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稍微说一说我了解的HR行业,仅限国内吧,下文所提及的HR包括央企,国企,私企,外资等不同资质,也涵盖工厂,银行,电商等不同行业。
第一特点,行业门槛低。你可以看到很多HR都是从前台,行政等比较“野”的路子转过来的,即便是“科班”出身,由于学校里学的都是纯理论知识,实操经验非常欠缺,而专员(比如招聘专员,薪资专员,培训专员等)这个层级的新手岗位,又往往成为他们”练手“的第一关,于是乎,在足以代表公司形象的底层专员岗位上,我们看到太多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故”,所以低门槛是专员级HR中“不专业”比例极高的直接原因,但是,并非完全如此。
第二特点,公司地位低。如果你是HR,可能不会认同我的观点,但这确实是事实。HR部门在绝大多数公司只是负责员工薪酬福利,招聘裁员的“纯成本”机构,在公司管理架构上地位并不高,举个例子,撇开其他背景,让HR总监跟财务总监在Boss面前吵一架,必须开一个的话,看Boss会开谁。再回答一下:你求职的时候会忌惮,但入职之后只会找茬的人是谁呢?是HR。这这意味着什么呢?HR的地位决定了一部分从业人员有着“有权堪用直须用”的工作态度,对有这种心态的HR来说“招一个能人与招一个庸人与我何干?”,但是,并非完全如此。
第三特点,“务虚”与“务实”两极端。我们可以看到HR行业,务虚与务实走两个极端,换句话来说,高层尚虚,底层好实。但虚的时候不务实,实的时候不务虚。听起来好像有点拗口,举两个例子吧。我看到有很多HR VP或总监级的人喜欢谈“战略”,但他们却容易沉溺在报告与咨询上,我接触的全球五百强企业里,在HR执行力上真正做到令我叹服的,只有一两个(我保证不止接触两个)。而底层的HR,又容易有事做事,无事挂起,从来不考虑自己代表的公司形象以及个人工作与公司未来的关联(她们会问:跟我关系这么大,怎么不给我加工资?),比如题主所说的现象。这是整个HR行业某个层面上恶性循环的结果。但是,并非完全如此。
第四特点,“专业”持续一生,“不专业”铭记一世。我依然刚毕业时面试的一家公司,是一个行业系统软件的龙头。终面之后被拒,我强行问原因,HR对我说:“你太活泼了,不适合我们的研发岗位。”虽然很受伤,但至少我还是知道了原因,事实上,这种原因大部分HR是不会告知的,确实没有必要。但整个面试过程中的安排,节目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礼貌接待,会给应聘者订餐等,她们做到了本分,就是招聘目的明确,招聘手段合理。不过,我所说的“一生”并非指这个,只是题主的事情让我回忆起了过去,提一下。专业的HR会将对员工的关注,贯穿其整个公司职业生涯,从招聘之后,到定岗定薪,到绩效考核,到培训轮岗,到离职访谈,等等,这种不“自暴自弃”的HR,是整个行业的翘楚,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少企业内见到,这就是我前文所提的“持续一生”。至于“不专业”,题主你的例子不就是么,笑。
基本上,现阶段我所见的HR行业基本如上文所述,我特意强调了“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我确实见过专业的HR,也跟他们打过交道。基本上,非劳动密集型的外企的HR,专业程度在整个行业里算是比较高的(闲也有闲的好处,可以多思考)。
现在回答题主的问题:底层的HR确实容易将人才挡在面试第一轮,但应届生,并且是应聘小企业的话,很难碰到专业的HR,因为他们缺钱,专业的HR也很贵的,所以如果你真的对这个公司有兴趣,就直接找老板谈。
应聘而言,选择渠道优先级依次降低是:内推/实习转正-->猎头(应届忽视此项)-->学校招聘会(含外校招聘会)-->公司招聘网站(若是牛逼公司,非211/985应届忽略此项)-->招聘网站-->社招。
如果我啰嗦地建议一句的话,第一份工作去大平台,养成好工作习惯是最好的选择,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这种容易形成肌肉记忆的玩意儿,是职业生涯的加速度,优劣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