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末为什么没有地主豪强割据? 第1页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末基本上不存在地主豪强割据,他们能够做到最多的就是结营保卫自己,暴力抗税,你让他们锐变成军阀参与争霸,或保卫东汉政权,那属于想多了!

东汉蔡邕提出三互法后,即有地方长官的籍贯回避制度,当地人无权担任本地长官,所以汉末在制度上,就先天性地就不具备地主豪强割据的法理条件,而来上任的州牧太守都是外来户,遇上稍微强势一点的长官,本地豪强地主基本上是扑街的下场。

  • 乃使越遣人诱宗贼帅,至者十五人,皆斩之而袭取其众---------荆州宗贼,也就是地主豪强,刚上任的刘表能够轻易地欺骗、斩杀、平定
  • 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馀日,卒全堡壁---------河内太守张扬贪图地主钱财,最终豪强防御成功
  • 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许褚聚集宗族,勉强防御贼寇
  • 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吴郡等地聚众的豪强都被孙策消灭
  • 鄱阳民帅别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子鱼所遣长吏,言'我以别立郡,须汉遣真太守来,当迎之耳'......近自海昬有上缭壁,有五六千家相结聚作宗伍,惟输租布於郡耳,发召一人遂不可得,子鱼亦睹视之而已。"策拊掌大笑,乃有兼并之志矣。顷之,遂定豫章---------太守华歆拿豫章豪强没太多办法,但遇上孙策就是被消灭
  •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田畴在右北平也就是聚宗族自保而已
  • 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讬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刘焉刚到益州,就杀地主豪强十余人立威,地方反叛,被刘焉斩杀
  •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公孙度在辽东诛灭大姓豪强百余家
  • 绍既兴兵,涉历二年,不恤国难,广自封殖,乃多以资粮专为不急,割剥富室,收考责钱,百姓吁嗟,莫不痛怨,绍罪四也---------袁绍在冀州勒索压迫地主豪强
  • 初,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猒,百姓患之---------袁术应该从南阳地主豪强中抢了很多财物。

在汉末要成为军阀,要么有朝廷诏命,要么早期有所依附。

  • 豫州汝南人袁绍被朝廷诏命为冀州渤海太守。
  • 豫州汝南人袁术被朝廷诏命为荆州南阳太守。
  • 青州东莱人刘岱被朝廷诏命为兖州刺史。
  • 兖州颍川人韩馥被朝廷诏命为冀州刺史。
  • 兖州山阳人刘表被朝廷诏命为荆州刺史。
  • 荆州江夏人刘焉被朝廷诏命为益州刺史。
  • 扬州丹阳人陶谦被朝廷诏命为徐州刺史。
  • 徐州东海人刘虞被朝廷诏命为幽州刺史。
  • 青州东莱人刘繇被朝廷诏命为扬州刺史。

以上这些汉末的刺史太守,按照三互法,都是异地跨州发展,参考刘表、刘焉、袁绍、袁术等人到任后的行为,当地的地主乡绅不是用来斩杀立威,就是当肥羊宰的,不存在什么发动地主乡绅来保卫政权。至于曹操、刘备、孙策都是依附这些早期强势军阀发展而来的:

  • 豫州沛人曹操被袁绍封拜为兖州东郡太守,后为袁绍承制为兖州刺史。
  • 幽州涿郡人刘备被公孙瓒征辟为军司马,后封拜为青州平原相,然后被陶谦封拜为豫州刺史。
  • 扬州吴郡人孙策从袁术,后被袁术封拜为会稽太守。

所以汉末地主豪强只能做到结营自保,暴力抗税,基本上谈不上割据。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末最大的地主都是朱家子孙,朱家子孙挤压了地主豪强的生存空间。

朱元璋把每个王朝末期必须经历的地主豪强割据,直接变成了朱家子孙占地。

可惜朱元璋的子孙们没有地主豪强的手段,只有他们的贪婪。

比如万历皇帝的爱子璐王,一个人就占地4万倾良田,把陕西、湖广的好地全占光了,地主们怎么做大,刚去霸占点好地,这边老朱家就过来把地弄走了,地主豪强们还在萌芽期,就被朱家子孙直接掐死了。

