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文宏「要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言论引争议,如何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第2页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搞清楚,“与病毒长期共存”,实际上是与“不搞定疫情反而纵容病毒不断变异的国家共存”。

张文宏的微博说了:

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3. 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
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张文宏的论点逻辑很清楚,中国不得不与长期病毒共存的前提是——世界无法根除病毒

试想,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或者全世界都采用中国防疫模式,根绝病毒,还会有“与病毒长期共存”这一说吗?

如果欧美率先如天花一样根绝新冠病毒,你猜猜某些人会怎么说?又比如,还在发展中国家肆虐的疟疾,一千多年了,每年依旧死亡40多万,有谁提过“与疟疾长期共存”?

归根到底,麻烦的不是病毒,而是欧美国家的政治乱象造成的恶果。

偏偏有人在原卫生部长高强的文章下留言认为,这种政治干预的恶果是才是现实,是科学防疫必然要面临的事情。

这就魔幻了....

公共卫生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必然面临一系列政治干预。

换句话说,只有排除一切政治干扰,防疫才能科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这才是科学精神,而非默认政治恶果为现实。

为什么高强文章里要用政治话术,作为前卫生部部长,他无非是用“魔法对抗魔法”。

笔者认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通,必须是健康的互通、安全的互通、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互通,而不是盲目的互通,更不是不计后果的互通。当前,我国能否与世界实现正常互通,并不在于国内疫情控制,而在于国际疫情形势。在国际疫情严重反弹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坚持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监测、隔离等防控措施,这不是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

高强认为,现在欧美不断渲染德尔病毒的感染能力,是一种烟雾弹,给防疫不利打掩护,也是给“与病毒长期共存”找借口。

同样也给南京机场不负责任的官僚,甚至是全国负责一线防疫的某些官僚们,找了渎职的借口。

因为舆论中“与病毒共存”的声音越大,各个口岸机场港口的防疫一线的心理防线就越松弛,越有可能放任病毒侵入。有点再次破口,便会有舆论声音再度借机宣传病毒长期存在,然后就无限循环了。

其实,对于大多数(不需要出国)中国人而言,张文宏所说的回归正常生活,并不需要“共存”,因为有多重策略:

  • 上策:不但中国根除病毒,还要输出物资与经验帮其他国家根除;
  • 中策:是其他国家无法根除病毒,在我们国境线上严防死守,防止任何病毒以无法控制的方式进入国内,国内保持正常生活;
  • 下策:即便有病毒突防入境,也要是靠疫苗降低病毒危害,靠管控、追踪甚至局部封城,动态清零——“偶尔、短时间共存”,最大程度保障多数人正常生活。

下下策才是“与病毒长期共存”,疫情内外都没控制好,就打开国门,实现互通,实现“与纵容病毒的国家长期共存”。

上策,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中国正处于中下策阶段,而且下策在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我相信可以回归中策。

下下策的难点在哪里呢?不是中国自己与病毒共存(我能歼灭病毒,那共存不更简单?),而是与欧美互通

这个问题下,有人说

我们改变不了抗疫失败国家的继续失败,这是无奈,但原因是欧美国家自己真的没有理论可能改变防疫策略吗?

澳大利亚就做到了,虽然很不如中国彻底,但比起英美,在封城等问题上有质的区别,甚至出现过网球比赛正在直播突然间宵禁的事情。

与中国一样,作为欧美中的防疫优等生,澳大利亚也因为坚持不放松防疫,而被吊车尾的英国批评,批评澳大利亚不愿意开放(要脸么)。

比如,欧美联动,正准备推出的疫苗护照,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可以出国,但能不能在国内旅行还有分歧,说明澳大利亚自认为防疫上是比其他欧美国家要优越的,不会轻易“互通”

作为五眼联盟,反华先锋,英美自由主义的代表,澳大利亚能做到的,为什么英美不做呢?

以今天的信息技术医疗手段,不是不能做,也不是因为什么人民自由价值理念(中国人普遍认为欧美无防疫失败的原因),因为欧美政府真要铁拳起来谁也赶不上,而且澳大利亚政治氛围相对更右更反华。

根本还是在于——经济考量

澳大利亚为什么可以坚决封城?因为它是一个矿车上的国家,中国虽然对澳大利亚制裁,但各种矿产特别是铁矿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依旧稳固,即便封城摧毁了第三产业,政治上也不会面临危机。

总之,澳大利亚是靠着中国买单,所以无后顾之忧,一边跟中国一样严厉封锁抗疫,一边举起反华旗帜冲在前方。

但英美两国,一个完全靠服务业,另一个也已经空心化,封城带来的经济损失引爆的政治动荡加剧了政治的对立,反而更不可能封城,所以进入了死胡同,变成了“毒窟”。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让中国买单,才得以科学抗疫。

美英在技术上,不是做不到消灭病毒(最起码会比现在更理性,更有效),而是没有找到“买单”的人。

这是中国人的“无奈”?这是欧美的无能!

