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权臣,葛贼是一个权倾天下数十年,家产只有田十五顷,桑树八百株的权臣,满意了吧!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下次不会黑葛大爷的生活作风问题吧?
说什么“但他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忠臣,还不如说是权臣。在蜀汉政权的后期,他的掌权结果是弊大于利。”
“按理说诸葛亮外出南征时, 便应把后方政事交李严 。但诸葛亮根本没这样做”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诸葛亮的成功路上有很多垫脚石, 李严只是其中之一 。”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葛贼去世后,一个愣头青曾经向后主上表过类似三位学者的睿智言论,结果他很荣幸成为面瓜一生的刘禅唯二诛杀的大臣之一。敢污蔑我相父,反了你了,拿我当白痴啊,当我们都眼瞎吗?
这是有多想不开,玩玩文字游戏捕风捉影,非要从秦桧立场上去分析岳飞,非要从王司徒角度去分析诸葛亮,这难道不是跪的时间长了觉得站着的人都是怪物吗?
这不是新时代的莫须有吗,凡事皆有可能呗!
这是一个弄权欺主的人
你忍心这样说吗?
看着他,对他说一遍。
咱们能论迹不论心吗?
诸葛亮和岳飞这两个人格、能力、忠诚在正史上用放大镜都找不到污点,你说他们是共产党人的楷模,党中央都觉得脸上有光。
牛到连盟友敌人都要膜拜,牛到政敌诬陷只能整“莫须有”罪名才能扳倒,牛到成为武庙十哲的钉子户。
连司马懿司马炎祖孙三代都服的人,你有什么不服的啊!
结果到破了知乎,不是怀疑忠诚就是怀疑智商,不是怀疑智商就是人格,我们这些人还要轮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洗地,累不累啊!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一些人是利己主义,总觉得其他人都跟他一样。境界不同,莫要多谈,毕竟诸葛亮的追求已经普通人大不相同了。
有必要挖空心思抹黑这样一个生前身后,无可挑剔的人,来显示自己的别具一格,为自己的错误寻找无聊的安慰吗?唉,其实大家都一样,谁也别说谁,是吧!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财米油盐,爱恨情仇是大多数的。
但像掌控天下,依旧吃斋念佛如道衍和尚;功成名就照样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如两位周公。这样的人也是存在的,也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及的。
就像海瑞那样,为官清廉,私德无可挑剔,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实在找不到缺点,就要编造海瑞杀女的谣言,累不累啊。文天祥已经舍身取义了,还要指责他不顾女儿妻子,只为后世留名,损不损啊。
权倾朝野,大权独揽,在换皇帝比换发型还频繁的魏晋南北朝,葛贼竟然还忠心辅佐幼主搞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他一定有问题,为什么他不像别人一样篡权,虚伪!
且以蜀国一州之地对抗天下的三分之二,导致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让八日破孟达,百日平辽东,拥有幽并雍凉四州精骑的司马老儿成了缩头乌龟,玩出千里请战。当时中国的精兵出自哪里,不知道啊,除了丹阳精兵都在魏国了,战绩呢!
最要命的是,用兵是葛贼最不擅长的,所以只能打成那样。陈寿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人家擅长治国家,扶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搞发明,玩书法,写文章,识天文,知地理,这才是本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把梦阳、陕西理工大学陈小赤、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院罗开玉都是历史界的权威,这些学者教授对诸葛亮的夺权做法和态度持负面观点。
所以下面这些人对几位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
刘备、刘禅两位领导对各位教授深表赞同。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禅: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司马家族、战略无双的刘晔、算无遗策的贾诩,敌对阵营也深表赞同。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蜀汉众官员也各位教授深表赞同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彭羕: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
吕凯: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讬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习隆: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兴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
东吴盟友也深表赞同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张悌: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
王羲之、杜牧、苏东坡、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粉丝对各位教授的观点也深表赞同。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
王羲之: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观其辙迹,实奇士也。然荀获讥于忧卒,意长恨恨,谓其弘济之心,宜被大道;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於数代。至於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伊周之徒也。
朱元璋:若诸葛孔明、羊祜、杜预、李靖辈,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
朱棣: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人臣身秉国钓,因循从事,不能申明教令,诫谕君下,则无知之民,罹于法者必多。若各尽厥职,明法度,以训国人,使不罹于刑戮,则君心嘉悦,眷顾日隆,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
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曾国藩:公以丞相而兼元帅,凡宫中府中以及营中之事,无不兼综,举郭、费、董三人治宫中之事,举向宠治营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则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军中亲为裁决焉。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王震: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尊敬。
以上这些教授你们是很牛,
但抱歉,比你们更牛的人表示不服啊!
