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知道孩子极度害怕蚕蛹,母亲却多次劝孩子尝试吃下去,且用“人要勇于尝试”劝说,该怎么拒绝? 第1页

     

user avatar   shui-tian-yise-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片子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桥段,某个孩子特别害怕某物,不敢接触,然后父母就不断鼓励孩子接触。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孩子接触了某物,战胜了自我,培养出勇敢无畏的精神,最后得到抱得美人归之类的大团圆结局。

所以,事情发生在别人头上时,大家的评价往往是“这是你成长的考验,以此为契机战胜它你就无所畏惧”;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时,大家的评价往往是“我好怕,你是在压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

母亲劝说吃蚕蛹这件事其实就是这个电影桥段,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希望孩子获得勇敢无畏的精神。体验战胜心中恶魔的快感,从而获得勇敢者的人生。

孩子不接受劝告其实就是电影桥段中前期主角的百般拒绝和推脱。不敢面对心中恐惧的对象,放弃战胜自我的机会。

但生活毕竟不是电影。现实中到底是尝试还是拒绝,结果并不会如电影里面一样演绎。尝试后孩子未必变得勇敢,拒绝后孩子未必永远畏缩;尝试后孩子可能充满自信、高歌猛进,拒绝后孩子也可能遇事总是逃避、不敢尝试。

人生没有第二次。每一个选择带来的效果只有选择了之后才会知道。重要的不是吃不吃蚕蛹,重要的是遇到困难时你该如何思考和选择。

所以,孩子应该先认真思考要不要尝试一下,而不是思考怎样拒绝母亲的劝告。在没下决定前,孩子应该告诉母亲,“我还没准备好是否要吃,给我一些时间”。

能够这样去做,最后选择吃不吃蚕蛹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在困难面前认真思考和理智选择这个过程已经是自己的积累与提高了。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不应该拒绝。的确应该尝试。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30岁,你已经30岁了,你妈还逼着你吃蚕蛹,说人生勇于尝试,那你的确应该拒绝,因为一个30岁的人,大概率有非常稳定和健全的世界观和判断标准,你不也是在你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成年以后回过头去考虑这个问题的吗?

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判断能力。在这个阶段你的确应该勇于尝试,而父母在这个阶段也的确会强迫孩子去走出他的舒适圈,我们害怕电视里面的某个人,我小时候就怕梅超风,害怕一本书可怕的封面,怕听到某个恐怖片里面的音乐,怕电影里面某个狰狞的人物形象,怕某本书的一个封面……说白了是我们心中一些莫名其妙的障碍,这一个这个障碍怎么克服,靠的就是不断的尝试,而靠的不是当我抗拒就去规避。

而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孩子只要抗拒明知道孩子不喜欢就顺从孩子的心意让他去吗?当然不是,那你不喜欢上学,你妈可以让你就此退学吗?你不喜欢学钢琴,你妈不是也带你去学了吗?所以这种时候不用白莲花,在你幼小的时候,在你世界观和你的生存能力都还没有完全健全之前,家长是会带着风险防范的意识去帮你打造世界观的,也就是他会为你以后会遇到的风险先做好准备。你以后会遇到激烈的竞争,所以父母要帮你提升竞争力,让你接受良好的教育。你以后会遇到人生的各种坎坷和险阻,所以父母从小会教育你,人生总要经受些风吹雨打。同样你以后可能会营养不良,你以后可能会在不同的地域生活,所以父母在你饮食方面也会让你品尝不同的滋味,摄取不同的营养。这没什么问题。而相反你应该多尝试。

你的逻辑是蔬菜等等算是必需品你会去克服,而蚕蛹并不是。我想请问这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事实上吃蚕蛹是没有危险的,如果今天让你尝试的是一个本质上有危险的事情,那咱们另当别论。有的人不吃苦瓜,有的人不吃蚕蛹,那你觉得苦瓜和蚕蛹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蔬菜虽然是必需品,但某一种蔬菜并不是,一个人这辈子都不吃苦瓜没问题的,所以食物当中并没有某一项真的是必需品。你的逻辑如果成立的话,那么挑食的逻辑就完全成立,小孩子就应该挑食,父母就不应该管。因为不吃苦瓜跟不吃蚕蛹并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个角度。我小时候不吃螃蟹,因为看着害怕。但是我现在很喜欢吃。很多人都有小时候怕吃,但是长大以后却很喜爱的东西。即便我们抛开是不是勇于尝试这种问题不说父母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打开未知的世界,这一点无可厚非。而对于未知世界而言,由父母引领你去打开未知世界,要比你自己摸索的去尝试安全的多。而人终究是要去打开一些未知领域的。

