王。



据统计,也门总人口2758万,按2019年1.5亿的进口额总计需求150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18个也门人就拥有一个煤气罐,而江苏民诺的问题是,怎样让剩下的那17个人也都用上煤气罐。

作为民品军用的典范,煤气罐只能算是2011年随着叙利亚战争大幕登场的后起之秀,在中东区最早扛起自制大旗的还得数卡桑火箭炮。


这件由哈马斯顶级武器专家研制的简易火箭弹,是以色列铁穹系统的头号假想敌,秉持能省就省的极简理念,给口径不等的钢管灌入剂量不一的化肥和白糖,比煤气罐大炮成本更低、更能体现游击精神的袭扰神器就捣鼓好了。

因为技术有限,卡桑一直以来都是个大没准,有提前空爆的、有落地滚了几圈才爆的,还有滚了一个礼拜都金身不破的。




以至于在不少卡桑袭击中,完好的弹体得以保留,上面的中文商品名被以色列士兵看得一清二楚,什么?!不会吧,小小的地区冲突五常也要参战了吗?

为此,山东莱阳钢管厂及时发布了辟谣声明:这批钢管是出口到中东没错,但用途是煤气管道的铺设,乃改善民生之举,至于后来是如何流落到他人手中被改成武器,我们并不知情。如果大家非要从一张照片中解读些什么出来,那大概就是本厂产品质量过硬,物美价廉,不然客户也不可能绕过曹县非得到莱阳采买……

和平似乎成了钢管厂最大的生存危机……囧。

以上两个算得上是民转军的成功案例,那么失败的案例有没有呢?

为了保护某有声有色大国的颜面这里就不报身份证了,印度海军如果要被钉在耻辱柱上,那么这个耻辱柱的名字一定叫“维克拉马蒂亚号”,


作为史上最实惠的军火和友谊的象征,2004年从俄罗斯处捡漏一个不要钱的大航母,十几年来印度只花了些装修方面的小钱,大概100来亿人民币吧,按照南亚人的生意经,这笔买卖不能算亏,充其量是场国际诈骗。



吃了这个闷头亏只能认栽,只要活儿好也还能忍,可现实是印度花大价钱买来的教训上面只有两个字,傻X!

在航母交付的测试中,有一项是以最大航速巡航的项目,地板油拼的就是危机状况下的极限操作,对于印度即将开始的航母测试,国内媒体连线著名军事专家询问看法,专家表示自己对印度航母并不寄予什么大的希望,别烧了就行。



当军方测试人员把航速拉到最快时,意外真的发生了,航母的八个锅炉烧了七个!



高达87.5%的毁伤率和100%事故率,印度在场负责测试的人都傻了,作为国际军火市场的老油条,几十年来没见过这样式的,信誉呢?保证呢?

怒不可遏的印度人找俄罗斯评理,俄罗斯专家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认为航母是正经航母,可是原本要求使用的隔热材料却被印度人偷换成了耐火砖,这才导致锅炉工作时发生异常。

拿到事故报告的印度人马上调转枪口,说这批防火砖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制造果然都是质量不过关的便宜货,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中国军工企业自查了下发现根本就没有任何出口到印度的军用防火砖记录,难道!你们买的是民用砖?

据说这批用于航母建造的耐火砖,是印度托人花大价钱从河南某地采购的。

民品军用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子弟兵的战术棉线手套、祖传小黄脸盆、单兵降维折叠工位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实战应用爆款。


和军事工业产品的高大上相比,民品军用即便是做到最高配置,也不足以和同赛道的专业军事武器相提并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反向操作的思路有任何问题,现在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没良心炮的煤气罐炸弹,其实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立下大功的飞雷炮,使用汽油桶作为发射器,面对美械重火力的对手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连没良心炮这四个字都是国民党士兵哭着喊出来的;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应对美军密集的火力网,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记载,志愿军曾发明了一种防弹棉袄,在寒冷天气下将棉衣加水,不一会柔软的棉衣冻得跟石头一样,寒冰铠甲的出现让有些联合国军的士兵一度怀疑是自己的武器出了问题。


user avatar   adolf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时期土澳为防御日军登陆而设计的“哨兵”巡航坦克,该坦克有一个奇葩设计是航向机枪防盾,这东西看起来像儿童未发育或者包皮过长的小鸡鸡...


