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十年前抵制日货,长沙街头游行,堵得水泄不通,我恰好那天休息,所以也在黄兴步行街路边看热闹。
人山人海,车流被阻断,愤怒的人群高喊着口号,沿途一片混乱。
有日系车车主被砸车,有人被U型锁开了瓢,这都是比较矫枉过正的做法。
包括我的确有朋友,因为去日本旅游,被亲戚在亲戚群追着骂了一天一夜。
没有规矩,没有边界,每个人都是执法者的气氛,真的会很乱。
因为你个人不买,个人抵制,或者个人呼吁抵制,都是你个人的事,但之所以会乱,是因为你要规范别人的行为,你要去因为别人不做某事而以正义之名攻击别人,这才是乱局的开始。
我们要反对,但不是通过烧自己房子反对,那是废寝玩的傻事。
所以我觉得明确边界很重要,我自己列了几条,欢迎大家补充:
1.本人个人宣布从今天开始,抵制一部分,明显带有反华倾向的外国品牌商品。
2.我的朋友和家人,如果不抵制这些产品,可以继续使用,本人绝不干涉,也不多bb。
3.在任何公共群,任何朋友圈中,发表支持海外势力,阴阳怪气的言论者,我有拉黑屏蔽的权力。
4.我自己也不会在各个公共群,朋友圈,发布太多情绪激烈的内容,非得让身边人按头表态。
5.我也不会因为别人买了某些商品,就去主动破坏他人财物,或是用言语对他人购买财物进行贬损。
6.以上全部要求,从即日起生效,直至一切乱局有了最终答案后,再酌情重新考虑。
把我另一个回答搬过来:
看过了微博爆搜第一之后过来的。
我想说的是:
情况很不妙。
我在看到突然火爆的热搜第一之后第一时间让宿舍的其他人也看了,然后和一个舍友聊了聊,聊完心拔凉拔凉的——他的选择是:暂时观望,谁都不信(不信那些企业的声明,也不信官方的声明)。
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信”那就是对面的反华势力赢了。
试想,在如今世界已经普遍步入现代社会的前提下,如果你在美国跟一个美国人说他们国家还存在着“奴隶制”劳动(强制劳动),他们会相信吗?
不能说全部,但是起码绝大多数都会第一时间说“No”。
抛开事件的真假不论,这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自己国家的政府、国家的制度、国家的发展程度最起码的信任吧?
这时候你“谁都不信”就已经表示自己有点相信对方所说的了,开始犹豫了,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信任,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
这不正是反华势力想要看到的结果吗?人家都已经让你开始不信任自己的政府了,进一步血赚,退一步不亏,还要啥自行车?
我这位舍友的想法不能说代表了绝大多数人,但起码也是相当一部分国人的想法。反华阵营的企业扎堆儿发个声明,就觉得“他们这么多企业发声明会不会真的不是恶意诋毁、而是可能确有其事啊?”
拜托,他们说到底都是外!国!企!业!他们的基本盘都在国外,而现在那个阵营里明显有“联合制华”的倾向了,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能发表客观公正的言论声明?沉默不语就算帮我们了好吗?假如美国的相关部门要求Nike阿迪等企业必须发表抹黑中国的声明,你猜他们是会为了中国市场而“坚持原则”还是连夜准备好声明第二天一早就发出去?
更何况,一个更悲哀的事实是:中国市场人家真丢不了。除非国家亲自下场宣布禁止耐克阿迪的一切制作销售,不然的话只要那些平台上的鞋啊衣服啊降降价(而且那些产品其实品牌溢价很高,就算从两千降到一千人家还是挣的),人们能抢疯了。
这是个死结,目前除了国家下场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我想不到其他方法能解决了。很难受,只能默默期待中国再强大一点,再强大一点……
总之,个人觉得,不容乐观。
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希望更多的群众加入抵制队伍,而且想很快就行动起来。
且慢!
听我一言。
我不是拦你,听完我讲的你再去行动。咱不能盲动。
先想象一下事件传播路径和图景,现在到哪一步了。我们又处在什么位置呢?
这件事爆发的很快。从制裁风波到现在也就三天左右。很多人连信息全貌都没有抓住,新疆谣言却已流传很久。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群众的热血被激发得很快,因为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最先被激活的民意都在网上,都在最关注时政的人群之中。
而你我身边的现实社会,对此反应是相对延后的。
无论你现在多么热血沸腾。打开门出去看看,社会上还是波澜不惊的。大部分人不知道一场中国人与品牌智商税的舆论战正要爆发,甚至都不知道我们的新疆已经被西方媒体的谣言扭曲成了人间地狱。
不要怪他们不够敏感。他们大多数人只是被工作和生活拖得很忙很累,过得很辛苦。即使是我,也有近十年不关注一切新闻事实的人生晦暗时期。那时的我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心如死灰。世界上发生那么多事,哪个才和我有关呢?
