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第2页

              

user avatar   han-guo-bing-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先楚力排众议收复海南岛,使中国避免了出现“两个台湾”的悲剧。

1950年4月,身为四野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的韩先楚执意要在谷雨前发起海南岛登陆作战,当时金门失利的阴影正重重的笼罩在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心头,倔强的韩先楚把自己的意见直接捅到了中央!

为此,邓华专门前来审查韩先楚的作战计划.韩先楚认为如果在谷雨前的五天内(4月20日前)再不发动海南岛登陆作战,攻打海南岛就要往后再拖整整一年!

因为我军渡海工具基本上是没有动力的风帆船,非得依靠谷雨前的季风过海不可,韩先楚决意发起海南岛登陆作战,他打电报给中央:"如果兄弟部队43军没有准备好,我愿亲率40军主力单独渡海作战"。

韩先楚知道自己立的是或者胜利或者死亡的军令状!他比谁都清楚金门失利给我军带来的震撼,他清楚现在连四野最能打的"旋风纵队"的战士们心里都在犯嘀咕,那些如狼似虎的将士们在流传"革命到底革到海底","今天咱吃鱼。明天鱼吃咱"之类的泄气话,连他的参谋长宁贤文都用大石砸脚自伤以逃避渡海作战!

谁都没怕过的虎贲之师40军这次心里发虚了,金门那个隔大陆只有几公里的屁大个小岛都没拿下来,现在要攻打的是远离大陆100多公里的中国第二大岛!

基于对战争天才韩先楚的信任,他的海南作战计划被批准了!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一代名将韩先楚置个人生死和军事荣誉于度外,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冒着丧师琼州海峡的极大风险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


4月17日凌晨三时,40军在用木制风帆船战胜国民党炮舰拦截后,胜利抢滩海南临高角,开始冲击国民党滩头阵地,韩先楚随先头部队一起在敌火下涉水抢滩,一个连的战士急的冒着敌人炮火冲过来把他死死按在一块巨石后不准他再往前冲,用身体给他堆了一个人体碉堡。

当日凌晨六时,在北京总参作战室的聂荣臻打断一名处长的战斗报告焦急的问:"先楚在什么位置?"处长回答说已经上岛,通霄站在作战图前的聂帅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有这一句就够了!"韩先楚这样的统帅上岛就等于是胜利!

果然,国民党名将薛岳率12万众苦心经营一年的"伯陵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仅仅三天,被侵华日军惧称为"长沙之虎"的黄埔一期高材生薛岳就被经常写错别字的韩先楚上将撵出了天涯海角。

三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开出面挽救奄奄一息的国民党政权,人们这才知道将军的战略眼光。

如果不是他力排众议,用自己的一切做抵押,利用最后可以利用的五天时间打下海南,中国就将有两个台湾,从而将失去整个南海,更别提南沙、西沙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南比台湾更有战略价值)。

——转载《决战朝鲜》

作者:李峰

链接:m.baidu.com/mip/c/www.3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朝末期,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然后经过大规模的斗争和动荡,财富再一次分配,因此许多曾经的穷苦人都获得了一份财富。

第一代人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所以在这一代,大家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到第二代,第三代人,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得来的财富天经地义,那些被分了财产的人就是如今的自己,进而极力否定第一代人的所作所为。

然而殊不知,如果第一代人没那么做,不会有他们在这说话的机会。

这就是历史的一种循环。


user avatar   song-yu-hui-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百万人民解放军准备度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就在这个时候,几艘英国军舰横亘在长江边上,企图重演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对中国的强势干预。

1

1949 年 4 月 20 日,上午 9 点 30 分,扬州三江营附近水域。

三江营,因位于扬子江(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小夹江和太平江这三江汇入长江口处而闻名,历来为江防重地。

此时的三江营沿岸,战云密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共计 120 万人,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大家在等的,是国民党方面的最后答复。

1949 年 4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展开谈判,经过激烈的争辩和博弈,4 月 13 日至 15 日,双方代表团终于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而 4 月 20 日,是共产党方面给国民党的最后签字期限。

尽管国民党尚未给出最终答复,但外界判断和预测,国民党拒绝签字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4 月 20 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日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长江沿岸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的味道,一触即发。

而就在此时,三江营的江面上,忽然出现了一艘军舰。

「是不是美国人的军舰?」长江北岸的解放军阵地上,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于援助蒋介石的美国可能会干涉渡江战役,当时的中共中央军委是有思想准备的。

在渡江战役之前,美国在南京下关江面停泊着一艘驱逐舰,在上海的黄浦江上有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若干配合舰只。

不过,就在渡江战役准备发动之前,解放军总前委发布公告称,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解放军渡江时的交战区域。

公告一出,美国就从南京撤走了军舰。

那么,如今在三江营江面上出现的那艘大摇大摆的军舰,会是美国的吗?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间,他们为什么要进入明显的军事戒严区?

