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奥地利/奥匈的海上力量,包括海军、商船队及其支撑设施,是由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团体控制的吗? 第1页

  

user avatar   er-se-nan-sh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zu Wien

商船的话不好答,因为这要找奥地利劳埃德等一系列贸易海运公司的资料,我还没有在这方面找过。不过说一个思路,考虑到达尔马提亚本身是穷乡僻壤,这地方的团体我觉得不太可能控制商船队,更可能的是伊斯特拉与的里雅斯特的(意大利)人,以及德意志人控制这些吧。19世纪下半叶,可能会有克罗地亚人与匈牙利人对阜姆自由港的商船有影响。


海军和海军基地就简单一些了,我算是研究过一点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 18世纪,我们好像有个舰队,但仅此而已
  • 19世纪上半叶与1848年兵变,威尼斯海军
  • 19世纪中叶至世纪末,德意志化的海军与多元化的海军

前面两段资料有些少,只能简单谈谈,19世纪中叶后资料更多了,可以详细谈谈人员构成。

简答:可以说海军从未被 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团体 控制过

↑ 虽然18世纪是达尔马提亚人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其海军规模实在太小,所以我不认为能产生什么所谓的民族势力集团小团体。
  • 在1848年前,可以说是 (意大利半岛、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的里雅斯特威尼斯意大利人控制了海军、
  • 1848年后,是 德意志人 控制了海军,意大利人 就算被打压了也保持了相当的势力,克罗地亚人 崛起、
  •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 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克罗地亚人 人员体系面临了 匈牙利人和捷克人 的挑战,最终是 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 占比走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和意大利人 保持有一定的影响力。
回头一看感觉写的有些流水帐了,不过应该是回答了问题吧
对于德意志民族东扩这方面我是不太懂(因为我觉得这不太算“奥地利”,没怎么了解过,手动捂脸)。要是说具体细节,像是德意志人填匈牙利或者加利西亚人移民维也纳和美国,那我还是懂一些的。

18世纪,我们好像有个舰队,但仅此而已

在18世纪,哈布斯堡开始了对奥斯曼的反攻,南方边境威胁的减轻让奥地利贸易重心从北方德意志陆路贸易转向了南方地中海海路贸易,随之而来的是巴巴里海盗的威胁;同时,新获得的领地,如奥属尼德兰、那不勒斯等,也要求奥地利去建设一支海军。查理六世本人是比较热衷于海洋贸易和海军的,比如说宣布的里雅斯特和阜姆(里耶卡)为自由港,建设连接维也纳和的里雅斯特的道路(通过塞默灵山口(Semmering Pass)的道路),支持奥斯坦德公司,购置外国(如英国)战舰等。

但是为了让女儿继位,查理六世把奥斯坦德公司当作筹码扔掉了(提前废止30年特许权),而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让奥地利失去了那不勒斯,再加上对亚得里亚海舰队的评估显示这支舰队在作战方面也没什么用,最终让查理六世废掉了这支舰队,海员去往多瑙内河舰队服役。巴巴里海盗的威胁仍在,但最终靠奥地利以贵重礼品的方式支付贡金大概应付过去了。

世纪初的海贸与海军热潮过去了,海军建设的优先级变得非常低下,奥地利的海军因此维持在了一个可以忽略的规模。哈布斯堡君主甚至指望让的里雅斯特那些富贾自己去承担武装商船队的费用,维也纳宫廷对海军的总体冷漠由此可见一斑(偶尔还是会稍稍热心下的)。毕竟,接连不断的陆地战争和紧张的财政资源、很紧张的财政资源以及非常紧张的财政资源让维也纳宫廷不得不保持冷漠。

玛丽亚·特蕾莎时期曾想着建立一支小海军,不过就连这都出了不少闹剧:

像是宫廷战争委员会(Hofkriegsrat)和商贸委员会(Kommerzienrat)互相推卸责任,不愿意让海军挂在自己名下:

宫廷战争委员会:我们很乐意为战舰提供火炮,但是这些战舰是为了保护海贸而存在的,那可不是我们的事!
商贸委员会:你要知道,战舰战舰,都带战了,不归宫廷战争委员会管,难道归我们管?

