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史,我总觉得我们好像在某些地方陷入了误区……”
“你是说黑暗森林理论吗?这个理论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几万年的验证,虽然几万年在宇宙的时间上只是个很小的节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黑暗森林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但我依然觉得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就直说,你不要故弄玄虚。”
“苏格兰黑山羊。”
“你说什么山羊?”
“三个英国的科学家,在苏格兰看到了一只黑山羊,他们得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一是苏格兰的山羊都是黑色的,二是苏格兰的山羊有一部分是黑色的,三是此时此刻的这只黑山羊可以观察的面是黑色的。”
“可这第一个观点明显就是错的。”
“如果它的结论是苏格兰的山羊都有两只眼呢?”
“这……好吧,可这跟黑暗森林理论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引入另一个概念了,观测域。就如同三个科学家在苏格兰无法看到全部的山羊一样,我们对宇宙的观测也是有限的,超出这个范围的东西,我们是无法看到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来提出一些假设,并尝试在更大的观察范围中验证他们。”
“你把我绕迷糊了,我们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并且在几万年间验证了它。”
“不,问题不在于黑暗森林理论是否正确。假设我们就是那英国的科学家,我们在宇宙的范围内观测到了两个个现象: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此时此刻,我们的面前就好比站着一只黑山羊。”
“我懂了,就好比我们看到了黑山羊,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并在几万年的时间节点里验证它是正确的,可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只‘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这才是问题。”
(上下文互相独立)
1 半人马星系 研究所
讨论再次被蜂鸣器打断,每个人都不得不忍受着蜂鸣器带来的巨大的噪音——在检测到讨论开始夹带个人情绪和人身攻击时,蜂鸣器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暂时停止所有的交流。
研究,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必须得是完全理性的。
9587号研究员离开讨论桌,透过窗子看向外面,巨月刚刚升起,但是它在快速移动,轨道歪歪斜斜,仿佛一个喝醉的人,正在摇摇晃晃走路,随时会倒在地平线外一样。
乱纪元仍在持续,看不到恒纪元的影子。自从接收到来自地球的巨量信息后,已经过去了一千五百光时。
三体世界正在加班加点的对地球上的一切信息进行分析,9587号分到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童话故事《小红帽》。
蜂鸣器终于停止,所有人都松了口气。9587号回到桌边的座位上,他正对面的讨论主持人看到他回来,叹了口气,“我们还是尽快开始吧,9587,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让这该死的蜂鸣器再响了。”
“是的, 好的,没问题,”9587号应允,“那我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红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其中的大部分要素,我想我们已经都达成了一致。我们讨论到现在,已经理解掌握了这个故事的诸多要素,大灰狼,一种肉食性动物;小红帽,人类幼童;外婆,小红帽的隔代亲属;猎人,人类的一种职业,可以猎杀大灰狼。同时我们也已理解,人类的繁衍方式和我们不同,他们会产下幼仔,并且对幼仔进行抚养。”
“人类的幼仔是什么都不会的废物。”编号493的研究员插了一句,引发一阵附和。
“我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中间的故事情节。”9587号没有理会493的发言,“《小红帽》中提到,大灰狼装扮成了外婆,并且吃掉了小红帽。”
“毫无疑问,这是’伪装‘。”493号研究员发言,“大灰狼穿上了外婆的衣服,躺在了外婆的床上,让小红帽认为它就是外婆。”
主持人点头,“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得出的一致意见。”
9587号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小红帽在见到伪装成外婆的大灰狼后,和大灰狼进行了’交流‘。小红帽的交流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询问大灰狼’耳朵怎么这样大‘,第二部,询问大灰狼’眼睛为什么这样大‘,第三步,询问大灰狼’嘴巴怎么这样大‘。而大灰狼是在回答完三个问题后,才跳起来将小红帽吃掉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如果小红帽和大灰狼进行了’交流‘,那她在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发现那是大灰狼的’伪装‘,然后逃走。但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恕我直言,9587号,”493号研究员再次插话,“讨论一件事情的基础,是先了解这件事情的背景。《小红帽》被地球人称为’童话‘,而据我所知,’童话‘中本身就是会发生各种不合常理的事情。最显而易见的,在现实中,大灰狼是无法和地球人进行交流的。而在这个故事中,大灰狼和小红帽进行了交流。所以,这是明显的虚构成分。在这个虚构前提之下,地球人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交流的方式,表达了大灰狼的’伪装‘。”
“单凭这一点无法解释整个故事的矛盾,还有,493号,你今天已经插嘴许多次了,请你不要再打断我的发言了!”
“493,让他说完。”主持人转向9587,“还有,9587,如果你再一次让蜂鸣器报警,我们的讨论就会提前结束。”
“好的主持人,我最后再一次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如果还没有人愿意改变他的观点,那就当我们形成了一致。不管如何,关于这个童话的讨论,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可以。”
“我们回到这个故事上来,按照493号和其他所有人的观点,大灰狼在外婆家中使用了‘伪装’,小红帽在‘交流’中没有识破伪装,被大灰狼吃掉。”
“实际上,小红帽很可能在‘交流’中识破了伪装,但是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大灰狼吃掉了。”493号道。
“493!”
“好的,您继续。”
“493号,你的逻辑只能解释后面大灰狼躺在床上的事情,但是解释不了故事的开头。别忘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灰狼和小红帽就已经有过接触的!大灰狼问过小红帽去哪里,小红帽回答后,大灰狼就表述过,‘要吃了小红帽’,而这时的小红帽呢?她不仅没有逃走,反而听了大灰狼的话,去采花去了!”
“所以说这是个童话……”
“对,这是个童话,但是我认为,我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个童话中,包含着一条我们所不知道的信息!这个信息,足以解释为何大灰狼在和小红帽交流后,小红帽仍然不会逃走这个巨大的矛盾!”