从行为上讲诸葛亮当然是权臣,诸葛亮主政时期,蜀汉的政治、军事均执掌于丞相府,权力肯定是集中在诸葛亮手里。不过诸葛亮这个权臣,是力挽狂澜的权臣;就其个人而言,即是践行理想,也是无奈之举;关键在于刘备留下的摊子实在是太烂了。
蜀汉政权一直有三组矛盾,一是土客矛盾,刘备、诸葛亮都是外地人,甚至刘焉都不是益州本地人;他们都带来了外来的利益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瓜分了本地人的利益,不受当地豪族喜欢。二是道统的冲突(学术矛盾),刘备是郑玄一派,诸葛亮是荆州学派,都是古文经学,主张“兴复汉室”;益州学派属于今文学派,主张“代汉当涂高”,从根子上反对继续当大汉的臣子了。三是阶级矛盾,三国始于黄巾起义,本质上是底层百姓和下层士人活不下去了,对豪门、学阀的抗争;刘备的元从基本上都是游侠(关羽)、小豪强(张飞、赵云)、底层士人(简雍)以及刘备从底层提拔上来的(陈到、魏延、黄忠);其他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无论是荆州人还是益州人,都是豪门、学阀,二者之间的斗争是历史的大势。
刘备生前,可以用它高超的政治手腕,非凡的人格魅力,把这几组矛盾摆平。但核心还是因为他亲自执掌的元从掌握了军权,汉中王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元从手里。政府里面重用荆州人(诸葛亮)和东洲人(李严),用土客矛盾来压制益州人;学术上也是用荆州人来压制益州学派。形成了元从笑看荆州人、东洲人、益州人在土客、学派两个矛盾上斗出狗脑子的平衡局面。
然后从关羽失荆州到夷陵之战,刘备的元从近乎全灭。蜀汉的平衡手没有了,上面那三组矛盾一起炸裂。
这里面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学术矛盾。益州这个地方山水隔绝,在东汉末年一直流行今文经学,就是董仲舒那一派,讲“天人感应”,谶纬迷信;而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是古文学派的郑学一统天下了,讲的是章句之学,在古文里面寻找微言大义。
东汉末年益州有个大学者杨厚,号称“蜀中孔子”,有学徒三千人,三国时期益州的学者基本都可以看做是他的徒子徒孙。他的著名言论是“汉三百五十年之厄”,汉朝只有三百五十年,之后就要灭亡。之后是谁呢?他的弟子周舒“代汉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这个周舒说这话的时候,黄巾起义还没发生呢。杨厚的另一个弟子董扶,是劝刘焉入蜀的那个,“益州有天子气”就是他说的。刘备时期,蜀中最有名的士人是杜琼、杜微、秦宓、周群等人,前三人都师从于杨厚的弟子任安,周群是周舒的儿子。三人在具体观点上略有不同,但根本观点都一样,不折腾。刘备北伐汉中,周群反对;刘备伐吴,秦宓反对;这两个人算是支持刘备的。杜琼、杜微就根本不想和刘备政权有瓜葛,杜薇是坚决不在蜀汉任职,哪怕诸葛亮亲自去请也不来;杜琼的官方观点是“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使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就是说“魏代汉”是天意,那魏是谁?魏就是曹,所以曹魏就是天命、天意。
杜琼的学生谯周就更厉害了,谯周也号称蜀中孔子,甚至比他的祖师杨厚更厉害;同时他也是刘禅太子的老师。他的学术观点和他的师承一致,甚至更赤裸裸,公开宣传“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这是说因为刘备叫备,是完成的意思;刘禅叫禅,是禅让的意思,从名字上就知道,蜀汉二世而亡。然后在要不要北伐的国策上,公开在朝堂的柱子上写“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众大都是说曹魏,意思是曹魏有天命,刘禅注定是亡国之君,复兴汉室?复个毛线。(陈寿是谯周的弟子,上面这些都载于三国志)。
最后劝刘禅投降的,就是这个谯周,是益州人的旗帜。
所以咱们能很清楚的看出来,益州学派的政治观点一直很清楚。汉当灭,魏当兴;复兴汉室是没有前途的,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折腾,等天命来了之后,默默接受就可以了。你想想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刘备、诸葛亮,看到益州学派是这个鸟样子,心中是一个什么心态;那是相当的爆炸。
