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国宝建筑山西应县木塔扭曲倾斜,修缮方案 30 年难产,反映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w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排补充:

今天看到一个释迦塔的无人机航拍视频,视频中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木塔的各层柱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歪斜。

释迦塔各层柱体倾斜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9181342085840896


截两张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层木塔的柱框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歪斜(下图白色椭圆内)。


从下图可以看见二层柱框相对两侧的柱体倾斜程度不同。右侧相对正常一些,左侧内倾更严重一些,并且屋檐也因为柱体内倾而高度降低而变得坡度更陡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还是我之前分析的宋代建筑柱框层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不抗推。释迦塔的各层柱框其实是有内外两圈的。而这两圈柱框的联系,上部依靠的是阑额和梁栿(主要是阑额,梁栿连接不紧密),下部依靠的是平座。之前回答里都有详细解释,见下文。我说过这两种联系其实还是不够,并未行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个柱体下部的四瓣榫一旦老化那么这种联系就减弱了;上部随着柱头和阑额之间榫卯的老化,这种联系也就更加弱化了。

上图红圈位置为什么柱体内倾这么严重?主要就是上面这些原因。

上图是刚才画的正常二层的样子。而目前的现实是柱体倾斜了,我以上上图红圈柱体的情况探谈原因。

柱体倾斜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斗拱歪了、另一种柱体本身歪了。

先说斗拱。

斗拱歪闪、偏移无外乎这些因素:斗拱老化,塔自身重量过大超出负荷,导致栌斗崩裂。加之斗拱各层没有竖向抗拉性,中国古建筑斗拱稳定基本依靠自重以及屋顶的重量。由此再加上上部的重量传导不正,承压偏心,长此以往斗拱必然会发生歪闪。再加之唐宋时期斗拱规格比较高大,过高的斗拱稳定性也就自然差一些等等各种原因吧。

解决方法:斗拱规格高大的客观问题解决不了,这是原始设计。斗拱没有竖向抗拉性可以加铁箍加对穿螺栓等方式解决,增强整齐性。栌斗劈裂的更换新件。


再说柱框层自身的问题。


内外两圈柱框层围合成为两个八边形,维系这两个八边形不变形主要依靠柱头和阑额的榫卯。

唐宋时期,柱体阑额榫卯主要有箍头榫、燕尾榫、直榫等等。从释迦塔外观可知,阑额没出头。因此绝对不是箍头榫,只可能是燕尾榫和直榫。我们默认燕尾榫(见上图)。

但是仅仅依靠燕尾榫是根本不足以维系八边形不形变的,随着屋顶重量的长期挤压,形变是必然的。

因此必须加设一些稳定性的构件来维系八边形的稳定,例如加设拉杆。

不过加设拉杆前要判断一下柱头和阑额坚固性,用铁箍围住柱体再在铁箍上加拉杆比较靠谱一些。


这是个好问题,先写两句吧,回头详细说说。

应县木塔目前的问题简单说就是中国宋辽建筑柱框层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柱与柱之间缺乏联结支撑,仅仅靠额枋的串联是不足以支撑维系整个柱框的稳定。

因此柱框不抗推。

归根结底这是设计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历史缺陷问题。

我们去看很多那种单层的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北三侧会垒厚厚的墙,为啥?有人说为了防火,其实那个墙并不防火。主要原因是弥补柱框层不抗推的作用。

因此,中国古建筑一直以来都不是纯木结构建筑,而是土木混合型建筑。

我们总是骄傲的说“墙倒屋不塌”,其实墙倒了屋也坚持不了多久。

后期明清时期的高层建筑普遍采用了“通柱法”(后面会详细说),弥补了这个缺陷。这是古人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对于建筑结构的迭代和演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老化,建筑重量的挤压等等因素,原本靠额枋和柱头榫卯的联结勉强维系的稳定也随着榫卯的损坏而出现结构强度的衰退。


有些专家曾把木塔的倾斜归咎于应县木塔夹泥墙的被拆,由于夹泥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联结柱框的功能,类似于喻皓所谓的“六幕相持”作用。