好了,轮到谈互通了,如果连澳大利亚都不积极与美国/英国“互通”,中国人为什么要急?

急,你就输了。

因为互通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疫苗互认,中国至今没有给辉瑞疫苗(上海复星代理”复必泰“)开口子,原因是欧美不认科兴和国药,而且舆论一有空就抹黑,看来是不打算认了。

一旦认了科兴国药,意味着一个后疫情时代可能万亿规模的市场蛋糕被中国切走,而且意味着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拱手相让。

面对这个商业与政治交错的谈判,我们难道两手一摊说句“无奈”?

不需要谁提醒,没有人真正反对互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比任何国家更需要互通!

问题在于,互通是对等还是不对等。

中国单边许可放开“辉瑞”就是不对等,等于给防疫失败国家买单。

最初五条疫苗路线一起走,不就是为了不背锅吗?

除了疫苗护照,卡你的手段还有很多,国际旅客信息追踪手段,动态清零强硬政策,清关检疫政策等等,一步一步附带各种条件,不断把双方拉到一个水平线上,将疫情的经济、政治成本转嫁给中国。

所以,凭什么一个防疫、经济90分的学霸要与一个防疫40分的学渣靠拢?70分的澳大利亚都不愿意。

这才是与“不搞定疫情反而纵容病毒不断变异的国家共存”的应有态度。

这也是一个谈判桌寸步不让的问题,因为让一步,就代表着可能就成千上万人感染病毒死亡。

我相信张文宏是站在一个医者专业角度谈世界疫情,他并没有考虑倒太多背后的国际政治复杂因素。这一点不必苛责。

这也是为什么高强也站出来在疫情问题上讲政治的原因,因为你不讲,就只能被上政治课。这一点高强文章的立场是很清晰的。

毕竟,立场清晰,对手明确,才不至于被带节奏。

我希望张文宏医生也是的。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人都不一定永远都对,“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是常常听到的一句医嘱,很多医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命在,跟病和谐共处也是可以的——但这个事情放到社会上,就会变成妥协投降主义,变成右派吧。

志存高远,方向必须是明确且坚定的,绝不能妥协。个人与病毒抗争,也要以杀灭为目的,哪怕最终只取得压住病毒的慢性携带状态,但根除的理想绝不能放弃,否则便没了进步。

张文宏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是真的需要每时每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先思考,后说话,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这是作为公众人物的压力与责任。若不想承担,就不要出头。


user avatar   hai-kuo-tia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大是大非”和“科学事实”相对立,本身就是巨大的错误。这种陷阱话语现在越来越多了。

真正科学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关于社会政治议题,一定是要找到“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找到最低成本,最好效果的方案。从这个角度讲,要去看张文宏和高强文章的“共同点”。从这个角度讲,实际上把张文宏推向“对立面”,是一种标准的党同伐异“二极管”思维,非常不可取。

多少人是既没看过张医生的完整微博,也没看过高强的完整文章,就跟着媒体的风极端化去思考呢?张文宏的言论并没有“应该近期打开国门放松边控”的意思, 是那些宣传“防疫坚持清零政策中国恐沦为国际孤岛”的外媒/财新/水军在拿张医生当枪使。非常具有迷惑性。

说几点关于防疫的看法:

第一、全球正在并且可能长期“与病毒共存”,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的实践证明歼灭战不是不可能,但是绝大多数政府做不到。中国的做法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在美西方国家,全国的新冠造成死亡率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在中国这个总数将是140万,这是潜在西式“共存策略”的代价。

第二、中国采取的“零容忍”策略,实质上除了在人员出入境往来领域,大多数时候中国人享受着最大的生活自由,国家也保持着最大程度的经济运转。这才有2020年的增长2.3。越南去年也是零容忍,高经济增长。但今年没扛住,疫情经济双崩。