地主豪强们不是一天炼成的,他们需要连续三代以上的贪婪与掠夺,养成以掠夺贫农土地为基础的家风,同时不断送读书人进朝做官,用政府来庇护家族的贪婪。

但是他们遇到更大的对手,朱家子孙,他们对土地更加贪婪,所有皇帝都是自己亲戚,谁阻挡他们掠夺土地,他们就打翻谁!这些地主们根本没有坐大的机会。

不过朱家子孙在温室里养了将近三百年,经过十几代传承,早就失去了祖先的狼性。他们只是大地主,不是豪强。

当李自成口号喊起来的时候,朱家子孙的末日就到了。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啊,是由明朝的地方官制决定的。

汉末诸侯的出现建立在太守独立性非常强、又及时复活了州牧制度的基础上,唐代藩镇则是建立在广泛扩大节度使的兼职基础上。

所以在有事之时,秦汉和隋唐体制可以确保提前拥有一套忠诚于割据头目本人的行政班底,使之能够快速形成有执行力的地方政权。

大明的地方官制,仅就晚明而论:

省道府县四级主官,省一级的巡抚别称部(六部)院(都察院),还带着都察院的职级,名义上属于中央外派的巡查员,是京官。

下一级的分守道、兵备道理论上则是已经被架空的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下沉到“地区”这一级的巡查员,同样也是外派下来的。

直到知府/知州、知县这一级才是名实相符的牧守一方的疆臣。

此外明朝还有一堆什么督粮道、邮传道、提学道、清军道来专管特殊的具体事务。

按察使司的分巡道还要剥离掉司法业务。

重要经济事务还有巡盐道、盐法道、茶马道之类的跟着掺和。

晚明实际上的封疆大吏要想独揽大权,面对这样被切割的十分细碎的官场,短时间内也是难以做到割据一方的程度的。

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回避制度。

此外,大明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考出来的两榜进士,和前代举荐占据重要地位截然不同,以至于大明官场要依靠座师、同年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维系官际交往。

晚明的野心家要想团结一批知识分子建立东汉末那种二级君臣关系,实在是千难万难。

没有知识分子,只有丘八,那么当军阀也是很难有出路的。

相反,在顺治元年的东亚大陆上,清朝政权拥有相比之下最完备的行政体系,最适合接收大明中央轰然倒塌之后的中央权力真空。然后清朝就接收了明朝中央空出来的生态位,在大明朝搞地方分治方便中央碾压的态势下开启了统一之路。

在明朝地方官制的底色之上,哪怕是三藩之乱这样的规模都很难撼动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政治优势。

我想这应该是玄烨历劫重生后称赞朱元璋治隆唐宋的理由之一。

至于清朝,清朝当然是对明朝制度有所损益,比如对复杂的道台制度进行了简化,但关键在于清朝在有事之时放权太快,湘军、淮军、楚军等等地方大帅的军权、人事权、财权,几乎没有受过清廷中央的阻碍就快速建立起来。

基本上只要能打仗,甚至不用经常打胜仗,清廷的政策总是给的比较痛快,这就加速了清末地方军阀的成长。

像左宗棠那样的传奇,屡试不第还能建功立业,明朝制度对这样的人杰,保护的十分不够。

但是明制的底子还是给清朝同光中兴的收权创造了便利条件。

清朝的灭亡在形式上其实是赵烈文所称“抽心一烂”的结果,船长不行了,大家就纷纷弃船了。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宋朝开始,官僚地主就逐渐取代了门阀地主

门阀地主的特点是啥:世袭的光大的大土地和爵位 、封户 、免除赋役等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而官僚地主,这一切都是要靠当官才能有,不当官也得想办法考个举人才能维持的住,这就是士绅

门阀地主的架构是:门 阀士族 、均田户 、部 曲、奴 客 、 贱民 、番 匠、奴 婢等

官僚地主的架构是: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

简单来说

就是一个县一个市本来就一两家门阀地主的

现在有了十几个了

力量就已经分散了


这就是先天不足,放在以前,刘秀可以跟逛街一样就被门阀世家送上一大批军队

门阀家里的部曲可以直接当低级军官把部队拉起来

官僚地主家里,就没有,你还得从头训练,速度很明显就慢了很多

其实李自成张献忠大部分时间也是和当地地主武装战斗,但是没有发展起来,清朝入关太顺利了,加上吴三桂他们的部队,一路就滚雪球一样过来了


清末也是这样,曾国藩他们也是慢慢练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和刘秀一样佣兵几万几十万那种

说起来也是笑话,反儒的太平天国,逼得清朝不得不给儒家放权,让儒家子弟终于又掌握了军权,摆脱了以前被清朝杀大儒当杀鸡的命运

太黑色幽默了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jax-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大家如果平时看新闻,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涉及到各种平台,引发这种极端行为的原因也千奇百怪,被暴力侵害的对象也不光是消费者,还有保安、店家、甚至别的外卖小哥。