很快,沿岸的解放军部队发现,那不是美国的军舰,是一艘英国军舰。

2

这艘英国军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紫石英」号护卫舰。

「紫石英」号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闯入长江水域,可以说有点「阴差阳错」,也可以说是「有意为之」。

1948 年末,鉴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会打到长江流域的判断,在这块区域已经营多年的英国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英国皇家海军需要长江南京段到上海段的航行权,用以派遣军舰保护英国在中国的财产和公民安全。

要求一个主权国家出让内河通行权,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看来都是对对方的侮辱,但英国方面认为这并无过分之处:1858 年签订的《天津条约》早已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的长江上通行无阻。

虽然在 1943 年的《中英新约》中,国民政府已经废除了英国在中国内河通航的权利,但到了 1948 年末,在辽沈战役中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政府,迫切需要一切来自外部的支援——哪怕只是放几艘军舰做个样子。

所以,国民党政府立刻批准了英国政府的这个请求,只是要求英国军舰每次进入长江之前必须进行细节通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49 年 3 月 22 日,英国驱逐舰「伴侣」号开到了南京进行「驻防」。按照计划,一个月后,澳大利亚的护卫舰「渔港」号将来接班「站岗」。

但是,「渔港」号换岗的时间,恰恰在国民党要对《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做出最后答复的敏感时段内。出于对国民党的了解,时任英国驻南京大使史蒂文森做出判断:国民党很有可能拒绝签字。如果和谈破裂,就只有一个结局:打。

那么,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一艘英国军舰如果出现在共产党军队要大举渡江的攻击线路上,不是自寻死路吗?

所以,史蒂文森连发两封电报,要求当时的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暂时不要派任何军舰去替换「伙伴」号,以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梅登做出的回应,只是将本来应该去换岗的澳大利亚护卫舰「渔港」号换成英国自己的军舰。这艘军舰,就是当时停泊在香港的「紫石英」号。

4 月 19 日,「紫石英」号抵达上海。

就在「紫石英」号抵达上海前后,史蒂文森和英国驻南京大使馆海军武官魏伦先后各发出一份电报,意思基本相同:国共和谈很有可能破裂,中共将毫不犹豫立刻发动「渡江作战」。

但这些都没引起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的重视,在他的命令下,「紫石英」号按照原定计划,大摇大摆地向南京进发。

在梅登看来,「紫石英」号的航行是经过国民政府同意的。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共产党的军队,是不敢向英国军舰开炮的。

但他可能忘记了一点:1947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一份《中共中央关于不承认蒋政府一切卖国协定的声明》,明确表示自 1946 年 1 月 10 日以后,所有由国民党政府单独签署的条约和协议,「本党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负担任何义务」。

3

1949 年 4 月 20 日上午 9 点,「紫石英」号出现在了扬州东南方向的江面上。

那块区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预定渡江区域。

关于是谁先发现的「紫石英」号,有多种说法——在解放军沿江的阵地上,多个地点同时观测到一艘军舰出现,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按照第三野战军炮兵 3 团政委康矛召后来递交的报告,是位于三江营阵地的炮兵 3 团 7 连观察所先发现的,时间是 4 月 20 日上午 9 点 30 分左右。

此时,解放军阵地上的大炮响了。

根据后来英国方面提供的「紫石英」号船员的回忆,第一轮由解放军阵地上射来的炮弹,不是太近掉到了水里,就是越过军舰掉进了远处的江面。

很显然,这是解放军在鸣炮警告。

此时,「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做出了一个他后来应该后悔了的决定:将所有舰炮瞄准解放军的长江北岸阵地。

按照通行做法,如果你没有发起武装冲突的意图,应该将炮口归零,即上扬 45 度。

与此同时,斯金勒下令「紫石英」号全速前进,试图冲出这块危险区域——按通行做法,应该立即停船表示自己没有敌意。

很快,解放军阵地上的大炮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警告了。

中国和英国,在鸦片战争结束近100年后,再次上演了水上对决。只不过这一次,英国人的对手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这一战究竟是怎么进行并且结局如何?转载下面的知乎专栏,在第十节可以阅读全文 。


user avatar   fang-tie-sh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治通鉴上面细思极恐的事很多,这是本遍地都是智慧的书,是想上进之人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喝着茶,看着书,细细思量,不时感觉汗出于背,细思极恐!

在古代,这书是给皇帝看的。主编是丞相司马光。普通人看,一样会受益匪浅。千百年来,斗转星移,科技爆炸,唯一不变的是人性。看资治通鉴就是了解人性,这世界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读懂了人性,也就参透了世界的本质。

书里记载了无数帝王将相传奇的人生。他们的言论、行为都被记载成史。

资治通鉴记载了长达1300年的历史,如果理解透彻了,比不看史的人,就相当于多出来1300年的生活经验,如果生活工作中,因为利益关系,需要和这些庸人争锋相对,必然会有极大的优势,甚至是降维打击。

就算你看完什么也没学到,光是那种日月轮转、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对提升气质和大局观也是大有裨益的。认真看完之后,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基本气质还是有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看了17遍,普通人看个一两遍,在职场、商场、官场、情场等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都更不容易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更大成功。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玩的套路,都能在资治通鉴里,找得到对应案例。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

