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把修颐和园钱都拨给北洋水师添置军舰,甲午海战能赢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可能,北洋被朝廷视为李鸿章的私家军,北洋海军不是清廷的北洋,是淮军的北洋。

甲午战败了,顺手削弱了李鸿章的实力。打赢了才更是清廷的眼中钉呢。

麻烦搞清一点,满族与汉族之争,压制汉族和汉大臣是清廷首要任务。

慈溪善于的就是玩汉大臣之间的平衡之术


user avatar   jiang-he-4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人没有搞清楚重点在哪里……甲午战争的重点是陆军被打败了。往海军贴钱有鸟用。

甲午战争是分为陆地和海上战场的。海上战场是有来有往的(我方4沉敌方4重伤);但是陆地战场一触即溃(十几个清兵换一个日本兵),根本没法打。陆军的差距要远胜于海军的差距。后期海军也是自己坐困威海卫,等待“不可能到来的支援”,最后威海卫被攻克,无奈跟舰炮跟岸炮对轰,不得已才自沉的。坐困威海卫的时候主力尚存,又不是海战被日本海军全部击沉。

重点是要有一只现代化的北洋陆军,而不仅仅是北洋海军。

=====================================================================

第一次补充:所以后面清廷矫枉过正,海军主力由前无畏版本的海天改成了类似吉野那样的穹甲巡洋舰;训练军队的优先级也由原来的重海轻陆变为重陆轻海。这其中甲午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user avatar   fu-yi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靠买,永远都强不了国,就像今天印度说,要是我们把钱省下来不修公路铁路买F22就能打败中国了

你看今天莫迪不就是说么,我当年要是把阵风买下来这次打仗就不会吃亏了。跟满清一模一样。

这可能吗?

在买了吉野之后,日本还买了富士级,日本购买军火非疯狂,那之后估计打起来中国吃亏还会更多,那些年世界海军发展一日千里,慢几年就落后了。

军火贸易尤其尖端军火贸易,从来就是帝国主义推行全球霸权的产物,你今天中国找俄罗斯这样的准伙伴买最好的设备都不行,人家还把好的基洛潜艇卖给越南牵制你呢。跟当年英国卖中国日本武器一样的。

中国得到英国的军事援助,是开放了对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其他市场,英国获得巨大利益,然后英国需要维护这些利益,才援助中国搞海军,阿斯本舰队,英国甚至主张帮助中国建立一支海军。英中联合舰队其实就是后来中苏联合舰队的翻版,什么意思大家都懂。

李鸿章一开始搞海军就得到英国的帮助,英国给技术,给装备,让中国的学生去英国的最好的海军学院学习,上英国军舰学习,日本的东乡平八郎,只能在英国船厂去打杂,为什么?英国的利益在中国,不在日本。北洋舰队的琅威理教官,就是英国援助中国的代表人物。

随后发生两件事情,英国转变了策略,从扶植中国变成扶植日本。

一个是都督旗帜事件,这个其实也是中国的老办法了。让你外国人来中国训练军队,说是你领导,然后时间久了东西学会了,你就可以踢开了。琅威理开始是都督,然后后来北洋就不认这个都督了,说白了就是想拿回舰队的自主权。然后英国对北洋舰队的支持就停止了,李鸿章开始后来寻求向德国购买铁甲舰,定远镇远等等东西都是这样带来的。

这个事情,跟苏联援助中国,然后就想控制中国,然后中苏就闹翻,苏联撤走专家一模一样。

第二个是巨文岛事件,英国为缓解俄国对阿富汗印度的压力,同时防止俄国南下,并切断其远东舰队通路,于1885年4月出兵占领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上的要冲巨文岛,在岛上修筑工事,同时向朝鲜的宗主国——中国清朝施加压力,演变成为牵涉中、朝、英、俄、日的国际争端。清政府几经交涉,英国俄国此后不占朝鲜土地为条件,于1887年2月撤离巨文岛。这一事件里,北洋舰队出动到朝鲜,取得了巨大的战略震慑,中国清廷则以维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为出发点,运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使英俄两国围绕巨文岛的争端得以缓和(也暗示了俄国,如果再出现“朝俄密约事件”之类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事情,中国就不保证不改变朝鲜“现在情形”),维持了朝鲜半岛的原有秩序。巨文岛事件的解决是晚清政府利用外交斡旋手段处理大国矛盾的比较成功的特例。