可除了心态爆炸外,益州人还有个特征,就是有钱、实力强。益州有金石之利,就是矿产资源多,是以关中、洛阳为中心的两汉政权最重要的矿产资源补充地;西汉的邓通就是靠垄断益州的铜矿,成了有钱的象征。《后汉书》对于蜀地的描述是“ 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东汉末年,蜀地遭了灾,成都豪族赵温“遭岁大饥,散家粮以振穷饿,所活万余人。”当地的豪族实力强劲,随随便赈个灾,就能“活”万余人,比朝廷还有钱。
两汉的中原人一直认为益州是边缘地区,对当地的政治干预较少,益州的豪族垄断当地经济、政治地位的时间相当的早,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可以看做是当地豪族推出来的代表。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在益州并不剧烈,益州的豪族恰好躲过了这波打击。于此同时,益州人的学阀和豪族合流的时间早,门阀的影响力非常强,豪族提供经济和武力支撑,学阀提供政治保护伞;他们一起垄断了益州的官场、商业、农业甚至人口。这点甚至早在东汉中期就完成了;杨厚那三千弟子就是这一成果的体现。
到了刘备时期,他的敌人就是政治上不支持兴复汉室、经济上不愿意分享的益州豪强。刘备手里有兵,还可以用刀子说话,就像东洲人也是用刀子讲话的。诸葛亮时期,手里已经没有兵了,益州的豪强其实已经无人可制了。
诸葛亮怎么办?怎么挽救危如累卵的蜀汉政权?他先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办学、团结士人。诸葛亮除了是政治家外,还是“名士”,是荆州士人的代表。由此他执政的第一件大事是办教育,目的有二,一是确认自己的基本盘,亲近士人,二是推广古文经学,蜀汉办学教的都是古文经学,不教益州学;用这个来冲淡益州学派对本地豪强的影响。古文经学崇尚复古,天然就有复兴汉室的学术倾向。只有古文经学压倒益州学派,蜀汉在思想上才能统一,然后才有可能聊复兴汉室、北伐;如果任由益州学派继续掌握话语权,复兴汉室、北伐根本不可能,而诸葛亮和荆州派这些外地人,也没有理由执掌蜀汉的政权。
这个政策早在刘备时期就在做的,“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闻。”这里面的许慈、胡潜、孟光是郑玄学派,来敏和刘禅第一任老师尹默是荆州学派,可见主管蜀汉教育的,一水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一个都没有。当时蜀汉的高官许靖、刘巴也都是古文学派(这两个货是名士,名满天下的那种,但是对刘备也是若即若离,但人家有名,在刘备当汉中王的诏书里面许靖是司徒排第二,刘巴是这一时期的尚书令,都比诸葛亮官大)。诸葛亮延续了这个政策,一直用荆州学派来压制益州学派。
确认了基本盘之后,诸葛亮就开始建设政治班底。诸葛亮的用人倾向是士人,除了士人以外,诸葛亮很少用其他出身的人。他的策略就是对士人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凡是投靠了荆州学派的士人,都能够获得提拔。在他的丞相府里面,全部都是士人,经学家;甚至姜维,都是郑学家。包括之前明确反对蜀汉政权的杜微,诸葛亮也屡次去请,就是通过团结士人,在蜀汉内部统一思想。
诸葛亮用官位把当时的士人绑在了他的利益集团里面;但是要当官,就要换思想,不能学益州学,只能学荆州学,实在不行郑学也行,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这个,诸葛亮的团队是当时颇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在诸葛亮的治下,他用两汉的办学、察举的旧制度,实现了类似科举的选拔制度;打破了原本被益州门阀垄断的人才选拔体系。维系了较为公平的人事制度,这在当时是很厉害的。
第二件是政治改革,搞宫中府中一体化。这个咱们都学过,《出师表》明确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是个很厉害的改革政策,是在团结士人的基础上,搞复古改革,给士人集团一个政治理想。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政府(府中);但是宫里面一直插不了手,而皇帝也历来喜欢用宫中来制衡府中,直到明朝、清朝都是如此,明朝的东西厂、司礼监都是宫中;清朝的八旗,名义上都是皇帝的奴隶,是部落制和宫廷制度的诡异组合。
而在士人看来,东汉的问题就在于皇帝总拿内廷来制衡外朝,宦官和外戚都是内廷的一部分;这两个都是坏人,总是坑害士人,他们是东汉衰退的根源。(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实士人自己才是东汉衰退的原因,但是他们不可能反对自己)。