但不懂古文连故事情节都看不通畅,更别提理解人物意图,领悟通鉴智慧了,鉴于这种情况,我专门开了一个公众号,从不一样的角度讲解资治通鉴,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看古文,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我的微信公众号:读史悟道

从公众号搬了几段解读过的材料上来。

一.军神 吴起 是如何败于竖子之手的

《资治通鉴》周安王 姬骄 十五年(公元前387年)
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

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译文:吴起在魏国变法久了,很有成绩。魏相公叔痤的夫人是公主,他开始害怕被吴起取而代之了。

某幕僚对公叔痤说:“搞吴起容易。他确有能力,但自视甚高,受不了委屈,刚则易折。咱们可以盘盘他,您可以先跟魏武侯说:‘吴起是个人才,但咱魏国庙小,恐怕吴起这尊大神无意久留,您不如招他为驸马’。如果吴起没久留魏国的打算,肯定会拒绝赐婚,那样的话您就要早做打算了,绝不能让吴起为别国所用。”

同时这幕僚又对公叔痤说:“建议王上给吴起赐婚前,您先邀请吴起到府上赴宴,在宴会上交代夫人尽情的折辱您,吴起见识到了公主的刁蛮,必定会认为魏侯家的家教很差,也许会婉言拒绝王上的赐婚,到时候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公叔痤听从了幕僚的建议,吴起果然拒绝了魏王的赐婚。魏武侯开始怀疑吴起的忠心,但还不愿意完全相信,一时没有下定决心要处理吴起。 但吴起回府之后缓过神来,越想越害怕,觉得魏武侯已经动了杀心,于是连夜逃到楚国去了。

幕僚手段的高明之处:

1.无副作用,万一计划没有成功,不会对实施者造成任何反噬。

2.没有破绽,整个流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反常,无法唤醒人的警惕性。
丞相邀请官员是很常见的事情,皇亲国戚向君主做一个善意提醒也是理直气壮。而阴谋却包裹在这两件寻常事情中。

公叔痤并没有欺骗任何人,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称。魏王和吴起不知道这两件事,是感受不到阴谋的影子的。
这就是檀道济三十六计里,开篇就点明的:“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谋要隐藏在最常见的事情中,才容易得逞。

3.稳赚不亏,万一吴起真娶了公主,有朝一日,吴起凌驾于公叔痤之上。请吴起吃饭是主动示好,提议嫁公主更是向吴起示好。在吴起眼里公叔痤还是个厚道人,要是吴起真当了丞相,到时候公叔痤也不至于成为吴起心里的敌人。

规律总结:

先向领导报告某个人的心态问题,但空口无凭,还需要设计一个实验去帮领导验证这一心态。

另一面,诱导对方做出特定的行为来迎合那个实验,确证先前的心态猜想,毁谮工作宣告完成。

惜哉吴起,英雄不识权变,败于竖子之手,不亦悲乎?

二、荒诞故事背后,大多隐藏着合理真相。

《资治通鉴》周烈王 二十八年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

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译文:​成侯邹忌和田忌不和,有一天邹忌派人拿着十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

卜卦的人刚走,卖卜者就被邹忌派人逮捕了,并扭送到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解释不清楚原由,于是率领私兵进攻齐都临淄,要求齐王交出邹忌,当面对质。最终没有攻克临淄,于是逃往楚国避难。


解析:​这段材料记载了邹忌和田忌争权的故事。邹忌是齐国相国,还是个帅哥,《邹忌讽齐王纳谏》应该都背过。

田忌大家也知道,《田忌赛马》小学课本就有,同时田忌还是田氏齐国的宗室大将。这段材料,每次看到都觉得不对劲,可又说不清楚哪里不对,直到最近才略有感悟。


历史记载逻辑不通之处:

1.邹忌陷害田忌的手段太弱智。
哪个谋反的脑子宕机了,会当街算吉凶?连小学生都骗不到的套路,是怎么使一代霸主齐威王相信的?

况且占卜事件发生在马陵之战后不久。真要谋反也是战后,趁还没有交军队时谋反。

哪有军队在手不谋反,交了军权后倒想谋反的人?就算齐威王智商欠费,身边其他人就没一个清醒的吗?

2.田忌的反应太反常。
邹忌用这种漏洞百出的套路,去陷害一个,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宗室大将。如果田忌智商在线,难道不是应该和西晋时的石苞一样入宫解释吗?