这个问题下面不用想也会知道,有一大帮理中课的教育专家上来说不应该。对此也只能呵呵了。你们家小孩子不喜欢学习,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学习,是不是就可以不去学校?发自内心的不喜欢数学,是不是就可以不上数学课?作为父母,我们没有那么大度好吧?为了让孩子未来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小时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挨点骂就挨点骂。还有些阴阳怪气的就不说了,自己回过头想想,有没有什么小时候你不吃的东西,但现在你吃,甚至觉得很好吃从不吃到吃的过程,你是怎么走过来的,你不尝试你会发现有些好东西吗?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巧了吗?我刚刚还在吃蚕蛹呢。我老公是不吃的。我最开始买蚕蛹的时候诱惑过他说要不要尝尝,他吃了一个以后说我感觉很奇怪,像在咬木头。

那就不吃了呗,除了这东西,世界上还有很多能吃的东西,他不吃还省着我的零食呢。


然后我们家的狗也跑过来想蹭着吃一点,我说不行啊,太咸了小狗不能吃。

后来还是给他了半个,让他闻一闻,果然我们家的狗也不爱吃。


所以你看这一个东西,家里两个人一个狗,只有我爱吃,吃个蚕蛹怎么了?能证明什么?我们家狗都不爱吃的东西,非逼着人吃,有啥意思?


很多家长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在测试自己的权利范围,以及在完成自己的幻想拼图,他们希望孩子活成自己希望中的样子。

他们可能非常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即使这个孩子也没什么毛病。


甚至有的家长他很变态,因为小的时候他自己是这样被折腾过来的,所以他当了家长他觉得天降的权利,如果不好好使用一下自己10月怀胎的罪就白受了,一定要提着教育的外衣,好好的行使一下权利,美其名曰我在努力的教育我的孩子克服恐惧。


实际上能咋,胆小的孩子一定没出息吗?胆小的孩子一定不善良不知道感恩吗?


你养孩子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起码不会成为你的负担,然后有一定的余地可以增加你的抗风险能力吗?


所以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只要是这个性格没有过多的影响主线发展,我觉得都无伤大雅。


我妈以前就挺强迫症的。当年是没有互联网,当时要有网,天天 show她老人家的教育成果,起码是个百万粉丝的教育大v。

我早慧,学习成果那一块30年前放到现在都不输给给鸡娃先锋的孩子,他们现在玩的那套都是我妈玩剩下的。

除了学习之外,性格活泼开朗自来熟,各种妙语连珠,不挑食爱吃饭,爱管闲事儿具有强烈的共情能力和同情心,体育也很好,身体强壮,谁欺负我,我就追着对方打。


即使我心很大,其实我也觉得我妈的教育给我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

从我上了大学之后,我几乎就再也没有主动点过带海带的东西,因为在我妈的强制下,我的食谱里面分为能吃和喜欢吃两种。

我的能吃食谱里的东西在普通人那里可能就已经是十分厌恶了。


小孩总有长大的那一天,长大了以后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其实生活仍然会回归她们真正觉得舒适的样子。


后来我找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公呢?

和我一样从小规矩特别多,导致对于管制这件事情极度过敏的人。我们在这一块可以共鸣。


这个事情其实严重的限制了我俩的择偶范围,在遇到我老公之前,我觉得所有不管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控制欲的人,在我没有主动询问对方意见前,对我提出的建议,我会通通当做负担。

真正的让我舒适的人,一定是一个全盘接纳我、会主动询问我的感受、给我充分自由的人。

我们在一起以后也不断的去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我发现我妈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我和我老公交往初期,有的时候我也会无意识踩他的底线哪怕我是善意的。

而他也是宛如惊弓之鸟一样,本能的抗拒我所有的建议,尽管我是对的。


所以我们吵了小半年,终于搞清楚一个问题:我是为了自由才和你在一起,你也是为了不被管制,所以和我在一起。

我们可以为了彼此妥协一部分,但是尽可能不去管对方。


不吃海带到底是多大的罪呢?


我在我的领域里面努力工作,他在他的领域里面努力探索,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做什么,但是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做的东西里面永远没有吃什么狗屁蚕蛹,吃什么狗屁海带。

那些都是我们成长路上吃的毫无意义的苦。



当年我爸带我练体育,跟我约法三章过,如果你想要如何如何拿到一个好的成绩,那你就不可以叫苦叫累,我记得跟我爸的约定,所以我在练体育的时候是非常能吃苦的,这个苦是我该吃的,我不去突破我的现状我就不可能有未来。

但是我妈特别喜欢让我吃的一个苦却是让我带病上课带病上班,她喜欢说坚强点,你最勇敢了。


???


这种表面意义上的苦到底有什么好吃的?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连我客户发现我脸色不对劲,都会说教练要不你休息一下吧,我下次再来上课,连我的上司发现我不对劲都会说嘟嘟要你先回家吧,今天你课都上完了,不用在这儿等打卡,我帮你报备一下。

为什么我的亲妈一定要让我透支我的健康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那种教育特别魔障的人,到最后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想要的是孩子吃苦,还是通过吃苦换来某些成就。

我爸明显是后者,但是我妈绝对是前者,她是为了吃苦而吃苦,为了折腾我而让我吃苦。

好像我享受人权的底线越低,她的教育就越成功一样。



所以说实话,我根本不相信孩子还小的那些教育大v说的那1234,因为我知道从教育成果来说,我妈比他们屌多了。

谁知道他们孩子能不能顺利熬到青春期而不自杀呢?

