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前,太平道有没有受到地方豪强甚至大族的资助?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巾起义就是州郡官员默许其发展强大,有没有直接支持不明确,杨赐预测张角终成祸端,地方人物想必也有人看得出来,只是提防的声音传不到汉灵帝那里。

黄巾终究没来得及联合政治大族,皇甫嵩及时提议让汉灵帝解除党锢,选用党人入仕,目的就是为了制止黄巾与党人联合。代表性人物刘表、张邈、胡毋班当时就复出为朝廷效力。所谓的地方大族又具备影响力的就是那帮人,如果是指一郡上百家那种豪族,公孙度和刘焉打黑除恶下,一动手就杀的差不多,不堪酷吏一击。黄巾得到一部分这些地方势力支持并不能跟东汉朝廷抗衡,争取获得类似韩遂、边章、张纯、张举一类地方官吏支持或许大有作为。

另一方面,跟黄巾勾结的就有宦官成员,除去马元义贿赂那几位,最令人惊讶的是豫州刺史王允搜到张让与黄巾党联络的证据。更神奇的是负责平叛的将领卢植、董卓征战途中被征回,朱儁也差点被征回,朝中似乎有人故意搞平乱的汉将,东汉通黄最大的人物可能是汉灵帝本帝。

黄巾军拥有不可解的局限,起义之后得罪地方豪强和官员是必然之事,故被迅速镇压。皇甫嵩镇压手段固然残暴,仍挨不住冀州百姓歌颂他。那时无论地方豪族怎么闹,大佬始终是袁绍、陶谦、刘焉、刘表那些官员。唯有凉州比较失控,军阀并立而起。

外戚是清流党人依附对象,不是针对的目标,何进这等平庸的人物手下却人才济济,正因为众人借他权力去跟宦官对抗。而且最开始到大规模到地方募兵就是何进玩起来,派袁绍、张辽、鲍信、王匡等募兵本是为了搞宦官,这风潮进一步使各地官员把募兵当做常态,董卓摧残中枢威信后,终有了割据局面。

再往前说,汉灵帝临死前搞西园八校尉,增加洛阳兵力就是为了威慑四方叛乱,而这些领兵人物中不少倾向于何进势力,指挥官蹇硕实际上管不住他们。

袁绍、曹操、袁术等人要是能在中枢获得实权,谁想要割据?所以这伙人刚开始绝不是奔着摧残汉帝国中枢而去,只是折腾到他们没法控制。

回到黄巾起义问题,如果各大家族故意支持黄巾军来摧残汉帝国,借此从中枢上位或得到割据地方的重权,下这盘大棋的人可真是后算五十年的高手。




  

相关话题

  曹操的能力能不能在全历史排在一线的位置?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官方很少提及或者纪念79年中越战争? 
  司马懿父子当何以自处,才能从曹爽时代任人宰割的局面翻身自保,又顺利终止猜忌倾轧的循环,回避窃国恶名呢? 
  刘备遭报应了,孙权的报应何在? 
  历史上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有生之年未能一统天下,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还是时运不济? 
  为什么中华五千年,自然科学的发展比不上欧洲? 
  客观来说,老蒋应不应该算汉奸? 
  为什么相比于蜀汉承认东吴的帝位,孙权接受大魏吴王的爵位这样的政治操作却被人反复拿出来戏谑?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人很懒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编草鞋?





© 2025-04-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