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某些捉刀的回忆录上吹得神乎其神,某些逼乎er写的“承包了当年就从饿肚子变成根本吃不完堆在地里”(那回答拿了大概几千个赞,大概都是信《水知道答案》的cityboy吧),
粮食安全这么走钢丝的时候国家都没让搞传销的去种地说明热情度先进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这玩意的牛逼吹破天也不如化肥农药机井和20马力手扶拖拉机。
说一个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的点,所谓集体农庄,大农业,实际上都是一直错误的印象,甚至压根就是一些人脑补编造出来的。
40年苏联境内集体农庄有1800多万户农民,播种面积一亿五千万左右公顷土地,户均几公顷。看到公顷是不是很大?一公顷是15亩,一户125亩左右。
然而……苏联的粮食单产极低,平均一公顷七八百公斤,这所谓的几公顷,产量只能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几亩地而不是125亩地。
苏联的集体农庄根本不是大农业,跟中国农业一样是典型小农经济而已,小农经济的所有缺点,集体农庄都有,而苏联僵化体制和超超超级剪刀差的所有问题一样有。
真正的大农业,是户均上千亩才算起步,赫鲁晓夫时代很大一个举措就是解散合并集体农庄,同时大力发展国营农场,合并集体农庄还有农民进城提高户均土地,而国营农场才是真正的大农业(虽然很水)。
另外,别跟我扯什么苏联战前取消票证,代表农业成了。取消票证以前一公斤面粉评证购买四十到六十戈比,市场价格2到4卢布,取消以后起步就是2.5卢布还一路涨,实际上是取消了城市工人的部分低价粮食福利,全部按照之前的市场价格卖粮,就苏联人一般三四百卢布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一百多公斤面粉(还不都是小麦,包括黑麦)收入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增长。
如果1是错误的,那么2为什么是正确的?如果2是正确的,那么1就一定不是完全错误的。
如何做到1一定是完全错误的而2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多简单的,同一群人说的不就得了。。。咋说都是他们有理呗。。。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相信把拖拉机拆了你家分个轱辘我家分个汽缸然后回家以后粮食亩产就增加了。。。
1.农业集体化是当时是有一定功劳的。尤其早期,功劳很大。我国建国后修建众多水利工程和土地平整等工作,熟悉农业的人都知道,这些工作对于农业的价值有多大。尤其水利工程,水是农的血,中国至今使用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各级中小水利工程,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建国后前三十年建设的成果,或者在前三十年建设工程基础上改进的。
这种农业、水利工程,依靠小农经济是不可能完成的,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在当时来说根本不现实。当时的情况是,国家很穷,必须通过农产品出售换取工业原始积累;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匮乏又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低下。这个死循环的打破,必须通过高效的组织手段,在艰苦情况下完成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这时候,农业集体化是最好的模式。
2.农业集体化的“效果差”,一定程度也是给了当时原始积累阶段“剪刀差”背锅。前文所说,要原始积累,就必须通过农产品的大量出售换取工业积累,所以这时候农业苦农民苦就成了客观现状,实际上农业农民等于为工业积累作出了更多牺牲。这个牺牲的时间,也就是原始积累最快速的时间和农业集体化基本同一时间,所以农业集体化往往为农民的艰苦而承担了责任。
当然,反过来也再次证明,农业集体化确实是与最低成本积累最为匹配的制度。
3.不能否认的是,农业集体化本身确实有严重问题,尤其是进入六十年代,这个问题已经很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在于农业是一个不易考核的产业,这与集体化劳作模式本身是矛盾的。农业和工业不一样,土地肥力、气候变化等种种非人力因素,都可能对粮产量造成重要影响,影响甚至远超过个人的努力。为什么中国自古拜龙王?因为对农业来说,尤其是现代机械、种子、化肥没有普及的时候,天真的比人可能更重要的。这种情况下,像工厂那样精确考核每个人的生产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农业集体化只能根据人的出工时间和劳动力程度记工分。一般当时都是青壮年男性出工一天多少分、女性出工一天多少分、老人小孩出工一天多少分。这种记工分模式非常粗放,根本无法精确表现一个人真正干活情况,但是确实能够有效执行的唯一考核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集体化劳作,只能依靠精神改造,让大家思想觉悟提高,努力上进,自觉拼命干活。大寨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代表。但问题是,你不可能要求人人是雷锋,也不能指望个个农村都是大寨。人是有私心的,能偷懒能摸鱼得到同样收益,那就肯定会有人不愿太努力。而如果考核制度不能对努力程度作出有效界定,就客观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都偷懒耍滑。出工不出力。这也是农业集体化进入六十年代出问题的根源。