一阵沉默。
“所以呢,你的结论到底是什么?”主持人提问。
“我不知道,我看到了矛盾,却无法解释它。”9587号长叹了一口气。
493号干笑了两声,但他的笑被另一个人打断了。
“我认为我们确实忽视了这个童话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发言的是在这场争论中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的研究员,她的编号是2840。“如同9587号所言,大灰狼和小红帽进行了数次交流。但是在交流方式上,他们的语言表述做了区分。”
2840号调出投影,将焦点聚集在几个汉字上。“大家请看,这篇童话在表述交流的过程中,分别用了如下几个汉字,‘说’、‘道’、‘问’、‘回答’、‘想’、‘叫’。我将这些字出现的地方都标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在大灰狼第一次和小红帽交流的时候,用了四个不同的词,‘说’、‘想’、‘问’、‘回答’。而大灰狼在表述吃掉小红帽的时候,用的是‘想’。“
画面放大数倍,定格在想这个词语上。
“地球人自称他们的文化博大精深,表述用多个词语没有什么不正常的。”493接了一句。
2840号点了点头,“但我发现,这个‘想’还有其他的用法。例如在后面,猎人路过外婆家时,在周围没有人时,猎人说的话,用的也是‘想’这个词。考虑到那时大灰狼在睡觉,猎人身边没有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所以我认为,‘想’这个词,是在表达无人之时自言自语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大灰狼应该短暂地离开了小红帽,在没有人的地方,自言自语地说了要吃掉小红帽,随后又回到了小红帽的身边。只不过处于童话故事的考量,作者并没有将整个过程写进去。不知道我这种说法,能否解释你所发现的矛盾。”
“这……”
“如果没有其他意见,我认为我们可以达成一致了。”主持人适时提醒。
所有人都看向9587,这种审视的目光,让9587有了种在三个太阳下几乎要脱水的焦灼感。
“我听从大家的意见。”9587发言结束,瘫坐在椅子上,他整个软了 下来,仿佛真的脱了水。
2 半人马星系 研究所 两个大脑
9587喜欢躺在水里,不断重复脱水和浸泡的过程。
在他看来,脱水是将大脑的思想完全放空。当遇到他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他便会用这个方法,换个思路重新开始。
讨论虽然已经结束,但《小红帽》的故事仍然困扰着他。
再次浸泡完成后,他将整个头部埋进了水里。他的意识是空的,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东西。在这空无一物的意识中,他创造了一片土地,一座森林,一个房子,一片鲜花。他不知道地球上的树和花长得什么样子,便随意想象了一些三体世界不存在的东西代替了。
他创造了两个人物,小红帽和大灰狼。小红帽在屋外,大灰狼在屋里的床上。小红帽进门与大灰狼交流,大灰狼暴露,随后吃掉小红帽。
不,这样不对。
9587将小红帽放回屋外,重新开始,小红帽进门交流,大灰狼暴露,还是不对。只要交流,就会暴露。但是通过交流,大灰狼没有暴露。
没有暴露,没有暴露,没有暴露。
第九次浸泡后的思考仍然没给9587提供新的思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块不断吸水又被拧干的破布,皱在一起。他最终选择了放弃。他起身,看到仪表盘上显示有访客。
他询问谁在外面。
“是我。”2840在门外说。
9587打开门,2840在外面等他。但是她身边还站着一个较为年轻的研究员,编号80086。
“您好,我是2840号研究员的助手。”80086微微鞠躬。
9587请两人进门,刚刚浸泡了数次,他的房间满是水渍。他有些手忙脚乱地找能坐的地方,却发现他只有一个凳子。
“打扰了,你今天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2840说,“我的助手听到了你的发言,所以想来拜访。”
“我认为您提出的矛盾很有意思。”80086说道。
“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平时没有人来,所以房间有些乱。”9587有些拘谨,“刚才我以为只有2840在门……”
“突然拜访,实在是很冒昧。”80086说。
9587呆呆地楞在原地。
“如果您不方便,那我们改日再来。”看到9587的反应,80086又鞠了个躬。
“等等,等等……”看到2840和80086要走,9587拦下了他们。
“还有什么事?”2840问。
“我刚才以为门外只有你一个人!等下,我跟你进行了交流,我问谁在外面,你跟我进行了交流。但我仍然不知道80086在外面!”9587说,“我在询问你后,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2840道,“那是因为你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你的问题是谁在外面,而我的回答为‘是我’。如果因此给你带来了困扰,我很抱歉。”
“那你呢?”9587转向80086。
“我?我?”80086吓了一跳,“师傅回答了,我就没应……”
“你听到了,但没回应。你听到了,你回应了。你听到了,但没回应……”9587反复在房间里踱步,“你回应的是你的事实,而她的事实她并没有回应。”
“9587……”
2840刚要插话,但又被9587粗暴地打断了。
“如果事实就是如此呢,你是知道外面是两个人的,但你没告诉我!”9587飞快地说,“虽然我问了,但你没告诉我!”
“我说过了,是我没能理解你的问题,为此我很抱歉。”2840说。
“等等,假如,我是说假如,你理解了我的问题,然后告诉我你在外面。”9587说。
“我不能,如果你问我外面有几个人,我一定会回答两个。”2840说。
“那好,我们换个方式。你和80086一前一后站在门外,你没有看到80086,80086看到了你。我分别问你和80086门外有几个人。”
“那种情况下,我会回答一个,而80086会回答两个。”2840回答。
“对,你和80086都回答了正确的答案,但是你的答案并不是事实。你回答一个,是你认为一个,而真正的信息掌握在80086那里。”
“是,可那又怎么样呢?”2840说道,“门外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9587道,“这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异。如果你没和80086交流,你们对门外站着几个人就会产生两个认知。”
“那样的意义也并不大,需要两个以上的个体才会产生信息的传递,进而产生认知差。”
“不,不一定是两个个体。”9587缓缓说道。
“我认为,人类,可能存在专门用来传递信息的第二个大脑,这两个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产生认知差。”
9587提出的两个大脑猜想,很快在分析人类生理构造的研究所得到了认证。六十个三体时后,初步结论被转达到科学执政官手中。
二百个三体时后,执政官联席会议上,科学执政官向列席所有执政官介绍了人类的两个大脑。他将人类大脑的生理解剖图做成了全息投影,让大脑漂浮在会议室的正中间,不断旋转着。
“人类的大脑和我们构造不同,分为两个,两个大脑之间是相连的,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人类在产生认知后,会将自身认知存储在A脑中。”科学执政官挥了挥手,漂浮着的大脑的左半边亮了起来,“A脑将信息选择性地传递给B脑,而人类之间互相交流时,使用的是B脑。”
漂浮的大脑的另一边亮了起来。
“这是一种低效的交流方式,”元首评价道,“我不明白为何要将所有人集中起来来讨论这个。”
“容我为您和在座各位演示,元首。”科学执政官掏出了一个盒子,“这个盒子中放置着一块有色金属,接下来,”他示意身后的两个研究员走上前来。
两名研究员先后看了盒子里面,科学执政官又关上了盒子。
“如您所见,这两名研究员已经确认了盒子里面的金属是什么颜色的。”科学执政官说道,“元首,下面请您询问他们俩一个问题,金属是什么颜色的?”
“金属是什么颜色的?”元首问道。
“红色。”一个人回答。
“蓝色。”另一个人回答。
现场回响起一阵小小的惊叹。
“现在为您打开盒子,您可以确认,里面的金属是蓝色的。”科学执政官将盒子呈递上去。
“不可思议……”元首沉思,“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指令,我要求他,不管您提什么问题,只回答红色。”科学执政官回答,“您以为他在回答您的问题,而事实上,他是在回应我的指令。”
“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欺骗,元首,”科学执政官解释,“金属是蓝色的,而他告诉您是红色的,让您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这种过程,被地球人称为欺骗。欺骗可以演变为非常高明的战术,比如两军交战,我们一方使用了伪装。对方看见了伪装,将会询问我们是不是在那里布置了军队。如果回答有,我们的伪装就会失效。而回答没有……”
“就可以发动突然袭击。”元首道,“如果能够训练我们的士兵,我们就可以。”
“但是很难,元首大人,这样很难。”科学执政官俯身,“我们和地球人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只有一个大脑,我们的信息全部储存在一个大脑中,无法进行信息传递的取舍。例如,我告诉您,不要说钟摆变成了粉色。”
“钟摆变成了粉色?”元首道。
“如您所见,您已经说了出来。”科学执政官说道,“这种技巧对我们来说,极难掌握。而不幸的是,地球人天生就会这种技巧。”
会场陷入长久的沉默。
“地球上的ETO在之前的通讯中从我们这里获取了大量的技术和信息。”军事执政官突然说道,“如果这也是一种欺骗,那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终止与ETO的通讯!”元首道,他转向科学执政官,“而你,下次会议时,我希望能见到更多像他那样的人。”
他指了指那个回答红色的研究员。
3 半人马星座 研究所 封闭大脑
出于对两个大脑理论的贡献,9587的权限提升了。
——————
应该不会超2万字的字数限制,
流浪汉老李在海边的沙滩上遇见了另一个正躺着晒太阳的流浪汉老张,就凑过去,躺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从破裤兜里掏出一本又脏又烂的书看了几页。
老张问:“啥书?”
老李答:“《三体》,世界名著。看过?”
老张答:“只看过裸体。”
老李想笑,却笑不起来。又问:“听过黑暗森林理论?”
老张反问:“啥?”
