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人口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即使维持当前政策,当前的房价收入比也是不可能维持到2030以后的,因此,中国zf有10年时间来解决房地产问题。当前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是地球上主要非战乱国家中的第一,而且中国的房贷利率也远比别国高。我觉得这一点没必要贴数据应该没有异议。
2:房地产的恶果除了生育率尿崩,还有一点就是严重扼杀科技创新。因为你要有一个让人输得起的环境才能鼓励大家去冒险创新。都说美国佬科技发达靠的是车库,实际上有车库象征着他输得起,玩得起,这才能梭哈。在中国失败一次就是背上巨债,好点的也是错过再也不会回来的买房时机,丧失生育权。多少人在2012年被忽悠拿着买房钱创业,最后输个底儿掉的?
3:房产税从数量上来说是不可能代替土地出让金的,它主要目的是能释放改革利好,压降房价收入比,刺激生育率,刺激国民风险偏好,推动科技创新,刺激消费。少收的钱是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的。另外房产税本质上是财产税的一种,当今我国税负整体不算重,但税收来源严重失调,炒股炒楼收租的收入一分钱不需要缴税,辛苦工作/做实体生意却要承担税负的主要部分,实在是极不公平,也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顺便说一句,中国的基尼系数应该也是全球主要大国中毫无疑问的第一,之所以用应该,是因为这个数据快10年没公布了。
4:房产税的阻力很多人说了,我不啰嗦,我要说的是,考验我D的时候到了。我D是不是和外面那些妖艳X货一个X样,是不是能说到做到,就看这个税能不能落地。谁阻碍它,谁就是在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什么这玩意要征收?
税还不够高吗?
它不降房价……
国家是希望房价永远三万一平米,按这个价收税,而不是想把三万一平的房子打成五千一平,那还能收个鸡扒的税?
房价跌了,国家怎么维持房产税的收入?
现在国家就是没想好,怎么才能又维持房价,又收大家房产税……
我觉得大家平时在分析房地产税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这就导致大家期待的和事实看到的不太一样。
房地产税,需要从税收改革和国家财政收入两个方面来考虑,文章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
做为一个普通公民,关于房地产税,大家想的是什么?通过税收立法,达到降低房价的作用,从而使我能买得起房,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所以,大家会一直吐槽,为啥房地产税干打雷不下雨?毕竟房地产税最早从10年就开始提出来了。
房产税已经快成为一个月经新闻了,当然,这体现了大家的美好愿望。
那么做为政府那?政府当然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是直接快速的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就真的能达到这种效果吗?
对于个人而言,我的层次还是比较低,无法掌握全局的情况,所以我无法评判能不能,但是我们可以从官方的发言来看,官方对于房地产税的考量。
就以本次发言为例。(下面为原文引用,如果大家觉得头疼可以跳过不看)
王建凡表示,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是完善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内容。
王建凡提到,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将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地方税源。完善地方税税制,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按照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结合消费税立法统筹研究推进改革。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前提下,通过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统筹推进非税收入改革。
二是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有效发挥直接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王司长的表述很明确,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是十四五期间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其中一部分内容的其中一环。
关于第一部分健全地产税体系,这里不多讲了,主要看第二部分,是提高直接税比重。
这里关于直接税多讲一些。我们以中美两国的税收来进行分析。美国的税收以直接税为主,主要向个人征收,2020年直接税占比为72.6%。而中国以间接税为主,主要是企业纳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2020年90%以上的税都是企业纳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这与两国的征税目的和发展阶段有关。如上文所说,美国的主要税为个人所得税、社保税和财产税,以直接税为主,更加强调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即,你的个人所得多,你的财产碰,你的社保多,你多纳税。
而中国是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这种税收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国家收入的需求,但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就没有那么强,因为从企业征收税收,无法针对不同收入的个人进行区分纳税。
对于政府而言,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随着宏观上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微观上的贫富差距拉大,和资产性收入持续跑赢其他收入,增加直接税的必要性愈发强烈。
下图是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来源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14年以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净收入始终跑赢工资收入,而经营性收入最低。
这里说明一下,资产性收入,主要是指房子以及股票等收入,转移净收入和我们平时讲的税收调节的转移支付不一样,这里面主要涉及到退休金等,在国内退休金双轨制的大背景下,转移净支付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讲到这里,是我想关于房地产税的第一点,即,从官方的意见来看,房地产税只是税收改革中的一环,它可以帮助税改达到调节收入,促进公平的目的。而不是像大家想的,把房价快速拉下来。关于房价的控制,房产税当然有作用,但是在当下,关于房价的控制主要还是因城施策,稳房价,注意是稳,而不是跌 。
以上是第一点,下面我讲第二点,国家的土地财政依赖问题以及房产税能够贡献多少税收,这是从国家税收的角度来看。
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对于土地财政比较依赖,但是具体有多依赖,大家恐怕没有一个定量的认识。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在2019年是7万亿,2020年大幅增长到8.4万亿,约增长20%,而国家一般公共收入2019年是19万亿,2020年是18.3万亿,有可看出两点,整体来看,土地出让金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边际上来看,在2020年疫情导致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金保持高增,这对国家财政的意义更加重大,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财政压力非常大,假如土地出让金出现明显下行,那么地方政府的债务就更加困难。
所以,从财政稳定的角度来讲,房地产税的推进也要慎之又慎,所以,领导层才一直在强调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你什么时候看到领导的表述是让房价明显下行?
有人可能会讲,房地产税推进之后,是不是可以弥补部分土地出让金的损失那?
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我们做一个粗略的推算。以2018年为例,我国房地产的总市值为200~300亿之间,如果按照1%的征收,大概在2~3万亿之间,看起来好像可以弥补,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正如上文所讲,房地产税是为了促进公平分配而推出的,那么按照这个原则,必然要留出每个人的部分免征面积,考虑到这一点之后,房产税的量级就无法和土地出让金相提并论了。
北上广深有土著的,你们难道不晓得?
你们真以为土著各个人均八套房,做保洁捡瓶子纯属爱好顺便物色上门女婿啊?
臭巷子深处一套老破小,每天早上倒隔夜粑粑,就这了
你让他交房产税?
价值几百万的老破小啊!
一年两三万房产税,你让他死啊?
什么?免征?!
凭什么!!!
讲道理,我就喜欢看正黄旗的死
房地产税早开征了。高地价就是有一种房地产税,只不过是70年收一次而已。
你要征收新的房地产税,就不能从现有房地产上收,因为人家都缴费到2070年了。你的从新的土地和新的商品房上面收,否则就是重复征税了。
拖的太久了,拖到现在有点能力的都接盘了。
拖到新接盘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无力去承担哪怕1%的房产税了。
而现在马太效应还在继续,普通人承担房产税的能力越来越小,甚至在没收税的当下,减少非必要开支,都已经慢慢成了主流思想。
光征多套的税,能征几个钱,况且体制内普遍多套。
这几天一个打工妹子,十年打工,28w首付的新闻,大部分人是支持赞扬的,可见但凡有能力,买房接盘都是社会主流意识。
如果以后房价自然崩盘了,还可以认为是自己眼光不好,如果是因为税收崩盘了,整个中层(不是所谓中产)会怎么想。
房价是大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但未必是当下最主要的矛盾,就业能保住,工资能不降甚至稳步上涨,接下来80后90后不会中年被抛弃,这些问题可能才迫在眉睫。
知道了,明天就去涨房租,不多1500
知道了,明天就去涨房租,不多1500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