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晓松节目下架,中国历史研究院评价其为「奇谈谬论,虚无历史」,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cha-li-si-bin-s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晓松就对越反击战的胡言乱语

《晓说》第二季2014年2月21日《虎啸南天—对越反击战35周年祭》讲真,一个搞音乐的讲战史,他敢讲也就罢了,你也敢信?他犯的错,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的基本事实,即俗称的硬伤。这些硬伤绝非无关大雅,不少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很多吃瓜群众特别是高粉还把这些不实之词当做科普到处传播,以讹传讹,误导大众。全世界哪家的科普是这样满身漏洞的?不要侮辱科普这两个字可好?

指谬的内容太多,我也没标出处,就举个例子吧。第14条,关于43军坦克兵遇到水障的问题。

1、《军坦克团特务连工兵排东溪穿插战斗运动保障》《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战例选编-侦察工兵防化》陆军第43军司令部 1979年9月

2、《坦克团东溪穿插作战的运动保障队》陆军第43军司令部 《人民工兵》1979年增刊第2期

3、《在东溪穿插战斗中组织运动保障队的做法》装甲兵司令部学术处 《军事学术》1980年第12期

4、《陆军第43军坦克团协同步兵东溪穿插战斗》《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装甲兵战例选编 坦克团、营》装甲兵司令部 1979年11月

以下为正文:


1,“奠边府战役的总顾问团团长是陈赓大将。”

陈赓于1950年7月7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代表(不是军事顾问团团长!)前往越南,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11月4日返回南宁。奠边府战役期间,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是原三野10兵团政委韦国清!1956年6月回国主政广西。

2,“越南北方大约只有3个正规师,后来又从柬埔寨前线调来3个正规师,”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越军在河内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个作战师、8个生产师、2个训练师、30多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师。而直接位于我进攻正面的有6作战师:316A师位于平卢 345师位于柑糖 3师位于谅山 346师位于高平 338师位于亭立 325B师位于先安(战中327师、337师、197团、46旅独立营向谅山增援),15个独立团,30余个独立营,54个公安屯,约十万余人(不含数量庞大,但无法统计的民兵)。利用山高、谷深、林密、洞多的地形特点,构筑工事,储备粮弹,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3月初,越军第2军的304师和325师确实从柬埔寨赶回到了谅山以南,但并没有发起反击。3月8日,55军从谅山城区撤至扣马山、395高地一线,为了打敌反扑,专门等了三天,结果呢,越军不敢上来嘛。

3,“9个军打过去,6个军都是广州军区的”

11军、14军隶属昆明军区,13军、50军隶属成都军区,41军、42军、55军隶属广州军区,43军、54军隶属武汉军区。

4,“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是55中将,不配和许世友平级指挥。要调一个平级的杨得志上将来。犯了临阵换帅的兵家大忌,导致云南方向打得不够好。”

王必成之所以会被换掉,主要是他在昆明军区司令员任上卷入云南的派性斗争很深。那时云南的群众组织分为两派:八二三无产阶级派简称八派、毛泽东主义炮兵团简称炮派。王必成支持炮派,而13军、14军的主流都支持八派。听老人讲,13军回到云南,八派的群众欢欣鼓舞,14军的同志也很高兴。打仗首重上下一心,才能指挥顺畅,八派的部队打越南,怎么可能让炮派的王必成来指挥?如果不打仗,王必成可能不会走。但是大战在即,主力又是支持八派的部队,那么王必成必然要离开。

八派14军在当时进行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镇压滇西挺进纵队和沙甸平叛,结果偏偏这两个事件后来都给平了反。搞得14军灰头土脸,严重影响了士气。炮派王必成走了之后,14军上下兴高采烈,再加上新上任的杨司令解散了所谓的学习班,让大家回去好好准备打仗,全军士气顿时为之一振至于云南方向打得怎么样嘛,可以说并没有受到所谓换人的影响。因为我军在实力上占据压倒性优势,换不换人其实无关紧要。代理杨得志职务的张铚秀也很好的履行了作为战役指挥员的职责。