4.农业集体化有其历史功劳,但上述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也导致其对生产力不能长期促进,所以后来改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正常结果。如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又提倡规模化生产经营,很多人将这个与当年的农业集体化混淆,认为如果农业集体化直接过渡到现在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岂不是少走弯路?这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这二者是本质不同的。
上述农业生产不易考核的问题,即便在机械、种子、化肥都已经普遍应用的今天,依然存在。所谓完全不靠天,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天对农业的影响永远是巨大的,所以百十斤的产量浮动,真的很难定性谁的问题。因此,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基本主流都是以家庭作为生产单位,最多辅助少数雇工模式。美国、日本、欧洲虽然国情区别巨大,人均耕地面积悬殊,但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制作为主体,一家一户经营若干土地,最多雇佣很少的人来辅助。就是为了避免这个考核难题。
中国在实行“三权分置”,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后,一度也出现很多人流转大量土地,然后大量雇人耕作的情况,结果这些几乎都以惨赔结束。所以,现阶段我国鼓励的也是土地适度流转。这个适度,目前的摸索来看,依然是靠一个家庭,除去播种收割临时雇用农机队以外,基本能顾及的面积。所以可见,如今的规模化经营,不过是生产力发展后,一家一户实际经营能力扩大的结果,而不是说与当年的农业集体化异曲同工。
非商品化的小农,强制结合起来之后,会感到莫名其妙。茫然之间,随大流偷懒,并非一个坏主意。
集体化、股份化、雇佣化,什么化都不是要点,要点是作为土地业主和劳动力双重角色的广大农民,从未经历过经营土地的训练。
几百年的小农经济,不足以充分认识生产要素及所处市场的回报、风险、投入、成本等,无论作为业主的劳动力,还是劳动力的业主,都会无所适从。
农业发展的根本还是商品化。
各行各业及全社会向工商业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老大帝国要改生活方式,多难哪。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什么样的农业是理想的农业,估计不少人会人为美澳那种大农场、大牧场是最理想的,很少的人力就能管理极大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工业化的生产和加工方式,提供大量的工业化的农业产品。如果以这样的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就可以分析一下为啥都是集约农业,中苏搞得不如美澳了。
发展这样的农业肯定需要海量的农机和能源,也就意味着需要一个发达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那么在没有这个体系的时候或者工业体系不太行的时候,如何提高农业生产?中苏道路基本一致,就是大搞集体农庄,集中人力搞建设,譬如大规模的开荒、平整土地、兴修基础水利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机械和工业资源已经通过集体承担的方式进入农业生产中。这是小农经济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但是,这种集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生产力在一定条件下提升到了瓶颈,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反而下降了,原因是束缚在土地上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多了,而且这些人的消耗水平也提高了。
随着产量提升,农民收入增长,消费也增长,甚至农民数量也在增长,净产出会增长停滞,甚至还会下滑,中苏两国的集体农业在这儿就走不通了。
体现在农业总产量连年增长,农产品商品率或者净产出增长停滞,农民人均收入基本不变,农民生活质量保持在一个说过的去的水平,与工业人口的差距越来越大。
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就得减少农业人口,继续加大技术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农业人口的前提是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加大技术投入的前提是农业要有足够的盈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就得减少人员生活用地,这三点都做不到。
于是我国的做法就是分田到户,倒退回小农经济的架构,取消集体农业带来的压迫(保障),解放(驱赶)土地上束缚的人口,让更多的人离开农业生产,进入工业,收回这些人的土地交由少数人经营。
如果上述的逻辑都能够理解的话,那么自然会诞生下面这个疑问:为什么要走分散-集中-分散-再集中的道路,而不是从分散到集中一步到位?
