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题主的邀请。只不过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只能简单谈谈。主要是试图探究一下罗马共和国时代以及帝国早期凯尔特人与斯拉夫人直接接触的可能性,顺便谈谈诺里库姆凯尔特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依然存在的可能性。
我的基本结论是:双方应有接触,但缺乏足量证据。
下文目录:
从单纯的地理分布上来看,凯尔特人与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早期及之前是始终被日耳曼人与达西亚人分隔开的。但实际上两族之间的日耳曼部落并非文化绝缘体,故而也受到了周遭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乃至萨马提亚人的影响。而在其过程中,凯尔特人与斯拉夫人应当有机会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只不过,也正是出于当时的这种诸民族彼此交融的复杂情况,以及各蛮族在文字记录上的匮乏,我们也难以得出两族曾直接接触的确凿结论。
我们也不妨从斯拉夫人的起源看起。
古代斯拉夫人与两个铁器时代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题图图三中的普热沃斯克-扎鲁宾斯基文化(Pzreworsk-Zarubinsky Culture)。其实际上是两个文化的合称。
在两者之中,处于西部的普热沃斯克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日耳曼-斯拉夫文化的复合体。这个文化主要兴盛于前三世纪到五世纪这段时间,其中不但囊括了古斯拉夫人(当时被罗马人称作威尼提人,Veneti[1]),也包括卢吉(Lugii)、汪达尔(Vandali)等日耳曼部落。
结合如下两张地图,我们可以对普热沃斯克文化的地理分布和民族囊括有一个更准确的体会。
可以看得出来,普热沃斯克文化在维斯瓦河及奥德河中上游地区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影响不但深入日耳曼人的腹地,也向南抵近到了凯尔特人的聚居地附近。而事实上,现代考古也证实了该文化与凯尔特人之间存在的交往。
譬如在波兰克拉科夫市东南方的Siemiechów,考古学家就在墓葬中发掘出了凯尔特人的兵器及其他制品。由于其内容原载于波兰语的文献中,所以我在此只能以维基上的英文引述为准:
In Siemiechów a grave of a warrior who must have taken part in the Ariovistus expedition during the 70–50 BC period was found; it contains Celtic weapons and an Alpine region manufactured helmet used as an urn, together with local ceramics. The burial gifts were often, for unknown reasons, bent or broken, and then burned with the body. The burials range from "poor" to "rich", the latter ones supplied with fancy Celtic and then Roman imports, reflecting a considerably by this time developed social stratification.
虽然墓葬的主人更可能是日耳曼人,但其出土地在地理上已经十分靠近一世纪前后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的边界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与其相邻的斯拉夫人也有机会在战争和贸易中与凯尔特人乃至罗马人发生接触。不过,在古斯拉夫人聚居地附近发掘出了凯尔特人制品尚不能证明两族之间存在过直接接触,因为这些制品也可能是通过间接贸易得来的。如果能有考古证据证实两族在物理上存在过接触那是最好的,但由于考证所需工作量过大我就先在此停住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当时罗马世界与波罗的海地区之间的商业贸易。彼时,在中欧和东欧存在着一条联通南北的贸易通道,即琥珀之路(Road of Amber),用以将产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琥珀出口至地中海沿岸。
琥珀之路的主要线路也经过上文所讨论过的普热沃斯克文化的所在地以及中欧的凯尔特人聚居地。这条商路也在理论上给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之间提供了额外的接触机会。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看普热沃斯克文化内部可能存在的凯尔特因子。
(下文中各部落之位置见图3及其注解)
史学界对于卢吉人与汪达尔人存在一定的争议,而这些争议主要是围绕一下两点展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卢吉人有一定的可能是日耳曼化的凯尔特人,因为其部落的名称(Lugii)的词源通常被认为与凯尔特语相关联,如“leug(沼泽)”,“lugiyo(誓言)”和“Lugu(鲁格,凯尔特神祗)”。而卢吉人又有可能与汪达尔人并无区别,或者至少构成了后者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汪达尔人也有可能与凯尔特人存在某种渊源。倘若如上的假说成立,那我们或许可以说凯尔特人,至少是日耳曼化的凯尔特人,曾是斯拉夫人的近邻。
