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允炆拥举国之力缘何败给一个藩王朱棣?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的战争不是机器的战争。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所以只看兵力就无法理解很多兵力对比极其悬殊的胜利。

比如说陈庆之七千破百万的奇迹,本质上是北魏各派政治势力对山西尔朱荣集团控制河南北魏皇朝十分不满、所以有意放水让南梁搅局造成的。尔朱荣集团也似乎有故意坐视各方放水的意图,在陈庆之出兵前,带着主力跑山东去了。陈庆之于是乘虚北上,一路上所有的敌人几乎都是望风披靡。有威胁的敌军只有尔朱兆的五千人。其他各种姓元的北魏统帅,似乎都没有战斗力。一直到陈庆之成功入洛,尔朱荣集团这才真正集中大军对陈庆之进行攻击。结果实打实的战争一开始,陈庆之很快就仅以身免了。

在古代军事科技交通技术都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充分动员当地势力支持是取得胜利的不二法门。所以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西方对此认识更加冷酷无情。著名的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大帝,就通过皈依基督教的方式,利用基督教徒为内奸,到处为法兰克军队打开城门抢劫城市,奠定了法兰克帝国的辉煌大业。以至于发展到只有肃清基督教徒的地方才能抵抗法兰克人的侵略。像萨克森人,他们坚决抵制基督教,就成功保持了战斗力。最后欧洲之父查理大帝发动了多次战争,消灭了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才算摧毁了萨克森人的抵抗。刘备与曹操的作战多次遭到失败,但是在博望坡之战中,他却能够很好地抵抗曹军进攻。这就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南阳新野地区长期以来就不属于曹操势力范围,而是由袁术、张绣、袁绍、刘表势力渗透。这样在政治上,刘备的主场优势很大。后勤固然充分保障,情报也是单向透明,所以战术选择空间非常大,可以轻松设置伏兵。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看起来是举国之力,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

纸面上,朱允炆是皇帝,拥有天下四百军州的统治权,可用兵力百万以上。

实际上,朱允炆身为庶子,名分轻微。朱元璋为了扶立朱允炆,杀了蓝玉等一批名臣宿将,早已透支了太多政治信誉。朱允炆继位以后,不知道判断形势,反而信用儒家,重用儒臣,不思树立恩信,一味残忍好杀。在位短短数月,就打击撤销了几位叔叔的王位,甚至逼得素有文名的湘王举家自焚。搞出这样的人伦惨剧,这位儒学名君早已引起了天下侧目。

幸运的是,这锅无论如何甩不到法家道家名家杂家的头上。忠于朱允炆的都是大儒。比如说在谣言里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脑子坏掉的儒臣,没有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

尽管儒臣掌握了话语权,可以在多年以后通过恶意记录、修改记录等方式抹黑朱棣、为朱允炆洗白,但是在当时,这种行为是缓不济急的。人们从现实立场出发,就只能对朱允炆阳奉阴违,对朱棣予以轻纵。

这就像北洋军阀内战,十万大军打了几天,死了几个人,战争就结束了。大家都是朝天放枪,对得起上头发的军饷就行了。

北伐战争的时候情况就明显不一样了。大家都开始死磕。孙传芳甚至死磕北伐军,差点就赢了。只不过他错误地选择了死磕李宗仁——国民党军里面就没有几个比李宗仁更强的战将了——这大概是之前死磕蒋介石给了他错误的信心:

在敢死队出身的蒋介石指挥下,甚至出现了为了磕死而死磕的情况。

蒋介石的输赢标准一直是个谜。别人死磕是为了赢,蒋介石死磕就不一定是为了赢了。很可能在他眼里磕死也是赢,输赢标准和正常人不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蒋介石敢死队出身也不对,因为他就干过一次敢死队。这哥们更像是杀手出身——或者准确一点,杀手经纪出身。杀手嘛,自己冒死办事是正常的。杀手经纪嘛,别人去死是正常的,自己再换个杀手带就是了。观蒋介石所为,杀手经纪似乎是最适合他的职业。

朱允炆败给朱棣,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政治上。军事上,朱允炆只不过是没有赢,但是未必会输。尽管大家都有点出工不出力,但是朱棣总是在刀枪剑戟里面冲锋,哪次碰巧死了是很正常的。所以时间足够,不败也能混到赢。然而政治上朱允炆过于失策,导致大家都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这才是问题关键。后来朱棣长驱直入,攻打南京,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实质抵抗。陈庆之入洛的情况几乎反过来换了个方向发生在了朱棣身上。

朱允炆的愚蠢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展示。人家北魏孝庄帝还知道逃走呢,朱允炆连跑都不会。这和朱由检几乎没有分别。这是不是说明儒家的书读多了有降智效果?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削藩削出来的造反。

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如网络分析那么“复杂”,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只要你削藩,无论你多么谨慎,用多么高超的政治智慧,除非你是一代目,否则造反就是大概率出现的必然事件。而且即便你是一代目,也有概率会出现造反。。。

所以战争是必然的选择,帝国制度发展了一千多年了,历史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读过书,就得知道削藩必须要做好大打出手的准备。

你看汉景帝用儒生晁错削藩是怎么操作的?首先汉景帝有周亚夫,周亚夫很可靠,而且很能打,军事素质没的说。其次,汉景帝拉上梁王,各种灌迷魂汤,把梁王灌麻了跟中央一条心。然后刘濞一造反,汉景帝麻溜的剁了晁错,你刘濞不是嘚吧嘚清君侧么?人我已经剁了,你要清谁?然后梁王和周亚夫打了几场硬战,大势就定了。

再看建文帝的操作,上来一通王八拳,把藩王全抡了一遍。然后军事方面,用了个李景隆,其实也凑合,毕竟铁铉盛庸平安迅速崛起了。关键是,朱老四清君侧,你留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大儒”有啥用?给朱老四口实啊?行,你留着他们过年,但是你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是哪儿淘浣出来的伦理梗?怎么闻着颇有大儒风味?

