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冠肺炎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第4页

                       

user avatar   Vicky.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区回忆录。2月18日。

来武汉的第十二日。晴。

这个话题我觉得非常好,充满了力量。好几天没更新了,是因为真的太!忙!了! 目前新病人的收治工作逐渐放缓了,但原有的重病人病情却越来越波澜,原有的排班已经打乱了,随时有可能备战上岗,回酒店洗漱完毕蒙头大睡,直到电话催着来上班,工作强度比来的时候大多了,我们管这个阶段叫做“重症攻坚战”。怎么说呢,也是个好事,就像爬坡在最接近顶点的时候那种艰辛感,但是你看到朝霞顺着顶峰照在你的脸上了。

昨晚又是一夜未眠,在这里条件还是有限,十八般武艺展示了不到三成,但是也基本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工作,血液净化、有创呼吸机、搭临起,都顺利而且自然,唯一不一样的是,笨重的防护设备依旧是个挺大的麻烦。重病人越来越多,抢救病人时候多层口罩带来的窒息感会更强,昨晚一个护士在抢救的时候用力太大,后来拼命呼吸,发生了呼吸性碱中毒,手脚麻木站不住,恶心、呕吐,在污染区就晕倒了,不敢给她脱防护设备,只能赶紧扶起来,让她平静了一会,才慢慢起来自己去缓冲区。

已经一周没有死亡患者了,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守住这些重症病人,别的什么都不想。由于上班已经完全乱了时间,我们拿到了一个电话,说是随时可以接送上下班,后来才知道是车队的志愿者,分布在不同的酒店。有时候抢救病人,一晚上好几个电话接送,这电话打的我很不好意思,但不管凌晨几点,我们的师傅都是秒接,给我们说,让我们在暖和地方等着,等他车开到,我们再出门。我们问他风险这么大,为什么做志愿者。他说在家急死人了,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来当志愿者,看到我们陆续来支援了,心里才踏实下来。真的很感动啊。

要说积极意义,其实我还来不及想,但昨天有人问我,疫情过去最想做什么,其实,我就想找个休息日,坐在咖啡厅从大大的落地玻璃看外面的太阳照到的花花草草,人来人往的,看着就够了。这在以前,坐在咖啡馆发呆,是我多么“嗤之以鼻”的一项活动啊。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积极意义谈不上,经验教训是很多的。

1、湖北和武汉市的问题。

在中国,有过2003年的教训,本来是很容易采取正确措施的。

香港在1月3号,就风声鹤唳,对武汉出来的人测体温。

作为经历过2003年SARS的人,仅仅靠武汉公开的信息,我就在1月3号,就说把接触到患者的人关个宾馆隔离,花不了几个钱,影响很小。我取消了一个1月7日北京的旅行,因为武汉人可能去北京,不冒险了。

而事后了解,武汉市当时掌握的信息真是一把好牌。

12月底,强大的实验室,已经分离出病毒,已经识别这是类SARS的病毒,而且不止一家,这个科技力量比2003年强太多,2003年是4个月后,从广州带样本去北京才分析出来。

有这个检测,才有李文亮医生的所谓谣言发声。

12月已经知道大量非海鲜市场病例,1月初已经有医务人员感染,这种人传人多么危险?

按照2003年的经验,武汉至少应该发布消息,要求居民戴口罩防护,避免群体聚集活动。

2003年已经证明过了,高风险传染病危机优先级高于维稳和经济。

2003年已经证明,对于传染病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范。

为什么各地在1月23日迅速就能行动起来,在500万武汉人出来的情况下,各地都保证了线性增长。没有爆发。

因为这些作业,各地政府在2003年都做过,大家知道病毒怎么传,怎么防能防住。

本来,武汉在2020年1月初,在武汉采用各地的防控措施,这次疫情只是一个小疫情。

1月3号左右,香港高度警惕之后,已经有理由各地学香港。

武汉采取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防控措施。

1月3日,大约只有几十个病例,几百个感染者,所有密集接触者监视起来,不过上千人。武汉自己带动员力量足够。

武汉动作快点,1月17号,就已经防住了。春节前疫情基本就结束了。

在1月23日封城以后,武汉的很多措施也有问题,浪费了不少时间。

医疗不足是客观事实,但是居家隔离造成大量家庭感染。

中国的体制,本来应对危机是非常高效的,但是决策者的水平很重要,到了一定级别乱决策,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水灾,火灾,传染病,这是一个级别的东西,这次全国性的教训,会让决策层对危机决策更加警惕。

