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星链版本没有激光星间链路(最新一批测试版有),数据流会且只会经过本地地面站,再从地面光纤网络走。即使未来有星间链路,星间链路也没法和地面骨干光纤比容量(一条骨干光纤中复用上万个波,而空间激光的波分复用应该于此相差两三个数量级),还是会以走地面为主。所以以此分析,星链和我国看重的GFW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是可以并存的。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通讯覆盖率最高的大国,实现高覆盖的成本也是极高的,需要用星链这样的低成本广域覆盖手段来降低成本。例如现在的珠峰大本营移动基站需要用复杂的微波中继系统接入骨干网络,如果换成星链,可能用一组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加上星链和基站本体,实现十年的无人值守维护。
那么以此分析,在一定时间后,国内放开特别是放开星链to B(尤其是运营商)的服务是大概率事件。
再谈一下个人对星链的看法,前几年奥卡姆剃刀对星链有些评论,最近星链热闹起来了,又有人把奥卡姆剃刀的评论(计算)拿出来批判。但是基本的物理原理是无法超越的,奥卡姆剃刀的计算没有原则性的错误,星链系统最终还是会回归他广域覆盖的本质——即总容量有限,难以把大量容量集中到部分地区,因而单位面积的信息流密度低下;同时广域覆盖成本低。
由此推测运营星链的公司长期可能可以服务1500万左右的用户,年营业额的上限大概是200-300亿美元。从这组数字来看:是一家世界上排名前20的运营商,大概和英国电信和意大利电信相当,考虑到影响力加成,大概会比营业额400亿的中国联通更强势(市值方面)。
不同意的,请反复默写“有线是无限的,无线是有限的”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