汉景帝有梁王周亚夫,杀了儒生晁错。

建文帝有铁铉盛庸平安,多了一个李景隆,留着黄子澄齐泰方孝孺。

你看,看出问题了吧?


user avatar   zi-luo-qiu-ping-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较长,内容稍有门槛,请适时阅读!

朱允炆之败,主要败在君臣的谋略胆识和战略战术上,说输在军事实力上就是扯淡。

建文元年二月,朱棣入朝觐见建文帝,走皇帝专用的御道进宫,登上丹陛不向建文帝磕头跪拜。当时朱允炆已经开始削藩,于去年已将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废为庶人,此次等于是撕破脸将矛盾公开化了。

二月,燕王入觐,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凤韶劾王不敬,帝曰:“至亲勿问。”户部侍卓敬密奏曰:“燕王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强干之地,金、元所由兴也,宜徙封南昌以绝祸本。”帝览奏,袖之。翼日曰:“燕王骨肉至亲,何得及此。”敬曰:“隋文、杨广非父子耶!”帝默然良久,曰:“卿休矣。”——《明史纪事本末》

大臣上疏弹劾燕王不敬,还有人建议将朱棣改封南昌以绝祸本,劝朱允炆不要顾念什么骨肉亲情,杨坚、杨广都是父子,结果怎么样?可惜这些都被朱允炆压下去没有采纳。

朱元璋驾崩时让诸王来奔丧,正好可以将诸王一网打尽的机会白白错失掉,连这次燕王单独入京,建文帝还是没有把握好机会将朱棣拿下,就这么让朱棣拍拍屁股回去了。

在削其他叔叔的时候朱允炆倒是表现得很果断,唯独对这个最年长的四叔,却迟迟犹豫不决。既要彻底削藩又要表面上维护所谓的亲情,跟崇祯一样又想南迁跑路又不想自己说出来担这个骂名,又当又立还立不好他不输谁输。


我就简单说下靖难爆发时双方实力,看朱允炆是不是拥举国之力。

燕军实力

提起宁王,很多人就联想到《明史》中“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来说明宁王势力庞大。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这其中的主语很明显指的是“大宁”而并非说宁王,这“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巨镇,实际指的是大宁即北平行都司,而非宁王朱权的护卫。至于朵颜三卫在洪武后期已经叛归北元,当时也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朱棣即位后才重新归附明朝。这只是从明后期开始流传的太宗弃大宁衍生出的一条谣言而已。详情请看 @宁南左侯 的回答。(参考贾敬颜《明成祖割地兀良哈考辩——《卢龙塞略》书后之一》考证)

北平行都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隶后府,初名大宁都司,司治大宁,次年九月改名北平行都司,例同山西、陕西,辖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全宁卫、富峪卫、会州卫、木榆卫、新城卫、营州中护卫、营州左护卫、营州右护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营州左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中屯卫、兴州前屯卫、兴州后屯卫、兴州左屯卫、兴州右屯卫、兴州中屯卫、宽河守御千户所,合计有7军卫、3护卫、10屯卫、1独立守御所,共20卫1所。其中大宁前卫、全宁卫、营州中护卫是北元来归的蒙古人军卫。而《明史》说的这“带甲八万 革车六千”,就是他们。

宁王朱权三护卫分别是:营州中护卫、营州左护卫、营州右护卫。

以及燕王朱棣的三护卫:燕山中护卫、燕山左护卫,燕山右护卫。这些护卫军有多少人呢?

明朝每卫标准配置通常是一卫五所,每所1120人,一卫就是5600人。

“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

但实际会根据具体下辖千、百户所的数量情况而定,一卫人数从两千到数万不等,如锦衣卫下辖十七所。而亲王护卫的配置,史料里已经交代的很清楚。

洪武五年,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

每卫设五所,也是标准的一卫五所,即5600人。再加上额外的围子手二所,即2240人。

5600×3+2240=19040人。这也符合《明史》里“护卫少则三千,多则一万九”的说法。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所以宁王和燕王的护卫加起来最多不可能超过4万人

洪武时期亲王按规定先后设置三护卫。一般是诸子被封王后,先为其置一护卫,就藩后才配齐三护卫,大多是由所属封地原旧有驻地卫所直接改成护卫的。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千人,这是就王府护卫设置的一般情况而言,军士的实际人数因藩国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多寡不等。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为秦、晋、燕、靖江四王各置一护卫,不过千余人。洪武六年五月,为亲王里的老大二子秦王朱樉,选充护卫19000人,但实际秦王在就藩后才配齐三护卫,并成为惯例。

命长兴侯耿炳文,于西安、凤翔、平凉、庆阳、延安、巩昌、临洮诸府旧军内选一万九千人,充秦王府护卫军士。

由此可以看出众藩之首的秦王朱樉护卫不过近两万人,宁王朱权护卫凭什么“带甲八万”?

地处边疆的藩王又称塞王,其封国驻地布有重兵,藩王遇警时可以调遣护卫兵和驻地兵,塞王能调动的护卫兵和驻地兵数远不是内地藩王所能及的。除塞王外内地藩王护卫兵很难达到一万九,可节制的王国驻地兵数量更是比不上塞王,塞王护卫人马及其地位和优势就已经区别于其他内地藩王。

护卫者强如御边塞王的秦王朱樉一万九千人,内地藩王如蜀王朱椿不过一万四千七百人,旁支靖江王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广西护卫数千人,这也正是《明史》所说“少则三千多则一万九”的根据。

某些人凭一句“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认定戍边塞王护卫形式是区别于其他藩王。说“少则数千,多至万九千人”只是‘标配’,仅限于寻常亲王的护卫规格。所谓“不能用少则三千,多则万九和朱元璋规定的亲王每卫设五所来衡量塞王。”

理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命永定侯张全调山东沂州卫将士以克齐王府护卫,把沂州卫调为王府护卫,”实际原文是以充。

命永定侯张铨调山东沂州卫将士以充齐府护卫。——《明太祖实录》

齐王朱榑在洪武二十三、二十四年,两次参加北方军事活动。其中一次还是随燕王朱棣北征,事后在洪武二十六年调山东沂州卫的将士补充一下齐王护卫,就变成把沂州卫调为王府护卫了?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即建文四年十二月,靖难后升官的还有沂州卫指挥使阚义的名字,而早在六月朱棣即位就已经恢复齐王爵位。那这个沂州卫是哪来的?沂州卫一直到万历十年都存在于沂州呢。

......金吾左卫指挥使周贵、阿迷失里、指挥同知张勇、阿罕赤、金吾右卫指挥使卢伯奴、木剌忽、沂州卫指挥使阚义、永平卫指挥使闻忠八郎、金吾右卫指挥使高琏......——《明太宗实录》

还说同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将西安右卫“并入”秦王护卫中,所以塞王绝不止三个护卫最多一万九千人这么简单??更不能用寻常亲王三个护卫的规格来衡量塞王??