5,“杨得志上将红军时期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是黄开湘、杨成武,2师4团,22勇士。杨得志是1师1团团长,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17勇士。

6,“杨得志在蒙自机场给营以上干部作动员,后来又生了病,西线作战由张铚秀指挥”

哪有这么简单?1979年1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和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已经率部进行了两个月作战准备的王必成突然被调走,杨得志出任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西线总指挥。1月7日,杨得志乘飞机抵达春城,和王必成进行工作交接。杨得志见到王必成后说“我向军委提了建议,还是你合适些”。王必成回答“你也熟悉情况,还是执行命令吧”。云南方向的作战指挥就由杨得志正式负责起来。期间杨得志亲自勘察了3个军出击地域的地形,听取部队的情况汇报,审修作战方案。

特别是1月14日,杨得志陪同副总参谋长杨勇、何正文、总后副部长张贤约到前线视察部队,检查战备情况,在四连山上拍板,以红河为13军和14军的战斗分界线,两个军分别在西岸和东岸作战。2月17日,战役发起,西线部队突破红河、南溪河,接连攻占老街、谷柳、保胜、西罗楼等要点,进展顺利。21日,军委指示昆明军区:要在柑塘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恶仗,歼敌万把人。就在这大战在即的时候,杨得志突然的胃病突然发作引起急性左心衰,就此被迫离开指挥位置,职务由副司令员张铚秀代理,一直到自卫还击作战结束。

7,“一二三四野战军以及华北野战军”

华北的3个野战兵团直属军委指挥,并没有独立的统一的领率机构,不能称之为华北野战军。2011年2月,出版的该部战史就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部队战史》而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战史》。

8,“四野一直排到54军”

55军到哪里去了?55军在79年作战中共歼敌10509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6%和18%,以上指标均位居参战部队首位。时任军长朱月华,代政委郭长增。

9,“梁光烈调到昆明军区辅助杨得志”

梁光烈时任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并未参战。

10,“41军、43军都是最后进攻海南岛的部队”

和43军一起打海南岛的是旋风部队——40军。

11,“一直打到最远处的谅山”

谅山距离友谊关18公里,高平距离那坡县、龙州县均约70公里,哪个更远?

12,“高平作战计划和济南战役计划一模一样”

高平战役是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进攻作战,济南战役是城市攻坚作战,作战样式完全不同,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13,“我军装备不占优”

越南由于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武器装备自行研制、定型、生产、列装的能力极低,主要依靠外援、外购和战场缴获。1979年的时候,只能说越军主力部队的步兵轻武器优于解放军(这点长处在解放军优势兵力面前已不复存在),在重装备技术兵器上(以炮兵为例),越军是根本无法和解放军相比的。

越军一个班:40火 班轻机枪 M79榴弹发射器各一,冲锋枪六,如果不满员,减少冲锋枪。
解放军一个班:冲锋枪三,半自动四,班轻机枪一。

越军军区炮兵团(二军区168炮团):85加 122榴 107火各12门
越军师炮团:105/122榴 85/76加 共36门

解放军预备炮兵师所属团:152加榴/130加/130火/122榴/122加 36门
解放军军炮团:152加榴12门 122加12门 85加18门
解放军师炮团:107/130火18门 122榴24门 85加18门

越军:师属以上炮兵9个团
解放军:师属以上炮兵48个团
话再说回来,没有弹药的武器就是摆设,中越两军的弹药供应水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兵团作战,比的是几支冲锋枪还是大口径火炮?

