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产量提高真的是因为分田而提高积极性带来的吗,那为什么公社化之后产量也会提高? 第2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劳动力效率与全要素效率之别,有正相关协同关系。


user avatar   tuisi19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背后的原因超简单的。

土改、相当于被拿走70-80%,变成拿走30%。积极性自然大幅提高。

公社化,相当于拿走30%提高到拿走60%。积极性自然就不好。

包干,相当于又从拿走60%降低到拿走30%。积极性自然就翻过来又变好了。


土改之前,地主要拿走产出的40-60%,还有政府加派劳役,相当于被拿走70-80%。49-52年土改后,当时交给国家的是15%,劳役负担也降低了。相当于只拿走30%。积极性自然大幅提高。

包干之前(如1978年),农民交给公社产出的45%,还要给公家出劳役,而公社交给国家的是15%(这里面7%是公粮/农业税,和强制征购约8%)30%归公社中间商了。加上劳役,相当于拿走30%提高到拿走60%。积极性自然就不好。

1981年包干之后,农民交给国家的是25%(这里面7%是公粮/农业税,和征购约18%)然后另外交5%给三提五统。相当于又从拿走60%降低到拿走30%。积极性自然就翻过来又变好了。

由于90年以后地方五小工业破产,基层财力急剧恶化,91年以后三提五统出现了急剧增长,到1999年国家被迫干预之前,大概从5%涨到了25%。这就是三农问题急剧恶化的背景。但这是90年代的问题,和80年代并不一样。



国家能从人民公社那里征收公粮和征购粮食,仅仅占到当年粮食产出的13-15%。这个水平实际上还略低于解放初刚土改时土地私有自耕农时期的征收率。

也就是说国家可以供养的工业人口,平白少了一半人,或者说,少了一亿工人。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保持合作社制度,而非搞人民公社,国家可以有两倍的工业人口。工业产出和工业化速度固然不能简单的认为也会相应翻倍,部分行业达不到翻倍,部分行业可能超过翻倍,但总体可以大大增加是毫无疑义的结论。从史实而非概念想像的角度看,人民公社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速度。





76-79年,嗯,80年据说受灾不算好了,那76-79年,纸面上产量从2.8亿吨到3.3亿吨,也就是6600亿斤,纸面上产量增加了1000亿斤,但是公社卖给国家的粮食,只从755亿斤增加到805亿斤。只多了50 亿斤 !可牛逼坏了。

1981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公社改为包干制,但是这部分的影响,导致卖给国家的粮食,一共是960亿斤,多了100多亿斤,到包干更多的1982年,多了300亿斤,更多的1983年多了500亿斤。1984年国家粮库爆满不肯买粮了,农民卖粮难了。

按公社76-79年,这个增产1000亿斤粮食,实际才多卖给国家50亿斤粮食。你就是吹搞公社不包干,也能1984年产量4亿吨,纸面上人均增长有个屁用啊,真的粮食拿出来啊

统购统销,那压任务可儿是专政铁拳压下来的。结果只多卖给国家50亿斤粮食。国家敢继续信人民公社好?

所以我得出 人民公社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速度。这个结论。









还有一个问题,在中国当时穷,无法大量生产尿素(尿素生产线国产化则要到1990年),化肥大量生产的是最廉价的碳酸氢铵、甚至是不结晶的氨水,然而这特别易分解,对劳动积极性又特别敏感。

1976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6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582.8万吨

+3425万吨 ;+687万吨

198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6.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269.4万吨

+8675万吨 ;+470万吨

1984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07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739.8万吨

为什么会新增加的粮食产量多,而同期新增加的化肥使用量少?就是因为我国大量生产的化肥是最廉价的碳酸氢铵、甚至是不结晶的氨水,特别易分解,对劳动积极性又特别敏感。必须提高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化肥使用效果,否则增加化肥产量的效果就越来越低了。

最后做一点补充说明:80年代农业机械化速度、农业机械保有量增速都是大大超过之前的,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1976年为39.7万台,1990年81.42万台;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保有量1976年82.5万台,1990年697.99万台。国家允许农户个体拥有拖拉机后,农户在三年内购买的拖拉机就超过人民公社在整个70年代购买的拖拉机的总和。