为什么田忌要发私兵攻皇城?要知道没有正规军,想拿下皇城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齐威王和田忌的具体关系,但从齐威王两次把军权交给田忌攻魏来看,两人之前是有信任基础的。

3.邹忌的结局太诡异。
读过后续历史会知道,田忌没死,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知道田忌是被冤枉的,于是把他接回了齐国。
诡异的是,田忌回国后,邹忌并没有得到处罚,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好久以后,我才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田忌是个目无齐王、功高震主的权臣。

《田忌赛马》的故事众所周知,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赢了齐威王一千金。金子不是重点,齐威王不差钱。重点是田忌竟敢赢自己的领导,一点都不给齐威王面子。

到底谁是老大?现在的下属陪领导打篮球,都是防都不敢防,领导都是如入无人之境。田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太不把齐王放在眼里。

另外,对历史熟的朋友会知道,孙膑在魏国受害时,被庞涓挖了膝盖骨。是齐使把孙膑带到齐国。

可奇怪的是,这个齐国使者,把孙膑交给了田忌,而不是交给齐王。

也就是说,在使者回国汇报的顺序上,他是先田忌而后齐威王的。他到底是齐国的使者?还是田忌的使者?

由以上两点判断,田忌是齐国的权臣。
不说是齐威王的曹操霍光和刘裕,最起码也是齐威王的邓鸷。
齐国不是齐威王一个人的齐国,而是田氏齐国,而田忌,就是田氏贵族推选出来掌军的代表人物。

他是宗室领袖,军中宿将。他有绝世军师孙膑的辅助,他三战全胜,把中原霸主魏国打成齐国小弟。可以说是威震天下了。

一个眼里没有王的宗室大将,拥有横扫天下的声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携不赏之功,很显然,田忌功高盖主了。

他有了谋反的能力。不管有没有谋反的心思,齐威王都必须搞掉田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要田忌倒台的是齐威王,邹忌只不过是台前的一颗棋子,齐威王才是幕后主使者。​

是齐威王指使邹忌做局陷害田忌,而田忌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一切。所以不管田忌开始时怎么隔空解释,齐威王都选择装糊涂。

进宫解释又不敢,怕齐威王扣留他,所以只好带领私家军队进攻临淄,要求齐威王交出邹忌。

其实,田忌并没有真的计划攻进皇城。

手上没有正规军队,想攻破皇城,简直是痴人说梦。田忌在解释不清楚后,就意识到了,是齐威王在幕后指使邹忌,于是打算逃亡楚国了。

但不能这么空手去,最少也要谋个反表个态。表示自己跟田氏齐国彻底决裂了,而不是去楚国当007的,算是交给楚王的投名状。

另一方面,田忌想利用谋反行为来提高自己的政治价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楚国和齐国谈不上敌人,但也是亦敌亦友,时敌时友。楚国只要把田忌这颗旗子,握在手上,总有一日,会有大用。

因此田忌在楚国,便有了政治地位,毕竟政治犯是最值钱的,到楚国后不久,楚王封他为侯。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他想通过用私兵进攻皇城的行为,委婉的告诉齐王:“我没啥头脑,没啥能力,也没啥号召力,您看我干的事,像聪明人干的的吗?只有傻瓜才干得出来,所以,麻烦您帮帮忙,通融一下,放过我吧!”

同时,他谋反打的旗号,是要求齐威王交出邹忌。也就是历史著名谋反口号“清君侧”。

七国之乱时刘濞用过,靖难之役时朱棣也用过。这个口号的好处在于能进能退。田忌没有打反对齐威王的口号,主要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返回齐国。

田忌没有把事情做绝,如果打的是反对齐威王的旗号,这事情就没有反转的余地了。打个反奸臣不反皇帝的口号正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果然齐威王死后,太子齐宣王继位,齐宣王知道田忌受了委屈,立刻把田忌招回齐国重用。

至于邹忌,他一开始就是齐威王的棋子,干的所有事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稳定,他只是皇权门前忠心耿耿的狗,齐王自然不会降罪于他。

这么解释的话,一切都由荒诞变得合理了。

写到这里,本来应该结束了。

突然由齐宣王召回田忌的事,想起来李世民贬斥李绩的故事。再加一点吧,算是画蛇添足。

李世民临死时故意把徐茂公贬到了外地,再交代李治上台后把李绩招回来。

这一来一回,凭空多出来了一份李绩对李治的感激之情,从此徐茂公更加忠于李唐,士为知己者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毫无成本的施恩术,是天可汗李世民的御人之道。

回到田忌这边,田忌流落异国十数年,齐宣王为他洗刷了冤屈,让他重新为故国效力。田忌此时此刻的心情,应该恰如一千年后李绩彼时彼刻那样吧。

三、权力漩涡中的无奈、商鞅为何刻薄寡恩

材料:《资治通鉴》周显王 姬扁 十年 (公元前358年)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译文:​新法在民间施行了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的人带头犯法。” 要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以劓刑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赢虔。以黥刑处罚了,传授他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了。

解析:​商鞅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推崇商鞅的一般是做实事的人,比如说:桑弘羊、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胜等等,行事风格或多或少都有法家的影子。

贬低商鞅的一般是诸如司马迁,司马光,贾谊、赵蕤这些人,大多以著书立说而扬名于世。

商鞅对我研究资治通鉴有很深的影响,因此我打算多写篇关于商鞅的文章。有朋友反映昨天我写的“带团队的四大法宝”不够深刻。在这里我解释一下:

第一是我平时比较忙,每天都忙到好晚才有空,文章大多是晚上回家之后洗完澡,躺床上看资治通鉴时,临时起意写的。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有时候写的不尽人意,今天周末,我可以多写点。

第二是这东西,并不特别光明正大。如果写的太露骨,我担心会影响点赞和转发量。毕竟做公众号,点赞和转发是很重要的。

因此有些不适合讲的太明白的东西,我会刻意的模糊处理,讲的浅显笼统一些,避免大家点赞和转发的时候,引发朋友的不适。

很多东西讲的太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比如说如何应用这块,是最关键的,但太过阴暗。

现在管控的严,因此我不想哪天会被和谐,只能尽量的把文字写得,更符合主流价值观一些,至少不能相悖。

且行且珍惜吧,需要自己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看不看得懂真的要随缘了,通鉴智慧的应用这一块以后如果环境好会讲,最近这段时间,我只打算讲思考方式。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说回商鞅。

史学家对商鞅的评价是不高的,这直接影响到了群众对商鞅的评价,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怎么评价商鞅的: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商鞅刻薄寡恩,靠攀关系上位,最后作法自毙是活该。

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对商鞅的印像。毕竟司马迁写了号称史家绝唱的《史记》,是乞立不倒千百年的意见领袖。

这就是司马迁的幼稚之处,他不懂政治,不懂人心,更不懂人性。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并不冤,因为他不懂汉武帝,也不懂商鞅。

商鞅做过很多得罪人的事,最严重的,就是开篇材料里的那一件。太子犯法,把秦王哥哥的鼻子都给削了,我想想都觉得痛,不由自主的摸摸自己的鼻子,看还在不在。

寻常人看到这段材料的想法就是:

商鞅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罚点俸禄,降降职位意思意思得了,实在不行廷杖打一顿也是可以的,至少身上不掉东西。还主动减低处罚,人家虽然被处罚了,说不定不光不恨你,还会感激你放他们一马。

何必这么一根筋,把太子,武将领袖公子虔,文官领袖公孙贾一次性都给得罪了,一个贵族鼻子没了,以后怎么见人,一个文官脸上刺了字以后该怎么混官场,商鞅这不光是要杀人,他还要诛心啊,被施刑的人该多恨商鞅,实在是太傻了。

其实,从权力规律的角度看,咱们就会发现商鞅的用心良苦。

首先,商鞅的智商是正常的,这一点在魏国的时候就有体现,当时他的老师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他,魏王不重视,于是公叔痤说:如果您不用他,就杀了他,不要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

公叔痤说这话,并非真心想杀商鞅,只是以退为进,拐着弯在强调卫鞅真的很有才,不能不用。结果魏惠王仍然是不听,反而觉得自己的叔叔病糊涂了,说话前言不接后语,一会让用一会让杀这不神经病吗?

公叔痤见魏王不用商鞅,于是赶紧把卫鞅叫来,说让他赶紧离开魏国,魏王要杀他了。结果卫鞅直接回了一句:我不走,魏王既然不会用我,自然就不会杀我。

这一句话的内在逻辑是:如果魏王觉得我没本事,他懒得杀我,我又没得罪他;如果魏王觉得我有本事,就不会杀我,只会留用我,除非魏王是个变态,然而大家都知道的,魏王虽然有点迷糊,但不是变态。

这话逻辑严密,不是笨人能说出来的,况且看看《商君书》,写的也是有条不紊让人叹服。所以说,商鞅不傻,他在削公子虔鼻子的时候,是慎重考虑过后果的,既然他知道后果,为什么还要这么干?活腻了吗?

并不是,他这么干恰恰是为了稳定秦国,稳定新法,稳定自己的地位。


为什么?

首先,秦国刚开始变法才一年,变法就是改变利益分配模式,必然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就是秦国贵族和官僚的根本利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已经在蠢蠢欲动了,而此时的秦国没有后来一打五的霸气,还很弱小,经不起搞内讧,一旦起了内讧,周边强国顺势进攻,我大秦要亡。

所以要暂时稳住这些贵族,为变法争取时间,稳住贵族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变法,咱们不变了成么?不成,商鞅入秦就是来变法的,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如同蒋介石说的:不反腐亡国,反腐亡党。不变法要被外部势力灭国,变法又要被内部势力造反。既然变法还是得继续,那怎么安抚这些利益被侵犯的权贵呢?