14,“我军装甲兵部队好几天找不到了,步兵到了目的地,装甲兵还没上来,最后在一个河边找到了,因为过不去河。离进攻出发位置就几里地”

43军坦克团(-3营)和42军坦克团在向东溪穿插的途中,确实出现过把桥压垮和遇到过水障的情况。但是高晓松从来没有听说过装甲兵有运动保障队这个单位,而运动保障队就是用来克服障碍的。穿插途中的小河并没有耽误装甲兵太多的时间,42军坦克团17日19时进至东溪。43军坦克团1连9时50分进至东溪,全营10时许到达,2营则于18日8时到达。哪门子的几天后还在河边徘徊?

而且正好相反,攻占东溪的恰恰是装甲兵而不是步兵,43军坦克团1营到达东溪后3个小时,步兵才跟了上来。

15,“把步兵绑在坦克上进攻”

穿插东溪的坦克快速梯队由126师376团1营1连、2营、3营和43军坦克团(-3营)、42军坦克团2营组成,376团1营1连搭乘43军坦克团1营3连,376团2营、3营分别搭乘43军坦克团2营和42军坦克团2营。43军坦克团1营1连为尖兵连,不搭乘步兵,于进攻发起后2小时55分攻入东溪(2月17日上午9时55分),提前5分钟完成任务。中国坦克部队从布局突破沿崎岖山路迅速突入东溪,完全出乎越军的意料,越民也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坦克,还向坦克招手致意。

至于搭乘坦克的步兵损失较大的情况,是上午8时许两个2营进至那岗、那悦附近时,遇到越军用树干、大石块设置的路障和道路两侧由40火箭筒、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的猛烈射击,步兵伤亡80余人。这次损失主要是因为步坦协同中步兵如何搭乘坦克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人多,一台车上挤了20几个人,最多的搭乘了26人;二是方法不当,用背包绳把步兵和重武器绑在坦克上。结果遭到越军袭击时,步兵来不及下车战斗,坦克也不易发扬火力。

这种情况很快就被纠正,只是特例,不是普遍情况!

16,“山顶有越军一个排防守,我军用一个团进攻。”

有一个词军盲都不知道:战场容量,即作战区域范围内所能容纳和展开兵力兵器的最大数量。一个排就能守住的一座山能有多大?附近能容纳一个团?而且如果是海拔较高的山峰,越军的战术手段是扼守山腰和山脚,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道路,因为在山顶既不便于观察也不便于发扬火力。进攻一个排的越军阵地,我军通常的兵力为一个连,三比一的兵力优势,足够了。再科普下一个团的进攻正面和纵深:3-4公里和0.5-1公里。

17,“我军穿的都是胶底帆布的解放鞋”

普通解放鞋占一部分,绝大多数还是经过加固的防刺解放鞋。

18,“攻克谅山打得很艰苦,我军遇到了越军的精锐部队,被越南反包抄,伤亡很惨重。”

进攻谅山是硬碰硬的攻坚战,当然不容易。但越军是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且其兵力远远逊于我军,所谓反包抄是无稽之谈,我军伤亡也只是越军的一半。

19,“撤军过程到边境后,把不穿军装的民兵释放。”

在战斗过程中,我军确实释放过一些越方民军,但并不是全部释放。最后交换俘虏时,我国交还给越南的民军俘虏是471人。

21,“150师是丙种师”

60年代,我军曾经执行过大中小师的编制。1975年底开始执行甲乙种陆军师和摩托化师编制,没有什么丙种师。

22,“从北方来了大量老兵”

当时补充参战部队的老兵来自三个军区:济南、南京、福州。济南军区是北方,但和南京、福州之比起来,是少数。

23,“取消军衔之后导致指挥混乱”

这个问题要重点说明。军衔和指挥没有必然联系!

