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拥有一间书房,你会给她取个什么名字? 第1页

  

user avatar   baod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回答一个休闲一下。

在北京这种房价下,有一件书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对我而言,书法创作分成两种,一种随便找个桌子就能完成。另外一种,则必须得有个大的工作室才能做完。所以书房这事儿,某种程度上,对我而言,不是不能有,而是没必要。

古人都会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字,以这个名字“明志”。如今对我而言,一年里东奔西走,在家的日子都不一定是多数,读书倒是没放下,脑子更是不可怠慢。想想多少学者当年在牛棚劳作都不忘读书,也就不苛责自己的环境是不是一定舒服了。

书房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心中的概念。我一年少说要花十几万去买书,拓片这些资料。但是实际上,这些资料真正用的时候,有时候只是应急。真正的读书,基本上都是在平日里,旅途上,或者手机上完成的。家里的藏书就好像是一个资料库,有需要的时候看一眼,看完了放回去。必须买的原因是,有需要的时候还挺多的。

给这个心中的概念起名字,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1:辍斋

我给自己起的第一个斋号叫做“辍斋”。

我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已经快30岁了,开始的时候是个偶然,因为在中唱的工作密度没有那么大,给我时间和空间让我每天练字。学习这个事情,一旦上了轨道,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放下。我的事情特别多,那会儿每每干完之后,都要提醒自己把今天的日课完成了,希望自己不放弃。

后来和 @相墉 一起做书法教学,我觉得不放弃,是学习里面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于是就把“辍斋”这个斋号让渡给了我们的公众号“临池不辍”。如今,每天都有上千位学生跟着我们学习书法,从一点不会拿起毛笔,刻刀,到现在习惯了与书斋相伴。

(最近没招生,招生在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我只是拿我们的成果给大家看看)

所以“辍斋”这个斋号,其实也没用太久。留下的记忆,是一方 @国元 给我刻的0.9cm的小印,当时感觉,好小啊。没想到从此以后,我走上了刻小印的不归之路,动不动0.5cm刻四个字,也真不怕自己瞎了。

如果我很明确书法这件事儿和我自己的联系,其实也不用再天天让自己努力了。“不辍”在我看其实是在书法中一个比较初级的心态。我现在也不是每天写字,或者说都不怎么写字刻印,甚至都逐渐淡出教学,但是在这件事上花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当初多得多。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越能知道写到一个让人看得过去的水平实际上真的没什么太难,难的是要面对书法里面更尖锐的问题。

这篇不是讲书法,我就不展开说了。

2:尬斋

两三年前,特别流行一个字“尬”。聊天聊不下去了也要聊,叫“尬聊”。我特别喜欢这个字,于是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叫“尬斋”,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今天。

起这个名字,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没有书房

因为没有书房,所以其实真的起名字也是尬起,反过来,到处对我而言都是书房,我出差随身带着毛笔,字帖,篆刻刀。带毛笔出差,有时候临帖,有时候会找一张漂亮的纸,记录一下一天的经历。

这些小信纸记录了我刚开始学书法的一段经历,现在看也是一些不错的作品。这两张作品我记得很清楚,是我趴在当时酒店的地上写的,因为实在觉得桌子太小也不是很舒服。趴在地上写小行书也不是什么通常举动。

带篆刻刀出差是后来的事情。

因为我睡得晚,每天都要夜里四点多才睡,所以黑夜对我来说特别的长。一天的工作完成,大部分十一二点也就回家休息了,而我回到酒店还睡不着,于是刻印就成了一个消遣。这些年我走到各地,刻印的时候比写字的时候多。因为篆刻刀这个东西,退而求其次,还可以修脚用。

在杭州,给 @相墉 刻一方印,结果石头崩了,差点儿没把手削了。正好鲁大东来找我玩儿,把这方印修了。

最后形成这么一个效果

便宜王相墉了。

如今我刻印很多时候都是在旅途上完成的。最近刻的一方小印,就是在东京出差的时候刻的,就连石头都是偶然得来的。

我有一方自己的名章,石头里面有裂,当时没注意。有一次盖印,这方印从中间折了,这半块石头,一直没舍得扔。后来我就用这个断石头,给朋友刻了一方6毫米的小印。还把这方印的来历,也写在了酒店巴掌大的便签纸上。