我......,事实上在洪武二十四年,秦王朱樉因过失多被朱元璋叫到南京一顿臭骂,削了三护卫。次年回去只给了五百人随从,都司给他增到千人还被朱元璋治罪。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乃敢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后来在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又恢复了秦王朱樉的护卫,就是所看到的将西安右卫“并入”秦王护卫中,而且还是同月几乎同时恢复的三个护卫,怎么不说给秦王“并了”三个卫?

辛酉诏并西安右卫于西安中护卫
庚午改华山卫为西安左护卫
甲戌改秦川卫为西安右护卫

一些人看见还误以为是朱元璋在秦王朱樉,原有的三护卫基础上再增加新的护卫呢!以为论文上写的就是百分百正确也是够牛逼的。

说“少则三千,多则一万九”不适用于塞王,不过是某些人无史料根据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除了宁王一句“带甲八万”有见过哪个塞王护卫军有“带甲七万”“带甲五万”哪怕是“带甲三万”?

三年封诸王。秦王都长安。晋王都晋阳。燕王都燕。周王都汴梁。楚王都武昌。齐王都青。潭都长沙。鲁王都兖。从子靖江王都桂林。皆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至十一年。复封蜀湘诸王国。置相、传以下官属。与京师亚。护卫精兵万六千人。牧马数千匹。——《同姓诸王表》

府置官属由相府改为长史府和亲王岁禄由五万石改成万石,这些多次调整跟护卫多少有直接关系吗?《明史》诸王列传很明显是采用的洪武二十八年的定制,而不能代表整个明朝的各个时期。别人不说的就你知道,有这抬杠的时间不如多去仔细看点书。

这里我再多说一句吧,免得有些人搞不明白。《明史》里这句“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只适用于明初,经过建文、永乐的削藩,宣德以后藩王大多不配发护卫或者不配齐护卫。

我见过相当一部分人把这句“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错误的理解成一个护卫,三个护卫加起来就是九千到五万七千人不等......注意了这是错误的!

洪武二十六年,包括朱棣三护卫在内的北平都司也不过九万一千七百余人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戊寅,给北平都指挥使司所属卫所并三护卫将士,九万一千七百余人。布三十五万九千八百余匹,绵花十三万七千五百余斤。

某人说我单看一个受赏数哪能作为有多少人的证据,我写的时候为了简短也没想到有杠精作祟。

单看一个受赏数当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都司有多少人,如果十几年受赏数基本不变呢?

洪武十二年六月,北平都指挥使司燕山等十八卫士卒九万六千五百余人(受赏数)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辛未给北平都指挥使司卫所士卒十万五千六百余人(受赏数)
洪武十四年六月,丙子给赐燕山等卫北征将士九万九千四百余人(受赏数)
洪武十九年五月,赐北平燕山等卫军士九万二千七百余人(受赏数)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诏兵部核实北平都指挥使司并行都司燕山左护等卫编伍军士凡一十三万九千八百人(北平二都司军士之合的上报数

北平行都司洪武二十年才建立,截止洪武二十二年只有大宁左、右、中、前、后五卫以及会州、木榆、新城三卫共8卫。以满编5600人算,北平行都司八卫共有44800人。

将二都司人数之和减去行都司人数即可得知北平都司人数 139800-44800=95000人

由此可见朱棣所在的北平都司包括三护卫,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稳定在十万人上下。

所以我说洪武二十六年,包括燕王三护卫在内的北平都司也不过九万一千七百余人,有问题吗?

再举个洪武时期京军受赏人数的例子

洪武四年八月,赐在京军士十九万四十余人绵布人二疋
洪武四年十二月,赐在京军士二十万四千九百余人白金人一两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甲子给赐在京金吾等卫军士十九万七千六百余人夏布凡七十七万八千八百
余疋
洪武二十二年八月,给在京旗手等三十八卫军士二十一万六千八百余人布帛六十三万八千一百
余疋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戊午给在京各卫军士二十二万八千九百余人夏布各一疋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给在京金吾等卫并三仪卫司军士二十万七千一百余人冬衣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己巳赐在京旗手等卫军士二十二万二千余人夏布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余匹

我说洪武时期京军人数在二十万左右,你们信吧。方孝孺就表示认同。

孝孺曰:“今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尽撤城外民舍,驱民入城,足以为守。城外积木,悉运入城,彼无所据,虽来,能久驻乎?”——《明太宗实录》卷九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指宁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并非宁王朱权本人。通过史料论述已经否定是指朵颜三卫或者宁王的护卫即营州三护卫。

有杠精就不认为是指北平行都司,罗里吧嗦一大堆说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是指谁,也说不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哪几个卫、是谁谁谁,最后整了一句“可见这个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无论是不是在说朵颜三卫,用来修饰宁王,属于宁王的势力范围。”

——————————————————

——————————————————

观点也是自相矛盾。首先我没有说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跟宁王朱权一点关系都没有吧,只是说“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指宁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那二十卫、一所,非宁王朱权本人直属的三护卫。

而北平行都司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本来就归都司内唯一建藩的宁王朱权在战时节制,你说跟宁王朱权有没有关系?弄清楚“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指宁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而非宁王朱权本人的三护卫,并不是为了推翻宁王势力庞大,而是计算宁王和所在的北平行都司兵力数量。

不弄清楚“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指谁,就会得出个错误的结论:宁王的“带甲八万”+北平行都司的二十卫、一所=宁王的势力。——嗯,没错!兵力凭空翻了一番。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明显是经常跟人抬杠杠习惯了绕进去出不来。后面还有一大堆无史料的凭空猜测我都没耐心看,搞不懂杠怪的脑回路。

本想一条条看完好好反驳,写到这里某侯私信我不要理会这种人,便就此歇笔,留中不发。


最近还看到有人说朱棣三护卫被削不足为信?

