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长平之战用廉颇为将赵国有没有战胜的可能?如果战胜战国形式会有什么变化? 第1页

  

user avatar   cyhsim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于原答主更新了他的答案,专门说了他对两国是否缺粮问题的看法,那我也就专门说说我的看法。原答主“因为如果赵国缺粮,必定会是较大程度的饥荒,而不可能不引起重视,怎么会没有留下任何纸张文字?”太令人费解,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饥荒”和“缺粮”是有着根本性差异的两个概念,赵国是否缺粮和赵国此年是否饥荒是毫无干系的两件事。战国到秦汉军队粮草供应依靠的都是普遍设置的粮仓,秦国有太仓,敖仓等大粮仓,在每个重要城池都设有专门的仓储,赵国也应如此。赵军乏食,自然是因为仓储粮草已经用尽,这和民间因灾异带来的饥荒断无关系。而《赵世家》所载“六年,大饥”的原因是前一年的大地震。地震导致田地庄稼死亡,引发饥荒。当然兵乱也可以带来饥荒,但只会影响到战区人民。此时秦赵的交战局限于长平一地,又怎会影响赵国本土?赵国人民的粮食来源是交完赋税的余粮,断无饥荒的可能。如果没有饥荒,仅仅是军队乏食,那不被史官所书也很正常。更何况赵国史料本来就少的可怜,脱漏军队断粮之事又有何奇怪?

根据原答案的逻辑,赵国不缺粮的判断依据是于史无据,秦国缺粮的依据是有《吕氏春秋》和明清地方志证实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样的。首先考察赵国史料,无非举出《赵世家》的记载,我们知道原答案的一个逻辑是《赵世家》未载缺粮一事,那么根据对等原则,也应该看看《秦本纪》怎么说的。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更是对缺粮之事只字未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也是不正常的现象?答案是否定的。要之太史公作本纪,世家的目的是记述各家政权的历年大事,本质上是编年表格的形式,对于某场战争的细节采取忽略简直是不能再正常的事了,拿《赵世家》恐怕得不出什么有益的结论。再看看”证明秦国缺粮“的史料。第一条就是武安君白起的话,所谓”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句话中的“国内空”只是形容秦国在长平之战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损耗,就算按照字面意思来解读指的也是人力,根本和粮食没有关系。另外,明清地方志的记载更成问题,因为首先隔了两千年的地方志的材料可信度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须知地方志成书都很晚,记述早期历史靠的无非是当地口口相传的传说,长平地区关于长平之战的民间传说多如牛毛,其中很多甚至都类似儿戏,比如高平有“三甲”的地名,据传说来源是廉颇被赵括换下后回邯郸经过此处,将头盔,铠甲和战鞋脱下扔在此。再如当地有“王何”地名,据说是赵军突围失利后互相惊慌的询问“王师何如”的地方,当地地名“换马”也传说是廉颇回邯郸时换下自己宝马之处。以上这些传说多可笑无稽,牵强附会,而多被地方志所载,这样的材料又怎能轻易相信?总而言之,唯一可信的材料只有《吕氏春秋》的记载,而赵国在世家列传中不见缺粮记载这一事实也可套用在秦国身上,秦国缺粮之所以有证,还是因为秦的史料较为充分,有《吕氏春秋》等书的记载。在这里赵国史料之不足时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立论的依据的。更何况赵国乏食也并非不见于史料,除了原答主自己提到的《战国策》记载,还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

此处记载颇为分明,明确了长平之战期间赵国缺粮,又怎么能说没有记载呢?(再补:写完后又看了一下

@赵简子

的解释,发觉时间点上似乎确实是我定错了。之前没有注意到“齐王建六年”这一记载,这一史料的实际发生时间当在长平之役次年。但是这亦不合于原答主的结论,因为原答主论述中提到缺粮时间,主要为了论证如果以廉颇的方法继续死守,赵国会占优势。可是我们发现到了第二年赵军即使固守邯郸依然出现了缺粮的问题,而邯郸相对长平后勤压力又要小得多,这证明如果长平之事持续到前259年,即使此前赵军真的没有缺粮,到此时也会乏食,那么赵军又有何优势可言呢?)“