老李登时坐了起来,说:“黑暗森林理论说的是: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老张眨了眨眼,吐了一口唾沫,说:“啥狗屁理论!?只因为不了解和怀疑就把别人杀了!《三国演义》里曹操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就千古骂名,其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与你所说的那个理论是一样的。不就是过度的恐惧、自私和力量崇拜吗?!现在这个倒好,竟然被美化为宇宙文明理论了。脑子进水了!要是那样,既然你我素不相识,刚才你鬼鬼祟祟过来的时候,我就应该狠狠地给你致命一击,否则,我怎么知道你过来不是要将我跪杀?”
老李楞了一楞,然后点了点头,再问:“有没有比黑暗森林更黑暗的理论?”
老张立刻答道:“有啊。就是比黑暗森林更黑暗的理论。”
老李说:“拜托,我是认真的。刚有人问过,我没答上来,丢脸。”
老张说:“嗨,这有何难。比黑暗森林更黑暗的理论就是纯黑暗理论。”
老李问:“怎么说?”
老张答道:“那你说纯黑暗理论比黑暗森林理论少了点什么?”
老李答:“少了‘森林’呗。”
老张说:“得,这不结了吗?那黑暗森林理论好歹还有一片森林,比它更黑暗的就得连森林都没有了。不就成了纯黑暗理论吗?”
老李皱着眉头问:“啥意思?”
老张说:“嘿,看别人的书也得用用自个脑子啊。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森林给灭了,要死一块死啊。否则,你再小心也总有一天会曝露,会被打死,岂不亏大了。如其惊恐一世,早晚还是会被打死,不如一了百了,来个痛快的,谁也怨不得谁,谁也不欠谁!你说这是不是更黑暗?!”
老李惊呆了,半响说不出话。
老张转过身去,说:“乘着森林还在,我要做个有裸体的梦了,别打搅。”
。。。。。。
过了好一会儿,老张从美梦中醒来。转过身来,发现老李还在发楞。问:“怎么还没想通啊?”
老李答:“不是。人家黑暗森林理论有一条公理,叫做:‘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样的话,那有文明会不要生存的呢?“
老张揉了揉眼睛,说:“当初你只问有没有比黑暗森林更黑暗的理论,并没有说不能违反某某公理。再说那黑暗森林理论本身听起来好像也违反那个所谓的公理啊。”
老李立刻问:“怎么说?”
老张答:“那个所谓的公理说文明第一要求生存,可是那黑暗森林理论却说文明要不分青红皂白互相灭绝。也就是说文明为了求生存而必须互相灭绝,其结果必然是文明非但不能生存,反而加速各自的灭亡。可以说这是个加速文明灭亡的理论。你不觉得这很荒谬吗?!“
老李听了不觉张开了嘴,说:“啊。。。啊。。。这个我还真没想过。。。。。。不过你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可人家是名著哦,不大可能这么不靠谱吧?”
老张笑了。说:“人家只是书里的设定,依靠这设定来展开故事。如果这设定乖乖地呆在书里,啥事也没有。而现在它被人放了出来,摇身一变成了文明必须遵循宇宙文明法则,也就变成了一只专门吞食文明的妖怪了。而我现在也只不过是让它现出原形,让它哪里来回哪去。这样做也是对原著的一种尊重。“
老李听了,顿了顿,说:“可人家的理论毕竟是由公理推导出来的啊。你的纯黑暗理论有公理吗?”
老张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说:“如果非要个什么公理,咱也能作个把出来。这样好了,上回用了减法,这回咱就用加法吧。既然你说的公理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那咱对应的公理就是:‘生存得有意义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你看行不?“
老李问:“为啥要加‘得有意义’这四个字?”
老张坐了起来,伸了伸腰,反问:“你知道文明是啥意思吗?“
老李答:“这个恐怕很难说清楚。不过文明与野蛮相对立。这样看来文明可以说是由不同文化价值等取向的人们共同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相互残杀所依靠的共存方式以及其成就吧。”
老张说:“这说明文明其实质就是比野蛮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以及其成就了。或者说无论从野蛮到文明,还是从初级的文明到高级文明的演变背后的动力和方向就是过得有意义或过得更有意义而已。可见‘生存得有意义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有依据的。至少比你所说的那个更有道理。你所说的那个公理只强调生存,而没有对生存的方式加以限定,就形成一个很大漏洞,为文明变野蛮打开了方便的大门。嘴上说的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到了推导黑暗森林理论的时候,就变成了‘生存是野蛮的第一需要’了。而加上‘得有意义’四个字就如同加上一道封住这个漏洞的封印。既然那样都能成为公理,咱这个为啥不能?”
老李又问:“可是,你这公理跟纯黑暗理论有关系吗?”
老张说:“当然有关系。既然相互残杀不文明,而黑暗森林理论却说文明为了求生存而必须互相残杀。那么黑暗森林理论就不是什么宇宙文明法则,而宇宙野蛮法则。那作为文明,面对这样的法则应该怎么做呢?就是不能屈服,因为你一屈服,你就不是什么文明了,你就变成了野蛮。就算身躯还能暂存,精神已异化成野蛮了,这样的苟存已无意义,名存实亡。野蛮的生存就是文明的死亡。而按照这野蛮法则,这行尸走肉的灭亡也会加速到来。想苟存也不行。。。”
老李抢着说:“你的意思是说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在于其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而不是在于它的名称和外壳。而且既然这森林那么黑暗,文明不能生存了,就干脆起来反抗灭了它?”
老张站了起来,答:“差不多就这意思。身躯没了很可惜,但只要文明的精神还在,还是可以让新的森林,一个没有那么黑暗的森林重新生长出来,从而让文明在其中得以重生。而且往往拼死反抗,反而能得一线生机;被动就范,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说纯黑暗理论看上去更黑,其实纯黑暗中包含着光明与希望,是个革命理论,是个反抗的理论。不灭掉这个黑暗的旧森林,不灭掉这个迫使文明变成野蛮、变成地狱的旧森林,新的光明的森林无法生长出来。有诗为证:
生存诚可贵,文明价更高,若无意义在,两者皆已抛!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文明!
让我们的血肉,生成我们新的森林!
宇宙文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文明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
两位正兴奋地说着,听着,忽然间分别从他们的肚子里同时发出了咕咕的响声,两位不约而同地一手指着对方一手按着肚皮笑得不行。
。。。。。。
于是两位一边吃着自带的食物,一边看着沙滩上的美人美境。过了一会儿,老李不觉叹了一口气。
老张刚吃完,抹了一下嘴,说:“有话说话,叹啥气。”
老李说:“没有啦,我刚才想到人家的宇宙社会学理论不只有一个公理,还有另一个公理和两个假设。而且有观点认为,那两个假设才是让黑暗森林完成逻辑自冾的基础。”
老张咧嘴一笑,说:“咋不早说。赶紧说说看。”
老李说:“第二个公理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而两个假设分别是‘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猜疑链’是说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如此种种。而‘技术爆炸’则是说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
这时老张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问:“然后呢?”
老李说:“然后就是建立一个最简洁的宇宙文明模型:整个宇宙只有两个星球组成,故且分别把这两个文明称做你和我的文明,两个文明相距很遥远。我探测到了你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而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如果你比我强大,既然我能发现你,那你总有一天能搜寻到我,这样我们之间就出现了猜疑链;如果你比我弱小,但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那就变成第一种情况了。所以让你知道我的存在,或者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而你在得知我的存在后,交流和沉默都不行。你跟我一样,也只剩一个选择:灭了对方。把这种选择外推到千亿颗恒星中的亿万文明上,大图景就出来了。这就推导出了黑暗森林理论。”
老张听完哈哈一笑,说:“天啊,这也算是宇宙社会学的理论推导?我原来只发现公理与理论相违反的问题,现在看来假设和推导方面也有问题。”
老李一听,急着问:“有啥问题?”