为什么被削后张玉、朱能等护卫军官还在身边?这又是没有仔细看史料。

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明史》
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屯开平,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明太宗实录》
遂敕都督宋忠率兵三万,及燕府护卫精锐,俱选隶忠麾下。屯开平,名备边。——《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初,勅忠以都指挥总边兵三万,屯开平,尽简燕府护卫壮士从忠听忠节制。——《国朝献征录》
诏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屯开平,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革除遗事》
忠之屯开平也,调沿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选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隶麾下。——《姜氏秘史》
诏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军三万,屯开平,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立斋闲录》
敕忠以都督总边兵三万,屯开平,尽简燕府护卫壮士从忠听忠节制。——《罪惟录》
命都督宋忠集边兵三万,屯开平,燕邸护卫精锐俱选隶忠麾下。——《鸿猷录》
敕都督宋忠调边军三万,屯开平,悉选燕护卫隶其戏下。——《名山藏》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口径基本一致,说得很清楚护卫确实被削了。但只是将三护卫的兵马削弱,挑选燕府护卫中的精壮官兵调到宋忠麾下驻守开平,并不是把三护卫成建制的全部调走。

连朱棣自己都从来没有说过三护卫全部被削啊!

然自皇考宾天之后,臣居丧且病,足迹未尝出外庭,而护卫军士兵部数数调遣备边,存者仅半而教练久废,北平官吏军民咸所目观,此奸臣之枉臣也。

靖难最初起兵那八百人,是指守卫王府的侍卫加上府中厮养的家奴,并不是说朱棣只有八百人。

凡王府侍卫,指挥三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员。正旗军六百七十二名,守御王城四门,每三日一次轮直宿卫。其指挥、千百户、旗军,务要三护卫均拨。

朱棣说“三护卫共有指挥不到二十员,千户不过五十员。”(指挥级军官同知、佥事通常都称指挥,指挥使会直接称指挥使)三护卫指挥、千户原本就有七十多个,调走部分后还留有一些军官在身边很合理啊。

今臣三护卫指挥不及二十员,比执掌内员不足,镇抚、百户于常额亦缺,千户不过五十员,比额虽多三五员,然皆皇考临御时朝廷除授者,非臣所敢自置。

参与夺九门出场有记载的也就这几个

燕山中护卫——指挥唐云。指挥佥事陈志。千户丘福、孟善。副千户朱能、陈珪。
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张玉、张兴。副千户李濬。
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陈寿。副千户谭渊、徐祥。百户王真。

光这几个军官就是三护卫的全部将领?其他调走没参与夺九门,但参与靖难的护卫军官大有人在。

朱棣控制北平后遂即攻破怀来,从宋忠手里夺回了旧部。

癸未,上率马云、徐祥等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敌谍者,言:“宋忠诳其将士云:‘尔等家在北平城中,皆为燕王所杀,委尸积满道路,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闻之,乃命其家人张其旧用旗帜为前锋,众遥识旗帜,又识其父兄子弟无恙,相呼辄应喜曰:“我家固安,几为宋都督所误!”皆倒戈来归。宋忠余众苍黄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都指挥俞瑱,斩都指挥彭聚、孙泰于阵并首级数千,获马八千余匹。都指挥庄得单骑遁走,余众悉降,即散遣归原卫。——《明太宗实录·卷二》

宋忠起先率兵三万及征调的燕藩护卫精兵屯守开平,朱棣在北平起兵后,宋忠率众部将士经居庸关移师怀来。七月十五日,朱棣亲率马云、徐祥等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开赴怀来。宋忠欺骗军中燕府护卫将士,说他们留在北平的家属全部被朱棣杀了,尸体堆积在路上到处都是,以此让将士仇恨朱棣,怂恿他们为家人“报仇”。朱棣得知后,次日,以被宋忠征选的燕府护卫将士的家属为先锋,高举旧日的旗帜,向怀来发起进攻。当怀来守军临阵看到熟悉的旗帜,认出自己的父兄子弟时,惊喜异常,相互问候之声震耳欲聋,随着“我家固亡恙,宋总兵欺我”的呼喊,守军将士纷纷解甲倒戈。宋忠仓皇列阵未成,朱棣却乘机挥师渡河,守将都指挥彭聚、孙泰力拒阵亡。宋忠见势不妙,狼狈回逃入城,燕军也尾随其后蜂拥进城,宋忠从藏匿的厕所中被燕军活捉。

自己不看史料却说史料不可信

洪武三十一年,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二都司卫所分布情况如下。

北平在城十二卫中的永清左、右卫被朝廷事先调至彰德、顺德,朱棣迅速控制北平城后,三护卫及在城七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州卫、济阳卫、彭城卫大多数随朱棣一起反叛。加上周边归附的:通州卫、遵化卫、密云卫、开平卫、永平卫。

这样截至洪武末年,整个北平都司形成的23卫,5独立守御所,3护卫的格局,十余万兵马,朱棣所得十之七八。再北上取大宁,基本接收包括宁王三护卫在内的北平行都司二十卫、一所。这样朱棣在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对弈之时,人数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建文元年十月,朱棣把起兵以来的燕王、宁王护卫及归顺的北平行都司、北平都司等原辖卫所官军予以改编,组建靖难五军:即中、左、右、前、后等五军编制,分设将军与副将军。

命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充中军左、右副将;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充左军左、右副将;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充右军左、右副将;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充前军左、右副将;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充后军左、右副将;以大宁归附之众分隶各军。——《明太宗实录》