我还记得之前在武汉就外卖员在商场里面,因为一个差评,就直接捅死店员,而且捅死以后还冷漠的玩手机。



咱们作为消费者,有权利对迟到的外卖提出提问,发出抱怨,这些都不能合理这个外卖员的行为。

现在外卖行业里面有700多万的外卖小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体量,而且是面对终端消费者的服务类型行业,必然会出现一些不愉快,但是绝大部分,都不会采用这种形式来发泄。

说直白一点,这样仅仅是因为客户差评或者抱怨就动手伤人的,换成做其他行业,比如网约车司机或者菜市场小摊主,那同样也是定时炸弹。

而且很难说这是「激情」之下的行凶,毕竟使用的是刀具,任何一个带刀的外卖小哥,都会让人背脊发凉。

如果这事儿是外卖小哥一气之下力大无穷的把电瓶车举起来把人砸伤了,我都觉得性质不会这么恶劣。

很多时候大家会上升到平台或者背后的资本,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我其实也有这种倾向。

平台和外卖骑手之间的关系,我觉得需要更加精准的梳理。

7月份的时候,几大部委是连续发「意见」,先是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然后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最后是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再度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大家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基本都是在保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社会矛盾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之前大家集中关注的是外卖小哥的收入、工作时长、五险一金等等问题。

那这个案子其实给了另外一种观察角度,那就是外卖小哥如果犯事儿了,平台在里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这其实是那几分「意见」里面缺乏的内容,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现在的出发点,更多的依然是放在「灵活就业人员」这个角度。

这灵活就业,其实就是公司给任务,个人来接任务,这就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不涉及过程中的权责问题。

这次饿了么站出来说愿意承担治疗费用、误工费等经济损失,并尽力满足合理的索赔要求,在我看来更多的都是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真的被制度约束下的行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完善这个拥有700万就业人口的「新就业形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站在这位李先生的角度来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所以他需要有个交代。

这个外卖员,自己已经被刑事拘留,大家也都可以想象,如果直接找外卖员索赔,那不光时间周期会很长,最后哪怕法院判定了经济赔偿,最后执行起来难度也会比较大。

所以李先生选择了向平台进行索赔。

这种操作在我看来,没问题,平台的确是有个监管上的失察,而且受害者肯定也不愿意长期奋战才能求得一个赔偿。

但是这背后也牵扯一个问题,平台本质上肯定是不愿意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而平台能使用的预防手段却相对薄弱。

但是这种伤人行为,其实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预见,哪怕是通过政审的都还会出问题,更何况这种隐藏的暴力基因哪怕通过性格测试、人品考察都很难挖掘出来。

而单纯的把球踢给平台,反而是让平台来充当了行凶者的替罪羊。

所以可能在未来很长时间,类似的新闻我们还是会看到,如果每次都是从息事宁人的角度出发来倒逼平台进行赔偿,那还不如进行明确的权责界定效果更好。

平台承担平台应有的责任,行凶者承担自己的责任,然后监管部门来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

其实整个外卖小哥群体里面,绝大部分依然是积极阳光正面的。

经常能看到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小哥,见义勇为,甚至为了保护女孩,被当街行凶的人砍伤。

我还看到过外卖小哥为了抓偷电瓶车的,被砍伤。



还有外卖小哥见看到有人扒窃手机,于是大喊有人偷手机,吓退了两男子,在这之后被先前逃离现场的两名男子用踏板摩托车撞击自己的电瓶车。



所以外卖小哥这个群体,大部分都是辛勤劳动的用自己双手来换取报酬的,对极小部分的害群之马,需要的是更加完善的体系来进行剔除和惩罚。




  

相关话题

  中国致公党就是天地会么? 
  怎么评论姚雪垠的《李自成》? 
  「清粉」主要「粉」的是什么? 
  明朝灭亡的原因真的是藩王拖累的么?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的描述是真的吗?有其他史书可以补充吗? 
  江浙财阀和今天江浙沪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明朝为啥不收复伊尔汗国? 
  在古代,对于朝廷来说,百姓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能接受明朝屠城而不能接受清朝屠城? 
  清朝有什么比明朝好的地方? 

前一个讨论
有谁知道俄罗斯干出口服新冠疫苗的那个牛人?
下一个讨论
去马来西亚留学哪些事情刷新了你的三观?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