老张喝了一口水,漱了漱口,才说:“我记得很清楚,早先你说黑暗森林理论的时候曾提到黑暗森林里到处都有文明,而刚刚你又说把那唯一的选择外推到千亿颗恒星中的亿万文明上。那么我就要问这宇宙到处都有的亿万文明的说法是不是原著里的一个假设?”
老李答:“应该算是个假设吧。原著中确有许多地方说到宇宙存在着大量的文明。可是这很重要吗?”
老张答:“当然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假设的周全和推导的合理与否。可以说这理论推导为了显得有说服力而有意无意地在推导中漏掉一个重要的假设:宇宙中挤满了文明。可是一但明确的加上这个假设,原来的两个假设的法力就会不攻自破;而那推导也就会自己卡住了,无法推导出原先那个理论了。”
老李皱着眉头问:“真有那么邪乎?”
老张点着头答:“还真有。一但在推导中明确加上‘宇宙中挤满了文明’这个假设,‘猜疑链’就得领饭盒,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猜疑网’吧。也就是说,要说有猜疑,就势必存在着大量的各种文明之间相互猜疑,从而形成了一张大大猜疑网,而不仅仅是你跟我两者之间的相互猜疑这么一条单独的链。而这大量的各种文明中总有许多比你我的文明更先进的,也有许多与你我的文明差不多的,还有比你我的文明更落后的。既然你跟我两者之间能相互发现,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其它文明早就发现了你跟我。也就意味着你跟我的一举一动早就都在大量的别的文明监视之下。你要是敢发动攻击,就是向这些文明表明你是个恶文明。就会有一些文明出于公义或者出于担心自己会成为你下一个目标而出手除恶扫黑。也就是说,‘猜疑网’不但不是黑暗森林理论的逻辑自冾的基础,反而通过大量的文明之间的相互监督所形成威摄力量扼制或降低各个文明的野蛮冲动。从而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宇宙文明的和平共生。同理,因为实际上你所面对的潜在对手不是单独一个,而可以是很多很多,‘技术爆炸’这个关于对立双方中弱小的一方有可能因技术反超而成为威胁的假设也同样不但不是黑暗森林理论的逻辑自冾的基础,反而成了各种文明无论文明程度高低都不敢轻易作恶的原因。再同理,将通过建立一个只有两个星球组成的宇宙文明模型而得到的结论推到到千亿颗恒星中的亿万文明上的想法就只是痴心妄想。它是因为被’千亿颗恒星中的亿万文明‘这句话而自己卡住了自己。”
老李吸了一口气,问:“哇,这么伟大的宇宙社会学的理论的推导就这么轻易地给破了?!宇宙社会学的理论真的不能靠只有两个文明组成作为社会模型推导出来吗?”
老张笑着答:“你见过只有两个成员组成的社会吗?而且这个社会还有个奇葩规矩,两个成员只要一看到对方出现,就不得不立马将对方杀了。所以这个社会最后只会剩下一位成员,还很有可能一个都不剩。这样的’社会’应该叫做反社会,它的‘社会学’应该叫做反社会学,而它的理论就是反社会、反文明的理论。再说,分别在无人监视时和在一大群人的监视之下,一个人面另一个人时的想法和行为总能是一样的吗?总之,任何社会都有众多成员,而通过建立一个只有两个成员组成的关系模型而得到的结论是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中众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的,因此将其推广到全社是不合理的。”
老李支支唔唔地说:“心里。。。心里有点乱,让我再想想 。。。。。。哦,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就是比方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所说的情形。只有两个成员的情形的模型只能推出‘螳螂捕蝉’ ,推不出‘黄雀在后’,更推不出弹丸在黄雀之下等情形。因此,以这样模型得出的推论不能推广到真实的社会。”
老张点了点头,说:“好啊。尽管有些过于简单,我还是喜欢这个比喻。”
。。。。。。
这时一群大雁从天上飞过,队行一阵子散乱,一阵子形成人字型、一字型。两人看得出神。老李扭头看了老张一眼,说:“突然想起一些问题,就是文明内部讲道德,人与人之间讲道德,比较好理解。可是不同文明之间也要道德吗?犹其是,星际间的各个文明离得那么远,无法交流沟通,无法建立合作关系,还要道德吗?而且,星际间的各个文明可能分属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物种之间也有道德问题吗?”
老张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反问:“那你先说说道德是什么,道德与生存有啥关系?”
老李答:“我恐怕说不好。不过,一般来说道德是人们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道德应该有利于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否则要它做啥。”
老张说:“好。也就是简单地说,道德是行为主体应该自觉遵循的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行为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而现今讨论到的‘文明’也应该是行为主体,也就是说‘文明’作为集体应该有自主选择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的能力,否则怎能形成发达的文明?而且‘文明’也同样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那么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也应该符合道德,因为符合道德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有利于他们各自的持续生存。又因为道德首先是行为主体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而与他者交流沟通从而达到某种共识并不是必需的;所以星际间的各个文明离得很远,无法交流沟通就并不构成各个文明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无需符合道德的理由。同理,即使星际间的各个文明可能分属不同的物种,但只要他们是行为主体,那么不同的物种之间的互动也应该符合道德,因为符合道德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有利于他们各自的持续生存。”
老李问:“但是在黑暗森林的条件下,一个文明要想生存下去必须灭掉其他文明,而不能讲什么道德。这又如何解释?”
老张答:“那也要看这种生存方式是否真能让各个文明持续生存下去。黑暗森林理论设定森林里到处多是潜行的猎人,而且每个猎人都是杀手。你能杀人人,人人也能杀你;你要杀人人,人人也要杀你。可见黑暗森林里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就是互灭。你也不能老想着自己运气特别好,或者刀枪不入什么的,就象那些个神剧里主角那样老打不死。这种生存方式以独生为目的,以互灭为手段,以加速走向灭亡为结果。如以亿万文明作为统计数,平均某个文明的独存率顶多也就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实际上很可能最后都死光光了。总之,这种生存方式不但不能让各个文明持续生存下去,还会使宇宙中的各个文明加速走向灭亡。这说明‘互灭’这种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准则和互动方式不利于各个文明的持续生存。”
老李说:“可是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有希望的,而不动手杀人不就连这点希望也没有了吗?”
老张答:“谁说在极端环境下就没有选择,只有互杀一条路?!比如,逆向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有路可选。”
老李急问:“啥路子?”
老张答:“既然以独生为目的生存方式不好,为何不选择以共生为目的?共生就是自己要活也要让别人活。而达到共生的手段又有两种:一种就是不互杀或不主动挑起互杀,而把注意力放在防御、隐蔽和自卫反击等方面,就是已考虑到最坏的情形却要避免其发生。另一种手段就是互生,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有利于自己生存,也要有利他者生存,手段比第一种主动但难度更大,而且风险也许较高,但也不会比独生互杀的风险更高。我想许多的文明会选择共生而不是独生,因为选择共生会比选择独生生存得更长一些,生存质量也更好;而对共生的两种手段,会偏向于选比较容易和保险的那个。而共生是一种有利于各个文明持续生存的方式,因而就是一种合符道德的生存的方式。”
老李又问:“照这么说,这黑暗森林不就变成了光明森林?”
老张笑着答:“那敢情好!可是你只要看看现今社会上有那么多人支持黑暗森林理论作为宇宙社会法则,就能知道现实没那么理想。两种生存方式的竟争会导致宇宙政治两条路线的斗争;斗争的过程也许会贯穿整个宇宙的文明史,正如同样的过程贯穿整个地球的文明史那样,最终谁胜谁负现在还不好说吧。所以这座森林实际上也许既不那么黑暗,也不那么光明,而是两者的某种混合。两种生存方式代表着两股力量。一股力量往下拉,指向地狱;另一股力量往上提,指向天堂。如果你想黑暗一些,就加入向下的力量;如果你想光明一些,就加入向上的力量吧!”