但是这个事件也让英国看到了中国强大起来的不可控制,随机开始扶植日本,日本那之后海军飞速扩张起来。你符合英国利益,英国人会全力支持你,不符合那你就离开,苏联当年援助中国其实也差不多。

北洋舰队在那之后未新买军舰,或者说人家也不卖给你了。李鸿章是打仗出身,一开始甲午就主张调停,那不是白来的,其实就是日本买军舰已经超过了中国的吨位,想想赤壁之战前的东吴武将主战文人主和,想想当年两弹一星时候的武将主张坚决搞下去,文人主张下马,武人因为在一线对抗很清楚实力对比,就是比文人厉害,翁同龢就是一帮清流想开战,他们都不是一线作战的武人。

英国的偏偏袒态度在高升号也体现无余,高升号可是英国商船,日本竟然可以直接击沉,然后把上面水兵杀害殆尽,换了其他地方英国早就介入了,结果英国默不作声,放任日本开打。

英国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后来日本果然强大起来,当英国人的狗,打败了中国和俄罗斯,实现了英国的巨大利益。这条狗后来也不听话了,又向英国美国进攻,虽然惨败收场,但是也彻底把英国殖民势力从亚洲赶出去。英国人自己玩花了。日本当时虽然得到了一定胜利和利益,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征战大陆的千年理想,可以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下场。

反观中国,中国甲午后列强入侵,结果以夷制夷的策略反而奏效,在中国日俄矛盾,英国德国的矛盾,英国俄罗斯矛盾,这些矛盾后来都爆发了冲突,打得一塌糊涂,中国在这些帝国主义大乱中反而保护了主权。日俄在东北争雄,狼和豹子在抢羊吃结果狼和豹子打完了,居然羊还壮大了,东北一个完整工业基地交给了中国。

战后直到今天,西方帝国主义,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依然很突出,日本一样是西方扶植的狗,他自己还乐在其中而不自知。

所谓的甲午北洋和军火买卖,本质只是西方帝国主义分化,实现自己的利益的一个工具,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技术支援自然可以,但是千万不能以这个为依靠,自力更生是永远的打赢战争的最大资本,这是中国人血的教训。

说道这里,那几百万银子买不买军舰真的重要吗?


user avatar   an-xiang-shu-ying-yue-huang-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颐和园是在原来基础上修缮,扩建的,造价大致在500万—600万两白银。

北洋舰队中主力八远舰的造价如下:

定镇两舰的造价为283万两白银,

致靖两舰的造价为169万两白银,

来经两舰的造价为174万两白银

济远的造价为62万两

平远的造价为52.4万两

总计740.4万两.

也就是说修缮颐和园的钱够再购买0.7个北洋水师参战舰船。

甲午海战中日双方的损失比大约是2:1,如果北洋水师的实力扩张1.7倍,按照兰开斯特方程计算,中日双方的损失对比将近似变成2:3。这大约相当于日军参战的14艘舰艇5艘战沉,5艘重创,基本上失去海战能力,而清军则能保留大约1.2个现实北洋舰队的实力。

这意味着清军将在随后的战争中获得制海权,阻断日军海上运输通道,清军将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user avatar   tinya-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慈禧不愿意拨款买舰并非要拿钱去修颐和园,再者,即使再添两艘巨舰,全部装备速射炮,甲午战争也不可能赢。因为甲午战败无关军事,事实上黄海海战中国也也并没有想象中输的那么惨,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一个纯政治问题,是晚清党争下的产物。

我们一直认为甲午战争是中日海军决战,日本联合舰队是大日本帝国的海军,可北洋水师是大清的海军吗?

