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港句,
小学时候看的文章就不要这么计较了,我一个中年鸡,原来自已为是的“常识”隔三差五被新资料艹翻还不是常事?我还能诶嘿嘿乐出声呢........
“机腹进气”或者类似的颚下进气的舰载机设计,如过连纸面设计也算的话恐怕也为数不少了,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前起落架贯穿进气道导致强度不足”是什么根本性的问题。(至于正宗机腹进气的Su-33和MiG-29K:“啥?没听说过.....”)
这种“Chin intake”实际运用中比较大的问题反而是比较容易吸入蒸汽弹射器的蒸汽 。(沃特F-8&A-7)
说到Eurofighter Typhoon,
Typhoon的问题反而是起落架本身不是针对舰载机要求的设计,改成舰上型(特变是弹射起飞型)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加强 ,但是起落架本身的承力位置和进气道结构并没有大的改动。
鼻轮式弹射牵引的前起的话改动幅度要大一些,以至于原来的机腹进气道下方的前起落架舱不能完全容纳新的加强前起,必须要再鼓一个bump。
主起落架要加强:
另外一种主起落架的改型方案:
跪式主起向后方收起(需要增加翼下的主起落架舱pod)
如果采用老式钢索牵引的话,前起的改动相对小些(强度&伸出行程),原来的起落架舱就OK了,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气动代价和重量
言而总之90年代时Eurofighter舰上型改型为时27个月的研究中,整体布局除了起落架之外并没有大的改动(机腹进气没有构成大的问题)。
而Eurofighter舰上型最终没有任何人有兴趣最关键的原因是,其原型本身作为舰载机是相对很差的构型,你一个小展弦比无尾三角翼(前缘后掠角53度),就算浑身插满鸭翼,进气道想放哪里随便改,都好不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差”不代表完全上不了舰,两个概念。)
舰上机设计还是要在初始构型设计中就打好适合舰上起降的基础。
至于J-10, no comments.
不是机腹进气不适合上舰,要不然你让J15、苏33、米格29往哪里搁啊?
你的问题补充说对了,是起落架贯通进气道不适合上舰,原因你自己也提到了,起落架强度问题,位置导致了起落架补强非常困难。
所以你的疑惑是之前很多年很普遍的一个问题:起落架强度不好补强,用拖索弹射不就完事儿了?
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如下:
起落架补强并不是用弹射器才需要补强,而是只要上舰,舰载机的起落架比陆基型就需要补强,因为舰载机要面对面对高速降落甚至于滑跃起飞时滑跃甲板的冲击力,就这种补强,贯通进气道起落架已经很难迈过去了。
迈过这一关,才能探讨拖索弹射。
这个拖索弹射啊,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现在的前轮弹射是自动化的,舰载机进入拖块范围内就可以自动挂上弹射器拖块,弹射力度也是空管按几个键就可以调整好的,舰载机就位挂靠弹射起飞一气呵成,效率非常高。
但是拖索弹射就不是了…
首先拖索是不能自动挂上飞机的,他需要地勤手工挂上去:
就这么手工往上挂…而且如果钢索在挂上后处于对折状态,如果折点两段不对称,会导致严重的事故,所以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一群非常有经验的地勤就这么往上挂,弹一架,挂一架,如此往复这个效率就很感人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拖索在舰载机起飞后是拉断抛弃的,那要怎么保证拉断呢?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手工调整:
右下角就是部件5,这个部件是一个拖索上的应力器,人工手动一个一个调整拉断力度,保证合适的拉断力度力度,设置小了,直接断在弹射过程中,事故。力度设置大了,对机体构成结构损害,事故。
弹一架飞机,至少十几个地勤跟着折腾。。。效率低的感人,这个拖索弹射的效率,比滑跃起飞还低。
所以后来就被淘汰了。。。
另外,现代舰载机机腹中心重载挂点挂上重型弹药之后,根本没有挂拖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