至于粮道问题,赵简子答主又提到了存在一条由赵国本土向长平战场输送粮草的粮道,依据是《白起王翦列传》中”赵军分为二,粮道绝“以及”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的记载。赵军当时仍有运粮的通道固然不存在任何问题,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此时的赵国不缺粮食。因为根据所有提到秦国缺粮的史料,也看不出前线秦军已经断粮。我认为,真正处于断粮境地的军队只有被白起围困于长平谷地的赵括军,史记明确地说: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可见一支军队在断粮的情况下是撑不了两个月的。根据此前双方对峙的情况看,秦赵的前线部队都不存在乏食的情况。但是这不代表秦赵两国都不缺粮,正如赵简子提到的,《吕氏春秋》说秦国内粮食殆尽,这必然指的是秦国官方储存的粮食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但这情况绝对没有严重到直接影响前线将士的吃饭,否则秦军也会在俩月之内溃败。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缺粮,应该指的是国家总体的仓储情况,而非前线军人短期的使用情况,所以赵军粮道的存在亦不能证明本国不存在缺粮的危机。

再就历史研究的原则提醒一下,所谓“谁主张谁举证”在历史研究的语境下是说不通的。谁主张谁举证只适用于法庭审判,目的是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从根本目的上就和史料研究走的不一样。在此问题的探究中,赵国是否缺粮是一个画问号的句子,它并不尊从法庭原则,而是尊从逻辑原则,也就是说历史学家不应该仅仅因为史料原文未载就轻易认定赵国不缺粮食,这和法官根据证据不足宣判被告无罪是两个完全无关的逻辑指向。当然,反过来轻率的得出相反的结论也一样是无理取闹,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学家在很多问题上只能采用模棱两可或猜测式的叙述而非一棒子打死的判断。

以下是原答案:

反对一下

@赵简子

的答案。该答案用到了不少史料和近人研究著作,却无一条能够证明自己的立论,更何况在引史料过程中还犯了不少混淆视听的错误,不得不指出。

照例就事论事,只批判不准确的答案,不牵扯人身。关于题目的最终结论先不给出,只就具体史料的使用和理解问题提出看法。

该答案的一段:

秦国会被削弱,而秦国耕战制度讲究的是以战养战,连续不断的进攻,得到大量土地和人民,再归纳到耕战体制之下,进一步养出大量精良的战斗力。而这种良性循环一着不慎,则会引发恶劣的后果,轻则统一进程拖慢数年乃至数十年,重则会导致秦国国力的极大亏损,甚至有可能被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邯郸保卫战秦国也是失败,而且只是溃败,只有少量部队成建制的被歼灭或者投降。即使如此,再等到秦国攻灭邯郸也已经是三十多年之后了。

这段论述本身缺乏统一的逻辑。说秦国的耕战制度,一定要对秦国的官社经济体制有概念吧,所谓“耕战”,无非是在政府统一授田的大体制下,以军功爵为标准确定土地分配的数量,这一制度张金光先生在《秦制研究》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这一制度直到西汉初年仍在实施,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记载了惠帝二年吕后主政时期的军功土地分配制度,其制度与秦制如出一辙。更何况秦代军功爵位授予标准严格,开始赐爵的最低标准是“五甲首而隶五家”,授爵严格程度远高于汉文帝之后的汉代,在秦国军功爵仍然是稀罕物,这和文帝之后汉代赐爵益滥的现象是完全不同的。按照秦制的标准,无爵位的庶民皆赐田百亩,数量依爵位增加。一旦受田者死亡,国家就回收该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因此,秦制的“耕战”虽然是对外扩张的驱动力,但本质上不存在依赖扩张的问题,所谓“以战养战,不断进攻”实在是无根据之辞。更何况邯郸之战秦军败绩后阻碍秦国在短时间内统一的是长期作战消耗掉的资源和联军紧随而来的打击,这和秦国体制内在可以说毫无关联。

该答案对于秦赵长平之战的过程叙述基本是正确的。杨宽先生在《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一文中对长平之战诸事的时间解释是:

重点在于白起王翦列传中分写的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和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的两次秦攻长平实际上是同一件事,这件事开始于昭王45年秦攻韩,秦赵两军相距,在47年四月之后战况激烈化,这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原答案中“秦军一直以来都靠着勇猛果敢而称雄。战争初期即被廉颇的第一道防线阻挡住,有两年之久,这无疑是廉颇值得称道的地方。”的论述倒是值得商榷。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两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难下定论的,史记记双方交战也只从秦昭王四十七年四月开始,之前双方是如何相持则只字未提。这两年间王龁军是否一直试图突破空仓岭防线,亦或是秦军的进攻只是从四十七年四月开始,都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只是从四月开始,秦军突然全面瓦解了赵军的空仓岭防线,《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如是说: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从四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间,秦军斩杀了赵裨将茄,攻陷了廉颇设置的东西二鄣城,前后又消灭了赵军六个校尉,将整个空仓岭防线也即“西壁垒”攻克。之后廉颇军渡过漳水,守东壁垒的百里石长城,双方陷入僵持。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粮草出现了不足,但也不要忽视赵国也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尽管战场位置距邯郸较近,但秦赵两国国力差距是明显的,尤其是农业方面,秦国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秦的后勤都已不支,更何况赵国。秦国在长平一役战胜后,又能在次年发兵围攻邯郸,证明国力犹在,《吕氏春秋》的说法多半是指秦长平与邯郸两役的后果。相比之下赵国的情况恐怕更不容乐观,否则怎会轻易换将?原答案中说得不出赵国缺粮的结论,可是自己在前面已经提到赵国向齐国借粮,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原答案还说:

到战争后期,为了全歼赵国士兵,秦昭王不惜动用赏赐所有民众一爵的做法,来动用士气。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爵位是需要靠耕战得来的,更高的爵位意味着更高的土地待遇和更低的赋税,甚至可以免遭一些刑法,用爵位来赎买。秦昭王的这种做法明显是迫不得已,也能说明秦国已经再也没有士兵可以动用了,到了不得已只能动用居民的程度。

我想这更是对史事的极大曲解,所谓“赏赐所有民爵一级”本来就是误解,史记原文: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说得很清楚,秦王赐爵的对象仅仅是河内地区的民众,这仅仅说明长平战场急需兵员,而河内地区是最近的选择。秦国当然不可能无兵可用,不过从遥远的内史,巴蜀,陇西甚至南阳调兵都是不划算的,因此昭襄王选择征发河内地区的适龄男子服役,而普遍赐爵的手段也并非独此一例,根据《里耶秦简》,统一后秦在部分新占领地区也实施了普遍赐爵政策,目的是维护新站区的稳定。汉代爵位泛滥的原因之一就是普遍赐爵,而学者多认为普遍赐爵的爵位带有象征性,待遇方面并不能等同于原爵位。王树新在《长平之战新考》中更认为秦王征发的河内民众不过是为了替换原先的后勤人员。关于秦汉时期为什么常有征发普通民众参军之举,可以参考王彦辉的《论秦汉时期正卒与材官骑士》一文,或者看看我专栏里对秦汉材官骑士制度的描述

zhuanlan.zhihu.com/meat

。概括来说,就是秦汉制度中有常备的地方守军材官骑士,还有预备役,征发时称作”奔命“,遇到大战事会征调普通成年男子”正卒“负责后勤运输。

总而言之对于廉颇指挥时期赵军情况的估计乐观到站不住脚,赵军明明丢掉了西部壁垒,却说赵军相对秦军处于优势,这不是很令人费解么?原答主恐怕在答案里加入了太多个人感情倾向吧,可是历史是就事论事,论断当有史实和逻辑可循,个人以为如此轻率的结论有失公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假设赵国真的可以战胜,战国形式真的会发生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吗?我倒是认为长平一战根本不足以动摇秦国国本,秦国国力之强,从长平到邯郸均可以看出,就算长平失利,秦军不过退守原界,吐出到口的上党郡,但是凭借着早已形成的优势国力,仍可以卷土重来。而赵国就算得了上党,靠的也是冯忌所说的“赵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难而守易也”,其国力与秦国相差悬殊,最终还是要面临与秦国的下一场决战。所以长平之战结果改变,大概不过让历史的脚步变慢二十年罢了吧。




  

相关话题

  轴心国莎莉的广播特点与影响? 
  部分国人目前是否对中国过于乐观了? 
  马耳他骑士团是怎样的存在? 
  古代人如果食物不够 还会杀掉牲畜拿来祭祀神灵(或祖先)吗? 
  为何同为栓动步枪经典武器,德国毛瑟98K(及后续枪型)的效仿者多而英国恩菲尔德步枪效仿者少? 
  2022 年中国国防费保持适度稳定增长,比上年增长 7.1%,释放了哪些信号? 
  夏朝的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二战中苏军如何突破德军师防御阵地?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部队被全歼后又重新组建并延用番号的? 
  波兰部署军队,白俄特工疑下场,边境危机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冲突将会对两国造成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如何解读《金融时报》上「违约是中国债市走向正规的必修课」的言论?
下一个讨论
假如李牧来领导赵军,长平之战结局能否改写?





© 2024-1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