不要在社会在知情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施压。
你这是在逼他们自我合理化,逼他们抱团。虽然你没义务照顾他的情绪,但你有义务为你想传达的情绪提供先行的情报。这就是你的义务!这不是为国为民的义务,这叫做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你想让人和你感同身受,你就必须给他看一看你所感受的世界。你经受了三天信息轰炸,感受到了震撼,别人呢?他没有接触到同等质量的信息,就要被你要求做出同样的反应,这对他公平吗。
你就不怕浪费一颗本来可以炽热起来的心吗?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先去理解这句话,再想如何传播吧。
不要贸然得罪那些品牌的拥护者。
从买到不买才叫抵制,你不争取他们,抵制个p啊!
比如我是zara死忠,每年得扔几千进去才舒服,我现在自然不会再看一眼。我这才叫有效抵制呢好么。
我要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你上来就一句穿zara的是狗,你丫骂谁呢?咱俩是不是得先来一架再说。
把我打到对立阵营,然后一群本来不买的人继续不买,这抵制个什么劲儿?
那该做些什么呢?
我各位的建议是俩字:自由
你没看错,就是自由主义的那个自由。你肯定想不到我会说这个。
就像你想不到我接下来要补充的:
让更的多人了解中国现在的处境,让更多的人进行自由选择!
让选择者基数变大,选我们这边的人总数自然会扩大。千万别见了一个强行扭转一个。你在网上说服过几个人,说给我听听?
人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吗,你上网吵了几年架这个还不懂吗?
想在现在这个社会搞宣传,你就必须适应这个节奏。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下沉”,也可以理解为是“特朗普”模式。这都无所谓,这就是一种海量筛选。它是在这个时代最容易在信息传播上翻盘的模式。
千万不要被眼前那些不配合的人迷惑住了,他们只是少数。他就是为了恶心你才在你的视线里扭屁股的。
抵制行动最大的阻力是:你身边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做出选择。
我们要让更多人听见中国真实的心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岌岌可危的处境。你只要把事情传播到位就可以了。至于作何选择,交给他们自己便是。
不要把你现在的情绪过度代入到对一无所知之人的宣传中。甚至还要云淡风轻说的说我们遭受的痛苦。
以免其反效果。
切莫误会,我的建议绝对不是单纯的因为害怕反效果,而给你们的一套折中方案。
这全然不是折中,这就是最高效的方案。
如果广大国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咱们就先把人得罪干净。那么事件焦点就会变成当年的“U型锁”,而不是当年的“钓鱼岛”。今天,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只传播,不建议。让人们自己做决定。
一个不行找第二个,第二个不行找第三个。
直到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到时候只需要相信他们就好了。
哪怕决定抵制的概率还不如以前,决定抵制的总数也会远超以往。难道这种动员不香吗。
绝不给那些“自我合理化”的脆弱小人联合起来的机会。孤立他们,无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才是真正自由的力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市场经济,吓得他们大门紧闭,现在该学学新的洋枪洋炮了。自由主义很多时候都有不俗的作用。西方反而渐渐用不起自由的精神内核了。不造谣都无法占领道德制高点,这完全就是与信息自由传播完全背道而驰的手段。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在信息自由流通的状态下能赢。
让信息流通起来,让中国人自由抉择。
请相信中国人。当中国人听懂了现今的处境,新疆的遭遇,和国家的未来,中国人会做出理智的判断。
即使他因为刚买了产品而不想浪费新衣服新鞋,也不要苛责他。谢谢你们了!
都是苦命打工人,能听懂政治就不错了,错过了今天,以后也一定能争取到的。
敢不敢先把耐克赞助的NBA彻底禁了?
抵制,人家都指着鼻子骂我们没脸了,还跟那儿看呢
说能抵制耐克自己信不信?
MD不是搞事情么?
能不能都有点儿出息!再弄人家炮弹都要打到门口了!
还有知乎能不能别再删除了?你们倒是说清楚违反哪个规定了?
你们膝盖也软的打不直了是么?