这是因为我们的农业不仅承担着保障供给的责任,同时还负责给工业输血,为了尽快发展工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尽最大可能压榨农业产出,农业集体化就是最方便、合适的一种办法。
换一种说法就是,工业基础太差,连让农业按部就班走集约化的资本都没有,只能先把农业都抓在一起挤出工业来,再把农业放开走它原本正常该走的道路。
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乌克兰饥荒和¥#%*^能够发生,经验不足导致对农业的挤压过重,剪刀太锋利,不仅剪毛还剪到肉了。
———————————————————
一家之言,不吝赐教。
现在的大型收割机,一台比一百个劳动力还厉害;现在的机械化农业,是目前人类农业的最高峰。
但你不能拿着现在的农业,批评过去搞农业集体化的效果不好。这不唯物也不辩证。
你知道没搞农业集体化的农业产量多低吗?
不搞集体化,俄罗斯和中国的土地,亩产三百斤就是极限了,小麦最高产量有超过三百斤的,多数在100斤上下,也有二三十斤的。
美国加拿大,地广人稀,土地好,气候好,中俄有几块耕地能达到那个程度?
过去,大地主好好伺候的好地,亩产三百斤
好的水浇地,亩产百斤,
普通的地,亩产三四十斤
穷人的烂地,亩产有没有还是个问题。
沙皇俄国,农业肯定不是什么集体化,也肯定没有合作社,那是不是积极性特别高?老百姓吃得饱?
清代和民国,肯定也没有集体化和合作社,是不是生产积极性嗷嗷高,老百姓吃得特别饱?
1951年,华东李玉农业生产合作社稻子亩产1200斤,一个劳动力就分了876斤稻子,290斤玉米,630斤山芋,100000元(旧币)钱
你要是说什么放卫星大吃饱,抱歉,我们没得聊。
你说当时农业集体化的农业不如现在的农业,那是肯定的,当年的拖拉机肯定不如现在的农业机械,当年的肥料肯定不如现在的化肥,当年的种子肯定不如现在的种子。
可在当时,在过去,集体化农业在其他小农和农场主看来都是一个超级怪物,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在当时,集体化农业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快速发展农业的方法。
等以后,科技发展了,大型农业机械全自动化了,粮种改良到极限了,土地气候改善完全都成功了,交通更发达了,
别说再搞什么集体化农业,都完全不需要农民再辛劳了,真正做到粮食直接长到超市里。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什么叫效果不好?农业集体化时期中苏农业无论单位亩产量、总产量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获得成倍增长。
日韩的综合农协某种程度上也是集体化农业,当今世界有不少国家都搞集体化,这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专利。
所谓积极性就是利润问题,收益高谁的积极性都高。
这就要明白两国农业集体化很成功,从产出来看成果很好。苏联农村在四五计划开始推动农村电气化,农村工业化推动粮食产量高速增长,有回答列图了我就不列了。
同样我国粮食产量建国后一直在增长,一五计划结束后经历三年减产后快速恢复,到改开前十几年增加了1亿吨,不可谓不成功。
注意上图从五一计划到改开前,人均粮食始终是在300公斤上下浮动,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直接抵消了相当程度的粮食高产量。
这就要清楚工农剪刀差,任何国家工业化都避不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在不能对外殖民掠夺的时候就只能向本国农民获取资本发展工业。
农业集体化本身没错,问题在于政府为了搞工业化把工业发展成本强行摊派到农村身上。因为分散小农的交易成本过高,只有集中起来进行统购统销才能方便城市积累。
这在苏联也是一样,最初苏共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控制物价把工业品价格定高,农产品价格定低来积累。后来发现农民干脆不买了,就认为是有敌对分子强制推广集体农庄和镇压。
原材料除了集中起来搞工业化和喂养城市人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业国需要出口农产品换取工业国工业品和技术。
比如苏联30年代大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提取农村粮食剩余对外出口,毕竟西方大萧条给了苏联一个极其良好的吸收技术的时间窗口,苏共也就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了。
对我国也是这样,抗美援朝和一五计划的苏联援助不是无条件的,四三方案美国援助也不是无条件的,都是以贷款形式的贸易往来。我国工业品不可能卖到美苏。有的就是农产品和矿产,这也是斯大林点名要的。
更麻烦的是90年代以前经常遇到贸易逆差,这就得加倍从农村中提取来还债。回到前面那张图,我国人均粮食长期不变的情况下还要挤出来对外贸易,压力是很大的。
而且由于是农业国,工业化是一个资本增密排斥劳动的过程,苏联援助的还是以军重工业为主,缺少轻工业和消费力的中国只能把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强制卖到农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许多地区不适合拖拉机,结果还要完成任务硬买,这些都是直接成本压在农村身上。
拖拉机总要修理,大型重工业总要小型工业配套。镇一级建立了五小工业,行政村一级就建立起修配厂,这些也是都是直接建立在农村成本之上。
正如我前面说的工农剪刀差,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产依附于一产,一产提供原材料给二产,价格叠加使得二产价格天然高于一产,正常买卖就能积累。但国家等不了那么久,就强制超级加倍,短时间内以牺牲农村快速积累。
那么农民身上负担这么重,又要低价卖农产品,还要高价买工业品。注意越是现代农业越是高成本的,农机具化肥农药除草剂种子,哪一个是免费的?不得是花钱购买。