靖难军的基本规模大抵如此,随着战事的进展,陆续出现战损及吸收的南军降兵这里就不细述了。


有人认为《皇明祖训》中:朝廷要调动驻守兵需要藩王的同意,藩王不同意不能调动,藩王却可以不经朝廷同意在“特殊时期”调动驻守兵。所以朱允炆看似一国之君但并不是坐拥天下。

藩王调动力度大≠朝廷调不动,皇权永远是至高无上的,朱元璋再怎么规定都不可能让王权超越皇权。皇帝连藩王都能直接削掉或者召回、改换封地,更何况是调动藩王驻地的驻守兵和护卫兵。

翻一下史料看看靖难时除了随燕王朱棣反叛的,在朱棣大局已定之前,藩王武将有谁敢公然不听建文帝调遣的?建文帝命辽王朱植回京,陆路走不通坐船走海路都要回,只要皇帝想调是绝对调得动的。

朱允炆决定削藩自然不会让这条规定继续施行,毕竟《皇明祖训》不会说话。

闲尝与布政张昺、长史葛诚言祖训,昺诚云:“齐泰等言《皇明祖训》不会说话,只是用新法便。”——《奉天靖难记》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下过一道圣谕特别强调:就算有藩王令旨,而没有朝廷的命令,也不许擅自发兵。朝廷调兵如果有密旨是可以不用告诉藩王的。

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许擅发。有如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复奏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事实上朱元璋刚驾崩,建文帝就开始削减藩王们的权力。借太祖遗诏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收回藩王对封国驻守军的调动权,唯有护卫军听王自处,只是很多人选择性忽略罢了。

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
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护卫官军王自处分。——《大明会典》
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明史》
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明史纪事本末》
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官民、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护卫官军,王自处分。——《姜氏秘史》

建文元年二月,建文帝再次重申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

建文元年二月......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明史》
建文元年春二月,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明史纪事本末》
与齐泰议削夺诸王兵权。秋七月,废周定王为庶人。建文元年春正月,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昭代典则》

建文元年三月,朝廷命宋忠挑选燕府精壮护卫隶属麾下屯兵开平,及调燕府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又复调北平在城十二卫中的永清左卫驻军彰德,右卫驻军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六月命张昺、谢贵直接控制北平在城七卫。

这些都是建文帝防燕的具体措施,从推行当时制度和下达命令的情况看,中央对各地包括北平的控制是有效的,燕王朱棣面对建文帝调令时敢说个不字?这是建文帝圣旨不好使的表现吗?

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复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明史》
六月,谢贵等以在城七卫并屯田军士布于城内,填溢街巷,逼围王城外墙。——《明太宗实录》元年三月,诏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屯开平,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护卫胡骑指挥门童等悉召入京。调北平永清左卫官军于彰德,永清右卫官军于顺德,以都督徐凯练兵临淸,都督耿瓛练兵山海,诸将防于外,张昺、谢贵防于内,约期俱发。——《革除遗事》

有些人总是强调朱允炆都是些普通士卒,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在质量上却是劣势。而朱棣所持有的都是些精心挑选、骁勇善战、精锐中的精锐,就差没吹成天兵天将了。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造成一种建文兵多、朱棣兵精的错觉。

“朱棣手中的部队都是些精锐中的精锐”

“朱棣拿着这个国家的精锐,去打这个国家的其他人。”

“这就等于让你们学校的尖子生集合起来让他们跟其他学生拼升学率,你说那边胜算高?”

说的好像整个大明所有的精锐都在朱棣手上一样

什么?其他地区还有边军?难道朱棣不是掌管了大明所有的边军吗?

  1. 有什么史料证明朱允炆手中就没有精锐?或者朱棣的精锐比建文帝多?
  2. 还是说有史料证明朱元璋把大明全部精锐都调到了北平二都司?
  3. 再就是有史料证明朱棣和朱权所在的北平二都司的部队要比其他沿边都司高一个档次?

......

朝廷实力

有些人似乎认为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才有边军,身为皇帝的朱允炆手上就没有一样。

朱允炆不仅有而且很多,明初以重兵布防北疆,洪武朝北边七都司除了北平二都司边军悉数随朱棣反叛,还有辽东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的边军为建文帝所用。

这七都司在洪武时期经常一起提及,朱元璋在这七都司安排了九大塞王,是共同担任御边重任的同一梯队。

甲戌给赐陕西、北平、山西、辽东等七都司所属卫所,及秦、晋、燕、代、肃、辽、庆、宁、谷王府护卫仪卫司军校等绵花布疋。
壬申给赐陕西、北平、山西、辽东等七都司所属卫所,及诸王府护卫等军校冬衣布花各有差。

我是尽量挑选洪武后期的记录,五大都司的兵力在如下史料中也可见一斑。

洪武时,宣府屯守官军殆十万
洪武二十八年,大同三护卫并蔚、朔、东胜左右四卫军校六万二百余人
洪武二十八年,陕西都司属卫并西安三护卫军士十万六百人
洪武二十四年,山西各卫并太原三护卫军士及降附番军六万五千五百余人
洪武二十九年,辽东定辽左等卫并广宁三护卫军士及辽府仪卫司校尉等十万三千五百余人
洪武末,凉州等十一卫应有旗军六万一千六百人,加上其他四个卫所军及冬操夏种舍余,河西驻军应该有七万余人

到洪武末年应有所增长,以上保守计约50万。

《明代九边的军数》中认为洪武时期不包括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都司,其他六都司卫所兵力合为五十八万。若再除去宁王朱权所在的北平行都司的“带甲八万”,刚好印证我所说的五十万。

  1. 《明史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兵三》
  2.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
  3.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
  4.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三》
  5.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八》
  6. 《明代河西的军屯》-《敦煌学辑刊》1980年

山西行都司的代王被废,谷王被建文召回南京,辽东都司的辽王被建文改封荆州,陕西行都司的肃王被内徙兰州。山西都司的二代晋王和陕西都司的二代秦王跟朱允炆同辈,就藩晚的庆王根基不稳,当时还没有就藩自己封地而住在韦州。

