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样把天下再从头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泽东在点评古代皇帝时曾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也就是说,在毛泽东眼里,上下几千年,皇帝里最能打的也就是李世民而已。

然后你问为什么唐末不出一个李世民……

李世民要是哪个乱世都能出那么三两个,还至于得到毛泽东的这个评价么?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朝的中兴在昭宗时期已经是镜花水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从经济上来说,黄巢之乱彻底搅乱了东南,而东南一代的钱粮赋税,是帝国中枢的血线,有了东南的钱粮,帝国无论是养神策军威慑天下,还是收买河朔藩镇换取臣服,都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是黄巢之乱之后,东南也沦为了战场,一个个文官节度使或被杀或被逐,上位的武将节度桀骜不驯,东南钱粮断绝,昭宗拿什么养兵,拿什么去威慑藩镇呢?

从政治上来说,在乱世当一个大帝国的皇帝并不是优势。因为大帝国的皇帝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去真的培养军事才能——可能明武宗对军事的天然兴趣是一个异数——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皇帝作为大帝国的最高行政首脑,更擅长的是政治,也就是用人。

帝国的君权的维系,靠的是从思想上创造出「代天牧守万民」的合法性和帝国本身的制度惯性。简单的说,当你周围的其他人都对皇帝表示服从的时候,即便是你心里不服气,但是依然也应该表示服从——不然的话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周围服从者的攻击。这个时候,帝王最需要的也确实是用人的才能——因为皇帝有很大的把握,他用的人不敢背叛——即便是背叛了,背叛者的手下也会因为制度惯性而首鼠两端,束手就擒。一言蔽之,在政权有了坚强的合法性后盾的情况下,政治才能确实是对皇帝来说最重要的。

但是当这个大帝国因为一个偶然因素而威权旁落之后——就如同唐僖宗在位时期,四处播迁,对手下节度使的控制越来越小,那么政治才能其实就不再是决定因素了。这个时候名义上的「打天下」甚至于都是没意义的,京西北那三个藩镇: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除了王行瑜是一直在外镇为将,不是皇帝直系之外,另外两位可都是天子近臣:

李茂贞是神策军指挥使出身,就是天子禁军中走出来的节度使,应该是皇帝的铁杆吧?但是一旦封为节度使,照样凌刻朝廷,逼杀宰相;

韩建先跟随杨复光,后跟随大宦官田令孜,号称「随驾五都」之一,而一旦为镇国军节度使,扣留天子,残杀亲王的事情也没有少做。

在德宗、宪宗乃至于懿宗时期,把外镇节度使换成神策军出身的节度使,还可以看做是皇帝扩大自己势力的行为,然而到僖宗和昭宗时期,『讨伐藩镇』已经成为了一个伪概念:讨伐了不听话的节度使,总要换上听话的,然而换上听话的、乃至于神策军的军官,不久之后又会变得桀骜不驯。究其原因,就是在朝廷中枢没有了足够的震慑,也没有了足够的神圣性支撑的情况下,别人为什么要从实质上「服从」朝廷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打。这一点,在宪宗时代,吐突承璀以神策兵讨王承宗的时候,幽州的将领谭忠就把唐宪宗的算盘看的很清楚,对魏博田季安说:「往年王师取蜀取呉,算不失一,是宰相谋也。今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付中臣,不起天下甲而出秦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上自为谋,以夸服臣下……」

说白了,在宪宗时代,藩镇已经坐大,只用「天下之甲」,也就是号令其他节度使去讨伐,打下来并不是真正自己的,只有用天子亲军——神策军,天子近臣——宦官去打天下,打下来才更有震慑效果,才能更好的「夸服臣下」。而到昭宗时代,连神策军的军将派出去,都会不听话,这个时候还能依赖的,也就是亲族子女了。

无论是汉初、唐初、宋初还是明初,开国皇帝别的不敢说,但一定是个足够优秀的军事统帅——逐鹿中原,无论别的什么方面,比如文学、政治手腕、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个人魅力……多么出众,说到底,如果军事不行,是根本没有机会逐鹿天下的。

现在有很多文字特别喜欢强调什么「领导自己不会没关系,会用人更重要」,其实这才是鸡汤——对开国皇帝而言,没有任何君权神圣的光环加成,只是普通上下级的关系,并且因为是草台班子,这个上下级关系还很脆弱。如果只会用人而自己不能打,你靠什么去制约你用的人呢?你用来制约你用的人的那个人又怎么一定就忠心了呢?自己可以不是己方最强大的将领,但是自己一定要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军事统帅,这是开国君主的底线。