而人力修筑的土水利、土水库的顶峰是1972年,此后以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黄河断流为标志,土水利被气候变化打击而逐步失效,1965年才20万口机井,1980年都270万口机井了,1990年才超过300万口机井。放弃水利投劳而转为大量机井抽地下水,是70年代就已完成的转变,不应当移花接木归到包干去。75-80年期间冬季水利投劳量已经暴跌了8成。在85和90年实际上相比80年有所反弹。

以前讨论过的车轱辘话题就不提了。

PS那小岗村举例,却真话只说一半,就是Anti-MarxLeninism典型手法。小岗村按手印包干是什么背景下呢,实际上78年安徽已经包干过,当时叫“借地渡荒”,然后后就开始搞反包干,收回包干地,全省反对一把手万里,全省大搞收回包干地,搞了三年(79、80、81),这都查得到的,当时各地署、各县的一号文件,都是反包干。结果就是安徽1980年的粮食产量还低于1978年。

小岗村,是在这种搞反包干风的情况下搞包干,所以才要按手印,承诺谁被抓走了,别的人要照顾他家小。

小岗村是什么地方呢,一个山坳里的石漠化退化土地,被公社强迫种水稻!被公社强迫了20年,山坳里的石漠化退化土地,种水稻怎么可能种的出产量呢?!所以包干后随便种点别的啥的(实际上是种植花生+玉米),产量就大幅上升了。

但肯定还是低于全省或全国平均产量的!这不是废话吗?谁家山坳里能和平原比产量啊!

本来小岗村这20户118口人,是完全可以富裕起来的。每一次搞一点什么,就被县里故意破坏或者抄没走。这还不算,每次小岗村富裕起来了,就故意把小岗村和其他村合并,让他们内斗不休。以至于终于产生了一个需要扶贫的、“重走集体化”的、贫穷的、足有4188人的“小”岗村。

这和本来那按下18个血手印立誓的20户118口人,究竟有何关系?

说人民公社好的那些同学 你们喷我之前动点脑子啊。

本来潜在产量500斤,而实际被坑到50的地方,包干后自然就变成500了,看起来是涨10倍啊

本来潜在产量1000斤,而实际公社时代只有到800斤的平原地方,包干后变成1000了,看起来是涨的不多,才涨了25%,那不是废话吗?

包干又不是黑科技 只能解除束缚解放生产力 又不是凭空增加的

所以平原地方800斤涨到1000斤 = 山沟里50斤涨到500斤是假的 不可能涨十几倍?

山沟里50斤涨到500斤是真的 就必须给平原变一个800斤涨到八千斤一万斤出来 否则就不配是真事迹?!




吓死人,我还以为70年代后半怎么大灾了,我怎么不客观了 结果一翻资料 80年代后半的受灾面积也有那么大嘛

客观地讲,按70年代后半一吨化肥新增粮食的比例,这意味着大概要1990年以后才能达到4亿吨,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反正那时候也徘徊在4亿吨?

这就回到 公社对积极性有多大的危害了 呢,76-79年,嗯,80年据说受灾不算好了,那76-79年,纸面上产量从2.8亿吨到3.3亿吨,也就是6600亿斤,纸面上产量增加了1000亿斤,但是公社卖给国家的粮食,只从755亿斤增加到805亿斤。只多了50 亿斤 !可牛逼坏了。

1981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公社改为包干制,但是这部分的影响,导致卖给国家的粮食,一共是960亿斤,多了100多亿斤,到包干更多的1982年,多了300亿斤,更多的1983年多了500亿斤。1984年国家粮库爆满不肯买粮了,农民卖粮难了。

按公社76-79年,这个增产1000亿斤粮食,实际才多卖给国家50亿斤粮食。你就是吹公社不包干,也能1984年产量4亿吨,纸面上人均增长有个屁用啊,真的粮食拿出来啊

这意味着什么,少五千万份商品粮饭碗。意味着返城知青那一波人潮足以导致粮食供应崩溃。不搞包干,1983年就不是严打成功 而是城市要吃不上饭揭竿而起了 总不能搞成波尔布特

统购统销,那压任务可儿是专政铁拳压下来的。结果只多卖给国家50亿斤粮食。国家敢继续信人民公社好?