名义上是,可事实上,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私军。不理解这个问题,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晚清的历史。

清朝是女真人入主中原,因为是异族,国家的核心军政大权一直被皇族牢牢掌握,再不济也是满族人专权。但是太平天国的爆发却改变了一切:清政府无法自行平息叛乱,无奈只好下放部分兵权到地方,让各个行政长官办团练,换句话说就是招募各省自己的民兵(私军)来平叛。结果就是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南方的各个军事集团在互相兼并之后出现了两个怪物一样的巨无霸: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这两支私军最终打败了太平天国,但是也成为了清政府的巨大心病:这两个军团都是汉人领导的汉族军队,且实力极强以至于朝廷都不敢改编这些部队,最后就导致,太平天国平定之后,清朝的南方各省实际上已经被各个军事集团控制(这也是日后东南互保和辛亥革命爆发时南方各省纷纷响应的原因)。这有点像东汉末年的局势:二者都是为了平叛而放松了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分裂,区别是东汉末年是地方行政长官掌握私军,所以分裂的体现方式为军阀混战;而晚清则是朝中大员掌握私军,所以没有直接爆发武装冲突,却导致了激烈的党争。

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大清朝廷被鲜明的划分为了两股势力: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和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派。清流派成员都是传统文官,通过科举入朝的,且普遍较为年长,资历深厚,科举成绩也较好,翁同龢是状元。而军阀派是吃到了战争红利后快速崛起的少壮派团体,代表的是南方汉族地主和士绅阶级的利益,执政的核心底牌是兵权。曾和李虽然也是进士,但若是在太平盛世,他们是没有能力通过晋升的方式进入核心圈子,密切接触到慈溪的。另外军阀派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全是汉人。清流派和军阀派就是日后保守派和洋务派,两派属于互相都看不上对方,与其说是二者是因为对西化的观点不同而斗争,不如说是为了斗争而在西化的观点上不同。

再说回李鸿章,李鸿章在太平天国之后成为了南中国的一大势力,之后曾国藩去世,左宗棠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左宗棠的楚军太过弱小),李鸿章成为了军阀派(洋务派)的领袖,权势无两,朝廷对此敢怒不敢言。北洋水师筹建之后,朝廷拨款买来的舰队都进了李鸿章的指挥体系,也变成了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旨的“李家军”。所以最后慈禧拒绝拨款根本不是因为什么“修颐和园”,而是朝廷对李鸿章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失去了耐心,不愿再支持他。慈禧老太太最后拉下老脸当个恶人,用“颐和园”这个借口把李鸿章给撵走了而已。

至于黄海海战,我们都认为在黄海海战中方一败涂地,但事实上双方军力对比大概是中方是两个小王(7500吨级)带8个4(2000吨级),日方是6个8(4000吨级)带4个5(2500吨+旧式铁甲舰)。最后战损是中方丢了五个4,日方重伤了一个8一个5(中学教科书上写的是中方沉4艘日方伤4艘,但是我在别的地方都没有查到类似的说法),而且日方是客场作战,重伤后无法原地修理只能回长崎,就甲午战争中的战斗力而言,和沉了无异。黄海海战的结果是中国小败,但定远镇远几乎无伤,远没有我们说的那么惨,真正的灾难是海战结束之后的威海卫围攻战:李鸿章原计划让丁汝昌去防守旅顺,但是丁汝昌畏战拒绝之后带着北洋水师撤回了更加稳固的威海卫要塞,威海卫城坚炮利,日本根本无法从正面突破防御,最后为了打威海卫派了海军陆战队在山东半岛登陆,从陆上围攻刘公岛,攻下了威海卫,用我们自己的岸防炮击沉了停泊着的北洋舰队。而面对日本人的登陆作战,山东巡抚李秉衡顾左右而言他,不仅拒不支援北洋水师,还故意留了个口子让日本人成功包围威海卫。从甲午战争爆发到威海卫陷落,近半年时间,上海的南洋水师都处于一种隔岸观火的状态,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看着友军被歼灭。北洋水师的覆灭是清朝高层的清流派在皇族的默许下给李鸿章设的一个局,借了日本人的手剿灭了从太平天国时期崛起的李鸿章集团,以舰队全军覆没和巨额赔款为代价换回了对中国政治的掌控,比起大清的富强,清流派更关心自己屁股下的那把椅子。而皇族本想借战争之机敲打洋务派,可战争一爆发就失去了控制,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会输的这么彻底,等到家底都赔光了才后悔莫及。

纵观整个事件,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李鸿章兴办实业和海军,却也同时借此大幅扩充自己的实力,拥兵自重,忤逆朝廷;清流派和皇族都把自身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顾小家而弃大家,为了夺权不惜自断大清的一臂。每个人都在夺取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做了对自己来说最正确的决定,可悲的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和国家利益不完全重合。最终大清这个迟暮的巨人在多方的来回拉扯之间被撕的千疮百孔,终于倒下了。

