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德国,为什么可以把苏联打得那么惨? 第1页

  

user avatar   cao-yu-ze-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02.19补充-----------------

最近刚学到一个思考维度。

长期以来,我们把卫国战争初期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大清洗,默认“如果没有大清洗,苏军是和德军匹敌的部队”。

嗯????

等等,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布尔什维克门发动红色革命,降维打击击败了沙皇,打败了十几个国家的干涉军,这更多的是政治战,而非军事仗。而从军事角度来看,苏联建国后对波兰、芬兰的进攻,都不怎么样啊……

也就是说,可能有某些言论所说,43年到45年,天下无敌的苏军,应该要感谢41年到42年德军对其彻底消灭了一遍。就好像刚刚完成洗经伐髓的傻小子,什么武功都不会,打架狗屁不是,前期生生靠着社会主义祖国无敌的动员能力和生产能力,用降维打击的内力硬抗,怎么会少死人呢?

--------------原答案-------------

这事儿我小时候也很困惑。中国和苏联明明是胜利者,为啥死人比对方多得多,惨胜如败啊,实在有点儿窝囊。

其实这事儿怪不得苏联人,也夸不得德国人,只能说我们中国老百姓的英雄文化传统太强,习惯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正义碾压邪恶、主角痛扁反派的历史叙事,而忽视了一个战争的基本规律:进攻方原本就比防御方掌握更大的“杀人优势”,而工业时代的来临又极大地放大了这种趋势。

一、进攻者的杀戮优势

一场典型的反侵略/防御战争流程如何?

从2到4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可称之为防卫窗口,一旦防卫窗口关闭,抵抗方无法组织有效防御,反侵略战争宣告失败。而在整个防卫窗口之内,侵略者都有机会不受控制地杀人。在不考虑过境反击的情况下,即使战争以防御方的胜利结束,防御方能杀死的人包括防卫窗口内消灭的敌人(少)+击退入侵者阶段消灭敌人(多),最多就是进攻方的全部兵力(杀良冒功不算);而进攻方的斩级必然包括防卫窗口内击杀的防御者兵力和平民+入侵被阻止阶段击杀防御方的部队和平民,而这一数字往往超过防御方兵力的总和。另外,遭受侵略造成的社会秩序崩溃、农业生产中断、粮食供应困难继发人道主义灾难,也是防御方人口损失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防卫窗口”也是一个动态存在。如果防御方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和战略空间,即使前一个窗口关闭,也可能抓住新的防卫窗口反败为胜。最可怕的是陷入兵败如山倒的“雪崩”状态:

如果防守方迟迟不能拿下战争主动权,陷入“雪崩”,则愈战愈挫,俞挫俞弱,负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最终失败,而在整个负循环期间,是要不断死人的。

所以说,在双方国力同等级的情况下,只要是进攻方,几乎必然会拿下更多的人头,这是战争杀人数的“先手优势”。

二、工业时代的杀戮加成

前工业时代,战争受限于生产力,防卫窗口很大。尤其在大国之间,入侵者倘若大兵团攻打他国,即使不受抵抗的单纯行军,可能也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拿下对方指挥中枢,至于控扼要地,建立统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防御方即使以同样的低效率组织防御,也多半来得及,所以古代灭亡大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而就人口的毁灭程度来说,主观上,入侵者需要保留劳动力为我所用,蒙古西征那样掠夺全部财富、屠杀大部人口的战争并非常态;客观上,士兵会疲惫,武器会磨损,肉搏杀戮即使白刃对空手也容易出现反杀损耗,效率是比较低的。以古典时代中国最著名的战争屠杀秦赵长平之役为例。传说中所谓“长平一坑四十万,彻地悲声”,几乎是前工业时代战争杀戮之最。但一则古代战争数字记载往往不准确,有夸大之嫌;二则有人研究,冷兵器时代要成功屠杀四十万人,很可能采取了缴械-欺骗-分割-包围-聚歼的一连串手段才能做到。何况,秦军此战也是空国而出,损失同样十分巨大。

