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既然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对外完全封闭,那么佩里等人是如何跟日本人交流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英国在日本锁国前的1613年-1623年间,通过华商李旦、英国落难水手三浦按针的关系,与德川家康取得了联系,并且在日本平户岛建立了商馆,不过后来因为荷兰为了垄断香料贸易,袭击英国在印尼安汶岛的商馆,英国便单方面撤出了在平户的商馆。

此后在王政复辟时期,查理二世试图恢复和日本的贸易关系,但是德川幕府以单方面撤出和查理二世和信仰天主教的葡萄牙公主结婚为由进行回绝,从此英国和德川幕府便没再有官方往来。

因此,虽说德川幕府会通过荷兰商馆提交的《荷兰风说书》(阿兰陀风说书)了解英国等国家的情况,可由于没有官方往来,导致在此之前虽有日本人懂英语,但是随着断交而失传了。



日本最早的英语翻译

这一情况直到拿破仑战争期间才有所改变。因为荷兰执政威廉五世被拿破仑驱逐,流亡到了英国。所以英国名正言顺地开始“帮助威廉五世”接收世界各地的商馆和殖民地。1808年10月,英国军舰菲顿号悬挂奥兰治旗驶入长崎,在绑架了两名不明真相的荷兰商馆办事员后,与长崎奉行所、前来支援的九州各藩藩兵陷入对峙状态。

虽然事件最终和平解决,但是德川幕府也由此意识到了英国的侵略性,于是在1809年下令,要求长崎的荷兰商馆教授六名荷兰语通词(翻译)吉雄忠次郎、吉雄权之助、本木庄左卫门、末永甚左卫门、马场为八郎、马场佐十郎、西吉右卫门说英语。

刚刚抵达日本的仓库管理员扬·科克·布洛霍夫(后来担任馆长)曾经在军队服役时,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所以全商馆就数他的英语说得最好。荷兰商馆馆长亨德里克·德乌夫和他聊得不错,便安排他作为日本翻译们的英语老师。

于是,上述的六个人便成了日本锁国后第一批会说英语的日本人。其中以本木庄左卫门为中心,他们几个人在1811年编写了英语会话集《谙厄利亚兴学小筌》、1814年又编写了第一部日英辞典《谙厄利亚语林大成》。

在另一方面,布洛霍夫虽然英语说得看似不错,但是荷兰口音很重而导致英语发音非常不标准。因为他发音本来就不好,所以也没有那个本事去纠正日本翻译们更加糟糕的发音。这导致上述的两本书错误很多,就算日本人认真学习了,最后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也会比较费劲。


詹姆斯·贝特尔来航

由于德川幕府对英国的警惕,在1824年英国船员于水户藩登陆的“大津滨事件”后的第二年,幕府颁布“异国船驱逐令”,下令驱逐除荷兰船只外的一切靠近日本近海的外国船只,这也导致了虽然日本的荷兰语翻译们不得不努力学习英语,但是却几乎没有英语母语者可以对话的尴尬局面。所以大部分日本翻译的英语说得很不怎么样。

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失败深深刺激到了德川幕府,这才取消了驱逐外国船只的命令,英语翻译才再度有了用武之地。

比如说1846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詹姆斯·贝特尔在与清朝签订《望厦条约》后,率领两艘风帆战舰抵达日本浦贺,试图和日本也签订类似的条约。然而日方却拒绝他们下船,从而陷入僵局。

在贝特尔停留的期间,幕府一侧就派人去长崎找来懂英语的翻译。这些翻译抵达浦贺后,拿着英荷辞典,逐条把贝特尔送来的英文条款翻译成荷兰语,然后自己再从荷兰语翻译成日语,可见他们的英语基本上是哑巴英语,而且之前的日英词典也没派上什么用途……

在相持阶段,贝特尔本人试图下到日方的小船上登陆,结果就因为某个翻译的失误,导致小船上的武士产生了误会,还把贝特尔暴打了一顿。虽然最后德川幕府道了歉,但是贝特尔还是无功而返。

这件事也导致了后来佩里决心采用武力威胁手段迫使日本开国。


第一位英语母语教师的来航

然而,在1848年,却有一个名叫拉纳尔德·麦克唐纳的加拿大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式的前往日本。

麦克唐纳是加拿大红河殖民地的副州长和支奴干人公主之子,受过良好的教育。支奴干人的语言在北美原住民里颇有些格格不入,因此住在太平洋沿岸的支奴干人,在学习了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后,便开始自称祖先是从日本渡海而来的。麦克唐纳受到母方族人的影响,自幼便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之情。他放弃了父亲给他安排的银行工作,跑去做了美国捕鲸船的船员,就是为了到日本一探究竟。

麦克唐纳在抵达北海道的近海后,说服船长给他了一艘小艇,然后他独自划着小艇抵达烧尻岛。结果发现是无人岛,又划船抵达利尻岛,在和阿伊努人一起生活了几天后,终于被闻讯赶来的日本人抓获,接着送往长崎的崇福寺关押。