除此之外,巴斯塔奈人也有可能亦为日耳曼化的凯尔特人。当然,史学界对于巴斯塔奈人的身份也没有达成一致(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及西徐亚人等),我们还不好将他们看作普热沃斯克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将其归纳为日耳曼人是一种争议较小的分类。假使我们将巴斯塔奈看作日耳曼部落,则同理如上,其也可能与凯尔特人存在渊源,从而在向东迁徙的过程中为斯拉夫人与(日耳曼化的)凯尔特人的接触提供一定的条件。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还暂时缺乏有指向性的文献,只能简单谈谈。至于题主引用的那个理论我并不了解,需要得到其出处和论据之后才好判断。
个人的看法是:诺里库姆(Noricum,即现奥地利地区)的凯尔特人不太可能作为一个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族群存留到斯拉夫人来临的时期(六世纪中晚期)。
有关奥地利地区早期的历史争议不多,而且通史中都会囊括这一部分,我在这里就引用最通俗的史蒂芬·贝莱尔《奥地利史》好了(简明,但是内容和翻译均一般):
由于这里(即后世所谓的“奥地利”)是山地,早期的人类活动定居地很少。这个地区没有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霍尔施塔特(Hallstatt)的铁器时代文化的出现相对较晚,大约在公元前八百年。 从那个时期直到公元前400年,这个地区中的主要群体是“伊利里亚人(Illyrians)”,后来他们大部分被凯尔特人赶走,后者主要是诺里奇(Norici)和陶里奇(Taurisci)部落。拉挨提人(Raetii)仍然控制着今日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的山地要塞,但在东部地区,凯尔特人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建立起诺里孔(Noricum)王国。 公元前2世纪,诺里孔王国受到北方日耳曼部落日益强大的压迫,最终在公元前15年和平地并入罗马帝国。 而拉挨提亚(Raetia)则被罗马强制占领,很多拉挨提人被迫流亡。
......公元9年,日尔曼的切鲁西(Cheruscii)部落在条陀堡(Teotoburg)森林让罗马军队遭受惨败。罗马人只能退守多瑙河,于是诺里孔变成了帝国的边缘地带...... 已经存在的凯尔特人据点变成罗马的市镇(Municipia),如伦提亚(Lentia,今林茨,Linz),尤瓦武(Juvavum,今萨尔茨堡),布里干提姆(Brigantium,今布雷根茨)和文多伯纳(Vindobona,今维也纳)。 潘诺尼亚首府卡努图姆(Carnuntum)位于界墙的最东端,一度是个重要的罗马城市。葡萄的栽培以及被引入此地,联系广泛的道路体系建立起来,罗马文明繁盛一时。
...... 公元四世纪后半叶,罗马人准许一些躲避匈奴人 [2] (Huns)侵扰的日耳曼部落定居在界墙内侧,并把他们作为罗马防御体系的构成部分。
......面对匈奴人的威胁,罗马人于433年撤出潘诺尼亚,当阿提拉(Attila)于453年死去后,哥特人(Goths)占领了这个地区。 而这时的诺里孔已经被日尔曼的鲁基(Rugii)部落控制,488年,诺里孔基督教化和罗马化的居民被勒令撤离。拉挨提已经落入阿勒曼尼人之手。 493年以后,阿尔卑斯山东部地区已经成为提奥多里克(Theodoric)的东哥特帝国的一部分。罗马时代结束了。
部落“移民”运动仍在继续,多瑙河谷地无疑是移民的首要通道。500年左右,伦巴第人(Langobardii或Lombards)出现在这个地区的北部和东部。567年,来自东方的阿瓦尔人(Avars)又将他们赶走。 569年,伦巴底人在意大利北部落足,但阿瓦尔人继续迁移,还有一些斯拉夫(Slavic)部落跟随他们。 在北部和西部,另一个日耳曼部落,即法兰克人(Franks)的附庸巴尤瓦里人(Bajuvarii)也进入这个地区。于是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与巴尤瓦里人(亦即巴伐利亚人,Bavarians)为争夺该地的控制权而发生对抗。
......600年时,巴伐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仍在争夺阿尔卑斯山以东的大片地区。626年,阿瓦尔人同波斯人联合进攻君士坦丁堡。但这次行动失败后,阿瓦尔人的斯拉夫附庸反叛了...... 阿尔卑斯山区的斯拉夫人,即卡兰塔尼人(Carantanii),选举了巴伐利亚人奥迪罗(Odilo)为他们的伯爵......650年前后,斯拉夫人的据点已经衍生到普斯特塔尔(Pustertal)。此后,斯拉夫人的据点在巴伐利亚人的压迫下开始退缩。到780年,恩斯河(Enns)成为巴伐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的界河。
总结一下这段引文中与我观点相呼应的一些论据,即:
除此之外再补充两点:
所以,当时斯拉夫人在567年以后作为阿瓦尔人的附庸来到诺里库姆地区时,他们在当地所遇到的民族应当主要为日耳曼人。至于多数的罗马遗民则已经离开当地前往了意大利,而(未受同化的)凯尔特人则可能早已经在该地区绝迹。虽然说总有一定的可能性在当地还存留一些凯尔特族群,但他们恐怕已经无法再被视作一个民族了。而关于这种凯尔特遗民我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如有人了解欢迎补充。
当然,这些都是依据大框架史料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