这原本是民国时期某一任住持为了修缮木塔好心办了坏事,后来也不知怎地讹传到了某县长的头上去了。

可实际上我们看民国老照片,应县木塔夹泥墙还存在的时候,塔身似乎就已经发生了扭转和倾斜。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么大的体量的建筑仅仅依靠泥巴活草加上竹竿、木龙骨的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夹泥墙的做法之一,据说释迦塔夹泥墙内部还有三角斜撑)。



以上是日本古建筑夹泥墙的做法,黏土活草结合竹龙骨,草绳挂一下防止泥土开裂、剥落,阴干后填缝,刮上白蛤粉(蛤蜊壳的粉末)。

整个做法非常类似现代家装中铁丝网挂水泥砂浆,干了之后刮腻子上乳胶漆。只不过古代都是天然的原始材料罢了。

所以,这种墙的强度能否维持柱框层的稳固以及坚持大几百年,不好说。至少日本是每隔几年就要维护一下。


值得说明的是,释迦塔夹泥墙也并非辽代的原始做法。辽代时期的释迦塔推测是有直棂窗的,类似于这个样子:

夹泥墙具体是什么时候改造的莫衷一是,元明清改造论都有。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大修,我想可能是财政资金的问题吧。其实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就算重新盖一座一模一样的木塔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目前木塔柱框层内部已经加了很多斜撑,一定程度会缓解木塔的进一步扭曲变形。大概率木塔不会很快倾圮。

再一个就是这座木塔自从建成之后,历朝历代就一直对其进行补强维护。外观结构改变最大的就是第一层,增添了柱子、加了厚厚的砖墙支撑。这么大的体量,如果以辽代的原始设计可能明代就坚持不住倒塌了。

所以,总有人说应县木塔是奇迹,其实,“奇迹”是历朝历代的人们共同维护起来的。木塔能坚持到现在三分原始设计七分维护的结果。所以维护是很有必要的,而很多专业的维护也不是什么热点新闻,没看见报道不等于没做。

晚些时候详细说。


更新:

好了,总算腾出时间,下面我好好说说这个话题哈!

我深知在知乎上回答古建筑的话题需要先铺垫一些“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少一些争议。毕竟两年前回答斗拱相关话题的时候,评论区的异议之声言犹在耳嘛。

因此我还是老办法,简单的渲染两张图来说明观点。


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木塔二楼及其以上楼层柱框层扭曲变形的原因。

想知道问题的原因首先我们先要弄明白维持木塔柱框层稳固的因素有那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解决问题。

我们以二楼柱框层为例

从上图可知,二楼柱框层的柱脚穿插在平座层(阳台)之上;内外两圈柱框的柱头分别都有一圈阑额,阑额上皮贴一层普拍枋。

先说柱脚部分:

拆开柱脚和平座层可知当时工匠是把柱脚切成四瓣,竖直插于平座斗拱节点上的(叉柱造)。这种榫卯目前争议较大,因为分成四瓣后,破坏了木材自身的强度。加之木塔重量巨大,时间长了很可能柱脚劈裂、断裂。我们看木塔很多倾斜较大的柱子,大概率柱脚朽烂、劈裂了。

平座斗拱是四层木方垂直叠垒在一起的(具体叠垒方法我下文会详细阐述)。


而柱头做法是这样的(因为木塔没有落架大修过,所以连接的方法我们只能猜测):

1、燕尾榫连接


2、直榫连接


普拍枋和额枋柱子的结合(以直榫连接为例,燕尾榫也无非如此)

通过上面动图的观察,想必大家也都看出来了,燕尾榫要比直榫更抗拉、结实。而普拍枋的存在更进一步强化了抗拉性。释迦塔阑额具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目前不清楚。

以上就是维系柱框层稳定的最基本要素。


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问:你在分析柱框稳定因素的时候为啥不把柱头之上的斗拱一起分析?难道斗拱对于柱框的稳定没有作用吗?