而当人类发明蒸汽机、内燃机、机关枪和坦克,时代变了。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攻击远远压倒防御。重甲坚城在重炮和航空炸弹面前不堪一击,中世纪披坚执锐的骑士老爷可以以一当百,赤手空拳也能一搏,却只能在工业时代躲在战壕里祈祷炮弹不落在自己头上。

2、反应时间短,防卫窗口小。道路良好后勤充足的情况下,跨越千里平原只要一天,指挥机构决策稍有迟缓就可能丢失防卫窗口。

3、死人多,死人快。索姆河战役,大英用步兵阵线冲击德二的机枪铁丝网阵地,一天伤亡六万人;基辅战役,六十万苏军被二十万德军包了饺子,一个月内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前线,投入战场的每个新兵平均生存时间二十四小时。

4、无法进行无后方作战。工业时代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供需网络,军民都要以来工业品生存,尤其是工业化军队,发挥着巨大力量同时每天都要消耗巨量的工业品,战争能力高度依赖稳定的后方。一旦后方断绝,自身死人是很快的。

5、总体战,军民一体摧毁。依据上一条,因为后方生产是战争力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后方的摧毁是工业时代战争的一个发展趋势,区别无非是攻击硬件还是攻击工业人口。攻击工厂、道路等硬件设施,附带大量死人;直接攻击工业人口,更大量死人。

6、杀人主观意愿增强。技术设备占生产力比重增大,人口作为生产力基础的价值下降,作为竞争者威胁增加,所以进攻方对杀人顾忌更小,主观意愿增强。

因为特点2和4,防御方组织反抗的困难增加了;因为特点1、3、5和6,进攻方将大量杀戮人口。所以在工业时代的加成下,入侵方的杀戮优势被极大地放大了。

三、苏联卫国战争的特殊性

除了工业时代战争的普遍特点,苏联卫国战争也有它的特殊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东线战场,我先打了一局《英雄连》。

本游戏的特色是,地图上分布着代表人口、弹药、油料的若干战略点,与后方基地连接的点位会增加人口上限或每分钟弹药油料的供给量;每个点位控制一片区域,在己方控制区域有一定的情报优势并能建造高级后勤和防御设施。本游戏采用二战背景,兵器考据比较符合历史实际,并有较科学的后勤系统,有助于理解作为工业化国家全面对抗的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的战略背景是,二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半,欧洲大陆中西部已经被纳粹基本征服,苏德两国瓜分波兰,彼此都知道与对方必有一战。不同的是,苏联人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且极力维持和平;德国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但假装维持和平。

此时,苏联苏军还没有从肃反扩大化(大清洗)中恢复过来,部队建设不足,兵种配合不到位,无线电设备缺口很大,对马上爆发的战争缺少准备。如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所说:

-你知道,政委同志,那些工事根本就没修完。到现在任何一个火力点都没有装上大炮,而且谁都不着急!


战前最致命的问题是,苏军处于一个危险的战略失误之中:苏军的兵力部署是按照进攻准备的,大批兵员和武器装备屯集在苏德边境,野战机场靠前修筑,缺少纵深防卫配置和遭受袭击的预案。

-军事首长对修建筑垒地区工程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这些工事根本不需要。
-什么理由呢?
-我们的军事原则不是防御,而是进攻!如果敌人把战争搞到我们头上,我们的军队将是所有军队里一支最有进攻力量的部队,并且能够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让他们就地灭亡。

但苏联统帅部的战略意志并非指向进攻,斯大林原本准备至少再维持一年的和平以完成国内各项准备。防御而缺少准备,进攻则不敢动手,战略部署和战略决心之间的矛盾,给卫国战争前期局势埋下巨大的隐患。

直到战争爆发,闪电战来了。

闪电战的精髓在于,以计划周密的突然袭击和机械化空地联合部队的快速打击,集中绝对优势火力摧毁敌人抵抗节点,压缩对方防卫窗口,逼迫对方投降或打得对方崩盘。典型案例就是穿过阿登森林对法国的入侵,秉承一战套路的“欧陆第一陆军”被一路打崩,苦心经营的马奇诺防线打了水漂,30万英法联军只是在敦刻尔克成功撤退就可以被视为胜利拍成电影,开战46天后法国投降。