老李紧接着问:“你的意思是说森林黑暗与否,人人有责,很大程度上与各个文明的选择有关,而不是命定的什么法则?”
老张笑着答:“行啊!一下抓住了要害。黑暗森林理论明摆着是要将众文明逼入地狱,那么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自主意志的文明难道不应该奋起反抗吗!?反抗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革命式的,既然发现游戏规则不合理,只能输不能赢,就直接把棋盘掀了,这就有了所谓的纯黑暗理论。当然,现今还没到要起义革命的时候,纯黑暗理论的作用其实是思想革命,是要唤醒广大文明认清现行宇宙社会规则的荒谬性。而另一种反抗方式是改革式的,既然发现游戏规则不合理,就改变它,使之趋于合理,这就有了所谓的光明森林理论。可见光明森林理论是建设性的。有破有立,胜利有望啊。”
老李点了点头,问:“这光明森林理论和你那条‘生存得有意义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公理有关系吗?”
老张答:“有关系。‘共生’是光明森林理论的核心,所代表的生存方式就是有道德的生存方式。而‘有道德’是‘有意义’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光明森林理论是与‘生存得有意义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的说法是一致的。”
老李说:“可是生存本身就是意义啊。我还是不太明白为啥非要加上一个‘得有意义’的规定。”
老张说:“我赞同‘生存就是意义’的说法。可是这个‘生存’指的是可持续的生存。要保障可持续生存这个目的,你就需要一个与这个目的相一致的生存方法。而‘得有意义’正是与‘生存就是意义’相一致的生存方法。这个生存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共生’。你的生存是意义,人家的生存也是意义啊,所以应该求‘共生’,而不应该像黑暗森林理论所说的那样搞互灭。黑暗森林理论实质上就是要为加速毁灭生存、毁灭意义提供理论依据的。”
老李问:“这么说来,你这一条公理导出俩理论,是不是夸张了点?”
老张没搭理。他被沙滩不远处一群孩童的嘻闹和欢笑吸引住了。
。。。。。。
忽然,空中传来了孤雁响亮而凄厉的呜叫,俩人不禁抬头望了望,又相互看了一眼。老李说:“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假如按照黑暗森林法则通过星际战争,宇宙最终有一文明得以独存,它不就能够独占宇宙资源,可以安心地继续生存了吗?”
老张回应:“哦,这个问题听起来与黑暗森林理论的另一个‘公理’有关。记得那个‘公理’说的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是吧?”
老李答:“是的。说的是由物质守恒与文明的指数级扩张推导出文明间的根本性矛盾。”
老张说:“也就是说它强调生存资源对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对生存资源争夺的必然性了。可是黑暗森林法则却说文明要互相灭绝才能独存。而文明互相灭绝时往往连带着把各个文明所赖以生存的资源也一块毁灭掉了。结果必然是各个文明非但不能保住或抢夺到生存资源,反而加速各自资源的毁灭。可以说这是个加速文明生存资源毁灭的法则。你不觉得这也很荒谬吗?!“
老李问:“嗄,这不就同第一公理的情形类似吗?”
老张笑了,答:“是啊。这是由互灭这个独生方式造成的结果。而且这个因果关系不但适用于文明之间,也适用于文明之内。所以说,假如按照黑暗森林法则通过星际战争,宇宙最终有一文明得以独存,但它并不能够独占原来宇宙的全部资源,因为原来由其他文明占有的资源基本上都在星际战争中毁灭掉了。独存的文明只能靠它原有资源生存。而按照第二公理,它早晚都会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么黑暗森林法则将同样适用于文明内部,通过互灭求独生的事情就会在这个文明的内部发生,从而加速这个文明的解体和消亡以及生存资源毁灭。”
老李问:“这样的最终结果岂不是与纯黑暗理论的结果相似吗?”
老张答:“没错。纯黑暗理论就是个浓缩版的黑暗森林理论,结果自然是相似的。它更黑正是因浓缩所致。它的作用则是让人更容易地看清黑暗森林理论的荒谬。”
(更于十一月一日)
当然有比「黑暗森林理论」更黑暗的理论,例如心理学家哈洛在「恒河猴实验」中使用的史上臭名昭著的「强暴架」。这个实验证明了,如果当生物最基本的依恋关系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么结果可能比「黑暗森林理论」还要「黑暗」。
这个架子可以将母猴的身体固定住,并将它们的头往下压,公猴便能骑到母猴身上。当时的场面这里就不说了,可以说非常残暴,整个实验室都回荡着母猴撕心裂肺般的嚎叫声。
结果,在「强暴架」的辅助下,有 20 只母猴受孕产下幼猴。然而,这些在强暴架上受孕的母猴,有些直接杀死了幼猴,有些母猴对幼猴漠不关心,只有少部分母猴表现得「还算正常」,但养育行为明显迟顿,算不上合格的「妈妈」。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的相似性,高达 94%。
一些实验设计因为太过丧心病狂,没有心理学家敢用人类做实验,恒河猴就成了首选替代品。
以下照片展示的,就是实验中让人细思极恐的瞬间:
这是一只小恒河猴和一只「绒布猴妈妈」的合影,表面上看起来,小猴子在紧紧依偎着这只诡异的机器猴妈妈,但是在这张照片背后,却有着更深的故事。
偶然发现,铸就了与猴子的缘分
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以色列,1905 年生于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时,哈洛师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智商大师特曼(Lewis Terman)。1930 年,在特曼的帮助下,哈洛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
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期间,哈洛与体型娇小、灵活敏捷的恒河猴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刚开始,哈洛受导师特曼的影响,想以猴子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灵长类动物智商发展主题的研究,并通过实验来界定恒河猴的智商大概范围。
恒河猴智商实验开展的很顺利,哈洛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发表了重量级的文章,这让他在学校声名大噪,许多学生闻讯而来,陆续投入哈洛门下,校方也因此特别为他提供了实验用的场地。
因为实验设计的需要,哈洛需要对恒河猴的幼猴单独进行实验,这就需要将幼猴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当幼猴离开母猴并被单独关到笼子时,它会表现得极度害怕,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甚至会撕咬一切它们看见的东西。
一天,一名实验助手在打扫笼子时,为了让幼猴在笼子里待着舒服些,就随手在笼子底部铺上了一块毛巾,之后,一只幼猴就被关进了这个笼子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孤零零的幼猴突然变得非常喜欢铺在笼子底部的毛巾,它直接躺在毛巾上,双手紧紧抓住毛巾。当实验助手想拿走毛巾时,那只幼猴便开始大发脾气,就像年龄幼小的孩子被抢走了心爱的玩具似的。实验助手在给幼猴用奶瓶喂奶时,幼猴也是吃完奶,就把奶瓶扔在一边,然后抱起毛巾,决不允许毛巾离开自己。
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哈洛极大的兴趣,他心想:为什么幼猴在离开母亲之后,就会这么喜欢那条普通的小毛巾呢?难道是小毛巾触摸的感觉跟触摸母猴毛发的感觉很像,然后触发了幼猴的依恋?