军衔的鼓吹者们,可以说是没有共军战史的常识,军衔如果那么重要,共军从土地革命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都没有军衔,那是怎么由弱到强,夺取天下,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的?共军战史已经证明了,军衔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和指挥稳定没有必然联系。所谓没有军衔导致指挥混乱,不过是他们自己脑补的产物而已。

那么,没有军衔的共军是怎么保证指挥不间断的?答案很简单,却没有多少人注意过,就五个字:干部代理人。

战前,要指定各级干部的代理人,以防战斗中干部伤亡导致失去指挥。干部代理人的人选,要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宣布,要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公布,让干部战士都做到心里有数。战时一旦干部出现伤亡,代理人立即接替指挥。代理人也全部伤亡了又怎么办?共军的做法是号召非代理人选挺身而出,自动接替指挥;或者由上级临时指定。

比如:117团2连在代乃阻击战中先是和116团6连并肩战斗,尔后继续坚守五天,打退号称“王牌”的越军316A师148团12次冲锋,毙敌291人,阵地始终屹立不动。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守如泰山英雄连”荣誉称号。我们来看看该连在战斗中是如何调整组织的:连长林贤睦牺牲后,副连长王顺蛟接替指挥;王顺蛟牺牲后,2排长杨金洪代理;杨金洪负伤后,由从后面赶上来的副连长李玉明接替;李玉明不久也负伤,3排长靳涛挺身而出指挥全连坚持战斗。在五天阻击战中,2连先后有14个正副班长代理排长指挥,及时指定了15名战士代理正副班长。

115五团3连在攻占215高地时,在九名干部有六名伤亡的情况下,1排长王久林挺身而出,及时调整组织,部署战斗,指挥部队坚守了已占的阵地。

120团7连1排攻打3号高地,带队的副连长刚冲上去就中弹牺牲,排长接替指挥,排长牺牲后,政委指定1班长指挥,保证了1排没有失去指挥。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多看点战史,对这一制度就不会没有印象,把军衔和指挥扯到一起的,只能说明对解放军战史的无知。

或许有人要问,你说的都是本单位的情况,熟人之间的情况,要是不同单位的陌生人遇到一起,没有军衔怎么识别指挥员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是陌生单位需要临时协同,解放军的做法是各单位领导碰头自报职务,由职务最高者负责指挥。举个最典型的例子:

361团后勤二梯队和部分战斗连队人员2月18日晚被阻于宗梅吊桥以西,当时一共有298人,来自19个单位,还有100多掉队的民工。陌生不陌生?够陌生了吧?但人家是怎么做的?不是因为陌生就各自为政,而是马上开会成立临时党支部,推举100迫击炮连指导员为书记,在他的主持下组织防御,各单位干部分工负责,彼此协同,当晚打退越军3次进攻,歼敌65人,尔后安全归队。看到没有?陌生是不是问题?

主动挺身而出是解放军历来主张的做法,在危急时刻,怕的不是因为陌生而互不服气争执不休,而是怕无人负责大家都送死。只要有人敢于站出来,大家都会自觉服从命令,毕竟谁也不想乱作一团坐以待毙。同理,就算有军衔,能识别等级最高者,可是他不敢站出来,这个时候军衔的作用连一张卫生纸都不如。


24,“150师448团回撤时被分割包围,被迫分散突围”

448团之败究竟是怎么回事?448团这次失败,是1979年损失最大的战斗,共有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支407支。

被围的是2营,不是全团,增援的是1、8连,总参战兵力一个半营。 从条件上来说:敌情不明、地形不熟。从中伏部队来说:带队的副团长胡庆忠一开始就牺牲了,剩下的副政委龙德昶、副参谋长傅某未能切实掌握部队,造成失去指挥。

从团、师、军工作组来说:团、师主张全团走大路,军工作组却要全团去走小路顺便搜剿;战斗触发后,军工作组麻痹大意,强令部队继续开进,又不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导致局面无法挽回。

总而言之,在情况不明的地区让部队身犯险境,又没有采取有力的救援措施,是448团2营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本责任在军工作组。战后处理:两个副军长一个撤职一个降职 副政委党内警告。

25,“150师穿凉鞋上前线”

见17

26,”牺牲一个士兵才有三百元补助,牺牲一个军官才五百元补助。”