第三,未来怎么样?需要考虑国际局势,国内经济,人民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就业民生。其中什么最重要?抗疫精神第一条“生命至上”。如何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能,这既需要科技、也需要社会组织,更需要每个人的配合。从缅甸边境帮人非法入境的也好,一己之力祸害扬州的毛老太也好。国家规定的再严,人民群众不配合也是白搭。在欧洲反对封城、打疫苗、隔离的人多了去了。死的人也多了去了。

高强文章:

当前,我国能否与世界实现正常互通,并不在于国内疫情控制,而在于国际疫情形势。在国际疫情严重反弹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坚持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监测、隔离等防控措施,这不是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

有些专家认为,最近南京爆发的疫情迅速传播到多个省份,暴露出一些地方疫情管控存在的重大漏洞和失误,应当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排查、落实整改。笔者表示完全赞同。

张医生的微博:

开放后还会有人感染,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看完这两篇文章,我觉得两位专家说的都对。意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再补充一个扩展阅读:


user avatar   yang-zheng-zh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存论支持者最喜欢说的一个事是别人都开国门我们不开国门就如何如何,但是事实是欧洲国家仍然普遍把中国视为疫情风险地区(防杠:根据公开信息,目前英法均视中国大陆为中等风险地区,美国在2020年1月31日的对华旅行限制至今仍然有效),实行严格的旅行限制,哪怕中国的一年的病例数没有他们一周多;仍然对中国产疫苗普遍采取歧视性政策,哪怕已经获得了世卫组织的许可


别的不说了,我就说在这事上还比较实事求是的新加坡,新加坡在过去一年的大规模时候对从中国大陆入境的旅客都是免隔离的,新加坡也批准了科兴疫苗的使用,这比睁眼说瞎话的欧美国家正常多了。但是,其一,新加坡目前不承认科兴疫苗接种者的接种者资格(更正,近日承认了),其二,南京疫情"爆发"后,日增一百多例的新加坡立刻对来自日增几十例的江苏省的旅客实行了严格的入境管制


那么我请问,在当前这个情况都是如此,如果中国现在的日增病例数是现在美国那个规模,欧美国家可能向你"打开国门"吗?


用科学的名义为政治操弄打掩护,这是最大的反科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张叔也没说错,就是时机不太对。

“病毒将长期在地球上存在”这个客观前景,从去年夏天开始应该凡是看新闻的人就能慢慢看出来了。

张叔去年夏天说,那是高瞻远瞩。

现在是什么时候呢,是delta变种全球肆虐,其他变种潜在水面下,刚巧疫苗广泛铺开让重症率明显降低,一些国家的reopen看起来还挺好,而长城遭到了一次击穿出现了小爆发,调动起对经济伤害颇大的防疫机器应对的时候,是中国堡垒防疫暴露出它缺点的时候,是国人高度紧张也有些懊丧的时候,也算是全球人们认知空前混乱的时候。

凡是在这种变化之时发话都要注意,拥护自己所说的话的人,往往拥护的就不是你的本意,反对你的人也不一定在反对你的本意。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人人都在加戏,因为现在就是一锅粥。

所以张文宏和高强说的措施,可以看作是一个策略的不同阶段,但是网上还能吵到爆炸,而网上吵的内容,往往又互相驴唇不对马嘴。一面说“现在开放就完啦”,一面说“共存本身就是事实上的,你被大是大非蒙了眼”,有人说的就是字面意思,有人还别有意思,有人要辨明真理,有人听见了狗哨,

真是热闹极了。

其实有不少话题在特定的情况下引爆,也会形成这种奇景,大概就是新时代言论的万花筒吧。平时挺好玩,历史事件的时候要提防。

我们还要活好几十年,还会见很多次,打个疫苗先。


在这种变化的节骨眼上,作为政府最好能做的,就是不要盲动做些蠢决定,等子弹飞一飞,一切都看出端倪了再做决定。有那么多国家在做比照实验,我们看也看出来了。所以首先,至少现在开放或者降低响应程度,应该是不理智的——鼓吹现在做什么大动作的,才是危险人士。

同理,现在说共存也是不聪明的,因为这话可以早说来强调长远趋势,可以等子弹飞一飞用事实说话,现在说,就要在思想混乱情况不明的的时刻被纷乱的人群裹挟,最后自己的话里的干货没人听,大家吵成一团。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去看。

有的人看到了己方的骑虎难下,有的人看到了对面的与虎谋皮,

但是如果老虎被拔掉爪牙,曙光终于来临的时候,不管哪一面都会真心欢庆的。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员的书从不过时。