囤积在西部国境又缺少进攻决心的苏军部队成了闪电战绝好的靶子。凌晨四点,德军开始突击,精确到分钟的空地配合把成吨的火力倾泻在苏军头上。开战几小时内,数以千计的苏联战机和坦克被摧毁在场地上,西部大兵团实际失去战斗力,漫长的西部防线迅速瓦解;开战三个月内,四分之一的国土沦陷(更正,损失也就一小半欧洲领土,亚洲领土……广阔到令人绝望,毫无损失),乌克兰大粮仓丢失,二百万正规部队被歼灭。用游戏视角来说,就是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战略点大片丢失,对面虽然还没出虎豹之类的高级装备,但久经战阵的掷弹兵、四突子和Sdkfz部队都升了三级,进攻勇猛防御坚强,人数还比我多几倍,看看我手里的几队低级新兵,这还打个屁啊!

注意,在工业化战争中,胜利大致取决于能把多少工业力量扔到敌人头上。进攻方每多控制一块战略要地,就能获得更大的人口上限,更多的弹药油料补给;而防守方每损失一个战略点,上述资源的紧张就越会加剧。所以在游戏中,敌我双方自开局起就要迅速抢占各个战略点,并围绕关键节点反复争夺,逐步扩大自身优势,最终取得胜利。卫国战争前期局势,类似于开局躺尸五分钟,之后一波对战消耗失败,导致四分之三以上的战略点落入敌手,此时己方资源倘若不能支撑夺回战场优势的话,就要亡国灭种了。

看看慈父手里那点儿兵力和资源,要获得胜利,只能指望奇迹,或者德三犯比自己更大的错误。

然而这两者都出现了。

前线苏军的牺牲并没有白费。军民的不屈抵抗和巨大的国土纵深,为苏联工业基地转移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几个月内,苏联在乌拉尔山脉建立了新的工业中心,抓住防卫窗口,成功避免了国土沦陷导致的作战后方崩溃;打断日本对远东的野望+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军民总动员,充分利用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和远东的人口,等如在作战地图上凭空接出一块己方控制区域和一串战略点,避免了工业能力上的绝对劣势。

而此时的纳粹德国法西斯,精锐部队几面出击,北方死啃列宁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线妄图夺取高加索平原,三支大军屯兵于坚城之下,正面硬捍社会主义祖国的铜墙铁壁,却一个都啃不下来。第三帝国无意间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用突袭的杀人剑开山劈石,这是闪电战最大的忌讳。从此时起,称雄欧陆的闪电进攻结束了。

冰天雪地之下,远离后方的德军重兵集团进攻效率严重下降,而稳定形势后主场作战的苏联红军则开始悄悄积蓄力量——科技提上去了,兵员升三级了,资源攒起来了,强大的预备队在后方集结,准备给坚城之下精疲力尽的德军一个好看。最终,以斯大林格勒城下第六集团军的毁灭为开端,苏军夺得了战争主动权,而一战定鼎库尔斯克后,苏联已是进攻方,之后强渡第聂伯河,十次突击扫荡东欧,与前期的艰险相比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在工业战争的普遍性之外,苏德战争的特殊性包括:

1、因为苏军前期的战略失误和德军前期的闪电攻势,苏军抓住防卫窗口的过程格外紧张和艰难。直至莫斯科阻挡德军进攻势头之前,苏军在各个战线上的状态十分逼近“雪崩”,整片的城市被攻占,整个集团军级的部队损失,数以千计的技术装备被摧毁,导致苏联直接和间接的人口损失格外惨重。

2、屠杀多,虐待多,抢掠多。因为长期受到纳粹种族主义政策熏陶,德军对苏联的攻击包含了浓重的种族屠杀甚至灭绝色彩,再加上法西斯军队的集团抢掠,苏联国土上军民承受的损失是无比巨大的。以流传较广的数据看,苏联牺牲军民——注意,反侵略方战后谈论损失时往往使用“军民”这个词——2600万以上,其中军人牺牲860余万,牺牲人口中⅔是平民。

3、战争方式的非对等性。战争长期进行在苏联国土上使得苏联军民承受巨大损失,而当苏联红军反攻入德国及其仆从国境内时,显然不能学习法西斯军队的所作所为,所以不会在“杀人竞赛”上进行对等报复。