商鞅的办法就是把秦国的实权人物都得罪个遍,削了秦王哥哥的鼻子,彻底得罪了宗室权贵,往公孙贾脸上刺字,彻底得罪了文官集团,处罚太子的太子师和太子傅,这下可好,把太子也给得罪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那些被伤害利益的贵族眼里,只要秦王嬴渠梁一死,商鞅马上就会被清算,就好像楚悼王和吴起一样,甚至比吴起还要惨,因为你商鞅连太子都得罪了,太子可是未来的继承人,看你还能蹦哒几天。​

同样的案例还有武则天,武则天之所以早早的把李旦立为太子,就是给心怀李唐的势力吃一颗定心丸,暗示他们别急着以命相搏,等着就好,别跳出来拿命触朕的霉头,天下迟早还会姓李。

秦国这些贵族有了这样一种希望在,不至于绝望,在没有十分把握能造反成功的时候,就不会造反,毕竟造反有风险,只有彻底绝望的人才会和人拼命,这就是:事别做绝,给别人点希望,不然他会找你拼命!​

大家虽然得到的好处没有以前多了,但猥琐活下去还是不成问题的,都拖家带口的,不到最后关头,没有承担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风险的必要,所以忍忍吧,等嬴渠梁死了,咱们再反攻倒算,到时候还是咱们的天下,咱们该怎样还是怎样。一旦贵族有了这种心态,秦国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也就暂时稳住了,这是商鞅用自己未来的命给秦国续命,以命换命。

其次,稳定新法。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杀猴给鸡看,杀鸡儆猴已经够立威了,杀猴儆鸡的威慑力自然不言而喻,新法的威严自然也就立起来了,上来就把秦国的三公和太子法办了,以后办谁都会让人心服口服,因为法贵一,一视同仁的一。

再次,稳定自己的权力地位。但有高位,岂无实地。自己的权力是变法的发动机,没有权力该怎么施展才学实现抱负?没有权利一切都是空谈。商鞅的权力哪里来的?秦王嬴渠梁授权的,所以商鞅只是权力的代理人,他并不永久拥有权力,有些人靠近权力久了,总觉得自己拥有了权力,从而胡作非为,自取灭亡。

而商鞅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秦王,所以为了让权力的源泉放心授权给予更大的权力,主动通过得罪宗室,得罪太子,得罪文官,得罪百姓把能得罪的群体全得罪个遍,这样秦王才能放心。

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人是个孤臣,皇权最怕谋反,而孤臣是没有力量谋反的。萧何为什么以贪污自黑,为的是降低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好让刘邦放心。海瑞为什么不管怎么蹦哒嘉靖都不杀他,因为海瑞把人都给得罪了,他没有党羽,是个孤臣,再蹦哒也就是三尺高。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想要得到重用,如果走投无路,可以考虑去做个孤臣。

如果商鞅利用秦王给的权力到处收买人心,搞儒家的那一套,和光同尘,利益均沾,你好我好大家好,别说变法,想都不用想,秦王嬴渠梁第一个不答应,为什么?

因为利用皇帝的授权去收买人心,这是想干什么?这是想架空皇权,有谋反意图,多少皇帝连武将文臣和宦官之间的正常交往都要禁止,更别说施恩了,这是大忌。

以嬴渠梁之明,商鞅断然不敢这么做,只有断绝自己一切结党营私的可能,才能让秦王放心授权,有了更高的授权和信任,商鞅才能用早已注定要死于非命的生命,完成奠定中国2000年政治制度的创举。

这就是商鞅获得权力的代价,就是所谓的“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生死相扶,永不背弃。”这个千古佳话的前提条件。

秦王信任他,不是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变法人才,更因为他是一个和秦王绑在一起的孤臣,他没有了皇帝的支持,什么都不是,跟皇帝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朝的强权宦官。

比如说魏忠贤,魏之所以能一手遮天,不是魏忠贤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是皇权的化身,皇帝想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就会用化身去做,做完了再把化身杀了平息怨恨,就好比后来秦惠文王杀商鞅平息来自贵族的愤怒。

所以,不管是从稳定国家的层面,稳定新法的层面,还是维护自己权力地位的层面,商鞅这么做都是最优解,只有这么做才能变法成功。

而世人不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懂权力规律,不明白掌权者心里在想什么,看不懂这个世界,一生都在走弯路。


作者首发公众号:读史悟道

解读资治通鉴,学点通鉴智慧,助你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少走十年弯路,取得更大成就。

微信搜索【读史悟道】关注作者敖让,阅读更多精彩解析。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所推广的“美式民主”一直都是美国用来统制世界的工具。二战以后除去老牌工业国家,新兴富裕国家没有几个是因为民主而富强的,尤其是亚洲国家。大部分反而是因为独裁统制而富起来的,民主是国家富强以后的必由之路,但是过早民主的国家绝大部分陷入了衰落。

而独裁统制的国家,在实现富裕之后如果没有进入民主,则会进入衰落,因为极权统治下的经济体系因为过度保护,会在在美国欧盟的金融力量之前不堪一击。

民主的特点就是特别容易受资金和媒体控制,二战以后每一次国家民主浪潮后面,都有中情局的影子。我们中国人熟知的革命被中情局用的炉火纯青,中国应该甘拜下风。天鹅绒革命(中欧东欧)、玫瑰革命(格鲁吉亚)、橙色革命(乌克兰)、颜色革命(橙色革命后被普遍使用)、雪松革命(黎巴嫩)、郁金香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选举革命(通用的)、藏红花革命(缅甸),以及2009年的绿色革命(伊朗)。而这些国家统一的特点就是现在还没富起来。

