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空间站内部整洁,国际空间站线路杂乱,网传这样设计更科学,裸露的线出问题时容易查找,这种说法合理吗? 第2页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不放图了。

这就是典型的公知不懂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基本道理,看到一个消息就到处乱用。

所谓裸露管线是便于维护的实战角度,最早是在辽宁号上,辽宁号驾驶台本来是有天花板的,后来被拆除了,里面的管道线路直接裸露。

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从实战出发,便于维护损管。跟谁学的?跟美国人学的。

辽宁号为什么要这么做?公知不懂,以为凡是裸露的管线,都是“便于维护损管”,只要美国人的管线是裸露的,那就是对的,是好的。

公知当然不知道,辽宁号天花板上那些管路线缆没有一根是需要精密维护的,脑袋一样粗的管路,手腕子一样粗的线缆,你就是故意往上戳两刀,刀和管道谁坏了还不一定呢。对于这种不需要精密维护的东西,裸露出来是比较好的。主要原因是:1,管道线路粗壮坚固不易损坏,两大锤下去都不一定有问题。所以裸露出来是不会被日常操作失误和恶劣环境所影响。2,因为粗壮,所以一旦出现事故,瞬间影响就会很大,这时候拆天花板是来不得及的,相反,天花板碎片会影响损管,反而不如裸露在外便于损管维修。

所以辽宁号的天花板管路可以裸露在外。

后来公知发现F35弹仓里面管线凌乱,歼20管路清晰有章法,遮蔽到位。于是又说,这也是美国“实战角度”。

但是这一下,马脚露出来了,因为但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瞎鸡儿扯了。

航空器,尤其是五代机这种高级航空器,本身就是一台精密的机器,里面的管路线缆都是非常精密,需要仔细检查,精密维护。你把它弄的凌乱不堪,检查维护的时候就会需要大量的精力用在分辨凌乱管路线缆上,反而增加后勤人员负担,增加故障风险。尤其是这些管路线缆都是精密仪器一部分,本身就不是辽宁号指挥台那种又粗又壮的东西。这些精密的管路线缆非常容易损坏,损坏后影响巨大,所以必须精心布置,妥善遮蔽,这样才能把安全做到最好。

固然盖板会影响维护效率,但是对于这些本身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维护的精密仪器来说,拆盖板花那点的时间已经不算什么了,比起从凌乱的布线当中识别线路,拆盖板已经是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了。

公知们是不懂的,只晓得一个辽宁号拆天花板,结果这一次算是栽了。

没想到他们就是没记性,这次又盯上空间站了。。。

先不说美国都没有空间站,所以怎么证明美国对呢?

就说空间站这种内部设施比五代机还要精密,容错率还要低,发生事故危害更大的东西,那些管线本身就比较脆弱,裸露在外,一旦有失误导致损坏,那损失都是不可挽回的。

五代机好歹能迫降,空间站你准备咋迫降?

所以所有的管线都要尽可能的妥善遮蔽,避免任何不该有的接触导致可能的损坏。

你说加上遮蔽不利于维修损管?

空间站出了事故如果连拆盖板进行维修的时间都没有了,你就是把线管裸露在外,也没有时间去修。

就这么简单,你说这群人咋就想不通呢。


user avatar   jerrygogo-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如此!

这就是中国人刻板且没有创造性的见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中国的电话交接柜,太整齐了,巴行!

国外的电话线都是露在外面随时可接,和国际空间站一样,更人性。

中国的机房布线,全扎成一堆,太形式主义了,有一根断了怎么办?

国外的机房布线,和国际空间站一样随性而优乐美!



你说什么,中国几十年前也是这么布线的?

你国发展了几十年反而退步了,还好意思说?


我是南有乔木,就会瞎扯犊子,不要关注我,你会后悔的 ( ̄o ̄) . z Z 。


user avatar   wendaob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拿一个行将就木的国际空间站和一个新的中国空间站做对比,还舔,说几十年前的更先进。

脸都不要了。

就硬舔。

说这句话的人,如果空间站是他设计的,极具权威性,兴许还有那么点说服力。

可说这话的人也就跟那些说西北农大教授不会割麦子一样。

在他们眼里,跪久了,别人拉的屎都是香的。

啥时候干净整洁比凌乱不堪落后了?

