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纽约华裔新冠死亡率第一超过黑人」这一报道,真实情况如何?反映了哪些问题? 第2页

           

user avatar   wo-bu-shi-li-tian-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在办公室大家闲聊起美国的疫情。大家都认为美国现在疫情与其说是天灾,更大可能是人祸,并且美国现在的问题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得多。这时候一位老领导忽然愤怒的站起来说是我们的媒体在造谣,美国华人都很好,美国医疗体系很完善,美国人都得到了救治,那些死亡的都是得了综合症的患者。我刚要反驳就看到办公室主任在给我使眼色。

后来他私下跟我说,老头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耗尽家财把儿子送到美国读书,成为了一个美国人,但是儿子并不争气,还要老头每月寄钱,所以老头本身退休金一万多的情况下还返聘回校。如果你说美国不好,老头的信仰就崩塌了!其实现在那些留在美国的人确实挺惨的,只能打掉了牙和血吞!我现在有点同情老头了!


user avatar   yi-chen-9-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去推特逛俩圈,看看推特上部分海外华人嘴脸,我就知道,实际上混的不错的人数,是很低的

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常识

哪怕对中国再怀有不满和偏见,都遛出去了,中国再坏也坏不到他头上,相反,如果中国强盛他在国外的生活也可以滋润起来

什么叫利益相关啊,这就叫利益相关

然而他们的嘴脸,实在是 “中国强盛不强盛不重要,骂中国很重要”

我只能当做,他们与“骂中国”利益相关,骂的越狠,得钱越多

华人洗小日子排外的地,说同胞是猪

小日子过的不错的选手出来用中文反驳

这个世界真的很魔幻啊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期货是什么?就是按时交割,绝无拖延,一经下单,立即生效。

照理来说,同胞因飞来横祸而亡本来应该是极其令人悲伤的,己溺己饥之义,本是理所当然。但是考虑到某些高华在今年2.3月份至今的一系列极其不合时宜,乃至于可以说是极其下流的言行,让我对他们当前面临的处境绝无哪怕半分的同情。

不说更多的风凉话,已经是看在基因的面子上我所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善意了。

要注意一点,“期货死人”一说并不是什么风凉话,而是对事实的精确描述和饱含警醒的劝告,比如面前有一道悬崖,你往前走,我们劝你回头是岸,你不听,反而大骂我们不盼着你们好,那么对不起,你一头摔下去了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多说两句,我一贯认为,美国华人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是一份礼物和一种优势,合理利用这一特殊关系,是能够为海外华人争取到巨量权益的,比如德国的土耳其人,他们依托背靠土耳其的优势,在德国形成了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甚至成为了土耳其撬动德国政局,的工具,德国土耳其人在德国为土耳其声索权益,土耳其则利用德国土耳其人撬动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并在这一进程中进一步扩大德国土耳其人的权益,母国和侨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双方互相依托,彼此借力,把这种特殊关系打造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资源,真正做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当然,华人规模没有土耳其人那么大,客观情况不同,具体策略肯定不能照搬,但小牌也有小牌的打法,至少要有向着这个方向前进的迹象。

然而现实是高华们不仅没有这种迹象,还普遍将与中国的特殊关系视为一个急需甩掉的包袱,一个负面的身份标签,一个有毒有害的累赘。

就好像与中国有关联对他们而言是某种不光彩不体面的事情,只要可以,他们甚至愿意舍弃一切换来一身白皮。

他们还尤其热衷于自我催眠,假装自己已经在一个天下大同的乌托邦里成为了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上人,一键拥有了包括并不限于诸如启蒙思想人文关怀公民意识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在内的各种高端BUFF,并以此为依据,饱含优越感的俯视我们这些他们眼里的劣等族群。

当然,催眠之所以是催眠,就是因为与现实不符,现实情况是,不论他们怎么论述和催眠,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当地位于下水道,仍然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什么时候他们意识到中国是自己永恒的退路和靠山,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是一份与生俱来的优势,什么时候以此为主轴真正组织并动员起来,届时,他们也就用不着继续催眠自己了。

意识到自己是人,是活的像个人的首要前提。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一位好友想移民,正在零基础背单词,每天在朋友圈打卡。

结果她今天找我吐槽:我感觉不对劲!

我说:啥事不对劲?我看你背单词背的挺好啊?

