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作者林嘉文的离世? 第1页

  

user avatar   male-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user avatar   rambler-may 网友的相关建议: 
      

2月28日的更新

今天得知,武汉一个“学霸”女学生也自杀了。。。所以4天前提醒大家注意维特效应的预警真的是没错啊……再次预警~

【2月24日原答案的分割线】

首先,生命的意外去世是非常可惜的。

但是根本不是因为他被称为”史学奇才“,是因为如同林的同学回答所言:”他只是一名有着一些光环的热爱历史的中学生。“

而任何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以这种方式离开,都是非常遗憾的。

烦请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像对江绪林一样,那种行为挺卑劣、愚昧的。我实在不想虚伪地以令人作呕的谦虚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以我自己的解释为准就好了。

嗯,为什么要引用林同学遗书的一段话呢?因为忍不住了。

我要开个嘲讽:

林同学担心的是有人不理解,用委婉的方式要求一些人对他的选择闭嘴。但是,还有另外一帮人,觉得自己可理解他了。是的,就是那种『特别理解他的曲高和寡和绝世孤独,就和我一样』的人。

上次那个江老师自杀的问题下面也是一片风声鹤唳,找“共鸣”吗?还说他替每个中国人死了一次?还非要拉着人家跟你一样?

一样什么啊?跟你一样自诩学术造诣登峰造极,可惜偏偏跟你一样受累于世俗体制和教育制度,自己看了几本书就变得曲高和寡,社会无人理解,难耐思想自由、遗世独立,真是高处不胜寒?

不要这样,真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说正事的分割线————

另外说几点,希望对于身边有抑郁症患者的朋友能起到一点点预防作用

1、抑郁症的治疗恢复初期也是相对自杀高发的时期,那会儿人刚刚能恢复一点行动力,然而脑中的乱麻还没有理出头绪,正好可以去实践病情最严重时期一直最想做而又因为行动力缺失而完成不了的事情——自杀。

如果大家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正处于恢复期,尤其是刚刚转好那段时间,请各位家属和朋友不要掉以轻心。比如林同学去世前还完成了家庭作业,江老师去世前还领回了刚刚改好的裤子,常人可能觉得要自杀的人应该不会这样做的,然而根本不是如此,还是要多多留意啊。

2、抑郁症不是内向,也不是悲观,更不是疯子。只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对活着也是。不是他不想,是他根本做不到,这是抑郁症的生理反应,不是心理反应。

是的,也就是遗书中反复传达的“xx没有吸引力”、“xx没有意思”、“xx厌倦、无趣”。这封遗书简直就是抑郁症患病期思维的标准模板,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家可以把xx任意替换成“吃喝”“恋爱”“ACG”“学习”“呼吸”……

3、花了一点时间认真阅读了林同学的作品,才来回答的这个问题。关于抑郁症的一个重度的症状是丧失阅读、写作能力,当然每个人被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吃药后也能力难以恢复完全。只能说林同学天资比较高,即使他没有完全恢复,可能也比一般人好,但是对致力于学术的他来说,这个能力的落差确实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4、开篇引用的那段他的遗书中提到了之前自杀那位江老师,而这段话算是整篇遗书中情绪比较强的一段,可见江老师之死对他的执行自杀行为的影响力度。这个影响值得预警,可能会是一个学术界(或者校园)维特效应的开端。

5、要避免维特效应的发生,关键在于关注点不应仅仅停留在个案。

上一个江老师的报道突出了人家的宗教信仰,这个林同学的报道又说人家史学奇才,再渲染点悲凉的气氛,制造一点清高和孤独。这样不好。

他们首先是值得尊敬的认真做事的人,是普通的未婚年轻人、未成年人,是需要心理学或精神科专业帮助的人。

不要把有无信仰、学术水平、教育制度、学文学理这些标签重要性放在“生命”这件事的高度之上,免得人血馒头不够用。

传播者应该突出同类型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普及一点知识,引导社会共同防范,避免这样遗憾的事情再次发生。



注释:

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尤其在20-30岁人群中最常见。

起因:1774年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事例:

1、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

2、玛丽莲梦露死于自杀新闻后 当年全球自杀率迅速增长10%。

3、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4、2015年人大连环跳楼事件。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有对死者不尊重的嫌疑,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把我在北朝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他如果真的研究宋史入心入脑了的话,他怎么可能不抑郁?