你上过空间站还是修过空间站了?

还好意思把国际空间站说是美国空间站,连美国人都不敢这么说。

有点民族自豪感行不行?

咱们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我没造过空间站,也没上去过,可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哪里就更先进更合理了?

裸露的线容易修?

你也不说裸露的线更容易坏呢?

在失重的环境下,连小火苗都是漂浮在空中的,这裸露且凌乱的线,难道不是更危险吗?


user avatar   wendaof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空间站凌乱,行(实际上是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整洁,不行

美国大楼倒塌救援,行

中国抗震救灾,不行

美国制造,行

中国制造,不行

美国疫苗接种率,行

中国疫苗接种率,不行


很多人酸起来,真的是什么都能给你说成是差的。

很多人跪久了,真的是什么都能给你硬舔。

能独立发射空间站的国家有几个?

那些说中国不行的,有几个国家能做到?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呗,尬黑呗。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话题吵起来还是挺让人意外的,当然这种“整洁不如裸露”的说法是外行而且屁股歪,但是反驳的说法也是胡说八道。怎么说呢,菜鸡互啄既视感。




过不了几年天宫空间站就会跟国际空间站一样的乱,但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线并不是你理解的“电线”,而是“线束”或者“电缆”,接口也是集成接插件或者航空插头,不是我们常见的连接端子。这种飞线在一个长期使用的平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天宫空间站也会这样,随着无数次小升级,飞线会非常正常,但是也不是说跟可维护性有什么关系,也没什么危险,那些线缆没法维护也肯定有防护的。

一个装备平台有三种在用状态,新品,堪用,待报废新品整备状态最好,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天宫空间站里面的样子,要多整洁有多整洁。堪用品就会有各种小的升级,分系统会有各种升级,各个分系统升级次数、系统匹配度不一致,就不得不搭很多飞线。最后这个平台失去继续升级使用的价值,或者是基础系统出了不可修复的问题,就不得不报废,我们会尽量拆下还能用的设备、保密设备,要么接着用要么处理掉,整个平台进入待报废状态。


这样,一个平台就寿终正寝了,报废。对于空间站而言,就是把该拉回来的东西放在下行通道里,神舟或者其它飞船里回收。至于空间站本体,一般是坠入大气层烧毁。


我以前手掰过一个卫星车的天线对卫星,这个卫星车就是我亲眼看着从出厂整备到退役报废整个服役过程的,其中大部分升级我也看到了,这里就拿它举例子。

它的子系统有这么几个:集群设备、信道设备、保密设备、伺服设备。


每个子系统都会有升级,但是升级速度不一定一样。


比如集群设备是跟其它网络通信用的,比如把普通电话信号转到卫星上面去,把卫星信道分给互联网用,各种地面设备对接都靠它。早期的集群设备没有互联网功能,以太网交换功能很弱,后来这方面需求有了,就得升级集群设备。


但是这时候信道机还能用,接口是对老式集群机的。


你就必须要加一条飞线,把机柜里原来那条接口电缆报废,另外拉一根带转接功能的线。


这种升级十分有必要,比如这个保密机,要求是随时可以更换,不能换也必须换。有个间谍泄密了,把保密机的一切都告诉别人了,你换不换?麻溜儿的换。


保密机接口要对集群机、信道机,这玩意儿一换就是多一堆转接电缆,车里飞线就多了起来。


最耐用的还是伺服机构,这些大部分是机械结构的,很难有什么升级。


结果最后咱们国家打了一颗新的卫星上去,这就是它寿终正寝的时候了,整个平台失去了价值,报废吧。这一堆飞线也不要了,保密机拆了处理掉,发电机还有用留下,别的扒拉扒拉有用的留下,剩下的就砸扁了回炉吧。


让我们为它撒花,默哀。




国际空间站那是几十年的东西了,各种子系统都升级多少次,空间站这种东西又是子系统特别多的平台,几十个子系统是有的吧?说实话就那么点飞线,我还是非常佩服NASA和老毛子的工程师的,这个实力值得敬佩。