有能耐给我禁言封禁,别搞这种小动作
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我反正抵制了。从今天起,到这个事有什么妥善满意解决方案前,不会再买。
这些潮牌其实没什么深奥的科技,主要吃的还是广告营销,想禁了很容易。
耐克,优衣库,gap这些牌子一起在中国制裁后发声,这就是贸易战的节奏,背后是美国政府,这谁都可以看出来。
在这些事情上,我看很多朋友很悲观,认为禁不了耐克,和中国的商贸往来太多,规模太大,又给中国国家队赞助等等。
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先把未来最恶化的情况想出来,中美之间最严重了打核大战,大家都死,那这种就不说了。再起次,就是各种代理人战争和经济封锁。
而从最近这些年的趋势来看,不仅仅是美国,实际上各个国家无论穷国富国,都开始在经济上进行更细致的对他国制裁,以图为自己国家的企业和本国利益服务。
欧洲对Facebook的垄断罚款,制裁波音,美国对欧洲的红酒,奶酪实施惩罚性关税,甚至中国审查互联网的方法,也都开始被各国学习。印度对中国APP的封禁,美国对华为禁止进入美国市场,日本对韩国半导体进行制裁,美国干涉俄罗斯输入德国的油气管道工程,美加互相制裁对方的钢铁和铝制品,类似情况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从今往后,本国资本家和本国政府的利益都是捆绑在一起的,你和某个国家关系好,他们的政府才会愿意让你的企业去赚钱,关系不好,只要不是必须的,尽量都用本国的或者盟国的商品。
跨国公司在各地也会出台更细节性的规范,以防止跨国公司过度的占有本国市场,今后随着经济和政治的紧张,全球化必然会走向细节化的管理,每一个国家都会细致的审查商品来源和企业的政治倾向,之后当地政府会根据自己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战略方向,进行调控。
因为时代已经发展到这了,有了网络技术,有了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政府的管理水平在上升,一切管理的条例都会细节化,就像早期的网络世界是粗放的,充斥着盗版和违禁品,而随着政府对网络管理能力的上升,应季的电影盗版大幅度的减少,违禁网站规模也迅速降低。
未来国家之间的贸易一定会这样,以前很多耍小聪明,两边讨好的方式会越来越行不通,和本国政府站在一起的民族企业,国家就会给他开绿灯,对政治立场反面的跨国公司就会想尽办法封禁。同样的本国企业出了国,全看对面政府的态度。
所以全球化随着各国的管控能力上升,商业会完全政治化,像华为这么大的通信制造商和手机制造商,以及5g技术的先发优势公司,被活活的清出美国市场,美国人连华为手机都没见过,可见政治力量的恐怖。
所以把未来的局面想清楚 ,不要留有幻想的去预测,这不就是美国会逐渐清理掉中国商品,而中国境内一水的中国企业么。
耐克,优衣库,hm这些事,不过就是中国禁止脸书,Google入境,扶持本国企业百度,腾讯,阿里的重演。也是美国制裁华为,让华为退出美国通信市场的重演。
既然互联网领域可以做到排除对手,通信领域可以做到排除对手,服装领域还做不到?怎么可能。服装的加工技术可比互联网,通信技术简单多了。
对这种大国之间的残酷斗争,一定不要抱有幻想,现状没那么重要,就算是99%的占有率,只要想把你挤出去,也一定能做到,无非是晚两年的事。
韩国的乐天超市因为萨德,不就在中国玩完了么?上百家门店不都关门了?真的像乐天总裁那么乐观的认为,中国人还会回来买么?
政治的斗争哪像商人想的那么简单,让你赚钱你才能赚钱,不想让你赚钱,有的是方法,今天需要你,也不过是暂时留着你,之后收拾,是迟早的事。
NBA为什么不禁?因为NBA实质上是服软了,莫雷支援香港这种事,再没有NBA的人敢出来喊了,NBA的管理层当时说硬话无法是照顾本国情绪,从行动上看,NBA是听话了,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扩大打击面,非的让几亿的中国球迷不看NBA。
对于耐克优衣库gapHM整齐划一的声明,中国肯定是要处理的,无论耐克在中国交往有多深,投资有多大,肯定会弄他,就是早弄晚弄的区别,是弄他到听话为止,继续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行政命令彻底封杀的区别。
从中国这边来讲,封杀肯定也要讲策略的,最差的情况无非是让他们全退出市场,而他们肯定是还想在中国赚钱的,所以这是一场高技巧的政治经济战,怎么试压才能既要让跨国公司恐惧,又要让他们还想着赚钱,最后再把这些压力回传给美国政府。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要被杀鸡儆猴的,也有要逐步排除的,也有需要拉拢的,要讲策略,讲手腕,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
分批逐步,有层次的施压和制裁,每一步观察各个企业的反应,各个击破。
一口气全封杀了没意思,猫逗老鼠多好玩,慢慢来。
都别穿了。中国人脚宽,白人脚窄。耐克鞋版型不适合中国人,按号码穿了脚疼,买大号的影响活动甚至会绊倒。长期穿耐克鞋可能造成脚部畸形。和当年裹小脚一样惨。
穿中国品牌的鞋子就没有这个问题。一定要穿外国品牌的话,可以穿日本品牌美津浓。版型和中国人类似。留学生实在找不到中国或者日本品牌的,建议买新百伦,他们有宽版鞋,适合中国人。
见微知著,耐克这个品牌从来就是趾高气扬歧视中国人。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脚部健康和活动方便,大家也都别买耐克了。
中国人和白人脚形状的差异见下图,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穿耐克鞋会压脚、两边起泡,和缠足一样惨。花几百甚至几千人民币让耐克折磨自己的脚,有必要吗?