在这里小丸咚要跟小伙伴们着重解释一下。中国抬梁式的古建筑柱框层的稳定跟斗拱(铺作层)关系不大哈。

我用简易的斗拱模型(斗口跳)说明这个问题哈:

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双阑额无普拍枋的柱框,柱头上部铺作斗拱、梁(栿)枋等等。

首先是大栌斗,它跟柱头的连接仅仅依靠馒头榫。

接下来是第一层斗拱

然后是第二层

那么第一层斗拱跟第二层斗拱是依靠什么连接的呢?

依靠的是一二层斗拱之间密密麻麻的栽销。

什么是栽销,简单说就是木销钉的一种。中国古建筑的钉子从材料上分为金属和木材(竹)两大类,从连接方式上分为“普遍型”和“两入型”两类。

栽销就是两入型木质销钉。我在之前的回答有详细论述,这里就不深入阐述了。

因此柱框和斗拱、梁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刚性的,斗拱不能给与柱框抗推的功能

所以这也是为啥很多专业的古建筑书籍往往将柱框、铺作、屋盖分开表述就是这个意思。

换句话说,中国古建筑的稳定需要这三层的每一层都能独挡一面,这三层互相之间不给相邻的对方提供结构稳固作用,“各自为战”。


理解了这层意思之后,那么我们回头再看木塔,此时的木塔虽然是完整一体的,但其实从结构稳固的角度看,木塔是分成好多层的,而且这每一层相互之间都不给相邻的对方提供结构稳固作用,它们只独善其身。我将这些层分离大家看一下:


因此,对于释迦塔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十个竖向叠垒的八棱柱盒子

各自为战、独善其身的竖向叠垒的八棱柱盒子。

或者也可以把木塔看成是五座单层建筑垂直叠垒在一起,都可以。

因此,木塔想要稳固,每一个盒子的稳固都不能有问题,否则出现问题的那个盒子以上的所有盒子都会跟着吃瓜咯。

因为毕竟是竖向叠垒的嘛!

而越靠近底部的盒子,承受的压力越大,越容易出问题(一楼柱框在明代就出现了重大问题,坚持不住了。于是明代政府进行了大修,改造格局、增设柱子、加厚砖墙等等)。


而通过我上面的浅析,大家也能明白,铺作层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它是层层叠压、垂直叠垒的嘛,能抗住横向的推力,只是不抗竖向的拉力。但是木塔重量那么大,竖向的拉力几乎不存在。所以,铺作层是稳固的。

然而柱框层就不保险了。仅仅依靠叉柱造和单层阑额是不解决问题的,内外圈的柱框缺乏刚性联结。而古代窗楣门楣的做法多为“讨退法”,缺少结构强度,因此后世修复的时候才会在外檐柱框上用斜撑支固,然因其观感上有草架之嫌,故以竹作为骨,填充以黏土,覆以白灰,以图美观。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释迦塔问题的浅析。后世的高层建筑逐渐摒弃了这种各自为战、独善其身的叠垒式的做法。改为了“通柱法”。

所谓“通柱法”简单说就是一楼的内部柱子(金柱)一直通至二到三楼的外檐做檐柱。然后整个楼阁的柱框是一个整体,各种的梁枋在柱体之间直接穿插,让梁真正的作用发挥了出来,而不再是过去仅仅是为了挑檐而生的梁栿了。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明代的容城真武阁。


关于释迦塔的修复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听闻木塔倾斜10度,我昨天仔细看了下,没发现明显歪斜。如果用肉眼从外观察,有一处问题很容易发现,就是二层有一处(红框处)严重变形,如果一直不处理,那木塔最终的命运很可能是定向伐木那样,一边打开缺口,另一边稍微加力,大树就倒了。但这个最终是多久,没人知道。