最近写了两篇有关防疫的回答。评论区钢筋,小将云集。但是聊一下基本发现他们都没什么文化。

现在就是很明显,病毒是不会像非典一样消失的。所以教员的《论持久战》又要拿出来读一下了。

张医生说的是速胜不能,高前部长说的是投降躺平不能。这就是从两个观点解释同一个意思。

小将们估计也没读过完整原文就来喷,非常符合他们不学无术的本质。本事没有,脾气很大。

20年头我们全国动员封城,站略目的是歼灭病毒。但是很可惜,翻遍战争史也找不出几个歼灭战,如果有,全都是名垂千古。但是很多小将贫乏的知识储备会让他们有歼灭战是战争常态的感觉,这只能怪毛主席歼灭战打得太好了。

既然首要目标歼灭战流产,接下来就是防御,防御则是为了准备反击争取时间。但是偏偏有人觉得防御就可以了,战士前线血拼,人民安居乐业,战场与我无关,如果漏病毒,那就骂南京。迷幻,当年骂南京,今天还骂南京。

骂完了南京,问题并没有解决,居然跟上次骂完南京一样。

现在要论持久战了,那就不分敌前敌后了,每个人都是战士。

我们今天的科技并不是天顶星科技,只要活得够久,早晚有赶上漏病毒那一天。只要出差够多,总有途径高风险一天。

现在我们讲科学,讲数学。数学没有骗人这一说。

我们小学数学最要紧的知识点就是一个水池,一个管子进水,一个管子出水。既然总有人得得病,那就要控制的病的速度,只要治愈比感染快,那就没问题。所以要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今天的情况就是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得有抗体,无论是得病还是打疫苗反正要有抗体。有了抗体以后,也不能保证不得病,于是就要注意自我防护。高危老人家就别去什么棋牌室了,那跟作死有啥区别?在家养养花,种种草不行么?年轻人少去酒吧浪了,多少国家都是从酒吧搞出来的事情。口罩戴起来,不要挂在下巴上,不要露出个鼻孔,要买正规口罩,不要图便宜,不要图漂亮。2小时换一个,别一个口罩戴三天。勤洗手,按规定的方法吸手,别到处乱摸。我用手肘开门,用脚关门已经一年多了,裤兜里常备消毒液,鼻子痒绝不用手摸,一般找个石头蹭蹭。真心在泰国活到今天不容易,我相信在国内抗疫那是easy 模式,我行你更行。

鼓吹躺平那是无脑,外国火葬场快建三期了你知道么?鼓吹封城隔离什么的那是不知人间疾苦,小老板们要上吊了你知道吗?鼓吹外贸好到爆那是根本不懂经济,中国人踩一天缝纫机,美国人印一张钞票就买走了,你踩越猛,美元越硬你知道吗?鼓吹密接隔离的,有人一家去南京转个车,11口人5万多没了你知道吗?鼓吹封小区的,外卖小哥进去还没上楼就出不来了,14天没收入也没内裤换你知道吗?

一群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将在那自我感动反正不花钱无成本,沉默的大多数苦不堪言。

张医生说大医生们没有一个脾气好的,知道为什么吗?人家良医良心,治的是病,救的是命,靠的是科学,谁有空跟你个外行来讲原理?讲政治?讲自我感动?讲完人都死了,你个吗46不懂还要在那问,在那发表意见,人脾气能好吗?

要不你来治?

你等着别人给你防疫放好了,不小心密接自费隔离活该了,万一漏了影响你不戴口罩呼吸自由空气了你再骂南京?你这不是白嫖么?

叫你打疫苗,你说国内控制好。跟你说保不齐要漏,你说身体不行。跟你说啥你都有理由,反正我就不参与。

这世界哪有白嫖?

等着新冠专治不服吧。


user avatar   yuan-lan-fe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是否要“与新冠病毒共存”成了最热的话题之一,许多人争论不休。在我看来,这完全是由语言的模糊造成的错误问题。什么叫共存?如果指的是现在就取消所有防疫措施,那中国人几乎全都不会同意。如果指的是承认无法消除新冠病毒,那几乎所有人都会同意。

事实上,我们无法消除的坏事有很多。例如人类社会从来都不能消除犯罪,但很少有人说我们要和犯罪共存。正常的态度是承认犯罪随时可能发生,但仍然要尽力打击犯罪。打击犯罪正是和犯罪共存的方法,因为如果你不打击犯罪,结果就是社会被犯罪吞没,这就不是共存啦。

