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T34坦克质量差是真相还是一个无耻的谎言? 第1页

  

user avatar   wen-ruo-xu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篇先回答题主的问题:

可能是个真相,但是他不一定是个“完整”的真相

就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一样,制造、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本身就存在“相对好的”和“相对坏的”

而从生产至停产时间总跨度长、生产数量巨大的T-34坦克则更是受到这一客观事实影响的存在


回答完了问题,我就要就上一个答主的回答进行一些质疑和讨论举证了

质疑:

T34的潜望镜前期型使用了经过简单抛光的金属,后期型则是夹杂黄绿色杂质的有机玻璃,造成车内观察视野基本等于没有,导致车长明明有独立指挥塔但多数时候仍不得不冒险探头观察


事实上呢,根据美国人拿到的1942型T-34的评测,对于视野评价蛮高的

哦对了,我忘了说,这还是一辆质量堪忧的183厂在1942年生产的(差厂在差时生产,这一时期根本没什么所谓的米制机床到位,可以艾特某三句不离夯货的家伙来撕逼了【狂笑】)T-34

尽管有说法认为,这是在生产的批次中精挑细选的“优秀的”T-34,不过用来论证在设计上,T-34光学系统毫无问题甚至算是优秀,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就现有的可信资料来看,这位答主在其回答中提到的“车内观察视野基本等于没有”的论点可能需要提交更多的论据支撑

另,“车长明明有独立指挥塔但多数时候仍不得不冒险探头观察”是否能够作为“车内观察视野基本等于没有”的证明也存在一定疑问:不论是二战战时的德军、米军、英军,以及战后的以色列人都认为在战斗中,车长能够探出头去侦查的作用实际上效果比待在车长塔里要高


PS:同时我很好奇这种“有黄绿色杂质的有机玻璃”是如何生产的,毕竟按我印象里, 有机玻璃的合成过程中是用不到有色原料的,除非是一开始就已经需要制备该类型的有机玻璃


质疑二:

二战时期铸造炮塔的坦克之中,炮塔质量最差的就是T34,在战争最困难的几年里甚至出现了一批出厂坦克炮塔有大量气孔,炮塔上的气孔被击穿导致车毁人亡造成了不必要伤亡

没见到气泡装甲问题,不过美国人对于T-34的装甲吐槽倒是很有意思

“对装甲的化学分析表明,两辆坦克(指用于测试的T-34与KV1)的装甲表面都有表面硬化,而装甲的大部分相对较软【?】,关于这一点,美国人认为通过改变装甲的硬化技术,可以在保持其抗穿透能力的同时,大大减少其厚度。因此,坦克重量可以减轻8 - 10%”

(PS:对于这里的吐槽,软钢米说苏联人的钢软?对于苏联人的钢的硬度黄宝书里写的啥来着?硬度哪个不是死高?)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未必装甲钢的硬度越高越好(至少就实际表现上来说如此)

毕竟对于战争早期的小口径的反坦克武器而言,高硬度的装甲钢具有相对更好的抗性

但是随着战局的发展和战术兵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口径与大口径反坦克武器出现后,高硬度低厚度大倾斜的装甲布置效果会出现很明显的下滑


同时,苏军的装甲成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米国1953年4月10日的“AD-011426”文件

T-34坦克的装甲在热处理之后,装甲里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很现眼:

比如容易影响装甲抗弹性能的硅、碳等物质的含量要么居高不下、要么上蹿下跳,没个定数。


但是,在装甲质量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的并不止T-34一型坦克,美国人的谢尔曼也存在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

根据1943年10月6日的“AD A-954406”文件,米国1942年生产编号为757号的M4坦克在进行测试时也暴露出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十分戏剧性的,这辆谢尔曼的装甲,其韧性和抗弹能力随着温度的变动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暂时如此,未完待续




  

相关话题

  近日美国90吨武器装备运抵乌克兰,这一行为释放了哪些信号? 
  5万头猪三天真的抓不完吗? 
  我们卖给沙特的蛋蛋,是不是真的很便宜,为什么这么便宜? 
  中国军队还有哪些七爷,59一样的装备? 
  为什么中国未能点出棱堡这个科技点? 
  中国的96A式主战坦克和印度的俄制外销版T90S谁更占优势? 
  二战时期日本所有人都是一条心吗? 
  如果美国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中国有哪些地方属于第一轮核打击目标? 
  武器和军工先进就一定强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钢铁雄心4最新透露的关于伪「满洲国」的内容?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历史书籍吗?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