宫中府中一体化,就是士人掌握内廷,皇帝身边全都是“士人”,这是多么牛逼的事情!!!哪怕崇祯年间的“众正盈朝”,宫里面也还是有掌权太监的。诸葛亮时期就是没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你看诸葛亮连宫里的事情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哪有太监、外戚什么事。诸葛亮完美实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历史上也是独一份。
三是集权。上面两个政策,团结了当时还比较相信儒学的“士人”,实现了士人的政治抱负(士人掌权)和政治理想(宫府一体)。还有个作用是试图分化益州的豪强和学阀的结合,接下里就是要从他们那里榨取利益,来养活新的利益集团了。当时益州的情况就是门阀垄断了经济、教育、权利,每个郡县都有自己的豪族,那么为了打破这个利益集团,就需要集权。
诸葛亮最难的就是在这里。前面两个政策,都是从皇权上割肉,士人不心疼,豪族也不心痛;集权这个就是利益之争了,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至蜀汉高层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托孤大臣李严就不同意。按照刘备的设计,诸葛亮执掌政府,军权其实在李严这里;我们前面提到,刘备的军队就两块:元从和东州降人,元从基本上灭了,李严就是东州人的代表,东州人在历史上帮助刘璋破灭过益州人的造反,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因此在诸葛亮-李严时期,诸葛亮手里面是没有军队的。
但李严这个人,对“兴复汉室”的兴趣没那么大,他实际上想做一个武装豪族。当时诸葛亮是益州牧,执掌中央;李严长期不在成都混,带着部队在江州一代驻留,要求把周围几个郡划给他,新成立一个巴州,他要当巴州刺史此时,益州的核心一共就是巴郡和蜀郡两个地方,合着这是要分家的节奏。然后暗搓搓希望诸葛亮受“九赐”,诸葛亮接受了,他也可以跟上;诸葛亮答复如果能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别说“九赐”,“十赐”都没问题,给他怼回去了。
李严这个人是有野心的,他的同乡陈震对诸葛亮说李严“腹有鳞甲”,心中有武装割据、当土皇帝的想法。李严是过分了一点,但他的倾向性,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甚至符合当时的道德观。两汉宣传“孝”,那就必须要为家族考虑。那怎么才能叫孝呢?就要找地方广置田地,多生孩子,然后扶持宗族,把子孙都送去当官,门第兴旺;不然怎么称作“孝”呢。那作为高级公务员,就得为家族考虑,选拔的时候照顾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就是当时的官僚现状。
益州豪族的经济利益,也都是在“孝”的基础上一代一代“孝”来的;在当时是没毛病的。要对抗这个趋势,就得把郡县的权利收到中央来,把一些陋习先堵住,斩断地方势力一直占国家便宜的手;这就得集权。
集权之后,利益全部归到了蜀汉中央政府;这个时候,执掌朝政的人也要“孝”啊,也要光大门楣啊,比如李严。诸葛亮干掉了李严,可他身边的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想法。诸葛亮能怎么办,妥协了,他之前搞得那些士人理想,就全是假的。在本地人看来,搞集权就变成了外地人打压本地人,利益被外地人哪去了,本地人根本不会买账;不妥协,内部的压力巨大。诸葛亮只能事必躬亲,同时保证核心团队的廉洁高效。他自己只有十五顷地,他的继任者蒋琬、费祎、姜维都不富裕。搞集权的利益,全部给了国家;这样才能维持蜀汉中央的正常运转。蜀汉就是靠着这一口理想主义吊着命呢。
通过上面这三个政策保,诸葛亮集中了权力,对国家是否有利却还不一定。之后的历史中,诸葛亮交出了非常漂亮的答卷。
在团结了士人、给士人构建了政治理想、分化了益州豪族之后;诸葛亮把改革的刀就切在了那些下层豪强身上。比如诸葛亮伐南中,就没有改变当地的政治格局,上层的豪族、蛮王都没有变,只是要求他们提供兵员和资金,以至于“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对益州北部也是一样,以北伐为名,要求豪族们提供兵员和资金。通过这个方式,诸葛亮重建了直属于蜀汉政权的中央军队;而且这个“征收人口”的政策成了蜀汉的制度;通过北伐,一次又一次从当地豪强那里榨取人力,补强中央直属的力量。后期的姜维也是用同样的政策,这也是当地势力反对北伐的重要原因。