而且美国一直没有把自己的选举人制度,也就是精英治国的理念推广给其他国家,美国推行的永远都是民主直选。

富裕的民主国家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民主制度传统和特点,才能在二战后崛起

欧洲国家的特点就是没有在二战前完成财富与工业积累,二战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英法美德意老牌强国,都是19世纪就实现了国家的强大与财富积累,然后民主随之到来,在二十世纪初完成与美国不同的民主制度。

例外就是以色列,美国真心扶植他,又给美元又给武器,还在国际政策上扶持,以及都是很有钱的样子。

西班牙被弗朗哥独裁统制太久,庞大的国土面积而且处于西欧,但一直是法德跟班,和英国死仇。经济再也没有机会超过他们。

只有以色列是美国真心想扶植的国家,美国又给资金又给武器

丹麦芬兰瑞典荷兰这些国家都是二战前完成工业基础与财富积累,二战中狂卖东西。然后人口在一千万左右,便于实行透明的制度。

东欧国家一直都在欧盟和美国阴影下活着,只有面积小,地理位置好的国家才有机会富裕起来。老牌如捷克奥地利这些二战前就完成财富积累的国家,也没被美国欧盟双重蹂躏,至今看不到崛起希望。乌克兰这个脑残国家因为背靠俄罗斯,被美国欧盟一顿哄骗,现在已经成功和其他东欧国家一起成为欧洲妓女出口大国。

新兴的富裕国家如新加坡,是在李光耀的统治下完成的财富积累,然后又把权利交给了儿子,这就是家族统治,和鑫胖家有点像。

日本政治一直被向美国弯腰的传统贵族后代们所统制。日本的政治不过是这些贵族后代间的游戏,偶尔几个贫民出身的首相也依附于大的派系,否则无法成功。现在几乎每一任首相往上刨三代,都发现以前是贵族或者财阀或者高层,权利如此传递世界独一份。如小泽xxx、麻生xx、现在这个安倍xx........

韩国是在几任独裁总统下完成财富积累的,尤其是朴正熙带领下,现在韩国的经济形式地图就是那时候完成的。然后在实现财富积累之后,国家在美国的干预下走向民主,但是一直受制大财阀的资金干预,这些年韩国总统无善终是铁一样的规律。

台湾省是在蒋经国的领导下完成财富积累的,然后迅速因为把国民劣根性放到最大,把台湾从亚洲四小龙里拽出来,现在台湾蓝绿之争,特别向明朝的东林党争,以为台湾好好的名义,为了权利不顾一切,把台湾拽入谷底。

金砖四国的印度49年之前钢产量,铁路总长度,电话拥有数量完爆中国好几倍,然后在印式民主下缓慢前行。

俄罗斯一直在普京大帝的阴影下,但是普京还是按游戏规则办事,总统期满换个任顶一下。

巴西一直饱受美国干扰,因为他是美国后花园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影子一直在巴西身上环绕,巴西工业与金融系统被永远都有华尔街的影子,美国永远不允许巴西强大起来。每一次巴西刚有一个对美强硬的总统,就会被美国硬杠。

墨西哥一直在美国的阴影下活着,这个国家的积弱竟然是因为美国人吸毒的太多,导致墨西哥陷入毒枭的阴影下。有时候真的怀疑,美国人对于毒品的态度就是为了让墨西哥陷入动乱之中。每一任墨西哥总统都会被毒枭所困扰,而且没有解决办法。而且中情局人员参与贩毒的事例极多。每一次美国打掉一个大毒枭,就会有新的更牛逼的毒枭诞生。很怀疑美国是故意让毒枭越来越强。

南非之前的民主是白人之间的游戏,在曼德拉之后,南非把非洲的影响力大部分交给了美国和欧盟,中国顺手划拉一点。然后自己在快速沉沦中不可自拔。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二战之前就完成经济结构的定型,现在还是延续二战前的发展路线,稳步向前。

智利在皮诺切特之后一直在沉沦,皮诺切特完全就是个庸人,没有完成朴正熙那样的成绩单,也可能和美国的干预有关。但是现在的智利还在沉睡。

阿根廷二战之前是个富的不像话的国家,敢和英国开战,竟然是二战前留下底气,纳粹大佬纷纷跑到阿根廷是有原因的。阿根廷政权更替而是最频繁的,导致阿根廷一路跌倒谷底甚至选出来的总统竟要靠赖账才能活下去。真是没有希望了。

现在出门,还有哪些国家是例外,欢迎举例打脸................


关于欧盟为何接收中东难民的回答

zhihu.com/question/3552


user avatar   cecilia-wa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生活。

某天,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锺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但是,钱也曾在他最著名的小说“围城”里面提到,“婚姻就像一座围墙,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为什么一个拥有那么琴瑟和鸣的婚姻的男子,写出了这样的心理感悟?

他们的婚姻生活真如杨先生描绘的那样神仙眷侣吗?

