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圈里每天都谈“咪蒙咪蒙咪蒙”。互联网圈本来就很小,就像娱乐圈一样,早上刚见完吴彦祖,晚上就见凤姐。几个老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天要听好几十次“咪蒙”,听得好生厌烦。
文章里基本上都是在举一些很极端的例子:
我叫你免费帮我写文,你拒绝我,你让我太失望了。
我叫你把你的书WORD发给我,你却不发,我那么喜欢你,你让我太失望了。
我喜欢你,所以我要你指定时间打给我电话。
我看过无数篇这种文章,并且私下里将他们归为一类,叫作“我那些傻逼朋友和聪明的我”。
这些东西看起来讲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但其实没什么讨论的价值,他们的套路无非是这样:首先介绍我一个朋友,他是如何错得离谱,最后出来,向读者介绍聪明的我。
而这篇文章干脆不介绍聪明的我,直接骂娘,将文中的例子推向一个极端,然后加以批判,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你仔细看他的逻辑,就会明白一二,比如:你问我借钱,我不借,你就骂我:就这么几万块你都不借,你好意思吗。你们家买几套别墅,买几台车,又是路虎又是宝马的。几万块也就是你们几顿饭的事,你们至于吗。哎,人呐,就是越有钱越抠门。
请问有哪位能看不出孰对孰错吗?
我想只要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得非常明白,在这件事情上孰是孰非。
作者自己也非常清楚,生活中谁不会遇到一两个这样不识趣的人。你憋了好久,无处宣泄,终于有一天,你在冥冥之中遇到一个公众号,向你吐槽一模一样的事,说出了你许久的积怨,真是大快人心!
但事实上,你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看完这种文章,除开让你浑身充满戾气,像作者一样大骂“贱人”、“傻逼”以外,就没有其他格外的作用了。他带给读者的仅仅是情绪,而非见识或智慧,读者读着读着,就不免被作者牵着鼻子跑,完了还要感谢他,说出了你的心声。
我们生活的困难绝非如此简单粗暴,他的复杂性不在于这些显而易见的事,而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情上。
困难不在于“别人叫我免费帮他写文,我拒绝了他,他对我说,你让我太失望了。”而在于“别人叫我免费写文,我拒绝了他,他却跟我提及,上次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同样帮助过我,我这样是不是不对?”
困难不在于“别人叫我把书的WORD文档发给我,我不发,他却对我说,我那么喜欢你,你让我太失望了。”,而在于“别人跟我说,100块钱买我一本,签好名送我一本可好?”,我送一本可以,如果100个人来找我送不送?
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对事情的处理上也是大为不妥。
我听闻很多人跟我说:咪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敢自嘲、敢自黑、该骂的时候就骂。而事实上呢,她在受了委屈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让我们来温顾一下她谜之诗一般的语言:
这时候千言万语都比不上一句操你妈。
我只好说:这都被你看出来了,哈哈哈。。。不过不好意思,我是真的忙不过来。
她立马就翻脸了:你不是说情商高就是心中有他人吗?你就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时间挤一挤不就有了?
我擦。
你不帮他吧,他还会特委屈,你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吗?又不难。
这种时候真的很想用四川话回一句:龟儿子,你懂个锤子。
这么有个性的一个人,全世界在她眼中,都是“屌”和“婊”,她作为一个正义的化身,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一番,这样,世界将因为她不懈的努力,少了一个“屌”或“婊”,从此将是温暖的人间。
或者退一万步,你当着面将“屌”和“婊”痛骂一顿,让“屌”和“婊”知道自己是确实“屌”和“婊”,而不是一边装好人,一边继续纵容这些“屌”和“婊”逍遥法外,至少也是对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不是?