不谈1984年秋收后,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粮食多到粮食系统爆满 国家不愿继续收购。所以接下来粮食产量徘徊在4亿吨。 光谈粮食产量怎么没有直线上升。

那我问你 现在每年总有几个地方 农产品滞销卖不出去吧 你出钱全买下来啊 你买吗?你负责全买下吗? 你抬杠我也抬杠 互相抬杠有意思吗?


本来潜在产量500斤,而实际被坑到50的地方,包干后自然就变成500了,看起来是涨10倍啊

本来潜在产量1000斤,而实际公社时代只有到800斤的平原地方,包干后变成1000了,看起来是涨的不多,才涨了25%,那不是废话吗?

包干又不是黑科技 只能解除束缚解放生产力 又不是凭空增加的

所以平原地方800斤涨到1000斤 = 山沟里50斤涨到500斤是假的 不可能涨十几倍?

山沟里50斤涨到500斤是真的 就必须给平原变一个800斤涨到八千斤一万斤出来 否则就不配是真事迹?!


user avatar   canicularis-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所谓“化肥”“技术改良”云云来诋毁联产承包的人,不知道我国在60年代初就进行过一轮包产到户的尝试,当时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施行包产到户的地区在生产表现上也完全超越了继续实施集体化的地区。

以安徽省为例,繁昌县峨山公社铁厂生产队从1961年3月施行“责任田”,全年粮食平均亩产638斤,比条件相同但没有施行责任田的宋堂生产队的亩产402斤高出58.7%。地处淮北,条件恶劣的阜阳、宿县出现了40多年来罕见的丰收,粮食除自用外还有余力支援河南、江苏、山东等部分灾区。其中宿县王楼公社王楼大队实行责任田后,在完成了80万斤的上缴任务后,全队人均口粮仍达440斤,高的多达600斤,该大队曹西生产队55户人家,超产21000多斤粮食。

太湖县桥西大队在1961年实施责任田后,粮食产量从1960年的11.4万斤增加到20.78万斤,增长率高达81%,油从278斤上升到1860斤,棉花从62斤上升到676斤,生猪家禽也是呈几倍的增长。

在1961年安徽省因为包产到户全省增产粮食近30亿斤,之后在1962年粮食产量继续增加17.6%,油料增加95.9%,生猪增加52.7%,除超额完成国家增购任务外,还增加了粮食库存1.14亿吨,由于连续丰收,在粮食收购时不得不增加2万名临时工完成购粮工作。

根据1961年10月安徽省委对36个县的调查,在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实施包产的生产队平均每亩增产比集体田高出27.9%。

除安徽省外全国各地也有部分施行类似制度的地区,如河南浏阳县在推广包产到户后,1962年全县粮食产量44482万吨,比前一年增产57%。

江苏金坛县,包产到户的田里三麦平均单产184.5斤,而集体田评价单产只有93斤,金华大队谢家生产队包产后101亩三麦产量达15432斤,增产40.4%,与条件相当但没有包产的谢干店队相比,平均产量高出23.9%。

广东清远县洲心公社,对社员施行超产奖励,结果在1961、1962年实现近30%的产量提升。


user avatar   lao-er-jia-x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对农业的大幅投资正是在公社化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啊。

以“臭名昭著”的CR时代为例:


新品种作物、水利建设、机械化推广、化肥的使用等一系列成就也正是在国家财政扶持的背景下得来的,从而推动了产量的提升。

不然你真以为“积极性”能带来产量的提高?这跟信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又有啥区别呢?


user avatar   bei-li-pe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惊了,一百五十多个答案,竟然没有几个人引用学术文献的。

这个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广泛讨论,90年代初,就由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给出了回答:1978-1984年间,中国农业生产增长最大贡献力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林毅夫在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论文发表在这个杂志上意味着什么) 上的论文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中,使用了28个省份 1970到1987年的农业生产数据,以要素四项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化肥为常规变量,并加入了时间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变化等变量,并把省份作为dummy variable,构建以下模型:

使用OLS,EGLS等方法进行拟合后,林毅夫得到了主要结果:在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解释了48.64%), 而所有的要素投入贡献不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个的贡献(45.79%),其中众多其他回答者津津乐道的化肥使用贡献了32.2%。

[1] Lin J Y .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1):34-51.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占个坑吧。

这个问题我记得我刚玩知乎的时候就遇到过,当时一个哥们一直在怼我,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工业党。