清政府处心积虑灭掉淮军集团之后,依旧没有逃脱被架空的命运,新崛起的北洋系取代了淮军集团,最终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至于为什么现在很少宣传这段历史,因为甲午战争中有两个主要矛盾:中日矛盾和满汉矛盾。现代新中国宣扬民族团结,曾经的那些民族对立的历史不方便放到桌面上讲,所以后者被有意的弱化和忽略了,在讲甲午战争的时候主要突出前者。但是在民族主义国家还未形成的晚清,后者对统治者和普罗大众来说其实才是更加尖锐且危害更大的矛盾(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北京老百姓可是敲锣打鼓地簇拥着侵略者去圆明园的),对大清的命运产生了更深远和惨痛的影响。

————————————————————————

我不认同甲午战败源于帝党后党争斗的观点。的确在甲午时期慈禧放了一部分权给光绪,但核心国家机器和财权依旧牢牢把握在慈禧手上,光绪的政令到了地方就成废纸。在晚清这个鱼龙混杂的赌局中,光绪甚至都没能爬上牌桌,牌桌上的选手也没人把他当回事,慈禧一个手指就把他捏死了。

光绪就像是一条生活在慈禧打造的鱼缸里小泥鳅,对于他自己和关注他的人(维新派)来说,他很努力的在翻腾了,但在鱼缸之外根本没有人关心他。之所以戊戌政变如此有名,一是因为康梁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文化运动的代表,在现代受到了正面宣传;二是因为参与其中的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实在太重要了。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借钱就行,借上一亿,打完了让日本赔。

甲午之前大清的国际地位比日本高多了,是能借到信用贷款的。议修卢汉铁路时洋人就差跪着求大清借钱了(无抵押),结果因为张之洞反对,没借成。这跟后来脱亚入非,洋人拿着枪逼你借钱,还狮子开口式要抵押完全是两回事。

问题在于朝廷凭啥用自己的信用替你李鸿章做保?就算借到了,凭啥批给你北洋?所谓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当时慈禧要求督抚想借钱,得自己出面,自己出抵押物。所以说早期外债是很奇葩的,都是以地方政府名义借的国际债务。。

而在甲午之前,借外国钱被视为卖国贼,是个党争焦点,饱受清流攻击。李鸿章这个卖国贼的名声还真不全是因为卖国条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经常撺掇借外国钱,撺掇跟外国人合伙办企业这些事。。。

卖官事小,借钱事大,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啊。。。

中国人最喜欢体制决定论,那是因为甲午真是体制问题。。。。


user avatar   a-li-bu-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扯了那么多,其实各位没想过甲午打败对清廷才是更有好处的吗?所谓甲午,不是清与日的战争,而是淮系与日本的战争。在李鸿章多年经营之下,淮系已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看起来是翁同龢卡李鸿章的脖子,如果朝廷继续给日益膨胀的淮系继续投钱,不是养肥淮系威胁自己吗?

我们假设甲午淮系打赢了,那李鸿章个人威望也好,淮系的权势也好,不是要膨胀到没边了?到那个时候,李鸿章个人就是不想黄袍加身,也保不住淮系里没有人想啊?那样北洋代清的局面必然要提前上演。

清朝作为一个前现代国家,又是一个少数部族(旗人)统治多数民族的奇特结构,其内忧永远大于外患。尤其对晚晴来说,国家经制的军队八旗、绿营已经失效,发源自团练的地方武装(湘军、淮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统治危机(消灭太平天国,捻军),但是也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成为兵为将有的军阀。作为汉族精英把持的地主武装,淮系的壮大对清廷产生的威胁远大于日本等列强来犯,所以对于清廷利益来说,甲午打败,淮系吃瘪是最理想的,光此一败,就让清廷的国祚多延续了十年以上。甲午以后,清廷虽然丧权辱国,但是却很大程度上巩固了统治,原来风头正劲的洋务派地方大员都灰头土脸了,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党借机大肆膨胀(当然后来因为变法威胁到西太后而被清洗)。