user avatar   lanlingxuj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性敏感、禀赋过人、少年老成,我生命中遇到的这种人只有三条路:一自杀,二出家,三大隐隐于市,其实说白了无外乎都是抗拒社会化。没走这三条路的人,都是因为遇到了爱情。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当代中国的版图上,封闭式寄宿制中学普遍是极权主义岛屿,摧残学生的,不只是应试教育,更重要的是中学的极权体制。这一体制并不是仅仅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它是控制狂,企图掌控学生的一切。

这次事件和天才没有必然的关系,非天才在极权主义控制下一样开心不起来。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pengtian-p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qin-zi-qi-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所以说先有了存在,然后才有了各种标签,含义,分类,角色,也包括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是自由的存在,能够思考,感受和行动,因此存在主义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会认为我们活着的意义是由我们一生中所有的选择组成的。当我们即将离世,回顾人生时,或者当我们在任何一个时刻回顾自己的生活时,你都会发现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你的人生迄今为止的意义是什么,都是由各种大小决定来界定的。

每个人只要活着,不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那么她所做所想所选择的所有东西,都是在不断地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换句话说,活着就是一个不断地变成(becoming)的过程,我们在不断走向我们将会变成的那个样子,但是具体要变成什么样子,又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和支配的。

所以存在主义里面会提到存在主义焦虑这个概念,这种焦虑就是源自于我们必须完全为自己的存在意义负责。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站在悬崖边时,唯一阻止我们跳下去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意愿。我们承担着很沉重的负担,因为我们的生死,哀乐,兴衰,都是我们自己来负责的。

Erich Fromm在《Escape from freedom》里提出,存在的自由是沉重的,因此我们会想要逃离自由,想要选择一些现成的框架和体系来替代自己定义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有的人选择了宗教,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思考,过的糊里糊涂,还有的人选择了到知乎上来问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 :P

我自己也曾经特别渴望别人能够给我一些现成的答案,然后我再照着这个答案去努力就好了。但是比较不同人的生命轨迹,你会发现那些看上去循规蹈矩的人,他们生活的意义会趋于平淡(至少是在我的评价标准来看),而那些活得比较非主流,路线比较小众而大胆的人,他们的人生意义却非常清晰明确。

所以说当很多人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尝试找到活着的意义时,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由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但是会比较辛苦,另一个是让别人来帮你设计人生旅程但是会比较平庸,而你更倾向于哪一种选择?

很多时候,每天混着日子过,不想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混日子是一个我们明知道不好但是忍不住做的事情,因为混日子的确可以让我们更加放松。我曾经在企业里面工作的经验就是如此,一天天很快就过去了,不用想太多,精神上总体是比较慵懒舒适的。可是我无法忍受长时间如此,因为我的思维或许过于活跃,我无法停止思考和探寻。

反过来,如果你像我一样选择了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创业,独自工作,小众专业),那么你可能会需要承受很多孤独,自我怀疑和挑战,但是你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所在,你也会更加在乎自己的热情和兴趣。

延展阅读: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Viktor Frankl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给我启发很大,推荐给好奇宝宝们。




  

相关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魏世忠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反映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香港巴士车速很快导致 “香港双层巴士侧翻”? 
  如何看待女子在南京“魔力秘境”机构学「放血召鬼等通灵魔法」被骗5万?诈骗手段还有哪些新花样? 
  为什么2021东京奥运会在网上遭遇一片骂声?仅仅是因为艺术观点不同吗?您怎么看? 
  如何评价泰劳森侮辱中国女性的言论? 
  为什么有人真的是抑郁症,说出来,别人不仅不信还冷嘲热讽? 
  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都有哪些后续发展? 
  请问怎样区分抑郁和懒惰? 
  我是抑郁症患者,但我不想好,反而我喜欢抑郁症,我喜欢它陪伴我的每一刻,为什么? 
  装抑郁症怎么改?或者说过分点绿茶/白莲花怎么改? 

前一个讨论
谈谈你们的第一次晋升经历,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升职机会的?
下一个讨论
你最喜欢的音乐剧唱段有哪些?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