简单的说,粮食产量的提高首先可以分为两种:1、投入要素的提高;2、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例如,1单位化肥产生1单位粮食,那么2单位化肥就能产生2单位粮食,这样的提高就是投入要素的提高。

但是2单位化肥却产生了3单位粮食,那么其中1单位粮食的提高,就是由全要素生产率引起的。后者是扣除了所有要素投入之后的“剩余”。

接下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分为好几类,最简答的,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和制度改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改善。

通过制度改善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了粮食产量。

不能因为投入要素的扩张(如化肥、水利工程)就否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反之,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也不是否认其他因素的贡献。

以后看心情更新吧。


user avatar   wo-dao-bu-liao-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面有一点很有意思。我们先不去讨论积极性的影响。

有人支持公社破坏积极性说法,有人反对公社破坏积极性的说法。

其中支持“公社破坏生产积极性”说法的人认为:

公社工分制度下,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破坏了积极性。

那问题来了,既然干多干少都一样,我还计工分干什么?反正最后都是一样分劳动果实,为什么要计分?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user avatar   qu-zuo-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承包头几年产量真的是提高积极性带来的。

我家长辈回忆,刚搞公社的时候,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还学习人家红旗渠的先进事迹,几乎没人故意犯懒以及拖后腿,因为当时的公社让大家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有大锅饭吃了。

但是呢,可能是人的欲望永远都是超前于发展,慢慢的,吃大锅饭大家就觉得理所应当了,不过很多人还是老老实实干活,但是队里面就有几个“二流子”就在那里磨洋工,慢慢的大家积极性都是很受打击。

而且长辈回忆,大队领导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很多不太好垦的地大家都不愿意去干,领导也不愿意得罪人,这地方也就将就了。

后来就是搞联产承包。初期大家是真疯狂呢,我们那里大部分是平地,还给我们分的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你能想?我们那里七十年代就有小型农机作业了,不过因为油料什么分配有限,也不是全部都用)。承包到户之后别说鸡肋地了,离水渠远点的都把水渠断了改耕地了,真是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大干快上,头几年产量真是大增。

不过呢,也仅限于头几年,因为这时候也开始搞村办企业了。我们村最开始是烧砖窑,把个十几米高的土山弄掉了一小半之后我们村就没土了,就开始挖土烧,后来成了鱼塘。这个阶段年轻人也不愿意起早贪黑摆弄土地了,除了进村办当工人的,还有眼红个体户全国流窜的,例如我爸和我叔,在上海还被警察叔叔教育,看在他们年龄小没被投机倒把进行人生教育。

这阶段也是全国工商业红火的开端,动不动这里出个万元户,那里翻盖红砖房,村里人种地积极性大受打击。毕竟人均耕地太少了,起早贪黑产量也就那样了,的确比承包前多,但是增长赶不上干其它事情。而且承包初期真是干了很多倒退的事情,例如为了多点地,把直到地头的水渠都断了(承包前水还能流到远地,承包后路过人家的地就分走了,还不如拉水带抽水)、以前大块地还能上农机,现在分成一块块,也不愿意花油钱,于是大队最后都把农机拖拉机卖了。我们那里的的农业实质上产生了倒退,别看产量高了。

随着城镇工商业的发展,除了老人外,越来越多看不上地里那点收入,这时候我们家长辈在地里投入的精力还没承包前高,产量的增长基本靠种子和化肥了。

再后来就是外出打工潮,我爸出去的早,那时候已经开始承包工程,这时候大家种地积极性就更差了。家里种地主力军是我爷爷奶奶和上小学的我,你敢信?十几岁我的放牛播种割麦子掰玉米苞子样样都会,后来上初中就彻底懒得管地了。

然后就是我高中大学时期,这个时候很多人转让土地经营权了,很多种田能手开始几十亩几十亩承包,人家种田技术高,又开始买各种农机,效率和产量又大大提高。

所以啊,承包头几年的增产真的是积极性提高,当时一穷二白哪里舍得用化肥啊,而且当时卖化肥的也很少,除了搞公平分的一点购买化肥份额外,有门路的人才能搞到更多化肥,大部分靠自己沤肥,种子也是以自留种为主。