光「抵制」没有意义,还得有产品力、其它替代品能跟上。
否则嘴上抵个半天,该买还会买,最后只落得“真香”和“继续被瞧不起”两条路。
最最最差的是用山寨和假冒伪劣来「劣币驱逐良币」,相比被品牌们羞辱,这种是更伤害消费者的一种结果了。
很多人提到服饰针织品行业的门槛很低,认为我们都有几十年的生产经验了,中国已经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第一生产大国。
但真正专业领域的产品,比如专业运动装备,其实也就最近十年才有能力去做出好产品。这个好产品的定义包括有自己的研发技术、有自己的产品设计、合理的价格,且真正满足了运动的专业需求。
也因此,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很多国产品牌的产品,可以慢慢在产品力上足以抗衡国外品牌,可以做到部分取代的程度——起码不少消费者在真金白银掏腰包的时候,会多几个选项去选择去考虑了。
只有这样,所谓的「抵制」,后面才有效果。
极端点的例子,之前几波抵制奢侈品,最后发现最终消费者们哪怕抵制,更替的无非是一丘之貉的其它牌子,它们骨子里又有什么差别呢?这样的抵制除了图一乐,没有意义。
分享两个故事。
有一年某国产品牌跑鞋发布会,曾不无骄傲的表示,自己的这款鞋是该年nike的竞品分析里,唯一入选的国产产品。这当然反向证明了自家的产品力,也说明确实在那会,国产跑鞋能拿出手的,太少。
如今就好太多太多了。就跑鞋这块,几乎每个价位,已经有不少国产品牌能做到交出很不错的替代品的程度;
我去过的地方不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逛很多运动/户外品牌的店。多数时候很羡慕,那些运动/户外的知名城市(很多也就国内一个镇一个村的规模),能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品牌,在专业度上都很不错,而且都有自己的产品特色。每次还能看到不少完全没听过的品牌。
而且折算下来,国内可能要省吃俭用半个月才能买的装备,按当地的消费水平,也就两顿饭的钱。
对比国内哪怕很多一线城市的商业街旗舰店,看来看去就那么几个品牌,国产的通常山寨满目抄袭品遍地,国外的牌子也不会把专业产品摆上货架、只售卖那些爆款(国内专业运动市场其实并不大),就觉得很可惜。
我一直觉得,作为消费者,自己辛苦赚的钱,理应买到最适合自己、最货有所值的产品,其次才是考虑其它的喜好,包括针对性的取舍。
一昧的口头抵制,最后打折真香的人,见过太多了。
抵制到最后,发现真正专业且可靠的产品依然是那些瞧不起你的品牌们、可能不得不买,那种感觉才是最糟的。
我使用过很多运动品牌,国产的产品也接触不少,之前继续发过一些想法,差不多都是那意思。
机会放这了,国货当自强。
不强的话,市场也会教你做人、迟早完蛋。
好比国产的班尼路森马美特斯邦威凡客们,不是hm优衣库zara干死你们的,是你们自己没活好。
国产品牌这几年在进步确实没错,但真的距离想完全取代,依然遥遥无期。产品力反而可能是双方差距较少的地方,其它的,营销等环节差距太大了。
更专业的一些细分领域,户外啊雪上项目啊,很多国内品牌依然还是零。
这也都是事实。
至于那些莆田梗的,你不嫌丢人,我嫌。
最后再补充两句,
如今不可一世的nike,在跑鞋领域也曾有过很长时间的低谷,一度被很多圈内人认为是好看但不专业的代名词。nike同样是依靠很强势的产品力,直接扭转了自己在跑步领域的劣势。
以前写过:
试想一下,在篮球鞋领域已经很久没有受到真正挑战的nike,是否最近这十年、甚至快20年间,篮球鞋款的进步和革新几乎没有?
如今有这个机会,国产品牌也好,其它品牌也好,抓好了,我们作为消费者和使用者,才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NBA都回来了,说啥呢。
自己读书,自己写作业为好,靠别人还上什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