而她却没有,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她选择了缩头,默默地道一句温馨的“操你妈”,又默默地放到了公众号里面,让千千万万的人看到,简直比人前说还要糟糕。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在网络里、人背后,一口一个“绿茶婊”、“心机屌”,显得牛逼哄哄,表现得极有个性。但在现实中,他们权衡利益,为了不得罪别人,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一句“我觉得你很幼稚”都不敢说出来。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快满四十岁的成年人,对于这种事情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趋于成熟:
如果是你的朋友,你跟他说一下,可以帮他改正,不枉你们朋友一场。
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你提醒一下他,大家今后能更好地相处。
可是她都没有,在这件事情选择了在背后,偷偷地放了一嘴炮。
咪蒙的这一嘴炮,不是一个人的嘴炮,因为这篇文章,她的公众号涨了20万粉,背后的广告费一夜之间翻了几番,阅读量也是达到惊人的百万级别。所以,这是一场“人民的嘴炮”,每个人欢呼雀跃,觉得自己在骂贱人的简单粗暴故事中,战胜了故事中的“婊”和“屌”。
我记得我刚开公众号的时候,很多人跑过来跟我说“万老师,我是过来学东西的”。
而事实上,比起学东西,人们似乎更喜欢沉溺于情绪当中:鸡汤让人感到奋发昂扬,所以转的人多。骂人让人感到痛快淋漓,所以转的人多。
同样的,咪蒙在她的另一篇《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中,总结了怎样写出一篇高阅读量的文章,总共12条。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意思就两点:
1.操纵读者的情绪(比如里面介绍,你的标题要简单粗暴、你的标题要能引发好奇)。
2.满足读者最原始的欲望(比如说,你的文章跟“我”有关。)
而事实上,这些套路并非咪蒙首创,现在很多公众号,为了提高阅读量,都靠着“搏出位”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读者也在被反复地戏弄之间,弄得疲惫不堪。然而,在咪蒙的文中,还有两个重要的信息点没告诉你:
1.她有一定微博粉丝基础。
2.她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是的,身为读者,已经在被很多作者所操控:他们的情绪和他们的欲望。很多作者已经深得此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者看了这么多公众号,当时欢呼雀跃,而仔细一想,又一无所获的原因。
我们小的时候,但凡读过《皇帝的新衣》一文的人,都会笑故事里的皇帝傻。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不过,他们是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
比如,很多作者会为操控读者的情绪,这和《皇帝的新衣》本质上没什么两样,他们会营造一种虚伪的气氛,不断地告诉你:这衣服很漂亮,真的很适合你,你真棒。
读者会被其中营造的气氛沉溺而不可自拔,以致于忘了自己“我其实是过来学习”的初衷,他们转发至朋友圈,大骂“贱人”,并以此感到洋洋自得。而事实上,这篇文章除开一股暴戾的情绪,什么都没给到你。
也就在这嬉笑怒骂、在辗转颦笑之间,读者已经离当时的初衷越走越远。其结果就是:你读了那么多公众号,然而却依旧很平庸。
我点开这个问题的时候,扫到有人写了句“看到都是骂咪蒙的,我就放心了”。
哎别逗了,要都是骂咪蒙的,那些10w+的转发是怎么来的?
要我说,咪蒙的文体就是坚不可摧的铁板一块,文风和内核完美又功利地结合在一起,才使得它获得了朋友圈至高无上的赞誉。这是中华民族的选择,而你们只是一小撮;就像中华民族选择了“绿茶婊”“直男癌”“贱人”“low逼”作为流行语,而我们也只是一小撮罢了。
一小撮值得自豪吗?恐怕也并不。冯小刚在激烈抗议“屌丝”的同时,在微博里流畅地你丫来你丫去,而我们中不少人一边拒绝使用“婊”和“癌”,也一边动辄使用大傻逼来骂人嘛。
庄雅婷今天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咪蒙为首的公众号在使用“泼妇体”,但它还是又忍不住畏畏缩缩地为自己当年的脏话流辩护了一句——当然啦,不辩护可不就是自相矛盾了?要知道blogcn时代的我们,可是为那些脏话流极度震惊过的,这话说得好像脏话就不泼妇了吗?
