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外如何评价科研人员水平,和他们的科研成果? 第1页

  

user avatar   CharlesTDD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问题,我只能提供一点见解,即限定在美国学术型高校中,正常情况下如何评定tenure-track凝聚态物理学研究者。

学术型院校,就不包括文理学院,社区大学和其他教学类院校,比如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这种.

正常情况,就是排除少数裔和特殊情况(非、墨、印第安血统、LGBT)加分这些场外因素。

tenure track的职位,是指以拿到长聘为目标的科研人员,不包括博士后,工程师,和adjunct professor之类限定为无法转正(对比还未转正)的临时工。

限定物理类,或者大部分理科类,是因为在资金来源方面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和政治牵扯较小。

好,正式答题。

这里增加一点说明,介绍一下美国高校的科研产业经营模式:

美国的高校和这些tenure-track的研究者的关系,十分类似于电商平台和商铺:

  • 高校看中候选人后,会提供一笔start-up package,其中规定了平时月薪(一般为每年发九个月[1])、退休金(pension)、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室等等,候选人可以讨价还价,然后双方签约。当然电商平台比学校更狠一点,他们不仅不给商铺start-up,商铺还要交一笔押金。
  • 成为Assistant Professor (AP)后,这些研究者就可以利用start-up package里面的钱,招博士生或者博士后(一般会选博后)。利用自己和博士后的工作,加上之前的成果,尽快申请基金。
  • 拿到基金后,AP每花费一百块钱,学校会抽取额外三十块钱到七十块钱的管理费(overhead)。[2]美国的基金预算是没有分项限制的,你可以在做预算时,把100%的钱分配给劳务费(2020年的杰青基金已经开始试点,甚至更灵活,希望能看到这一政策开花)。这些劳务费里面很重要的花销,就是AP一年里面剩下那三个月的暑期工资(summer salary)。这两个月能给自己发多少工资一般会有上限,但一般来说远高于平时工资。如果没有基金进账,这两个月真的是颗粒无收的。
  • 如果几年考核期各方面都不错,就会拿到tenure成为Associate Professor,成功上岸。
  • 如果上岸后的每三年的考核期仍然不错,可以升职加薪。一般来说每个title有3-6档,每次升一档会有每个月数百到数千美元的加薪(学校支付的那九个月,旱涝保收)。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双方风险和收益了:

  1. 校方:
    1. 风险:出了一笔start-up package;AP可能会拿不到钱;AP在tenure以后可能划水,校方仍然需要支付其每年九个月的工资和退休金。
    2. 收益:如果AP基金能力强,就可以吃到大量管理费。
    3. 应对风险的手段:不给tenure,可以在支付完管理费以后止损;tenure后不给promotion,可以在最低工资水平上缓慢失血。
  2. 研究人员:
    1. 风险:各种原因拿不到钱或发不出论文,考核期就可能会被淘汰(这是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阶段);惊险上岸后,后续资金和论文无法持续,导致在初级Associate的岗位上混很久,平时工资不多,暑期就得靠攒的钱过日子。
    2. 收益:如果能拿到大量基金,学校就有可能加薪,也有可能会被别的学校盯上。如果学校能挖来一个已经有基金的教授,那么也可以再吃一笔管理费,但比例要商量。作为交换,这个学校可能会是提供更好的职位、或者名气更大、或者地方更好。即使不是真的想去,也可以用这种offer来要求现在的学校match,来加工资或升职。
    3. 应对风险的手段:AP期没拿到钱,那只好找下家;上岸后没钱,那只能开源节流,好在不会失业,而且最低工资也比平均线高一些,基本可以温饱。

这些是和基金相关的,也是学校从教授那里拿到的直接收益。间接来说,学校的声望和排名中,论文支撑了很大一部分。由于声望和排名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捐助和本科学费,支撑起学校的另一半财源。所以论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就不展开了,毕竟答案已经挺长了。

因此大部分院校,评价主要就两条:论文和基金,这与国内科研判断并无太大区别。更确切的说,是论文×基金。单纯有论文但拿不到基金的,一般要延长考核期,甚至无法获得长聘。只有基金但没论文的(工科为主,理科很少),一般也会扭扭捏捏撑到最后一年,才会战战兢兢得上岸(当然也有直接打铺盖走人的)。