实际上,2003年SARS之后,中国在传染病防控是一些提升的,这一次只是湖北武汉决策不行,其他地区还是可以的。

2、医疗系统的问题

这次公共卫生事件证明,医疗决不能走完全商业化的邪路。

现在虽然有莆田系,但是主要医疗力量,还是体制内的。而出现公共卫生事件,能用得上的,就是体制内医疗力量。

如果,商业化医疗力量是医疗的主流,这次疫情就会是一次巨大灾难。

医疗商业化的歪风,一定要制止。

不但医疗要体制化,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也要体制化。不止是国有企业,而是要有国营企业的概念。

有强大的公共医疗,保证公民基础健康。

把商业医疗限制到高端消费上面去,整形,不孕不育这类不治死不了的人病,可以让商业医疗去发财。

让想发财的药厂,去做蛋白粉、葡萄籽这些保健品。不吃死不了的人东西。

救命的、治病的药物,医疗器械,要像生产武器、纸币一样生产。


3、科研的问题

科研力量强大是好事,但是科研应该尽可能实用化,向解决问题去倾斜。

SARS已经17年了,为什么美国人去研发冠状病毒的药物,中国这边不到了疫情出现,不去筛选化合物。

不止是冠状病毒的问题,丝状病毒,各种各样的病毒多了,科研力量花很多钱到论文KPI上是有问题的。

应该找到机制,把钱花到能解决问题的研究上面去。

怎么治病、怎么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怎么生产更好的材料,怎么制造不能制造的东西。

科研应该为生产和竞争力服务,让在这方面做出成果的科学家功成名就,经济优越,生活舒适,社会地位崇高,家族荣耀。

而不是让论文KPI主导,让进口昂贵设备,把论文发到国外期刊上的研究人员吃香喝辣。


4、经济的基础问题

钱在和平时期很重要。而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工农业生产能力,物流交通运输能力,信息化水平都是战斗力。

现在,各地GDP考核,往往愿意搞一些金融、互联网、资本运作,来钱快的东西。

各路人马也愿意搞个概念,包装去上市圈钱,市值多少亿美元。

而真正国家的实力,还是扎扎实实的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物资储备,组织动员能力。

有钱,可以从海外买口罩运回国内,而真正能解决问题是国内的口罩产能,产能不够,汽车厂可以造口罩,只要上游有材料,而上游材料也是国内产业链控制,这是世界工厂的好处。

有原料,或者能控制原料,有从石油、棉花、矿石到N95口罩成品的生产能力,这才是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的发展,第三产业要吸纳就业,但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绝对不能扔,世界工厂要一直做,只是可以从有人工厂做到无人工厂,人工智能工厂。


5、社会组织的问题

中国一直有强大的社会组织,但是最近这些年,随着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有一定弱化。

到了这次疫情,虽然社会基层组织依然有强大的力量,但是相比以前有所弱化。

社区工作人员,并不了解社区居民的情况。居民之间也缺乏互相了解。

曾经,中国的城市的每一个宿舍区的所有人都互相认识,每一个村的所有人互相认识,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组织起来。

而现在中国以商品房为主的城市,这种组织已经非常淡化了,业主委员会没有以前街道居委会的组织能力。

实际上,由于微信等科技手段的进步,重建基层社会是比较容易的。

这次疫情过后,如果能加强基层建设,政府主导,小区为单位,建立居民的密切联系,彼此互助。重新建立80年代那种和谐密切的社区关系是有可能的。

一个小区,互相帮助,孤寡老人有人照顾,孩子有人帮助照看,治安群防群治,日常互相帮助。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可以组织起来。重建有战斗力的基层。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中国在1月20日之前,尤其是1月以后这20天的行为,让许多人看到,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改革无止境,认为因为厉害了我的国所以就按照现在这样子发展就可以的想法,应该省省了。还这么觉得,那就是蠢。


2.日韩等国目前及下一步的情况,也揭示了我国制度到底优越性在哪里:能够更重视下层人生命,有快速反应的工业、基建等能力,有极强的社会组织能力,这些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以,认为中国需要改革,但是到现在还觉得西化是改革方向的公知思维,不仅是蠢,且坏了。