于是她给我看了下面这些她正在背诵的出国日常用语的截图,大家一起品一品:

对,我们发现:

中国人出国的日常用语教程,高频使用句子分别是:

“她的父亲在餐厅洗盘子。”

“我的兄弟在那家餐厅工作。”

“我在医院清洗窗户。”

“他们都在饭店洗盘子。”

她说感觉这TM不是移民的词汇教程,这是TM洗盘子攻略。

而且是父亲洗盘子,哥哥洗盘子,自己洗窗户,然后全家洗盘子。

完美。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傅聪死在英国,住院两周不上呼吸机,不进ICU。

“河山硕”死在美国,十几天不给住院治疗,一次次被医生赶回家吃抗生素,最后被抛弃在医疗等待区,到死都在问“病人在哪里”?

无论你是不是改了国籍,无论你多么爱他们的国家,他们都不会爱你们,他们区分同胞,看的不是护照,不是语言,是你的脸。

美国如今已经死了34万,全国一半以上的县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出生人数,你觉得,华裔能够在这场灾难中例外吗?

纽约华裔死亡率第一,是铁一样的事实。

根据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纽约市公立医院内COVID19患者的数据,华裔患者的死亡率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死亡率是白人的近1.5倍,甚至比黑人还要高。据悉,该报告是同类研究中首个提供有关亚裔美国人Covid19患者分类数据的研究,它对疫情爆发后的前三个月期间,在纽约市公立医院系统中85328例感染COVID19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数据显示,在亚裔中,南亚人的阳性率和住院率最高,仅次于西语裔和非裔。华裔患者的死亡率是所有人群中最高的。华裔纽约人的死亡率为35.7%,而亚裔纽约人的死亡率为25.5%,非裔纽约人的死亡率为23.7%。

华裔看起来很有钱,但也不是每个华裔都很有钱,华裔中也有大量的洗碗刷盘子、建筑装修的体力劳动者,这些人的境遇比黑人、拉丁裔还不如……就算你有钱,当你感染了新冠进医院,你那张东方面孔,也会成为医院率先放弃的对象。

但是你看“高华”们的社交媒体,依然是岁月静好,秩序井然,一美元炸鸡、烤箱、烘干机、开罐器、打印机各种美好生活……这就叫“赛博朋克”啊。

你若相信他们的说法,那么每个华裔都有美好生活,每个华裔都年入百万美元、住大house、门前有草坪、家里烤箱和烘干机会说话、出门就能吃到一美元炸鸡……

你若相信他们的说法,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有“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美国感染绝不会超过200例,超过了他就吃翔;美国医疗强大无比,35艘医疗船正在赶来,180野战医院搭建完毕,还要数万无私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美国治病还不要钱……小小新冠,何足道哉?

他们还说了,美国已经为救助华裔倾尽全力了,美国在河山硕身上花了数百万美元……

无论死了多少华裔,他们的心里都只有感恩。


user avatar   zhao-w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人、华侨、华裔

感觉大部分的感觉都分不清。

华人:1980年《国籍法》又将华人分为海内和海外两种,海内华人是居住在中国拥有外国籍的人,海外华人是拥有外国籍的含有中国血统公民,但是他们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和义务了。

华侨:华侨是指拥有中国国籍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他们依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和义务

华裔:华裔顾名思义就是华侨在国外所生的孩子,根据出生地的法律来说,他们已经不是中国公民,他们拥有外国国籍和中国血统,这一点跟华人是很像的。

(谢谢答友补充:孩子生后持双重国籍(中国不承认),满18岁可以自己选择放弃一个国籍)

所以,我只会担心海外华侨朋友,因为只有华侨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

华裔当了美国公民,死亡率第一超过黑人,那也是美国人民的事了。

PS:很多华侨去美国打拼,但是他们是华侨不是华人,因为他们还是中国籍。


补充内容有点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仅代表个人观点)

字面理解:

“华人”是由“华”和“人”这两个语素构成的名词,所以在构词法上属于偏正结构。

但是由于“人”语素受到“华”语素的制约,要分析“华人”的词义,首先得弄清楚“华”语素在“华人”这个词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华”字有四个读音,共有22条释义。在这22条释义中,只有“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这一条释义,符合“华”语素在“华人”中的含义。

但是呢?