在这一点上,魏蜀吴三家的面对的问题很像,有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东晋时期,蜀国灭国的时候民23万户,94万口人,兵10万人,吏有近4万人;吴国灭国的时候民52万户,230万人,兵23万人;魏国灭国时期443万人,估计也有50万左右的兵。各国都有近10%的常备军,这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可能。而全国总共不到800万的人口数量,也非常诡异,东汉末年,兼并已经很剧烈了,尚且还有5000多万人口。三国末期,实际上距离最混乱的军阀割据时期已经有几十年了,三国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秩序,人口反而更少了。这非常反逻辑,那么可信的解释就是绝大部分人口被门阀们给吃掉了,是隐户,不用纳税也不归中央管。而真正归中央管的就是兵,屯田兵;这样才能解释那个诡异的动员比。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家,全部都在搞屯田。只有屯田兵,才是中央政府真正能够掌握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而蜀汉的屯田难度更大一点,魏国是占据了精华地区,有大量可耕种的土地,只要搞到人力,就可以屯田;因此魏国每次打仗都要迁人口。吴国也是有土地,没人力,吴国屡次向山越和南蛮出手,就是要征收人力。蜀汉这里,是即没有土地,也没有人力;益州的土地都是有主的,汉中到是有,但是少。
诸葛亮从豪强那里弄来了人口,可还有个养活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亮破天荒的搞起了工商业,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独一份。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擅长搞技术,搞出了诸葛连弩、木流牛马之类的。这背后的含义是诸葛亮在扶持工商业,诸葛亮通过扶持蜀汉的冶铁、蜀锦等工商业,来补充中央财政先天不足的情况。从对工商业的重视程度来看,诸葛亮是个划时代的人才,蜀汉政权的经济性质,已经有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萌芽呢。
这一切都搞定了,有钱、有兵、思想也统一了;诸葛亮才有北伐的可能。因此诸葛亮能出祁山、能压制住住魏国,已经是牛到不行了,不得不说他干的真实漂亮。哪怕是陈寿(和诸葛亮有私怨),也得这么评价“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诸葛亮的出身决定了他的立场是士人立场,也只能站在士人的角度解决问题。因此他只能缓和当时日益剧烈的阶级矛盾,而不是解决,他也解决不了。而从士人角度的看,诸葛亮是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改革派;这也是他能够收到这么多赞誉的重要原因。魏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郑学一统天下也代表着儒家学术僵化,传统的路子被证明失败了,新的方向谁也找不到,魏晋的士人信仰崩溃了,忙着嗑药、放浪形骸。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提出了一套新的政治理念,并且执行的还不错;可以说当时的人低估了诸葛亮的价值。古人老是提诸葛亮的忠贞,直到李德胜同志点评诸葛亮才说了真话“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诸葛亮强就强在理政。我在这个回答中提到过
文化传统决定了人的共识,国家、民族之类的政治实体恰好就是由人的共识决定的。中国在这个方面非常特殊,我们历来都相信“万物归一”“一贯之”;先秦各学派都有这种倾向。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我们喜欢构建“虚拟”的统一。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儒家讲“天人感应”都是把一切归因于一个虚拟的统一上面。“统一”这种思维倾向是咱们的文化传统。