如果从外部看,木塔上部(3-5层)就是老旧了,但结构没问题。一层有土墙,也不存在太大问题。就是二层,上压下挤,比较麻烦。之前听说过一些方案,例如整体拆下来重装……在木塔旁架脚手架,给它装拐杖……取下上部三层……这些方案听着就不靠谱,难产丝毫不奇怪。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再好的人,再好的艺术作品,都只能陪伴我们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努力让这时间延长,但它们最终还是会消失的。其次,有质量的生命,才是生命。木塔和人一样,如果动不能动,吃不能吃,就保留一个生命特征,其实很没意思。所以我很不理解,那种要在木塔旁边起脚手架,靠钢架把它固定起来不倒的想法。至于拆了重装,取下上部,这基本是给骨裂病人做开膛破肚手术,完全没必要。就像这几天很热的张大夫,人要防过度医疗,木塔也是。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类专业问题,最怕的就是新华每日电讯这样的媒体瞎报道,起了个《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 别让“病歪歪”的应县木塔在议而不决中倒掉》的题目,好像媒体知道怎么修一样……

1.古建筑修缮是个专业问题,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解决,而不能交给媒体来标题党,其实文中已经提到,应县木塔的问题,就是源于解放前的一次不当修复。解放后几次贸然强行修复,也没有起到效果,可见修复难度之大,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应该给专业人士以舆论压力,重蹈覆辙。

2.相应县木塔这样已经成为文化logo的文物,修复机构和专家能够承担的风险是很小的。万一失手,很容易被扣上“民族罪人”的帽子,这种态势会加剧修复方案的难产。

3.专业领域的很多问题,不适合贸然进入公众领域,或者需要一个公允的态度来进行报道。虽然维修方案难产,但是日常性的维护工作一直在做。

Σ.像应县木塔维修这样的难题,其实和科研难题是一样的,如果真想解决,需要抱着科学研究的态度——提供足够的经费条件、研究条件、组织条件,还要有肉食者敢于冒风险担当责任,而不是组织媒体爆炒,反正媒体也不会为文物保护事业负哪怕一丝的责任。

当然,科研问题,可能研究得出来,也可能研究不出来,这是必须要承认的。有人认为“不能将修缮木塔当做一个有无限时间可以研究下去等待技术进步提供一个又一个更加完美方案的科研项目”,那专家都研究不明白的问题,您来来?

这个态度,姑且称之为“公知的恶臭味”或者“行政领导拍脑门的脆响”吧。


user avatar   chenxiaomenghaha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筑人惊惧|应县木塔要塌了

2020年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发文,应县木塔已经严重扭曲倾斜,恐有坍塌风险!

作为建筑系出身,应县木塔的历史价值和学术地位都是珍重至极的。

应县木塔不仅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木塔,

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塔。

如果应县木塔倒塌,那么中国建筑史上充满自信和豪迈的一句:

“应县木塔为何千年屹立不倒”,

恐怕将要改写为:

“应县木塔为何千年屹立不倒然后现在倒了”。

总之,作为建筑领域内从业人员,将自己对于应县木塔发现问题后30年未能修缮的一些原因做如下分析:


1.对标意大利比萨斜塔和日本法隆寺塔

看到应县木塔倾斜的照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比萨斜塔了。

为什么已经倾斜的塔体不立即进行修缮呢。

这里需要探讨的是古建筑复原的程度问题。

据网络资料,比萨斜塔经过8年耗资2500万欧元的修整,

保证了其不会倒塌的同时,依然保持倾斜。

对于古建筑的修缮,

完全整修成崭新的新建筑,会失去其古建筑特有的文脉和文化特征。


然而,想到崭新的中国古建筑,法隆寺五重塔不禁又来到脑海。

五重塔修建于隋代,是日本用当时传入的中国木建筑技术修建的,距今已经1400多年。

去过奈良的朋友应该都见过那几乎崭新的中国式木塔。

日本古塔之所以能保养的这么新,原因在于公元607年承建法隆寺的建设者,

金刚家族[1]