谁知道他们的孩子会不会被控制得太过于痛苦,而导致以后择偶困难?


我在非常非常痛苦的时候,是把自己扒了一层皮再生的。

这一切我妈都不知道,我妈仍然沉浸在她成功的教育里,毕竟我看上去比同龄的男孩子强多了。

能吃苦,肯钻研,有责任心。

但是我知道那些她逼着我吃海带的日子,逼着我带病上学上班的日子,并不是造就现在的我的关键。


相反那些痛苦我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去遗忘,去和解。

当然不是和她和解,而是和我自己的命运和解。


我小的时候,生活里所有的亮色都是我爸带我历经叛道留下来的美好痕迹。

在我爸那里我可以活得不是那么的正确和优秀。

我爸爱我,大部分时间是把我当做女儿来爱我。

我妈爱我,却是把我当做一个优秀的听话的小孩来爱。


这里面差距实在太大了。


我非常理解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委屈。

但是如果泼个冷水,你们的父母大概率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你的伤害,哪怕你坐下来明明白白的把伤口揭给他看。

因为承认自己错了,相当于是他们给自己扒了一层皮,这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所以说不如这个皮,咱们自己给自己扒一扒。

自己重生自己找到一片新的自由的居所和一个能给你自由的人在一块儿,哪怕因为这种种过去,让你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找到这个人。


可能有些教育大V又会阴阳怪气的在我这篇文章下面留言说,因为我没有孩子怎样怎样,但是我就是那个被鸡出来的倒霉孩子呀,就是因为我有心理阴影,我到现在都没有要孩子。

而我和这些教育大V的孩子们差不多大的时候,看起来也挺母慈子孝的。我小时候比他们的孩子聪明可爱多了。

所以从教育成果的层面,我妈的本事甩他们这些普信家长8条街,就别搁我这儿班门弄斧丢人现眼了。

咱们走着瞧,看鸡娃党的孩子十几岁叛逆期的时候能掀什么风浪,会不会闹自杀再说吧。


对了,其实我们家的狗有点可怜,因为我无处发泄的控制欲都发泄在它身上了,所以它在外人看来是一只非常乖巧的小狗,会的本事很多,社会化非常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在我们大院里拥有极高的地位,妥妥的万人迷。


只是小狗不会说话,也许如果它能上网,它可能羡慕我们楼上的那个不学本事就有饭吃,不洗澡就可以上床的狗子。

因为那个狗子自由。



建议不讨厌蚕蛹的试试做好的即食蚕蛹,省的自己洗自己炒了。

我喜欢吃辣的。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要的是解决方案,她肯定是希望在不伤害妈妈的前提下得体拒绝,不然用极端的方式拒绝不就可以了吗?在这里我给你分享一个专门用来拒绝别人,或者提出不满,又不伤感情的12步高情商沟通法。

这个方法是我在外面上课时学来的,并且在生活中实际操练过很多次,在对方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效果都非常好。大家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模板,套用在自己的实际情况上,然后多多练习就行了。

完整的组成有十二部分,分别是:

定主题、约时空、表感谢、呈愤怒、显失望、说担心、我责任、敢承诺、诚邀请、提希望、多爱意、再感恩。

根据实际情况,有几个部分我觉得可以合并或者省略。

题主这个情况,我帮你写了一封信,用了一部分你自己的话。当然你改一下表述,口头表达也是可以的,毕竟写信有点太正式了。

内容:

亲爱的妈妈,关于你让我吃蝉蛹一事,我希望你能花三分钟和我在客厅里聊一下。(定主题,定时空)

首先我挺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尤其是培养我的胆量这方面。因为你知道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胆大的人。小时候,你希望我走独木桥,希望我能自己游泳,这些事情我都记得很清楚。虽然我当时很害怕,但我能感觉到你是爱我的,比起那些只管生不管培养的父母,我真的是幸运的。(表感谢)

但是,我觉得你可能有的时候过于专断,采取的方式对于我而言也并不恰当,甚至会起反作用。比如关于蝉蛹的事,我之前已经有好几次表示不能接受了,你还是坚持说服我。如果是基本的蔬菜水果我还能理解,但是对于不是必需品且我极度恐惧的事物,要求我坚持尝试,我无法接受,会更加反感,甚至感到恶心,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做噩梦。

况且蝉蛹这种东西,在中国都不是主流的菜品,只有少数地区的饭店会提供,足以说明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喜欢它,并不是我哪里有问题。

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但是你仍然试图用自己的想法控制我,强行改变我,真的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呈愤怒)