就像再往前追溯,身体写作和妓女写作刚出来的时候,富人至上和霸道总裁乍入国门的时候,那帮老头子有几个没喷过的,可挡不住人家红起来流行起来啊。
新一代总是想要从传统语境和价值观中出逃,所以下一代总是要努力突破上一代的承受阈值。
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文言当然要变成白话,古装肯定要成为牛仔裤,繁琐礼节一路扔得自然连握手都不要剩,到这一步我们都觉得正常,但是还不够啊。
要是改良的胡同已经走到了头,那至少还有下限的电梯可以挑战嘛。
你讲究行文工整,我偏要搞个咆哮体。你追求温良谦恭让,我偏要暴露出自己赤裸的欲望。理想和追求说起来好听,简化一下不就是成功学吗?装什么装。什么?你竟然还想说人话?那好,我必有[DOGE][DOGE][DOGE]。
你觉得自己已经心率失调了,再年轻一代只觉得能让你心肌梗塞更好。
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咪蒙,但据说它过去也是从写工整的小文章起家的。我也很少看营销号的东西,因为对一个老派的我来说,那些一句话两个咆哮三句话一个表情的东西,实在算不得文章。
但是一个过去的咪蒙有什么用?一个现在的”我“又有什么用?当今的年轻人就是喜欢这个,人家投下一盆糠,就立马有一群人来拱。孔子早在感慨礼崩乐坏,但还不是照样崩坏了一代接一代?
你们骂咪蒙,骂错了。它不过是个投人所好的营销号啊,要是受众不喜欢这些,它肯定改行去写三个代表。不是它选择了人民,而是人民选择了它。新生代的人民活在一个熙熙攘攘又十分孤单的网络时代,它们迷茫它们不甘,它们渴求背叛但无力制造背叛,它们追求个性又没办法打造个性,它们希望成功……可这个社会哪能轻易成功?
骂无赖朋友的咪蒙也好,捧权贵富强的八卦号们也罢,不过都是把这些欲望收集了起来,再用突破阈值的表达方式,给它们造了个假想中的出口。
然后只要转发一下,就是一个轻快又个性的姿势。
话说回来,这群人真敢在现实生活中对着别人大喊贱人并摆出个傲岸的姿势吗?真敢冲上去抽占自己便宜的人的耳光吗?我看未必。但越是如此,越要转发出来给自己撑底气啊。
有人讲,不要搞阶级斗争,这种文章到不了阶级斗争的地步。是,确实。毕竟制造和转发这个东西的,都隶属中华民族最广大也最无力无心搞斗争的阶层。
而在这个阶层的新生代眼里,自由、平等和成功都已经成为普世价值了,难道俚俗和势利竟还不能见容于世吗?斯文不过是虚伪的代名词啊,为什么不能唱响裸奔的凯歌呢?
你们的爸爸妈妈还在朋友圈转发惠己利人普度众生的反转基因文章,多么可笑啊!
可别像它们一样,自私和刻毒只是人之本性,并没有错,要转就转咪蒙。
当然了,要是你们的下一代,又转发出更加不堪入目的文章,也别因此惊诧哟。它们想做的,也不过是突破你们旧有的语境和价值观,好展示出一个”真正的、个性的、不流俗的自我“啊。
不过没准到那代人,人家都只转发表情符号了,一哂罢了,我可猜不到。
然后龟在这个世界里,继续生活。
事态演变至此已经脱离初衷了,又几近变成两个极端的厮杀。这恰好就实际证明了偏激表达造成的舆论恶果。
有些回答说咪蒙表达的观点和立场没错,只是表达方式太恶毒。那么我引用
@丸丸之前一篇回答里的话——
比糟糕的表达更糟糕的是,它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这样的传播和发酵中,作者的心态是什么,老实讲,已经不重要了。
你可以在这里给作者辩解说她其实并不是这么想的,它只是想描述一部分想占便宜的“非弱者”,但那无济于事。文字作为暗喻的载体,在传播中永远会经历大量误读。
这种偏激暴戾的文字在网络传播中被挤压变形,只会徒增更多的恶意。
以下是原文——
-
她太精明了,精明到贼。
多年前因喜她犀利的文笔而关注,以至于如今被她这几篇爆文爆得异常尴尬。很早之前她就发表了“观点表达要偏激才有市场”这个论调,后来还手把手来了一篇《教你怎么写出阅读量100000+的公众号文章》,然后我就发现她尝到了甜头之后,在这条路上策马奔腾快要一骑绝尘了……
通过几个信手拈来的生活小故事,精准地抓住大部分人的爆点,然后把它无限扩散放大,再声嘶力竭地怒斥批判,煽动起大家的情绪,让所有人在她的带领下发泄狂欢。而她找的那些点,是人性的自私与丑陋,准确说,是抛开自己,身边人的自私与丑陋。