清廷这种奇特结构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无法完成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日本之所以可以完成倒幕以后马上进入维新变法,归根到底其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要完成近代化,形成国族认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相反清廷不仅一个是少数部族(旗人)统治其他多数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二元化的帝国,其一部分国土(内地十八省,东北、新疆、台湾等建省地区)实行朝廷的直接统治,其他国土则是半独立的羁縻统治(蒙古各部、西藏、西南尚未完成改土归流的地区等),此外还有原来朝贡体系下的大量附庸国(朝鲜、安南等)。如果清廷想进行近代化国家的改革,首先应当完成的就是国家意识的建构,那么就必然要废除旗人的特殊地位,让构成国民主体的各民族(汉回蒙藏等)获得平等地位,而这必然要侵犯以旗人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利益,试想有清一代连废除旗人丁银,自谋生计的改革都完成不了的朝廷,又如何有能力完成国族概念的建构,将清朝重构成一个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甲午战争中,清军和日军在士气上的巨大差距,归根到底是因为在日本军人的意识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全日本人的福祉(不管事实如何,这个认同已经是在日本国民中建立了),而清军的军人则普遍是当兵吃粮的心态,对朝廷也罢,对大清也罢,都毫无认同。因此不要说武器和军制上的差距(这个说起来可以写一大堆),光士气上已经被日本人压的抬不起头了。所以战斗中除了个别统御能力比较高的将领的部队(比如说左宝贵、章高元、宋庆等),绝大多数清军面对日军往往一触即溃,伤亡奇低。

真正让大清亡国的其实是庚子,而非甲午。庚子拳乱的时候老佛爷人老智昏,要对列强宣战,不但被人再次打趴下不说,而且东南各省为了不跟着一起背锅搞起互保,不服中央号令勤王,导致中央权威濒于崩溃。而尚有有战斗力的新军之中如聂士诚等忠于朝廷的将领及其军队又在庚子勤王之中全军覆没,又让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一家独大,缺乏制衡,因此为了制衡北洋,后来清廷又出了让各省编练省军的昏招,导致地方财政权力与军事权力的结合(而中央在失去财权以后又失去了军权),为日后军阀混战提供了基础。可以说大清灭亡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时间问题了(辛亥不过是诱因,但是条件在庚子以后就具备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甲午之中腹背受敌的淮系才是必败无疑的,如果这种情况下都能打赢,那么淮系必然膨胀的远超后来北洋的程度(北洋也是脱胎淮军),这个时候即使李鸿章个人没想法,也无法保证他手下那些骄兵悍将没想法哦。更何况李鸿章也不是曾国藩,很可能是有想法哦,庚子的时候,两宫西狩,一时失联,东南互保各省商议成立共和国,请李鸿章出任“普里玺天德”(总统的音译),老李还是很有兴趣,只是两宫下落很快探明,此事告罢,老李才没有机会做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普里玺天德。

========================================================================

被人投诉了不友善,没法回复评论,这里回一下吧:

馬小军

同学认为打赢了不会丢台湾,打赢了岂止不会丢台湾,朝鲜也会并入中国(我记得好像战前李鸿章就曾经有过将朝鲜本土化的提议),甚至琉球群岛也可能会被拿下(如果北洋击败日本海军,日本将彻底失去海防能力)。但是对清廷而言,台湾是小事,扩土更是小事,而在战争胜利以后人望和资本越发膨胀的淮系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所以清廷宁可舍掉台湾,也要让淮系栽个大跟头,这也是甲午战争前和战争中清廷不断给李鸿章上眼药的根源。


至于甲午之败到底败在陆战还是海战,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陆权保本,海权得利。陆战不败,至少可以保证和局,海战取胜,则全面取胜。以下是我N多年以前写的一篇讨论朝鲜半岛的陆权和海权的价值的文章,帖过来与大家分享:


通过四次援朝战争看朝鲜战局里的陆权和海权

由于朝鲜半岛是夹在中国与日本两大强权中间(虽然日本的真正发迹也就在明治维新以后),因此,朝鲜面临的两个主要的外患方向就是西北的中国方向和东南的日本方向。而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在争夺朝鲜半岛的战争中,陆权和海权的掌握对参战各方是有不同意义的。