五大沿边都司藩王驻地的精锐边军及三护卫兵马,压根不存在调不动的情况。

洪武三十一年山西行都司卫所分布情况
洪武三十年辽东都司卫所分布情况

有明一代军队可分为三种。除了上述的边兵之外,还有京营和外卫。

国家制兵有三:“曰京营、曰外卫、曰边兵”——《明名臣经济录》

再说“京营”即京军。为明朝京师的常备之军,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出征战之责。

朱元璋建国以来一切施政均强调“遵古先哲王之制”。“远稽汉唐,略有损益,亦参之以宋朝之典”在军队建设上承袭唐宋“居重驭轻”政策尤为坚决。

京营之兵,专为京师而设,祖宗居重驭轻,强干弱枝,意甚深远。——《明经世文编》卷二七六杨博《会议京营戎政核实十事疏》

在兵力的分配上,坚持采取居重驭轻、重内轻外的原则,在京师驻有重兵。

洪武二十九年,“赐在京旗手等卫军士二十二万二千余人,夏布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余匹。”
  •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

方孝孺说的“今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就是他们。

明初洪武时期的京军经常被派遣外出平乱或者练兵,战斗力并不逊色。

命京卫将士练习武艺,是时诸将率师平定中原,入关陕,而将士之留京师者多安逸。太祖谕之曰:凡事必预备然后有济......汝等当闲暇之日,宜练习武艺,不可谓无事,使可宴安也。
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偕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率京卫将士,往北平会诸道兵操练沟边。
......

靖难时建文帝就数次派徐辉祖帅京军与燕军作战。

帝虑景隆轻敌,乃遣魏国公徐辉祖帅京军三万为殿,星驰会之。——《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四年春正月,......命魏国公徐辉祖率京军往援山东。——《明通鉴》
魏国公徐辉祖帅京军及靖难兵战于齐眉山,败之。——《明通纪》

最后就是外卫,指分布于京、边以外的广大腹里地区的卫所军队。

洪武十九年,兵部覆河南护卫兵马之数“官兵凡九万一千六百一十三人”①
洪武二十二年,诏兵部覆实“山东都指挥使司并青州左护卫等卫军士凡六万七千四百一十人”②洪武二十三年,四川都指挥使司“奏属卫军士之数凡七万八千三百六十人”③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贵州都司属卫军士二万八千六百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云南等九卫军马所阅者官一千三十五,士卒八万七千三百七十人

洪武十九年至二十三年间,河南、山东、四川、贵州、云南仅此五都司军数便有35万余名。

  1. 《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
  2. 《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
  3.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四》
  4.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一》
  5. 《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二》

实录里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京武官二千七百四十七员,军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八人”,“在外武官万三千七百四十二员,军九十九万二千一百五十四人”共计1214931人,即120万。比洪武三年增加20%,每年平均增长0.9%,基本属于正态增长。

《明史》认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军数有180万,另外据《从洪武到嘉靖:明朝军队控制制度的变化研究》言,洪武末期,全国正规兵总兵力达到200万左右。

很多人经常吹朱棣那虚无缥缈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如何牛逼,却不知道建文帝也有胡骑。朱元璋对蒙古及色目贵族采取的“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的政策,收到了较好效果。在强大的军事基础上,采取怀柔政策基本上解决了民族矛盾,一大批蒙古贵族成为明军将领。仅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两次战役中蒙古人被俘者就有数十万人,他们分别被安置于南、北方各卫所中。靖难双方均有洪武时期被俘或归降的蒙古兵参战的事实。

北方五十万边军、二十多万京军及内地卫所加海防备倭兵,共上百万的部队可供建文帝调遣,坐拥全国三百多个卫,可以命令除燕军外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也难怪黄子澄都信心满满夸下海口。

黄子澄曰:“今天下全盛,士马精强,兵甲饶富,粮饷充足,取之不竭,用之有余,区区一隅之地,岂足以当天下之力?调兵五十万,四面攻之,则众寡不敌,必败之矣。”

不是坐拥天下,如何能先后调集上百万的部队,李景隆五十万、六十万大风刮来的?

真以为燕军只跟内地兵交手?

建文元年七月,庚寅,大宁都指挥卜万,与其部将陈亨、刘贞引兵号十万,出松亭关,驻沙河,进攻遵化。燕王闻之,援遵化,万等退保松亭关。
建文元年八月,甲寅,言大将军军三十万,先至者十三万,半营滹沱河南,半营河北。王惧与北军战,南军且乘之也。
建文元年九月,戊辰,江阴侯吴高以辽东兵围永平。
建文元年十月,辛酉,靖难兵攻广宁,克之。
建文二年正月,丙寅,靖难兵围蔚州,指挥李诚谋叛,伏诛。数日,守将王忠以城降。
建文二年二月,丁酉,命肃州卫指挥同知王忠,率其精锐军随攻大同。
建文二年七月,壬辰,遣辽东都督杨文围永平,不克。
建文三年七月,壬寅,谍报大同敌将房昭引兵入紫荆关,侵掠保定属县。
建文三年十一月,壬辰,辽东总兵官杨文攻永平。及刘江战于昌黎,败绩。
建文三年十二月,右副总兵平安帅辽东兵十万围通州,不克。师及靖难兵,大战九门城。
建文四年正月,壬午春,充副兵督辽东军十万围通州,大战单家桥。
建文四年三月,丙午,辽东都指挥帅兵围蓟州,指挥李广以城降,指挥孙通拒之。
建文四年四月,庚午,辽东诸将围燕保定,积四十日不克,乃还。
建文四年五月,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
......
  • 以上史料取自
  • 《明史》
  • 《姜氏秘史》
  • 《明太宗实录》
  • 《明史纪事本末》

靖难三年没少跟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边军打,光是辽东总兵杨文就多次率领辽东兵进攻燕永平、通州、保定等地,配合南路朝廷军行动,从而牵制燕军主力南下。

乍看之下燕军的表现要强于朝廷边军和南方军,所以就很自然的想成是燕军战斗力强悍,是所谓的精锐中的精锐......要知道燕军选择了对抗中央,就已经是被逼到绝路上没有退路可言的命运赌博。开弓没有回头箭,取胜意志当然更加坚定,作战的动力自然大不相同,这也是反叛的先天优势所在。