昭宗面临的局面,就是形同大一统,实际上是分裂的诸侯割据。而昭宗在历史上虽然评价说「英杰」,但是纵观历史,完全没有体现出任何实际上的一线军事统帅能力。所以昭宗应该没有能力自己做马上天子,统一天下的能力。而如果要用外臣去打——又回到了之前的循环,官小的时候或许还听话,一旦封了节度使,马上有样学样了,这样用人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

如果非要开一个脑洞,那么这个脑洞可以从昭宗痛定思痛,以亲王典禁军」的时候。历史上,这个阶段以禁军被解散,诸王被韩建杀死而夭折。如果昭宗诸子中有一个太宗一样英武的儿子,反杀了韩建。那么昭宗皇帝最最好的结局——如果真的能让大唐中兴的话,就是做一个中兴的傀儡了。当时河东李克用从未主动和唐廷翻脸,所以可以利用李克用和朱温纠缠的时机,用有限的禁军,和杀了韩建之后华州的资源,来讨伐京西北藩镇。以弱胜强打几个大仗,先灭掉李茂贞、王行瑜等等,让「三辅弭兵」。然后徐图巴蜀,稳定后方,像汉高祖一样,据有巴蜀,图谋天下,由着自己的儿子再把天下打一遍。

大唐开国史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727951320760320

等地盘打的差不多了,昭宗往太上皇的位子上一座,乖乖的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自己颐养天年,生儿育女,岂不美哉?没准还能看到耶律阿保机跳个舞什么的,

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昭宗可能翻盘的希望了。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唐末的昭宗是有这个想法的,只是他的举动太着急,反而引起了各方警觉,失去了机会。

要了解当时的局势,首先要知道唐末的局势是怎么失控的?

直接原因,是以朱温为代表的军阀势力过强。

朱温干掉了唐朝,自立为帝。但是,与此同时,自认为也是唐朝皇族的晋王李克用(其实是赐姓),拼命想推翻朱温。李存勖终于推翻朱梁以后,自己去做了唐朝皇帝,于是被称为后唐。后唐覆灭后,最后的皇族李从益还一度被拥立。虽然这个时候,这些所谓的李唐皇族已经和真正的李唐皇族不是一回事了。但是后来北宋建立后,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传统:除了太宗、高宗这样的特殊称号外,似乎刻意不与唐朝重复。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武则天代唐时定国号为周。五代的最后一朝,国号也是周。恍惚间让人觉得武周代唐是必然的事件。

整个过程中,朱温并没有压服一切的绝对优势,天下也并没有彻底丢失唐朝的人心。

那么朱温是怎么崛起的呢?

黄巢起义。

黄巢为什么起义?

因为屡试不第。

黄巢为什么屡试不第?

因为腐败。

黄巢参加科举考试那年,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当时的主考官、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崔沆公然作弊、录用了亲族崔瀣,一时舆论哗然,骂他们是“沆瀣一气”。当年六月,屡试不第的黄巢率领兄侄六人武装反唐。六年后的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统率大军攻克唐朝首都长安,杀崔沆,并将窝藏崔沆者夷三族。

这就是唐朝的腐败。公然作弊,以至于连黄巢这样有能力六年克唐的人才都会被埋没。

黄巢从科举失利到攻破长安,只用了六年!

其实还有更狠的。

唐朝不是被朱温取代的吗?朱温是怎么取代唐朝的呢?他在唐昭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的时候将唐朝皇室杀了个精光,然后开始动手对付朝臣,并在谋士李振的建议下,将朝臣们杀了投进黄河。当时,朱温杀了唐朝的左仆射裴枢、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至此唐朝名存实亡,两年后朱温就称帝了。

那么,提出这个建议的李振是什么人呢?

他是唐朝大将李抱真的曾孙。

李抱真(733年—794年),本姓安,字太玄,河西人,唐朝中期名将,是唐高祖时期开府仪同三司安修仁的玄孙,是唐玄宗、肃宗、代宗时期的大将李抱玉的从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抱真任昭义节度使。次年破叛镇田悦。“四镇之乱”时策反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击败幽州节度使朱滔,因功获授检校司空。在唐德宗贞元十年去世。

李振这样一个开国功臣家族出身的谋士,却要出主意灭掉唐朝全部的重臣。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

唐僖宗咸通乾符年间,李振屡试不第。

这就是唐僖宗时期的唐朝:

六年克长安的民间俊杰黄巢参加科举都考不中;

世代忠良的核心人才李振参加科举都考不中。

那么能够被录用的人是谁呢?是“崔卢王郑”这样的世家大族子弟。

而这些人真的愿意重振唐朝吗?并不愿意。他们只顾着挖唐朝的墙角。

那些愿意为唐朝效力的民间人才黄巢、愿意为唐朝效忠的功臣之后李振,全都要靠边站。在这种情况下,试问僖宗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唐既不唐,故天下弃之。