工业战争的普遍性和苏德战场的特殊性叠加作用下,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苏联付出远远超过侵略者的人口牺牲也就不难解释了。

当然,毛子也不是人民军队这种活菩萨,红军的抵抗、反击和报复是顽强而凶残的,二战德军死亡大约540万,其中消失在东线苏德战场上的数字是417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事实上,刨除平民损失和战争前期的灾难阶段,苏德两军的损失是相差不多的,符合工业时代强国正面碰撞的一般规律。而且显然战争的延续对苏联的损失在减小,对德国的损失在不断增大最终不可承受——否则第三帝国为什么要丢掉柏林?

苏德战场是真正的地狱。交战双方进攻的凶暴和防守的顽强臻至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巅峰,每场战役百万规模的工业化军队激烈对抗,战事之残酷以至于经历过东线的德国官兵将调往西线对抗英美视为休假;以至于《辛德勒的名单》里男主摆平油盐不进的纳粹军官最成功的狠话是“我可以保证月底你俩将调去南俄罗斯,再见”;以至于令隆美尔折戟,令蒙哥马利引以为傲的北非战场惨遭鄙视“仅仅是集团军规模的战役”;以至于中日两国对抗14年的所谓“东方主战场”甚至之后国共决战的三大战役从纯军事角度与之相比——说得难听些——完全不值一提。


user avatar   he-he-da-71-14-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的,不懂就问,别自己脑补,免得被人喷你还不服。

苏德战争前夕,德军拥有陆军500万,空军168万,海军40万,他的盟友有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还有一系列傀儡国。

为了发起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与其同盟国调集了550万军队集结在苏德边境,其中有德军陆军320万,德军主力在苏德边境好吗?

苏军则由于大清洗运动,损失了大量的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而且苏军短期扩军速度太快,导致军队素质低,苏军一直到德波战争爆发,也才280万人,随后为了应对局势,进行扩军,苏德战争爆发前,陆军为400多万,扩军170万人,军队里充满了新兵。高层指挥官思想陈旧,战术死板僵硬。

由于苏军高层对局势的误判,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的防线还没修好,完成度低,而一线苏军的数量只有240万,分布在漫长的防线上,少于纳粹德国投入进攻的300多万。德军还成功的对苏军空军进行了突袭,苏军一线空军在巴巴罗萨计划的前3天就被摧毁大半。


user avatar   dang-wei-jun-quan-guo-ling-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德三谜一般军费与武器吨位,持有如此规模的钢产量结果要什么没什么,火炮和卡车,什么都没有;神圣骡马帝国,保卢斯因为撤走了集团军的驴子导致6集被歼灭,所以保卢斯和驴子要为斯大林格勒的惨败负责;现在又挖出来施佩尔和古德里安减少坦克生产中配件的比例,虚报坦克产量,这下好了,德三的人类之光施佩尔也该被枪毙了,整个纳粹德国彻底沦为了腐败人员组成的邪恶帝国。

现在回答,如果德三可以正确利用自身实力,那苏联会被打的更惨更惨,如果德三可以整合占领区,那英美作为一盘菜也不是不可能,奈何德三就是一个低效腐败蜜汁自信的邪恶政权,屎一般的民族政策以及把自己忽悠瘸的种族优越感


user avatar   wwbh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




  

相关话题

  二战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强国是是哪个国家? 
  如果马奇诺防线彻底完工(达拉第防线建成),会对二战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战协约国能够接受德国的投降,为什么二战却要求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 
  若能回到过去,该掐死襁褓中的希特勒吗? 
  二战时90%德国人包括政府官员都知道集中营但不知道灭绝营”真的吗?为什么?这个90%是怎么得出来的? 
  二战中英美同盟不依靠苏联与德国陆军的决战能否战胜轴心国集团? 
  二战中国战场上最好的照片以及它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库尔斯克战役才是二战真正的转折点? 
  F8F Bearcat 是活塞战斗机的巅峰之作吗? 
  诺门坎战役苏军为什么伤亡这么大?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不少人说《大秦赋》不好看?
下一个讨论
朱佑樘这么符合现代女权口味,为什么他和张皇后的爱情很少被搬到大银幕?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