从双方三年多的交战看,南北两军对垒,除燕王的个人能力远胜于建文之外,双方最大的差别在于南军是听命行事,打仗是职责,可打也可不打,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南军将士在战斗欲望上就已经输给了燕军,而不是什么军事实力打不过,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原本跟随燕王北征过的旧部随朱棣反叛,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军官中间,北方卫所士兵也竟然甘心从乱。这都是朱棣奉藩燕垂二十年经营的结果,不是说因为他是藩王他要造反,这些人就死心塌地不要命的跟着他反,多年一起饮马塞外树立的威望和笼络的人脉造就了他起兵的资本,这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更不是老天白白送给他的。为什么同样是别的藩王就不能乘势而起,这不正是朱棣个人能力的体现吗?

实际上与燕军殊死搏斗的,也有许多当年北征时合作过的将领,如平安、郭英、杨文早年都随朱棣参加过北方军事活动。辽王受燕王节制是因为年幼的亲王要受年长亲王节制,如晋王节制过代王。

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后为先锋。燕王曰:“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安击败燕将。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明史》

还有虽属燕王旧部,如胡骑指挥火耳灰者及其麾下哈三帖木儿,靖难之初却未归附,而且在淝河大战中几乎危及朱棣本人,后来是被燕师都指挥童信射擒后降附的。

火耳灰者,我旧胡骑指挥也,因前取赴京师,为贼裨将,素号骁勇。持矟直趋上前,相拒十余步,胡骑都指挥童信引弓射之,中其马,马踣,火耳灰者坠跌,遂生擒之。其麾下哈三帖木儿亦骁勇,见火耳灰者被擒,持矟冲突来救,复射其马,人马仆,并擒获之。——《奉天靖难记》

说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导致朱棣无对手的就省省吧,朱元璋杀掉的主要统帅里,只有蓝玉和冯胜是真正为朱元璋所杀,傅友德死因是笔糊涂账姑且也算老朱杀的吧。当有人要意淫这些人假如没死,就能与朱棣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能不能稍微考证一下他们的年纪?

最年轻的蓝玉跟朱元璋是一辈人,到这时候也得六十多了,以65岁高龄帅师讨燕的耿炳文都被说成是老将出马。冯胜和傅友德就更别提了,《傅氏家谱》里记载傅友德生于1327年,靖难爆发那年他都72了,冯胜参考他哥冯国用的年纪活着也有七十几了,还指望七十多岁行将就木的老头对抗不到四十的朱棣?

再厉害的统帅也难保不会出现老而昏聩,耿炳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年轻的时候还有两把刷子,老了对抗朱棣败得一塌糊涂,最后还有说法是战死在了真定,年近70的左军都督顾成也被俘虏了。

就算蓝玉还活着,也未必会帮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朱允炆,搞不好会坐山观虎斗,然后乘机渔翁得利扶自己外甥孙——建文帝异母弟朱允熥上位,不能说没有这个可能。

朝廷这边虽然经过“蓝玉案”的清洗名将凋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洪武朝数十年培养出来可选用的大量优秀军官人才们,都不是朱棣所能比的。老朱也不可能为扶持自己儿子取代功臣,而把各层所有有能力的将领全部杀完。

不要认为朱允炆用了哪些人,就以为朱允炆当时只能有哪些人能用。数以万计的各级军官总有些非比寻常的人物。时势造英雄,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能不能做不好这个伯乐,就得凭自己的阅历和能力了。建文帝也确实提拔重用了一批令朱棣头疼的对手,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很多人以为朱棣多次参加北方军事活动,肯定经常与蒙古人作战经验丰富。实际上朱棣第一次出征是在洪武二十三年生擒乃而不花,那年他刚好30岁,主要还是凭观童认识乃儿不花靠智取降服。据朱棣在位期间编纂的《明太祖实录》燕王本人在洪武时期,只有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跟北元军有一次真正交战的记录。

今上率诸军北至彻彻儿山,遇胡兵与战,擒其首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遇哈剌兀复与战,败之,遂旋师。

论实战经验和带兵时间,耿炳文、郭英能甩朱棣几条街,可见朱棣是有军事天赋的。

燕军这边有头有脸的张玉、朱能、丘福原本都是隶属麾下的护卫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之类的中低级军官,还有徐忠、李彬这些北平卫所的指挥佥事。

南军方面很多人知道的除了耿炳文就是李景隆。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为期三年多的靖难之役。耿炳文其实才指挥了一个月,李景隆从建文元年九月接替耿炳文到建文二年五月败退至济南后遁走,实际指挥九个月。战役中后期朝廷这边换成了盛庸、铁铉、吴杰、瞿能、何福、郭英、平安、梅殷、徐辉祖......有统帅,有骁将,文武双全。

这批人里有开国元勋,有打过松潘少数民族的,有打过两广少数民族的,有参加过北伐打过蒙古人的,朱棣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初的李景隆之流。只看见了李景隆惨败,不看盛庸怎么揍朱棣的。

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朱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明史》

即便是表现最差劲的李景隆,也没能让朱棣顺利南下,甚至在白沟河之战中还超水准发挥,指挥击溃了燕军的精锐先锋。朱棣并不是一帆风顺,不然也用不着打几年的拉锯战了。

李景隆及郭英、吴杰等合军六十万,号百万,次于白沟河,列阵以待......锋初交,安奋矛率众而前,都督瞿能父子亦奋跃,所向披靡,杀伤燕兵甚众,燕兵遂却。——《明史纪事本末》

尽管前几年由于建文帝一系列操作,让朱棣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从整个形势而言还是不容乐观,朝廷虽败多胜少,可在战略上依然保持优势,朱棣打了两年半地盘还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这么耗下去朱棣迟早要完蛋。

靖难兵起三年,屡战多胜,冲突千里罕能御之。然所过城邑,往往坚守不下,间克之兵,去即杀守帅。复为朝廷及壬午所据者惟北平、永平、保定三郡而已。——《吾学编余》-《逊国遗闻》