牺牲抚恤金是按照职务发放的,师职700、团职650、营职600、连排职550、战士500,民兵民工470。如果是病故则减少100。1980年8月,又一次性增发抚恤金300元。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user avatar   fu-su-78-81-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晓松胡说八道活该,罪有应得,该封杀。

只是可悲的是他的倒台并不是因为胡说,而是因为不可名状的原因。胡说八道可以批判,可以辩论,结果根本没事,最后被封杀还是因为xx原因。是不是反应如果站位对了无论如何胡说八道都可以?我这绝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一堆胡说八道的野生国师正大行其道呢,还有那么多断章取义的低级红高级黑的民科民哲也正在收割爱国热情。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晓松是不是“奇谈谬论,虚无历史”?至少就三国史而言,是。

瞅瞅短短一期节目,此公搞了多少原地爆炸的谬误:











其余笑话不胜枚举,简单挑几个1+1=3级别的免杠。

不说专业人士,哪怕知乎的三国史爱好者冒出一个,基本也不用见人了,末了此公开口就是一串。

至于什么郑成功被赐姓为郑,明朝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一类的神论,早就是被群嘲多少年的经典段子。

这位拿着美国霸气小护照的前犯罪分子、现历史发明家凉掉是不是喜闻乐见?当然喜闻乐见。

但此公横行近十年,出尽暴论,道尽荒唐,有司去哪里了?

此公违法乱纪,蹲监半年,照样粉墨登场,甚至去年还贵为央视座上宾,有司去哪里了?

现下魔法被魔法解决了,却有红顶人士跑来鞭尸,以为己功,咋说呢?

高俅完犊子了,好事,是不是值得庆贺呢?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历史,太严肃了吧,没人听。

调侃一下时事大家都喜欢吧,但又容易得罪官方。

相声也是如此,最后只能调侃于谦的爸爸,谁都不得罪。但又人说太俗,没有教育意义。

我不喜欢看电视剧,喜欢听讲座,不需盯着屏幕,听就行了,手上还可以同时干别的,也能涨点见识,挺好。那些被打为公知的人我都在听,袁腾飞啦,五岳散人啦。。。。他们讲得都很好,水平是第一梯队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大V。

但也得承认,他们都有错误,连易中天都有错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人无完人

其实大家是有调侃历史的需求的。俗话说,XX高地你不占领,对方就占领。你觉得他说的不好,你去讲个更好的,靠自由竞争把他压下去就完了。

结果高晓松被打倒了,可听的又少了一些, 以后只能听那些严肃的报告,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不过,催眠效果特别好。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其实挺有意思,它牵扯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中国人到底该听谁讲,真能听懂吗?

中国有一些史学家,例如阎步克老师、邓小南老师、王子今老师、李零老师,荣新江老师,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史学家视频讲课,讲浅没意思,讲深了没人听。喜马拉雅上张湛有个频道,叫天书广播,他是个很明白的人,所以他的节目主要是自己主持,然后请嘉宾讲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是一个长期做节目很好的方式,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主持确实越来越驾轻就熟了,但多数嘉宾其实就讲一次,每次嘉宾刚找到状态,时间也差不多了。最近一期,他找了付马讲回鹘,也就是《九色鹿·丝绸之路上的西洲回鹘王朝》的作者,付马有句话,我开车时差点笑死,他说,“这个研究写成文章,全国十个人看,在你这讲,也就三百人听”,这是个非常实际且真实的情况,国人普遍没文化,也没有学文化的兴趣和条件,但是喜欢装有文化,装有高度,付马这个讲座现在有六千次播放,但我一个人就听了四次,我估计从头到尾能听完了,其实也就三百人,不会再多。这就是我要说的核心问题,扣帽子很容易,但你历史研究院,能不能改变这个现状?我觉得很难,因为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太清楚了,我们不缺作品,我们缺的是高质量的人,想读要读的人,想尽一切办法他也会搞清楚搞明白,不读的人,你忙死他还是不看,也看不懂。冯小刚说过,“中国有那么多垃圾电影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垃圾观众。” 创作者和读者是相互决定的。中国大师很多,但为什么大师不出来讲,不是大师忙,是欣赏大师的群体不够……再有,老百姓分不清王奇生和高谁水平高吗?当然可以,那为什么下班途中我们不看王奇生的专著,因为生活已经很累了……