将身边看不惯的人、不如意的事都贴上贬义的标签,以此来抒发内心长久的愤懑,通过将自己与之分离来彰显自身的正确和优越感,这种碎片式的勃起能让人短时间内达到一种极致的精神高潮。对人性精准的把握,就是咪蒙爆文大热的原因。
因为她知道,大部分读者只要情绪,不要思考。
前两天知乎上有个问题
如何看待「女生喝醉酒被强奸,女生要占百分之10责任」的言论? - 强奸看看下面清一色的高票回答,跟咪蒙的爆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也知道怎么说就能获得高赞。
致圣母婊:我长得漂亮怪我咯?我他妈没有权利逛夜店?没有权利在外面喝酒?你是强奸犯你有理?被强奸的女生一点责任都没有好吗!!!这种为强奸犯洗地的言论简直是日了狗我呸!!!
这段话有道理吗,有。因为无论是法律仲裁还是道德层面,我们某种可能引来犯罪的行为与引来犯罪本身,没有任何责任关系。
这就是政治正确。然而,偏激的政治正确,除了煽动情绪之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卵用。
现在很多人实在是矫枉过正了。
就拿这件事来说。不能屏蔽现实只谈理论。现实就是,这个世界还存在太多太多的罪犯,而这些罪犯他们就是丧心病狂无恶不作,无论我们对其的声讨有多强烈多严厉,却很难改变潜在犯罪者的施害几率,我们无法期待由于我们咎责咎得正确,就能够对可能遭遇的危害无所顾忌。
一件恶劣的事情发生了,当下的事件分析和明确咎责很重要。
那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规避风险和预防危害更重要,是更加应该被重视的方向。
我们太过重视去分析问题,却往往忽略如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又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是建立健全我国法制、提高全民普法进程;微观则是民众加强安全意识,自身尽力规避风险。
而我们能做的,更多的还是微观层面的自我保护啊。不让自己陷入任何可能遭遇不测的境地,这是对自己对家人对所有爱你的人负责。
所以我想,抛开那些恶毒的言论不谈,某些所谓百分之十言论的人,或许只是好意然而用词不当。
一个回答答了两道题。
我不过是想说,『作为一个表达观点的文字工作者,自身首先要理性思考。』是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怎么迎合大众。
PS:亏我整个回答都在讲要多思考,少情绪,结果还有那么多逻辑感人的非要来对号入座。你们的世界只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我说“偏激”的政治正确无益于解决问题,你们就非说我支持强奸犯,你们赢了……
对于咪蒙,我这篇回答不是在抨击,而是陈述事实表达立场。很同意
@王路老师的观点:咪蒙这样写只能说人各有志,不过她也是会付出代价的。代价不是被人骂,而是——一点点封死自己在写作上的追求。
咪蒙会写,会抓群众的G点。
不多言,上一篇六六的文章。
高下立判。手机答,没引用格式抱歉。
我连发两天微博,怒骂一切不合规矩和不讲道理的人。
第一天说的是,巴黎戴高乐机场内,一名中国老人拿出国内惯用的吵闹政策,差点把人家值机柜台砸了,要求不是自己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给自己办票,理由是“要迟到了”,他咆哮大厅的中文,让我羞得抬不起头。
第二天说的是,回国以后第一次开车出行,就得怒路症,好想把那些随意变道插队不打方向灯的司机撂倒,太没家教,且让糟糕的城市交通变得效率更低。
然后下午与中欧的友班同学会面,聊起这些现象。
友班同学是他们班的班长,很多人与我谈起他,都佩服得紧,说他心胸大格局大对家庭社会和班级付出都很多,且不求回报。我与他交集很少,今天初次聊天,就立刻心悦诚服。不得不承认,人走得高,是有道理的。