3.更加理解防疫且明白早期防疫的意义。防疫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人们的重视程度上,扁鹊什么时候都被重视,但扁鹊他大哥总是被忽视。现在回头看,武汉党委政府有很大问题,但是,如果武汉党委政府在12月底1月初就实行一些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被耽误时间的春运旅客会不会骂武汉?众多靠着春节大赚一笔的文旅项目相关的人会不会大骂武汉?很难说。但是有了这次教训,全民防疫意识提升,客观上就会推动前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再有类似情况,前期较小损失能得到大家认可而不是嘲笑,才能让后面的大损失避免。


4.此事以后,我国对于官员的“作为”问题考核会逐渐有一些变化。“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和“一作为就有乱作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会找到一个比过去更相对折中的方案。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次非常好的压力测试。


在此之前,很多东西我们是心里没数的,是不清楚的。这次疫情以后就有了基本的底数,可以做到大致上的掌握,也为改进完善提供了一个参考。


比如,都说我们有全产业链优势,但这是按照正常时期的状态安排的产能。那么应急状态下产能够不够,怎么调配规划,都是不知道的。


再比如,都说经济稳定性增强,发展后劲很足。那么到底有多稳定,能够经历多大的考验,多大规模的事情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稳定,也是不知道的。


这次疫情会给出一个相当明确的答案。




升平日久,很多东西不搞清楚是不行的,要么盲目乐观,要么盲目悲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道理很简单,人人都懂。


然而真要搞这么一次测试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背景威胁,规模小了大家都嘻嘻哈哈不当回事,规模搞大了既无必要,又惹得天怒人怨的。一次算得上真有威胁的疫情,刚好充当了测试的背景威胁,没有人嘻嘻哈哈,至少有杜绝嘻嘻哈哈的理由,也不会搞得天怒人怨伤筋动骨。


中国下一步的挑战还有很多很多,远远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一次测试当然有成绩,也肯定会有“错题”,错了丢分不要紧,怕的就是平时总以为自己是学霸,一次大考下来连渣都不是,这就非常尴尬了。高考前都还要组织那么多次测验呢,靠谱的学生上考场之前大概就知道自己能考多少,不靠谱的才会指望着考场上人品爆发。


可以说中国的“高考”还远没有到来,然而以前对很多东西是心里没数的,当整个社会进入战时状态的时候,上上下下是没人真的清楚的。真正经历过战时状态的人,都是垂垂老矣,也无法掌握现在的社会具体会是什么样子。


就这样拖上考场,不说一定会失败,至少要吃大亏,手忙脚乱是肯定的。




这次疫情的积极意义就是揭露了问题,也确证了很多实力。揭露的问题就是“错题”,确证的实力就是“得分”。


需要品读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得了多少分?在地球这个班级里,到底能拿多少名次?


测试还没完,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仅就已经做了的题来看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丢分的地方也不少,还是很能打的。很多人都说2020年不太平,年头不好,实际上2020年真的只能算是稀松平常,比这年头不好的时候多了。2008年怎么看都比今年还夸张,年头到年尾就没有消停过。然而目前来看,测验成绩要比那年好不少。


至于好多少,那就见仁见智了。测试结束的时候,最终分数才能揭晓。到时候自然有的人呢对此感到满意、放心,有的人对此如闻噩耗、如听丧钟,至于到底都是谁,这是真正值得玩味的地方。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对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几时修得同船渡,几片叶儿顺水流?

几张机枢织罗网,几条虫儿闹寰球?


user avatar   yuan-p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少人学会了做饭。


user avatar   xin-20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冠疫情与其说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不如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彻底的戳破了西方神话。使我们更自信的思考自己的未来。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事实证明,世界是命运共同体,还是普世价值,民主高于一切。我估计除了美国和WW,

其它国家都想明白了。


这才有东南亚国家一致支持,才有捐100欧元的小国家,有来自战乱叙利亚捐助,的现在看中日韩不通力合作,后两者日子很难过。

先是全世界向中国支援口罩,物质,一但中国转入特殊时期,开动全力生产力抗疫物质,药品,以及全国动员。 未来必须是向世界投桃报李,大家通力合作,这就命运共同体。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久没有进入战时状态。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稳定和发展是亘古不变的。

所以此次也是暴露问题的时候:

1,实战练兵。行的上,不行的下。有问题的有隐患的,暴露出来,修正。

2,对于消费主义和透支消费的,巨大的打击。

3,有利于在部分产业去掉无效产能及中间的纯消耗环节。

4,大数据和智慧产业的布局会加快。

5,对金融投机的警醒和对第一第二产业进行升级的促进。

6,对很多人进行强制性戒除:无效社交

7,警醒年轻人世事无常,有警惕心。

8,暴露社交圈中的无良人士,有利于鉴别人品。

9,强制普及卫生习惯。

10,证明举国机制、国企的必要性。

11,证明扎根基层的高度重要性。


user avatar   ojuff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现在心中的不满,可能就是改革方向。

但具体怎么改,什么时候改,改成什么样子,不是由你我说了算。

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很高,但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有些东西,有些原则和根本性质的保障是不可能变动的。

——————————————————————

某些人的玩忽职守、低能治理能力是得到了更充分地暴露,但是怎么选拔?怎么监管?怎么问责?