一直一脉相传,保存至今。

如今已经有1600年历史的日本公司金刚组还保存着完善的《金刚组施工方法汇编》。

在历经唐宋元明清的历史纷繁之中,日本一直传承着中国古建筑的精湛技艺,也一直妥善的更新和修缮着五重塔。


2.中国的建筑专家究竟如何考量

这里,答主特意下载了关于应县木塔的修缮相关文献:

建筑学领域的国内顶级期刊《世界建筑》201412期中,[2]介绍了:

落架

(罗老方案),

支撑

(王院士方案),

抬升

(葛院士方案),

即三种不同修缮应县木塔策略的争论。

简单来说,因为中国古建筑由榫卯构建组合而成的特色,

只要经过科学的测绘和分析,以现代的建筑学技术,整个应县木塔的图纸是可以如同乐高积木一样清晰的拆解和拼合的。

实际上,早在1920年代,应县木塔就已经因为民国年间一次错误的改造(拆掉承重墙,让塔看着更玲珑剔透)出现了倒塌的危险。

其实,在中国古建筑领域的泰山北斗梁思成院士将木塔介绍给世界开始,大家就一方面惊叹应县木塔的精美,另一方面担心和思考木塔的整修问题。

落架大修 [3]

落架修复是罗哲文老先生1952年左右提出的。

罗哲文(1924~2012.05.14),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罗哲文,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4]

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应县木塔拆解成“积木块”,然后将其中损毁的构建替换掉,用全新的构建将木塔再重新拼合一遍。

然而,应县木塔上的软装修、各种文脉特色、颜料色彩,很多都是千年的古迹,如果从1000年前至今, 一直有金刚组那样的工匠家族世代翻修,这些软装修的特色应该是能够比较原汁原味的保存的,可是在如今,一次性的重新翻修,到底会失去多少古迹的风貌,到底能复原多少、保护多少,是完全难以估量的。

加固支撑

提出支撑加固的则是王瑞珠院士。

王瑞珠,1940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原籍山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返聘)。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1至1984年赴法国巴黎建筑学院(UPA6)进修。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5]

王瑞珠主攻建筑理论、城市及建筑史、历史环境保护及规划。

钢构支撑的原理就是在现有的木建筑结构不变的前体系,加入一套全新的钢结构体系,将整个木塔重新结构补强。实际上,这种新加结构构件的修理方式,从1000年来一直在应县木塔中常有出现。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过去建筑历史书上记载的独有的三角形斜撑,可能不是应县木塔设计之初就有的,而是在金代以后的不断修缮中后加的。

加固支撑的问题就在于很可能无法形成明确的加固方案。一个科学的加固方案要从测绘、模拟现有的木塔结构开始,而现有的木塔结构本身就是多处破损难以清晰描述的。

抬升替换

提出抬升替换方案的是葛修润院士。

葛修润,男,汉族,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1-2]
1952年至1953年,葛修润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1959年至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工作;1960年至1963年,在长江科学院三峡岩土组工作;1963年至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工作;1980年至1998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3]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葛修润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等研究。[6]

抬升替换则是相对现代和具有创造性的维修方式。旨在将整个木结构塔体整体式的一层层抬升起来,哪层坏了就替换哪层,其他损毁较小的则完全保持不换。据说当时这个方案是得到认可最多的。

但是答主个人认为,从纸上谈兵的角度,抬升起四五六三层,替换修好二层,既能最小的破坏建筑软装修,又应用了最新的建筑技术。但是这样的方案比较偏向于理想化了,整个塔楼能不能按层抬起,工程实践起来,肯定还是很困难。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由建筑专家提出方案,需要所有应县木塔相关领域共同研究决定的争论。

结局当然显而易见,所有方案都被专家组否定了。


3.如果应县木塔真的倒塌了怎么办

别看这三个修复方案无法实现,

但如果塔真的倒塌了,落架、支撑和抬升倒是都有用武之地!