因此,承认新冠病毒无法消除,这本身是个很平常的观察,并不会从中推出什么惊人的结论。真正惊人的,是一些错误的推理。例如说外国都放开了,中国也应该放开。这就纯粹是胡扯了!这里的错误是逻辑上的“推不出”,而不是要不要跟病毒共存。当我们说跟病毒共存的时候,定义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前面说的是常识的定义“新冠病毒无法消除”,后面却把它偷换成了操作性的定义“取消所有防疫措施”。

真正值得讨论的,不是要不要和病毒共存,而是具体的防疫措施。比如说,现在的防疫措施成本有多高?收益有多大?不防疫的成本有多高?收益有多大?——如果不防疫也有收益的话。综合这些考虑,再提出防疫措施应该如何改进,这才是建设性的讨论。

我想,经过综合全面的考察,结论应该是中国现在坚持严格的防疫措施总体上是正确的,成本可接受,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包括国内的收益和国际的收益、硬实力的收益和软实力的收益。在具体操作上,当然有改进的空间。比如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以免中国企业错失海外的机会。比如加强全国的统筹,避免各级地方政府的层层加码。如果应对得当,这正是我们推动改革、增强自身能力的好机会。这些才是应该专家发挥专业水平的地方。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懂防疫,就这个题目想问一下,莫非搞可行性分析还分科学的角度和大是大非的角度吗?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州、南京、扬州疫情的重症率偏高,且我国多数地区医疗资源水平不足,国内不具备与病毒共存条件,在国际疫情缓解前只能守好国门

1.德尔塔毒株患者发展到重症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较多,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型病人发病3到4天就转重症。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1]


2.重症率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表示,与从武汉疫情以来以及后面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这次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2]

7月28日,南京171人已现7重症[3],重症率4.09%

截至8月11日,扬州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48例,在定点医院治疗447例(其中轻型73例,普通型339例,重型23例,危重型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扬州重症率5.13%,危重症率2.68%,重症危重症合计7.81%。

高重症率意味着必须限制病毒传播的范围,才能让患者数量和医疗资源数量匹配。


3.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差,无力应对疫情流行

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执行力强、医疗资源充沛、医务人员业务素养高,如果发生一定水平的社区传播,可能还能做到完全收治。

扬州属于较发达地区,但450万人口的扬州市仅收治了300人左右的病例就出现了传染病床饱和,部分患者转移到南京治疗。[4]可见我国基层医院收治传染病患者的能力还不足。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更加落后、执行力不强、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缺乏经验,如果发生一定水平的社区传播,疫情可能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那么短期加强医疗资源是否可行呢?

协和医院 @王郝 老师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增加18万个ICU床位,年消耗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

即使不考虑投资,医务人员也没法凑齐。


所以在相同的毒株,类似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对不同地区的危害大概率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血条厚,可以收治较多病例。

落后地区如果发生疫情大规模爆发,很可能出现医疗饱和,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的现象,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


4.靠疫苗无法将重症率压低到不挤兑医疗

我国能够接种疫苗的人群大部分已经接种。

未接种的有很多是儿童和有基础病的老人,由于疫情大规模爆发到现在仅有1年半左右,疫苗测试时间较短,副作用暴露不充分,所以老人和小孩的接种工作只能谨慎推进。


5.新冠会影响无法接种疫苗的儿童群体,并造成后遗症

美国儿科学会(AAP)和儿童医院协会(CHA)在最新发布的一份周报中,汇编了各州的儿童新冠病例数据,发现上周有近9.4万个新的儿童新冠病例报告,持续大幅增长。

新奥尔良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Mark Kline周一在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中表示:"路易斯安那州正面临着全美最高的新冠发病率,新奥尔良的儿童医院将他们所看到的描述为‘非常年轻的儿童大流行’。我们住院治疗的儿童患者创下了新的纪录,医院现在有一半儿童不到两岁,其他大多数儿童年龄在5到10岁之间,还太小,不能接种疫苗。”

对于17岁及以下儿童,人均儿科住院率是一个月前的3.75倍,现在相当于2021年1月疫情高峰的时候。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NIH)柯林斯4月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引述一项研究指出,估计有大约11%至15%的感染儿童可能出现长期后遗症。

这种所谓的“长期后遗症”的症状包括疲倦、健忘、体力不如感染之前等。每个人的症状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但这些问题会扰乱儿童的学习、睡眠、课外活动和生活的其他方面。[5]



