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推恩令那么高明和成功,后面的朝代怎么没有沿用?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推恩令”是为“郡国并行制”系统提供的技术补丁。

汉朝之后,哪来的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针对的是汉初实封诸王坐拥地方军政财权一把抓,威胁太大,于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把省级、地市级的诸王分成县级,再采用罚酬金等运动废掉一部分削减一部分,导致坐拥十几个、几十个县的诸王最后变成了负责一两个县土地爷——这跟明清孔家世袭曲阜知县差不多了。

所以推恩令是个不错的制度,推恩宗藩也是好政策,就像咳嗽吃甘草片一样,对症下药。

可问题是,郡国并行制在魏晋就给废了,魏虽然保留了国的区划,可宗王实际上并不是实封,也就空有个爵位,没有管理封地的权力。同期的蜀汉也保留了国和宗王,可蜀汉的宗王也没有就藩治国理政,东吴干脆就没有国了——没有实封,要什么推恩?

西晋有鉴于欺负曹魏时连个过来帮忙的宗室都没有,于是恢复了宗室的军政财政大权,广置宗王,大嗣分封……然后就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亡了——还没来得及启用推恩令这个补丁。

东晋本身就是豪强推出来的,再加上老辈人八王之乱殷鉴不远,实封诸王也就寝了,虽然有出外掌权的宗室,不过一时变数,也就用不着推恩。南朝宋齐陈,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评论区说的宋齐多有宗王出镇荆州襄湘州,此皆为事而不为制,既然不是制度缺陷,也不应该用制度去弥补。

萧梁除外。

梁武帝不知是多吃了二斤奥利给还是怎么着,脑仁给塞了,搞出一堆实际掌握地方权力的儿子,什么武陵王豫章王湘东王之类的,结果儿子们就看着自己饿死了。这是推恩令有必要重新启用的年代——然而身死国灭,也就不用启动了,再说,你总不能指望萧方智去推萧詧的恩。

然后实封诸王就真的没了。

元朝的时候,宗王实封2.0系统上线,曰宗王出镇制。然而此制下的宗王一没有地方行政权,二没有辖区内食邑封户的税赋权——五户丝可能离着你的封地几千里,比如鲁王封地在赤峰,五户丝投下在济宁。

这样的宗王你说他是实封那真是抬举他了,也就是个高配版的总兵官。所以元朝出镇宗王出了出镇漠北的(比如泰定帝),除了大朝时期封的早期东西两道诸王(比如东道的乃颜、西道的阳翟王)还能搞个新闻,其他的也就是在红巾军起来之后才有了存在感,比如江淮的镇南王,比如云南的梁王,比如六盘山的豫王……很明显元朝境内的宗王不需要推恩,或者说,需要推恩的是西道诸王也就是金帐、察合台、窝阔台、伊儿这四大兀鲁思汗国,他们需要接受推恩令的感化——可你元朝何德何能推恩他们去?

明初也用了这个实封2.0系统,效果嘛……有目共睹。洪武没必要推恩,建文自认为比皇爷爷聪明,自创了血腥削藩法并成功把自己削去了非洲(大雾),永乐……永乐直接卸载这个系统了,还用得着推恩?

再说了,明朝的宗室问题,前后是两个问题,靖难之前是人太强,靖难之后是人太多。然而这俩都不是推恩令可以解决掉的,他们得的不是咳嗽,甘草片没用。实际上,明朝靖难之后宗室太多这事的解决方案就是削俸+严封+放籍,在朱元璋制定的宗藩制度基础上,亲王郡王俸禄本米视公折俸视侯,无子则国除,长子袭封,余子得封,亲、郡之外宗室仅予将军、中尉封号,不领俸禄,不给田产,支出概由其王府自给,允其自谋生路,不限经商做贾、置田为业、科举为官、从军报国。——这一套不是一个推恩令就能解决掉的,甚至是恰恰相反,汉朝推恩令是一生二二生三,明朝需要的是三减二二削一的收恩令。

清朝宗王?那是人八旗的家事,轮得着你来瞎琢磨?双手捧朝珠、低头看二纽,少说话、多磕头就是了,别问那么多,主子爷圣明着呢,用不着你帮忙治国。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可能不用呢。