这一次我敷衍过去了,还会有下一次和其他类似的事件,所以我想知道怎么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不想采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也不想嘲讽之类的,而且母女之间沟通一直很少,在家里一天没特殊情况几乎一天五句话都说不出。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我担心我们的关系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说担心)

当然,这件事我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我之前没能和你正式而严肃地沟通,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我有多么不满。或者说我在拒绝的时候态度也有可能不是很好,伤害到你了。(我责任,你按实际情况说就行了,不要把不是自己责任的归自己头上)

我承诺,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变得勇敢一点,不让你失望,尤其是大事上。比如说,拒绝其实就是最需要勇气的。我其实一直是有点害怕你的强势,但我鼓起勇气拒绝吃蝉蛹,并且写信和你沟通,对我来说其实已经跨越了很大的一步。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勇敢,包括敢于对其他不愿意的事情说“不”(敢承诺)

妈妈,你这样培养我,肯定也是希望有一个勇敢的孩子,遇到心术不正、强权压迫的坏人时,也敢于拒绝他吧。我想邀请你一起来见证我的改变,但不是通过让我吃蝉蛹这种方式。(诚邀请)

要知道你的女儿(儿子?)已经长大了,和以前那个软弱的自己不一样了!我希望我和你可以一起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俩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好,而不是互相伤害。(提希望)

妈妈,我真的非常感谢你看完这封信,最后我想再次说,我爱你!(多爱意,再感恩)


这封信有理有节有情,一般正常人看到这里都会触动的,哪怕还是嘴硬,心里的想法也会动摇的。你不必要求妈妈马上改变,但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你都这么来一次,以后她就不敢再强迫你了,因为她觉得你好啰嗦,她甘拜下风!哈哈~

当然如果你妈妈实在不可理喻,多次沟通无效甚至变本加厉,那我支持你强势反抗,甚至远离她。

大家可以把这个办法用在其他场景,比如和发生矛盾的配偶、同事、朋友沟通,既能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愤怒,又不会得罪人。

记住,吵架吵赢了,却输了人是没意思的,我们最后的目标应该是双赢!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关注我,一起做高情商,有智慧的父母~


user avatar   hei-yan-tang-d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小的时候我也听过这句话“人要勇于尝试”

同时也听到了一句“不吃又死不掉,也不会影响一个人是不是勇敢”

第一句来源于我家隔壁奶奶,第二句来源于我妈

小时候我不吃葱姜蒜和茄子,一口都不吃,邻居奶奶就批评我,应该不挑食什么都要吃一口,我妈客套的说了一句姜太辣了小孩都不吃,邻居奶奶不依不饶三番五次地说,最后冒出来一句人要勇于尝试才会勇敢的!我妈也生气了怼回去:不吃又死不掉,也不会因为不吃姜就不勇敢,况且她昨天还把你孙子揍哭了呢,你孙子可比她大两岁她都敢打,多勇敢啊。老太太气得一哆嗦,转身回家去了

人都会有自己恐惧的东西,无关紧要的情况下为什么非要人为的制造困难?

这位母亲难道就没有不喜的食物?这位母亲就没有自己害怕的动物?让她也去勇于尝试一下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儿童恐惧,我写过一篇文章,转发过来:

(此文主要是给家长看的,不好意思,没有直接回答孩子该怎么办,不过,作为孩子,认真看看,或许也有帮助。)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你该怎么办?这很关键!

小熊很怕狗狗。

我家楼下点点家,养了两只泰迪,就是那种很小的狗,毛茸茸的挺可爱。

可能是长期养尊处优的缘故吧,这两只泰迪都不怕人,遇到小朋友还耀武扬威,汪汪直叫。

别看小熊平时欺压我挺厉害的,看见小狗,立马偃旗息鼓,非要我抱着才行。

小区里的婆婆婶婶们看到了,总是对小熊说,你是男孩子嘛,怎么会害怕这么小的小狗呢?快下来。

小熊立即声嘶力竭地大喊:“不!我不下去,它要咬我!”

其实,作为一名小小男子汉,小熊也不是第一次如此失态了。

去年夏天,小丫姐姐去游泳池游泳,妈妈想到小熊也很喜欢玩水,就带他一起去。

结果,到了游泳池边,小熊却大叫“危险!”死活不肯下去。

妈妈只好蹲在浅水区里,假装很害怕的样子对小熊说:“快来救救妈妈,我害怕。”

小熊完全不为所动,沉着冷静地回应道:“你是大人了,自己爬上来吧,我是小朋友,我可不来。”

熊妈妈简直痛心疾首,你一个男孩子,这么胆小,怎么办?

