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产一般认为是长周期行业,一般的周期在18~22年之间。我个人倾向同意地产行业有周期性现象,这个市场上有人认为房地产没有周期性现象,他们和我的分析思路就完全不同了。
形成周期行业本质的原因是供给和需求的变动是不同步的,这在我其他的回答里面有介绍。
真正的经济周期更为复杂,上面这个例子是最为简化的模型,供大家熟悉。
周期性行业不意味着围绕一个固定价格水平上下波动,地产行业的周期性体现为一个长期的增长趋势,叠加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本文不讨论增长趋势问题,讨论的是波动特征,以及为什么现在不要抄底。
一个地产周期会包含: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对不同类型资产来说,横向看繁荣期长短不一,其原因是流动性、交易成本等的不同。比如,地产繁荣期可以用年来计算而股票的繁荣期一般按月计算。
纵向来看,所有大类资产,繁荣期一般会显著短于萧条期。原因很复杂:
我在这里展开分析以上两个问题,实际的市场中因素还有很多,但是都指向本段最初的结论:牛短熊长。
1 买入和卖出是不对称的。
所有的投资过程都是:现金-资产-现金的完整过程。毕竟万科的股票不能用来支付机票、手里的房子不能用来买车。投资,又是一个以资产升值为目的的生产行为。
《行为金融学》里面曾经提到过这样一类研究,100块钱投资变成110、100块投资变成90。绝对量来说都是10块钱,但是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完全不同。人们对自己损失10块钱这件事情更为“厌恶”。
地产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投机房地产的人会随时观察是否卖出;当被套牢之后,很多人在回本之前就很少考虑是否卖出。
房地产萧条期结束的重要表现就是市场出清,需要亏损投机者将资产处置完毕——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承认亏损需要时间。
2扩充产能和去产能是不对称的。
扩充产能和去产能是复杂版的,企业也是利用资金进行产能投资的,和行为金融不同的是企业扩张产能和去产能的速度是不同的。
房地产萧条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产能出清,需要市场内的供给者将产能处置完毕——行业特征决定了,这需要速度。
周期性行业仍然可以进行细分,在房地产里面包括库存周期、产能周期。他们叠加产生的周期性特征就更为复杂:
2019年,我们要考虑的是这几个问题:
1目前的低谷是什么周期的低谷?
2015年涨价去库存之后,目前来到了库存相对低点,一般来说库存见底之后局部需求会大于库存,价格有回升的趋势。
但是产能周期还在下行,两个观察的要素是:
所以目前是库存低谷、产能还在下行;
2什么时候产能周期见底
所有周期行业都一样,越长周期造成的价格波动就越大(涨跌更猛),所以现在也许有价格上涨的理论可能,也是库存周期级别上涨。然而我们的政策连库存都在控制,那么短期上涨的机会也不大了。
没有到达产能周期底部的时候,价格将继续下探,且幅度会大于现有库存周期下行阶段的下降幅度。我们对市场的观察,可以注意以下的指标:
3购买策略是什么?
如果是居住刚需,恭喜你目前确实是不错的时间点。政策面是以控制成交为目的,短期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预期;
如果是投资,目前就要考虑地产市场的特征了——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很多投资者是必须要配置地产类资产的,那么进入目前的阶段需要采用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不要找补涨、不要找洼地、不要找新城,一线城市+人口流入的二线城市,是比较好的配置策略。
如果是投机,建议算了。投机的特点就决定了对于短期价格波动承受力是很低的,特别是加了杠杆的投机客。
等,是我最推荐的策略。
时间上,首先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是牛短熊长,所以地产的V型反转几乎除了4万亿那样级别的政策,是不存在的。萧条期时间比繁荣期长很多,对于2018年初开始下跌的地产市场来说,绝对时间是很短的。我个人对时间的判断,未来5年都不一定是投资入场的好机会。
空间上,大家要清楚一点,北上深这样的城市,需求来自于全中国甚至全球的有钱人。类比美国、英国,从顶峰下跌20%以上,就是一定要重视的投资机会。而对于我不看好的城市,腰斩以上我才会考虑。
有人说日本不是斩到脚踝了么?这是很多人心中最为悲观的situation。我只能说,日本房价被斩到脚踝,是经济整个系统的全面去泡沫,是失落二十年的开端,那是日本政府的脑子被驴踢了之后的结果。
所以。。。。。。如果真出现那种问题,咱讨论房子抄底。。。。。。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