因为没有书房,大部分创作又都是在旅途上做的,为了让自己的这种颠沛流离的创作有个更有形式感一点的名字,于是这个书房,就干脆就叫尬斋吧。

第二个原因是没那么在乎。

尬这个字,挺有意思。左边是个“尢”(读音“汪”)这个字本是走路不利落的意思。尬字,是这个“尢”和“介”拼起来的。

我在去介绍这个字的时候,一般会说,这是“尤”字少一点。

这个字对我来说非常妙,因为有时候如果你想去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非议。这些非议可能有一些有道理,但是大部分其实都是无理的。对于那些无理的,甚至人身攻击,我能做到的,或者说特别要做到的,就是“尤其要少一点介意”。

换句话说,就是“不那么在乎。”

最后说说“尬斋”印

既是做书法的,又以斋号明志,必然要有印。

我有几方“尬斋”印,多是国元所作。最喜欢的是这方,也就是盖在刚才那个小便笺纸上的那方,像章鱼一般的印。这是我当年淘了一块儿不错的西安绿,放在国元那,让他给我刻个斋号印,耗了半天,终于在去年,在不经意间给完成了。边款刻了“还债”二字。

特别说一下,那会儿国元的整体气质,都比较像吴昌硕。

所以我对外一直说这印是吴昌硕转世刻的,有图为证:

注意这个头型,像不像。

另外一方是新得的,我在故宫的好朋友李合龙所制的。


3:书房是什么,斋号又是什么

搞中国传统艺术,搞到一定程度,真心喜欢也罢,附庸风雅也好,确实会觉得古人的这些名字有自己的意义。斋号这个东西,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个文人。

文人有文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说要读书。文人也有文人的消遣方式。比如说,可以在朋友过生日的时候,一起合作给朋友刻一方印。

朋友 @CobraCB 35岁生日那年,我和国元共同完成了这方印。我刻陈印二字,国元刻斌之二字。

除此之外,每年新年,我都会和国元一起刻一方纪年鸳鸯印,迎新年。

今年就在我家餐桌上,我俩弄了个台灯,刻了这方2020年的印,我找了一张漂亮的日本纸,写了一个小跋。

这是一个物化的年代。很多人觉得我们随随便便写一幅字很漂亮,刻一方印很精致。得到了,自己非常开心,但实际上,书也好,印也罢,包括这斋号名,都是古代文人文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如今,谁都读过书。中国社会对文人的定义早已经发生了改变。文化消费在如今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可成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去书店的咖啡厅喝咖啡,未必是真的去买书。很多人的家里也许都会专门有一间书房,里面也有大书柜。但是书房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这个房间里离路由器最近,信号最好的地方。未必你常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考。

对于这种朋友,我倒希望他们自己有个斋号,提醒自己。无论你走在哪里,是不是有条件,你的心中应该装着一个书房,提醒你自己,是要读书的。

读书,是有机会让你变得更有趣,更能体会到这种书斋之乐的。




  

相关话题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风俗? 
  历史上有哪些硬核的人? 
  假如你是曹操,你会如何回忆或感叹自己的一生? 
  美国建国至今有哪些广为人知的白历史? 
  个人印象,网络上胡适好像有好多认同者(继承者), 鲁迅却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全身覆甲的欧洲中世纪骑兵会被蒙古骑兵打败? 
  如何看待「科普」博主为日军 731 部队蒸干活人罪行的「辟谣」内容? 
  如果你是战国秦国人,看到自己国家和全天下对抗,会是什么感受? 
  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吗?为什么? 
  为何太平天国这种残暴冷血近似邪教的政权在官方宣传口径中仍被赞扬?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艺术源于生活?
下一个讨论
什么叫做建筑设计中的逻辑?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