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造船技术的演变史
古希腊的造船和航海可以推至克里特时期和迈锡尼时期,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关于造船工艺有如下记载,从文字上看和之前北非和近东的榫卯结构造船不太一样:
“砍树将其制作成船板,建造出一艘小船。船板上钻孔之后,将钉子敲进去,用钉子和关节固定好。船体的外壳是完整的,故而闭合的船架非常坚固。船上加了轨杆。通过桨和边舵控制前进和方向。”地中海各地陆续发现了属于希腊文化圈的沉船,证实了《奥德赛》描述。
1974年,在现在的法国南部的圣特罗佩(Saint-Tropez)发掘了“波恩勃特Bon Pote沉船”,这是一艘公元前525年左右古希腊文明圈的商船。这艘船仅仅捞起一些供研究用的船体构件。从这艘沉船中发掘出的船舷板连接方式确实与公元前1200年的,与乌鲁布隆沉船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接合方法。板和板之间通过上斜孔被缝在一起。这个外板厚度为2.5cm,比用榫卯结构的船要轻很多,肋骨也是用绳子直接缝合在船舷板上。同时还发现了世界最早的桅杆桅座。
之后地中湖地区还发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到400年左右的船板缝合结构(Laced Construction)的船,这些船的结构与波恩勃特Bon Pote沉船大致都差不多。
普雷斯朱莱佛沉船(Jules-Verne wreck)公元前525年左右,在法国南部(马赛)被发现。从建设现场发现的当时港口遗迹中发现了好几艘船的遗迹,第7号和第9号船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船。从船货等方面来看,这些船被认为是古希腊文明圈的船。
吉里奥沉船(Gilio wreck),年代在公元前580年左右:在意大利西北部被发现。据同时挖掘出来的货物认定是伊特鲁里亚的船。
希腊造船榫卯化的开始
马阿甘·米克尔沉船(Ma’agan Mikhael wreck),公元前400年左右在以色列沿岸发现。这艘船是从船货和和船材等在认为是在现在的黎巴嫩地区(近东、腓尼基文明圈)地区建造的船,在从塞浦路斯岛(希腊文明圈)返港时沉没。在这艘沉船上,最重要的是使用了希腊地区的缝合结构(Laced Construction)和近东地区榫卯结构(Mortise-and-tenon joinery)两种。而且由于船体水线以下部分的保存状态非常好,更幸运的是沉没后马上被埋在沙子里,所以不像其他很多沉船那样由于自重和货物的重量而被压平,几乎保持着原初的状态。
下图为船板的榫卯结构,每个木楔子间隔约12厘米,都是橡木材料,长13.5cm,宽3.9cm,厚0.7cm。船板是用松(Red Pine)做成的,厚度是4cm。橡树是坚硬的木材,松树是柔软的木材。
船龙骨和船艏、船尾的接合部分。则使用了船艏材和缝合结构。
肋骨设置的间隔很大,约13m的船体中,每隔约75cm共设置了14道肋骨。船板和肋骨之间用铜钉固定,从船体的外侧打进,并将内侧突出的部分弯曲两次固定在内部,被称为“两次弯钉(Double-clencehed nails)”的方式被使用。一直使用到公元400年左右的帝政罗马时代结束为止。
至此,古典时期的古希腊的造船技术要素已经基本成型,榫卯连接船板技术开始由埃及,腓尼基,希腊这一线继续传承下去。
回到问题上,为什么希腊没有发明水密隔舱,其实水密隔舱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叫壁舱结构更加合理些。有趣的是中国汉代发现的两例木板船居然是和地中海类似的榫卯结构。而之后的壁舱结构直接使用铁钉挂接,完全放弃了船板榫卯结构。
而地中海船的进化史却是沿着密排肋骨的方向发展,淘汰了缝合使用了铜制船钉,同时保留了船板榫卯结构。
希腊船的密排肋骨其实更多的是一千年前腓尼基船的复古,再加上希腊使用铜钉而非铁钉(欧洲可考的铁钉在公元年之后了),也许早就决定技术走向的关键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