后来90年代就基本化肥和买种子了,这时候种地积极性也就差了,甚至不如承包前,增产基本靠种子化肥加成,机械化大大退步。

然后就是年轻农民忽略种地的阶段了,没有积极性,没有农机,水利设施也都破败了,没明显退步全靠种子化肥进步。

再后来国家特别重视三农问题,我们这里水泥路修到地头,各种农机可以进入。水渠水站机井水泵隔一段就有一个,总之只要刷卡一会儿地头就有水了。而且种植企业,种田能手大规模种植了,人家有积极性,有农机,还有种子化肥,不增产才怪。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那就是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是不断变化的,先提升再降低,再提升再降低,最后再提升。

因为在分田初期,公社初期,承包初期,农机水平种子技术化肥使用等其它因素变化不大,而积极性却发生明显变化,所以这几个时期农民的积极性是增产的关键因素。而其它时期,积极性并不是关键因素,甚至还拖后腿了...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提示时间上的相关性,不提示逻辑上的因果性。

之前只存了人均消费的数据。人均生产的数据哪位有的可以提供下。

以及,只谈改革,不谈开放是没有意义的。而只开放,不改革,开放也是开放不了的。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历年粮食产量曲线图里,会发现,大包干以后,怎么看不到明显的直线上升啊。

那么为什么感觉就是不一样呢

除了宣传因素之外,还有因为,当时国家办了几件事

一个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收购价格,一个是很拿出来一笔钱给工人盖房子分房子加工资等,当然,也拿出来更多的钱去国外买小汽车大彩电。

这时候,农民出现了万元户、工人得到了优厚的待遇,甚至吸引的农民花费巨资购买城市户口,好能分配到工厂工作。其他的一些人也能开小汽车看大彩电玩乐高穿耐克。

但是钱多,物资不够啊

开头几年很好以后,后来就

造成了80年代几次通货膨胀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开始500万买各种进口的摄影设备,还拍了20集,后来多目怪帮忙又拉来500万,结果拍了5集就没钱了·····

到了90年代,那三提五统收的天怒人怨的

我挂职的时候,一个老领导说刚参加工作,下乡收粮食,先得找村里那个很跋扈经常欺负人的回民打一架,证明我不好惹,才能收上来····


其实这些事儿吧,

我外公就很奇怪,怎么就攒不下来钱

我妈我大姨我几个舅舅每年都会给我外公一些钱,他很少花钱,就存起来

我外公也是很努力的农民,70多岁还能下地干活那种,每年挣的钱也都存起来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单纯的认为“钱毛了”,钱不值钱了


当然,我和我外公聊天的时候,也有很多公社时期的事儿,我琢磨了半天,这不就是当年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遇到的事儿么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实验失败的标志,就是管理人员逐渐增多,从事干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公社也类似,一个是当时办了一些社办企业,比如啤酒厂,当时我们当地驻军农忙时候来我们这里帮忙干活,休息时候就直接喝的公社产的啤酒,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安置了很多人,毕竟那时候公社已经有一些机械了,不需要太多的人下地

每年大家分红都不少。

但是,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一个公社的粮油加工厂,就七八个人,我外公回忆起来就是,那机器都是朝鲜机器,可好用了,就五个人就能把周围几个公社的粮油都解决了。但是,没几年,一大堆不干活的职务就出来了····硬是弄到30多人···

后来公社解体以后,这些工厂划归到镇上管,后来倒闭,粮油厂占地面积最大,被厂长买下来,再后来搞房地产,然后厂长就带着全家移民了···


我感觉我外公对公社的感情很复杂,类似于公社是好公社,可我们管不了他,看着一步一步变坏那种吧




              

相关话题

  硫酸亚铁和硫化亚铁在农业中作为铁肥的区别? 
  中国农业将走向何方,是日本综合农协还是大农场,或中国自己探索新的道路,为什么温教授的理论无法落地? 
  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相比埃及、两河流域要落后很多么? 
  农村小型养猪户的未来是否可观?是否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加大投资,慢慢的向规模化、技术化,品牌化发展。? 
  有机农业靠谱吗? 
  为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有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市委书记市长到田间抢收玉米? 
  粮食自给率高的国家与低的国家相比,可以说是一定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了吗? 
  没有农药、化肥、转基因的世界,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二战中苏军战斗力曾经不如国军中央军吗?
下一个讨论
苏联二战政委死亡率多高?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