这些往往都体现在财政上,因为前三十年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国企以拨款为主。如果工业品在农村卖不出价格,加上各种事业单位和基建支出,财政很容易赤字,就只能从农民身上拿。
业经济比重很大,农业生产和财政收入有很大关系。据国家经委估算,在国家财政收入中,与农业有关的收入,大约占百分之四十五。当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中有工人创造的价值。所以,不能说农民向国家的缴纳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只是说明,国家收入与农业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新增加的购买力和增加出口的很大部分,就要依靠这二十多亿元农产品去抵补。我国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的比重将来会增加,农业生产也要发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对经济建设规模的约束力是很大的。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就是冷战时期面临的外部压力,体现在三线建设上,这种大规模工业转移和建设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大规模投资。
这就必然挤压正常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投入,配合每年新增的大量青壮劳动力,这就是巨大的社会压力,结果就是上山下乡,这也是把城市成本往农村转移。
所以,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
那么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农业集体化。否则把那些城市青年安置到哪儿,放你家放我家。
先是农业互助组,然后初级社,再者是高级社,最后是人民公社,把农民从小资产阶级变成农业无产阶级。充分占有全部农村生产资料,充分占据农民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这只是积累阶段,工商业发展最终是靠投资消费循环形成的。工业建立以前是高积累高投资,建立以后就变成高投资高消费,这一点在工业体系建立前都是有意抑制消费的。
人民的购买力要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农产品提价多了,便要减少建设投资,同时增加市场供应和货币回笼的困难。
一般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化完成标准是农村电气化,苏联在四五计划中开始推动农村电气化,初步完成了工业化。正好赶上赫鲁晓夫上台,推行的改革实质上就是放管服和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能力。通过城市反哺农村,政府补贴农业,以消费带动工业化深化,原始积累阶段的剥削农村阶段结束。
这个过程在我国也发生,只不过选择的方向不同,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当然分地其实是一个被动选择。经过四三方案引进西方技术,70年代末我国也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由于长期工农剪刀差农村成本负担极重,缓解农村压力释放农村消费能力就很重要。
1977年11月,邓小平在听取国家计委汇报工作时指出:“要注重农村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要逐步缩小‘剪刀差’。。。。。。我国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百分比为约25%~30%,工业品高于价值的百分比约为15%~20%。
最终形成了1978年12月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方案:“建议国务院做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时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
实际执行结果:国家农产品收购牌价比调价前上升19.8%,其中粮棉油猪等18种农产品提价28.3%,全国提价总额72亿元,平均每个农民增收8元,商品率高的农村每个农民增收二三十元。
1979年,全国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全面发展。同1978年比较,农业总产值增长8.6%,粮食产量增长9%,棉花产量增长2%,油料产量增长23.3%,生猪存栏数增长6%,羊的存栏数增长8%。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农产品收购总额大幅度增加,比上年增长26.2%(不包括提价因素为增长5%)
1978年农产品大涨价才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联产承包也很重要,毕竟是让农民从无产变有产。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认识到必要性,1982年才在全国推开,所以和集体化没关系,当然之所以在大好局势下重搞土改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有意思的是现在又开始提新型集体经济,现在比较火的发展好的农村恰恰是当年没有分地的。
总结就是两国农业集体化效果很好,让农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并在历史使命完成后开始重视民生。重要的是人,而不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