海权对朝鲜的意义
我们从朝鲜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朝鲜半岛是个狭长的半岛。其与中国的陆上边界长度远不及其海岸线的长度,而且又有鸭绿江、长白山等地理屏障。加上由于朝鲜半岛地域的狭窄,陆上作战的机动性就受到了限制,很多情况下,从陆路进攻的一方在战法上就缺少选择的余地,陆战最终往往会演化成彼此对攻的消耗战和阵地战。相反,从海路进攻的一方就具有充分的机动性和主动权,具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登陆的地点和方式。因此,对朝鲜一方来说,陆上防御的任务就远不及海上防御的任务重,海权的得失对朝鲜来说更加性命悠关。随唐两朝对朝鲜半岛的几次陆路征伐都告失败,最后苏定方从水路攻百济、高句丽,最终取得了成功。朝鲜在中国这个东亚超级霸权的卧榻之旁酣睡了上千年也不曾亡国,到了近代,却在日本的海路进攻下一度被彻底征服,这也是基于海权的因素。唐朝的援朝战争就充分体现了海权对朝鲜存亡的意义:
其实第一次援朝战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援朝,而只是唐朝扶持新罗与倭国支持的百济、高句丽对朝鲜半岛的争夺而已。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新罗遭到高句丽和百济的联合进攻,唐高宗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十三万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既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七月,百济为唐、新联军所灭。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并且迎立在倭国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即王位,继续抵抗唐军。公元663年八月,倭国天智天皇派遣的援军联合百济军队在白江口与刘仁轨率唐和新罗联合舰队交战。唐军大获全胜,倭国从此退出了对朝鲜的争夺,从此在长达近一千年的岁月里不再进攻朝鲜半岛。百济很快彻底灭亡。五年以后,高句丽也被攻灭,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自隋炀帝以来一直难以降伏的百济、高句丽最终被攻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唐军掌握了海权,从而获得了机动和补给的便利,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掌握了制海权的美国军队发动仁川登陆,一举腰斩北朝鲜军队,从而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这也是掌握制海权的功劳。在后来的战争进程中,拥有海空优势的美军充分地利用了他们的制海权: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军飞机对志愿军的后勤线进行了广泛而持续的战术轰炸,从而基本上达到了“绞杀战”的目的,大大限制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海权对日本的意义
对于来自东南的日本方向上的势力来说,海权是朝鲜战局胜败的唯一关键。没有海权,在朝鲜半岛的陆权就无法存续。虽然没有陆战的胜利也无法最终征服朝鲜,但只要掌握海权,至少可以从容的结束战争。相反,即使在陆地上取得再多胜利,海权的丧失也必将使这些胜利化为乌有。日本头两次对朝鲜的侵略都告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与海权的丧失有关。
公元1592,丰臣秀吉出于个人的野心,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朝鲜陆军根本不是装备精良,战争经验丰富的日本陆军对手,很快失去了大片领土。但李舜臣领导的朝鲜海军却在巨济岛玉浦和泗川洋面两次击败了日本海军。损失了全部主力的日本海军从此无力再与李舜臣争夺制海权,日军的运输形势迅速恶化。当时日本陆军的加藤清正部虽然已经进军至咸镜北道,但由于给养的缺乏,不得不停止于平壤一线,不敢再向前推进。后来虽然日本通过反间手段一度使李舜臣失去了对朝鲜海军的领导,并且趁机几乎全歼朝鲜海军,但李舜臣的复职和明朝海军的参战使得制海权再次被中朝联军所控制。就这样,尽管日军在陆战中继续取得胜利,却再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了。