之所以把机枪防盾设计成这样,是因为土澳为该坦克配备的机枪是英国维克斯水冷机枪

到二战中期了坦克航向机枪还用水冷机枪,我估计土澳也是独一份了。

因为维克斯机枪有个水套,那么维克斯上坦克就需要防盾把水套都包进去,结果就搞出来这种看起来很奇葩的造型...


user avatar   lolzcocob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卡普罗尼涵道式活塞螺旋桨动力试验机:

函道推进的鼻祖,这是很正经的。



M388核炮弹。它的最小射程是400米,杀伤半径也是400米。最远射程两公里,核辐射能飘两公里。(按照评论区里提醒,辐射不会超过600米。所以它是安全的)



苏联人一本正经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狗。


实战案例:一放出去就往自己家坦克蹦跶~



一本正经的超大型坦克:P1000坦克。

1000/1500吨主战坦克,由于路况不佳...该方案在一本正经的设计了一段时间后,作废...



意大利萌系突击车:MIAS单兵突击车。

以时速5公里和一本正经的臀部高翘式开火姿势而闻名。


一本正经的CIA窃听猫计划,该计划夭折于:要么被车撞,要么被狗追...不得不放弃。


KT-40飞行坦克。

在一顿猛如虎的一本正经研究后苏联确定:这玩意儿需要放空燃料、丢弃弹药后才能飞行...后来考虑到没有燃油和弹药的坦克实在打不了架,逐放弃。


这个看上去就很不正经的东西,是意大利非常正经的‘人体雷达’。

为了增加听力而设计,后来他们发现:这玩意儿还不如肉眼比较好用...


user avatar   lang-tian-xing-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可不能不提那些各种奇葩的间谍武器了,说真的,现实中该类武器设计人员的脑洞真的比好莱坞编剧要牛。

毕竟,如果一个间谍如果不能顺利搞死对方,那下场会非常惨(间谍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所以各国秘密情报组织为了任务的顺利进行,开发出了各种逆天的秘密武器,有置人于死地的,也有造型奇葩的辅助工具,我就随便写几个例子。


直肠单发手枪

听名字就知道了,这种微型手枪通常是装置在人的直肠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检查,当然现代社会肯定过安检时候能查出来了。这种手枪口径为4.5毫米,大小跟口红手枪差不多。特工克格勃也使用过。


粪便发射器

多么逼真的一坨汪星人便便!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归航信标。这款美国中情局的粪便发射器是在1970年代左右开始投入使用,用来给空中的飞行员发送无线电信号,帮助引导他们轰炸目标以及侦察地点。人生总有意外,这款“狗屎”的缺点是会被路人发现并清理掉。这也是特工、间谍人员要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煤块炸弹与伪装涂笔


这款像煤块一样的东西在1940年代被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开始使用,它内部藏有炸药,如果被铲子铲到,就会像锅炉起火一般立即爆炸。在它旁边的这套伪装工具可以让特工将煤块炸弹涂成与目标所在地的煤炭相同的颜色,以便把炸弹混入其中。




           

相关话题

  人们对核武器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中美蜜月时期双方合作过哪些军事项目? 
  真实战争中防空高炮对航空兵的威胁大不大? 
  如果「银河号事件」发生在当下,中国会如何处理? 
  美军在破获日军情报的情况下,为什么中途岛还是打的险象环生? 
  既然知道苏联都是烂路,为什么德国在“巴巴罗萨”前后不大量生产列装履带/半履带式车辆用于后勤和机动呢? 
  如何看待泰国花1.3亿美刀购买071登陆舰? 
  民国游行的学生们为什么不参军报国? 
  如果三战爆发,谢里登坦克能用橡树棍对T72实行风筝流打法吗? 
  新手想买个武装突袭3,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吗? 

前一个讨论
2019 年 8 月 9-11 日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米新曝光的一亿像素传感器?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