我们的空间站现在这么整洁,是因为它是个“新品”,还没有任何升级操作,只要有,就肯定不可能保持现在的状态,也会有各种飞线,不过飞线数量就要看我们的工程师水平了。仅仅看国际空间站那些设备表面旋钮、按钮的设计风格,各个年代的都有,转接线多也是正常的事情。

我们的空间站,我第一眼看见内部就无比的亲切:典型的我国航天科工设计风格,最近20年当过通信兵、电子对抗兵、雷达兵的对此应该都有同感,这不咱玩儿过那一套么……


还是熟悉的机柜,还是熟悉的味道

其实我倒是希望咱们的空间站里面飞线快速的多起来,各种子系统嗷嗷升级,你分分钟给它安个曲速引擎上去,再乱的飞线我都要。


比方说“天链”卫星升级了,咱们国家打了一堆新的更好用的“近地空间互联网”卫星,近地轨道也给你安排了WIFI,天宫难道不跟着升级?原来的天链设备还得对星,挺麻烦的,一股脑拆了扔大气层烧掉完事儿。新的天链设备又轻又好用速度还快,可是接口和原来的天链不匹配,这时候你可以省300公斤重量但是要多一根飞线,你飞不飞?


你飞得可香了。


科学的归科学,爱国的归爱国,至于恨国的,你搭理他干嘛?长征五号是靠无烟煤发射的吗?




这个飞线,肯定很多人关心,也会有安全性担忧,但是这个真没必要,你要给捆起来也是可以的,不过不捆也没事。


不是里面一根铜芯外面一层胶皮,是很多根这种线以各种方式缠绕到一起,然后裹上防护层、加强层,甚至有的会有“铠装”,最后才是表皮。

民用标准的大概就是这样,这确实很不靠谱。

军标/航空航天标准的是这样的,甚至比这个还要结实,你就靠两根线磨蹭就能磨破皮那是不可能的,这种线结实到了你想不到的程度,可以开发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比如说紧急情况下用来拖车


两头的接头也不是你以为的连接端子,或者直接焊起来。是用的航空插头或者专门开发的集成插座,这些插座很多都有自锁机构,有的还有防呆设计,或者特种环境下的防水防尘防盐雾设计。牢固程度嘛,你蹲下去拽着使劲拽,拽脱了算我输

至于电缆和航插之间的固定,也是有很复杂的标准的。一般会首先固定电缆的铜芯,然后固定电缆的加固层,有铠装的还要单独固定铠装。


总之,航插与军标/航空航天标准电缆加上航空插头,跟你原来的电缆强度是一样的,多一个接插件,不降低强度和防护性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只不过信号有可能会有衰减,有些镀金或者镀银的接插件连信号衰减都很弱。这些玩意儿不是你想的那种私拉乱接电线,标准非常严格,各方面都有所考虑的。


至于为什么不在升级的时候拆开机柜,把原来的电缆换掉,把飞线藏进机柜里面去?


我只能说拆机柜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特别是在飞船、空间站这种很狭窄的地方,拆一个机柜的风险很大很大,有些大型机柜根本拆不下来,近地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施工难度更大,不是三五个航天员搞得定的。




所以什么“凌乱的比有序的更先进”这种说法当然是胡说八道,但是拿民用交换机甚至工业配电(强电)机柜来反驳也是错的,军用/航空航天机柜是另一回事,不是说集成度高就没有飞线,而是升级中难免出现飞线,导致集成度降低。设置有说什么“模块化设计”然后整个机柜坏了就扔掉的人,天呐,那可是在近地轨道上,你知道发射那么重的东西上去要花多少钱吗?模块化设计不是这个意思,模块化的意思是全寿命周期内模块化


军用/航空航天平台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当然也是一门学问,我们的空间站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上的水平是肯定比国际空间站高,因为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也就是才20来年的历史,国际空间站上天的时候还没有呢。


因此我有信心相信,天宫空间站即使到寿命末期,里面还是会比国际空间站整洁。因为他们设计机柜的时候肯定已经对升级导致飞线有所考虑了,对各个模块单独升级是有预见性的,在模块内部消化处理多出来的连接和转接,不会拉得到处都是电缆。


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


谁让你中国的航天发展的那么快呢?对吧?