6.保持动态清零有利于经济

(1)严格防控相对其他不防控成本更低

我国坚持“应收尽收”的代价是少量城市的较短时间封闭,而这段时间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是正常生产,在2020年,我国经济迅速恢复,出口火爆,GDP保持增长,国际收支大幅改善。

2021年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2.8%、23.8%、21.7%。

允许疫情传播,就意味疫情会间断爆发,疫情爆发间断停产,而反复停产损失更大。

印度在第二波疫情过后经济受到重创,印度储备银行(央行)数据显示,该国现有外汇储备约为5000亿美元,但外债已增至5585亿美元,加上各邦债务,公共债务高达1.17万亿美元。外债与外汇储备严重倒挂,意味着印度是脆弱的经济体。[6]


(2)对资本来说,市场是否有稳定性是疫情期间的关键考量因素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也实现30.3%的增幅。专家表示,吸收外资的强劲表现,表明外资依然看好中国。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蓬勃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是未来中国吸引外资的长期优势。[7]


(3)我国坚持严格防疫措施不会被国际社会孤立

疫情期间受影响的仅仅是人员流动,进出口大多数时间是正常的。

我国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国际产业链的核心地位:

各国其实是在绕过第三方国家,各自建立被中国工业品支撑的生产体系,德尔塔病毒继续迭代变异下去,这个特性会更明显。这件事情要想明白其实很简单:不论自己的疫情如何严重,其他国家的疫情都是负外部性,如果有哪个国家刻意绕开几乎不受疫情影响的第一工业国,只跟别的疫情国玩,那它不是资本主义,是情怀党。

其他国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不是坏事,相反,它利于中国的崛起模式。任何工业都需要它国支撑(不仅仅是初级产品,而是全级别加消费领域的支撑)。在疫情中想建立工业,寻求几乎不受疫情影响的第一工业国的支撑,是最优解,甚至是唯一解。换句话说,中国全级别全领域支撑它国经济生产,这本身就是中国主导的超级经济圈,是我们谋求的崛起模式。我不能说疫情带来红利,但坚决防疫,给了我们“不吃这一套”的底气。这天下要变了。

本节来源 @frank


(4)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内部疫情不严重是我国的最大优势

在2015年后,由于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我国一直被美国为首的国家孤立。

目前我国最大的底气就是产业链完整,受疫情影响较小,大多数时间可以正常生产,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生产者。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竞争力之一。

如果国内疫情大规模爆发,我国失去了稳定生产的优势,还会导致第三产业全面衰败、社会不稳、大批外资撤资。

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我国还会继续被西方国家孤立,到时候连印度都不如。

在充分论证之前尝试放开入境管控措施,与病毒共存就是豪赌,赌赢了收益不大,赌输了万劫不复。

参考

  1.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9UQCHS0530QSBG.html
  2.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597502766464332755%22%7D&n_type=-1&p_from=-1
  3. ^ 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279449/tid/1026
  4. ^ https://new.qq.com/omn/20210809/20210809A05ZS900.html
  5. ^ https://new.qq.com/omn/20210810/20210810A068Z300.html
  6. ^ https://view.inews.qq.com/a/20210609A07AQF00
  7. ^ http://www.gov.cn/shuju/2021-06/16/content_5618318.htm

user avatar   zhi-zhi-wei-zhi-zhi-10-39-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文宏谈美国与疫情合集,感谢高手制作。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8890008815837184





              

相关话题

  辽宁一公司规定年终奖励与休年假需「二选一」 ,法院认定其违反《劳动法》,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如何看待陈薇院士在柳叶刀发表新冠疫苗一期临床结果:108 名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反应? 
  如果全国因疫情半停产持续更长时间,会有什么后果? 
  如何评价印度官员称特斯拉想要开拓市场,就必须在印度建造工厂生产汽车,印度不接受「中国制造」? 
  美国如果尽全力对抗疫情会怎样? 
  如何看待公交车到终点站女子拒绝下车,脚踩椅背怼司机:我不下车关你什么事,你算老几? 
  现在年轻人嘴里的内卷和竞争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如何看待海地政府向美国借兵寻求保护?部分嫌犯身份确认、参议院长任命为临时总统,海地现在情况如何? 
  4 月 2 日 31 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455 例,本土无症状 11691 例,各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招募鉴黄体验官,日薪 1000 元,小姐姐优先?这一职位还有哪些要求? 

前一个讨论
阿富汗局势已成定局,如何评价美国20年阿富汗战略?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