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乎上“还是得看第一学历”的观点是否合理? 第1页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第一学历代表你的“同等时间下的学习能力”。

第一学历代表的是大家都是18年的准备下,考成什么样。

就算你复读,也就是19年,区别相对小。

而研究生就有很大区别了,有人准备了40天,有人就要准备4年了。

另外,很多牛人并没有参加考研的竞争,但是大家通常都参加了高考的竞争的。

很多真的厉害的人去了欧美——这极大的降低了考研的竞争。

考研不需要和学神学霸竞争,通常只是自制力和时间规划的拼比,这比高考还是轻松了一个量级。

考研还是分学校分专业的竞争,有的专业甚至招生数量大于报名数量,这和高考没得比。


这个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遇见一个新的场景需要新的技术的时候,员工肯定学习越快越好——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让你用如此从容的时间来解决的。

2.你几乎没有可能超过更好学校的前20%

@曾博

作为浙大的学生,虽然现在按照其所描述的在UCB当博士,在FB工作,这可以超过清华的后半,但是没能超过清华的前20%

有些公司所做的事业,正是要这些前20%。不然为什么985大学也有很多人被刷下来?这些公司需要前20%成为以后的高管和CEO的。

3.同一所985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差距较大

本科时代厉害的同学,大部分来说现在至少也去了更好一档次的学校,对我们这个二线985来说基本上就是清北复交浙,还有些因为回家去了南大的。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上厉害的也都去了BAT,偶尔也有几个大神去了谷歌微软的。现在看本科的同学,已经毕业二年,其中当时技术水平中等的也去了IBM。

因为这种淘汰机制导致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通常是弱一点的——真心想做科研的也多数去了top2或者国外,留在本校的还是相对弱一点。当然这暴露了我是个渣渣的实际情况。

既然楼下有匿名校友戳穿了,那我还是说一下,假如把2008级的本科生和2012级的研究生放在一起混合排名的话,那多半结果是研究生都在后头。而更真实的情况是就算排在前面的研究生,也是本校保研或者其他985因为家在这边的或者来自于211院校的。

你能想象计算机的硕士,不知道怎么加内存条么?

你能想象软件工程的硕士,不知道怎么装系统么?

这都是真实的案例,明明只需要百度一下就能搞定的事情。

本班大一大家都买电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了班内装系统培训,给那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同学。之后也组织了电脑维修的基本培训。

4.努力肯定还是比不努力好的

虽然曾博还是比不过清华的top20%,不过仍然超过了清华的last20%。

虽然我周围的同学厉害的一般还是本校保研和周围211来的,但是也有一些出身非常差的学校的同学做的很好。

努力还是比不努力有用的。

虽然我再努力,身高也不会赶上姚明,不过至少身体可以强壮一点。

智力上也大抵如此。

还有,所谓“歧视”从来都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真的一样,那“非歧视”的团体岂不是可以廉价获得更好地资源?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资源谁又不乐意呢?

同时,向所有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致敬,无论结果,初心都是好的。
人生努力一把,就不算白活。


当然,“学历崇拜”本身就不是一个好事。

但是对于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个高效率的方法。

没有必要因为对方强,就把自己摆在“服从者”的地位。

zhihu.com/question/3801

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不是天才本身并不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天才们的发明创造。

天才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一个大家都能过得更好的世界。

开拓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他们好了,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己一生。


user avatar   chen-cheng-hao-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普通企业还好,反而是越顶尖,越牛逼的企业,越看第一学历。。。没有为什么,就是事实而已,你找几家顶尖企业,去它们官网,招聘里面看看education background那一栏就知道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交大博士求职时因为第一学历不是 211 学校被拒绝? 
  坐标上海,HR都喜欢压本地人价么? 
  作为部门主管,如何管理一群在业务能力上比自己强的员工? 
  如何回答面试官「为什么不录用 985、211 人才,而录用你」的问题? 
  对于工作 5 年以上的职场人来说,有哪些比工资低更危险的事? 
  保研是去沈阳的985东北大学,还是去上海的211大学呢? 
  为什么有人说简历留 QQ 邮箱不好? 
  2020届高考考生是选北邮强势专业,还是选中流985? 
  普本大学生听到 985 同学说他以后只能混口饭吃是什么感受? 
  机械专业面试一般会被问什么问题? 

前一个讨论
你所见到过的学习最勤奋的人的故事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每年阅读200本书真的具有可行性吗?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