麦克唐纳对日本人的态度十分友好,和之前因为漂流而抵达日本的美国捕鲸船船员抗拒的态度很不一样。因此长崎奉行对他招待也很周全,又派森山荣之助(森山多吉郎)在内的十四名荷兰语翻译向他学习英语。

由于这些日本翻译本身有家学和自学的底子,因此麦克唐纳主要是教他们发音而不是单词和句型。虽然他在长崎只待了七个月就被美国船只救了回去,但是由于他本人是母语者,注意到了日本人辅音发音困难、R总发音成L的问题等等,特意进行了纠正,所以对于这批日本的英语翻译们的帮助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佩里来航的日侧翻译

1853年佩里第一次来航的时候,日方首席翻译叫堀达之助,也是长崎的荷兰语翻译。堀达之助通过阅读前人的作品,加之和懂英语的荷兰人多多交流,自学学成了英语。之前贝特尔来航的时候,他就负责过日英翻译。

这一次堀达之助作为日方首席翻译,替浦贺奉行所的中岛三郎助翻译佩里说的话。不过实际上最有名的场面是他坐船靠近佩里的舰队的时候用英语大喊:“I can speak Dutch!”(我会说荷兰语!)

虽然堀达之助会说英语,美国人也觉得他说英语没什么问题,但是最终他还是使用荷兰语和美方的荷兰语翻译波特曼(Anton L. C. Portman)之间进行对话。据说是因为日本一侧为了让日本和美国处于平等位置,所以决定不主动使用对方的语言,而是使用第三方语言进行对话。交涉时,波特曼负责把佩里的英语翻译成荷兰语,然后再由堀达之助从荷兰语翻译成日语告知给中岛三郎助。而后再反过来进行回复的翻译。

而美方的另外一位翻译、传教士卫三畏似乎不太懂荷兰语,所以他主要是负责汉文的文书以及直接使用日语、汉语对话(比如说和非正式外交人员直接提出要求)、以及对日语内容确认的翻译工作。

1854年佩里第二次来航的时候,这一次幕府又增派了专门向麦克唐纳学过英语的森山荣之助作为首席英语翻译,而堀达之助则退居次席。

但是美国人对森山荣之助的英语水平评价很一般,认为他听、说英语,只是刚刚达到能交流的程度。甚至觉得自学成才的堀达之助都说的比他流畅很多。不过森山荣之助作为翻译官的时候落落大方,佩里等对他的评价很不错。

而堀达之助虽然英语说的好一些,表现的也对欧美人比较友善。但是卫三畏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堀达之助“不值得信赖,请他办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小气而又优柔寡断”,而且在森山荣之助翻译的不好的时候,堀达之助去帮忙翻译时总会越帮越忙。

由于森山荣之助作为翻译,技术层面上不怎么合格,而堀达之助作为翻译,在处事方面上不合格,所以最后他们还是绕回了用他们最拿手的荷兰语和佩里他们交流的起点上。

虽然森山荣之助说得一般,但是读写文书还是合格的,最后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时,美方的日文翻译版本是由卫三畏签名,而日方的英文翻译版本则是森山荣之助签名,据说森山的签名字还挺不错。


其后的事情

而堀达之助在下田停留阶段购买了不少美国人带来的翻译书,还遇到了冒充美国人、想要替德意志关税同盟签订通商条约的鲁道夫,由于堀达之助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幕府,所以被抓了起来关了四年。

在狱中,堀达之助和想要偷偷坐佩里的船前往美国的吉田松阴成了笔友,所以出狱后被吉田松阴委托,教授松阴的妹夫——久坂玄瑞为首的松下塾学生英语,这批人都成为了长州藩倒幕人士中的主力。
此外,堀达之助利用坐牢时间努力提升自我,后来还编写了第一部正式的日英辞典。

另一方面,森山荣之助则在江户小石川开设了英语塾,福泽谕吉在内的许多名人,都在出国留学前,在他这里速成学习过。

此外,由于和英美之间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幕府在1858年在长崎建立了专门的英语传习所,聘请外国教师培训英语专业人才。长江后浪推前浪,森山荣之助、堀达之助这些长崎翻译世家子弟,也终于被专门的英语学习者所取代,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user avatar   reseted1593052565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黑船事件美方的首席翻译是通晓日语的汉学家卫三畏。

卫三畏(1812~1884),是第三位来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后担任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在中国生活数十年,先后居住于广州和澳门,著有《中国总论》。他曾参与过中美《望厦条约》的文书翻译工作,而他能随佩里前去日本担任首席翻译,要从一次偶然的事故说起。

1832年11月,一艘从长崎开往江户(今东京)的日本商船在航行过程中遭遇风暴,偏离了航向,在太平洋上漂流了许久到了美国西海岸,船上的14名日本船员中只有3人存活下来。在哈德逊湾公司( Hudsons Bay Co.)哥伦比亚地区负责人约翰·麦克劳林( John McLaughlin)的帮助下,他们从美国出发经伦敦、好望角,于1835年12月来到澳门。到澳门之后,英国总领事和商务监督义律( Charles elliott)将他们交给秘书郭实腊( Carl Gutzlaff)照管。郭实腊开始向他们学习日语。1836年又有4个日本船员因为船只失事流落到菲律宾,1837年3月,他们也辗转来到了澳门,卫三畏此时正在美国传教团设在澳门的印刷所工作,4名船员中的两名仍由郭实腊照管,另外两名则被安排到卫三畏的印刷所工作,卫三畏也开始向他们学习日语。