雷峰塔就是经典的倒塌后重建案例:

雷峰塔新塔是由梁思成先生的弟子郭黛姮老师完成的[7]

整个建筑是存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巧妙的现代结构技术,让整个塔底空间悬空,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见曾经倒塌的古雷峰塔的遗迹。

除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外,还有外挂的钢结构扶梯和内部的垂直电梯。


另一个例子则是梁思成先生的弟子张锦秋院士创作的长安塔。

长安塔的形制和空间结构关系,完全保持了唐代木塔的建构逻辑。

采用的材料则是:

将昏暗的土墙换成了超白玻璃幕墙,

将有机的木材换成了更强韧的钢构。

通过钢与玻璃对土和木的传承和发展,

在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神韵的基础上,

钢结构的特性不仅传承了古建筑结构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的传统技能[8]

而且有效的这些性能增益放大!

轻盈的就建造起了99米高的塔身。


总之,经过阅读这些关于应县木塔的文献,

答主最大的直觉就是,应县木塔应该是还能挺立非常久的,以目前的建筑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了应县木塔的力学特性[9]和相关技术原理。完成对应县木塔的修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最大的瓶颈则是无法充分和周全的抢救与复原应县木塔内部的现有文物表层与建筑的全部历史韵味。

拥有传承1000年的工匠家族也许并不是答主个人对中国古建筑的期待。

长安塔那种以新时代的钢结构与超白玻璃技术承袭古代的土木工程,

则是作为建筑从业者的我,期待的:

中!国!古!建!筑!新!生!

参考

  1. ^金刚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91%E5%88%9A%E7%BB%84/6548031?fr=aladdin
  2. ^应县木塔保护的世纪之争 https://wenku.baidu.com/view/6237ad45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5.html
  3. ^落架大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0%BD%E6%9E%B6%E5%A4%A7%E4%BF%AE
  4. ^罗老 https://www.baidu.com/baidu?tn=monline_4_dg&ie=utf-8&wd=%E7%BD%97%E5%93%B2%E6%96%87
  5. ^王瑞珠院士 https://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1&tn=monline_4_dg&wd=%E7%8E%8B%E7%91%9E%E7%8F%A0&oq=%25E7%25BD%2597%25E5%2593%25B2%25E6%2596%2587&rsv_pq=eb3605e7000b476e&rsv_t=18e0OWxVXFkYLcn3eZoVQhq6rFvl1dyk%2B6MWOuLy%2Brujty5gZ5LsBQjKswgRcoHJ4wg6&rqlang=cn&rsv_dl=tb&rsv_enter=1&rsv_sug3=2&rsv_sug1=2&rsv_sug7=100&rsv_n=2&bs=%E7%BD%97%E5%93%B2%E6%96%87
  6. ^葛修润院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1%9B%E4%BF%AE%E6%B6%A6/5201499?fr=aladdin
  7. ^雷峰新塔设计 http://mp1.thupdi.com/project/view?id=1782
  8. ^世园会天人长安塔工程 http://www.szjs.com.cn/htmls/201105/54465.html
  9. ^应县木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JZJB20200915002&v=0dxdBFFT2iCHKUdvu10YlyVOEV7FuAwLfAM%25mmd2FgL7UZInzKyzWPpzhcHlPYengIjmM

user avatar   piao-sh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解各位朋友(尤其建筑背景的朋友)的热心,但似乎很多人对这几个方案中的技术难点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并不是说详细记录精细测绘与检测明白如何建造的就能够知道怎么修,而这类型的遗产保护所保的也并不仅仅是建筑学语境中的“风貌”与“文脉”。

目前仨方案里,明显比较激进是加钢架的策略,在此先不讨论。

实际另外两个——落架和整体抬升(这个其实也并非创新,而是小尺度建筑中的传统修缮方法)——所面对的风险也都巨大。

即便不讨论墙体结合及表面彩画壁画的价值,只谈木构架,其不确定因素也过多。诚然理论上精细测绘详细编号之后就能够重新拼装,但永远要注意木材自身的材性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它在拆卸或提升后,在改变受力状态后会综合木纹、疖疤位置、病害状态、干燥程度等等因素发生不可预见的回弹形变,继而使其难以准确复位、或复位后仍有巨大形变。