这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们看到了目前医疗资源的缺乏,看到了医疗物资在紧急时刻的紧缺,看到了经济结构的部分不合理,看到了并没有全民富裕,看到了防疫机制的失衡和落后,看到了部分监管、检验的不到位,看到了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黑点.......

这些东西,不是疫情之前就没有。

一直都存在,只是更加充分暴露。

我个人是相信高层的智囊团的智慧和眼界是远超我们普通平民百姓的,主要是看他们想不想改,愿不愿意改,怎么改。

—————————————————————

虽然疫情中暴露了问题,这些问题后面的解决可能也会成为积极因素。

但是代价确实太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

但是我同时也看到了大部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团结和温和:

大部分人听从政府安排,不出去乱跑(如果还有特别多人出去乱晃,那真是真的灾难)

很多人持续维护政局稳定,不想天下大乱

很多人自发捐款、捐献物资,

这个国家的凝聚力还在,还有很多人是相信组织可以力挽狂澜的。

虽然有抱怨、虽然有骂声、但大多数人的本质还是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疫情防御战争,是我个人从小到大第一次经历如此大规模的全民动员,没有哪一件事儿让我感受到整个中国的如此巨大的团结一心和凝聚力。

人民群众,大多数是善良的,

他们没有什么政治理想,

他们没有什么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他们只是想过好生活的小老百姓。

他们一辈子很听国家的话,

他们不会起来唱反调,

他们也盲目信任导致生活很苦过。

但他们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相信。

官方做过错事没?

做过!(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从未做错过事)

该不该道歉?该!

怎么道歉?

怎么改正?怎么改革?

一切的一切套落实到:

为人民服务!

是人民公仆!

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

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好了,他们的健康、医疗、财产、住房、食品、空气、水源、居住环境、教育等等方面,才是政府要注重的。

你让人民都过好得比较好了,哪里还跟你闹呢?

这是我和一部分人的幻想的积极意义,就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去处理了,此时此刻,我是相信的,具体如何,拭目以待吧。

只是我个人接触的老年人喜欢说:

现在的日子好啊,你们好好珍惜。

当然,历史滚滚向前,希望越来越好。

改革会有千难万阻,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更是要团结一心,不能被人乱了方寸!海外部分人士挺开心,还有部分的反对派,他们很想中国大乱,他们就有机会了。

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指责的要指责,

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也该铭记,要辩证来看。

具体最后怎么改,这个要看客观事实,不是你我这写小老百姓可以看得清楚的。


作为普通老百姓,你说有啥积极意义?

我实话实说了,我觉得存一笔钱,或者某种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硬通货,可能会让自己有更大能力躲避未来的风险。

如果快速敛财,那就更一步陷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那就更难自主和自由了。

也许,人生就是一场苦的修行吧。

众生皆苦,老百姓更苦,

兴,百姓一般苦,乱,百姓相当苦。

先稳住,再谈其他的大方向,也许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共识吧。


user avatar   li-wen-fe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冠肺炎对我们的损害已经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冠肺炎让我们死亡了3000多无辜群众,死亡了几十个医护人员,几千医护人员感染,8万左右的感染人数。武汉封城,千万级别大城市封锁,全国人民都没有过好2020年春节,经济影响肯定巨大。

以上都是新冠肺炎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在负面影响的同时,它也揭露了很多问题,同时解决了很多问题。国内的就不讲了,讲讲国际影响吧。这场新冠肺炎,我们等同于开展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包括各种战略物资的转运、支援人员的迅速转移、军方的各个动作、巨额经济投入.....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让世界见识了我们的实力,虽然代价是惨重的。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不可能被战胜的,敌人不行,病毒也不行。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保护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国家,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要心存侥幸。