整个靖难之役从建文元年到三年,朝廷并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出现,尽管建文帝在最初存在用人失策、操之过急等问题。但朱允炆毕竟是大明名正言顺的皇帝,朱棣掌握的终究只是北平一带地盘,只要能够持续下去,朱棣根本就无任何机会打到南京。

问题就出现在最后半年,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到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战役的最后七个月,朱棣听取姚广孝建议改变思路,孤注一掷绕过济南等地,千里奔袭直取南京。

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明史》

建文四年四月,朱允炆听信谣言,误以为燕军已经撤兵北归,就调动徐辉祖的京军部队回京,直接导致平安、何福的军队孤立无援。

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何福军亦孤。——《明史》

后勤供应线保护不力,被燕军掐断,致使平安、何福的主力军需要分兵进行转移去寻找粮食补给。

丁丑,何福移营,与平安合军壁,深堑垒为久计,而粮运为燕兵所阻,不得达。时南中馈饷五万,安率马步六万护之。己卯,燕王帅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福空壁来援,杀燕兵数,而之。会高煦伏兵突,燕还复战,福遂败走。——《明通鉴》

就在转移的过程中,南军定突围信号为三声炮响。次日,燕军进攻的信号同样是三声炮响,于是南军以为是己方号炮,纷纷夺路而逃,被朱棣一方抓住机会趁势给击破。经此一战大败南军,俘获陈晖、平安、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员敌将,四名内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获马二万余匹,降者不计其数,只有何福单骑逃走。

诸将谋移军淮则粮,夜令军中闻炮三即行。翌日,燕兵猝薄垒,发炮三。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堑俱满。福单骑走,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文臣宦官在军被执者又百五十余人,时四月辛已也。——《明史》

淮扬防线出现漏洞,只能被迫调动山东的盛庸部回防,而盛庸部的粮草供应线也早就被朱棣一方掐断,士气受损、粮草不足的南军就这样被解决掉了,至此淮扬一线被彻底打开,南京大门直接暴露在朱棣眼前。

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明史》

假如建文帝充分意识到淮扬一线的重要性,没有调动徐辉祖一部回京,造成淮扬线防守力量下降。明白外行看兵力,内行看后勤的道理,充分做好粮草线保护工作,不给朱棣一方掐断后勤的机会,也不会有后来三声炮响造成的低级失误,灵璧一战朝廷军不会就这么容易让燕军端掉,朱棣也很难跨过江淮一线。

在关键的灵璧之战失败后朝廷淮扬一线主力损失殆尽,燕军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南方一路投降的反而不少,像扬州卫指挥王礼及其弟弟王宗都主张投降,还逮捕了主战的王彬和崇刚献给燕军。此外,诸如扬州、高邮、通州、泰州等地的官员,还有江防都督陈瑄都没有殊死抵抗就投降了燕军,就是很好的例证。

燕王遂至扬州,命礼同指挥吴庸等,谕下高邮、通、泰诸城,并集舟以备渡江。燕兵至高邮,指挥王杰降。——《明史纪事本末》

说朱棣在南军那边安插了很多卧底,不然投降的怎么那么多,这就是没有搞清楚靖难之役是什么性质。投降不代表就是卧底,这本来就是一场皇室之间的同室操戈,在这场皇室夺位斗争中,不管是皇帝胜利还是藩王胜利,对大部分官吏来说都是一样的。

靖难之初北平布政司所属官员大批逃亡,官员迎附的情况还很少。在朱棣即将兵临南京城下时则尤为明显,很多人是抱着墙头草的心态,风吹哪边倒望风而降罢了。

靖难之时,四方人心,多所观望,惟视金陵成败为向背耳。——《鸿猷录》

如果说山东北平一线的失败还可以接受,哪怕是李景隆初期损失惨痛,对朝廷来说都不是什么致命性的打击,毕竟朝廷一方只要大后方稳固,还可以源源不断朝这个地区增兵,朱允炆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这些损失,就朱棣刚登极就进行一系列烧钱工程来说,靖难的损失根本就没伤及元气。

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建文帝接连犯了几个错误,直接导致最关键的防线被撕开,淮河一线崩盘,南京也直接暴露在燕军的锋芒之下。就像当年的国共内战,直到淮海战役结束,致使长江以北再无战事,天下归谁手才知分晓。

又把最后一道屏障交给了最不值得信任的人,李景隆败仗累累却无任何处罚,还继续委以重用,赏罚不分是非不明。朱元璋留下的人,不是说用起来就可以自己不用操心,高枕无忧的交以重任的吧。二五仔多难道不是朱允炆自己的原因吗?有本事也让朱棣那边出几个二五仔?

总的来说朝廷方面无论从兵力数量、质量、粮草、辎重、后勤、可招募的潜在兵员、可动员的军户还是将领水平、数量、战略纵深以及名正言顺......朱允炆可以说在大部分方面都碾压朱棣。

靖难那会距离朱元璋开国也就三十来年,这三十年还不停的在打仗,军中尚武之气犹在,“当其始也,军无缺额”洪武时期的军队战斗力和卫所空额情况远不如明中后期般溃烂。

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难以说得面面俱到,但绝不是什么军事实力不如燕王朱棣。




  

相关话题

  为什么古代人题字不会被认为没素质? 
  如果携带一把冲锋枪(无限子弹)回到春秋战国,最高能混成什么职位? 
  在古代,知遇之恩是很大的恩情吗? 
  也先既然能多次向明朝派使者要求明朝派人接回英宗(朱祁镇),为何不直接让自己的使者顺便把英宗带过去呢? 
  康雍乾盛世是谎言么? 
  中国古代战争中,武将的个人武力值有多重要? 
  中国历史上有知识分子赢过强权的先例吗? 
  明末的人到底如何看待后金? 
  如果袁崇焕早点被崇祯正法,明朝能不能多续几百年? 
  如何评价孙可望? 

前一个讨论
龙的生理结构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网抑云”梗的滥用对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有何伤害?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