在整个万历援朝战争中,由于明朝的腐朽和将领的无能,中朝联军在陆战上一败再败,以至于“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国与朝鲜一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但是由于海权始终掌握在中朝联军的手中,使得日本始终面临严重的补给问题,并最终迫使日军狼狈撤离朝鲜半岛,从而能够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海军与日军相比虽然有很多劣势(比如船慢,炮慢等),但在实力上完全具有殊死一搏的条件,并且拥有自己的强项(吨位大,装甲厚,火炮口径大等)。即使清军在陆战上还是继续屡战屡败,但只要取得了海权,万历援朝战争的一幕就完全可以重演。但可惜丁汝昌不是李舜臣,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日本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海权对中国的意义
由于中国与朝鲜半岛有陆上边界,因此海权对中国不是性命悠关的条件,但海权的掌握也是极其重要的,不但因为只要取得海战的胜利就必然可以击败从日本方向来的挑战,而且掌握了海权,中国军队就获得了补给和机动的优势,这点在古代中国尤其突出。因为在古代中国,辽东还是蛮荒之地,无法提供足够的粮秣与兵员。中国政府在朝鲜战场上的军队和粮草中的绝大多数必须从华北和更远的江南调集。这些军队和物资如果通过陆路经辽东运输,不但道路遥远,损耗巨大,而且也无法及时供应前线。而从海上运输这些人员与物资就非常便利(甲午战争中,虽然先锋叶志超、左宝贵部是通过陆路先期入朝的,但清政府为了使增援部队为了及时赶到而租用英轮高升号运兵)。更何况在古代中国,居住在蒙古高原和白山黑水间的阿尔泰语系各部族对中原王朝始终处于时叛时服的态度。因此通过陆路入朝作战还随时面临着后路被袭的风险(隋炀帝第二次征伐朝鲜就是因为突厥发动背后袭击而告失败)。
关于陆路入朝的困难,有个类似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大家至今对汉尼拔那次翻越比利牛斯山、穿越高卢地区,最终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的那次远征津津乐道,却往往忽视了他进行这次使自己损失了三万三千名精兵(他一共只带了六万人的军队!)艰苦远征的原因——他没有地中海的制海权。自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后,罗马舰队就取得了对地中海的控制,这不但迫使汉尼拔进行了艰苦的远征,而且阻断了西班牙对汉尼拔的支援(这是汉尼拔父子两代人苦心经营的基地),也阻止了汉尼拔的盟友——马其顿人对他的援助。汉尼拔在意大利虽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却不可避免的一步步走向失败(给养虽然可以就地征集,但损耗的士兵却很难补充)。相反,掌握了海权的罗马人充分享受了内线机动的便利,他们虽然屡战屡败,却仍然能够夺取西班牙,并且在汉尼拔和他的弟弟哈兹德鲁拔汇合以前以优势兵力歼灭了哈兹德鲁拔(当时他放弃了西班牙,沿着汉尼拔当年的老路向意大利进发,企图与其兄长回合)。当哈兹德鲁拔的头颅被抛到汉尼拔的大营中时,这为伟大的统帅的武运也彻底走到头了。从华北到朝鲜的陆路也许没有汉尼拔的征途艰险,但也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旅途。隋炀帝、唐太宗几次从陆路攻打朝鲜都告失败,陆路进攻的困难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陆权对中国的意义
虽然在朝鲜战局中海权对中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日本、朝鲜不同的是,海权不是性命悠关的条件。因为中国还可以从陆路进入朝鲜。即使在失去了海权,只要在陆战中保持不败(或能坚持住),那最终就不会彻底失败。但如果失去了海权,又无法在陆战中取胜,那就只有失败一途了。
这方面最好的实例就是50年代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与美军相比,当时中国海军实力可以说就是等于零(连甲午战争那样一拼的实力都没有),陆军在装备上也远逊色于美军。但由于志愿军指战员通过血腥拼杀和巧妙作战,中国陆军最终能够在战场上与美国势均力敌,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从而最终为体面的停战创造了条件。
而在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不但在海战中遭受重创,在陆战中更是遇到了彻底失败,不但失去了整个朝鲜,而且也失去了辽东、山东。后来日军之所以能全歼北洋舰队,也是因为防守山东的清军溃退,放弃威海卫周遍炮台所至。