从医学角度而言,通过这次战役,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也会有改进,包括传染病处置制度、各种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手段等等,都会进行一次重大的更新,促进医学进步。虽然代价是惨重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医患关系。方舱医院全部倒闭了,群众和医生都欢呼雀跃,为什么?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这些费用都是国家在兜底,群众只管看病,不用出钱。医生也不需要理会费用,只管看病。这才是最和谐的。但回到现实生活中,目前是还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战役过后,医患关系会不会改善?大家见识了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骁勇善战,会不会对医护人员多一分感动?希望如此吧。

医护人员其实都是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的(个别不负责任的医生除外,哪里都有不合格的人)。下面是我们前天写的一个文章,跟大家分享: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武汉同济医院,一名67岁的危重病人出现炎症风暴先兆,27岁的上海医师魏礼群在对他进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

魏礼群瞬间崩溃痛哭,迟迟无法释怀。同事们一直劝导,也难以平抑他的悲伤。他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

隔着玻璃,同事们为他举起了一张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着:

“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据了解,魏礼群是上海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是一名麻醉科医师。

看到这里,不由得感到心痛,难过不已。67岁的病人,平时身体可能棒棒的,如果没有这场瘟疫,他可能还会活20年。但瘟疫就是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亡。病人是不幸运的。魏医生的难过,不是医者无法感同身受。尤其是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我更加是切身体会过这样的痛苦。

这件事勾起了我痛苦的记忆。

2年前,一个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60岁左右男性病人转入我们科,当时患者情况还可以,经过充分评估后,没有给他气管插管,只是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无创通气,就是在口鼻上盖面罩,然后呼吸机往面罩里面打氧气。

患者当时还是清醒的,他很紧张,焦虑,转下来后他扯开面罩,问我,能不能熬得过去,儿子今年底结婚,我必须在场。

当时我在看他的动脉血气,他突然这样问我,我呆住了。但很快我就反应过来了,告诉他,肯定能熬得过去,这里是ICU,我们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你肯定能过关,不用担心。

我望着他,见他眼里满噙泪水,我当时还跟规培的同学说这是二氧化碳潴留的后果,球结膜水肿,很典型的体征。等我转过身后,我才瞬间觉得心酸不已,这哪里是二氧化碳潴留啊,这分明是患者哭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眼下这个劳碌了一辈子的粗汉子是真的哭了。

他是害怕了,也是恋恋不舍。他儿子今年底结婚,他想活下来。他想活着看儿子成家,想抱抱孙子。这是多么普通的事情啊,但此时此刻,于他而言,就是奢求了。

我出去跟家属沟通病情,坐在我对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患者妻子,一个是患者儿子。儿子戴着眼镜,很斯文,年纪与我相仿,但他是晚婚了。

我告诉他们,如果患者病情加重,随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插不插。我问他们。

插,病人儿子结果知情同意书,毫不犹豫签了名。

我接着说,气管插管是有风险的,很多风险,但其中有一条是必须特殊指出的,有极少数患者在插管过程当中会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当然,一旦发生我们会立刻抢救,如果你们能接受,就签名。

我必须刻意指出这一点,因为这样的事情我已经遇到一次了。已经有过家属不理解而闹事情,所以我必须提前把风险告知。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病人妻子口唇震颤,问我,心跳呼吸骤停是不是死亡的意思。

我点了点头,说是的,就是死亡的意思,但如果真的发生,我们会马上抢救的,至于能不能抢救回来,我也不敢保证,只能说全力以赴。而且,如果他真的需要插管的时候,如果不插,他也会死的。插管能活下去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他们自然是同意的,所有的操作,只要是救我爸爸的,我都同意,都签字。他儿子表态了。

我很感动,平日里他们肯定是幸福团结的一家子。

那天晚上,我夜班。

事情来了。

患者白天情况还行,凌晨1点,突然憋气了,整个人非常焦虑。护士喊我到床边看病人的时候,他的血氧饱和度掉到了80%,心率快至120次/分。

经过快速判断,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衰,当然,也有呼吸衰竭。此时此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必须果断出击,给他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不管是心衰,还是呼衰,呼吸机都能帮到他。

关键是,为什么患者会突然发生心衰。有没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目前没办法证实,此时救命要紧。

我让护士帮我准备插管物品,同时紧急拨通了家属电话,告诉他病人目前情况加重,在处理当中,要插管,我让家属先过来医院再说。

挂了电话后,我飞奔到患者床头。此时护士已经把插管相关物品准备完毕。

患者意识已经模糊了,这是严重缺氧的征象。虽然我们把氧浓度调了最高,但效果并不好。


时间真的不多了。我必须争分夺秒把气管导管插入他气管,马上接上呼吸机,才有回旋的余地。

我跪在床头,左手持喉镜放入他口腔,顺势深入,直逼近声门。

声门暴露了!这是成功插管的关键。太幸运了,这个病人声门暴露很简单。

就在我右手拿起气管导管,准备伸入口腔通过声门时,护士喊了出来,李医生,患者心率开始慢了。听得出来她很着急。

心率慢更加是危重信号!这是患者缺氧最后的警报了!