以及从马耳他医院骑士团请来当海军司令的法裔军官让-夏尔·德·莫希骑士(chevalier Jean-Charles de Meaussé)与维也纳宫廷间的种种矛盾,双方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让-夏尔·德·莫希:我不满意我目前的职位待遇、我要求扩大海军规模且遵循法国海军的典范。
维也纳宫廷:我们是请海军司令的,不是请个事多的爷的。。。

到了18世纪下半叶,(特蕾莎-约瑟夫)奥地利与(利奥波德)托斯卡纳组成了联合舰队,但是没过几年就因为资金和政治问题散伙了。[1]

此时的奥地利“海军”或许可以说是一个以来自达尔马提亚的人为主的舰队(可能是南部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和达尔马提亚意大利人混杂的),其意大利元素是非常重的,比如说海军是通用意大利语的,舰船是以意大利语而不是德语命名的,例如航向远东的那艘著名的朱塞佩和特蕾莎号(Giuseppe e Teresa),名字来源是玛丽亚·特蕾莎和共治者约瑟夫(约瑟夫二世)。

鉴于舰队自身都没有什么实力和影响力,人数顶多不过百人,所以我觉得很难说有什么“团体”。


19世纪上半叶与1848年兵变,威尼斯海军

若说奥地利真正拥有一支还算像话的海军的时代,那还要到1797年。作为对失去奥属尼德兰的补偿,奥地利在吞并威尼斯共和国领土的同时也继承了(法军没来得及彻底玩坏的)威尼斯舰娘。不过这支奥地利(威尼斯)海军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在把沿海地带割让给拿破仑组建伊利里亚省之后,奥地利也顺势失去了这支海军,直到1814年重新征服北意大利才夺了回来。

奥军英雄卡尔大公和卡尔大公第三子弗雷德里希·利奥波德大公都对海军表现出兴趣。卡尔大公在威尼斯设立了海军候补军官学校(Marine-Kadettenschule),而海军的第一位皇族“贵人”弗雷德里希·利奥波德大公改革了奥地利(威尼斯)海军,给了这支军队更多的“奥地利”元素,削减了其“威尼斯”元素。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海军的威尼斯里子,总部、船坞和维护机构仍然设在威尼斯,海军指挥语言和船名仍然是意大利语。1848年时,60%以上的海军军官都是威尼斯人,德意志人只有15%不到。

1848年革命的时候,呼应米兰和维也纳的起义,威尼斯人也开始了起义,没费多少力气就让那些威尼斯海员跟着叛变了。剩下那些还效忠哈布斯堡的海军避走的里雅斯特和波拉,这也是波拉作为军港历史的起点。随后海军发现的里雅斯特并不适合作为军港,因此海军总部便设在了波拉。

一组海军军官的数据可以显示兵变带来的影响:

  • 1844年:59%是意大利人、17%是德意志人、15%是南部斯拉夫人、8%属于其他民族、
  • 1848年2月60%是意大利人、17%是南部斯拉夫人、15%是德意志人、7%属于其他民族、
  • 1848年5月36%是德意志人35%是意大利人、13%南部斯拉夫人、16%属于其他民族。

马里诺维奇指的是 约翰·冯·马里诺维奇骑士(Johann Ritter von Marinovich),在 弗雷德里希·利奥波德大公死后曾短暂代理海军司令职位,直到上文提到的另一位——马丁尼正式上任。他的一个贡献是让上司注意到了波拉作为军港的可能性。被下属憎恨的马里诺维奇最后没能从上文提到的那场暴行中存活下来。

阿德米拉尔·马丁尼明显是译者不知道 Admiral 是什么意思,这位名叫 安东·斯蒂芬·冯·马蒂尼骑士(Anton Stephan Ritter von Martini),海军中将,1848年3月的时候就卸任了,9月时再度上任,直到1849年2月再度卸任。