但是实际上,唐朝因为均田制等制度,以及藩镇的不得人心,还是有不少人支持的。

在此之前,唐朝屡次中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武则天篡唐,祸乱天下,唐玄宗中兴之后,重振唐朝;

安史之乱,天下崩解,唐代宗勉力经营,唐德宗也曾打算重振天下;

唐德宗败于藩镇、唐顺宗意外中风以后,唐宪宗也力图中兴、重新镇服河朔三镇;

唐穆宗、唐敬宗贻误国事,幸而时间不长,随后的唐文宗力图消灭宦官,唐武宗又成功实现再次振兴;

在此之后,唐宣宗虽然与武宗等人嫌隙极深,而且重用“牛党”,但是他致力于法治,有“小太宗”之称。

一直到唐宣宗死后,掌握禁军的宦官发动政变,没有按照唐宣宗的意图立新君,反而杀了朝臣,立了唐懿宗。唐懿宗死时只有四十出头,宦官立了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唐僖宗时期,唐朝的天下完全变成了蛀虫们狂欢的时代。唐僖宗自己也是个马球皇帝,二十七岁就死了。

其实一直到了这个时期,唐朝还是有人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唐僖宗之后,他的弟弟唐昭宗,力图重振天下,甚至铲除了内部的敌人、重建了禁军。但是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无力取得像样的胜利。在李克用、朱温等大帅的威胁下,唐昭宗在军事上接连遭遇失败,最终因为他实在太有威胁,还被军阀囚禁。一直到后来,因为朱温产生了更大的威胁,军阀们担心唐昭宗被朱温夺去,才放唐昭宗回到了长安。然后唐昭宗又被宦官们政变囚禁,最后再次被军阀囚禁,最后在军阀混战中,唐昭宗被送给了朱温,至此再无生路。

唐昭宗的一些举动,也是符合题目所说的“把天下再从头打一遍”的想法的。只是唐昭宗在即位不久就急于出征四川。然后又半途而废,急于抓住军阀混战的机会参与关东军阀混战,导致主力被歼灭。此后又和关中军阀爆发战争,再次被击败。最终暴露了横扫天下之心的唐昭宗失去了重金招募的“十万大军”,失去了身边可靠的心腹大臣,失去了人身自由。

要说起来,唐朝和此前的东汉有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唐朝的君主们几乎一有机会就试图东山再起。这应该和唐朝皇帝大多是成年皇帝有关(唐僖宗是唐朝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十二岁。唐昭宗的儿子唐哀帝被朱温强行立为皇帝时也有十三岁)。东汉的皇帝大多没有机会活到成年。像汉灵帝,在位二十一年,去世时竟然也不过三十二三岁。唐昭宗即位时都已经二十一岁了。唐朝的中宗、穆宗、敬宗虽然烂,但是在位时间都很短。唐懿宗虽然在位长,但是初期也努力过一段时间。全盘都坑的只有一个唐僖宗在位较长。而他恰恰是年幼即位的。就是在唐僖宗时期,唐朝走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很多人讲,唐末在制度上已经走到了末路。其实制度崩溃是一回事,重新打天下是另一回事。唐昭宗当时重整军队,就相当于开始了重新打天下。相比于其他军阀,他还有天子的便利,未必就没有胜算。如果他不急于参加军阀混战,过早暴露自己的雄心,而是慢慢训练他的军队,那么他也未见得就会被打到被囚禁乃至被送给朱温囚禁的地步。

后来的五代、乃至宋朝,在制度上的改革也并不是多么有效。像宋朝就号称不抑兼并,照样还是统一了大部分江山。这也说明均田制崩坏并没不会阻止统一。毕竟,均田制在唐玄宗时期就已经崩坏了。早在唐玄宗时期就停发了折冲鱼符,以募兵为主力。制度上的问题很重要,但是旧的制度崩坏了并不等于说现实就完全无法运行。现实永远是要运行的,不论你给不给制度。在当时的历史上,柴荣可以说是五代乃至宋初唯一一个值得期待的皇帝。五代时期最有效的改革就是后周世宗柴荣所做的。柴荣也是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从柴荣之后,要一直要等到朱元璋,中国的传统中原王朝才会第二次建立勇猛善战的中央军。北宋初期的禁军当然也很能打,但是你问他们怎么来的,他们就会告诉你是他们的太祖皇帝奉周世宗的旨意参与组建的。可以说,唐昭宗的思路大体上也是对的。柴荣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亮点。