我虽然有紧张,但还是沉住气准备把导管插进去。

就在我导管靠近声门时,护士喊,李医生,心率0次/分了,停了。

当时我听到护士这一喊,脑袋嗡了一下,天啊,这进展也太快了吧。同时我也感觉到患者心跳停了,因为患者的声门和会厌都突然停止不动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导管置入再说,这是我当时脑海唯一的想法。

成功置入气管导管!

几个护士分头行动,一人迅速把呼吸机管路接上,呼吸机开始打气。另一个护士马上开始胸外按压。

我退了出来,才发现患者已经脸色惨白。

心跳真的停了。

赶紧推肾上腺素。

几个护士都是老兵,场面虽然紧急,但大家忙而不乱。任务明确,有人推药,有人胸外按压。我以为经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接上呼吸机后,患者会能短时间恢复过来。

但我估计错误了。

按压了将近5分钟,一点好转的趋势都没有。

患者瞳孔散大了。

此时二线医生也赶了过来,协助抢救。

但没用,最终我们永远失去了这名患者。

病人儿子匆匆赶来后,我不得不跟他汇报了这个噩耗。

那一刻,我真的很拒绝去告知这个噩耗。患者虽然病情重,但按照预计来看,还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亡的。越是意外的东西,越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很努力地想治好他,我也很努力的想让他实现他的愿望,看着儿子成婚,抱抱孙子。但我们失败了。而我们的失败,就是一条性命。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我跟患者儿子说,我甚至不敢抬头看他眼睛。刚好我鼻炎发作,说话有点鼻音。其实我没有哭,我已经不是那个看到病人死亡了也会跟着哭的自己,但心里难过的很,见得再多,都不可能麻木。

病人儿子很悲伤,但很通情达理,反过头来还安慰我,说辛苦医生了,我们都早有心理准备了,实在不行我也不想我爸走得太痛苦。

听到他说这句话,我鼻子一酸,才真的想哭。

但我还是忍住了。

疾病就是这样,意外总会太多。有些意外是人为的,有些意外是没办法预先知道的。后来我们仔细分析患者出事的缘故,还是考虑突发心梗或者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由于没有尸体解剖,没办法确认。是不是早点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就好了呢?也不好说。

文中一开头,魏医生给新冠肺炎病人插管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不回来,死亡了。这对他的冲击是巨大的。医生的责任就是救人。但当医生眼睁睁看着病人在自己手里流走掉,尤其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自责、痛苦都是难免的。

这次疫情当中,不少战友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繁重的工作压力,巨大的体能消耗,面对未知的可怕病毒,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心理有结也是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国家才呼吁要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疏通。

毕竟,我们也是血肉之躯。

所幸的是,疫情态势越来越明朗。重症、危重症患者一天天减少,这当中自然有死亡的,但也有很多是转为轻症甚至是治愈出院的。在我们国家强大的集体能力下,在我们各自岗位不懈努力下,我们就要迎来全面胜利了。

魏医生,坚持住,过了这一关,你会是一个更加优秀的战士!




                       

相关话题

  台湾目前疫情真实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瞒报的现象? 
  如何看待日本拟收取“新冠病毒复兴税”? 
  如何看待网传丹麦学校儿歌称「病毒来自中国」,随后道歉?是真的吗? 
  是否有证据表明新冠肺炎将大概率导致渐冻症? 
  3月2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5例,河南新增本土病例1例,目前的防控形势如何? 
  如何评价张维为教授不支持中国援救“美国新冠病毒疫情”? 
  菲律宾马尼拉紧急封城,往返当地所有交通将暂停,目前菲律宾防治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B站观视频工作室 马前卒督工睡前消息108期:俄罗斯疫情,黑龙江中俄边境疫情,医疗市场化? 
  如何看待公众号“远方青木”在公众号上传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 
  如何看待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称中国对进口商品病毒检测为「贸易限制」,并要求中国「停止检测」? 

前一个讨论
美国出生的华裔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呢?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东西是只有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的?





© 2025-01-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