词义是会演变的。无论是“华”还是“中国”,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已经和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词义大不相同了。

古义:

“华”原本是指华夏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中原地区。《左传·定公十年》中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汉族的主要组成部族是古代之华夏族,因此汉族也叫华人。

然后随着“华人”作为汉族别称的古义,直到满清入关后不久,才开始有了变化。

近代义:

雍正朝期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起由“曾静案”引发的华夷之辨大辩论,主辩者就是雍正皇帝本人。针对“华夷之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雍正帝在其《大义觉迷录》中,不止一次提到汉人和夷人都是人,没有必要泾渭分明般地划清界限例如:“九州四海之广,中华处百分之一,其外东西南朔,同在天覆地载之中,即是一理一气,岂中华与夷狄有两个天地乎!”

后来随着华夷之辨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已经不是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而是满汉共同维护的汉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文明冲突”。反映在语言上面,“华人”作为“洋人”的反义词。这就是“华人”这个词的近代义,而《汉语大词典》“华人”词目下的引例“《恨海》第七回:“定睛看时,五个是洋人,两个是华人”。

在清末人士在使用“华人”这个词时,都是和“洋人”、“夷人”、“西人”等词对举的。这也许是汉语修辞中的独特现象,就是讲究词与词之间的对偶关系。“华”赋予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含义。

现代义:

而在民国时期,这个含义又有所变化。

中华民国是中国人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西方政治学上的民族国家(Nation)意义的民族国家,国号简称中国,因此中华民国的国民就开始自觉地把自己称为中国人,而不说自己是“华人”了。

再到从民国肇建到抗战期间,甚至50年代初期,南洋华人几乎都自称华侨,或干脆说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的效忠对象不是当地的殖民地政府,英国、法国、荷兰等殖民地宗主国也不承认他们是英法荷的公民。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效只能以中华民国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自己的祖国。 而这些所谓的“华侨”当中,有许多许多都不是在中国出生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爱国壮举。譬如说,在抗战期间远赴滇缅公路支援物资运输工作的华侨机工,在50年代初期毅然回国参与建设祖国大业的南洋热血青年,很多都不是从中国南来的“华侨”,而是他们的后代。

后来还是有部分人在始思考本族群的属性问题。

50年代后,东南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缅甸、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纷纷摆脱宗主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这时,当地的华侨社会就面对了要以谁作为效忠对象的问题——他们必须在侨居国和中国之间进行抉择,不能鱼与熊掌兼得。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发展趋势,因此周恩来总理便趁着1955年赴印尼出席万隆会议之便,正式宣布中国放弃双重国籍的决定,不再把东南亚的华人视为中国的海外公民。

自此之后,东南亚的华人也不再自称华侨,当然更不会说自己是中国人了。他们在放弃了华侨和中国人的身份后,总得给自己的族群找个名称,结果便开始自称“华人”了。于是乎,原先的新马华侨、越南华侨、印尼华侨、菲律宾华侨等词语,就摇身一变,成为新马华人、越南华人、印尼华人、菲律宾华人了。

而华侨定义为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由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更就少称呼自己为华人了。

且以词汇计量研究的统计数字为证: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6年 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华人”在 180万字语料中出现的词次是 9次,频率是 0.00068。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5年 4月出版的《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中,“华人”在 19万 4209字小学教科书语料中出现的词次是 0,频率是0;在 32万 6725字中学教科书语料中出现的词次是 0,频率是 0。

因此“华人”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即有古代义、近代义和现代义之分。


内容主要来源于张从兴谁是华人?华人是谁?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都建立了“等死病房”,那么挑什么人进去,不就是照美利坚国情?很合理。

河山硕临死也算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一手材料。


user avatar   kiraji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研究是说新冠确诊后死亡率

这就是明明白白的种族歧视,不说白黑黄的歧视链,甚至连亚裔细分之后华裔死亡率达到最高。因为这个死亡率是新冠确诊后的死亡率,理论上各种族死亡率应该只和种族平均年龄正相关,除去年龄因素童叟无欺。而华裔作为外来移民种族平均年龄应该远远低于老龄化的美国白人,现在却得到了相反的数据。

更恐怖的是这份研究报告截取的3-5月数据,当时病床数、呼吸机和icu还足够,极有可能华裔进去放着故意让你死,这还是在美国最开放、最接纳外来族群的纽约。而且在将来美国icu爆满的情况下猜猜空出来的病房先给谁?