细思恐极在哪里呢?杨先生笔下创作了一个美好而又令人向往的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夫妻生活。我相信点进来看答案的人多少都对那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婚姻有所向往。更有很多不明就里的文艺女孩会把那种婚姻当做标杆,不找到那个soulmate就一生不嫁,或者婚姻生活中遇到问题就认为或许对方不是那个对的人,一言不合就放弃。

不瞒各位,我所认识的朋友里不乏一些婚后向我抱怨,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的男子,和自己琴瑟相鸣共度一生呢?自己的那个他为什么婚前一个样,婚后一个样呢?是婚姻里面出问题了吗?每次我百无聊赖地安慰她们的时候,都会腹诽,如果各位名人能够诚实地描述婚姻和感情就好了。不至于有那种镜花水月般的爱情标杆放在那里遥不可及。

其实婚姻生活就像钱先生的围城里描述的,真正的婚姻是一地鸡毛,且“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不知道是杨先生是看得更通透,还是看不穿。我相信杨先生是位极有生活智慧和情趣的女士,我也相信杨先生和钱先生的婚姻是极为少有的和睦的。但是我也坚信,谁家都有过磨合有过红脸时候,只不过是否能处理的好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说这些已故去的极应受尊敬的人的家长里短,真是我的罪过,只是一点拙见,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user avatar   cong_yo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站队

一战站队协约国,一战战胜国之一。

二战站队同盟国,二战战胜国之一。

冷战先站苏联,拒美帝于国门之外;

后站美帝,一块玩崩苏修...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241年第二次蒙古西征时,蒙古大军征服了匈牙利后,到达了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仅十几公里的地方,维也纳已经关闭城门准备守城战。

这个时候,遥远东方几个月前的消息终于传到,蒙古大汗窝阔台死了。

根据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命令,大汗死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要马上聚集到蒙古召开大会推举新大汗。

二次西征本来就是诸王长子西征,除了攻下俄罗斯后已经奉窝阔台的命令回去蒙古,而现今还在路上没到达的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之外,其他的长子几乎都在欧洲前线。

他们不得不马上赶回去参加会议,并且需要全数赶回去。

速不台的不情愿应该是可以想象的,他正打得高兴哪,不过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召集兵力回师,就这样,蒙古大军从“闭着城门发抖”(欧洲人的记载)的维也纳、威尼斯郊区转过身来,大步地沿着来时的路走回去。

匈牙利人也从山里森林里出来,重建他们的家园,只是这个时候的匈牙利国,全国人口死剩的不到一百万。

东欧的波兰等地,同样是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回师中的蒙古军队,速不台说动了诸王打了一下擦边球,就是顺路去攻打塞尔维亚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然后才再渡过多瑙河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俄罗斯。

当然,理由是这样可以消除对蒙古军侧翼的威胁,方便下次进攻欧洲。

而反正是顺路回去,虽然多走了几百公里,但是大体上也是一直向蒙古方向,就算不得是违背成吉思汗的命令。

于是蒙古大军就采用了一条跟来时不一样的路程回俄罗斯,这一走,塞尔维亚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就亡国了。

保加利亚王国还受到较为严重的毁灭性打击。

速不台没有想到,他的不经意之间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两个刚处于兴起阶段的国家就此消失了成为强大王国的可能。

随着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一再打击下分崩离析,奥斯曼接过了土耳其的大旗。

1354年,奥斯曼的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巴尔干半岛,登上欧洲大陆的奥斯曼人,征服了弱小的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使得他们向奥斯曼称臣纳贡。

奥斯曼人从此开始崛起,欧洲人组建的数次十字军都被奥斯曼军队击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

如果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没有被蒙古人屠杀,在奥斯曼入侵时,他们两个加起来会拥有300万人口,配合十字军,是真的能够有国力阻止奥斯曼的崛起的。


user avatar   wu-hua-86-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武王伐纣的理由之一是纣王不用活人祭祀祖先


@榆次剑圣智盖聂 满口理性讨论,指出你的错误,就拉黑。 你这位战国第一剑客盖聂,创作的 “盘庚分封楚国先祖”的故事,塞进《清华简》了吗?


user avatar   wang-xiang-da-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难达与元武宗争夺帝位,中国历史上险些出现一个某教皇帝。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托洛茨基、托派与第四国际? 
  如何评价1942年到1946年的美国建立日裔美国人集中营的政策? 
  马超上书称曹操为孟德是敬称吗? 
  历史上,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明末招安大顺的可能性如何? 
  为什么要将二战作为历史结点之一?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邦把全军交给韩信?萧何凭什么认可韩信? 
  有人称“美国人主动交税,而中国人却逃税”,如果是,为什么? 
  美国建国 200 多年,在现代国家中属于资深现代国家了吧,但为什么部分中国人总说美国没有历史? 
  作为一个普通公众,我想去考古现场「围观」,应该怎么做? 

前一个讨论
唐代南衙诸卫与北衙禁军是什么关系?三卫五府是属于其中的吗?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典型的非民用相机?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