  1. 先说基金。和国内不太相同的是,在美国拿基金,是写作能力,科研眼界,人脉关系和运气的综合考验:
    1. 基金的写作能力。
      1. 美国基金申请书都很长,preproposal都要6、7页, full proposal要20多页,还是不包括预算部分的。基金写作素来不同于论文。如果一个申请书中有花哨的行文、敢吹会宣传,比四平八稳的基金更容易中。这对于在美的中国科学家是个老大难问题。怎么把握这个度,尤其是行文间的细节,是一种文化问题,不是半路出家来美国读个博士做个博后就能掌握的。因此,不止一次见到过,美国大学里的中国教授会去巴结一个写作能力强的native speaker同事,让他/她来帮忙改本子,当然拿到基金以后也要分一笔钱给这位同事。另外,不仅是外国人写本子不容易,有的native speaker的写作能力也不过关。类比一下,有些国内研究人员的中文本子也有行文欠妥、逻辑不通的。但国内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者都是native speaker,写作好的研究人员也就相对较多。相对来言,因为美国高校里native speaker本就不多,写作好的就更少了。因此,在美国申请基金时,有一个写得非常漂亮的本子,对于申请基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 另一个要点是,相对来讲,国内基金申请中论文权重比较大。在申请书能及格的情况下,有几篇prb往往能拿到青年基金,而有PRL打底就多半可以拿到面上项目。如果青基和面上对标美国的DOE early career和NSF的话(当然EC要比青基难得多),国内基金申请时论文权重要大得多。在美国,很少有论文怪兽(有数篇PRL甚至Nat Phys)有足够自信一定可以拿下NSF的。甚至某些成名已久并且依然活跃在前线的知名教授,每年prl还是能有几篇,但也会被申请基金这种事搞得满头包。这说明在美国,评价体系中有一条,就是(美国人的标准上)能写。
    2. 人脉关系。这个两国差不多,但有两点重要的区别在于:
      1. 美国基金委manager的权力远大于国内的基金委的对应人员。一笔钱应该花了干什么,manager有很大的自主权,DOE是如此,NSF也是如此,Army和Navy的钱更是如此。如果和manager关系不错,一般manager可以选择你的熟人来评审你的本子,通过几率就会大增。即使本子没有通过,manager也可以在权限内,调整成为一个小项目,或者预审项目,都是可能的。所以美国的评价体系,有一条就是能和manager以合适的方式social。
      2. 美国的confilict of interest回避制度会比较严格。这是一种防止瓜分地盘的措施(虽然结果也就那样)。但这一点迫使教授去按照比较学术或者叫隐晦的方式,进行endorse和social。而比较不体面的方式,比如基金评审的时候群发邮件,这种直白的且非常容易被抓住把柄的做法,在美国基本是自杀行为。所以social在美国,是需要长线投资的玩意,短线的小trick往往会适得其反。
    3. 运气。这个看起来很玄学,但有时候也是非常关键的。场外因素能不能玩得透,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有时候是一决胜负的关键点。比如,有些基金要求申请的高校是少数裔学校(少数裔比例高于某个值)。如果知道自己学校满足条件,并且能利用好这一条件,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屏蔽掉某些顶级学校,然后和一堆矮子竞争,有可能你就是高个。另外,除了NSF允许自由选题,DOE, Army, Navy这几个大头,都是有详细的指南和选题限制,是task-oriented。这样,万一某个大佬游说到了一笔钱,又和你方向相近,他吃完了肉,你可以跟着喝点汤。
  2. 再说论文。论文主要是档次和引用两部分。
    1. 先说档次。在美国发(顶级)论文,显然比在国内难度要降一级。因为美国很多高校,哪怕是中下游高校,里面有几个中档期刊的编辑也是十分正常的。顶刊编辑,可能也是经常来交流访问的教授。搞定编辑,就和搞定基金manager一样,是降维打击。推荐审稿人的时候,推荐美国的熟人,也比推荐中国的熟人,能被编辑送去的几率大得多。
    2. 再说引用。美国更关注引用,这个与国内更看重影响因子和分区有所区别。引用也是变相的social行为。现在有多少论文真的是非引不可的?一篇里能有20%?其他的还不都是人情引用、功能性引用。物理方面尚且如此,生化环材就更不必说了。

说完这些技巧性的负能量,我们说点美国科研评价中关键的硬实力--科研本身:

  1. 基金。能拿到钱就意味着你能一直拿到钱,甚至能意味着你能全身而退么?美国的基金项目,往往三个月到半年就要开大会、做报告,接受一整个project里各种专家的问询和质疑。这些评审人,在小角色讲得不够精彩当然要狠批,看见大老板划水而砸了自己家招牌的时候,更要上去踢一脚。因为踢一脚,project manager和别的研究者可能就会看见你,你就可能爬上来。所以,基本上别管大小老板,实力软的硬的,到了funding meeting/report,那都是临深履薄。压力传导到平时,谁真敢划水,还不是得天天盯、月月看,哪怕是某些人渣老板只会狠劲push硕博博后,那最终也是为了出东西,出那些真正能过了专家法眼的玩意。反过来说,如果真的做得好,做的过硬,DOE的basic science这种project是可以终身renew的,对于大部分希望保持自己科研完整性的学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2. 论文。同样道理,你发了Nature Science,不幸有漏洞,其实对于很多研究者,那就是出名的机会来了。Comment也好,另起一篇打擂台也好,只要能和NS打擂台,那就是成名的最好时机。

因此,论制度,美国这套虽然运转不错,但漏洞其实很大:manager,editor权限逆天,有些人拿钱、发文如灌水。这一点,国内还是有不少自主创新的制度,来限制这些不合理的权力滥用。这些创新应该鼓励而不是非议。美国比较好的制度,基金中期评审、同行评议、利益相关人回避制度,国内也都非常全,甚至上了大数据,机器盲选等来确保公平。但是,真正保证美国的科研质量的,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有足够多、足够强、正确批评别人能上位的科学家群体。

理工科人容易过多相信制度,我原本也是如此。后来发现,有些看起来不靠谱,经不起利益腐蚀的“软”的东西,比如追求学术声望的氛围、爱惜羽毛的学术道德风气,有些时候就真的支撑起了科研这种并不庞大的生意。

因为有一个追求学术声望的氛围,所以不敢造假,愿意在科研上批评、争论,所以不敢躺在功劳簿上划水,一直需要努力跟在最前沿。在这种氛围下,科研声望很多时候还能成为升职、加薪、跳槽这些实际利益的重要因素。

因为有一个爱惜羽毛的氛围,所以不敢大张旗鼓的挟私报复。所以周围人也不认同、不助长这种挟私报复。

所以归根结底,在美国,如何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美国这种也是以基金和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有各种可以投机取巧,因而应该被我们通过完善制度来摒弃的东西。这一点国家做了不少,也应该继续做下去。美国科研圈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水平和氛围,是保证他们的科研评价还能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关注科学本身,能做到讲良心、讲科学、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得进行评价。这种文化的建立,是我们应该学的,需要进行引导的。

我们每个科研人,也都责无旁贷。

参考

  1. ^多谢KYJ的指正。应该是从7.1到9.30的三个月都是暑期工资。我混淆了NSF对暑期工资的two month rule,误以为平时工资是十个月。NSF的暑期工资限制可参考 https://www.colorado.edu/ocg/2015/06/01/nsf-two-month-rule
  2. ^感谢KYJ指正,纠正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计算方法。管理费比例是指学校抽成占教授花费的比例,而不是总基金的比例。也感谢Long Yu和若若关于管理费比例的纠正。对于平均的管理费比例,可以参考Science的报道:对于NIH,2017年的结果是平均值为52%左右,也就是基金总额的1/3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6/nih-plan-reduce-overhead-payments-draws-fire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院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如何看待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前主任陈刚在波士顿被捕? 
  为什么所有的科学都是用微观来解释宏观,而不能用宏观解释微观? 
  如何看待 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成功? 
  如何评价文章《反对背后:高校学阀与李彦宏的生死战争》?李彦宏入选院士的争议是因学阀而起吗? 
  父子共同完成了一项研究,请问发表文章时的作者应该怎么写? 
  在中国大学教授的实际收入能有多少? 
  科研组织为何不打造一款区块链货币,挖矿行为为解算科研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3 名学生死亡,事故原因是什么,暴露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海外教职文章要求比国内低的现象? 

前一个讨论
金属材料方向双非研究生,今年毕业,找的工作是地方小国企,导师想让我去韩国读博,不是很想读,要不要去?
下一个讨论
科研如何做出自己欣赏的工作?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