万一哪天搞出个曲速引擎呢


user avatar   jin-nian-55-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此可见,印度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毕竟印度电线杆和盘丝洞没啥区别。


无论你对印度人持有怎样的看法,你都得承认,印度电工nb。

电影里的拆弹专家,还要靠颜色区分零线和火线。而一个合格的印度电工,能够从看似一团乱麻,实则乱中有序的电线中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条。

最新的沉浸式布线法:

顶尖的跨越式布线法:

为什么美国要采用先进的印式布线法?

一心做着大国梦的xfh,怎么能懂得NASA的良苦用心。

一个印度电工到中国来工作,面对整理有序的电线,修理起来毫无难度。

而一个中国电工到印度去工作,则会被八卦阵一般复杂的电线迷惑,当场抓瞎。

同理,

假如美国人攻入中国空间站,一定可以很快控制全部设备。

反过来,如果中国人攻入美国空间站,就会在无序的设备布线中迷失方向。如果行动时不小心碰断一两根,更是不知如何修理。

你嘲笑美国人在第一层,其实他们在第五层。

美国人的安保工作,比中国人不知高到哪里去啦!


user avatar   wu1234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01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这段文字的大意是由于中国空间站内部太干净,是面子工程,没有实际的意义。相反国际空间站由于内部足够乱,很多线裸露在外,方便接线和维修,是先进的表现。

脑洞清奇的一段话

当看完这段文字后,整个人都不舒服了,按照这人的神逻辑,家里的客厅不应该收拾干净整洁,因为这是面子工程,毫无必要。而相反,家里的客厅脏乱差,是真性情,是文明与先进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个人不仅是美吹,而且是印吹,为什么这么说呢?

印度杂乱的线路代表先进

因为印度的电线跟蜘蛛网一样,天马行空,杂乱无章是出了名的,那些表露在外部的电源线,在这位博主的眼里,倒是成为了文明和先进的象征了。

02

印度的电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大量的增加,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导致乱接乱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90年代的沿海地区,非常常见,因为那个时候,大量的人口涌向沿海地区打工,有用电的需求,但是当时基础建设能力跟不上就导致了这个现象。

回到国际空间站的线路乱,也是同理,事实上,NASA也不希望国际空间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之所以变成这样,也是无奈之举。

曾经有网友在网上提过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国际空间站的电线都暴露在外面,显得非常的凌乱。

而一位NASA的员工出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国际空间站按照现在的产品来说,属于上一代的产品,不论是当初的设计思路,还是功能方面跟现在的航天产品相比,都显得非常的老旧。

这个也能理解,国际空间站始于上世纪末期,在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仓被送上太空,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的开启。

03

由于其体量足够庞大,不是在短时间建设完成,事实上整个建设的过程持续13年,一直持续到2011年,最后一个组件的加装,才意味着整个国际空间站建设完工。

而在整个国际空间站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科学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一点我们做为普通人也深有感受,那就是在1998年的时候,拥有一个如砖头一样只能打接电话的功能机,在当时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

短短13年间手机的发展里程

但是在2011年的时候,现在大家使用的智能机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了,可见在这13年的时间里,科技产品的发展有多么的迅速。

由于应用科学发展迅速,而代表人类技术结晶的航天领域,就避免不了把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上面了,这就导致一个不好的现象出现。

那就是最新一代的产品与老旧的产品出现了不兼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ASA的科学团队们就想办法用一些电源线和传输线把两个不同时期的设备连接起来,就导致了国际空间站中线路裸露在外的问题了。


04

而中国的空间站之所以干净整洁,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另外一方面是利用模块化的组件进行连接,所以很难看到裸露在外的线路了。

模块化组件是什么?