user avatar   chen-peng-13-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相比海军建设的巨大支出,颐和园的建设费用实在是太少了。

甲午战败,是整个国家意志和执行力的全面失败,是生产力和制度彻底落后的结果。不可能说不修一个皇家园林就能扭转乾坤。

先从修建颐和园的投入说起。颐和园是在被毁的清漪园的基础上,在1886年开始重建的。

根据样式雷家藏资料,颐和园重修56项工程,共用银三百一十六万六千六百九十九两八钱三分三厘。这些工程,占颐和园工程总量的一半以上。可以估计,颐和园工程的总费用约为白银五百万到六百万两。大概相当于100到120万英镑。这个数字出入不会很大,因为乾隆修建清漪园历时15年,也不过用银四百四十万二千八百五十一两九钱五分三厘。颐和园是修复清漪园,很多建筑都有原来基础,而且被毁的建筑也没有全部修复,论规模是不如清漪园工程的。就算考虑到经办人中饱私囊和白银贬值的因素,那些颐和园耗资数千万两的说法也很不现实。

那么这些钱当初能干多少事情呢?

北洋水师额定的经费是每年200万两,但实际上清政府从上到下都缺钱,所以北洋水师每年只能收到100万两左右。颐和园的建造费用,大概能支付五六年的欠款。可问题是在北洋水师从筹建到覆灭的20年时间里,差不多是年年欠费的。

那么如果且顾眼前,只买军舰应急呢?

参加大东沟海战双方最强的军舰,中方的定远镇远,日方的吉野。非常巧,他们价钱很接近。都是三四十万英镑。换句话来说,颐和园的造价,能买三条定远或者三条吉野。

表面上看,有三条定远或者三条吉野加入北洋水师,确实能够在大东沟海战中获得一定优势。但事情真这么简单么?甲午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有人建议过去找南美洲的智利购买军舰救急。其中就有一条规格和吉野号接近但火力略强的Blance Encalada号(这也是后来讹传吉野号原本是中国订购的由来,实际上日本订购吉野号的时候北洋水师早就停止外购军舰了)。

问题是地球人都知道你现在是急来抱佛脚,急着要船救命。人家不往死里宰你还有天理么?所以智利一路狮子大开口,最后也没成。

同时期的日本在干什么呢?

战争爆发前两个月,日本已经列支了合计6000万日元的特别预算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并且随后还在国内发售国债筹集更多的军费。而这时候,李鸿章磨破了嘴皮才从户部要到了150万两,还不能马上递解。由于国内筹款速度过慢且数额不足,支撑中方打完甲午战争的是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汇丰银行的两笔合计2800万两的借款。论烧钱,老李他还真烧不过日本。

在1894年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向英国订购了两条12500吨的战列舰富士和八岛准备未来与中国的战争。相比铁甲舰定远镇远,这是划时代、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前无畏舰。只不过日本也没想到战争这么快爆发,这两条战列舰最终参加了日俄战争。颐和园的建造费用,不过买一条富士级外加剩点钱买炮弹。而在富士和八岛交付的1897年,日本又向英国订购了排水量更大(15000吨)、装甲材料更好(哈维镍钢)、火力更强(40倍径主炮)的三条战列舰敷岛、初濑、朝日。

日本的军费开支是个加速增长的过程,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海军军费已经占到政府预算的10%到15%,购买新武器新军舰的手笔远不是北洋水师能比的。而到日俄战争前,日本光是向欧洲购买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就花掉了上千万英镑。修十个颐和园都有了,而且这只是买船的钱,只是军费的一部分。

而相比欧洲强国,日本当时的海军规模其实还是不大的。在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巨大军费面前,封建国家修个园子,简直就是和小孩买个玩具一样。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为什么要赢,淮军和北洋水师打赢了甲午战争,一支纯汉人的部队打赢了对外战争,那满人朝廷怎么办?老佛爷往哪里摆?

花点钱就摆平了最大的一支汉人武装,他不香吗?


user avatar   male-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比中日两国当时的金融体系,就知道筹集军费这一项中国也赢不了日本。




     

相关话题

  方腊手下的八大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为什么秦汉步兵的弩箭在后世不怎么出现了? 
  时隔20年再看美国“911”,你的感受如何? 
  如何看待 2018 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将五胡乱华这一历史事件写作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清朝灭亡后,为何没人杀溥仪 ? 
  8 月 14 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数十万中国女性在等待道歉。传递真相,勿忘历史,我们能做什么? 
  为什么宋朝会有「铁血强宋」的称呼? 
  年鉴学派的真正内在精髓是什么? 
  时至今日,中国是否已经有了重建圆明园的金钱和工艺? 
  女朋友土耳其人,说成吉思汗是土耳其人,请教如何与她对线? 

前一个讨论
中产阶级靠家庭资产收益过日子会再出现那些80/90年代期望靠10万银行存款利息过一辈子的悲剧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10月31日韩中决定“复位”两国关系?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