不要太担心,孩子害怕,是正常的。


01

恐惧,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


所有儿童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出现恐惧。

儿童恐惧的原因目前尚未充分明确。不过,以下因素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遗传易感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胆小,这没办法。

不过,遗传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可能的倾向。

2、气质;

有些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人或情景时常产生退缩的反应,这也主要是先天决定的。

详情请看:我家娃就是传说中的“熊孩子”、“鼠孩子”、“蘑菇孩子”、“仙人掌孩子”……这可怎么办?

3、因创伤性经历或可怕的经历(如,被狗咬)而形成的直接条件反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4、通过观察他人的恐惧反应而形成的替代性条件反射;

儿童尤其容易从父母处习得恐惧。

举个例子,如果妈妈怕蟑螂,看到蟑螂就大呼小叫,那孩子很可能也会如此。

5、负性信息传递,如通过阅读、耳闻目睹或其它媒介知道一些可怕事件。

这多见于较大的孩子,如听闻地震、海啸等消息后,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杞人忧天,担心会不会发生地震。

原因是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世界的了解还很有限,对于这种小概率事件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医学上一般将后3个因素称为获得恐惧途径

但是,我们还有某些恐惧很奇怪,好像天生就有,如怕蛇、怕蜘蛛,等等。

这或许是进化的产物,反映了一些曾经威胁人类祖先生存的事物,是一种自然反应。


所以,恐惧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反应,无需掩饰,也并不可耻。

要是没有恐惧这一情绪反应,估计我们的祖先们都会被老虎吃光光。


02

孩子一般会怕什么?


儿童期恐惧大多是暂时存在的,最终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孩子一般会害怕什么呢?

1、学龄前期的孩子,害怕虚构的事物(如鬼、巫婆)、动物和自然环境(如黑暗、雷暴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想象,而且,常常分不清想象与现实,所以,往往在夜间出现恐惧。

2、学龄期的孩子,对于有形的危险,如躯体损伤和在校表现的恐惧更为突出。

一般在10岁以后,绝大多数孩子能完全区分开想象与现实,但是,此时的孩子已经接触了更多的真实世界,所以,他们的恐惧往往会扩大到现实世界的事物中。

3、青春期,青少年更常对社交事务、死亡或疾病产生恐惧。

不过,以上分期并不绝对,甚至也有很多成年人怕黑、怕打雷,所以,我们怎么能苛求孩子呢?


03

应该引起家长警惕的情况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情况,请一定注意:

1、影响到日常生活,如活动、玩耍;

比如说吧,小熊怕狗,他也知道外面可能有狗,但还是会出去玩。

玩的诱惑是无限的。

如果一个孩子为了回避恐惧的对象或情境(如小狗)而拒绝出门,这就是恐惧造成了功能的损害、影响到日常生活。

2、安慰无效;

小熊怕狗,我把他抱起来,安慰一下,他也就不怕了。

毕竟有我抱着他,小狗要咬也是咬我的脚。

如果安慰无效,那家长一定要注意。

3、不能通过分散注意力而消除。

小熊虽然怕狗,但是,我抱着他去看看猫,小熊立马来劲了,拿着石头或树枝去把小猫撵得到处跑。

(这个熊孩子怕狗不怕猫,欺软怕硬的家伙)

所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有效的。

如果孩子具有上述三种情况,那么,提示这可能是一种疾病:恐惧症

请寻求心理科、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不过,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04

怎么办?


循证医学Uptodate临床指南明确指出:

父母的安慰,并且保证会保护好孩子,是解决大多数恐惧的有效方式。

比如说小熊怕狗,我如果再批评他:“这么小的狗,有什么好怕的!”小熊会更加害怕,因为我忽视了他的担忧,他会认为我不能提供安全的保障。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我把小熊抱起来,他感觉安全了,现在小狗只能去咬爸爸了,所以不怕了。

小熊怕进游泳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妈妈先向他解释,你有游泳圈,而且妈妈会在水里保护你,所以你很安全。

事实上,我们这样向小熊讲了后,小熊告诉我们,他是害怕从游泳圈里面滑下去。

我们再进行耐心的解释和示范,表示不会滑下去,而且有妈妈保护,非常安全。

小熊当然也有害怕的情绪,不过还是愿意下水试试,刚开始他很紧张,但玩着玩着就放松了,第二次,就完全不怕了。

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明白:

孩子的恐惧是正常的,所有孩子都会出现恐惧,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但不能夸大或轻视。

而且,下面这些言行,是一定要避免的:

1、利用恐惧作为威胁;

如,“如果你不乖,医生就会来给你打针!”

2、利用恐惧羞辱儿童;

如,“你哪里像个男孩子,只有小女孩才会害怕虫子!”

3、对控制恐惧有不现实的期望;

认为简单解释一下孩子就不怕了。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一定要让他们确定,自己是安全的。

4、过分保护儿童或允许他们回避恐惧的刺激(物)。

这是很多家长更容易犯的错误。

这样的行为会证实孩子的假设,即:这种刺激(物)是可怕的。

孩子被允许回避刺激(物)时,他们的恐惧会缓解,但是,这会强化他们的回避行为,下一次再遇到呢?


