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第2页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卡拉什尼科夫是不是高端人才?

如果他是,那中国不但能留住高端人才,而且能批量制造高端人才。

如果他不是,那我真不知道什么才叫高端人才。

比卡拉什尼科夫更人才的,估计得冯诺依曼那个级别了,这种人已经不能以人才称之了,应该叫天才了。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人家可以选择去外国。

一个人如果是清北毕业。英文流利。人家就可以选择去美国生活。选择不成为普通人民的一员。

我这么和你说吧。很多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国内的原因,不是他们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而是没得选。俗称:

贫贱不能移。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华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在北京定居买房。

润出去呢?在东京需要多久买房?

前两天看到一个校友,run到美国某西部大城市。10年还完房贷,月供占收入1/7还是1/9。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中国同级别的城市,相关的产业极少。

上班时间多出50%,收入低50%,房价高50%,通勤时间高50%。

所以别怪有能力的人跑出去。

坐标武汉,华科的学生,留在当地工作的薪资都赶不上月供。所以我为什么要留下,为什么要买郊区,晚上路灯都没有的房子?百万大学生留汉?笑话。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高端人才有选择。

如果电子厂996的工人也有选择,中国也留不住。


我以前认识两个在萨尔茨堡打工的斯洛伐克农民工,年底工资加分红拿了税后4500欧。两个人在建筑公司打工,住宿由公司提供,交通有公司提供的货车,自己需要花的钱只有吃饭。而且有各种保险,包括医疗和失业保险。

而且欧洲的物价吃住都比中国便宜,牛肉只要6到8欧元每公斤。普通服装基本和优衣库差不多甚至更便宜。

还有人说4500欧元和4500人民币购买力相同,你咋不看看车价,看看房价?国内10万一辆的车在欧洲10万欧元?还是国内500万一套的房子在欧洲能卖500万欧元?真当别人都是乡巴佬了?

吃穿用住,哪样其实都比国内便宜。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清华的时候,留学生们一人一个套间。


我们熬夜奋战的时候,和一堆状元郎们竞争,努力了半天结果是倒数。我们内卷了最后谁也没捞到好处。奖学金更不用提了。


清华为留学生们设立了各种奖学金。不单免学费,生活费补贴齐了,还能有多余的经济支持。重点是还不用经过各种考试和证明水平的能力,只要来就能有奖学金。


意大利人来混日子的,作业全靠抄,还能和授课老师一起做国内的大项目,比如某国际比赛项目的场地。


从拿到录取到最后心如死灰只用了4年。没那么多情怀,人心肉长的。要留住人,先留住人心。


user avatar   bei-zhu-8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粗略扫了一眼,没有一个答到了点子上。

简单的说为什么中国难留住高端人才,因为中国近几十年做的就不是高端的工作,因此根本就不需要也根本就产生不了高端的人才。人才和工作平台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比如你把牛顿送给大清那牛顿也不会成为人才,因为大清需要和生产的是会写八股文的做题家,它并不需要万有引力定律并不需要微积分,即使牛顿来到了大清也只会成为为科举疯狂的又一个范进。

中国的制造业需要人才吗?并不需要,特别是国企改制后中国的制造业基本上就都是只要劳力不要智力的血汗工厂,吃人口红利的低端加工厂,它们不需要人才,即使那有人才也只会成为流水线上的劳力。

中国的科研需要人才吗?也不需要。它需要的是能水论文刷影响因子拉项目基金能评职称在自媒体上高潮的东西,至于你的成果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能不能有成果落地,它并不在乎。因此即使爱因斯坦来了,也只会没日没夜的水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文章,也不会有什么相对论。

民国需要人才吗?不需要啊,它的行政院它的驻外使节清一色的美国名校学历但是它们成了人才吗?没有,反而一个个的都成了卖国贼。民国需要的是什么?是文字,那个年代麻木的人需要用文字的力量去唤醒,文字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责任。

又为什么当年涌现出了那么一批人才?因为当年确实有像两弹一星这样的需要高端人才的项目和平台。独立自主的项目才是高端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会创造吸引人才。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需要人才吗,不需要,它需要的是买办。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过时的观点。

国际学术界对这个所谓“中国很难留住高端人才”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

(2021年)5月26日,全球顶级科研期刊《自然》发布增刊“2021中国自然指数”,“2021中国自然指数” 基于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数据,展现了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科研产出情况,并揭示中国科学人才流动和国际科研合作方面正经历的变化。
该增刊引用对自然指数100强研究机构的50万名学者所做的分析显示,中国自2014年已实现科学人才的净流入,逆转了过去40年的趋势。
这项调查还发现,截至2021年3月,中国大学过去三年有超过10%的学者从国外而来,这一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3.7%)的近3倍。