19世纪中叶至世纪末,德意志化的海军与少许多元化

革命被平定后,汉斯·冯·达勒鲁普(Hans von Dahlerup)被任命为海军司令,负责削除不忠诚的意大利(威尼斯)元素。正是他的任期内,海军引入了许多削弱意大利的措施,如重组海军、将海军候补军官学校移至的里雅斯特并更名为海军学院(Marine-Akademie),招募德意志海军军官(如雇佣经验更丰富的北德意志海军军官)并逐步替换指挥语言为德语。他因此与海军有了冲突,最后辞职,由弗朗茨·冯·温普芬(Franz von Wimpffen)接任。紧接着温普芬的是奥地利海军的第二位皇族“贵人”,热衷海军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也就是不幸的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他任下海军迎来了大发展,甚至还设立了单独的海军部(Marineministerium),不过在他去往墨西哥后,海军部就被撤除了,变成了战争部(Kriegsministerium)下属的海军局(Marinesektion)。

匈牙利人不愿意见到除了外交、财政和战争之外的第四个联合部,所以海军局就这么存在了下去。后来,海军局虽然名字不变,但是其地位已经慢慢与部长无异了。此后海军还迎来了几位能干的司令,如利萨英雄威廉·冯·特格霍夫(Wilhelm von Tegetthoff)、在20世纪初领导奥匈海军现代化与意大利军备竞赛的鲁道夫·冯·蒙泰库科利(Rudolf von Montecuccoli)等;同时,海军也得到了第三位皇族“贵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关注和扶持。

1848年兵变之后,奥地利认识到不能再把鸡蛋放在威尼斯这个并不忠诚的篮子里了,于是海军基地开始迁移至波拉,同时加大了对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卡塔罗/科托尔)的投资。海军人员也开始了替换,如果说1848年之前的海军军官是60%意大利(威尼斯)人、15%德意志人,那么1866年就是15%意大利(威尼斯)人、60%德意志人。就海员而言,1866年,约半数海员都是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人,克罗地亚人海员占比也上升到了33%左右,但是克罗地亚人海军军官占比只有5%。

19世纪下半叶,获得了政治权利的匈牙利人也开始关注海军人员组成,其海军军官占比蹿升至14.7%(匈牙利对海军影响力逐步增加的一个例子是霍尔蒂),而海员占比仅为5.6%。另一个冲击海军传统人员构成的是捷克海员占比在增长(但是军官占比降低了)。德意志人占比的暂时降低可以解释为上述民族占比的升高,另一因素是一些北德意志人不愿意再在奥地利服役了(毕竟德意志邦联没了),回到了新成的立德意志帝国。不过德意志人很快就缓过来了,开始加强其在海军军官团的主导地位,这次是连海员占比也一起爬升了。

需要注意的是,海军可谓是奥匈帝国境内民族关系处理的最好的机构了,许多对帝国民族政策持尖锐批评态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海军并不存在什么强势民族欺压弱势民族的现象,可能唯一例外就是克罗地亚人一直抱怨匈牙利人抢了他们的位置,虽然这更多是德意志人的强势回归导致的。[2]

参考

  1. ^ Unwanted Navy: Habsburg Naval Armaments under Maria Theresa
  2. ^ The Austro-Hungarian Naval Officer Corps, 1867-1918



  

相关话题

  美国海军司令和海军部长谁的官职大? 
  集装箱级微型反应堆技术的发展对海军舰艇动力有何影响? 
  为什么俄国水兵起义多? 
  为什么俄国水兵起义多? 
  二战日本把主要资源投入到海军是不是错误的? 
  为什么1848年突然间整个欧洲就都被革命浪潮卷入? 
  如何以当时欧洲中世纪的角度来看待十字军? 
  十六世纪的欧洲国王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为什么卡佩家族能成为中世纪欧洲第一家族? 
  苏联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及其发展思路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前一个讨论
请问赛博朋克2077打食品加工厂怎么过啊,我打一个小时了都没过去我要崩溃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以「这是古菌与细菌之间的天堂之战」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