所以,最佳的方法是,在安慰孩子,并且保证会保护好他的前提下,让其逐步、反复地暴露在相应的刺激下(如小狗、打雷、社交,等等),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是面对它!

最后顺便提一下,本文有几张图片都来自绘本《最黑的黑暗》。

这是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 哈德菲尔德的自传。

他是一个胆小、怕黑,不敢独自睡觉的孩子,却渴望当一名宇航员。

小时候,他在邻居家里的电视上,看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影像,却惊奇地发现,原来太空是如此黑暗。。。

但是,最终他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穿越最黑的黑暗,飞向浩瀚的太空,实现心中的梦想,成为一名航天员。

或许,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各种问题,胆小、内向,或者是调皮、专注力差,其实,就像克里斯 哈德菲尔德这样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小时候也是如此,甚至还更麻烦!




参考文献:

[1] Ollendick TH, Yang B, King NJ, et al. Fears in American, Australian, Chinese, and Niger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1996; 37:213.

[2] Ollendick, T. Fears and phobias in children: Phenomenology, epidemiology, and aetiology. Child Adolesc Ment Health 2002; 7:98.

[3] Schowalter JE. Fears and phobias. Pediatr Rev 1994; 15:384.

[4] Brent, D, Rabinovich, H, Birmaher, B, Campo, J.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Pediatrics, 3rd ed, Levine, MD, Carey, WB, Crocker, AC (Eds), WB Saunders, Philadelphia 1999. p.632.

[5] Muris P, Merckelbach H, de Jong P, Ollendick TH. The etiology of specific fears and phobias in children: a critique of the non-associative account. Behav Res Ther 2002; 40:185.

[6] Rachman S. The passing of the two-stage theory of fear and avoidance: fresh possibilities. Behav Res Ther 1976; 14:125.

[7] Rachman S. The conditioning theory of fear-acquisitio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Behav Res Ther 1977; 15:375.

[8] Kendler KS, Gardner CO, Annas P, et al. A longitudinal twin study of fears from middle childhood to early adulthood: 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ly dynamic genome. Arch Gen Psychiatry 2008; 65:421.

[9] Merckelbach H, Muris P, Schouten E. Pathways to fear in spider phobic children. Behav Res Ther 1996; 34:935.

[10] King NJ, Eleonora G, Ollendick TH. Etiology of childhood phobias: current status of Rachman's three pathways theory. Behav Res Ther 1998; 36:297.

[11] Menzies RG, Clarke JC. The etiology of childhood water phobia. Behav Res Ther 1993; 31:499.

[12] McNally RJ, Steketee GS. The etiology and maintenance of severe animal phobias. Behav Res Ther 1985; 23:431.

[13] Le Roux, P, McCann, CM. Phobias. In: Primary Pediatric Care, 4th ed. Hoekelman, RA (Ed), Mosby, St. Louis 2001. p.848.

[14] Compton SN, March JS, Brent D, et al. Cognitive-behavioral psycho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4; 43:930.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时候人是真的没有同理心。

我家长也是。

我恐高,娘胎里带来的。三米的台子我能晕过去,站楼梯上往下看,腿都发软。

但家里需要爬高时,我还是会去,当然很猥琐,很狼狈。我爸就看不惯我那怂样,偶尔还喜欢晃梯子吓唬我。

我也没同理心,我妹怕蝉,我经常逮蝉放她身上吓她。

人对事物的恐惧是不相通的,我觉得高可怕,蝉不可怕。所以我对不怕高的人很佩服,却对怕蝉的人很鄙视。

人长大的过程中,也该懂这些道理的。不懂的人,就告诉他。


user avatar   asura-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太想聊这个事本身,因为你爸我妈尽管未必逼你我吃过蛹,但中国式教育里类似的半强制胁迫,人人都经历过几场。

即便不来源于父母,也会来源于社会。

我更想说的是这种对于事物好坏的二元定位,给人们带来的思维僵化。

还是从案例说起。

吃蚕蛹,目的是什么?是摄取动物蛋白。

动物蛋白确实是好东西,比植物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摄取动物蛋白的路径是唯一的吗请问?

必须不是。

我吃牛肉行不行?我嘬鲜奶行不行?我吃鸡蛋行不行?

都行。

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为什么总会有人给你指定一条去罗马的路呢?

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条路是好的罢了。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障碍,是开着坦克压过去的;而对于我来说可能是腿儿过去的,甚至我得光着脚丫子腿儿过去,而且路上还都是玻璃碴子。

人呢,是永远不可能将心比心的,并不是说大家心有多坏,而是每个人的心材质本身就不一样。

就类似的这种情况,我一般视作是善意的,道德绑架的亚种形态。

一般我们提道德绑架,是绑架方利用道德,从被绑架方身上牟利。

这种绑架,则是绑架方确实是为了被绑架方好,利益也确实归属被绑架方,但绑架方却利用道德,打破被绑架方的习惯,人格,或是对生命的自由追逐权。

不敢吃蚕蛹,就拉来胆小,怯懦,怂来绑架。殊不知动物蛋白大把,怎么吃都能补身子,咋就非得吃个膈应虫子呢?