做通信的朋友一定非常的熟悉,因为在机房的传输设备,特别是国产的设备几乎全部都是模块化的链接。

BBU由一个个模块组成

在通信设备中,有个核心的部件,被称为BBU,整个BBU除了主板,其他部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而进行模块化的组合。

这个BBU你可以理解成为有12个主要抽屉,每个抽屉放不同的控制板,而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每块控制板的插拔就如同抽屉插拔一样方便,然后再导入不同的数据就可以完成整个操作了。

这是BBU的一个组件,直接插拔就可以完成

这种产品的好处是维护和安装都极其方便,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简单地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操作了,而培训的主要方向还是在软件方面,如果根据不同的硬件导入不同的数据,而仅仅是硬件部分的话,只要是看过一遍,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都可以完成操作。

05

很多时候,网上有很多高大上的理由,说国产的通信设备风扉全球的原因,事实上国产通信设备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的原因,我想更多的是在这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人性化,管理维护的成本更低。

模块化的BBU可以看出有这些好处:安全;没有裸露在外部的电源线,轻便;因为它是由一块块的模块组成,功能强大;可以根据不同的组件实现不同的功能,后期维护成本低;相对于以前国外产品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的人工维护成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要给一个简单的组件,导入数据就可以完成。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国空间站内部由一个个的部件组合完成

事实上中国空间站,就是利用这种先进的模块化的组件构建而成,不仅安全,实用,维护也方便,看起来还非常整洁和干净,就是这些优点,却被一些美吹们看成是一种落后的象征,不知道那些人的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节省空间,在地面上,发达城市是寸土寸金,一平米达到几万数十万,但是跟国际空间站的空间比起来,连零头的零头都比不上。

老迈的国际空间站

以国际空间站为例,内部使用的空间是837立方米,而从建设到现在的实际支出是1600亿美元,也就是说一立方米达到了1.9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2亿人民币。

所以,国际空间站的那些线,不谈安全问题,就是其浪费的内部空间,都是海量的资金啊!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国际空间站中一根电源线,即使不算成本,就是算其占用的空间,会浪费多少钱呢?


user avatar   yamamoto-NUM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一下钢筋混凝土诞生的故事。

1865年春天的某日,法国园艺师约瑟夫·莫厄埃苦于用水泥建造的花坛总被人不小心踢坏,当他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盆,发现花盆的泥土仍保持着原状。他把泥土捧起,只见花的根纵横交错,左右上下穿插,交织成网状结构,竟把松软的泥士箍得异常坚固。他猛地想起一个主意:仿照花的根系用铁丝织成网状结构,再用水泥、沙石浇铸在一起,砌成花坛,也许能坚固点吧。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诞生了,虽然不知道具体原理,但比照这乱七八糟的画根布置的钢丝,的确把混凝土箍住了,从此花坛变得更加坚固,再也不担心被踢坏了。早期的钢筋混凝土里面的钢筋是像花根这样的,弯弯绕绕,毫无规律,在有明确的受力分析技术之前,认为越乱越好,越接近花根越结实: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混凝土的认知更加明确,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点的受力分析也越来越明确,此时钢筋布置就完全是按照受力要求布置的,大多实现了横平竖直,赏心悦目:

其实,原来按照花根胡乱布置的钢丝,虽然起到了约束混凝土的作用,但并不是按照受力计算布置的,造成了很多浪费,现在经过设计的钢筋布置,是按照受力计算结果布置的,真正“好钢用在刀刃上”,既先进又赏心悦目,这是技术的进步,千万别抱残守缺,认为第一手发明一定是好的,任何改进都要质疑一下,很多时候,美观和科学合理并不矛盾。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不到外网,你说啥就是啥。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家电器出了问题,看电线就能知道是啥毛病?肉眼测电流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韦伯望远镜发射成功?该项目对人类探索太空有何重大意义? 
  苏27是否为「优秀的平台」?被中俄魔改出 苏-35 歼-16 等型号,他对其他三代机的优势体现在哪? 
  如何看待中国天眼用AI发现银河系边缘数万光年外的暗弱脉冲星,解决世界级难题,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美日发表探月合作宣言,日本宇航员将首次登月? 
  为什么飞机要有菊花? 
  如何评价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 
  如何评价 SpaceX 公司于 1 月 18 日主动引爆猎鹰九火箭? 
  2018 年 4 月 27 日北京晚八点天空出现的光是什么东西? 
  截止至2019年,人类发射了多少颗人造卫星? 
  神十三乘组首次演练紧急撤离,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在太空中遇到什么情况需要紧急撤离?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时代少年团马嘉祺艺考未过线?
下一个讨论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重要意义?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