同时,咱们又不怎么信鬼神,鬼神在咱们这里不是这个虚拟的统一,而是虚拟统一之下的一个“不可知”的实体;天生就具有人本主义的特质。比如孟子时期,天下学问“非杨即墨”,这两位的分歧就是杨朱主张“无君论”,君王不重要,“贵我轻物”,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同时不损害别人,“天下治矣”。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具有原始的共产主义倾向。无论杨墨,其思想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社会秩序、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的概念,只不过实现路径不一样。而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也是基于这个。
这两种倾向,实际上必然导向大一统。既然君王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征伐是有害的,那么干脆只留一个君王不是正合适。那么政治体制就只能集权、大一统,所有权利都集中在帝王手里;“不让中间商赚差价”。集权之后,再架空他,“虚君”,整个社会都清净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治国思想,都超不过这个路径。本质就是文化上我们有“天人体系”和民本主义的二元,因为天人体系,所以得有君王、皇帝;因为有民本主义,君王皇帝也必须服从“虚拟的一统”。
中央集权和虚君是儒家知识分子对国家制度的最高追求,这是儒家不能说但是必须要做的微言大义。诸葛亮搞成了,士大夫治国在蜀汉不是政治理想,而是真实践行的治国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蜀汉的国力。在这个政治理想下,哪怕诸葛亮极大的压榨了益州豪族的利益,行的都是“苛法”,但“无怨者”;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在践行士人的政治理想,不是为了他自己,“畏而爱之”。那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在这个角度来说,说诸葛亮是权臣,那是说的太小了,太贬低诸葛亮了。
也有人说了,诸葛亮就不能像辅佐刘备那样,辅佐刘禅么?刘禅再搞中央集权就不行么?
可历史证明刘禅是真的不行。刘禅活了64岁,当了56年的皇帝,其中至少有20-30年是他亲自执掌国家政权的。他的执政手段并不是没有展现,他的行为表明,他是真的搞不定。
首先他的政治智慧就很低。刘禅执政后,立刻就抛弃了诸葛亮宫府一体的路子,走了回头路,还是用东汉那一套宦官、外戚执政;黄皓、陈祇是宫中的要人、诸葛瞻、张遵是外戚、镇守南中的霍弋是他太子府的要人。刘禅试图用这些人来玩权力平衡术,制衡府中。姜维和诸葛瞻原本都是诸葛亮的继承者,没有理念上的差异,却因为刘禅拙劣的权力平衡术,成了朝敌,两人争斗不休,蜀汉最后的灭亡和这有直接关系。总的来说,他在用非常平庸的办法来执掌政权。我们前面说了,这已经是被证明失败的政治路径,却成了刘禅执政的主要手段。因此会招致士人的普遍反对。士人集中火力攻击黄皓、陈祇,就是基于刘禅的政治倾向。
在具体的执政手段上,刘禅也犯了几个致命错误,一个是滥用名器,蜀汉后期的高级将领有大将军姜维、辅国大将军董厥、右大将军阎宇、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下面的重号将军应该还有一大堆,这些人不知道都有什么功绩,给了比开国元从们更厉害的名爵。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主动分散中央的权利,妄图用利益来赎买高级官僚,我们前面提过,这就是在挖他自己的根。第二个是不辩经,放任了对蜀汉政权非常重要的学术管理,让谯周,这个政治倾向明确反对蜀汉法统的益州学派人士,统一了蜀汉的学术思想。而刘禅不仅没有意识到这种事情的风险,他让谯周当他太子的老师,而且颇为重用。邓艾兵临城下,益州人集体拒绝抵抗,刘禅落了一个被谯周逼迫投降的下场。
你看,刘禅根本就搞不定。蜀汉政权留给刘禅的是一个可以依靠政治理想就能动员的核心班子。哪怕内部有政治斗争,但无论是姜维、张翼、诸葛瞻、张遵(张飞之孙)、黄崇(黄权之子)、李球(李恢侄子)、傅佥(傅彤之子),乃至于霍弋、罗宪、柳隐等等,他们都用生命和行动证明,他们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哪怕形势再危机也不会放弃。刘禅不仅不能团结这些人,反而让他们之间争斗不休,最后蠢到和他们谈利益。
这些人可惜了,蜀汉也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