这个暑期,很多品牌想方设法黑蜜雪冰城,但蜜雪冰城都抗住了,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说了一句话,“蜜雪冰城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它脏……”


user avatar   zhi-wu-wu-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类似高晓松的自媒体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平时夸夸其谈很受“无知”大众欢迎,给人一种无所不知的博学人设。

但当他谈到某些网友的专业时,由于这些网友不在“无知”,

这部分网友就恍然大悟,原来这货就是个半瓶晃荡的侃爷。从此对其好感度降低。

但并不妨碍此人继续受追捧,因为“无知”大众太多了。

以上是大部分自媒体的共性问题。


比如我以前回答半佛仙人的问题时就注意过这个现象。(留意评论区)


而高晓松比较特殊的是:他在侃历史,而且很多是现代史。甚至很敏感的话题。

当时就有比较懂行的少数网友指出他的错误,讽他为历史发明家。因为他侃到人家专业上了。不过不妨碍他的节目继续火。

他主观上当然可以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但是体量越大表达就需要更严谨才行。

而且随着社会风气舆论等的转变,他的口碑一直在下降。

直到近期官媒出面,他就真的凉了。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须知写一部现代史比写一部宇宙史还难,懂得都懂。

高的事情足够令各位自媒体引以为戒了。

或许再过几年,也会出现几个现而今大受欢迎的自媒体口碑倒塌的事情。

so

该凉的终归会凉,别管他现在多热闹。

最后

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何其重要。

end


ps:

多读书:

想提升自己,并想买点书看看,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

怎么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书?哪些渠道?让书越读越多


9月14日更新

随手回答了下没想到引起了不少讨论,那我补充下:

1原文所谓的“无知”是指对所讲领域不了解的小白,而不是智力上。

2保持长期高频更新的自媒体,难免会讲到非自己擅长的领域,被专业人士质疑甚至有瑕疵是难免的,这还和人设等有关,不展开了。

3没有要踩谁的意思,主要还是想说要武装自己的大脑,知识越多越不容易偏激偏信。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晓松发明历史是有段时间了。

但是,你反驳高晓松,怎么反驳是问题。

历史这个东西,是客观发生过的事实,记载这个东西,代表不同立场。

同一件事情,张三记载和李四记载是完全两码事。

基于这个记载,所产生的观点,更是天差地别。

高晓松的节目能受欢迎,主要是打破中国大陆,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记载。让历史知识仅仅学过教科书的大学新生们耳目一新。

而大陆不是只有历史教科书,档案馆有的是原始的电报、会议纪要等资料,大量都是解密的,只是不在课堂上教给你。


高晓松是写歌的,学历教育程度是大学肄业。

历史这些东西,他也是看几套记载,根据这些记载,阐述自己的东西。

这类东西,仅仅对他看到的记载负责,他的观点基于这些记载。


明朝那些事写的很好,但是它依据的是明史。

而真正要研究当年发生的历史,资料远不止明史。

满文档案,朝鲜的记载,出土的东西,可能真实历史于明史差距也不小。


你要反驳高晓松,简单的批倒斗臭那是1966年的思维,不是2021年思维。

2021年的思维,是你要拿出比高晓松更可信的历史记载来反驳它。

同样的史料,你可以用其他观点来阐述,你的立足点不同,同样的史料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其实,互联网打开以后,探寻真相要容易一些。