学习不好,就拉来没出息,白养你,蠢来绑架。殊不知大把事业有成的人,真不是靠成绩走上人巅的。

不顺从对方指示,就那忤逆,不孝,以下犯上来绑架。殊不知逆来顺受的羊,在家是好管理,出了家门也是挨宰的料!

所以你看,人们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给一个能够被自己控制的人培养美德或能力的同时,很多时候是忽略了这种美德和能力,其实实现的方式有千千万万。

你给他规定终点就可以了,实现路径按自己习惯来。

终点和路径都卡死,这不是培养人,这是在踏马复制您自己!

关键是……您自己混的有这么好么,值得复制么?

因此,我一己的看法是,永远不要用路径来规范他人,人生不是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不用在每个节点检阅选手是否偏离赛道。

作为家长老师,你教育下一代最基础的善恶是非黑白盈亏观念即可,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爱怎么实现怎么实现去就完啦!爸爸要什么都卡你,爸爸成复制忍者卡卡西了都,要不你给我当爸爸算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质,年轻一代对时代特质比老人敏感的多,每一个人也有每一个人的特质,强行凹是没用的,除了凹出隔辈仇,啥都没有。

类似这种家长,真不是坏,她仅仅是不能为对方考虑而已。

解决的方法也不难。

你妈让你吃虫子你受不了对吧?

你告诉她,去穿上JK录一段宅舞,发到B站上嘁!发一段你吃一斤虫子!

她肯定不乐意玩羞耻play对不对。

你再告诉她,尽管吃虫子和录宅舞是不一样的事,但咱娘俩心头生出来的抵触情绪却是一模一样的。

您不能接受的半老徐舞娘,我能轻松接受啊;所以您能轻松接受的吃虫子,也得允许我不能接受。

关于抵触情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额娘您现在能感受到来自生理性反感的邪恶支配了吧?

我们天天在网上看有人喊活得累,但少有人深入思考过这种累的本质是什么。

从这个问题的角度看,所谓累,正是大多数人在无意识追随这太多不是规矩的规矩,效仿着根本没必要效仿的人,最后得到一个可预期的,不怎么样但凑合说得过去的囫囵结果。

人生每一个节点,都有各种证来检阅你,证拿到评价为好,拿不到评价为坏。

哦对了,我认为货币也是这诸多证明之一,一样在绑架自由追求。

我们都在用同样的路径奔着同样的结果去努力,却极少反思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更少去思索想达成自己的目的是否有其它路径实现。

这能不累吗?能不烦吗?能不抑郁躁郁双相情感障碍吗?

每个已逝的伟人,在世的能人,顶头的上司和邻居的孩子,都是给你设置路径的范本。

那我们庸人这辈子叫活着?

不叫。这叫刻录一张别人的盗版光碟谢谢。而且注定刻飞盘了成废品。

小到吃虫子,大到我们自己都深信不疑的种种成功概念,都没跑出去这个圈儿。

也许我的观点会让很多秩序教条主义人士反对,这无所谓。

有人抨击我,他也是在沿着别人划定的路径在走。

而我说我想说的,是按照我自己规化的路径玩耍。这波我不亏。

所以爱咋咋地吧!


user avatar   ren-zha-xiao-x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莫名给我推送这个,我看了一圈,基本都是讲如何怼父母,但是题主想问的是如何与父母沟通。对于很多答主来说,毕竟不是自己的妈想怎么怼就怎么怼反正自己爽了,怼出花还能拉一波赞,但这些做法真的有可操作性吗?这些答主自己在家会这么怼自己亲妈么?反正我粗略的看了一圈没看到有以身作则说我在家是这么怼的,你也这么怼试试的回答。


我小时候去东北看亲戚的时候,餐馆有卖蚕蛹,我妈也跟我商量,咱们点一盘蚕蛹吃吃看怎么样?我同意了,虽然我也觉得虫子挺恶心的,但是我还是想试试。反正印象就是并不好吃,至少我并不喜欢,皮太厚或者说壳太厚,油盐味道进不去,里面的虫肉是没有什么味道的。看她的样子她也不爱吃这个。印象中点的那盘蚕蛹剩下不少,我俩都没吃多少。从那以后我再没吃过蚕蛹,我妈也没再点过,点那盘蚕蛹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补充动物蛋白了,说真的对蚕蛹味道的好奇也没那么重,更多的是想尝试一下吃蚕蛹这个事。