我跟他聊起国内各种乱像的时候,他笑着跟我说,六六,你知道吗?我从小生长在乡下,在我初中时候,我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像我舅舅那样,有正式单位,拿国家工资,骑自行车上班,夏天的下午有免费的劳保冰棒。我想都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有钱,有这么大的事业,满世界跑,和过上现在的生活。那个时候,距离现在,不到三十年。
这三十年,中国变化有多大?“我告诉你有多大。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吃一样的菜,都是下饭菜,能吃饱就很好了,想都不敢想有一天可以放开肚子吃肉,还要注重身材。我上大学以前,一年才能洗四次淋浴的澡。我第一次看到抽水马桶,都不知道怎么用,不晓得把马桶盖翻上去,尿会滴在马桶圈上,被主人家埋怨,我当时羞愧得想有地洞钻进去。”
“我从没想过这辈子会有自己的汽车,更别提豪车,出国游,调度上百亿资金那是外太空的事——这些巨变,三十年之间都完成了。”
“而三十年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你让我们这些刚刚进入现代文明的人,遵守成熟文明社会的规范,我们硬件环境达到了,而内在文化还没跟上。那些刚刚买车的人,还不理解交通的秩序对效率和便捷的重要;那些刚刚坐上飞机的人,还没搞明白坐飞机和坐拖拉机的区别;还有吐痰也好,大声喧哗也好,结群过马路也好,都是在城市文明与乡里乡亲之间还在辨识的人身上发生。我们唯有做的事,就是宽容,反复教育和——让时间改变他们。”
“你让我现在再上厕所不翻盖,你让我现在饭钱便后不洗手,你让我现在当众喧哗,我都做不出了,因为我看过的文明足够多,我享受文明带给我的好处足够大,我愿意改变、进步,让自己更好,以配得上我拥有的财富——那些普通民众,也在往这条路上走的过程中。”
我听完他这段话,看他笑眯眯平和的样子,忽然很内疚。
我觉得,自己在微博上大声呵斥他人的不守规矩不礼貌,其实自己的表现,并没有比他们好多少。我说,跟你比,我很惭愧,我站在先进和文明的制高点上,却并没有想办法帮助我正在生活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斥责和抱怨谁都会说,而悲悯的心,却不是人人都有。
我刚刚有钱,却已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站在水池边擦澡;我刚去过几个国家,却已经忘记了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还跟朋友争论冰箱长什么样;我天天把西方文明挂在嘴边上,却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在发达的路上走过上百年了。
我跟他分享我在欧洲的见闻。我说,20世纪初的时候,英国工党上台,他们代表普罗大众,对曾经剥削和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贵族恨之入骨,眼看他们迫于生计,拆毁一幢一幢庄园或古堡,当时工党代表的老百姓,都额手相庆,看到贵族落魄流离,有了当家作主的扬眉吐气。这样的状况只持续了三五十年,老百姓有话语权没多久,就痛心地意识到自己当年的行为让大量的英国历史文物毁于一旦。他们自发建立各种信托基金,保护残存庄园,主动提请政府免除对贵族及其地产征税,前提是要求他们看护好属于英国的文明。
这个进步的过程,只用了不到半个世纪。
我还是太焦急。社会的生长,像孩子一样。家长总记得自己孩子要么说话迟,要么长牙迟,却忘记了孩子走路早,协调性好等优点。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熟悉的亲人,都过于苛刻。我们希望他们好,但我们没有耐心等他们变好甚至帮助他们向好。
我所有的焦躁与斥责背后,是我自己修养不够,我没有对这个社会深深的爱和守候它改善的决心。我要检讨。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
古人对这种人有个很形象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