因为资料获取廉价了。

我能从旧书网淘到当年边区收购“药材”的原始收据。

对比边区财政资料,对比各方回忆录,关于边区财税构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我拿到苏联共产国际的原始档案,对当年很多争议的说法,就有更准确的了解。



我比较欣赏沈志华的历史研究。

趁着苏联解体,去搞一大堆苏联的原始档案,当年中苏的电报原稿在哪,中俄文都有,到底说了什么白纸黑字,可以中苏档案互相对比验证。

趁着美国解密,去美国搞一堆原始材料。

大陆这边好东西也很多,譬如你在党史研究部门,你可以把20年代,30年代的电报原稿,会议记录原稿找到,有些还是领导人亲手手写的。

有这些东西,你再研究党史,写一本早年毛,晚年周。

比什么警卫员、护士、医生、秘书写的历史小说靠谱多了。


历史这个东西,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因为后来各方出于自己利益和目的的干扰,你要找到真相很不容易。

越是历史久远,记载的人少越不容易。


高晓松书看得不够多,第一手资料没下功夫去研究,结论下的主观。

但是,高晓松看的比中学教科书课本还是多一点,你拿中学教科书课本去批判,那就适得其反了。


user avatar   frankyche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干嘛去了?

晓松奇谈挂爱奇艺多少年了?看过的人有多少?

我一开始还蛮喜欢看他节目的,有种火车、出租车侃大山的感觉,但是没看几期就不对劲了。

他说世界杯都是假球,最配合博彩公司的是巴西队,98年巴西队演的那叫一个厉害,法国后来给巴西政府打了多少钱……

这正好撞我枪口上了。之前觉得他讲得好,因为我对他讲的那些台湾、日本、音乐啊,都不太懂,就觉得讲的蛮有意思的。

结果现在讲足球我是懂的啊,在我看来完全是一派胡言,去谎言去迎合那些阴谋论爱好者。

关键问题是当时正好是世界杯期间,我朋友圈很多人还转发了他关于世界杯假球论的视频。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不懂足球的人,也许就和当年不懂音乐的我一样,还真把晓松奇谈当真理来看了。


user avatar   feng-sheng-qian-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盛世,治学之道下沉,人人可以发声,俗人衣食无忧,已经是得天独厚了,你做个俗人就好了嘛,不,他偏偏要掌握社会话语权,要显示自己很能,让真正有学问的人发不了声,于是就充斥着各种奇谈谬论。

但偏偏俗人很多,愿意听,他就有号召力,你还不能扒他的皮,因为他能号召更多人的咬你,你扒他的皮,就是动乱的契机。

所以天下太平时,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娱,都需要借势,顺势。

这次疫情是灾难,是契机,也是大势。

因为灾难之下,俗人首先考虑的是糊口和保命,社会公义大道之声也才有机会大于俗人的声音,这就是势,形势到了,俗人发不了声了,这时候你再来扒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有时候啊,治理乱世反而容易,武可平天下,生而得安,就是天下太平。

反而太平盛世之下,人言可畏,想要根治,又要求稳,求安定,就不是那么容易,就需要得民之大势,需要契机,所以也不是中国历史研究院早干嘛去了,实在不得已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与之疯狂。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清十二帝只有雍正拿的出手这种观点? 
  纣王真的像后世文人所说的那般残暴荒淫吗? 
  如何看待广州实施二手房参考价? 
  黄山市拟恢复旧称徽州,那么各城市是否有恢复旧称的必要呢? 
  努尔哈赤是不是李成梁儿子? 
  如果新清史及明粉占据主流历史观,未来会怎么样? 
  秦始皇为什么要封禅泰山? 
  如何看待太原将复建明代太原县城(非太原城)?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辞任董事局主席,受邀担任名誉主席,如何评价他掌舵海尔的业绩?海尔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为什么各个影视剧中的清朝官员帽子都不同? 

前一个讨论
作为一个沪漂,哪一瞬间被上海人震惊到了?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善有善报的故事?





© 2024-12-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