(根据个人的实际工程经验,即便是两层的小亭子,将上层抬升后原本长期偏心受压的柱子都有超过一公分的形变量;而这种巨构中各处构件所承受巨大压力一旦松开,其各自形变量及回弹后形成的新的空间关系难以估量)

而整体抬升所牵扯的也并非仅仅是钢架罩棚起重装置及经费等问题,更具体的是提升前对各个节点的预防性保护工作需要非常巨大设计量及计算模拟量,需要极为仔细的方案设计否则抬起过程中的损伤甚至可能超过完全落架;抬起后对二层的修缮本身并不具难度,但二层修缮完成后上部的塔身回落十分难以控制——在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名为“掌平拨正”,即通过不断对侧脚进行调整等方式将屋身重心落于几何中心;这一过程在建造时可以通过逐层校准实现,但上部塔身作为一个整体落下后,如何调整其中心及各侧结构的位置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更详细讨论见此书:



仅有建筑学背景而无文保概念的人容易陷入一叶障目、自以为是的危险——并不是学过一点建筑史就能理解木塔的全部价值,木塔在建筑史中重要定位的价值只是建筑学科中的最显著方面。保护工程开工前要准确理解、平衡及有效控制各方面价值的损失,否则保护无从谈起。

此问题下,大部分非文保背景的工程人士、学生所空谈的落架、抬升或所谓复原,实际最多只能触及到结构构件的工艺形制层面。但需要警惕的是,技术选择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工程伦理中,起决定性的是认清楚到底保的是什么,至于如何操作,是在清晰有效的综合评估之后的事情。而大多数人对木塔所具备的多维度价值是无概念的。且不提对本体重要性的理解,即便对其空间与壁画及彩画的关系、空间与造像的关系及各处工艺做法等等,也是完全忽略的。

但木塔之所以为木塔,从来不仅仅是结构层面的精彩。

往宏观了说,除这部分显而易见的建筑史价值以外,其像塑、壁画、乃至构件上的雕饰、工艺、颜料等等,可以作为相关考古学、建筑史、技术史、经济贸易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的重要实物证据,在这些专业方向同样具有十分独特且重要的价值。

这些宏观的认知,需要微观研究来佐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原始构件中比如工具痕迹、墨线画法、颜料成分、加工技巧等等方面的信息,人们能够更清楚地知道从彼时的社会、经济、工艺、科技到部分工匠个人习惯等等情况,更好地理解我们从哪来、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而未来会出现何种技术手段,能够发现什么更多的内容,是我们无法预见的。能够做的,是尽可能把本体有效地传递下去,而不是仅仅为了某一方面价值将其他方面牺牲。

“最小干预”、“可逆”等简单字眼,并非仅仅是规则与教条,更不是不作为的借口,而切切实实是需要烙印在心中的对未来负责、给未来留下希望的一种态度。

方案之难点与争论,正是在于如何平衡各方面、各处的价值损失,选择一个恰当的干预方式,使其被各专业认为是可接受的。文物保护是一门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密切配合的行当,而仅仅是因为本科时候课本里提过这个塔就觉得能看清一切,实在有些狂妄了。




  

相关话题

  假设反推成功,明在内阁权将的存在下,能不能形成类似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士大夫阶级的官僚阶级君主立宪? 
  为什么华盛顿不专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回复」? 
  为什么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很不规则?不像美国那样方方正正的? 
  有没有仿制文物的工艺品店? 
  为什么感觉清朝更像奴隶制? 
  1951年至1952年开展“三反”是指什么? 
  有哪些中外名人说过类似「喝最烈的酒,操最野的狗」这样快意恩仇的话? 
  怎么看待洪承畴最后只被封轻车都尉? 
  中方重申支持阿根廷对马岛完全行使主权,英国外相称「中国必须尊重马岛的主权」,如何评价英国这一回应? 

前一个讨论
2020年双十一值得推荐的全画幅微单,预算两万之内?
下一个讨论
多少男人离婚时在民政局哭?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