当然,柴荣不是只有军制改革一个招数的,他还做到了少有的清查田亩的工作,并且果断灭佛。

所以,可以说,唐朝并不是没有打算再打一次天下,只是唐末的唐朝皇室没有做到罢了。

唐昭宗还是太年轻了。

说到这,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我们还能再打一次天下吗?毕竟,我们自古以来的强大,也是世人看在眼里的。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Linsi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一章其实是宝钗对宝玉的一个感情的分界点。

先说对待金玉良缘的态度,宝钗在这章之前是认可的,并且时不时的也有一些小举动推进一下。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宝黛二人的感情,在宝钗眼中,不过是两人自小长大的情谊,加之宝玉跟个中央空调似的,别说姐姐妹妹了,对丫鬟都是爱护有加。

直到宝钗听到宝玉梦中喊的那句,“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偏生第八回里,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第三十五回里,薛蟠又说,“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所以,以宝钗的聪明,如何想不到宝玉喊的金玉姻缘是说他二人。

至于宝玉喊的木石姻缘,二十八回,黛玉说自己是“草木之人”,虽是同宝玉说的,但宝钗未同黛玉说的“冷香丸”,金玉姻缘,黛玉都是晓得的,还拿来揶揄宝玉,所以黛玉的这句话宝钗应该也是听说过的。

我记得知乎有个答主曾说,大观园里是没有秘密的。

因此上,宝钗即使不知前世后事,在一怔之后,也必是明白木石姻缘指的是谁。

为什么说这一章是宝钗感情的分界点呢?

首先还是那句话,宝钗是认可金玉良缘的。

先是掏出金锁给宝玉看,又是羞拢红麝串,(这个“羞”字当真是传神,女儿家的小心思一字概之),宝玉挨打后“情切稠密”,大有深意”,又加之这章,于宝玉睡床旁绣鸳鸯……

曹公明着写宝钗觉得没意思,要远着宝玉,却又让她的行止举动反着来。

就好像小女生喜欢一个人,却又羞于承认的状态。

好多人喜欢宝钗,就一定不能让她有一点瑕疵,宝玉对宝钗没有男女之情,宝钗对宝玉有一点小心思就落了下乘一般。

其实大可不必,红楼同现在的爽文小说不同,不是喜欢一个心里有旁人的男子就是反派了。

只不过情窦初开,知慕少艾而已。

贾宝玉在书中论家世,论门第,论长相,论文采,都属上乘。

读者知道贾家烈火烹油之后,大厦将倾,但初期正是花团锦簇的时候。

宝钗又有金锁,又是薛姨妈说出来的要同玉配。

在不知晓宝黛的木石前盟,不明了宝玉的感情归属前,有没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但是偏偏,这一章明写了宝玉对金玉良缘的不在乎。

也就是从这章开始,宝钗对宝玉也再没了小女儿的娇羞之态,也没了情不自禁,倒真像个普通的姐妹相待,反而同黛玉越来越亲密。

从这章之后宝钗同宝玉哪里还有绣鸳鸯,红麝串类似的剧情?

宝钗真的同宝玉远了。

你若无情我便休,你俩爱咋谈咋谈,我不掺和了还不行吗?

如此干净利落的放弃一段感情,宝钗姐姐是个狼人!

所以我特别不喜欢续书中的李代桃僵的法子,太侮辱宝钗姐姐了!

所以,宝钗这一怔之下是什么感情,大概率一时脑海空白。

一时接受了信息量比较大的刺激,大脑就容易一片空白,所以后文是“忽见”袭人走来。

当然也可能是惊诧,失落,恍然大悟等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薛宝钗,一千个薛宝钗一怔之下就有一千种情绪……

但是有一点,我真的肯定,那就是宝钗当真不该只居于闺阁囹圄之中,搁现在,绝对一女强人。




  

相关话题

  吕后干政,武周篡唐,慈禧垂帘这三个时期哪个时期对中华民族危害最大? 
  宋朝的人如何看待唐朝,是怀念唐朝的强大还是觉得唐朝不如宋朝? 
  柴宗训要如何做才能既除掉赵匡胤,又不使后周发生政变? 
  富裕的南宋为何打不过相对穷困的金朝? 
  为什么可称明君的隋文帝,仍然在继承人问题上栽了大跟头? 
  李世民有哪些过人之处? 
  慈禧和赵构哪个更丧权辱国? 
  如何反击那些无脑摸黑唐朝的宋粉? 
  假如让汉唐的皇帝和主要文臣武将以宋朝的开局发展 结果会是怎样呢? 
  如果李渊不退位,李世民会采取什么行动? 

前一个讨论
无神论者为什么那么坚定?
下一个讨论
年薪100万投行和省厅公务员,你会怎么选择?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