这个疑问,哈洛准备用严谨的动物实验来解决,但这遇到了当时理论与观念上的阻力。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整个心理学界都笼罩在「行为主义」的铁幕之下,心理学界普遍排斥和否认情感与认知,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奖励」或者「惩罚」来改变的。
在 1930 至 1950 年期间,全世界都流行冷酷无情的育儿主张:
著名儿科医生斯波克(Benjamin Spock)建议母亲们要定时喂奶;
著名心理家斯金纳以强化的观点解释幼儿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哭,就不应该去抱他们,这样才不会强化这种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宣扬这样的教养方式:「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用亲吻道晚安,如果非要道晚安,宁可向他们鞠躬,握手致意,再熄灯就寝。」
因此,对于孩子依恋母亲的现象,心理学界普遍持「满足欲望」的观点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喜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
著名哲学家赫尔(Clark Hull)与斯宾塞(Kenneth Spence)均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饥饿、口渴、性欲等,都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这种观点在当时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普遍「真理」。
就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家长抱着同样的信念在对待孩子:
孩子期待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吃」;
孩子想与小伙伴多相处多玩耍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玩」;
孩子因为过于繁重的课业而想多睡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睡」。
在这些家长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喂不饱且充满欲望」的「怪兽」,是「怪兽」就一定会贪,就一定要用暴力去「驯服」。而恰恰在这种信念下,催生出了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变态教育理念,一批批的孩子失去了童年,饱受家长的「摧残」,直到失去自我,失去创造力。
在当年的美国,这样的观点也颇为盛行。
哈洛观察到的现象,让他对大家普遍认可的「真理」产生了质疑:幼猴在跟母猴分开之后那痛苦地嘶吼,以及对于那块毛巾珍如生命般地守护,给哈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哈洛心想:我所观察到的,绝不单单是欲望这么简单,幼猴行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为深刻和根本的力量在推动。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的相似程度高达 94%,如果我们能了解猴子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不是可以更加了解人类呢?
“它就如同一个黑洞,哪怕你只是试探性的靠近一点,也会不由自主的越陷越深加速坠落,只要参透它,你就能参透爱情那血腥的本质。“
记得几年前,我有幸跟着我以前的导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座谈会,那个座谈会最核心的人物就是亨利鲍尔森,他就是高盛集团的CEO,亦曾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部长。那次座谈会上针对投机心理学鲍尔森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这个概念深刻与泛用到什么地步呢?它除了拿来解释投机者的一些心理,还能拿来解释大部分的情感问题,通过利用这种概念能来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你;野心大或心术不正的人,甚至可以利用它掌控人心,骗财骗色,甚至创立一个邪教。
这个概念叫“赌徒黑洞”。
在解释什么是赌徒黑洞前,我先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那就是著名的“蓝鲸游戏”事件,大家可以直接去百度下,以下这段我是直接搬百度的:
=============================================
蓝鲸游戏,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已经有 130 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这个游戏还在向世界扩张。
这款游戏借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国都发布警告。有网友举报称这种邪教游戏已经流入中国,网友称已有人组织游戏群
=================================================
有人要问了,这跟题主想要探讨的“喜欢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有联系吗?可以这么说,你理解了其中的奥秘,就能理解情感的本质。
百度上对蓝鲸事件的介绍很模糊,单单看这些解释相信大家会非常困惑甚至觉得很可笑,为什么简单的一个游戏能让人自杀?
我透过跟国外朋友的一些渠道了解到整个游戏的真相:其实游戏一开始并不会告诉玩家最终的任务是要自杀,而且游戏的名字并不是只叫蓝鲸,它可以是别的名字,为的就是避免玩家了解到这游戏的最终目的。
这游戏是如何引导玩家自杀的呢?其实套路很简单,就是每天一个小任务,例如一天不和任何人说话,或是深夜几点钟起来对着镜子录视频说一段话,越到到后面任务难度越大,例如自残,最后任务就是自杀。
我们作为局外人看会觉得很匪夷所思啊,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套路会引导一个人自我毁灭?其实这套路虽然简单,但它是利用了人性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投入的越多,越离不开所投入的对象,然后会更进一步投入。我们尝试代入到自杀前的玩家就可以理解了:他们直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最后任务是自杀,而最终自杀任务摆到眼前,这时候是该继续服从游戏完成任务,还是选择放弃呢?如果选择放弃,那么就等于是白玩了,我就成为了输家,之前的付出就变得毫无意义,我曾经付出那么大的艰辛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我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到头来却换来什么都不是的结果,不行,我已经走到这步了,我不能输……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游戏一开始就告诉玩家最后是要自杀,那么玩家肯定觉得这游戏是神经病,自然也不会陷进去。但游戏一开始没有告诉玩家未来任务内容,而是先从简单的开始,用一个平缓提升的难度梯度让玩家陷入不断投入的恶行循环,同时这平缓提升的难度梯度本身又是在筛选服从度高的玩家——这就是这游戏的可怕之处,它所利用的,就是“赌徒黑洞”。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觉得这太可笑了,陷入这套路的人实在太傻了,自己肯定不会中这套路,那么建议你尝试回想下:你是否曾经玩过腾讯的氪金游戏,为了抽到一个道具不断的投入金钱?小时候是否玩过路边抛圈圈,为了套住某个奖品,却投入了远超出那奖品价值的金钱?是否进过赌场,或参与过赌局,牌局,或是足彩,福彩?亦或是最简单的,曾否遇到一个你明知道是很愚蠢的手机小游戏,但一旦开始,你就执着的要把它通关,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
你可曾见过一个在经历电话诈骗的人,只要投入了第一笔钱,骗子让他投入第二笔,他照做不误,即使旁边有朋友在劝说他,他也执迷不悟,为什么?其实他不是没想过自己已经被骗的可能性,只是他不敢面对一个真相,面对自己之前的投入是毫无意义、自己所预期的结果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真相,为了逃避,他不断的自我麻醉,越陷越深。
可能有人要说了,你想说的不就是富兰克林效应跟沉没成本嘛。确实富兰克林效应跟沉没成本说有涉及到同样的内容,但却只是解释到表面没有深挖,而赌徒黑洞说则是更加直指本质,这本质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深挖。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嗜赌成性的赌鬼,一开始都只是小赌怡情,投入一点过过瘾,见好就收,没有一个赌鬼一开始就说老子就是冲着一夜暴富成为人生赢家去的。然而有些自制力差的人,不肯接受自己是亏的事实,他们想哪怕赢一点也好——一旦有这样的心态,就是陷入了赌徒黑洞,他们不断的投入,然而越投入输的越多,而输的越多就越不肯面对沉没成本的现实,就越是痴迷于那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于是就越投的更多,如此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人,利用赌徒黑洞来掌控人心:如一些邪教创立者就是利用了赌徒黑洞,要说他们的套路也很简单,设立一个平缓梯度的奉献要求,只要信徒踏入了那简单的第一步,为了得到教主的反馈就自然会走第二步,奉献的越多则越是希望能从中得到反馈,于是就越是忠诚,越是对教主言听计从;一些企业家,通过画大饼来引导员工不断的付出,利用的也是赌徒黑洞;你一定也看过这类新闻,一个渣男,同时对几个女的骗财骗色,为什么那些女的心甘情愿的献出金钱?因为她们也是陷入了赌徒黑洞,不肯面对自己爱上的是一个骗子。
我们时常会自信自己一定能识破陷阱,然而赌徒黑洞之所以是黑洞,是因为哪怕你只是靠近一步,就会陷入它的引力当中,让你陷进去的不是陷阱本身,而是你自己不断编织的网罗,真正的黑洞不是那让你陷进去的对象,而是你那人心的弱点。
回到正题,喜欢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相互寻求反馈的关系——而你喜欢一个人,本质上就是希望能从那人那里得到反馈,那你为什么会希望从那人身上得到反馈?是因为你有所付出了,这付出也许是情感的,也许是物质的,总之因为你付出了,你觉得他应该要对你有所反馈。
这时候有人要跳出来了,说:“不对!我喜欢她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他长得帅),我对她(他)一见钟情!”
真的是这样吗?
仔细想一下,如果你是男的,你会真正的喜欢上赵丽颖、杨颖、奥黛丽赫本吗?如果你是女的,你会真正的喜欢上吴彦祖、基努李维斯吗?当然,你会说他(她)们是完美情人,甚至会对他(她)们有性幻想,但是,哪怕现在他(她)们就出现在你眼前了,你也许会觉得惊喜,觉得他(她)们怎么看上去那么完美,但你会觉得自己有“陷进去”的感觉吗?你会因为他(她)们的一个拒绝而痛苦不堪吗?你明知道这些明星在各方面都吊打那个让你“陷进去”的人,然而却不曾有让你陷进去,为什么?