虽然我都还没结婚,但是年纪渐长以后,多少还是能理解一些为人父母的心情。吃蚕蛹这个事吧,它和逼孩子吃韭菜、萝卜啥的孩子不爱吃的东西还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那些不爱吃的蔬菜父母都是说这个有营养,吃!但是吃蚕蛹大家看看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人要勇于尝试”,不是说这玩意有营养,你必须吃。所以扯什么补充动物蛋白吃别的都行是没有意义的,题主的母亲让题主吃蚕蛹不是因为那玩意有动物蛋白,而是单纯的觉得题主胆小,希望题主能克服胆怯的情绪。这点题主新补充的小时候不敢走独木桥,不敢跳水导致的争吵也足够说明题主的母亲担忧的只是题主胆小这件事。吃不吃蚕蛹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首先题主你要理解你母亲的真实想法,让你吃蚕蛹只是表象,她希望的是你能克服自己的胆怯情绪去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题主家肯定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如果是富贵人家,没有人教育孩子勇于尝试,去把蚕蛹吃了。因为有底气,我的孩子以后长大了他可以不想尝试的东西就不尝试。但是普通家庭没有这个条件让自己孩子长大以后可以随自己的性子活,所以你的母亲会焦虑,因为胆小你以后可能会丧失很多工作的机会,比如题主提到的“表姐考上复旦准备以后当医生,告诉我像我这么胆小当不了医生什么的”。


而且胆小不仅仅是自己孩子失去一些工作机会的问题,还有自己孩子以后独立生活的问题,自己去上大学因为胆小会不会被同学欺负?以后毕业工作了,自己租房住连蟑螂都不敢打能过的下去吗?当你独立生活以后需要面对的困难多了去了,什么都不敢以后父母不在身边怎么办?你的母亲担忧的不是你不吃蚕蛹会缺乏动物蛋白,没人会担心这个好吧?她担心的是你以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她没办法让你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她只能尽量锻炼你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你明白症结的根源,那么解决这个事情就很简单了,我不知道题主对于蚕蛹的恐惧有多深,如果不是特别恐惧,建议亲自尝试吃一个,然后告诉你母亲这个不好吃,肉没嚼头也不香,油盐味道进不去淡而无味,你真的不爱吃这个。你试过一次以后我觉得你母亲就不会总逼你吃这个了。当然你要觉得自己对蚕蛹的恐惧是无法克服的,那也没关系,你可以在别的地方表现出自己的勇敢,让你母亲知道你有勇气面对以后独自生活的一切困难。如果你也无法展现出其他方面的勇敢,那么也可以跟你母亲谈一下这个问题。对于锻炼你的胆量,可以换一种其他的方式,你可以从其他更简单的事情上锻炼自己的胆量,母女之间达成共识即可。


我身边也有一些胆小的妹子,大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怕这怕那的很常见,但是和我关系比较好的现在基本都胆子上来了,因为我一向是给她们展示这些东西并不可怕。有个妹子有次跟我出去逛公园,看到有个口歪眼斜貌似中风后遗症的老大爷迎面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她很害怕,毕竟看起来面容是挺扭曲狰狞的。她害怕就躲我身后,等大爷走过去了,我就问她,你为什么害怕这么一个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大爷,就算是你都能打得赢这么一个走路都困难的大爷吧?他根本无法对你造成伤害,反倒是你可以对他造成伤害,你怕是使劲一推都能摔死他,你为什么要害怕一个你能打的死的东西?那妹子顿时不害怕了,后来还跟我说,她以后看到虫子之类的玩意,就想到我这番话,在看到蟑螂之类的都淡定的拿拖鞋打死,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害怕这些虫子有些可笑。我能杀死它,我干嘛害怕它?这句话我也送给题主你,希望你能多些勇气。毕竟生活是艰难的,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大家都需要勇气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就是欺凌弱小嘛,她怎么不去找吕晓军让他去尝试一下呢?




     

相关话题

  你见过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做过最夸张的事情是什么? 
  一岁多宝宝把东西丢地上然后踩,这种行为正常吗,需要阻止吗? 
  给孩子读绘本多大开始合适呢?但是我们家长又没时间,咋办? 
  家长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天津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称「老师讲的我都会,她没讲的我也会」,幼小衔接是否有必要?孩子是否应该提前起跑? 
  孩子被冤枉偷了同桌的笔,对方妈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发朋友圈说孩子是小偷,还屏蔽了我,我该怎么办? 
  自己的两个孩子吵架,各自都有理,要怎么办? 
  孩子认为烤羊肉串是「清蒸懒羊羊」,而且很多次问:「爸爸,我们是不是把懒羊羊吃了?」遇到这种问题,家长该如何回答孩子? 
  让 5 岁孩子看了《釜山行》的恐怖片段后,他晚上害怕得无法入睡,我该如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喜欢把同学的违纪行为报告老师,应该鼓励还是制止? 

前一个讨论
《决战中途岛》中的"Free China"是什么意思?
下一个讨论
我长得算什么级别 丑 很丑 一般般 还可以?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