敲黑板:

中国自2014年已实现科学人才的净流入,逆转了过去40年的趋势。

今年是2022年。也就是说,早在8年前,这个所谓中国留不住高端人才的看法,就已经彻底破产了。

考虑到在此之前,中国人才流动趋势必然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才会从人才流出转变为流入,那么中国具备强大的吸引外来人才能力这一事实,必然在8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这样一个铁一样的事实,与一直到现在仍旧普遍存在的中国是人才流出国的错误印象,恰恰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中国很多地方依旧广泛存在。

比如说在一些特大城市,他们的生活水准在全世界都属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他们仍旧在内心里将自己当作最不发达国家看待,以至于酿成了很多“倒贴”惨剧。

一头大象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就是一头肉食鸡,整天研究如何通过取悦豺狼来避免被狗吃掉。

这属于典型的自卑心理。我们可以查阅一下有关自卑的定义。网络上的解释说:“自卑感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

当然,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很着急地跳出来说:不要盲目骄傲。

我说,你们能不能等我们先把这些人的自卑问题治好了,再谈自傲的问题?

一个人营养不良需要尽快补充营养的时候,你在那喋喋不休肥胖的危害,是不是在捣乱?是不是在捣乱?是不是在捣乱?

是在捣乱。

中国的问题不是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中国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自卑心理导致的举止失当。

比如说,社会上多次批判过的、高校盲目优待外籍留学生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宣传自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一方面又盲目优待外籍人士,这才是当前比较严重的问题。

换言之,优化我们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使用机制,这才是当务之急。

在人才净流入现象已经发生8年之后,还在研究所谓留不住高端人才的问题,未免牛头不对马嘴。


user avatar   Aga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不住的就不是高端人才。

高端除了超强能力,还有忠诚和融入性。

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付出代价得不到,

就不是"你的"高端人才。

所以,

第一、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不用付出;

第二、珍惜现有的人才——现有,已经具备了高端的基础。

没有归属性的"高端"定义,是幼稚的机械论。


user avatar   zhou-e-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中国很难留住高端人才,是中国不屑于留住人才。或者说是中国觉得低于优青杰青的人都不算是人才。非升即走政策已经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前两年就南方卷,北方尚且还有编制,现在连北方也没编制了。全部是年薪制聘用,聘期结束考核,考核不过就滚蛋。关键是考核标准不是固定的,很多时候你入职时告诉你的考核标准过两年就不算数了,等待你的是每年水涨船高的考核标准。内卷非常严重,每一年的新人都能把上一届的卷王拍死在沙滩上。举个例子,几年前我刚打算读博的时候有一篇一作SCI二区以上的博士就能找到高校稳定职位,而当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手持10篇一作SCI的博士都不能拿到高校稳定职位。现在中国的科研人员的命运和程序员一样,都是只能趁年轻赚点钱,然后35岁或者40岁失业。关键是科研人员读完博士就30了,算起来一辈子顶多能赚10年钱就得失业。

在国内40岁只能失业的情况下,只能转战国外,哪怕一直做博士后也起码能糊口。而在中国,超过35岁,连做博士后的资格都没有。

综上,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想留在中国,只不过是没的选。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如,一个病毒学教授说了一句,病毒变异后,就不是原来的病毒了。估计他马上就没有立锥之地了。别说岗位了,你们都想喷死他对不对。




              

相关话题

  2019 年平均工资出炉,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 9 万元,私营单位 5 万元,你在平均线上吗? 
  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办事效率低、原因是什么呢? 
  不参与公司非工作事务算不算职场大忌? 
  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职场新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职场上女生不喝酒真的不行吗? 
  有能力,有水平,可领导不喜欢,不给晋升的机会,可也不放你走,去别的部门晋升,怎么办? 
  最近沸沸扬扬的「上汽灵魂」事件,会不会像 OPPO 公关经理那次一样,以陈虹辞职挽回上汽声誉告终? 
  调查称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 5825 元,硕士 10113 元,实际情况如何,你达标了吗? 
  为什么职场待久了会变得像是自己以前讨厌的那种人? 
  你们看待【职场中永远不要说老板的不对】就是情商高? 

前一个讨论
实验室师兄不愿意带刚进组的师弟/师妹,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你怎样看待中国大学去行政化?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