那么显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个让你喜欢的人、让你陷进去的人,本身不是因为他(她)自身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外部因素,这外部因素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男的,那我更好举例了: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在路上看到一个超级美女,你鼓足勇气向前搭讪索要联系方式,而对方却对你冷眼相对,甚至叫你“滚”,你会因此陷入困恼吗?会因此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吗?不会,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你不会陷进去,因为对方一开始就打消了你的念头,你打从一开始就认定从她身上不会得到任何反馈。那什么时候你会陷进去呢?是在你开始觉得对方有可能会对你的付出有所反馈,你的初始付出是什么?也许是那鼓足勇气的搭讪而她也回应你了,也许是送给已认识的她的一杯奶茶,也许是一次护送、一次陪伴等等,甚至也许仅仅是路上的一次眼神接触,你开始困惑对方是不是跟你一样也有心跳的感觉,这就是初始付出,虽然还谈不上喜欢,但是你已经踏入了赌徒黑洞的第一步,你离“万劫不复”已经不远了。
你之所以不会对那些明星、亦或是那一开始就泼你冷水的超级美女产生赌徒黑洞,是因为你一开始便确信从她们身上不会得到任何反馈,自然也不会有第二步。而真正让你产生赌徒黑洞的人,是那些让你一步步的付出,并且会让你觉得她一定会有所反馈的人,但她却不一定真的有反馈,亦或是反馈并不能达到你的预期,但你因为你前期的付出,使得自己越发想要一个答案。
仔细想想,你所喜欢的人的优点,其实都不是吸引你的真正原因。一个女的说喜欢那个男的是因为他有钱,那她为什么没喜欢上马云?是因为马云离她很遥远,为什么遥远就不会产生“喜欢”,是因为她知道遥远使得反馈无法发生,所以她喜欢的必然是身边接近的人,只有接近的人才能发生反馈。
回想一下,过去那个让你彻夜难眠、茶饭不思的她(他),真的就比其他人优秀吗?
为什么大多数女生都对献出自己第一次的那个男的念念不忘?真的那个男的有多好吗?而是因为她们付出了“第一次”这个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喜欢一个人,本质就是赌徒黑洞;哪怕你们已经确立关系了,赌徒黑洞依然生效——并不是因为一方更爱另一方于是付出更多,而是因为一方付出更多了于是更爱另一方。
——而这就是“喜欢”的本质,本质就是你付出后得不到预期的反馈、或是反馈达不到预期,为了“回本”你选择更进一步付出,而更进一步付出使得你更迫切的渴望反馈。
理解了赌徒黑洞的奥秘,那让一个人喜欢你的套路就变得很简单(只要你不是歪瓜裂枣或穷得太离谱),想办法让他(她)投入第一步,不马上给出反馈,并且让他(她)确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反馈。
这时候有人就会简单粗暴的以为,第一步就直接提出要对方帮你。毕竟富兰克林效应里面提到,让一个人成为你的朋友的方法,就是让他帮你。
但如果你真的就这么做了,收到的也许是反效果哦,反而把对方推的越远。想象一下,你的上司在你下班提出要你帮他打扫卫生,你会喜欢这上司吗?你难道不会厌烦?
如果你是一个男的,路上突然有个女的要你帮忙搬东西,你出于礼貌答应了,但你会因为这样就开始对那个女的有好感吗?(当然超级美女就另当别论)
所以,制造赌徒黑洞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提出要对方帮你。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推荐以下这篇文章:赌徒黑洞(进阶篇)——性吸引力的本质剖析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854050
有这么一种悲观的设想:
或许所有的智慧生命,包括人类,都永远无法掌握可靠的星际航行技术;或许星际航行技术本身就是一堆伪命题:没有什么“冬眠”,没有什么反物质引擎,没有什么曲率航行,没有什么人造生物圈,甚至没有什么可控核聚变......
所有的智慧生命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困在自己的恒星系中直到灭亡,唯一可做的,便只是看着漫天已被命名的繁星,抚膺长叹。
但其实,即便能走出太阳系又能怎样呢?即便我们殖民了宇宙中的每一片适宜生存的土地,探索了宇宙中的每一寸空间,宇宙仍在不可避免的走向终点:无论是热寂也好,大收缩也好,我们都无法改变。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所谓的意义,只是顺理成章而已。就像在地球上的苹果被抛起总会落下一样,没有意义,只是顺理成章。
像极了在深渊边界玩耍的孩童,无论我们奔跑也好,呐喊也好,深渊只是在凝视,凝视着我们,而终有一天,我们将被深渊吞噬。
宇宙虽大,也不过是牢笼而已。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想想所有那些帝王将相杀戮得血流成河,他们的辉煌与胜利,曾让他们成为光点上一个部分的转眼即逝的主宰;想想栖身于这个点上的某个角落的居民,对别的角落几乎没有区别的居民所犯的无穷无尽的残暴罪行,他们的误解何其多也,他们多么急于互相残杀,他们的仇恨何其强烈。
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和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暗淡蓝点》
但我仍然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勇气的赞歌,无论是智人走出非洲还是人类在月球上留下足迹,都是可歌可泣的奇迹。或许终有一天深渊将吞噬我们,但在那之前,我们绝不会投降。
声明:
没有什么造物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只是说文明可能是有上限的,只是一个猜想而已。
至于意义,我并不喜欢谈论所谓意义,因为所谓意义和无数其他创造出来的概念一样,并不存在。如果一定要说活着的意义的话,我更倾向于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2021.12.6
以前:
评论:呵呵,虚无主义者。
我:我不是,我没有,不要乱说。
现在:
我就是虚无主义者,怎么了吧。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虚拟游戏世界的可能性,比黑暗森林更黑暗。
你玩过老街机游戏《圆桌骑士》就立刻见到比黑暗森林更黑暗的设定。
游戏中玩家扮演亚瑟王和兰斯洛特等英雄,起先亚瑟王受命于天拔出石头中的神剑,带领军队和敌军作战,并且统一他们的国度。最后获胜玩家将看到圆桌骑士们围坐在人人平等的圆桌上治理国度的理想状态。
但兰斯洛特立刻和亚瑟王的老婆搞在一起了,因此也破坏了圆桌骑士团体和他们的崇高理想,并给已经重新稳定的社会又带来了新的危害,这又是游戏结局所没有提到的另一个故事了。
玩家在游戏中一旦输掉,将会看到一个奇怪的接关画面。
和所有街机游戏一样,圆桌骑士游戏接关画面有大约10秒的倒计时,在这10秒钟内,玩家如果不抓紧时间投币并按下开始键,就将无法续关。
这并不是最特殊的,因为几乎每个街机游戏都有接关画面。圆桌骑士这个游戏特殊的在于接关画面上敌我双方所在的场景只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两边站着几个漂亮的天使。天使的动作优雅,她们只是在高度仿真的沙盘下棋。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团队以及他们率领的军队勇猛杀敌,和拼死顽抗的强大敌军,这一切竟然都只是高级生物们玩的一场沙盘游戏。
当知道你生活的世界只是个虚拟的游戏,你和其他人都只是游戏中的棋子,是供另一个世界上玩家取乐的工具。此时你会怎样想?你的精神世界又是否会当场崩塌?
