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熵变一定大于零为什么是错的? 第1页

  

user avatar   phosphates-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固体溶于水后,更加分散了,所以应该更加混乱了,因而熵变一定是大于零的。实际上,有一些物质溶于水后反而熵变小于零,比如 的溶解热为 (放热)却依然难溶于水,就是因为溶解过程的熵变小于零[1],所以使得吉布斯自由能 。另外, 是易溶的,溶解时的熵变为 ,也是熵减的过程[2]。但是,明明溶解是更分散了应该熵增的啊,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熵。从微观的角度看,熵是系统混乱度的一种体现。体系越混乱,则整体的熵值会越高。看到这里,你可能愈发觉得溶解过程的熵变一定是大于零的了。

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固体溶于水之后,不仅固体的混乱度(熵)会发生变化,水的混乱度(熵)也会发生变化。而当我们计算熵变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两者的熵变。

比如说一开始我们有固体和纯水,那么此时它们的熵分别为 和 ;当溶解后,它们的熵值则是 和 ;我们要计算的熵变则是

很显然,因为溶解后更加分散, ;但是对于水分子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溶于水中形成 和 离子后,这些离子会水合——也就是会结合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在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中,这些结合水在配位作用和静电作用的影响之下,会形成非常规整的结构;也就是说,水分子的熵变是小于零的!

由此我们可见,计算最终的熵变实际上是两个过程的竞争——溶质的熵增,溶剂的熵减。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多少?具体哪个过程更显著呢?这全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对于盐来说,如果盐的水合效应不明显——阴阳离子的电荷量低,半径大——那么最终形成的溶液的熵变是大于零的,因为溶质的熵增占主导,比如说 的溶解过程是熵增的过程[1]。如果盐的水合效应明显——阴阳离子的电荷量高,半径小——那么最终形成的溶液的熵变是小于零的,因为溶剂的熵减占主导,比如说最初提到的和。

所以最终是否熵增,需要考虑体系内各个物质的熵的变化,不能简单地依靠更分散就是熵增来判断。我再举另一个例子:当你把油滴到水中,最终油滴都会聚集到一起。那么油滴聚集的过程是熵增还是熵减的呢?实际上聚集的这个过程,是熵驱动的(entropy-driven),也就是说是熵增的!因为在油附近的溶剂层水分子的移动性也被大大降低,而油滴聚集在一起是减少了表面积,从而释放了更多的水分子(给了它们以自由),所以整体的熵是增加的[3]

参考

  1. ^ a b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等校编 《无机化学》(第三版)
  2. ^ http://chemistry-reference.com/reaction.asp?rxnnum=170
  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drophobic_effect



  

相关话题

  重铬酸钠加入氯化钾转变成重铬酸钾是复分解么?为什么可以由此得出重铬酸钠的溶解度大于重铬酸钾? 
  乙酸乙酯制作实验中,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机理是什么? 
  什么珠宝可以溶于葡萄酒中?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化学吗? 
  我国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1 吨月壤约含有 120 克水,该研究结果有哪些意义? 
  铬酸钡和硫酸钡溶度积相近,为什么铬酸钡能溶于强酸,而硫酸钡却不能溶于强酸? 
  为什么红外吸收是因为偶极矩的变化,而拉曼散射是因为极化率的变化? 
  关于化学版永动机,我的分析对吗? 
  请问这一道有机合成题的思路是什么? 
  钠和蓝矾(胆矾)在隔绝空气时加热,钠如果足量的话,可以置换出铜吗? 

前一个讨论
由于 Sb3+ 易水解,稀释 SbCl3 溶液时,产生 Sb(OH)3 沉淀。这句话为什么错了?
下一个讨论
求大佬解释一下硫代硫酸根和过二硫酸根不能反应的原因,在线等挺急的?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