当然会用,而且广泛推广,大力应用,手段更加隐蔽高明,不叫“推恩令”,也不限于只用在本朝的皇族子弟。

比如说明成祖靖难之后,他担心其他藩王也效仿他,走武装夺权的老路,所以他也搞削藩和分封,尤其是那些他认为对他有威胁的藩王

比如说辽王朱植。

朱植原来的封国在辽西,靖难时,朱植不帮朱棣,反而听从建文帝的诏旨,走海路回南京。朱棣记恨朱植。

靖难成功之后,先是把朱植的就藩改为湖北荆州,然后大肆分封朱植的儿子做郡王,还鼓励这些郡王举报他的老爹。

朱植的第三子朱贵燮和第五子朱贵煊,为了讨好朝廷,都举报过自己的亲爹有异谋。

此外,对于一些大藩,比如秦王朱樉的子孙、晋王朱棡的子孙,明朝朝廷都热衷封建其子为郡王,(而且经常有异地封藩,就把这些小郡王在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去,让他们和父亲之间难以联系)

小郡王无子或稍有不法行为,朝廷就除其国。

比如辽王朱植的第三子朱贵燮是远安王,这家伙先为了自保,向朝廷举报他亲爹“有异谋”,父子关系破裂。等辽王死了,朝廷又以他不奔丧的行为作为借口,指责他不孝,把他废其为庶人,除了他的国。

这不就是升级版的推恩令吗~

看看《皇明盛世述》里面是怎么说的:

隆庆、万历之际,宗室繁衍,可谓极矣。宗伯苛为革削,司寇严其条禁,以故时损时益,而其见在者余得而志之。
共郡王二百五十一位,镇、辅、奉国将军七千一百位,镇、辅、奉国中尉八千九百五十一位,郡主、县主、郡君、县君共七千七十三位,庶人六百二十名。而未封未名者,与齐府之庶高墙之庶皆不与焉。

明朝对宗室子弟的分封,这个体系比汉朝的退恩令更加的细致完备。各地封藩的大小藩国不仅在削藩中已经丧失对中央的威胁,而且对宗师的等级更加复杂~



而且明朝不仅对皇族有这套手段,对少数民族羁糜卫所也用类似的手法。

1、建州左卫凡察、董山争权,都向明朝告状。明英宗当和事佬,又给了董山新的印信和敕书,从建州左卫立再分出一个建州右卫;

2、海西女真哈达首领王台,有“龙虎将军”和两个“都督”头衔。王台死后,诸子争权,明朝又来调解,把三个头衔分给王台的三个儿子,每个儿子各占一座城寨,互不统属,哈达部一分为三.

3、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官时,为了遏制努尔哈赤崛起的势头,有意亲近舒尔哈齐,加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都督,让自己次子李如柏娶舒尔哈齐之女,双方结为亲家,故意拔高舒尔哈奇的地位,鼓动舒尔哈奇摆脱努尔哈赤,另起炉灶

…… ……

这些虽然不叫推恩令,但是其用意和手段,和推恩令都是类似的

明朝遏制女真这三个例子,除了最后一个因为努尔哈赤迅速囚禁舒尔哈齐,没有成功以外,另外两个都很成功啊~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相关话题

  为什么西藏农奴社会时期没有出现其他地区类似的对抗奴隶制的斗争和英雄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视死如归的人物? 
  作为历史上海军强盛主导而骑兵规模有限的国家,为什么英国在马术运动上领先于运用马更多的其他大陆国家? 
  如何评价《枢纽·3000年的中国》这本书? 
  汉武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梁武帝佞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 
  同样是光复汉室,为什么刘备刘禅父子倍受赞誉,而刘渊刘聪父子遭人诟病?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是为什么? 
  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中国第九兵团约15万人没有吃下美国陆战一师是真的吗?为什么? 
  假如拿破仑希特勒不进攻俄国,而是在之前占有的领土里大搞建设,十到二十年后可能形成什么样的局面?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以另一地名为参照取名的县市?
下一个讨论
呼保义啥意思?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