纽约死去亲人家属的华裔必须着手进行集体诉讼(游行就不指望了),这场反种族歧视的战争只能靠你们自己。


统一回答几个问题吧:

1-华裔确诊率确实最低,这是有数据支持的,但是确诊后死亡率更高,这个死亡率和族群内部感染新冠人数是没关系的。

2-族群平均年龄问题:文中统计很明确是华裔,作为外来移民群体平均年龄无论如何都一定比白人低的多的多,要知道新冠死亡率绝大部分是老人贡献的,但是死亡率却是白人的1.5倍,简直触目惊心。还有一点忘记提了,肥胖以及慢性病也是新冠致死的重要原因,新冠会引起并发症致死,你们觉得其他人种肥胖率和抽大麻毒品的身体真的比华裔好么?至于强壮与否和新冠抵抗力无关,因为人类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这个病毒,就算你八百斤肌肉还是无法识别,别再梦回东亚病夫了。

3-集体诉讼是对医院进行起诉种族歧视,这个如果起诉得当甚至可以成为华裔反种族歧视的里程碑式案件。哪怕单纯为了收益也值得去做,看看美国集体诉讼的赔偿金额就知道了。


user avatar   xing-he-ji-g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初不是还说期货死人,现在看来已经不是期货了。大家都知道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希望斡旋家们趁洗澡堂没盖好之前赶紧斡旋,否则洗澡堂一旦盖好他们可是首当其冲,就算是北美反人类匪帮最终被我们消灭他们也看不到红旗插上国会大山的那一天了。


user avatar   mlleyy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纽约华裔族群的生活状态我不知道。我不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

新冠在欧洲第一次大爆发时,世卫组织对非洲非常非常担忧。

那边医疗水平和卫生条件都非常非常差,非洲人的生活习惯,遵守规则的能力等方面都让人担心。很多在欧洲的非洲移民已经回到非洲(因为欧洲很多地方封城,好多人赶在封城前出逃)这要是非洲爆发新冠,将会非常恐怖。因为发达国家自己都顾不过来,也就没人能帮助非洲。世卫组织当时甚至说,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非洲人很可能会大批死亡。


后来呢?

下图是目前新冠病毒最近14天在全球的状况

欧洲北美,所谓相对发达国家都是重灾区。非洲大陆,除了南非,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其他地区的病情可以说是很乐观。

这让世卫组织和流行病学专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于是很多人做了研究,就是非洲低死亡率的流行病学悖论。

报告如下 doi.org/10.1016/j.ijid.

大体总结一下这个研究报告,应该可以对纽约华裔群体死亡率高于黑人群体的原因有所理解。

1. 黑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他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高导致,65岁以上人口比例低。

2. 黑人从基因到生活习惯,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低。这三种“基础病”属于“富人病”,发达国家的通病。

3. 黑人喜欢生活习惯,喜欢待在室外,不喜欢在家宅着。不知道纽约的黑人是否这样,至少非洲的黑人是这样。穷苦地区的房子不密封,有的根本就没有“房子”。再看看发达国家的高楼大厦,密封玻璃,中央空调,城市下水道系统。。。他们的住宅不利于病毒传播。

这些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很多学者正在研究中。

比如有学者猜想,有的流行病病在其他地区已经灭绝了,比如 typhoid,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早就不需要打typhoid疫苗了。而非洲人基本都有打typhoid,这种疫苗可以帮助抵抗新冠。这是猜想,统计学研究数据还没有出来。





           

相关话题

  9 月 5 日国产新冠灭活疫苗实物首次亮相,应用前景如何?会对疫情防控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020年河南对防御新冠状病毒有哪些优秀措施? 
  中国人「合餐制」的习惯是否会助长细菌病毒传播?是否应该变「合餐制」为「分餐制」? 
  特朗普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手机辐射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 
  过期的食物还可以吃吗? 
  女生第一次出现月经是什么感受? 
  内脏是简单地堆在肚子里的吗? 
  88岁的外婆睡觉特别多,这样会影响健康吗? 
  印度最大贫民窟新冠确诊病例过百,这一情况意味着什么?会导致印度疫情大规模爆发吗?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福山谈及疫情时称「民主制度」将是更好的制度,「西方不一定会输给中国」,如何看待其言论?
下一个讨论
当地时间 28 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在英国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你对他有哪些记忆?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