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止这三个,刘秀一开始连宣帝的庙号也没承认,只祭祀了汉高帝(太祖)、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
后汉书 卷1上:(建武元年) 八月壬子,祭社稷。癸丑,祠高祖、太宗、世宗于怀宫。
原因很简单,宣帝、元帝、成帝、还有平帝的庙号都是王莽主持追认的。
汉书 卷12: 安汉公(王莽)奏立明堂、辟雍。尊孝宣庙为中宗,孝元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
汉书 卷99上: (元始五年)十二月平帝崩,大赦天下。莽征明礼者宗伯凤等与定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
刘秀可就是反王莽起家的,不承认王莽主政时期的庙号追尊也符合政治正确。
另一方面刘秀也有些自己的小九九,他最初的设想是立祖庙祭祀自己父亲等四代祖先,甚至可能还考虑过追尊他们为皇帝。
后汉书 卷1上: (建武三年正月) 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
后汉书 卷99: (建武)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
但因刘秀是刘邦九世孙,所以按照礼法,最终选择以汉元帝为嗣父,汉宣帝为嗣祖,算是小宗入继大宗。
之后在建武十九年时,由于群臣坚持,刘秀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取代了之前的四亲庙。并因为汉宣帝的功德,正式再次追尊了中宗庙号。至于元、成、平三帝,对汉朝的功劳不够高,所以虽然得到了四时祭祀的待遇,但庙号并没有恢复。
不过元帝也不算亏,虽然庙号没混回来,终究之后都是和另外四位(高帝、文帝、武帝、宣帝)一起被刘秀亲自祭祀了。而刘秀的亲爹等四代祖先,则被移到了南阳老家祭祀。
后汉书卷1下: (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成帝、哀帝、平帝于长安,舂陵节侯以下四世于章陵。
后汉书卷99: 至(建武)十九年,盗贼讨除,戎事差息,于是五官中郎将张纯与太仆朱浮奏议:“礼,为人子事大宗,降其私亲。礼之设施,不授之与自得之异意。当除今亲庙四。孝宣皇以孙后祖,为父立庙于奉明,曰皇考庙,独群臣侍祠。愿下有司议先帝四庙当代亲庙者及皇考庙事。”下公卿、博士、议郎。大司徒涉等议:“宜奉所代,立平帝、哀帝、成帝、元帝庙,代今亲庙。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时议有异,不著。上可涉等议,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合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去太守治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于是雒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帝主,四时祭于故高庙。
汉官仪曰:“光武第虽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父,皆不可为之后。上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代。故河图云‘赤九会昌’,谓光武也。”然则宣帝为祖,故追尊及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