20多年前近30年前我中学时和小伙伴们玩FC游戏就考虑到了这种可怕的可能性。当时闷了几天后就吃得下睡得香,乐观自信,笑对生活,过好每一天。
电影《第13层楼》中那个虚拟程序中1937年世界的酒保,当他知道生活了几十年的世界是虚拟的之后,精神几乎崩溃。假如他有我的心态就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困扰,照样吃得下睡得香天天都开心。
哪怕世界在下一瞬间消失,而这一瞬间还没消失,我们就应该抓紧时间,认真生活,全力做好手头的事情。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虽可能在下一瞬间崩塌或消失,但仍然应该过好每一刻,全力以赴热爱生活才能让生活更有趣更精彩。
更可怕的是在街机机台或计算机街机模拟器设备外边,玩家朋友正在玩的这个圆桌骑士的游戏,又把游戏中的沙盘游戏再次包含在内。
这简直是一个三层嵌套的虚拟现实世界的嵌套序列。
在这三层序列的底层,亚瑟王和他的朋友们正拼死的和敌人厮杀。
在这三层序列的顶层,我们人类生活在我们当前这个世界上,却并不知道我们的世界是或不是某个高位客观实在界上某些生物们制造的某个计算机游戏中的世界。
如果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大战,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三战四战等都只是游戏中的剧情安排,甚至只是一些游戏关卡和资料片。高位客观实在界上的玩家们正在开心的玩游戏,运筹帷幄,准备下一轮大厮杀。
而更可怕的是,这一切都像不断重启的游戏一样,在永劫回归中无限轮回。
这可比黑暗森林的设定要黑无数倍,可怕无数倍。
三体中的黑暗森林设定,其实和当年的赛文奥特曼TV版中宇宙冷战的设定是一样的。也都讲到了猜疑链等相关的内容。但这些只是将人类的冷战,博弈,对抗等放在宇宙背景上扩大无数倍,讲的还是套着宇宙人外皮的人类自己的故事。
三体可以理解为一部宇宙版的聊斋和西游记,借着讲狐狸和猴子或外星人来讲我们人类自己的故事。
但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虚拟的游戏世界,这就不仅是我们人类自己的故事了,而是创造者和被创造者之间的虚拟和现实相关的可怕故事。
这是真正讲宇宙,神秘,和未知的新故事。
现实中没有遇到黑暗森林的情况。看来宇宙高级文明看我们人类只是像我们人类看蚂蚁白蚁那样。只要我们人类的活动不危害到他们,他们是不会主动伤害我们的。现在我们连他们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危害到他们了。
黑暗森林我们从没在地球以外的范围见到,但即使我们同样从没见到生活的世界是虚拟游戏的确凿证据,但却无法否认这种让人后背发凉的可怕的可能性。
另一个世界上,玩家正盯着我们这些游戏角色看呢。
有啊,“私产神圣”
参见《赡养人类》
感谢大家支持点赞破千!
说实话没想到这个回答会爆。也没想到评论会如此有趣。因为刚开始十条左右是负面为主,还有很暖心的网友私信我,安慰我。感谢这位朋友(比心)。还有有朋友让我分析一下下面评论。不过我没什么好分析的,因为我一直处于一种凝视者+偷窥者的视角,一个很有趣的视角。
我回答的时候并不知道会爆,所以我的回答是没有符号化或者说象征性。但是评论是被“他者”所凝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视的力量会越来越强。整个评论呈现了符号化和象征意义。
包括不限于:
1、我虽然没看懂但是我依然要表达我的不屑。
2、我看懂了这个逻辑,但是我看到的不是这个,这个是屑。
3、我纯粹来搞H,我来为笑话增加新的效果。
4、你们在搞H,屑。
5、我看懂了笑话,你们这些都是屑。
而我处于一种“大他者”的一种代表—人间狗腿子,然后又开启了上帝视角,但我并不是上帝/大它者,好比村中恶霸带你去偷窥女孩洗澡被发现。村霸跑路你被逮了个现行,让你老实交代,然后你就绘声绘色的讲案发经过,村民一边表达不屑,一边又想听。然后你还可以TM装模作样的说“这不算啥,人间不值得”。
如果把这种视角扩大化,大概就是三体文明的快乐与痛苦。他知道大他者,也被更多文明凝视,然后他又凝视着地球文明,看着他们play a
game。地球人就各种光怪陆离的上演各种戏码。
—————原回答如下———————
齐泽克曾经有讲过一个H笑话: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一个女子监狱中的三个女犯可以赦免其中一个,赦免的依据就是谁会在测试中表现的更聪明。
测试:就是让三个女人趴在一张大圆桌上围成三角,每个人都下身赤裸,然后被一个白人或黑人在后面侵犯。因此女人可以看到她面前其他两个男人的肤色。但无法看到自己身后的男人肤色。
囚犯所能知道的全部公开信息如下:
典狱长在测试中提供了5个男人,三个白人,两个黑人。
基于上述限定,胜利条件就是第一时间能确定身后的男人是什么肤色的人,说出他的肤色,她可以把男人推开并获得赦免。
情况一:“我”看到对面两个黑人男人
这个时候“我”能100%确认我身后的是白人,立刻回答赢得胜利。
情况二:“我”看到一黑一白
这个时候就出现华点了,假如“我”身后的是黑人,那么身后是白人的女犯应该看到的是两个黑人,因此她第一时间按照情况一处理即可获胜。
既然她没有这么做,那么可以得出她的视角应该也是一黑一白,所以“我”的身后是白人。
情况三:“我”看到两个白人
那就有两种情况,假如“我”身后是黑人,那么另外两个女犯视角必然是一黑一白,她俩完全可以按照情况二处理即可获胜。
假如她们没有反应,说明我身后的是“白人”。
假如她们三个足够聪明,她们会发现这个游戏的核心不在于解题。而是“被选择”,当她们身后出现黑人的那一刻就代表输了。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争取被“白人”侵犯。
这个游戏是不是很眼熟,一个很“公平”的游戏。但是恰恰反映了一些something。你的“自由”靠被另一个侵犯才能获得,并且还要选择正确的那一个。
如果这个游戏规则被公开会发生什么?
1、游说“白人男性”
2、睡服“黑人男性”并作为“木马”战术祸水东移
3、既游说白人,又睡服“黑人”
如何游说,睡服?
许诺!暗箱操作!抹黑对方!标榜自己!
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假如有人要破坏这个游戏规则?
how dare you!!!!
你怎么能破坏这个唯一通向自由的游戏规则呢?你破坏了自由!你是罪人!你独裁!要号召所有相信自由的人民一起制裁你!
so
这个游戏,你玩还是不玩?
—————万万没想到会爆更—————
齐泽克的笑话我非常喜欢,但是都是线下小范围的讲,所以原来的快乐点都围绕笑话本身。
但是看评论以后更加乐不可支,我从来没想过者则笑话会在现实里再演一边给我看,原来我以为我在第五层,没想到齐泽克摸摸鼻子他原来在大气层。
原来这也是齐泽克快乐之一啊!
——————为了避免误导————————
为了后面的读者不被迷惑,澄清一下,这是个笑话,并不是博弈论。
鉴于有部分读者没有get到这个笑话,我做以下提示:
1、这真的只是个笑话!
2、从某个角度思考,“博弈论”也是笑点之一
3、并不需要很复杂的逻辑推演,“逻辑”作为一种“规则”下的指导工具,也可以作为笑点之一。
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大卫·布鲁姆(David Bloom)提出,在其2002年的专著《人口红利》(The Demographic Dividend)一书中,他在封面的位置提出这一理论是“对经济影响和人口变化的新视角”。
他在书中指出,关于人口变化对经济影响的问题一直在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中间引发争论,大部分的争论者因过多地注意了人口规模和增长率,而忽视了年龄结构这一重要因素。他认为,支持人口红利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力供给、储蓄率、人力资本。
最早将人口红利理论引进中国并一直力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他将人口红利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提高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以此概念为基础,他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提出我国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结束,国家应提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