之后不久,美国商人查尔斯·金( Charles w.King)提议送这7名日本水手回国,并欲借此机会与日本建立贸易往来。此提议得到了郭实腊、卫三畏等人的赞同。1837年7月3日,“马礼逊号”载着卫三畏等38名乘客和船员前往日本,但却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拒绝,送还日本船员和建立贸易往来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他们于8月29日回到澳门。归国不成,其中2名日本船员随“马礼逊号”的船长前往美国,另外2名日本船员仍在卫三畏的印刷所工作,成为卫三畏的日语老师,其余3名日本船员仍受雇于郭实腊。虽然此次日本之行毫无收获,但卫三畏仍坚持学习日语,为之后的传教工作做准备。在两位日本船员的帮助下,卫三畏先后将《马太福音》、《创世记》译成了日文,并编纂了一个日语词汇表。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在太平洋上贸易往来的增加,常有落难的海员漂流到日本后被监禁和虐待的报道出现,这一问题逐渐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贸易,美国商人也希望在太平洋上寻求一个供给站和中转站。在此情况下,1853年7月,美国政府派佩里率领海军舰队出使日本,其目的有二:一是与之订立通商条约,二是为落难海员寻求保护。

也许正是因为随“马礼逊号”前往日本的经历、对日语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对东方社会文化的了解,卫三畏被佩里亲选为前往日本的翻译。1853年4月6日佩里率军抵达香港,4月9日卫三畏收到佩里邀请他担任日语翻译的信函。虽然他开始以日语基础薄弱且许久没有练习为由再三推辞,但在佩里的坚持和朋友们的劝说下,最终接受了这一任命。1853和1854年,卫三畏两次随佩里前去日本,他的表现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除担任翻译外,他展现出良好的外交素质和谈判能力,对于和平签订《神奈川条约》起了重要作用。

因为佩里既不是外交官也没有外交经验,而是一名严肃的军人,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烈意志,并认为自己是美国政府的代表,没有打算做出任何让步,卫三畏从一开始就不太赞成他刻板而缺乏技巧性的语言,往往在翻译的时候使用更缓和、更具外交辞令的语言。比如,日方为了表示尊重,在海滩上搭建了围帐,从迎宾的房舍一直延伸到海滨。佩里对此极为不满,派卫三畏和另一位随从去要求日本人拆掉这些东西。卫三畏在与日本官员交涉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表达佩里的不满,而是假装不经意地提出,由于他们的船比较多,拆掉两边的围帐会更方便登陆,日方立即命人拆掉了围帐和木桩。卫三畏用温和建议而不是强硬要求的方式达到了他的目的。此外,卫三畏在《神奈川条约》中加入“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建议也得到了佩里的采纳。此条款的加入得益于卫三畏此前参与翻译《望厦条约》的经历,它保证了日后美国在日本的最大利益。

当时的各种书刊报纸都报道了卫三畏在日本之行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佩里对卫三畏的工作也给予极大的肯定,他在日本之行结束之后,致信卫三畏称:

在日本之行中,你,我们的首席翻译,的确功不可没。对于你过人的才华,你的工作热情,还有你的尽忠职守,我想我是最好的见证人。我能够率舰队顺利完成这一项棘手的重大任务,与你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像你这样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人。

此外,波士顿商会也赠予卫三畏一枚银制奖章,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总而言之,卫三畏在此次翻译和谈判中展现出的外交技巧和能力使他赢得了广泛认可。让他得以在后来担任外交官员,在早期中美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枪顶在脑门上,这还需要什么翻译?

有钱给钱,有粮给粮,有婆娘给婆娘。啥都没有了 ,赶紧跪下,痛哭流涕,鼻子眼还要冒几个泡泡出来,以显示自己的惶恐,求得一条生路。

日本还给佩里塑像,感谢佩里带来了文明,促进了明治维新,然后过了几十年上等人生活。

1964年,在日本国会参议员、自民党国防部会长源田实提议下,李梅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这种特么的事情,还需要什么翻译。

那么大的火烧起来了,瞎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小眼神一瞟,懂的自然懂。




  

相关话题

  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中山陵没被日本人破坏? 
  这个世界上,有哪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例子? 
  建国初期为什么要拆北京城墙? 
  如何应对日本的羞辱? 
  日韩可能会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 
  哪些历史错误是人类一直重蹈覆辙的? 
  「七七事变」84 周年纪念日,日本记者发推称:在日本很少有人提「 7 月 7 日」,反映了哪些问题? 
  楚世家中[而召其二子而告以免父死]括号何意? 
  哈布斯堡是刘邦后裔吗? 
  一个人如果只吃方便面可以活多久? 

前一个讨论
「哛」字怎么读?
下一个讨论
明日方舟氪金越多,出货率越低是真的吗?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